(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教案一:数的认识与初步计算教学目标:1. 认识整数0及自然数1~20。
2. 正确书写和认读1~20的数字。
3. 掌握1~10的出现次数和大小顺序。
4. 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5分钟):- 师生对话,引导学生回忆并说出1~10的数词。
-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见过的数字0以及从1~10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形状和数量特点。
2. 认识整数0(10分钟):- 出示数字0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形状和指法,并观察单词的写法。
- 教师板书数字0的写法,引导学生跟读,并通过游戏巩固记忆。
3. 整数1~20的认识(15分钟):- 逐个出示数字1~20的图片,大声读出数字,引导学生跟读。
- 让学生观察每个数字的构成形状和数量特点,并参与复述。
4. 数字书写练习(15分钟):- 学生用纸和笔模仿教师示范,依次写下数字1~20。
- 教师在板书上展示正确的数字书写形式,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错误。
5. 数的出现次数和大小顺序(15分钟):- 出示数字1~10,让学生数出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并讨论哪个数出现的最多、最少。
- 引导学生讨论数字的大小,并完成练习册上相应的练习题。
6. 简单加法计算(20分钟):- 使用小球或图片等教具,让学生模拟加法运算。
- 通过示范和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简单加法计算题。
7. 总结与反馈(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检查学习效果。
教案二:二位数的认识与比较教学目标:1. 认识二位数。
2. 掌握二位数的大小比较。
3. 进行二位数的排序。
4. 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
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5分钟):- 师生对话,回顾并说出二位数的概念。
- 出示几个二位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其结构和数量特点。
2. 认识二位数(10分钟):- 显示数字10~99的图片,引导学生读出每个数字。
- 让学生观察每个二位数的位数、大小和构成,进行简单的总结。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整理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周长的知识,建构简单知识网格图。
2、历经运用周长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
3、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培养学生爱考虑,爱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意义,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用周长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走进生活,再现知识1、谈话引入问:这学期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教室里面有吗?你还在哪里见过?生:长方形、正方形、四边形……2、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板书课题3、梳理知识,主体内化同学们,回想一下,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
学生先交流,后汇报结合知识网格图,集体完成。
二、综合应用,整体进步〔一〕根底练习整理完学过的知识,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法官?1、聪明小法官〔用手势来表示对错〕你们真了不起!很能明辨是非。
最近呀,廖老师想布置一、jy135、块迎新春的展板,你们能不能利用我们刚刚复习的知识和廖老师一起设计这块展板呢?〔能〕好,我们开场吧!2、首先,我们给这块展板的四周镶上花边,展板的长是28分米,宽是15分米,那么至少需要多长的花边呢?〔出示课件〕求花边的长指的是什么?怎么求?学生独立完成。
3、你们真是了不起。
同学们,你们知道20xx年是什么年吗?是的,我们在展板上贴上一幅年画好不好?假如给它镶上一个边框,会更美哦!它是一个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那么这个边框需要多长呢?小结:我们刚刚镶花边,上边框都是求什么?〔周长〕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可以用它们的公式来求。
假如给出周长,让你求边的长度,你们会吗?廖老师相信你们能行。
〔二〕拓展练习4、为了展示你们的风采,廖老师想布置一个手工区。
如今,廖老师这有一条花带总长24分米,假如要布置手工区的长为7分米,那么它的宽是多少分米呢?请大家齐读题目,问题是什么?已经知道了什么?怎么求?廖老师觉得班的同学真聪明,真喜欢你们。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
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模板7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目的:1.联络详细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进步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开展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学会把总数看作1,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这类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当堂检测1.红山小学校园里有一个花园,其中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
月季花和杜鹃花的面积一共占花园的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你能提一个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月季花占的面积比杜鹃花少几分之几?学生独立完成,汇报交流。
二、交流共享1. 教学例2。
〔1〕出例如2。
指出: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尝试完成计算。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一样吗?指出: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一样。
没有小括号,从左往右,依次运算;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
2.完成教材第81页试一试。
谈话:先想一想应该如何进展计算,再在小组内交流。
三、反应完善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计算后展示局部学生的答案,并在班级里交流。
2.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反应并说说:算式中的1表示什么?你是怎样想到用1表示全国人口的?3.完成教材第81页练一练第3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答,然后同桌交流订正。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堂作业1.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月季花的面积占1/4,杜鹃花的面积占1/3,都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的?〔板书:1〕3.你会列式求草坪的面积占几分之几吗?你是怎样想的?交流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5篇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5篇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中感受到交集的含义,能借助直观图,体验利用维恩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设计集合图的活动,启发学生对交集部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评价说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情景的课堂再现,让学生在探究、应用知识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利用交集的含义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用图示的方式感受到交集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教法本节课刘老师主要采用游戏法、直观演示法、讲解法、师生合作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引导学生一步步的深入探究,进而将问题解决,达到教学目标。
学法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理解集合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根据集合图直观形象的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1、刘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利用猜拳和抢凳子的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集合图的理解。
2、在游戏中引起矛盾冲突,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世界中出现碰撞,便产生了求知的火花,从而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领悟问题存在的根源——重复。
3、借助呼啦圈套小朋友的方法,演示出集合圈的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集合图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4、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的语数竞赛活动的情况,让学生充分探究集合的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
5、小组合作,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设计集合图,进一步加深对集合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6、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注重学生思维的拓展,让学生考虑到集合与集合之间关系的多样性使所学知识得到了延伸。
总之,数学课不仅是让学生学数学,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欣赏数学、体验数学的价值,从欣赏和体验中去感悟数学道理、培养数学素养。
本节课学生在学习活动的参与中,真正的做到了自主探索、不断创新,体验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篇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在模拟旅游情境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系列“春游中的数学”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2.使学生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全过程,掌握它们的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活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重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并会用集合图表示。
难点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用集合图表示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图形,剪子,七巧板教学过程教师导学一、创设情景感知图形1.出示例1,我们认识过平行四边形,你能说出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64页)2.在我们美丽的校园中,你能找到哪些四边形?梯子的侧面-梯形3.画出你喜欢的一个四边形。
说一说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展示学生画出的四边形,请学生标出它们的名称。
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4.小组交流:从四边形的特点来看,四边形可以分成几类?学生讨论交流二、探究新知1.归纳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有什么特点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强调说明:只要四边形的每组对边分别平行,就能确定它的每组对边相等。
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提问:①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它们的外形像什么?②这些图形有几条边?几个角?是什么图形?③这几个四边形有边有什么特点?④它是平行四边形吗?⑤你们在量这些图形时,是否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如果有,是什么?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现在你有什么问题吗?长方形和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什么?6.用集合图表示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我们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刚刚认识的梯形,你能用这个集合圈来表示他们的关系吗?小学数学教案篇2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蜡笔教学过程:⊙谈话揭题关于图形变换,除了上两节课复习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这三种外,我们还学过“图形的放大和缩小”。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在教学⼯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设计⼀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教学质量。
那么⼤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欢迎⼤家分享。
⼩学数学教学教案1 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1页例7及后做⼀做、练习⼆5-10题。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知道⼩数的运算顺序和整数运算顺序相同。
(2)使学⽣掌握⼩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法,正确地进⾏⼩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并能解答有关应⽤题。
2.过程与⽅法:让学⽣通过旧知迁移新知识的⽅法来学习⼩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掌握⼩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法,正确地进⾏⼩数连乘、乘加乘减的计算。
教学难点 能解答⼩数连乘、乘加乘减的有关应⽤题。
教学过程: ⼀、复习. 1、⼝算:5×2×7 25×4×8 9×10×6 2、说出运算顺序:12×(5+60) 30+7×85250×4÷200 ⼩结:刚才我们复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样的。
⼆、新授 1.教学教材第11页例题7. (1)出⽰例题7: (2)分析: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怎样列式计算? (3)⽣尝试练习。
抽⽣板演:0.9×0.9×100 =0.81×100 =81(平⽅⽶) (4)分析订正:⼤家有什么不明⽩的地⽅吗?(学⽣质疑或师提问:) ①这个算式是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先算0.9×0.9,再乘100.) ②0.9×0.9是什么意思?(求的是⼀块砖的⾯积) ③为什么要⽤0.9×0.9呢?不可以就⽤0.9×100吗?(因为占地的是瓷砖的⾯积,⽽不是瓷砖的边长。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5篇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数学优秀教案模板篇1教学目标:1、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能结合已有的经验对一些可能性的事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语言做出判断性的表述,并能简单说明理由。
3、培养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对一些事情的可能性做出正确判断,并恰当的表达出来。
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转硬币1、印有一元的这面是正面,印有国徽的这面是反面。
(转硬币)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2、先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再转硬币。
总结:也就是说在硬币转动之前,我们只能猜测,转动之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
这就是一种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二、摸棋1、把红棋全部放入一个盒中。
请问在这个盒子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2、那如果再请同学摸会是什么颜色的?3、把三种颜色的棋放到盒中,这次还一定会摸出红棋吗?猜在这个盒子中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学生实际摸摸看。
4、总结:在这个盒子中装有三种颜色的棋。
摸的时候,可能摸出一个红棋,可能摸出一个黄棋,也可能摸出一个绿棋。
我们只能用可能描述这件事情。
5、请问在这个盒子中摸到紫棋吗?(因为没有紫色的棋,所以不可能摸到紫色的棋)。
6、小精灵带来三个杯子。
提出三个问题。
要求:如果认为某件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勾,可能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圆圈,认为不可能发生的就在方框里画叉。
四、巩固练习书后练习题,小卷,游戏。
教学反思: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把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明化,将“可能性”这种深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符合低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的数学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让学生从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索,并通过参与具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初步领会到深奥的“可能性”问题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精选5篇)在老师上课前就得要准备好教案,整理好思路,接下来就是开启上课的旅程了,下面是由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范文(精选5篇)(一)学习目标:1、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学会认读整时。
2、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的习惯。
3、通过观察、讨论、比较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学习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学习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教具准备:道具钟若干个,实物钟,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课件截图一、课前准备1、师:同学们看看今天来了那些客人?(播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视频片段)2、师:羊村里的小羊们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课室和我们一起上课呢?看,村长慢羊羊想给我们玩一个拼图游戏,你们想不想玩呀?3、生齐答:想。
4、师:那么老师就请一位男同学和女同学上讲台来比一比吧!(学生热烈举手参与)5、师:看看他们俩谁最快把这个图案拼完,好吗?(男女同学齐叫加油)6、师:比赛已有结果了,你们知道他们拼出来的是什么吗?7、生:是一个钟8、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通过运用拼图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营造了一种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拼图体现出学生在日常生活经验中已对钟面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拼图顺势揭题就能水到渠成地将最基本的认识迁移到课堂上。
二、新授——认识钟面1、师:现在就请你们仔细地观察这两个钟表上都有什么?生1:有12个大格生2:有两根针生3:有数字1-122、师:分针和时针长得一样吗?生:不一样,一长一短、一粗一细师:又短又粗的叫什么?又细又长的叫什么?生:又短又粗的是时针,又细又长的是分针(板书:分针,时针) 师:你们知道分针、时针是往那个方向运动的吗?用你的小手来表示一下。
小学数学教案模版(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版(精选5篇)小学数学教案模版(精选篇1)活动目标:通过触觉感知圆形的特征,知道圆形没有边,没有棱角。
活动准备:1、圆形、方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小饼干若干,托盘若干。
2、活动前,请幼儿把手洗干净。
3、自制圆形卡片(可以用硬纸板剪成圆形)活动过程:1、出示圆形卡片,请幼儿触摸,感知圆形的特征。
——圆形摸起来是什么感觉?——圆形摸起来没有愣,没有边。
(教师帮助幼儿圆形的特点)2、请幼儿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看图,找出圆形。
——盘子里有许多好吃的饼干,请用笔把圆形的饼干圈起来。
(让幼儿在学具上操作,然后老师用PPT演示对照)3、将小饼干分到若干托盘,请幼儿找出托盘中的圆形饼干。
选择正确后,可以让幼儿吃掉该圆形饼干,本环节可以重复进行。
提示:1、活动结束后,让幼儿把剩下的饼干吃掉,给幼儿温开水。
2、将玩具卡《形形色色》投放在益智活动区,请幼儿找出各种颜色的圆形图片。
3、在日常活动中,请幼儿找一找教室中的圆形物品。
小学数学教案模版(精选篇2)一、联系生活、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谁能说说在我们生活中那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2、从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欢的物体,并说说它们的的形状。
3、摸一摸手中的物体,有什么感受?与同学交流想法。
4、引导学生说出有些物体的一面或几面是平平的,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认识图形。
1、认识长方形。
(1)让学生动手找出长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认识长方形并出示图形。
(电脑出示:从长方体中取下长方形。
)(2)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体中的长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从其他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学生独立找、小组内找、与教师一起找)。
3、汇报交流,认识正方形、三角形、圆。
(电脑演示)4、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和过去认识的物体有什么不同?(立体图、平面图)5、用自己的办法把他们图形画下来。
三、联系实际、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 优秀教案模板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优秀教案模板小学数学下面是分享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6篇优秀教案模板小学数学,以供参考。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1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单位换算和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对学生而言并不困难,而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的兴趣。
在导入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为学生熟悉的和感兴趣的、能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的材料,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源于生活的本质,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课的导入通过我和学生比高矮这样一个同学们感兴趣的活动,帮助同学们回顾了以前学过的一些长度单位,通过让学生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关千米的知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找到了学生学习的起点,有效地开展下面的活动。
利用这样的活动引入新知,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所以在教学时我着重于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强调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
在形成1千米概念的活动中,我从基本的长度单位米开始,在新旧知识的引申、发展处加以复习强化,促成新旧知识的转化,尽量使学生较快地建立1千米的概念。
再说说15分钟能从学校门口到哪儿?再出示比较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让学生判断从学校门口到哪儿是1千米?整个过程,我不断启发、引导学生用自己身边的事物、场景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把1千米与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很好地联系了起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精确的动态生成过程,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学生自己的个性以及创新一面,让学生切实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最后我留了10分钟时间带着学生切实体验1千米的长度,让孩子们在跑道上量了50米,再体验走了20个来回,真实地去感知1千米的长度,加强对1千米的概念建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5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范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50篇(5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在认识时分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秒。
知道秒针的特征,初步在学生的头脑里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能力目标:经历联系实际生活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交流、合作探究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的发展。
情感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积极、愉悦的数学情感并适时进行爱惜时间的教育。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层面来感受秒。
教学难点:建立1秒及1分的时间观念,理解1分=60秒。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老师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世上有件宝,黄金买不到。
一去不复返,愿你珍惜好。
)师:关于时间的知识你们回家复习了吗?那让我们一起检测一下你复习的怎么样好吗?(让学生认读时刻)把你们画的表拿出来,相互看一下,比一比谁画的好?师巡视把画得好的贴在黑班上展示给大家看。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喜欢过节吗?有一个咱们中国最传统的、最重要的节日,猜猜是什么节日?每到这个节日,你们都会得到压岁钱,这是什么节日?(春节)打开教科书第59页,观察主题图,这是在哪儿?图上的人们在做什么?(春节联欢晚会现场,新年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人们在倒计时……)师:过年真好!谁知道,刚才咱们倒数的5、4、3、2、1是用的什么时间单位?生:秒。
师:我们以前学过的时间单位有……(时、分)要计量很短的时间,就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
师:对于秒这个新朋友,你了解多少?(生:1秒很短。
生:特别短。
生:滴答一下就是1秒。
)三、观察探究,建立时间概念。
1. 观察表针(出示一个钟面)师:老师带来一个表,请你们看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和60个小格。
)你能不能给同学们指指看?(能)快,走到前面来。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六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六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和节约爱储蓄的好习惯。
内容分析 1、重点:使学生明确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息的公式。
2、难点: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做含意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会利用利息计算公式解答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学生上网去查寻或向父母了解有关的储蓄知识;2、银行定期存款凭条;3、教学课件。
教学策略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学会搜集整理资料教学模式导入依提纲自学小组交流自学体会师生补充说明教学程序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爸爸妈妈每个月的工资都做什么用了吗?剩下的暂时不用的钱呢?把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那么怎样计算存款的利息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问题。
(板书课题:利息)学生自由谈。
检查学生课前的调查情况。
二、自学教材领悟新知三、小组讨论解决疑难四、排疑解难学后测查A:排疑解难师:下面请同学们依据自学提纲,独立自学教材38——39页的内容。
屏幕显示自学提纲:1、存款的意义2、存款的种类和形式3、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4、存款的利息计算公式5、小丽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2.25%,年利率2.25%的含义6、利息的多少是由什么决定的?教师巡回指导,并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把重点的地方画下来。
师:大家在自学过程中都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也可能会遇到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自学提纲把自己自学所获得的知识及遇到的问题带到小组进行交流,讨论解决。
若还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暂时保留。
(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及解决办法。
理解有误的与同学们商讨解决。
使学生从悟中学。
)针对学生在自学中、小组讨论中遇到的疑难发现的新问题,师生共学生自己读书。
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画。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5篇
小学数学万能教案模板5篇文章一:整数加法与减法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整数的概念及其特点;2. 能够进行整数的加法运算;3. 能够解决涉及整数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整数的加法规则与性质;2. 基于整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整数运算实例;3. 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整数的概念及其符号;2. 讲解:整数的加法规则与性质;3. 拓展:引导学生进行整数加法运算的实例练习;4. 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册的习题;5. 归纳:总结整数加法的规律;6. 实践:应用整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7. 反思:让学生总结整数加法的关键点和易错点。
五、课堂小结文章二:分数的比较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的概念与表示方法;2. 能够进行分数的比较运算;3. 能够解决分数比较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分数的比较原理与方法;2. 基于分数比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分数运算实例;3. 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分数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2. 讲解:分数的比较原理与方法;3. 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分数比较的实例练习;4. 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册的习题;5. 归纳:总结分数比较的规律;6. 实践:应用分数比较解决实际问题;7. 反思:让学生总结分数比较的关键点和易错点。
五、课堂小结文章三:几何中的图形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解几何中的图形及其性质;2. 能够识别和分类各种几何图形;3. 能够解决涉及几何图形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各种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2. 判断和归类几何图形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几何图形实例;3. 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教材中已学的几何图形知识;2. 讲解:介绍新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3. 拓展:引导学生识别和分类几何图形的实例练习;4. 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册的习题;5. 实践:应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6. 归纳:总结几何图形的定义和性质;7. 反思:让学生总结几何图形学习中的关键点和易错点。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教案一:数的认识(加法与减法)教学目标:1. 能够认识和读写0-10的数;2. 能够正确地完成0-10的加法与减法;3. 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数的认识与读写;2. 加法与减法的基本概念;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2. 学生准备:教材、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以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字的用途以及重要性。
二、知识点讲解(10分钟)1. 呈现0-10的数字卡片,让学生认识和读写这些数;2. 介绍加法与减法的概念,与学生进行简单的口头计算练习。
三、教学示范(15分钟)1. 通过黑板上的示意图,教师演示加法与减法的运算规则;2. 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几个简单的加法与减法计算。
四、小组合作(2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加法与减法的小组合作活动;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练习巩固(15分钟)1. 学生个体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题;2. 教师提供必要的辅导和指导。
六、拓展应用(10分钟)1.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解答。
七、总结归纳(5分钟)1. 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2. 强调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教案二:计量长度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进行简单的度量;2. 能够准确转换不同的长度单位;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计量长度问题。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的认识与应用;2. 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转换;3.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转换;2.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黑板、粉笔等;2. 学生准备:教材、尺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不同的长度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量长度;2. 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长度单位及其用途。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_7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找规律〕〔第115—118〕第一课时:找规律课本第116页例2教学目的:1、让学生发现、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通过比拟,从而理解并掌握找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推理才能。
2、培养学生的推理才能,并能合理、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准备:情境挂图、正方形卡片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出示情境挂图你们看哪些图案是有规律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2、同学们在图上找到了那么多的规律,看来生活中许多事物都是有规律的。
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教学例2a、仔细观察我们刚刚找到的规律,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b、出例如2的小正方形,你能看出这些图形的排列规律吗?拿出学具试一试。
c、谁来告诉大家这些图形的规律是什么?d 、括号里应填几?再往后你会摆吗?应摆几个?为什么?〔1〕括号里应填16,再摆16个正方形〔2〕我们根据正方形的个数的特点:1+1=2,2+2=4,4+3=7,7+4=1111+〔〕=〔〕,肯定是11+5=162、你可以仿照例2的规律自己创造出一些拥有这些规律的图形吗?3、展示你创造出来的规律,并汇报你的规律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发现新的规律,并找出和原来的规律的不同点,然后放手让学生在此根底上探究,进一步理解这些规律的特点,最后再设计活动,创造性地利用规律,稳固新知。
三、深化探究,应用规律:1、四人小组讨论,你能找到其中隐藏着的机密规律吗?2、你找到规律了吗?请告诉大家应该填几?为什么?3、出示稳固练习题〔1〕括号里的数字是什么?1、2、3、5、8、13、21、〔〕、55〔2〕96、〔〕、24、12、6、3[设计意图]:在例2的根底上,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己探究“做一做”的规律,并总结出找规律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动中积极考虑。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8篇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1、探索长方体的特征2、探索正方体的特征。
3、引出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教学目标:1、借助观察、操作,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能用语言进行描述,能在方格纸上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
初步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
2、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过程,发展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3、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欣赏图形美,培养爱护鸟类、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具准备:长方形鸟巢(能把每条边都剪下来、左右两个面是正方形的)、五边形鸟巢、六边形鸟巢、一个长方形留着竖着用、教学过程: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温暖的春天来了,小鸟也出来了。
大家看(课件)。
有了良好的环境和温暖舒适的巢穴,小鸟高兴地似乎在唧唧喳喳的叫着。
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还要给小鸟做一个温暖舒适的巢,为小鸟的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老师就为小鸟做了几个小巢,我们一起来看这个鸟巢。
(一)长方形。
1、探索长方形的边特征。
(1)你知道这个鸟巢都是用那些图形的纸卡做出来的吗?(长方形的、正方形的)(2)是吗?为了让同学们看得更清楚,老师把这个鸟巢每一面的纸卡拆下来,你们好好观察观察。
(把鸟巢拆开,把每一个面都贴在黑板上)(3)好,先看这个面,他是什么图形的?(长方形的)(4)对,这就是我们以前认识的长方形,可是长方形的身上还藏着许多的小秘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先来找他的边的秘密。
板书:长方形的特征(5)拿出长方形,你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或者用手折一折的方法,来找出长方形边的特点。
小组四人边量或折边记录,看长方形的边究竟有什么特征!如果你是量的就请记录到量1的表格中,如果你是折的,就请记录到折2的空里。
开始!【生操作、交流】(6)谁来交流你们组找到的有关边的特征?【长方形的这条边和这条边相等,一样长,这条边和这条边相等】【你们组是用什么方法得出这样的结论的?】【量的】【把你们组是怎么量的展示一下】【这条边长20厘米,这条边也长20厘米。
这条边是15厘米,这条边也是15厘米】(7)是不是他们组的长方形凑巧有这个现象呢?还有谁是用测量的方法的呢?【你来展示你们组是怎样测量的】【这条边长15厘米,这条边也长15厘米,这条边是12厘米,这条边也是12厘米】【所以,它们俩一样长】(8)看来,这个特征应该是真的。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学校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标1.使同学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2.初步学会较简单的除法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重点使同学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教学过程一、铺垫〔一〕列式计算:一筒奶粉500克,3筒奶粉多少克?教师板书:500×3=1500〔克〕〔二〕变式:1.3筒奶粉1500克,一筒奶粉多少克?2.一筒奶粉500克,几筒奶粉1500克?教师板书:1500÷3=500〔克〕1500÷500=3〔筒〕〔三〕小结:整数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二、探究新知〔一〕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1.课件演示:小数除法的意义2.小结: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练习:依据小数除法的意义,写出下面两个除法算式的商.1.8×0.5=0.90.9÷0.5=0.9÷1.8=〔二〕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1.理解题意,并列式:21.45÷152.小组商量,理解算理,尝试计算.3.课件演示: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例1〕4.练习:68.8÷4 85.44÷165.总结计算法那么: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根据整数除法的法那么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三、全课小结这节课你都学到了哪些学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和整数除法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分?四、课堂练习〔一〕计算下面各题.42.84÷7 67.5÷15 289.8÷18〔二〕只列式不计算.1.两数的积是201.6,一个因数是72,另一个因数是多少? 2.把86.4平均分成24份,每份是多少?3.64.6是17的多少倍?〔三〕推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五、布置作业〔一〕计算下面各题.101.7÷9 79.2÷6 716.8÷7〔二〕一台拖拉机5小时耕5.55公顷地,平均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六、板书设计小数除法的意义例1.服装小组用21.45米布做了15件短袖衫,平均每件用布多少米?学校数学教案篇21.使同学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小学数学教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教案一:加法运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2. 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2. 运用进位原理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大家一起玩游戏,了解加法的概念。
2. 学习新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律。
3. 拓展练习: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整体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通过学生举例,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案二:减法运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2. 运用借位原理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实例引入减法运算的概念。
2. 学习新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规律。
3. 拓展练习: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整体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通过学生举例,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案三:乘法运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2. 培养学生口算能力;3.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2. 运用分配律进行计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实例引入乘法运算的概念。
2. 学习新知: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律。
3. 拓展练习:个人练习+小组合作练习+整体巩固练习。
4. 归纳总结:通过学生举例,总结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运算规律。
5. 练习巩固: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案四:除法运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并掌握两位数除一位数的除法运算;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版【教学内容】:版本、章、节【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学设计模板教材分析:A()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
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学会了(),本课将进一步学习(),教材注意创设情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适时的提出(),并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同时启发学生()。
学好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 ),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 )知识的基础。
》是小学数学课本第册( 修)”的第之后编排的。
通过本节课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此外, 》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对比等学习活动, 认识( ),理解( ),掌握( ),探究和发现(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 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 快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
B(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或理解并掌握)(),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 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 )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 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学情分析:( )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 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 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
教学理念:课堂教学首先是情感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是知识成长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主动构建、动态形成的过程,教师要激活学生的原有经验,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经历、体验和运用中真正感悟新知。
数学学习过程理应成为学生享受教师服务的过程。
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遵循“引导探究学习,促进主动发展”的新教改思路。
力求体现教学中的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性渐进原则和直观性原则。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我在教学中采用以情景教学法、观察发现法为 主,以多媒体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注意创设情景,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 导学生思考。
并适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 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的第章“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的学习,既可以对 打下基础,所以 有着密切的联系,因1.根据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使学生掌握知识。
达到人人学数学的目的。
2.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给学生充足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根据教材内容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以及()等教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准备()等学具。
教学过程:A第一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首先,我播放根据教材内容自制多媒体动画,引出课本主题图。
接着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与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师指出本课要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是:()。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精彩的开头,不仅能使学生很快由抵制状态进入兴奋状态,还能使学生把知识的学习当成自我需要,使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在这个环节中,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引入,更接近学生生活,更能让学生接受,从而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快速的进入学习高潮]第二环节:尝试探究,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活动二:活动三:… … …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根据这一教学理念,在本环节中,我前后组织学生进行了几次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保持高度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的活动过程中,始终以愉悦的心情,亲身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分析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参与意识;让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也掌握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实现自主体验,获得自主发展。
]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深化知识。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
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创造性,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
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这一环节,我利用课件展示以下几个问题:⑴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⑵ 你有什么收获?⑶ 你有什么感想?⑷ 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⑸ 你还有什么疑惑?⑹ 你感觉自己今天表现如何?你感觉你组内的其他同学表现如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
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学生互评,最后教师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B(一)情境导入(或复习导入)(评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找准了新知识的起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探索新知这一程序主要安排()个教学环节:(评价:让学生充分经历了操作、观察、比较、想象、推理、反思、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与数学思考,发现了(),充分的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合理的推理能力,又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应用(评价: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的重要手段,针对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新知的理解。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拓展练习,可以深化教学内容,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四)反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评价:让学生自己说说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回顾与整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概括表达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可以确定)不可靠K 练三贴近学生生活,来自学生周围熟悉的生活情境:2、游戏素材是学生感兴趣的活动.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选择练司:作业设计有层次,有梯度,也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十一、教学反思七、课堂小结在教学中做到:R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体验在现实生活 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2.能让学生通过描述和交流等活动充分体现以学 生是学习的主体匚3.有效培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二可能(不斐确定) 可能性九、形成性评价设计 (课堂练习及检测) 十、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