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新”打造全新汽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新”打造全新汽车

作者:钟志华

来源:《新能源汽车报》2018年第30期

目前,大数据、智能化、信息化都对汽车产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不过有专家提到,国内主要汽车企业的转型从是基础平台开始、正向开发的平台还很少,大多数企业还是沿用燃油车的开发平台,这样就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节能,最后只能做到局部是最优化的,系统却不是最优化的,解决的办法就是要做到研发的平台化、模块化、系列化、轻量化。因此,我向科技部提了一个建议,要在做电动汽车的时候关注轻量化,不过,现在来看关注轻量化生产还是太早了。因为我是研究车身结构和安全的,当初电池的重量比现在更大,所以我提出了轻量化,实际上,对于轻量化还提不到日程上,因为三电系统远远没有解决。

我们关注的系统解决方案包含“七新”,就是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功能、新装备、新能源和新模式。

新材料主要是轻量化,高强度铝合金和碳纤维的综合运用。现在还有很多企业正在讲全铝合金的车身。虽然全铝车身是一个引领概念,但是要真正做产业化还是要用混合的新材料,性价比会比较高。实际上,三大类材料都必须要用,那就做到了新结构。如果很多企业简单地把现有的汽车结构用新材料替代,效果是很有限的,实际上很多是不成功的。比如将原来的结构用一块厚钢板换成一块薄钢板,但和周边没法连接。加上高强度钢热成形或者冷成形的时候回弹很大,就必须要有新结构适应新材料,铝合金和碳纤维也是同样的道理。

然后是新工艺和新装备。我们一直在探索整体压铸的模式,也做了大量的实验,但是现在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就是热胀冷缩。我们希望有一种模壳模式使铝合金实现整体压铸,里面还可以嵌高强度钢。未来,我们想让电动汽车一次性全部压铸出来,因为模具是封块的,所以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新功能就是互联网+智能化,新模式包括研发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真正实现协同创新发展。

我去同济大学之前,清华大学的一个团队正在做大轿车平台的项目,现在是同济大学牵头在做它的产业化。目前,这个平台围绕的是对6-8米的新能源商用车进行开发,包括平台化、模块化和系列化。未来,车的研发平台70%-75%可能是一样的,但是可以演变出很多种车型。比如,对于商用车来讲,有的品种可能1万台就算多的,有的是5万台,但我们的平台可能是10万台以上甚至更多,而且这个平台可以是不变的,也许一二十年都不变。

一般的商用车都是有驱动桥的,这样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舒适性不好,另一个是地板没法降低。我们是用一个新的模块来取代,叫做前后轴模块。这种不是常规电机,而是电机+变速箱的形式,可以前后独立旋降。模块也是通用的,也可以和不同的车身匹配。因为车身可装配,所以车身可能是铝合金、高强度钢,当然也可以是其它材料,这样的话就会带来很大的便利性。我们对这种可靠性特别重视,也会集中在前后车模块,因为整个车身的制造会比较简

单。我们面向的是高端的、顶级的商务车市场,包括顶级房车市场,并且我们也为滴滴提供一些产品,滴滴版的产品车门是1.2米宽,轻量化的效果是非常好的。

我们研发的车骨架是用高强度钢成形的,也是一个标准的适用模板,但不是产品的样车。这种车已经做了第七轮样车,包括车辆底盘等一些可靠性实验。现在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叫做大轿车,因为所有的都是和轿车一样的,包括各种特征,只不过是商务和高端的,其他都是按照轿车标准生产的。目前,第一阶段生产的车型是7.5米左右,未来,还有一个缩小版,可能会是6米以下的商务车,这样就可以实现大批量、高品质的生产了。

(本文根据钟志华在2018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演讲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