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特别是气滞性胸痛)的中药治疗秘方
【《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
【《医宗金鉴》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桃红四物汤】出自清代著名医家吴谦的《医宗金鉴》。
本方由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组成,有活血化瘀之功效,具有攻补兼施,祛瘀而不伤正,补血而不留邪的特点。
方中四物汤养血活血,桃仁、红花养血化瘀,原方为妇科月经不调及跌打外伤而设,本人用此方加减治疗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颇有心得。
胸痹心痛主要病机为心脉痹阻,其病在心,然其发病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发作期以标实为主,并以血瘀为突出,缓解期主要有心、脾、肾气血阴阳之亏虚;治疗应补其不足,治其有余。
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主要用于治疗瘀血痹阻之胸痹心痛。
方剂组成:桃仁20克,红花20克,当归20克,川芎20克,白芍易赤芍20克,熟地易生地20克,柴胡20克,枳壳20克,延胡索20克,丹参30克,郁金20克,三七3克,木香15克,香附15克,瓜蒌20克,薤白20克,桂枝15克,石菖蒲20克,白术20克。
方义: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活血化瘀而通血脉,柴胡、枳壳一升一降,调畅气机;生地凉血消瘀,养阴润燥;延胡索、丹参、郁金、三七、木香、香附活血、理气、止痛;瓜蒌、薤白,宽胸开结,行气导滞;石菖蒲开窍宁神,化湿和胃;白术健脾益气;桂枝温通心阳,助阳化气,诸药共成祛瘀通脉,宽胸开结,行气止痛之功效。
典型病例:吕××,男,79岁,吉林通化人。
患胸痹心痛多年,2010年9月12 日来就诊。
因昨夜和家人生气睡卧不安,晨起突感心前区不适,胸痛剧烈如刺如绞,甚则心痛彻背。
伴胸闷心悸,烦躁易怒,气短乏力,失眠多梦,大便干结,日久不愈。
舌质紫暗,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涩。
上方水煎服,姜枣为引。
随访一年无恙。
再如我常用桃红四物汤去生地,加天麻、细辛、白芷、葛根、王不留行、路路通、茯苓、白术、甘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治疗瘀血头痛疗效甚佳。
胸痹中医各证主方、验方及成药
胸痹中医各证主方、验方及成药瘀血痹阻型【证见】心痛如刺,痛有定处、舌暗红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方药】1.主方血府逐瘀汤(王清任《医林改错》)加减处方:当归12克,赤芍15克,川芎9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柴胡10克,枳壳12克,降香10克,延胡索12克,丹参20克,牛膝12克。
水煎服。
2.中成药(1)复方丹参片,每次片,每日3次。
(2)速效救心丸,1~3丸含服。
(3)五灵止痛胶囊,每次-2粒,痛时服。
(4)复方丹参注射液,每次2毫升,每日l~2次,肌肉注射;或用4~8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
本品亦适用以下各型。
3.单方验方(1)冠心Ⅱ号方(北京西苑医院验方)处方:红花、赤芍、丹参、川芎各15克,降香12克。
水煎服。
(2)活血养心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处方:丹参30克,川芎lO克,红花15克,党参30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香附15克,赤芍15克,麦冬20克,五味子6克,茯苓10克。
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痰浊壅塞型【证见】胸闷而痛,或痛引背部,气短喘促,体胖,痰多。
舌苔浊腻,脉滑。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方药】1.主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减处方:瓜蒌仁12克,薤白15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丹参15克,白蔻仁6克,甘草6克。
水煎服。
2.中成药瓜蒌片,每次片,每日3次。
3.单方验方(1)温胆汤加减方(邓铁涛验方)处方:法半夏9克,茯苓12克,橘红、枳壳、甘草各4.5克,竹茹9克,党参15克,丹参12克。
水煎服。
若气虚明显者,加黄芪、五爪龙或吉林参6克(另炖)。
心痛明显者,可合失笑散或三七末冲服。
(2)加味瓜蒌薤白汤(刘正锡《新千金方》)处方:瓜蒌30克,薤白15克,丹参2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降香15克,枳壳10克,桂枝10克,太子参20克。
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剂。
阴寒凝滞型【证见】胸痛彻背,受寒则甚,畏寒肢冷。
中药缓解胸闷气短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
中药缓解胸闷气短的适应症及使用说明胸闷气短是一种常见的不适症状,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例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心脏疾病等。
中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缓解胸闷气短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几种中药及其适应症,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一、川贝母川贝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功效。
适用于湿热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
使用时可将川贝母研碎,每次取3-5克,用水冲服或煮汤服用。
二、防己防己是一种能够行气活血、舒筋活络的中药,可用于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闷气短。
使用时可将防己研磨成细末,每次取6-9克,加入开水冲泡,每日饮用1-2次。
三、夏枯草夏枯草是一味清热凉血的中药,可以起到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适用于热毒所致的胸闷气短症状。
使用时可将夏枯草洗净,每次取9-12克,用水煎服。
四、百合百合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
适用于阴虚燥咳、胸闷气短的症状。
使用时可将百合研磨或切碎,每次取5-10克,用水冲泡或加入糖水中煮熟,每日食用1-2次。
五、天麻天麻是一种能够镇静安神的中药,具有祛风除湿、平肝散结的作用。
适用于痰热阻肺所致的胸闷气短症状。
使用时可将天麻磨成细末,每次取5-8克,加入开水中冲泡,每日饮用1-2次。
使用中药缓解胸闷气短的注意事项:1. 在使用中药治疗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特别是对于慢性疾病患者。
2. 确定自身对中药的过敏情况,如果对某种中药过敏,应避免使用。
3. 在用药期间,注意观察身体变化,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4. 按照剂量使用中药,不可随意增加药量,避免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5. 如果在使用中药过程中出现持续性胸闷气短症状加重或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
总结:中药在缓解胸闷气短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可以根据个体情况选用适合的中药材。
然而,中药治疗仅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不能替代西医的诊断和治疗。
在使用中药时要遵循医嘱,注意安全用药,以期获得良好的疗效。
胸痹方药古传秘方治验50则
胸痹方药1、益气通瘀汤组成:太子参 15 克、枣仁 15 克、苏木 15 克、降香 15 克、丹参 15 克、桃仁 15 克、川芎 5 克、干草5克、石菖蒲15克。
功用:益气宁心,活血祛瘀。
组治;冠心病之心慌气短,胸闷胸疼,心律不齐等症。
服法;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五天,休息二天,每个疗程 20 剂。
加减运用;口苦咽干、舌红苔黄、心火旺盛者,可加麦冬 15 克、莲子心 2 克、心悸怔忡、夜卧不安者,可加珍珠母 20 克、胸闷甚、舌苔厚腻者,可加法半夏 12 克、郁金 12 克、积壳 10 克、高血压、头晕头痛者,可加钩藤 20 克、白芍 15 克、僵蚕、夏枯草 12 克。
2、通冠宣痹汤(冠心病)组成;瓜萎实 15 克、薤白 15 克、半夏 10 克、丹参 30 克、檀香 15 克、砂仁 10 克、红花 15 克、川芎 15 克、赤勺 15 克、细辛 3 克、荜菝10 克、田七 10 克(为末冲)功用;本方具有通阳宣痹,活血化瘀,泄浊化痰,降逆和胃之功。
主治:胸痹胸闷,心悸心痛,痛彻胸背,气短喘促,不足以息,咳痰浊唾,呕逆烦满,脉缓或沉细,舌质淡紫,苔薄白。
冠心病。
加减运用:1 心动悸不得眠加枣仁 10 克、柏子仁 10 克。
2惊悸心慌多梦加龙齿、磁石各 30 克。
3胃脘痞胀加化桔 15 克、积实 15 克。
4心律失常,脉结代加太子参 10 克、苦参 10 克。
3、枳实薤白桂枝汤出自汉《金匮要略》方见后文,治冠心病。
五条胸痹。
心中痞。
留气结在胸。
胸满。
胁下逆抢心。
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
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枳实(四枚)、薤白(半斤)、桂枝(一两)、厚朴(四两)、栝蒌实(一枚捣)上五味。
以水五升。
先煮枳实、厚朴。
取二升。
内诸药。
煮数沸。
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各三两)上四味。
以水八升。
煮取三升。
温服一升。
日三服。
方解:胸分之阳虚。
而下阴上凑。
故心中痞。
但痞之为病。
常随阳气之起伏以为消长。
胸痹心痛中医病案
胸痹心痛中医病案患者,女性,28岁,主诉胸痹心痛已有一周,疼痛呈阵发性,发作时伴有胸闷、气短,无明显诱因。
平时活动稍大即加重。
伴有心悸、失眠、口苦、口干、睡眠不深等症状。
舌质偏红,苔黄腻,脉细数。
经问诊、望舌、叩诊、闻诊及脉诊等综合分析,判定为中医“胸痹心痛”病症。
诊断:胸痹心痛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消积方药组成:1. 桃仁 10克2. 川芎 12克3. 香附 10克4. 黄芪 15克5. 当归 15克6. 木香 5克7. 延胡索 10克8. 白芍 10克9. 炙甘草 6克服药方法: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分三次温服。
每日两剂,连服7天为一疗程。
饮食调理:1. 少食高脂、高胆固醇、高盐、高糖食物,以减轻血脂、血压过高对心脏的负担。
2.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E和钾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坚果等,以增强心脏健康。
3. 注意适量添加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类食物、粗粮等,有助于调节血糖、血脂。
4. 忌烟、酒、咖啡等刺激性饮料。
生活调理:1. 适当进行低强度、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2. 控制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压力大。
3. 息事宁心,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形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随访与复诊: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应注意观察病情改善情况,随时与医生保持联系,如有病情加重或新症状出现应及时就诊。
治疗结束后,定期复诊评估疗效并进行必要的调整。
同时,患者需结合饮食调理、生活调理,将治疗视为长期进行的过程,以预防病情复发。
胸痹心痛中医诊疗指南※
胸痹心痛中医诊疗指南※1.辨证论治:(1)气机不畅型: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等症状。
治疗时应疏通气机,舒缓症状。
可选用香附、半夏、陈皮等药物进行治疗。
(2)心血瘀滞型:主要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胸痛可辐射至左臂、肩背等部位。
治疗时应活血化瘀,缓解症状。
可选用桃仁、川芎、红花等药物进行治疗。
(3)气血两虚型:主要表现为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伴有面色苍白、乏力、气短等。
治疗时应补益气血,增强机体抵抗力。
可选用黄芪、当归、党参等药物进行治疗。
2.调养饮食:(1)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以免刺激胃肠道,加重症状。
(2)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等,有助于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微循环。
(3)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蔬菜、水果等,有助于调节血脂、血糖水平,维持心血管健康。
3.心理调适:(1)情绪稳定: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激动、焦虑等情绪波动,以减轻胸痹心痛的发生。
(2)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保证充足睡眠,避免长时间疲劳或过度劳累,以免引起气机紊乱,加重症状。
(3)学会放松:可以通过冥想、休闲运动等方式来放松身心,缓解胸痹心痛的不适。
4.生活习惯调整:(1)适量运动:可以进行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有助于促进气血流通,改善心血管功能。
(2)避免长时间久坐:长时间久坐不动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胸痹心痛的发生。
工作时间过长的人应适时起身活动,做适当的伸展运动。
(3)避免过度饮食:过量饮食会增加胃肠道负担,加重胸痹心痛的症状。
饭后宜保持适当的饱腹感,不宜过饱。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治疗方案仍需根据个体情况和中医师的诊断进行制定。
此外,请勿自行用药,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胸痹心痛中医病案
胸痹心痛中医病案(实用版)目录1.胸痹心痛的中医解释2.病案介绍3.病案分析4.治疗方案及效果5.结语正文【1.胸痹心痛的中医解释】胸痹心痛是中医常见的病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胸部闷痛、紧缩感,甚至疼痛放射至肩背、手臂等部位。
中医认为,胸痹心痛多由气滞、血瘀、寒邪、痰湿等因素导致心脏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发疼痛。
【2.病案介绍】患者,男性,45 岁。
主诉:反复发作胸痛、胸闷 1 年,加重 1 周。
患者 1 年前开始出现胸痛、胸闷症状,多在劳累、情绪激动时发作,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
近 1 周来,症状加重,发作频繁,每晚发作 1-2 次,疼痛剧烈,伴汗出,需含服速效救心丸方能缓解。
【3.病案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及舌脉象,诊断为胸痹心痛。
结合患者病程及症状,分析病因病机为:气滞血瘀,心脉痹阻。
患者长期劳累,情志不畅,导致气机郁滞,血行瘀阻,心脉痹阻,不通则痛。
【4.治疗方案及效果】治法: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处方:桃仁 15g,红花 15g,当归 15g,生地黄 15g,川芎 10g,赤芍 10g,柴胡 10g,枳壳 10g,桔梗 10g,牛膝 15g,甘草 6g。
水煎服,每日 1 剂。
患者服药 7 剂后,症状明显缓解,胸痛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舌质紫暗,脉弦涩。
上方加减,继续服药 14 剂后,症状基本消失,舌质转红,脉弦。
后续随访 3 个月,症状未再发作。
【5.结语】本案例中,运用中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的优势和特色。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68胸痹
中医师承医案分享68胸痹中医师承医案分享胸痹是中医常见的临床病症之一,具有发病急、病程短、症状明显等特点。
在中医师承中,有很多经典医案是关于胸痹的治疗和观察的。
今天,我将分享一例由中医师承所记录的医案,以飨读者。
【医案】患者张某,男性,50岁,因胸痹症状来就诊。
患者自述胸背部疼痛明显,疼痛持续时间约3个月,加重后放射至左臂,呼吸困难,并伴有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1.辨证分析患者面色苍白,舌苔黄腻,脉沉迟,正视胸痹病状。
根据临床表现和望闻问切的结果,初步判断为气滞血瘀型胸痹。
2.治疗原则疏肝理气、活血消瘀。
3.处方苏木、川穹、郁金、厚朴、柴胡、柴胡、川芎、红花、丹参、桃仁、香附、玫瑰花等。
4.用法用量上述药物研末,每包装成药丸,每次服用10粒,每日3次,温水送服。
5.随访观察患者于治疗第3天向中医师承反映疼痛减轻,呼吸困难明显改善,胃肠道症状有所缓解。
每周随访1次,连续治疗4周。
6.效果评价经过4周的中医药治疗,患者胸痹症状明显减轻,胃肠道症状消失,心理状态明显好转。
患者的舌脉等指标也与治疗前相比有所改善。
【总结】通过本次医案分享,介绍了一例中医师承对胸痹的治疗案例。
中医师承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辨证施治,针对气滞血瘀型胸痹,采用疏肝理气、活血消瘀的中药治疗方案。
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心理状态有所提升,充分展示了中医师承在胸痹病症治疗中的独特疗效。
值得一提的是,本医案仅作为中医临床实践中的一例个案,并不能代表所有病人的治疗效果。
对于胸痹等疾病的治疗,患者需在专业中医师承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医嘱进行规范治疗。
只有综合考虑患者个体差异和病因病机特点,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师承在胸痹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疗效,并且多年来积累了大量的治疗经验和医案。
但是,对于如何更好地推广中医师承的经典医案,让更多人受益,仍然需要更多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来进一步探讨。
治疗胸闷气短胸痛心脏病的古方
治疗胸闷气短胸痛心脏病的古方金匮方解篇茯苓杏仁甘草汤【方药歌诀】茯苓杏仁甘草汤,饮阻胸痹功效长,胸中气塞与短气,化饮宣气与通阳。
【学用导读】运用茯苓杏仁甘草汤主治病证,最好与橘枳姜汤合用,则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处方用药】茯苓三两(45g)杏仁五十个(20g)甘草一两(15g)【煎服方法】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
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不差,更服。
【方证研究】饮邪阻滞于胸,胸中气机壅滞,则胸痛,胸闷;浊气填塞,气行不利,则短气;饮气逆乱于胸,则似有水饮逆窜胸中;饮邪上逆,则呕吐痰涎,质地清稀;舌淡,苔滑,脉沉或滑均为饮阻胸痹之征。
其治当通阳化饮,宣导气机。
方中茯苓利水渗湿,涤胸中饮邪,利胸中气机,益气健脾。
杏仁肃降通调,降逆下气。
甘草补益心气。
胸中痹塞短气者。
湿凝于肺,气不下行,故痹塞短气。
茯苓泄湿,杏仁润肺降气,甘草补中。
治湿气用润品,此法不可忽。
【处方用药】橘皮一斤(248g)枳实三两(45g)生姜半斤(124g)【煎服方法】上三味,以水五升(1000毫升),胸煮取二升(400毫升)。
分温三服。
【方药歌诀】橘枳姜汤治胸痹,气郁痰阻功效毕,胸中气塞与短气,病症相同功效异。
【中医辨证】气郁胸痹证:痛,胸闷,胸满,以满闷为主,短气,或咯吐浊痰,或大便不调,舌淡,苔薄,脉弦。
用方思路:正确使用橘枳姜汤,以主治气郁胸痹证为基础方,以主治脾胃气郁证为临床扩大应用。
病变证机:心阳不振,气机不利,经脉滞涩,以此而演变为气郁胸痹病理病证。
审证要点:根据胸痛,胸闷,短气,咽中不利,舌质淡,苔薄,脉沉或胸闷弦为用方审证要点。
【西医辨病】冠心病,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
【衷中参西】合理运用橘枳姜汤指导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无论是治疗心血管疾病,还是治疗神经、呼吸疾病等,都必须符合橘枳姜汤主治病变证机与审证要点,以此才能取得治疗效果。
临证选用橘枳姜汤治疗西医疾病还可用于:1、神经疾病:肋间神经痛,神经性头痛等。
理气方之枳实薤白桂枝汤
枳实薤白桂枝汤
【方源】:《金匮要略》
【组成】:枳实12克,厚朴12克,薤白9克,桂枝6克,瓜蒌12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同阳散结,祛痰下气。
【主治】: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上抢心,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病症以气塞和气逆为重。
宜下气散结为主,兼以通阳豁痰。
方中重用枳实,厚朴,枳实善于降气开痞,除胸胁痰癖;厚朴气味厚而主降,温而专于散,苦而专于泄,下气除满,于枳实相伍,善能泻实满,消痰下气,为主药。
配薤白辛温通阳,宽胸散结;瓜蒌涤痰散结,宽胸利膈。
为治胸痹要药,共为辅药。
佐以桂枝,既能薤白温通胸阳,又能温里而降冲气。
【按语】:本方以胸闷如窒、短气、胸痛、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为辩证要点。
现代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肋间神经病、非化脓性肋软骨炎等。
如见胸部刺痛、舌呈紫暗色者,加檀香、丹参、川芎、桃仁、当归等;心痛彻背,加附子、乌头、赤石脂等;心悸盗汗,加麦冬、太子参、五味子等。
现代药理分析证实,本方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大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强抗缺氧等作用。
【附方】1、瓜蒌薤白半夏汤(《金匮要略》),本方去厚朴、枳实、桂枝、加白酒、半夏构成。
功能通阳散结,化痰宽胸。
主治胸痹而痰浊较甚,胸中满背彻痛,不得安卧者。
2、瓜蒌薤白白酒汤(《金匮要略》),本方去厚朴、枳实、桂枝、加白酒构成。
功能通阳散结,行气化痰。
主治胸部满痛,胸痹,甚至胸痛彻背,短气,喘气咳唾,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胸痛用啥中成药?
胸痛用啥中成药?主讲: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徐雅编辑注解:灵兰小草胸痛中医叫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轻者感觉胸闷,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与现医学所指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关系密切。
《金匮要略》在“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篇中论述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概括其总的病机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虚、阴寒乘虚迫胸所致。
本文从气滞,血瘀,痰浊三方面来谈胸痹的治疗。
一、气滞胸痹临床表现: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或兼有脘痞胀闷。
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注:脉平为正常的脉象,大或小,粗或细,太过与不及,皆为病态脉象;脉弦,就是太过的意思,一般指寒邪太盛。
脉细为虚,脉弦为实,阳气上虚,阴寒下盛,寒乘虚往上攻,所以胸痹而痛。
这类病多与情绪的波动有关,常有恼怒或叹气,胸闷的表现。
有上述临床表现者,可用下列3种中成药:1、速效救心丸2、复方丹参滴丸【药物组成】丹参三七冰片3、柴胡疏肝丸二、血瘀胸痹临床表现:胸痛部位固定不移,入夜尤甚,伴胸闷心悸、面色晦暗。
舌紫暗,或有瘀斑,舌下洛脉粗大青紫,脉沉涩结代。
注:口唇发青,舌质暗紫或有斑,舌下洛脉青紫,是血瘀之象;脉,沉为里;涩为不流畅;结代是结脉和代脉的并称,指脉跳动时有间歇和终止、脉律不齐的症状。
是心阳不振、阴血耗伤的表现。
血瘀证以刺痛不移,拒按,唇舌爪甲紫暗,脉涩等为辨证要点。
有上述表现者,可用下列中成药:1、血府逐瘀丸(胶囊、口服液)【药物组成】:柴胡地黄红花麸炒枳壳川芎桔梗当归赤芍桃仁甘草牛膝2、通心洛胶囊3、冠脉宁片三、痰浊胸痹临床表现:心胸窒闷,气短喘促,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痞,痰多口黏。
苔浊腻,脉滑。
注:舌苔为脾胃之气之所蒸,舌苔有无与多少,反映脾胃之气之盛衰;舌中凹陷、裂纹为脾胃虚弱,多胃胀、纳差;舌苔白腻,痰浊蒙蔽胸阳则胸闷气短。
脉,往来流利圆滑,如珠滚玉盘之状为滑脉,临床多主痰饮、食滞、实热。
旋覆花汤加味开胸通痹(左侧胸部疼痛)
旋覆花汤加味开胸通痹(左侧胸部疼痛)
[方药组成] 旋覆花15克(包).茜草10克,红花10克,丹参3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橘络3克,降香10克,青葱管10克.全瓜萎30克.
功用;开胸通痹。
主要症状:左侧胸部疼痛,堵闷.甚或痛引肩臂,心悸气短,睡眠不佳,严重时可见肢冷唇青.出冷汗,突然昏厥,舌淡,苔粘腻,脉沉细弱或脉律不整。
[辨证要点] 本证系心络瘀阻.气血瘀滞则左侧胸部偏痛,心脉滞则胸部堵闷:手少阳心经脉起于心中.出腋下沿上肢内侧缘行至手,心络瘀阻则痛引肩臂,心主神志,心络瘀阻.心神失养,故心悸气短,失眠多梦:心络瘀阻严重者,可见心痛剧烈.肢冷唇青.猝然昏厥,冷汗淋漓,脉细微欲绝,此系危候,当奋力挽救,以免贻误病情。
适应证: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胸膜炎等。
加减法;
失眠严重者加琥珀末1.5克,睡前吞服;
痰湿壅盛,胸闷窒痛,气短喘促,便秘不爽,苔腻脉精者,加入瓜萎薤白半夏汤通阳泄浊,化痰祛湿:
寒凝气滞,胸痛彻背,四肢厥冷,恶寒且口不渴,苔白脉沉者,则合枳实蘸白桂枝汤或橘枳姜汤,温阳散寒;
如系湿郁化热,湿热郁阻而胸痛烦闷,渴欲饮冷,舌红苔黄,则配“苓杏苡甘汤,取其利湿通痹,以泄其热;
若属心阳暴脱大汗淋漓,四肢厥逆,心悸气短,脉沉微欲绝,当用薏苡附子散,甚则加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以回阳救逆固脱,重用附子可达30克,一般少于15克,且宜久煎。
右胸隐痛中医治疗方案
一、概述右胸隐痛是指患者胸部右侧部位出现隐痛不适的症状,常见于心肺疾病、肌肉骨骼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
中医认为,右胸隐痛多与肝胆、脾胃、肺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
本文将从中医理论出发,探讨右胸隐痛的病因病机,并提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二、病因病机1. 肝气郁结:情志不畅,肝气郁结,疏泄失常,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胸部右侧出现隐痛。
2. 脾胃虚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气血生化无源,导致胸部右侧隐痛。
3. 肺气不足:肺主气,司呼吸,肺气不足,导致胸部右侧隐痛。
4. 肝胆湿热:饮食不洁,肝胆湿热,湿热内蕴,胸部右侧隐痛。
5. 气血瘀阻:气滞血瘀,胸部右侧脉络不通,出现隐痛。
三、中医治疗方案1. 中药治疗(1)肝气郁结型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物组成:柴胡、白芍、枳壳、香附、川芎、郁金、甘草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脾胃虚弱型处方:六君子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3)肺气不足型处方:补肺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黄芪、白术、甘草、五味子、杏仁、桑白皮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4)肝胆湿热型处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药物组成: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甘草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5)气血瘀阻型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牛膝、柴胡、甘草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2. 针灸治疗(1)肝气郁结型穴位:肝俞、胆俞、太冲、期门、内关操作:每次选3-5个穴位,采用针刺或艾灸法,留针20-30分钟。
(2)脾胃虚弱型穴位:足三里、脾俞、胃俞、中脘、气海操作:每次选3-5个穴位,采用针刺或艾灸法,留针20-30分钟。
(3)肺气不足型穴位:肺俞、太渊、合谷、膻中、气海操作:每次选3-5个穴位,采用针刺或艾灸法,留针20-30分钟。
(4)肝胆湿热型穴位:胆俞、肝俞、阳陵泉、太冲、曲池操作:每次选3-5个穴位,采用针刺或艾灸法,留针20-30分钟。
胡希恕小陷胸汤医案
胡希恕小陷胸汤医案
胡希恕小陷胸汤是一种中医药方,由明代医家胡希恕创制而得名。
该方主要用于治疗胸闷、气滞、胸痛等症状,以及一些与心肺相关的疾病。
胡希恕小陷胸汤的药方组成精细,药味独特,临床应用广泛。
胡希恕小陷胸汤的主要成分包括陷胸草、南星、木香、半夏、砂仁、青皮、陈皮等药材。
这些药材有着舒肝理气、疏通经络、化痰止咳、行气活血等功效,能够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改善胸闷胸痛等症状。
该方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心脏病引起的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肺病引起的咳嗽、气喘等症状,以及一些肺癌、心绞痛、冠心病等疾病。
此外,该方还可用于治疗肝气郁结、胃气上逆等症状。
胡希恕小陷胸汤的用法是将上述药材煎煮后取汁饮用。
根据个体情况和病情轻重,剂量和用药时间会有所差异,一般需要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胡希恕小陷胸汤已经在临床中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根据一些研究和实践,该方能够缓解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促进气血运行,调节身体的阴阳平衡。
然而,作为传统中医药方,该方仍需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以确保其疗效和安全性。
总的来说,胡希恕小陷胸汤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中医药方,用于治疗胸闷、气滞、胸痛等症状。
它的药方组成精细,药味独特,适用于一些与心肺相关的疾病。
然而,使用该方仍需在医师指导下,并进行个体化的用药调整。
对于该方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临床验证。
胡希恕治疗胸痛胁痛医案
胡希恕治疗胸痛胁痛医案胸痛胁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心脏疾病、胸部肌肉骨骼问题、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胡希恕医案治疗胸痛胁痛疾病的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胡希恕,清代著名医师,擅长内科,尤其对胸痛胁痛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例胡希恕医案中的治疗方法。
患者李某,男性,50岁,主要症状为胸痛胁痛,伴随心悸、气短、乏力等不适感觉。
李某平时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经常熬夜加班。
经过详细的询问和仔细的体检,胡希恕医生初步判断该患者的胸痛胁痛是由于心脏功能紊乱引起的。
胡希恕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采用了中医药的治疗方法。
首先,他建议患者调整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
其次,他开出了一副中药方剂,包括黄连、黄芩、丹参等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
患者按时服药,每日三次,每次服药后要保持半小时的休息。
在治疗过程中,胡希恕医生还建议患者进行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以增强心肺功能。
同时,他还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放松训练,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减轻胸痛胁痛的症状。
经过数个疗程的治疗,患者的胸痛胁痛症状逐渐减轻,心悸、气短等不适感觉也有所改善。
胡希恕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一步调整了药物剂量和药方,加强了调理心脏功能的中药药材,同时继续进行运动和心理疏导的治疗。
经过几个月的治疗,患者的胸痛胁痛症状完全消失,心悸、气短等不适感觉也大大改善。
患者的心脏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恢复,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胡希恕医案中的治疗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胸痛胁痛方面的独到优势。
通过调理生活作息、药物治疗和运动心理疏导等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地改善患者的病情,提高心脏功能,减轻症状。
胡希恕医案的成功治疗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胸痛胁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胡希恕医案中的治疗方法通过中医药的综合应用,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心脏功能。
对于类似的病例,我们可以参考胡希恕医案的治疗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药奄包热敷胸部膻中穴治疗胸痹心痛(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引导学生经历收集数据,以及按不同的标准对简单的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能按指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对数据进行分类,能利用自己的方法表示分类整理的结果。
教学目标1.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的标准下的多样性。
2.学生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
3.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体验不同标准下统计结果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根据统计的需要,正确地分类,收集,整理数据。
教学策略小组合作教学具:PPT教学流程一、情景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分享一段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对!这是咱们学校的课外活动的一个缩影,在课外活动中,你最喜欢参加什么活动?学生交流。
我们经常组织的活动有跳绳,跑步,踢毽子,打篮球。
同学们最喜欢哪一项活动?你有办法帮老师快速地了解到结果吗?学生如果能举手回答,就听听他们的办法;如果没有人举手,就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帮老师想到一种快速了解结果的方法。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参观校园的一角。
二、学习新课1.出示情境图,请你们仔细观察,说说:图中有哪些人,分别在干什么?生1:图中有老师和学生。
生2:他们有的做游戏,有的看书,有的下棋。
师:他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而且很有意义,我们大家在课后也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活动。
2.提问:你还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呢?请你在活动单的问题袋里记下自己最想了解的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学生答题,教师巡视)老师筛选问题,并投影出示问题。
问题预设1.男的多少人?女的多少人?问题预设2.男的比女的少几人?问题预设3.老师多少人?学生多少人?问题预设4.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问题预设5.参加活动的分别有少人?问题预设 6.参加那种活动的人最多?哪种人最少?~比~多几人?3. 老师投影第一个问题:学生比老师多多少人?孩子们,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请同桌讨论再交流。
金匮要略24: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理中汤。
金匮要略24: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理中汤。
“概要:瓜蒌薤白半夏汤(胸痹心痛彻背不能卧,狭心症,配合针灸),枳实薤白桂枝汤(胸痛胸闷加胃胀痛,痛的方向自胁下向心,实证拒按,横膈膜炎),人参汤(理中汤,胸痛胸闷加胃不舒服,虚症喜按)。
”张介宾01—条辨四: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瓜蒌薤白半夏汤方瓜蒌实一枚,捣,薤白三两,半夏半斤,白酒一斗。
右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瓜蒌薤白白酒汤(前一条辨),为比较浅的心脏病,病越来越重,胸痹胸痛,不能躺下,心痛彻背,有时候又从背痛回来,用瓜蒌薤白半夏汤。
心脏病不发作的时候,西医检查不出来。
半夏:涤痰功能,不能躺,因为痰量多,会流动(纵膈膜上)。
只靠薤白不能排完痰,半夏遇瓜蒌实会入心包。
与前条瓜蒌薤白白酒汤区别在于加了半夏,因为痰已经很多,需要赶紧清掉,否则心脏病发而亡。
•(1)去痰,用炙半夏(此方)。
•(2)去水,用生半夏(胃周围的水用半夏,胃中的水用生姜)。
配合下针(心三针、公孙内关),一剂见效,无一例外,没有治不好的。
用于西医的狭心症(为冠状动脉狭窄造成,若冠状动脉完全堵塞,则称为心肌梗塞)。
02—条辨五: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枳实四枚,薤白半斤,桂枝一两,厚朴四两,瓜蒌实一枚捣。
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去二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痞气,即胃里不舒服。
(伤寒金匮中,心很多指胃)白酒一斗,实际用量2汤匙,6碗水煮成2碗,或3汤匙白酒,9碗水煮成3碗,用甜酒酿,平均一碗药约一汤匙酒。
心脏病发时,兼有胃不舒服,胃痛。
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胃里胀痛,从胁下冲到心脏痛,西医的横膈膜发炎(胁下逆抢心)。
纵膈膜有痰在走,则心痛彻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痛(特别是气滞性胸痛)的中药治疗秘方
胸痛的主要病因大体上包括有胸内结构病变、胸壁病变、膈下脏器病变和功能性疾病等几个方面。
气滞性胸痛常常是因为脏腑失调,尤其以肝气郁结为主,其次以肺结核,胸膜炎迁延性导致的胸膜粘连也会引发胸痛,症见伏案时间稍长,就会胸痛难忍,胸气滞、胸闷、胸痛、心悸,有时咳嗽,深呼吸,转动脖子,或者抬手都会感到胸痛难忍。
对于此类胸痛本方治愈率达95%。
秘方:桃仁10g,红花10g,归尾10g,赤芍10g,桔梗10g,香附10g,川牛膝10g,枳实12g,川芎12g,柴胡12g,丹参15g,延胡15g,甘草6g。
若胸痛十分难忍,丹参和延胡可各加5g.
用法一:水煎服,每日一剂,加水适量,头煎六十分钟,二煎四十分钟,两次煎液合并混匀,分早晚两次服用。
用法二:也可直接到中医院拿免煎的中药,一天冲一付,早上用大杯子冲好,分早晚二次服用,晚上服用时冲入适量热水,温服。
本方七日为一疗程,通常二个疗程就收到显著疗效,四疗程可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