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视网膜脱落的法医学鉴定

合集下载

眼损伤的法医学分析

眼损伤的法医学分析

眼损伤的法医学分析【摘要】眼损伤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伤害,对于法医学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损伤类型的识别与分类、眼损伤的病因分析、眼损伤的鉴定方法、眼损伤的处理与治疗以及眼损伤的鉴定误区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深入分析不同类型的眼损伤及其特点,以及研究鉴定方法与误区,有助于法医学人员正确识别和处理眼损伤案例。

结论部分将探讨眼损伤的法医学意义、预防措施和法律责任,为相关人员提供指引与依据。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加深对眼损伤的认识,提高相关人员对眼损伤的处理和鉴定水平,保障受害者的权益及社会公正。

【关键词】眼损伤、法医学、损伤类型、病因分析、鉴定方法、处理与治疗、鉴定误区、法医学意义、预防措施、法律责任。

1. 引言1.1 眼损伤的法医学分析眼睛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对于人的视觉功能至关重要。

眼睛也是人体最容易受到外界伤害的部位之一。

眼损伤的法医学分析是指通过法医学的知识和技术手段对眼部损伤进行认定、鉴别和评价的过程。

在法医学上,对眼损伤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帮助解决相关的法律问题,确保对受害者的公正诊断和司法裁决。

眼损伤的法医学分析涉及到损伤类型的识别与分类、眼损伤的病因分析、眼损伤的鉴定方法、眼损伤的处理与治疗,以及眼损伤的鉴定误区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眼损伤的性质和造成原因,为司法审判和医疗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眼损伤的法医学分析也具有重要的法医学意义,可以为相关法律责任的确定提供重要参考,同时也能够为预防眼损伤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在本文中,将深入探讨眼损伤的法医学分析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帮助。

2. 正文2.1 损伤类型的识别与分类损伤类型的识别与分类在法医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法医学家准确判断眼损伤的性质和程度,为案件的侦破和司法判决提供重要依据。

根据损伤的性质和外观特征,眼损伤通常可以分为机械性、化学性、热损伤等几种类型。

机械性眼损伤是指眼部受到物体冲击、撞击或刺伤所致的损伤,常见的包括挫伤、破裂伤、眼睑撕裂伤等。

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脱离的司法鉴定

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脱离的司法鉴定

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脱离的司法鉴定刘瑞珏;夏文涛;范利华【摘要】目的分析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脱离在法医临床学眼损伤及伤残鉴定中的致伤原因及因果关系.方法研究112例眼球钝挫伤后视网膜脱离案例,对其中视网膜裂孔类型、外伤至视网膜脱离时间、合并其他损伤或疾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案例锯齿缘离断4.28%,黄斑裂孔12.50%,其他部位的裂孔(<90°)56.25%,巨大裂孔(>90°)5.00%,未发现裂孔的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性视网膜脱离11.6%,其中45眼有不同程度的PVR.外伤至视网膜脱离的时间以1周~2个月为常见(61.60%).合并中高度近视者83.93%,合并玻璃体混浊者52.68%.外伤与视网膜脱离存在直接因果关系者41.07%,存在间接因果关系者52.68%,外伤与视网膜脱离难以联系者6.25%.结论视网膜脱离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外伤与视网膜脱离之间因果关系的分析是法医学眼损伤及伤残鉴定的重要内容.【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023)004【总页数】5页(P261-264,268)【关键词】视网膜脱离;眼部钝挫伤;因果关系【作者】刘瑞珏;夏文涛;范利华【作者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视网膜脱离在法医临床学眼损伤及伤残鉴定中很常见,由于视网膜脱离的原因很多,在鉴定中很容易引起争议。

为了准确地进行损伤程度及伤残程度评定,在鉴定实践中常常需进行致伤原因及因果关系分析。

本文回顾性地分析研究本中心2001—2007年间受理的眼损伤及伤残鉴定中涉及视网膜脱离的案件,从临床医学角度分析视网膜脱离的发生原因,从法医学角度讨论外力与视网膜脱离的因果关系,旨在探讨此类情况损伤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术)临床路径【2020版】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术)临床路径【2020版】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术)临床路径一、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ICD-10: H33.001)行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术(ICD-9-CM-3:14.5400x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1.症状:突发视物不清,眼前黑影遮挡、漂浮物,闪光感,视物变形等。

2.体征:可有传入性瞳孔障碍,玻璃体色素颗粒漂浮,玻璃体积血,患眼眼压可较对侧低,视网膜青灰色隆起,可见视网膜裂孔,周边部视网膜变性,陈旧性脱离在脱离区的后界可见分界线等。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眼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出版社),《眼科临床指南(PPP)》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术:网膜出现裂孔,尚未脱离(四)标准住院日为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H33.00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第一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裂孔较大,裂孔边缘翻卷,合并视网膜前膜或黄斑裂孔,玻璃体浓缩,存在玻璃体视网膜牵引,预计采用视网膜脱离激光治疗术无法封闭裂孔,不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1-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血糖等检查;(3)心电图,X线胸片。

2.眼部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前房、晶体、三面镜检查、扫描激光眼底检查(SLO)。

3.根据病情选择眼球彩超、OCT、电生理、UBM。

(七)术前用药。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国卫办医发〔2015〕43号),术眼术前可局部应用抗感染滴眼液。

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

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
医学 信息 2 1 年 1 月第 2 卷第 1 期 Mei l n r a o . o. 0 0 V 12 . o 1 00 1 3 1 d a If m t n N v 2 1 . o 3 N . c o i . 1
探讨新 生儿体重预测 与孕妇腹壁脂肪厚度的相关性
黄 建芬 , 郭正 琴 , 宗玉 , 刘 林邯枫
捏起 皮肤及皮下组织 , 在皮褶根部用直 角卡尺 测量腹脂厚度 , 测量压 力以孕妇无不适为标准。
对腹脂较厚 的孕妇新生儿体重估计误差较 大 , 且腹脂越厚误差越大。
通 过对 3 0例孕妇腹脂情况进行测 量分析 ,孕妇腹 脂厚 度 ≥3m者 l c
新 生儿体 Leabharlann 的估 计应采用公式 Ⅱ即新生儿体重 ( ) ( g= 宫高一 腹脂 厚 度) ( × 腹围一 腹脂厚度 )2 0 可有效提高符合 率。 +0 , 此公式虽也适用于 腹脂厚度< c 3m的孕 妇, 但会增加l 床工作量 。 临 故在l 床工作中 , } 缶 要灵
( ) g。
预计 巨大儿 。本组 8 例腹脂厚度  ̄3 m的孕妇 中有 2 例宫 高与腹 5 > c 5
用 S S 1. P S 30软件包进 行统计分析 。 围之和 ≥10 m,可新 生儿娩 出后 仅有 6例 为巨大 儿 ,符 合率仅 4c
1 . 3统计方法
2结果
2 . 可见腹脂对新生儿体重估计准确性的影响。孕妇的腹脂测量 4 %, O 还 可应用用于产科检查 , 有利于发现孕妇营养 良好而新生儿发育迟 缓 的情 况 , 筛选 出隐匿的新生儿宫 内发 育迟缓(U R , I G ) 正确指导产
( 建 省 宁德 市 闽 东 医 院妇 产 科 , 建 福 福 福安 35 0 ) 5 0 0

视觉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规范

视觉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规范

视觉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规范(SF/Z JD 0103004—2016 2016年9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发布 2016年9月22日起实施)目次前言1 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鉴定原则4 鉴定方法附录A(资料性附录)视觉功能障碍程度分级标准前言本技术规范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技术规范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技术规范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提出。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归口。

本技术规范起草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苏州大学医学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夏文涛、王旭、刘瑞珏、郭兆明、陈捷敏、王萌、陶陆阳、周姝、俞晓英、项剑、陈溪萍、陈晓瑞、刘冬梅。

本技术规范所代替规范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F/Z JD0103004—2011。

视觉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视觉功能障碍检验、鉴定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人身伤害案件中涉及视觉功能障碍的法医学鉴定,其它需要进行视觉功能检验和评估的法医学鉴定亦可参照执行。

2 术语和定义2.1 视觉功能 Visual Function视觉功能的主要作用在于识别外物,确定外物以及自身在外界的方位,包括形觉、光觉、色觉等。

主要通过视力、视野、双眼视、色觉等检查以评估视觉功能状态。

法医学鉴定中的视觉功能障碍主要是指视力减退与视野缺损。

2.2 视力 Visual Acuity,VA视力,也称视锐度、视敏度,系指分辨物体表面两点间最小距离(夹角),用于识别物体形状的能力。

视力包括远、近视力。

远视力是法医学鉴定中评价视敏度最常用的指标。

远视力评价的工具和记录方法以国际标准视力表与小数视力为准。

2.3 视力障碍 Visual Impairment通常系指远视力障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视力障碍即指视力较正常降低;狭义的视力障碍则指远视力降低至中度以上视力损害或盲目程度。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方法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方法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方法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对眼睛伤害非常大的眼部疾病,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属于视网膜脱离的其中一种类型。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内形成的机化条索牵拉视网膜所致脱离。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诊断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方式方法。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1.可合并有裂孔,常无裂孔。

2.视网膜脱离比较局限,常常不扩及锯齿缘。

3.脱离的视网膜呈峰项状,可见条索牵引(多在脱离最高处),脱离的边缘呈扇形或牙形,一般不高。

4.多发生于下述眼病: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增殖性病变,未成熟儿视网膜病变,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玻璃体内寄生虫,玻璃体内异物,眼球穿通伤,白内障摘出时玻璃体脱出等。

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诊断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的方法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牵引性视网膜脱离时能有所帮助。

天津254医院眼科专家提醒您,如发现自身患有视网膜脱离后,应及时到正规眼科医院接受治疗。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而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属于视网膜脱离的其中一种类型。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是由于玻璃体后脱离牵拉视网膜或视网膜萎缩或眼外伤引致视网膜感觉层和色素上皮层的分离。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诊断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方式方法。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1.视网膜有裂孔存在。

2.视网膜下液清亮而不能移动。

3.玻璃体内有色素颗粒或玻璃体内出血。

4.有闪光感和飞蚊症前兆症状,进行性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病史。

5.视网膜呈青灰色或灰白色隆起,呈皱纹状,血管爬行于隆起的视网膜上,呈弯曲状,时隐时现,色调暗红。

6.脱离的视网膜常有不规则的皱褶及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改变,称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简称PVR),临床上根据其表现及严重程度,目前仍较常用分以下四级:(1) A级(轻度):玻璃体混浊,有色素颗粒,下方视网膜表面色素丛集。

视力损害的法医临床学鉴定难点分析

视力损害的法医临床学鉴定难点分析

视力损害的法医临床学鉴定难点分析由于眼球的位置暴露,结构极为精细脆弱,为此眼外伤很常见。

在法医临床学鉴定实际检案中,眼损伤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笔者就法医临床学中遇到的视力损害鉴定难点进行分析讨论。

1眼外伤特点(1)伤者多为男性,青少年或壮年,多为一眼外伤,或一侧较重;(2)眼球钝挫伤、眼球穿通伤、球内异物、酸或碱化学伤等常见,严重的可以造成眼球屈光间质的混浊或视网膜或视神经的损伤,引起视力丧失;(3)眼的单一损伤较少,往往造成多种组织或结构的损伤;(4)伤后并发症多见,如创伤后眼内炎症、感染、眼内增殖性病变,可继续威胁视功能和结构的恢复;(5)一侧眼伤后对侧健眼可发生交感性眼炎。

眼损伤的鉴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眼部软组织及器质结构方面,这种损伤往往比较直观,检查也较为客观,鉴定简单容易,另一方面表现为外伤后视力丧失或减退的程度,此类损伤除了检查时被鉴定人的主观性强外,影响视力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鉴定起来非常困难,争议颇多。

2.伪装视力减退及伪盲这似乎听起来像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作为每一个鉴定人确是首先要提及的,足以见得它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它给鉴定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值得注意。

在鉴定进行检查时,尽可能的详细以验证临床诊断。

视觉电生理技术在临床检查中的应用为视功能的客观评定提供了依据,目前常用的有视觉诱发电位(VEP)、视网膜电流图(ERG)、视动性眼震(OKN)客观视力检测仪检查,将这些检查结果综合起来进行判断,就能够对我们辨别伪盲提供帮助。

此外,除了视力视野检查,眼部常规检查也要仔细,因为可能会有发现造成视力障碍的直接原因。

这些检查包括眼睑、结膜、角膜有无擦伤、充血、水肿、出血、裂伤、异物及眼睑有无外形改变等,此外还应注意检查有无泪器损伤和眼眶损伤。

应用裂隙灯显微镜和前房角镜能详细检查前房深浅度、混浊度及房角有无粘连、后退、出血等变化;同时,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可以发现晶状体有无脱位、混浊,玻璃体有无出血、混浊、异物、机化;通过眼底镜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有无出血、水肿、裂孔、脱离等。

眼睛视力司法鉴定流程

眼睛视力司法鉴定流程

眼睛视力司法鉴定流程
一。

1.1 提出申请。

要是觉得自己视力有问题,需要进行司法鉴定,那就得向相关的司法机构提出申请。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得认真对待。

就像咱平时办事儿一样,得正儿八经地写申请,把自己的情况说清楚,为啥要做这个鉴定,心里得有谱。

1.2 准备材料。

申请提了,接下来就得准备材料。

这就好比打仗要备好武器,不能马虎。

像病历、诊断证明、各种检查报告,凡是和眼睛视力有关的,都得整齐全喽。

别到时候缺这少那的,耽误事儿。

二。

2.1 选择鉴定机构。

材料齐了,就得选鉴定机构。

这可得睁大眼好好挑,得选那种有资质、口碑好、专业过硬的。

可别瞎选,不然就像“病急乱投医”,白忙活一场。

2.2 预约鉴定时间。

选好了机构,就得预约时间。

这也得安排好,别和自己其他重要的事儿冲突了。

约好了就得按时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不能放人家鸽子。

2.3 进行鉴定。

到了鉴定的时候,别紧张。

鉴定人员会让你做各种检查,测视力、查眼底等等。

这时候就得配合好,按照人家说的做,别“偷奸耍滑”。

三。

3.1 等待结果。

鉴定做完了,就得耐心等待结果。

这就像等开奖一样,心里着急也没用。

该是啥结果就是啥结果,咱得坦然面对。

3.2 领取结果。

结果出来了,按时去领取。

要是对结果有异议,也别慌,按照规定的程序来申诉。

这整个流程,每一步都得走稳了,不能“稀里糊涂”的。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视网膜脱离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目的:研究探讨超声诊断技术对视网膜脱离上的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通过对2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采用超声观察方法检查视网膜病变的形态、程度以及位置,从而综合分析做出最终的超声诊断。

结果:超声技术对于22患者视网膜脱离的诊断符合率高达95.5%视网膜脱离声像图可以分为部分性脱离和完全性脱离。

结论:二维和三维超声对视网膜进行综合分析,具有较强的诊断价值,对视网膜脱离以及眼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标签:视网膜脱离;超声诊断;鉴别诊断;三维临床中,视网膜脱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眼科疾病,经过正确的诊断后患者可以通过手术治疗获得治愈,因此做好诊断以及鉴别诊断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1]。

当前二维超声已经广泛应用于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唯一缺憾是不能够提供三维结构以及在空间上的关系,但是近年来国内外有较多三维超声应用于眼部疾病诊断的报道[2]。

现将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二维和三维联合检查的22例视网膜脱离并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的2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分布在11-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52岁,左眼患者13例,右眼患者9例,无两眼同时患病患者,在病史上,最短为1天,最长为发病12个月。

1.2方法本次研究患者均采取卧位,双眼微闭直视天花板,眼睑处涂抹耦合剂,并将探头放置于眼睑处,运用麦迪逊V oluson730以及百胜DU6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首先进行水平扫查,嘱咐患者左右转动自己的眼球;随后在进行垂直扫查,嘱咐患者上下转动眼球。

对于患者仔细观察玻璃体内带状回声的位置、形态、灵活度、厚度、连续性以及检测眼轴的长度,从而形成三维重建,对于病情较为复杂的病例可以多次反复对于原始图像进行重建观察,做进一步明确诊断。

2结果在22例视网膜脱离患者中,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为9例(40.9%),新鲜视网膜脱离13例(59.1%);完全性脱离患者7例(31.8%),部分脱离患者15例(68.2%);患者眼轴长度最短为15mm,最长为31mm;有8例患者存在合并玻璃体积血,4例患者合并脉络膜脱离。

天津眼部工伤鉴定标准

天津眼部工伤鉴定标准

天津眼部工伤鉴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事故保险条例》和《劳动能力鉴定暂行办法》,在进行天津眼部工伤鉴定时,应遵循以下标准:一、疾病诊断标准:1.1 视网膜和脉络膜损伤:包括视网膜撕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出血等。

1.2 玻璃体损伤:包括玻璃体积血、玻璃体浑浊等。

1.3 黄斑区损伤:包括黄斑区病变、黄斑区变性等。

1.4 眼角膜损伤:包括角膜磨损、角膜擦伤等。

1.5 眼球移位、眼球外伤、眼球挤压等。

二、鉴定要求:2.1 医学证明:应提供医院出具的详细病历、检查报告、诊断书等医学证明材料。

2.2 工伤发生地点:工伤发生地点必须与被申请人所从事的工作相关,存在因工作导致的眼部损伤的合理关联。

2.3 工伤发生时间:眼部损伤与工伤发生时间应具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2.4 劳动能力损失:眼部损伤造成被申请人的劳动能力出现明显的损失,从而导致工作能力下降。

三、鉴定程序:3.1 申请:被申请人应向所在工作单位或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的申请。

3.2 鉴定机构:经申请人同意并支付相关费用后,鉴定机构将安排专业医生对被申请人进行眼部损伤的初步检查和评估。

3.3 报告:鉴定机构将向申请人出具详细的鉴定报告,该报告应包含眼部损伤的性质、程度、可能的产生原因以及对劳动能力的影响等内容。

3.4 异议:如申请人对鉴定结果有异议,可以向鉴定机构提出书面异议,鉴定机构会重新评估并作出最终鉴定结果。

3.5 法律效力:鉴定结果作为劳动能力鉴定的重要依据,被申请人可依据鉴定结果申请相关保险理赔或就业补贴。

以上为天津眼部工伤鉴定的基本标准,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定的灵活性,鉴定机构和医生应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复杂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1例

复杂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1例

复杂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1例
杨丽萍;王成毅
【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7(033)004
【总页数】2页(P439-440)
【作者】杨丽萍;王成毅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公安局刑侦大队,江苏常州213161;绍兴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浙江绍兴31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795.4
【相关文献】
1.眼外伤后眼压增高法医学鉴定32例分析 [J], 李红心
2.眼外伤后视网膜脱离15例的法医学鉴定分析 [J], 林素兵;毕建静;陈东水
3.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 [J], 尚万兵;李凤丹;樊爱英;郭娟宁
4.眼外伤致视网膜脱离的法医学鉴定 [J], 尚万兵; 李凤丹; 樊爱英; 郭娟宁
5.眼外伤后视觉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研究进展 [J], 俞晓英;陈捷敏;周智露;王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眼内窥镜检查视网膜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眼内窥镜检查视网膜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

眼内窥镜检查视网膜在法医学中的应用价值崔丽娟;易旭夫;陈晓刚;徐同利;沈丹娜【摘要】目前对于不明原因的死亡主要是通过法医尸体检验明确死亡原因,然而在尸体解剖中由于某些原因几乎很少对视网膜进行检查,视网膜改变在法医学中的价值并未引起重视.眼内窥镜的出现和在尸体检验中的应用,使视网膜检查在确定死亡原因和推测死亡间隔时间方面的作用逐渐被法医所重视.【期刊名称】《法医学杂志》【年(卷),期】2007(023)001【总页数】2页(P42-43)【关键词】视网膜;眼内窥镜;尸体检验;Terson综合征;死后间隔时间【作者】崔丽娟;易旭夫;陈晓刚;徐同利;沈丹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795.4众所周知,许多疾病都伴有眼部症状,尤其表现在视网膜上,通过检查视网膜可以大致了解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颅脑疾病或颅脑外伤导致的死亡,死后视网膜上会呈出血表现。

而在法医尸体解剖中一般较少对眼部做解剖,对眼部的检查仅限于角膜混浊的程度及结膜有无充血等表面可以看到的改变。

由于死后尸体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产生角膜混浊,届时再使用检眼镜已无法看到眼底,所以法医尸体解剖时也很少检查视网膜。

近几年来,国外有学者提出并已经把眼内窥镜应用到法医学中,在尸体解剖前通过眼内窥镜对视网膜检查得到的信息初步推断死亡原因、死亡方式和死亡时间等[1],作为尸体解剖的辅助检查。

1.1 Terson综合征1900年,Terson首次报道了以玻璃体积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联合存在的一种疾病,此后即把玻璃体积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他形式的颅内出血共同存在的病变称为Terson综合征[1,2]。

视网膜脱离的诊治

视网膜脱离的诊治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RD) 2. 非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继发性网脱 )
Non 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NRRD)
渗出性网脱: 炎症 肿瘤 视网膜血管病变
Exud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牵拉性网脱: PDR ROP Eales Trauma
A 轻度 玻璃体混浊 色素簇 B 中度 网膜皱缩、变硬, 裂孔卷边 血管迂曲 C 重度 累及全层的视网膜皱褶
C1、C2、C3 分别为达1、2、3个象限 D 超重度 视网膜固定皱褶达4个象限
D1宽漏斗状, D2窄漏斗状,D3关闭的漏斗状
2021/3/20
27
2021/3/20
28
RRD手术选择
巩膜缩短术
15
眼底检查方法
❖ 直接检眼镜 ❖ 双目间接检眼镜 ❖ 双目裂隙灯间接检眼镜 ❖ 三面镜 ❖ 眼底照相 ❖ 眼底血管造影(FA, ICG) ❖ 眼电生理检查(VEP , ERG) ❖ 眼科B超检查 ❖ 眼科光学相干断层检查(OCT) ❖ 眼科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2021/3/20
16
2021/3/20
37
玻切手术适应症
1. RD伴中间质混浊
(白内障,玻璃体积血,炎症)
2. RD, PVR≥C2 3. 后极部裂孔RD 4. 黄斑孔RD
(无PVD, 伴前膜,伴PVR, 注气失败)
5. 巨大裂孔性RD
2021/3/20 (瓣翻转, PVR等)
38
6. 牵拉性合并RRD
7. 乳头发育异常伴RD
(乳头小凹, 牵牛花综合征, 乳头缺损)
2021/3/20

视网膜脱离诊断详述

视网膜脱离诊断详述

视网膜脱离诊断详述*导读:视网膜脱离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眼科医生利用检眼镜,可以观察到你视网膜上的裂孔、撕裂口或脱离。

如果玻璃体腔里的血液挡住了医生的视野,超声检查可能会有帮助。

所谓眼球超声检查,是一种无痛性的检查,即利用超声波穿透你的眼睛然后在视网膜反弹,反弹的声波在显示器上产生有关视网膜及其他眼球结构的影像。

该检查可为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来明确你的视网膜是否脱离。

1、视网膜劈裂症变性性视网膜劈裂症位于下方周边眼底,呈半球形隆志,由囊样变性融事发展而成。

内壁菲薄透明。

外壁缘附近可以色素沉着。

如果其内外壁均有破裂,成为真性裂孔而发生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症多发现于学龄儿童。

有家族史,视网膜血管常伴有白鞘。

病变位于眼底下方或颞下方,双眼对称。

如内壁破裂而成大裂孔,与锯齿缘截离相似。

但其前缘不到锯眲缘。

2、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简称“中浆”)“中浆”本身也是黄斑部或其附近的神经上皮层浅脱离。

是可以自行消退的自限性疾病。

与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不同。

视网膜脱离侵入共同斑部出现视物变形与小视症,与“中浆”症状相同。

应散瞳检查周边部。

3、葡萄膜渗漏(ureal effusion) 即脉络渗漏(choroidal effusion)。

常伴有视网膜脱离,半球形隆起,易于随体位改变而移动,无裂孔。

4、实体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高度混浊者,更易误诊。

可作超声波检查或CT扫描予以鉴别。

5.泡状视网膜脱离脱离面光滑,无波浪样皱褶,神经上皮层下积液清澈,能随体位改变而迅速流动,无裂孔,与本病不同看电视是可以的。

另外,眼部的卫生很重要,不一定要用蒸馏水,温开水也可以。

因为手术后有伤口,如果眼睛不洁,容易受感染和发炎,影响手术的最终结果。

多休息,不要搬运重物或做运动,及定时滴眼药水如果有高血压的话,要控制好血压。

并要视乎手术里医生有没有注射气体或油进眼球内(以固定视网膜)。

如果有注入气体,医生会吩咐一些特别的姿势(如面向下伏两个星期),而且六至八星期内不要乘坐飞机。

视网膜脱离诊治

视网膜脱离诊治

视网膜脱离的预 防
避免眼部外伤,如遇外伤及 时就医。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眼部疾病。
减少长时间高强度用眼,如 连续长时间看书、使用电脑
等。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健 康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
酒等。
定期眼科检查 及时治疗眼部疾病 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 关注眼部健康,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C的食物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等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控制糖分摄入,保持血糖稳定
视网膜脱离诊治
目录
视网膜脱离的 概述
视网膜脱离的 诊断
视网膜脱离的 治疗
视网膜脱离的 预防
视网膜脱离的 案例分析
视网膜脱离的概 述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色素上皮与神 经上皮分离
可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三类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高度近视、 无晶体眼、白内障等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
案例概述:患者年龄、性别、症状、诊断及治疗过程 案例分析:对视网膜脱离的原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手段进行分析和探讨 案例总结:总结本案例的教训和经验,提出针对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案例展望:介绍当前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技术,展望未来在视网膜脱离诊治领域的发展方向
视网膜脱离的诊 断
病史采集:询问患者是否有闪光 感、飞蚊症等视觉异常症状
眼部检查:观察眼球表面是否有 裂孔、色素沉着等异常情况
眼底检查:通过特殊仪器观察眼 底视网膜是否正常
辅助检查: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超声波检查等,可更精确地确定 视网膜脱离的位置和范围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与高度近视、无晶体眼、多发性硬化等相鉴别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与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相鉴别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与玻璃体增殖性病变引起的视网膜牵拉相鉴别

法医鉴定中医保外项目

法医鉴定中医保外项目

一)严重传染病1、肺结核伴空洞并反复咯血;肺结核合并多脏器并发症;结核性脑膜炎。

2、急性、亚急性或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

3、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伴有需要住院治疗的机会性感染。

4、其他传染病,如Ⅲ期梅毒并发主要脏器病变的,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新发传染病等监狱医院不具备治疗条件的。

二)反复发作的,无服刑能力的各种精神病,如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等,但有严重暴力行为或倾向,对社会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的除外。

三)严重器质性心血管疾病1、心脏功能不全:心脏功能在NYHA三级以上,经规范治疗未见好转。

(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重度心肌炎、心包炎等引起。

)2、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多源室性期前收缩或有R on T表现、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心房纤颤、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

3、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性心肌梗死及重度不稳定型心绞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有严重心绞痛反复发作,经规范治疗仍有严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表现。

4、高血压病达到很高危程度的,合并靶器官受损。

具体参见注释中靶器官受损相应条款。

5、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等需要手术的心血管动脉瘤和粘液瘤等需要手术的心脏肿瘤;或者不需要、难以手术治疗,但病情严重危及生命或者存在严重并发症,且监狱医院不具备治疗条件的心血管疾病。

6、急性肺栓塞。

四)严重呼吸系统疾病1、严重呼吸功能障碍:由支气管、肺、胸膜疾病引起的中度以上呼吸功能障碍,经规范治疗未见好转。

2、支气管扩张反复咯血,经规范治疗未见好转。

3、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反复发作,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经规范治疗未见好转。

五)严重消化系统疾病1、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

2、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3、急性及亚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加急性发作或慢性肝衰竭。

视网膜脱离辩证施护

视网膜脱离辩证施护

术后辩证护理
根据中医辨证实施相应护理: 一、脾虚湿泛证:脾虚失运,水湿停留,常可加重 视网膜脱离程度,故应嘱患者避免过咸饮食、过量 饮水,以免引起视神经上皮层水肿,不利于复位。 适当配合食用有健脾渗湿作用的食品,如山药、薏 苡仁等,以利视网膜下液的吸收。在食物或肉汤中加 入枸杞,以明目安神。过思则伤脾,护理上注意观 察患者精神状态,通过言语劝慰患者,放下思想包 袱,放松精神,安心配合治疗。
术前主要护理措施
❖ 卧床休息,避免眼球运动。 ❖ 完成各种常规检查,了解病人的全身情况 ,
以保证手术如期进行。 ❖ 向病人讲述手术的方法,消除焦虑,鼓励病
人密切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 给予易消化饮食,保持大便通畅,术前一餐
不宜过饱,以免术中呕吐 。 ❖ 术前充分散瞳,按医嘱用术前药,并教会病
形成条件
临床表现
❖ 视力:发病前先感到眼前有飞蚊、闪光感并 似有云雾遮挡,以后视力突然下降。
❖ 视野:在脱离的视网膜对侧的视野有缺损, 并逐渐扩大。
❖ 眼压:开始正常,随脱离范围的扩大而下降。 ❖ 眼底检查:脱离区呈灰色或青灰色隆起,隆
起高、范围广者可遮挡视乳头,甚至呈漏斗 状完全脱离。在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中90%以 上病例可发现裂孔。
眼17mmHg,左眼14mmHg。
术前前护护理理
2021年7月26日
11
术前主要护理诊断/问题
感知紊乱
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与视网膜脱离有关
自理缺陷
与视力下降、卧床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此病的防治知识和围手术期的护理知识
焦虑与恐惧
与视功能损害及担心手术成败有关
预期目标
❖ 视力不再下降或提高。 ❖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 病人获取视网膜脱离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 减轻或消除病人焦虑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视网膜脱落的法医学鉴定第一篇:对于视网膜脱落的法医学鉴定对于视网膜脱落的鉴定一例关键词:鉴定视网膜脱离法医学视网膜的特殊结构是临床上视网膜剥离的解剖学基础,当眼球遇到外力的打击和眼压过高时,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在法医学鉴定中较多见,然而,在法医学界有一种被称为“临界型因果关系”特殊的视网膜脱离,在鉴定过程中并不多见,易于引起争议,给鉴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笔者在鉴定过程中遇到1例,现就视网膜脱离成因进行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患者,男,28岁,汉族。

于2006年2月28日被他人徒手致伤右眼,受伤当时感右眼疼痛、畏光、流泪,眼前漂浮物,视物不清,并逐渐加重。

于2006年3月2日入住某医院,经检查,该患者右眼睑皮下瘀血、水肿,睑球结膜出血,角膜擦挫伤,右眼视力为数指~10 cm,左眼视力0.09,右眼玻璃体混浊(++),眼底大量出血,未能窥见视网膜,经治疗后,见10点钟处距齿缘裂孔视网膜水肿,视乳头边界清楚,颞侧及下方视网膜波及黄斑区血管迂曲其上,黄斑病变。

诊断为:(1)右眼外伤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双眼高度近视;(3)双眼屈光不正。

右眼经行巩膜外环扎+冷凝+垫压+放液术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于2006年4月25日进行法医学鉴定,伤者自诉,自幼双眼视远物不清楚,经矫正后,能看清事物,但伤后至今,右眼已盲。

临床法医学检查见:伤者右眼裂稍窄,睑球结膜充血,角膜透明,瞳孔较左眼稍大,对光反射迟钝,前房深浅可见,玻璃体混浊(++),豹纹状眼底,视网膜轻度萎缩,视网膜下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弧形斑,黄斑病变,眼球活动自如,视力指数~80 cm,左眼视力0.09,矫正视力0.1,玻璃体轻度混浊,视网膜见轻度萎缩,双眼其他视功能明显受到影响,其余检查未见损伤异常。

讨论:从伤者的自诉资料、伤后的眼科病历资料及临床法医学检验资料可证明:他的高度近视是一种恶性的遗传眼病,存在着严重的眼底视网膜病变,双眼底视网膜呈高度近视改变,玻璃体混浊、液化。

事实证明[1],伤者双眼的病理性高度近视本身就是网脱的危险因素,即使没有发生外伤,他的视网膜也极易引起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并致盲。

视网膜又称眼球内膜,为眼球壁的最内层,可分为外层的色素上皮层和内层的神经细胞层,两层间有潜在的间隙,这一结构是临床上视网膜剥离的解剖学基础,遇有外力和眼内压过高时,易于剥离,即视网膜脱离;同时眼底结构复杂,供血较为特殊[2],当眼部血管受到损伤时易出现视网膜变性。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进入视网膜感觉层(RPE)与色素上皮层之间,形成视网膜脱离。

多见于高度近视眼和眼外伤后。

眼底病理性病变、无晶状体眼和人工晶状体(LOL)眼,1眼有视网膜脱离(RD)或有家族史也是高危因素。

病理高度近视眼系指近视眼-6D以上(俗称600度),多数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除屈光不正外多伴有其他组织病理性改变,眼底和眼轴改变较为明显。

在我国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约为1%[3]。

病理性高度近视眼易于发生视网膜脱离,在外力打击下,视网膜脱离是正常人的7~8倍[4]。

病理性高度近视眼由于眼轴先天性加长,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延长,眼轴高度变形,视网膜被牵拉而变薄、萎缩;同时,眼内血管在牵拉的作用下,不断增生、变脆、坏死,而导致眼内供血不足,玻璃体混浊、液化,视网膜变性、坏死,而出现细小裂孔,间隙增宽,弹性降低。

在上述基础之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裂孔流入视网膜间隙而发生自发性视网膜脱离。

病理高度近视眼主要表现为学龄前视力进行性下降,眼轴延长(眼轴的加长与视力下降成正比),玻璃体混浊、液化,眼底改变(黄斑出血,黄斑病变,视网膜稍有萎缩,视网膜下新生毛细血管视网膜稍有萎缩,豹纹状眼底,弧形斑,视神经萎缩等);也影响其他视功能(视野、暗适应、光敏感对比度)及各种严重的并发症等。

由于视网膜本身特殊的结构,在一定强度的外力打击下极易导致视网膜脱离。

该例患者的右眼因遭拳击这一钝性外力作用后,右眼睑淤血,右眼球钝性挫伤,眼底大量出血等,可见伤者眼部所受到的打击力相对较大,这一暴力即使打到正常人眼上也极易导致视网膜脱离。

该患者在受伤时就自感右眼疼痛、畏光、流泪,眼前漂浮物,视物不清,闪光等症状,事实证明[5],他在受暴力打击时,就有可能发生了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

伤者同时在外力与原有眼病(病理性高度近视并视网膜变性)共同作用下,导致伤后发生右眼视网膜孔源视网膜穿孔并致肓,是右眼盲的直接和根本原因。

当时的情况,外力和眼病导致伤后发生的视网膜穿孔具有同等重要的原因,二者单独存在都不能导致当时即有如此严重后果的发生,也就是法医学上所说的“临界型因果关系”[6],疾病或多种损伤同时存在,且它们之间导致的最终结果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根据损伤与疾病的参与度的关系[1],外伤较轻为12.5%~25%,外伤与疾病共存为50%,外伤较重而疾病较轻是大于50%~75%,伤者的视网膜脱离可考虑共存关系即损伤与疾病各为50%。

眼部损伤的法医学鉴定侧重于损伤的后果,即是否造成视力改变及改变的程度。

根据《人体重鉴伤签标准》第十九条第一款之规定,单眼盲,即单眼最好矫正视力在0.05以下为重伤,可见伤者的损伤构成重伤,但本标准所指的应为健康、正常的器官和组织,本身存在病变时,应考虑损伤与疾病的关系。

综合分析,当外伤与损伤后果存在“临界型因果关系”时,伤情要降低一个等级,此伤者的损伤就属于此类关系,所以伤者的损伤构成轻伤。

参考文献:曲振武.实用眼损伤法医学鉴定.大连:大连出版社,1996,80-81.孙为荣.眼科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王幼生,廖瑞瑞,刘泉.现代眼科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施殿雄.实用眼科诊断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72.朱振山.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分析.眼外伤与职业眼病杂志,1998,4:196.吴军.损伤与疾病.法医学杂志,1995,11:40. 第二篇: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法医学鉴定:应用法医学的知识和技能对诉讼案件涉及的活体或尸体及其生物源物质等进行检验并作出判断,称为法医学鉴定,是最常见的具法律效力的特殊证据,法医学鉴定。

司法鉴定的一种,鉴定与医学有关问题,如被害人的死因、死亡时间、损伤程度等等;被告人的精神状态、责任能力(属司法精神病分支范畴)等等。

司法机关在各种案件的侦查、审理和审判中当涉及某些专门性问题时,要求具有专门知识和经验的人员对同案件有关的检体(人或物)进行检查和研究并作出结论的行为,称为司法鉴定。

司法鉴定范围很广,法医学鉴定是其中应用最多的鉴定,其鉴定结论不仅是认定案情的科学依据,而且也是一种法律证据。

因此,在侦查与审判案件时,法医学鉴定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大,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例如:碎尸案的侦查往往在对被害人进行个人识别(一种对年龄、性别、身高等特征进行推断的法医学鉴定)后才能进行;对于伤害案件,法医学鉴定不仅提供损伤与死亡或残疾是否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依据,而且还提供损伤程度的证据。

虽然法医学鉴定的许多方法和手段来自医药学,而且法医学鉴定的过程与临床医学诊断也有相似之处,但法医学毕竟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它自己特有的对象、方式与目的。

比如,一个有人身伤亡的案件发生后,法医学鉴定人须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勘查并对人体作初步检验,首先根据尸体现象的出现与否判断人体是否已死亡。

若该人有任何存活的希望则必须立即组织抢救。

在确定人体死亡后,法医须鉴定以下主要内容:①运用法医人类学知识,辨认死者的来源,即鉴定死者的年龄、性别、身高、职业、容貌特征等。

这在侦查无名尸体、白骨化尸体以及碎尸案件中尤为重要。

②明确死因,通常需要对尸体进行详细剖验,往往须经专门检查如病理组织学、毒物分析、生物化学测定甚至放射测定等后才能作出死因鉴定,鉴定材料《法医学鉴定》。

③死亡时间,根据尸体现象、死后体内生化变化、胃内容物消化程度、现场环境条件等作多因素综合分析,尽可能准确地推断出死亡时间。

④死亡经过,死亡经过是重现案件发生经过的一部分,法医根据尸体检验及现场痕迹的勘查结果作出死亡发生经过,尤其是伤后行为能力的分析判断。

如果尸体上有多处损伤,有时应鉴定损伤的先后。

⑤死亡性质的判定,即自杀、他杀、意外死亡的鉴定。

是综合案情,现伤及尸体几方面的检验结果而作出的,也是确定命案性质的必要条件。

⑥尸体及现场上遗留物的鉴定,运用血清学、生物化学、免疫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物理学的方法解决尸体与现场上与人体有关的附属物(如毛发)、血迹、分泌物(如唾液)、排泄物(如尿斑)的归属,为发现与认定嫌疑人提供依据。

⑦一些特殊鉴定,根据尸体对象的不同有时需要选用。

如女性尸体应鉴定有无受性暴-力侵害,对新生儿尸体应鉴定其成熟程度及生活的时间等。

由此可见,与临床诊断治病救人的目的不同,法医学鉴定的目的是为侦查破获案件提供线索,为审理审判案件提供依据。

法医学鉴定人指的是具有法医学知识和经验并受司法机关的指派、委托或聘请,就所交付的事物进行检验、研究和认定并作出具有法律证据效力的鉴定结论的人。

历史上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法医学鉴定人多由不懂法医学知识的人担任,如许多国家的早期验尸官,中国古代的各阶层官吏或仵作。

因此,那时的法医学鉴定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在现代中国,具有法医学鉴定人资格者主要是:①在司法、公安部门的专职法医;②受司法机关委托的法医学教师;③受司法机关委托的医师及其他专家。

法医学鉴定人在被指派或聘请进行鉴定后,负有以下义务:①鉴定必须忠实于事实真-象:②进行人身检查时不得有侮辱人格或有伤风化的行为;③对国-家-机-密或罪犯证据必第三篇:根管治疗齿外伤性脱落的法医学鉴定【关键词】牙外伤;损伤鉴定【中文图书号】d919.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9297(2007)03—00s1-02《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微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规定不同程度的牙齿损伤所应认定的损伤程度,其前提条件应是正常牙齿。

而行根管治疗后牙齿的不同结局.成为此类案件鉴定的关键。

作者结合具体检案进行分析讨论。

案例伤者陈某。

男,49岁。

2005年4月14日晚因纠纷被邻居田某打伤眼部、口部。

急诊查:左眼角肿胀、球结膜充血,耳鼻无出血,+脱落伴出血,口唇挫伤伴血迹,左中切牙ⅲo松动,+ⅲ。

松动。

2005年4月15日。

公安局鉴定结论为:+齿脱落。

构成轻伤。

2005年4月20日、2006年5月16日牙医周某分别向警察和法官证实:损伤当时+脱落,+ⅲo松动。

+两颗牙几年前做过根管治疗,+做过根管治疗和光固化贴面修复。

这几颗死髓牙牙根拔长。

2005年9月,市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田某管制1年;2005年10月。

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06年5月中级人民法院再审终审裁定:维持本院终审裁定和市人民法院的原审判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