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生活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从而提高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关爱公共财物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公共生活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在公共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遵守规则、自私自利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公共生活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关爱公共财物的意识。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自觉维护公共秩序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生活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关爱公共财物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2.讨论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公共生活意识。

3.实践演练法:设计相关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共生活的规则和乐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和图片,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准备公共生活场景的道具,用于实践演练。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公共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共生活?为什么我们要过公共生活?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如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公共交通工具上不让座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行为对公共生活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过良好的公共生活?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遵守公共规则,关爱公共财物。

4.巩固(5分钟)设计实践活动,如模拟公共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共生活的规则和乐趣。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学会在公共生活中辨别不文明行为和规范行为的标准。

通过团队合作和实践体验活动,提升学生解决公共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公共生活的热爱和责任感,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的良好行为习惯。

引导学生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合作、友好交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1. 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特点老师开始上课后,先让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场景。

比如:大家排队坐公交,在学校参与大扫除活动,以及一起庆祝某个节日等等。

接下来引出“公共生活”这一概念。

告诉学生们公共生活不仅仅是私生活的简单叠加,它涉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与互动。

在这个场景下,每个人都会有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行为准则,需要我们共同遵守和遵守来维护秩序。

随后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生活场景,并总结归纳公共生活的定义。

公共生活是指人们在公共空间内共同参与的、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

这些活动通常涉及公共规则、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等要素。

例如在学校、公园、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的活动都属于公共生活范畴。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PPT图片展示或是生活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公共生活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比如校园生活的分享行为以及学生们参加校内外集体活动的例子。

强调每个公民都参与和融入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它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学习和体验的重要部分,是我们塑造公民意识和提升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主动关注和参与身边的公共生活,认识到个人的行为和决策会直接影响公共生活。

这也是本次课堂需要引导学生认识的关键概念之一。

2. 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公共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此基础上,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

理解公共意识的重要性: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公共意识对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明白作为社会成员应具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4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4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什么是公共场所,认识什么是公共生活。

2.认识我们的生活和公共场所、公共生活密不可分。

3.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4.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懂得公共生活和我们每一个人密不可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环节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就要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了,请看课题:公共生活靠大家。

这节课,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我们的公共生活。

活动一:公共场所知多少1.师:先让我们通过一段小视频一起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公共空间,什么是公共生活吧!2.师:公共空间,也叫公共场所,根据公共场所的功能不同,我们把公共场所大致分为六类:交通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所、文化交流场所、购物场所、就诊场所。

3.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完成一个小游戏“请你来辨别”,让我们来看一下游戏规则。

(高铁站、候机厅等)属于交通场所(游乐园、电影院等)属于文化娱乐场所(游泳馆、足球场等)属于体育场所(博物馆、纪念馆等)属于文化交流场所(便利店、商业综合体等)属于购物场所(社区医院、三甲医院等)属于就诊场所4.游戏中出现的这些公共场所你们都去过吗?下面呀!同学们就和老师进一步地去了解这些公共场所吧!5.师:了解了这么多,同学们可以回忆一下,生活中,你们都在哪些公共场所参与了哪些公共生活呢?如果你们的爸爸妈妈就坐在你们的身旁,就请和他们一起回忆吧!6.听了小明和妈妈的交流后,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每个人和公共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

活动二:分清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1.师:在公共空间里,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要受到约束,可是有一个人,他却无法理解,瞧,就是他,小哪吒。

他呀!总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陈塘关总兵府的高墙大院关不住不守规则的哪吒,他的师父太乙真人想了个办法,你们看(播放视频)2.师:一支指点江山笔,一幅山河社稷图,小哪吒在里面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只要不打扰到村民。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公共生活》是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4课的主题。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公共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认知能力,对公共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公共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和自律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锻炼他们的公共生活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意识。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公共生活,提高公共生活的实际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公共生活规则的认知和遵守。

3.学生在公共生活中的实际操作和自律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公共生活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公共生活问题,培养他们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3.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公共生活实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和自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公共生活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公共生活实践的场景和道具,用于实践操作。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公共生活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的公共生活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公共生活实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4.巩固(5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在公共生活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加深对公共生活规则的理解和记忆。

4《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性。

2.了解城市中常见公共设施的名称和作用。

3.培养学生保护公共环境、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1.公共生活的含义和重要性。

2.常见的公共设施。

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保护公共环境、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

2.联系实际生活,理解公共生活的意义。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公共设施,如公园、图书馆、博物馆等。

2.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公共设施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二、学习新知1.对公共生活的定义和重要性进行介绍,并让学生理解其意义。

2.列举城市中常见的公共设施的名称和作用,并让学生进行分类整理。

三、巩固新知1.让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参与公共事务的情境,如开展环保活动等。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平时参与公共事务的经历。

四、拓展延伸1.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巡查,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并分享自己的体验。

教学方法1.导入新知:启发式提问法。

2.学习新知:展示、讲解和分类整理法。

3.巩固新知:情境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4.拓展延伸:案例分析和活动体验法。

教学评估1.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一个关于公共设施的知识问答游戏,并对其进行评估。

2.对学生在参与公共事务和社区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我们的公共生活》课本。

2.图纸和幻灯片等多媒体教具。

3.校园周边照片和实地考察等教学资源。

教学反思1.加强学生参与感:在课堂中,应当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更深入地参与到公共生活的实际运作中来。

2.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强调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拓宽学生视野: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和了解更多公共设施,并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更多社区活动中来。

五年级下《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五年级下《我们的公共生活》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我们的公共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详案适用教材版本:统编版小学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第4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重要性。

2、认识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

3、了解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

4、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1、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

3、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

4、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和意义。

2、如何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公共场所与私人场所的区别。

3、如何引导学生树立公共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课前准备:1、准备图片和视频,展示公共场所的特点和作用。

2、准备小组讨论的题目和要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

3、准备板书和教学用具。

学情背景:学生年龄段为小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对公共生活和公共场所的概念和意义认识较为模糊,需要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加深理解。

教材分析:本课程教材主要包括图片和视频,以及老师的讲解和引导,通过展示公共场所的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了解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的区别,掌握公共场所中的言行举止规范,树立公共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5分钟)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公共生活。

请看这些图片和视频,这些地方是什么地方?你们都去过吗?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们观看图片和视频,回答老师的问题,并谈论这些场所的特点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的方式,让学生们了解身边的公共场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公共生活的初步认识。

老师:非常好,我们都了解了这些公共场所。

那么,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是公共的呢?(等待学生回答)(学生回答预设:学生们回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公共场所,如公园、超市、学校、医院等。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回答,让学生主动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进一步了解公共生活。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中的基本规则和常识。

2.掌握保护公共卫生、保护公共设施、保护公共秩序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材第一单元: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和常识。

2.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故事讲解、游戏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前、课后学习、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意愿。

三、教学过程安排1. 教学前的准备•精心编制教案,制作课件。

•确定教学目标,提前测量学生对该单元知识的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

•准备好教学用具,如黑板、白板、投影仪、计算器等。

2.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在黑板/白板上画上公共设施图标(如公交车站、公园、书店等),请学生模仿,并以此引入课程内容。

第二步:定位和预测(10分钟)给学生分组,让同组学生在课本上阅读相关内容,回答问题和预测课程内容。

第三步:讲解相关知识点(20分钟)•规则和常识:通过图像和故事讲解规则和常识,例如在公共场所讲电话要讲礼貌语、不乱扔垃圾。

•保护公共卫生:讲解如何保持洁净和健康的公共场所,如如何捡拾垃圾。

•保护公共设施:讲解如何保护公共设施,如不在树上爬,不将手写字写在公共设施上。

•保护公共秩序:讲解如何保护公共秩序,如不挤占公共场所空间、不在公共场所吵闹。

第四步:游戏互动(15分钟)将学生分组,要求他们编写一则保护公共设施和场所的漫画,以及场所和设施的保护方法。

学生需要通过提问和回答不断互动,以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步:课堂总结(5分钟)由老师发起对上述课程内容进行类比和总结的讨论。

3. 课后扩展活动(20分钟)要求学生观察家庭周围的公共设施、场所和环境,并做出关于如何保护这些设施和场所的提议。

四、教学反思从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我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感悟和反思:1.本课程设计让学生深入认识了意识到自身行为对公共设施和场所造成的影响。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本教案以《道德与法治》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为主要内容,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公共生活意识、公共服务、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遵守公共秩序、文明礼貌、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公共生活意识、公共服务、公共秩序的基本含义,及其对人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及观念,引导学生将个人行为与公共利益相结合;培养学生的文明礼貌意识和行为规范,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公共事务做出贡献。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尊重公共生活秩序,关爱他人,尽心尽力助人为乐的良好情感。

二、教学重点1.了解公共生活的基本概念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2.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文明礼貌,形成遵守公共秩序的行为规范;3.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的精神,引导学生发挥作用,为公共事务做出贡献。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教学内容1.什么是公共生活?(1)让学生思考,从学生认知的现象角度引出公共生活的概念;(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从生活中看待公共生活的各种形式。

2.公共服务(1)从公共服务的概念、类别、范围、价值等方面讲解公共服务的意义;(2)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公共服务,并模拟实践。

3.公共秩序(1)介绍公共秩序的含义、特点、作用;(2)通过讨论和引导学生自我感悟,强化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形成好的行为和思想习惯。

2.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思维能力,通过提问、讨论、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

2.观察法:通过参观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场所等方式,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公共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和公共秩序意识。

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自我评价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共服务和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引言,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公共生活”。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

4《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公共生活的定义及作用;2.掌握社会公德、社会制度等概念;3.了解公共场所与私人空间的区别;4.学习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5.了解公民义务与权利。

二、教学重点1.理解公共生活的定义及作用;2.理解社会公德、社会制度等概念。

三、教学难点1.区分公共场所与私人空间;2.理解公民义务与权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将一张图片展示在课堂上,让学生看到人们在公共场所的照片,并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是属于公共场所还是私人空间呢?”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公共场所与私人空间的区别。

2. 学习目标(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 新知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公共生活的定义及作用、社会公德、社会制度等概念。

教师可以采用图表或PPT等形式讲解,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 案例分析(30分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公共场所,如公园、火车站等,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如果发现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可以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究其中的道德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和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

5. 小组讨论(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并提供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如“你们觉得在公共场所遇到了不文明的行为应该怎么办?”、“你们认为公民有哪些义务和权利?”等。

让学生自己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6. 总结(10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梳理出学习收获,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公共生活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公共生活的理解和认识”、“观察你身边的社会公德行为,写一篇观察日记”等。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堂教学,学生们了解了公共生活的定义及作用、社会公德、社会制度等概念,掌握了在公共场所与私人空间之间的区别,同时也了解了公民的义务与权利。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四制)五年级下册第1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

课题1、我们的公共生活课时2-1 日期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公共空间,知道电影院、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就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2、知道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是公开的,所以在公共场所,我们更应当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呈现自己良好的形象。

3、随着社会的进展,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可以依据现有的条件和自己的需求,逐步解决现实问题,增加生活的乐趣,丰富人生的意义。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知道在公共生活中,人们更应当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呈现自己良好的形象。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养成在公共生活中呈现自己良好形象,留意自己言谈举止的习惯。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等等。

预习要求1、阅读课本 22 页到24 页的内容,初步了解什么是公共生活,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留意些什么。

2、观看我们四周公共生活中人们的言谈举止,想一想,在公共生活中,我们应当留意些什么。

教学过程旁注一、导入课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到学校上课,到超市购物,到电影院去看电影等等。

那么,在这些场所,我们应当留意些什么呢?2、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方面的问题。

板书课题:4、我们的公共生活二、生疏公共生活1、什么是公共生活?(1)教师引导:同学们要想了解什么是公共生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公共空间。

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集市购物,去医院就诊。

电影院、博物馆、集市、医院等场所,都是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就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及室内空间。

室外局部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等;室内局部包括政府机关、学校、图书馆、商业场所、办公空间、餐饮消遣场所、酒店民宿等。

(2)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生活,就构成了我们的公共生活。

2、生疏我们四周的公共场所和公共生活(1)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公共场所呢?(2)出示课本22 页的6 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我们四周有哪些公共场所。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公共生活》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部编版第4课的主题。

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到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并培养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各种场景,如学校、公园、商场等,并教育学生在这些场合中如何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和道德观念,但他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却参差不齐。

有的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公共规则,关心他人,而有的学生则表现出自私、任性、不顾及他人的行为。

因此,在教学这一课时,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公共生活观念,培养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公共场合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共生活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形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概念,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学会在公共场合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关心社会。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在学校、家庭、社会等不同场合中自觉践行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公共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共道德素养。

2.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思考、交流,提高他们对公共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3.实践活动法:设计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实践活动,如模拟公共场合、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公共生活的规则和价值。

4.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学校的公共生活案例,引发学生对公共生活的思考,导入新课。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备课教学设计(共3课)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备课教学设计(共3课)

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备课教学设计(共3课)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共3课,分别是《公共秩序》、《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公共生活,从小树立公共意识,学会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节约公共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公共生活有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在公共生活中的行为规范和意识还需进一步培养。

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接触到公共秩序、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本单元教学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引导他们发现和思考公共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公共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秩序、公共设施和公共资源的概念,认识到它们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节约公共资源的意识。

3.引导学生学会在公共生活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公共行为习惯。

4.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公共意识的公民。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秩序的概念和重要性。

2.公共设施的作用和保护方法。

3.公共资源的分布和节约途径。

4.培养学生维护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设施、节约公共资源的行为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案例、图片和视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公共生活。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参与公共生活中的实际活动,如爱护公共设施、节约公共资源等,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榜样示范法:通过讲述榜样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榜样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的道德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案例、图片和视频。

2.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安排学生分组,准备讨论和实践活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4课《我们的公共生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公共生活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了解公共场所的注意事项。

3.增强公共场所文明素质,形成文明习惯。

4.能够正确处理公共场所出现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公共生活的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公共场所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过程1. 清华园的体验1.让学生观看清华园内三个地方的照片及影片,询问学生对这三个地方有何认识并讨论他们的公共生活经历。

2.教师在不同场所播放不同短片,让学生感受不同场所的公共生活。

2. 公共生活的含义1.定义公共生活,引导学生理解公共生活的内涵与意义。

2.材料呈现:以公共厕所为例,让学生观看厕所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公共厕所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公共场所的规则1.介绍公共场所的规则和注意事项。

2.理解公共场所的规则和注意事项的意义。

4.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问题1.收看公共场所刷手机等行为不当的短片,引导学生认识不文明的公共行为对社会生活的危害。

2.讨论对于不文明的公共行为该如何防治。

5. 情景演练1.按照实际情境设计几个关于不文明公共行为的案例,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2.模拟在公共场所遇到不文明行为的情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1.课堂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互动和讨论;2.个人评估:要求学生写下对公共生活及公共场所规则和注意事项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应对公共场所不当行为的措施。

五、板书设计公共生活的定义和内涵公共场所注意事项不文明公共行为的防治六、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中,通过观察清华园的影片,让学生感受到了公共场所有哪些区域和哪些让人感到不舒服的行为。

通过讨论和辩论不文明行为的防治策略,学生在熟悉了解公共场所规则和注意事项,并能更好地掌握如何处理相应的道德问题。

通过教师引导提问,学生思维开拓,思维方式更加多元化,课堂氛围也更加活跃。

此次教学中,采取“体验-传递-案例-表演”模式,旨在让孩子可以真正的亲身体验,理解公共生活、规则的内涵,因此,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

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公共生活,知道我们离不开公共生活。

2.懂得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增强公共意识。

3.能够在公共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遵守社会公德。

【教学重难点】1.帮助学生认识公共生活,帮助学生树立公共生活共建共享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公共意识,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2.让学生懂得只有每个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的美好,这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教养程度,也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师:同学们,生活是美好的。

(生活是美好的直接板书“生活”)春暖花开,你们一定想去很多地方,假期里你们去过哪里又或者是想去哪里呢?(生回答)我想问一下,你们刚刚提到的商场、超市、游乐场只有你可以去吗?你们知道这些谁都可以去的地方叫什么名字吗?叫公共空间(板书:公共空间)师:公共空间除了你们说的还有很多,人们在公共空间里的生活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第四课我们的公共生活(补充板书题目完整(我们的公共生活))二、发展环节一:认识公共空间师:其实向像刚刚同学们提到的这些公共空间还有很多,它们分为购物场所、文化交流场所、文化娱乐场所、体育场所、就诊场所、交通场所等。

请同学们思小组讨论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属于这些不同的场所(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环节二:丰富多彩的公共生活师:通过讨论,我们了解了公共空间中的公共生活如此的丰富多彩,这些公共空间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很多现实问题,增加了生活乐趣,丰富了人生的意义。

(板书:公共生活)环节三:树立公共意识师:公共场所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公共资源,那么是不是我们就可以自由的没有任何约束的使用它吗?(生回答)1、老师出示图片,辨析在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人们行为举止的区别,回忆生活中见到的不文明行为,有损个人形象,没有公德心的行为。

得出结论我们在公共场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良好的个人形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我们的公共生活》优质教学设计

《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公共生活靠大家”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由《我们的公共生活》、《建立良好的公共秩序》和《我参与我奉献》三课组成。

本单元遵循从认知到行为,从“共享共维护”“共建”到“共参与”的编写思路,引导学生形成对公共生活的整体了解,懂得爱护公共设施、维护公共利益,做到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公共生活的公共性,体会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

认识到公共空间不同于私人空间,在公共空间需要慎重行事,帮助学生树立关注并积极参与公共生活的责任意识。

二、学情分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丰富的公共生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上有些人的公共意识和道德素养还有待提高。

例如:有人认为公共设施是政府出钱建的,理应由政府派人维护,与个人无关;也有人认为只要自己不破坏就可以了,公共设施坏了、脏了,与自己无关;还有些人把“公共的”当作“私有的”;等等。

这些行为都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本课引导学生在公共生活中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做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三、教学目标:1.树立规则意识,培养文明风尚。

2.能够区分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懂得不同空间言谈举止不同。

3.认识我们的公共生活,了解一些公共生活要求。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一些公共生活要求。

教学难点:懂得不同空间言谈举止不同,注意在公共场合的言谈举止。

五、资源与工具:教材、课件六、教学方法与策略:通过多样的活动方式、开放式的讨论交流,方法体验,调查采访,实验活动,行为指导,故事分享等引领学生生活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材始终。

七、教学活动:第一板块:视频导入视频:疫情提醒。

七嘴八舌:在刚刚过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事件当中,专家反复提醒我们,尽量减少外出,少到、不到公共场所去,你做到了吗?哪些地方是公共场所?【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依托问答的方式导入新课内容。

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

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实验小学部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以“我们的公共生活”为主题,内容涵盖了公共生活中的规则、公共秩序、公共资源等方面。

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认识到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公共生活经验,但对于公共生活的规则和秩序的认识还不够系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增强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自觉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公共生活的特点,认识到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关心社会、关爱他人的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公共生活的特点2.公共规则和公共秩序的关系3.培养学生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自觉性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公共生活的特点,认识公共规则和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围绕公共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共道德。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明白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与公共生活相关的案例和情境。

2.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话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公共生活的场景,如公园、商场、学校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2.呈现(10分钟)呈现与公共生活相关的案例,如公共场所的秩序、公共资源的利用等,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公共生活中的场景,如在公交车上、在图书馆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的意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三:辨析
1.公园的长椅上没有人,是否可以躺在上面?
阅读书23页绘图。
2.小组讨论: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私人生活空间,一个是公共生活空间,我们的言谈举止有什么不同呢?播放视频《公共空间有你也有他》
生汇报。
师:公共空间生活和私人空间生活区别很大,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再去公共空间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影响到他人。因此,为了提高公共生活质量,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对自己的公共生活行为负责。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节选)。生齐读。
活动三、辨析
结合图片信息对行为作出评价。书26页(图片)
1.这些行为会带来哪些后果?你认为应该怎样做?
高速路上从车内抛物
在消防通道上停车
在人行道上摆摊
在公园内大声吵闹
2.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不良行为影响的人们的公共生活,分享案例。
3.讨论:在有警示语或法律规定的情况下,为什么还会有人做出不当的行为呢?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相关链接:多样的公共生活
有些公共生活是人们自发组织的,比如看电影、逛公园等活动;有些是社会机构组织的,比如志愿服务活动、各类体育比赛、社会服务等,有些是政府部门提供的,比如在博物馆、图书馆、少年宫等公共空间中的活动。
小结: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我们正享受着丰富多彩公共生活带来的幸福人生。
活动四、共享共建
公共资源人人有权享用,人人也有义务维护,现在我们国家共享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我们来看看有哪些?
1.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出现大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又符合我们倡导的低碳生活理念,受到了人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欢迎。
2.农家书屋:农村的小朋友也可以像城里孩子一样去图书馆读书。
3.说说你知道的共享生活形式,共享事例。怎们做才能更好地享受共享资源?
板书
设计
第四课 我们的公共生活
幸福人生
私人空间生活公共空间生活
第二课时维护公共利益
教学
目标
1.共生活的共享方式。
2.知道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是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严重会处犯法律。
3.懂得在享受公共资源的同时能够主动参与维护、建设公共设施。
教学
重点
在享受公共资源的同时能够主动参与维护、建设公共设施。
阅读图片,根据类别填入相应的公共场所名称。22页活动园。
交通场所:
文化娱乐场所:
体育场所:
文化交流场所:
购物场所:
就诊场所:
这么多的公共场所为我们的生活各个方面提供了服务,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活动二、公共生活“行为公开”
1.公共场所是为人类服务的,是不是我们就可以在公共场合随心所欲呢,做自己喜欢的任何事情
在公共空间自己的言行和私人空间有所不同。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
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公共生活
导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生活中,我们除了在家里以外,你还会去什么地方,去干什么?
师总结: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去博物馆参观、去公园散步、去商场购物等,这些场所都是公共空间。我们在公共空间里的生活,构成了公共生活。
新课
教学
活动一:看图分类
新课
教学
活动一:调查、交流
1.课前同学们以“身边的公共设施及使用现状”为题,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了一次调查。现在我们来展示和分享你的调查报告。
2.思考:政府提供或修建的公共设施,是否与我们个人无关。
活动二、相关链接
虽然公共设施是公共财产,但是不代表就没人管理,那些为了自己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损坏公共设施的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的公共权益,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
小结: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民众的幸福指数,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做出卓越的贡献。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4 我们的公共生活
课题
我们的公共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
目标
1.知道人们在公共场所的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2.明白在私人空间和公共空间的行为是有区别的。
3.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
教学
重点
懂得在公共生活中哪些行为可以做,哪些行为不能做。
教学
难点
教学
难点
在享受公共资源的同时能够主动参与维护、建设公共设施。
导入
政府为了让老百姓的公共生活更加有秩序,每年投入大量资金提供公共物品和设备,这些物品是公共财产,有些人出于各种原因进行破坏,真是非常令人气愤。
1.我们来看一则新闻视频《公共设施被破坏市民怎么说》。
2.视频里市民们是怎么说的?你想说些什么?
呢?
2.解释词语“公共”
你是怎样理解“公共”这个词的,说一说你的理由?
引用古文:公为平均;共为合力。合起来的意思是:共同进行平均分配。公共,指公有的;公用的;大家的。语出《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
既然我们在公共生活中行为是公开的,人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展示自己良好的形象
4.如果你遇到破坏公物的行为时你会怎么做?
5.师总结:公共设施屡遭破坏的原因,公民的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公共的财产,目前实际上变成成了无人愿意关心的财产,制度的缺失,维护单位缺位是主要原因。需要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公共资产的安全。如果损失不大,可以依照《治安处罚法》予以治安处罚;如果损失较大,会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追究刑事责任。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共享生活给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带来的便利,我们在享受公共资源同时,除了维护的同时,还要支持国家的公共建设,如果在建设公共设施的同时和我们个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1.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师:国家不会随意侵占个人财产,都会给予公平补偿,但是个人也要支持国家建设。
活动四:结合经历谈感受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图中是人们经常参与的公共生活(24页图片)
1.结合已往的经历,谈谈在参与公共生活中的发现,感受。
2.辨析:有的同学说父母在网上购物,这也是参与公共生活。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3.网络世界是否存在公共生活呢?
师总结: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社会的场所和领域不断的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案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是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人们即使足不出户,也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现代通信工具介入社会公共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