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面结构层的组成
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组成

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组成一、引言沥青路面是现代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其结构层的组成对于道路的使用寿命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组成,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层、面层等。
二、基层基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最底层,其主要作用是承受上层结构的荷载并分散到地基上。
基层通常由砾石、碎石等材料组成,其厚度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基条件而定。
基层的厚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底基层底基层位于基层之上,其作用是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底基层通常由砂石、碎石等材料组成,其厚度一般较基层薄。
底基层的选择和设计要考虑到地基的承载能力和排水性能,以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底面层底面层位于底基层之上,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路面的强度和耐久性。
底面层通常由沥青混合料组成,其中包括沥青、矿料和填料等。
底面层的厚度和配合比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交通荷载而确定。
底面层的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五、面层面层是沥青路面结构的最上层,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底面层和提供良好的行车舒适性。
面层通常由沥青混合料组成,其中包括沥青、矿料和填料等。
面层的厚度和配合比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交通荷载而确定。
面层的质量和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路面的平整度、抗滑性和外观质量。
六、总结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组成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层和面层等。
这些结构层相互协作,共同承担着道路荷载并提供良好的行车条件。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交通荷载、地基条件和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以确保沥青路面的稳定性、耐久性和舒适性。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精细的施工,沥青路面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便捷的交通环境。
路面结构层的组成

路面结构层的组成
1、面层是直接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和各种自然因素影响,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以下的结构层,因此,它应满足表面功能性和结构性的使用要求。
面层可为单层、双层或三层。
双层结构称为表面层、下面层;若采用三层结构称为表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表面层应具有平整密实、抗滑耐磨、稳定耐久的服务功能,同时应具有高温抗车辙、抗低温开裂、抗老化等品质。
旧路面可加设磨耗层以改善表面服务功能。
中、下面层应密实、基本不透水,并具有高温抗车辙、抗剪切、抗疲劳的力学性能。
2、基层是主要承重层,应具有稳定、耐久、较高的承载能力。
基层可为单层或双层,双层称为上、下基层,无论是沥青混合料或粒料类基层,还是半刚性基层、刚性基层,均要求具有相对较高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3、底基层是设置在基层之下,并与面层、基层一起承受车轮荷载反复作用的次要承重层,因此,对底基层材料的技术指标要求可比基层材料略低,底基层也可分为上、下底基层。
4、垫层是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起排水、隔水、防冻、防污及减少层间模量比、降低半刚性底基层拉应力的作用。
以上是路面结构层的基本组成,各级公路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必要的结构层,但是,对三、四级公路最少也不得
低于两层,即面层和基层。
道路路面结构图

25cm
h
20
15
行车道结构层
?
15
20
?
路肩部分结构图
GO GO
60 A1 填土 7 5
75
20
A5 25 15 5
A4
45
中央分隔带结构图
10 7 5
A3
18
A2
7.5
go
go幻灯片 15
3.路面工程量计算
以一幅每延米为单位计算: (1)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长(750+175-10)cm,厚5 cm.
=0.1552m3 下部分为平行四边形:长198-25=173cm 高20-8=12cm。 V1= 1.73 ×0.12×1=0.2076m3 V=V1+ V2=0.1552m3+0.2076m3=0.3628m3
培路肩土方,分两部分
上部分厚5cm:上底60cm, 下底60+5*1.5=67.5cm V1= 〔(0.6+0.675) /2 〕 ×0.05 ×1 =0.0319m3 上部分厚5cm:上底67.5cm, 下底50+40*1.5-15-20=75cm V2= 〔(0.675+0.75) /2 〕 ×0.35 ×1 =0.2494m3 V=V1+V2= 0.0319m3+ 0.2494m3 =0.2813m3
2.路面结构图
沥青混凝土5cm
沥青碎石7cm 级配碎
h
行车道结构层
20
25cm
沥青混凝土5cm 石灰稳定碎石土15cm 石灰稳定碎石土20cm 50 培路肩
10 15 20 5
15
20
路肩部分结构图
GO
10
1.7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

§1—7路面结构及其层次划分一、路基横断面在路基顶面铺筑面层结构,沿横断面方向由行车道、硬路肩和土路肩所组成。
分为:1、槽式横断面 2、全铺式横断面图1-5路面横断面形式a) 槽式;b) 全铺式1-路面;2-土路肩;3-路基;4-路缘石(侧石);5-加固路肩二、路拱及路拱横坡度为了保证路面上雨水及时排出,减少雨水对路面的浸润和渗透,减弱路面结构强度,路面表面应做成直线型或抛物线型的路拱。
等级高的路面,平整度和水稳定性较好,透水性也小,通常采用直线型路拱和较小的路拱横坡度。
等级低的路面,为了有利于迅速排除路表积水,一般采用抛物线型路拱和较大的路拱横坡度。
表1-10列出了各种不同类型路面的路拱平均横坡度。
选择路拱横坡度,应充分考虑有利于行车平稳和有利于横向排水两方面的要求。
在干旱和有积雪、浮冰地区,应采用低值,多雨地区采用高值;当道路纵坡较大或路面较宽,或行车速度较高时,或交通量和车辆载重较大时,或常有拖挂汽车行驶时,应采用平均横坡度的低值;反之则应取用高值。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设有中央分隔带。
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布置路拱横断面。
若分隔带未设置排水设施,则作成中间高,两侧路面低,由单向横坡向路肩方向排水。
若分隔带设置排水设施,则两侧路面分别单独作成中间高两边低的路拱,向中间排水设施和路肩二个方向排水。
路肩横坡度一般较路面横坡大1%。
但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硬路肩采用与路面行车道相同的结构时,应采用与路面行车道相同的路面横坡度。
三、路面结构层划分及其作用1、层次划分面层(上、中、下面层)基层(基层、底基层)垫层如图1-6所示。
图1-6路面结构层次划分示意图i-路拱横坡度;1-面层;2-基层(有时包括底基层);3-垫层;4-路缘石;5-加固路肩;6-土路肩2、要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
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因此,同其它层次相比,面层应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抗变形能力,较好的水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而且应当耐磨,不透水;其表面还应有良好的抗滑性和平整度。
道路路面结构图

精选ppt
18
(5)中央分隔带 平缘石:V=0.15 ×0.25 ×1=0.0375m3 侧缘石 V= 〔 (0.12+0.15)/2 〕×0.07
+(0.3-0.07) × 0.15 =0.04395m3 填土V=(A1+A2+A3+A4+A5) ×1 = 0.26875m3
精选ppt
19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
8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图
1.路面横断面 行车道:双幅双车道2×750cm 中央分隔带:200cm 路肩:硬路肩175cm,土路肩50cm 边坡率:1:1.5 路基宽:2150cm 路面横坡:2%
精选ppt
9
2.路面结构图
沥青混凝土5cm 沥青碎石7cm 级配碎石20cm 石灰处置泥置岩h
25cm
(2)要求:水稳定性好,隔热性,吸水性 好。
(3) 材料:颗粒材料,结合稳定料
精选ppt
5
4.联结层
(1)作用:在面层与基层之间,起着加强 面层与基层的共同作用,减少基层的放 射裂缝。
(2) 材料:沥青贯入式和沥青碎石及沥 青透层、粘层。
精选ppt
6
此图路拱 为抛物线 型,横坡 i=1.5%
(二)路拱大样图
?
路肩部分结构图
GO
精选ppt
GO
13
7.5
10 7 5 18
20 7 5
60 A1
填土 A2
25
15 5
75A3 A4 A545go中央分隔带结构图 go幻灯片 15
精选ppt
14
3.路面工程量计算
以一幅每延米为单位计算: (1)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由于其优异的耐久性、承载能力和抗滑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是由不同的层次组成的,下面是其主要组成部分:
1. 基层:基层是路面最底下的层,支撑着整个路面结构。
常见的基层材料包括碎石、砂石等物料。
2. 底基层:底基层是基层之上的一层,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底基层材料包括砂石混凝土、碎石等。
3. 中基层:中基层是底基层之上的一层,其主要作用是分担交通荷载,减小路面受力。
常见的中基层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4. 路面层:路面层是整个路面结构的最上层,直接承受车辆荷载。
常见的路面层材料包括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5. 路肩:路肩是路面两侧的区域,主要用于车辆的紧急停靠和超车。
通常采用碎石、砂石等材料进行铺设。
以上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每一层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优秀性能的路面结构。
- 1 -。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整体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
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项目。
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依照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

1.城市沥青路面道路的结构组成:路基、路面、人行道。
2.路基的性能要求:整体稳定性变形量。
3.路面的使用要求:平整度、承载能力、湿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
4.路面的使用要求、受力状况、土基支撑条件、自然因素影响程度的不同,在路基顶面分别铺设垫层、基面、面层。
5.面层性能:较高的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6.高级路面的面层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上表面层、中面层、下表面层)。
7.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
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
有足够的水稳定性。
材料:整体性材料(无机结合稳定粒料)嵌锁型和级配型材料。
8.垫层作用:①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②保证面层和基层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冻胀能力③扩散由基层传来的荷载应力④减小土基所产生的变形。
9.垫层性能:水稳定性必须好。
材料:粒料(天然砂砾、粗砂、炉渣);无机结合稳定土。
厚度≥150mm。
城市道路的级别和类别10.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必须设分隔带)、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11.路面等级分为:高级(15-30年)、次高级(8-12年)、次干路(5年)、支路(5年)。
12.路面按力学分为:柔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力小;性路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拉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
13.路基工程包括路基本身及有关的土方、沿线的小桥涵、挡土墙、路肩、边坡、排水管的项目。
多以人工配合机械施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
14.路基施工程序包括:准备工作、修建小型构造物与埋设地下管线(“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路基土石方工程(测量桩号与高程、开挖路堑、填筑路堤、平整路基、修正路肩、修建防护工程等)、质量检查与验收。
15.路基工序:挖土、填土、松土、运土、装土、卸土、修整、压实。
依照设计的平面、横断面位置、标高等几何尺寸施工,保证强度稳定性。
16.路基施工要求:①路基施工测量:恢复中线测量、订线外边桩(在道路边线外0.5-1m两侧,以距离5m、10m、15m钉木桩)、测标高。
公路路面结构识图及施工规范

公路路面结构识图及施工规范一、路面的基本结构路基和路面是公路的主要工程结构物。
路基是在天然地表面按照路线的设计线性(位置)和设计横断面(几何尺寸)的要求开挖或填筑而成的岩土结构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
路面是在路基顶面的行车部分用各种混合料分层铺筑的供车辆行驶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路床: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 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称为路床。
路床分为上路床(0~0.3 m)和下路床(0.3~0.8 m)两层。
上路堤: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1.5 m的填方部分称为上路堤。
下路堤: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称为下路堤。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宽度一般是由车道、中间带和路肩组成的,如图1-1所示。
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宽度一般是由车道和路肩组成的,如图1-2所示。
【施工规范】高速、一级公路石灰应不低于Ⅱ级,二级公路石灰应不低于Ⅲ级,二级以下公路宜不低于Ⅲ级。
高速、一级公路的基层,宜采用磨细消石灰。
二级以下公路使用等外石灰时,有效氧化钙含量应在20%以上,且混合料强度应满足要求。
一、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通过车轮把垂直力、水平力以及汽车产生的振动力和冲击力传给路面,使路面结构内部产生应力、应变和位移。
如果路基和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组成部分的强度或抵抗变形的能力不足,路面就会出现断裂、沉陷、波浪或车辙等病害,影响路基、路面的正常使用。
【施工规范】高速、一级公路极重、特重交通荷载等级基层的4.75 mm以上粗集料应采用单一粒径的规格料。
在路基和路面交工验收时,一般情况下,柔性材料(如级配碎石、沥青混凝土)用弯沉表示承载力,刚性材料(如水泥混凝土)、半刚性材料(如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用强度表示承载力。
【施工规范】混合料摊铺应保证足够的厚度,碾压成型后每层摊铺厚度宜不小于160㎜,最大厚度宜不大于200㎜。
施工过程的压实度检测,应以每天现场取样的击实结果确定的最大干密度为标准,每天取样的击实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A击实试验应不少于3次平行试验,且相互之间的最大干密度差值应不大于0.02g/cm3;否则,应重新试验,并取平均值作为当天压实度的检测标准。
第五节道路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实例讲解

5.道路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实例讲解5.1路面结构层的组成路面结构层应适应行车荷载和自然因素对道路结构层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的规律,结构层材料的强度、抗变形能力和稳定性也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路面结构层适应施工要求,分层铺筑而成,分成三个层次面层、基层、垫层。
路面各结构层的组合要遵循的原则:1、按强度组合,各结构层强度自上而下递减(抗变形能力、稳定性也递减);2、采取技术措施加强各结构层面的结合,提高路面的整体性,防止产生层间滑移,具有稳定性、连续性、整体性;3、层数、层厚应适当。
面层是直接承受行车荷载反复作用,并将荷载传递到基层的路面结构层。
沥青路面可分两层或三层铺筑,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
水泥混凝土路面也可分成上下两层铺筑,。
但是砂石路面上铺筑的磨耗层、保护层、简易沥青表面处治,不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层次,应为面层的组成部分。
修筑面层的材料: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合料、碎石混合料、整齐或半整齐块石、水泥混凝土嵌锁式块料。
柔性结构层主要包括各种未经处理的粒料基层和各类沥青面层、碎(砾)石面层、块石面层组成的路面结构。
刚性结构层主要指水泥混凝土面层或基层的路面结构。
半刚性结构层用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处治的土或碎(砾)石及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修筑的基层。
基层在面层之下,与面层共同把行车荷载传递到底基层、垫层和土基,起承重作用的结构层次。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水稳性、抗冻性、抗冲刷、收缩性小、良好的平整度和与面层结合性好。
石灰、水泥或沥青稳定土、贫水泥混凝土、天然砂砾、各种碎石、砾石、块石、圆石,各种工业废渣(煤渣、粉煤灰、矿渣、石灰渣等)和土、砂、石组成的混合料。
垫层设置在底基层与土基之间的结构层,具有排水、隔水、防冻、防污的作用,还起到扩散行车荷载应力和变形作用,改善土基的温度和湿度状况。
垫层使用的材料,砂石、砾石、炉渣等组成的透水性垫层;另一类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土修筑的稳定类垫层。
路基路面结构的组成

路基路面结构的组成路基路面结构是指公路工程中路面和路基的组成部分。
路基是指路面下面的土石方工程,而路面是指路基上部的铺装层。
路基路面结构是公路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路基和路面两个方面分别介绍路基路面结构的组成。
一、路基结构的组成路基是公路工程的基础部分,它的作用是承受行车荷载,分散荷载,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路基的组成一般包括路基基础、路基填方和路基排水系统。
1. 路基基础路基基础是路基的最下层,它一般是由坚硬的天然岩石或碎石组成。
路基基础的主要作用是分散行车荷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路基基础的厚度应当大于或等于150厘米。
2. 路基填方路基填方是指路基基础之上的土石方工程。
它的作用是为路面提供平整和稳定的支撑。
路基填方的材料一般选用路基原料,包括砂石、黏土等。
填方的厚度一般在50-100厘米之间。
3. 路基排水系统路基排水系统是指路基中的排水设施。
它的作用是排除路基中的积水,防止路基软化和破坏。
路基排水系统包括路基排水沟、路基排水管和路基排水井等。
二、路面结构的组成路面是公路工程的上部结构,它直接接触行车荷载和气候条件,因此其质量对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
路面的组成一般包括路面基层、路面面层和路面附属设施。
1. 路面基层路面基层是路面的最下层,它一般由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组成。
路面基层的作用是承受行车荷载,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稳定性。
路面基层的厚度一般在20-30厘米之间。
2. 路面面层路面面层是路面的最上层,它一般由沥青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组成。
路面面层的作用是抗滑、防水、减少噪音、提高车辆行驶舒适度。
路面面层的厚度一般在3-5厘米之间。
3. 路面附属设施路面附属设施是指路面上的辅助设施,包括路缘石、标线、反光镜等。
它们的作用是指导车辆行驶、提高行车安全性。
路基路面结构是公路工程中的核心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指由水泥、砂、石和水等材料配合混凝土,经过振捣、养护后形成的路面。
其结构组成一般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1. 路基:路基是指路面下面的基础层,其作用是承受路面的荷载,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平稳度和稳定性。
路基材料一般是砂、土、石等,其厚度一般在0.5-1.5米之间。
2. 基层:基层是指路面上面的第一层结构,其作用是承受车辆荷载,分散荷载到路基上,同时又能防止路基材料的破坏。
基层材料一般是碎石、碎石混凝土等,其厚度一般在0.1-0.3米之间。
3. 底层:底层是指路面上面的第二层结构,其作用是承受车辆荷载,分散荷载到基层上,同时又能防止基层材料的破坏。
底层材料一般是碎石、碎石混凝土等,其厚度一般在0.15-0.25米之间。
4. 面层:面层是指路面上面的最上层结构,其作用是保护路面,增加路面的摩擦力和耐久性。
面层材料一般是水泥混凝土,其厚度一般在0.15-0.25米之间。
总体来说,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的合理性和质量决定了路面的使用寿命、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
因此,在建设和维护路面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结构组成和材料,确保路面的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 1 -。
混凝土路面结构层次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的组成包括路基、垫层、基层以及面层。
本条介绍了各结构层的功用、设置条件、选用原则及构造特点一、路基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的支承,即路基在环境和荷载作用下不产生不均匀变形。
高液限黏土、高液限粉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适用做路基填料。
因条件限制而必须采用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进行改善。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高路基顶面标高。
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到中湿状态的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用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基填料。
同时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
岩石或填石路基顶面应铺设整平层。
整平层可采用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基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一般100~150mm。
二、垫层在温度和湿度状况不良的城市道路上,应设置垫层,以改善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
1.在基层下设置垫层的条件在季节性冰冻地区,道路结构设计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时,根据路基干湿类型和路基填料的特点设置垫层。
其差值即是垫层的厚度;水文地质条件不良的土质路堑,路基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考试大%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
2.垫层的宽度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
3.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
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稳定粒料或土类材料。
三、基层基层应具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较大的刚度,抗变形能力强,坚实、平整、整体性好。
1.基层的作用:防止或减轻由于唧泥产生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与垫层共同作用,可控制或减少路基不均匀冻胀或体积变形对混凝土面层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混凝土面层施工提供稳定而坚实的工作面,并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
2.基层材料的选用原则: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重交通道路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中、轻交通道路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
高级路面的结构组成

高级路面的结构组成
高级路面的结构组成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底层铺装结构:
1. 基层:作为路面结构的最基本组成部分,基层应当稳定、且有足够
的厚度和强度;
2. 过渡层:介于基层和迁移层之间的一个层次,存在的主要目的是增
强底层的稳定性,并抵抗填充层的侧压;
3. 迁移层:其作用是增强基层的抗拉性能,以减少路基发生变化造成
的影响;
二、填充、表面铺装结构:
1. 填充层:是构成高等级路面的主要组成部分,补充基层有限的强度,并具有良好的抗拉、抗侧压、抗冲击等性能;
2. 耐久层:它施加在填充层上,增加富饶路面的强度,防止其出现疲
劳应力、抗震性能以及防行淤;
3. 表层铺装:由稳定的泵浆材料组成的一个层次,有助于保持路面的
整洁、平整度;
三、加固层:
1. 扩大加固层:用于改善路面的抗拉、抗碰撞、抗剥落等性能,使路
面更加牢固耐用;
2. 坡道加固层:用于改善路面的抗水蚀性,提高路面的抗剥落性,从
而延长其使用年限;
四、特殊铺装结构:
1. 减震层:它是在基层下设置的,具有减震、表面整平等功能;
2. 动态标识层:是一种小幅度的凹凸不平的表面,可使车辆重新调整其行驶方向、弥补车辆驾驶原因造成的行驶失误或偏移;
3. 润湿剂层:它的作用是提高路面的湿滑性,使车辆的行驶变得更加安全稳定;
4. 光隔层:主要是被用来提高表面均匀性,减少光引起的路痕,提高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
路面结构层分析

路面结构层分析发表时间:2019-08-15T17:09:50.787Z 来源:《建筑实践》2019年第09期作者:芦子朝[导读] 最新规范中指出路面结构层由三部分组成:面层、基层和底基层。
之前的垫层,可归为功能层或路基处置层。
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101摘要:路面结构层指的是构成路面的各铺砌层,按其所处的层位和作用,主要有面层、基层和垫层。
最新规范中指出路面结构层由三部分组成:面层、基层和底基层。
之前的垫层,可归为功能层或路基处置层。
关键词:面层基层垫层Abstract: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refers to the pavement layers which constitute the pavement. According to the layers and functions, there are mainly surface layer, base layer and cushion layer. In the latest specification, it is pointed out that pavement structure layer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surface layer, base layer and subbase. The former cushion can be classified as functional layer or roadbed disposal layer.Key words:Surface layer Base Bed course1.路的简介1.1路的结构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路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商业贸易和国防都很重要。
路面按模量划分可分为沥青路面(柔性路面)和混凝土路面(刚性路面) 。
路面由不同的层组成,沥青路面比混凝土路面更层次分明。
自下而上,分别为路基、垫层、基层和面层,面层又包括磨耗层和联结层。
道路路面结构图 PPT

25cm
行车道结构层
10
50
培路肩
15 20
?
路肩部分结构图
GO
GO
7.5
10 7 5 18
20 7 5
60 A1
填土 A2
25
15 5
75
A3 A4 A5
45
中央分隔带结构图 go幻灯片 15
go
3.路面工程量计算
以一幅每延米为单位计算: (1)沥青混凝土上面层:
长(750+175-10)cm,厚5 cm. V=9.15×0.05×1=0.4575m3
2、B图:(1)行车道:与A图相同,基层厚 度h2; (2)路肩:面层水泥混凝土12cm;
基层:级配砂砾12cm厚,宽出面层10cm 以1: 1坡度向下延伸。
3、C图:问题:(1)缘石尺寸? 平石:15×25;侧石:12/15×30 (2)座浆厚度?
9cm
(2)要求:水稳定性好,隔热性,吸水性 好。
(3) 材料:颗粒材料,结合稳定料
4.联结层
(1)作用:在面层与基层之间,起着加强 面层与基层的共同作用,减少基层的放 射裂缝。
(2) 材料:沥青贯入式和沥青碎石及沥 青透层、粘层。
此图路拱 为抛物线 型,横坡 i=1.5%
(二)路拱大样图
0.91 2.16 3.58
+(0.3-0.07) × 0.15 =0.04395m3 填土V=(A1+A2+A3+A4+A5) ×1 = 0.26875m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路面结构层的组成
道路路面结构层通常由四层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
1. 表层:也称作面层,一般使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铺设,主要起到防止水侵入、减少摩擦力和提高舒适性的作用。
2. 底基层:也称作基层,一般使用碎石、碎矿等材料填充,主要起到分散车辆荷载、平衡地基沉降和提高路面坚硬度的作用。
3. 路基层:也称作路基,是道路结构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由路基土、辅助加固材料等组成,起到承受交通荷载和均匀分散荷载的作用。
4. 基础层:也称作基础,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一般选择不同类型的仪器或离散材料作为加强材料,以增强路面整体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