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第九章核外遗传

合集下载

普通遗传学习题[宝典]

普通遗传学习题[宝典]

普通遗传学习题[宝典]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遗传学基因型p2 表型p2二、选择题:3(遗传学中研究基因化学本质及性状表达的内容称 ( )。

(1)分子遗传学 (2)个体遗传学 (3) 群体遗传学 (4)细胞遗传学4(公认遗传学的奠基人是( ):(1)J?Lamarck (2)T?H?Morgan (3)G?J?Mendel (4)C?R?Darwin第四章孟德尔遗传一、名词解释:基因型,表型,性状 P67二、问答题1(芒基因A为显性,有芒基因a为隐性。

写出下列各杂交组合中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1)AA× aa (2)AA× Aa (3)Aa× Aa (4)Aa×aa (5)aa×aa 2、小麦有稃基因H为显性,裸粒基因h为隐性。

现以纯合的有稃品种(HH)与纯合的裸粒品种(hh)杂交,写出其F1和F2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在完全显性条件下,其F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怎样,3、大豆的紫花基因P对白花基因p为显性,紫花? 白花的F1全为紫花,F2共有1653株,其中紫花1240株,白花413株,试用基因型说明这一试验结果。

第五章连锁锁传一、名词解释:连锁遗传87 完全连锁89问答题1(试述交换值、连锁强度和基因之间距离三者的关系。

2(基因a、b、c、d位于果蝇的同一染色体上。

经过一系列杂交后得出如下交换值:基因交换值a,c 40%a,d 25%b,d 5%b,c 10%试描绘出这四个基因的连锁遗传图。

三填空1、同一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分离而被一起遗传到下一代的现象,称为 ;如果F1代不仅产生了频率高于自由组合的亲本配子,还产生了频率低于自由组合所期望的非亲本配子,称为非等位基因的。

2(不同的连锁基因组合形成的重组配子的比例相差很大,连锁越紧密,重组型配子的比例越,因此可以根据重组类型的多少来估计连锁基因之间的。

第六、七章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名词解释:整倍体、染色体组189二、填空:1、染色体结构变异主要包括染色体的、重复、和易位四种主要类型。

核外遗传课件学习PPT文档

核外遗传课件学习PPT文档

green for cytochrome oxidase proteins; red for ATPase subunit proteins; yellow NADH complex proteins; tan for genes coding for cytochrome complex proteins; purple for ribosomal proteins or ribosomal RNAs; black ball and stick for tRNA gene
17
叶绿体基因组的特点
含有和光合作用密切相关蛋白的编码基因如:核 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isco);
基因分布于环状基因组的两条链上; 多数叶绿体DNA含有反向重复序列(inverted
repeat); 大多数叶绿体基因含有内含子(Introns); cpDNA中许多序列与细菌(equivalent
1. Variegation (花斑) in Four O’clock Plant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花斑的遗传
2.衣藻抗性的遗传
Drug resistance in Chlamydomonas
衣 藻 的 生 活 周 期
15N mt+ × 14N mt- ↓
Zygote(Chloroplast DNA is 15N)
➢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结构最为致密,无内含子,
➢ 酵母菌(yeast)mtDNA 含有间隔序列和内含子(spacers
and introns),
➢ 地钱(liverwort)mtDNA 含有更多的基因。28来自线粒体基因的五个基本功能
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翻译,转录,RNA加 工及蛋白的输出,

核外遗传

核外遗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些细胞质基因在遗传时并不表现母系遗传现象)
2.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一般不出 现一定的分离比例。 3. 连续的回交能把母本的核基因全部置换掉,但 母本的细胞质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第二节 叶绿体遗传
1. 叶绿体的遗传表现
紫茉莉的花斑叶色遗传
天竺葵的花斑叶色遗传
玉米叶片的埃型条纹的遗传
2、
3、 4、 5、
S(RR)1
保持系 ——N(rr) 5
质核不育型的三系配套(三系二区)
S rr
不育系
×
N rr 保持系
S rr
×
N RR
恢复系
S rr
S Rr F1杂交种 N rr N RR
光温敏雄性不育性与两系法

光温敏雄性不育性:

不育性表现受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影响,也称 为生态不育型
从实验结果看出:
正反交结果不同,子一代总是表现出母本的性状 ,
与父本提供的花粉无关。
原因:精卵结合中形成的合子父母双亲所提供的 遗传物质不均等造成的。
细胞质遗传的主要特点
核外遗传因子由一个亲本而来的 ,不经过有丝分裂
或减数分裂,它们的行为不按核基因的方式进行:
1. 正反交的结果不一样,F1表现母系遗传。(有

减数分裂产物时线粒体随机分配结果:

全部为野生型菌落(+/-)
或混合型菌落
• 野生型菌落(+/-, +) • 小菌落(-) 抑制型小菌落
中性小菌落的遗传

由于缺乏线粒体基因组,故 完全不具有线粒体负责的
ATP合成电子传递途径(有
氧呼吸)

细胞生长的能量来源依赖于

核外遗传ppt课件

核外遗传ppt课件
形成一个2n核。
草履虫的自体受精
mitosis
纯合基因型
2、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
• 放毒型:产生草履虫毒素,能杀死其他品系
(杀伤者);
• 敏感型:可被毒素杀死的品系。
为什么放毒型的草履虫能产生毒素呢?
有2个因素决定:
K基因:显性,存在于细胞核。 卡巴粒(Kappa):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特
殊颗粒,含DNA、RNA、蛋白质(类似细
第三节 母体影响
• 母体影响概念 • 母体影响类型
一、母体影响
• 概念:正反交的结果不同,子型一样的现象。
二、母体影响的类型
• 短暂的母体影响 • 持久的母体影响
1、短暂的母体影响
• 只影响子代个体的幼龄期。 • 欧州麦蛾体色的遗传
– 野生型A 产生犬尿氨酸,幼虫皮肤有色,成虫 复眼深褐色。
解释
• 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细胞质中,杂交后所形
成的合子其细胞质几乎全来自于雌性配子,
因此杂交后代的性状决定于母本。
三、真菌异核体实验---粗糙脉孢菌缓慢生长突
变型(poky)的遗传
poky型 小菌落
异核体:不同类型的核 处在混合的细胞质中。
异核体
野生型核 小菌落 poky型核 正常菌落
两种细胞核分别出现在 不同的分生孢子中,而
• 外包双层膜、直径为0.2~0.4μm的小颗粒,含DNA、
RNA和酶。
• 卡巴粒的rRNA能与E. coli DNA杂交,但不能与
草履虫的DNA杂交。
• 认为卡巴粒是一种共生型的具有螺旋结构的放毒
型细菌。
• 其它放毒性颗粒:γ粒、λ粒、μ粒。
二、果蝇的感染性遗传
• 果蝇对CO2的敏感性的遗传

核外染色体

核外染色体
致育因子或性因子—F因子(fertility factor)
双链DNA,足以编码94个中等大小多肽,其中 1/3基因(tra区)与接合作用有关。 与有性生殖有关

带有F质粒的为雄性菌,能长出性菌毛; 无F质粒的为雌性菌,无性菌毛
加体的形式存在。
2.有转移性:可以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作用则由一 个细菌细胞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使两个细胞都成为带 有质粒的细胞。(质粒转移时,可以单独转移,也可以 携带着染色体(片段)一起进行转移,所以它可成为基 因工程的载体。 3.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特征
4.对于细菌的生存并不是必要的,可自行丢失与消除
3.染色体水平 (1)染色体数: 在不同生物体的每个细胞核内,往往有不
同数目的染色体。真核生物常有较多的染色体;而原核生物的 核质体中只有一个裸露的、光镜不可见的环状染色体,所以对 原核生物来说,染色体水平实际上与核酸水平相同。 (2)染色体倍数:除染色体的数目外,染色体的套数也不 同。如果在一个细胞中只有一套相同功能的染色体,它就是一 个单倍体。在自然界中发现的微生物,多数都是单倍体的;包 含有两套相同功能 染色体的细胞,就称为双倍体。只有少数微 生物如酿酒酵母的营养细胞以及由两个单倍体的性细胞通过接 合或体细胞融合而形成的合子,才是双倍体。在原核生物中, 通过转化、转导或接合等过程而获得外源染色体片段时,只能 形成一种不稳定的称作部分双倍体的细胞。
质粒消除的因素
吖啶类染料、丝裂霉素C、紫外线、 利福平、重金属离子、高温
质粒基因可编码多种重要的生物学性状
1)致育质粒(F质粒)与有性生殖功能关联;
2)耐药性质粒 编码细菌对抗菌药物或重金属盐类的耐药
性。接合性耐药质粒(R质粒)
3)毒力质粒(Vi质粒) 编码与该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 子;

(整理)遗传学复习题整理

(整理)遗传学复习题整理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遗传病(genetic disease):是指遗传物质改变(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所引起的疾病。

2、先天性疾病:是指个体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疾病。

3、家族性疾病:是指某些表现出家族性聚集现象的疾病,即在一个家族中有多人患同一种疾病。

二、简答(1)遗传病的主要特征:①垂直传递:遗传病是在上、下代之间垂直传递。

②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是发生遗传病的根本原因,也是遗传病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主要特征。

③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发生的遗传物质改变才能遗传,而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改变,并不能向后代传递。

④遗传病常有家族性聚集现象。

遗传病患者家系中,亲缘关系越近,发病机率越高,随着亲缘关系疏远,发病率降低。

(2)遗传病的分类:分类依据:根据遗传物质改变的不同和遗传的特点不同。

㈠单基因病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R);3.X连锁隐性遗传病; 4.X连锁显性遗传病;5.Y连锁遗传病6.线粒体遗传病㈡多基因病㈢染色体病㈣体细胞遗传病第二章基因第一节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一、名词解释:1、基因(gene):是合成一种有功能的多肽链或者RNA分子所必需的一段完整的DNA序列。

2、断裂基因: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顺序包括编码顺序和非编码顺序两部分。

编码顺序在DNA分子中是不连续的,被非编码顺序分隔开,形成镶嵌排列的断裂形式,因此称为断裂基因。

3、外显子(exon):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编码顺序称为外显子。

4、内含子(intron):真核生物结构基因的DNA非编码顺序称为内子。

5、多基因家族(multigene family):是指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过重复和变异所产生的一组基因。

根据基因在染色体的分布,可分为基因簇和基因超家族两种类型。

6、假基因(pseudogene):其基因序列与具有编码功能的基因序列类似,因为不能编码蛋白质,所以称为假基因。

2简答二、问答1、人类DNA的存在形式有哪几种?(1)高度重复顺序(卫星DNA,反向重复顺序)(2)中度重复顺序(短分散元件,长分散元件)(3)单一顺序第三节基因突变一、名词解释1、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DNA分子中的核苷酸顺序发生改变,使遗传密码编码产生相应的改变,导致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发生变化,以致引起表型的改变。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

《遗传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20911308总学时数:48总学分数:3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一、课程的任务和基本要求:1.掌握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

2.理解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及其本质。

主要包括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连锁互换规律等,以及分子遗传学基础。

3.掌握遗传学基本原理,为进一步开展基因工程、分子遗传学等重要理论研究提供基础。

4.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了解遗传学的发展历史、遗传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研究新进展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向。

二、基本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第一章绪言理解第二章孟德尔式遗传分析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理解2. 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掌握3.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掌握4. 独立分配现象的解释及验证掌握5. 多对基因的遗传理解6. 遗传学数据的统计处理了解7. 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理解8. 环境的影响和基因的表型效应理解9. 致死基因掌握10. 复等位基因掌握11.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理解第三章遗传的细胞学基础1.染色体形态特征了解2.细胞的有丝分裂理解3.细胞的减数分裂掌握4.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了解第四章连锁遗传分析1. 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理解2. 伴性遗传掌握3. 遗传的染色体学说的证明理解4. 人类的性别畸形了解5. 连锁与交换理解6 交换值及其测定掌握7. 基因定位与连锁遗传图掌握8. 真菌类的连锁与交换了解9. 连锁遗传规律的应用了解第五章细菌与噬菌体的遗传分析1. 细菌和噬菌体的突变型及其识别方法掌握2. 细菌的遗传分析掌握3.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掌握4. 转化与转导作图理解第六章染色体畸变的遗传分析1.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理解2.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了解3. 染色体的数目变异理解4. 易位染色体的鉴别及应用掌握第七章基因突变1. 基因突变的特征理解2. 基因突变的鉴定掌握3. 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理解4. 基因突变的诱发了解第八章基因、基因表达1. 基因与DNA 理解3. 基因内部的精细结构理解4. 基因空间位置关系理解2. 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理解5. 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掌握6.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理解7. 转座因子了解第九章核外遗传分析1. 细胞质遗传的概念和特点掌握2. 母性遗传了解3. 叶绿体遗传理解4. 线粒体遗传理解5. 共生体和质粒决定的染色体外遗传了解6. 植物雄性不育的遗传掌握第十章数量性状遗传分析1. 数量性状的特征理解2. 数量性状遗传的基本统计方法了解3. 近亲繁殖与杂种优势理解第十一章遗传与进化1. 群体的遗传平衡理解2. 改变基因平衡的因素掌握3. 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及其发展了解4. 物种的形成了解三、实践环节和要求:无四、教学时数分配:五、其它项目:无六、有关说明:1、教学和考核方式:讲授内容以多媒体讲授为主。

核外遗传讲解

核外遗传讲解

MTDNA的特点
在组成上,绝大多数mtDNA中没有重复核苷 酸序列(这是mtDNA一级结构的重要特点)。 mtDNA的浮力密度较低。 mtDNA的碱基成分中G、C含量比A、T少。 mtDNA的两条单链密度不同,一条称为重链 (H链),另一条称为轻链(L链)。
mtDNA单个拷贝非常小,仅有核DNA的十万分 之一。
以S(RR)作母本与五种可育个体杂交结果
♀ ♂ F1 S(rr)不育×S(RR)可育 S(Rr)可育 S(rr)不育×S(Rr)可育 S(rr)不育 S(rr)不育×N(Rr)可育 S(Rr)可育 S(rr)不育×N(RR)可育 S(Rr)可育 S(rr)不育×N(rr)可育 S(rr)不育 上术各种杂交组合可归纳为三种情况 保持系 ——N(rr)具有保持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遗传的 能力,称为保持系 。 不育系——S(rr)能被N(rr)所保持,使其后代出现全 部稳定不育的个体,称为不育系。 恢复系——N(RR)或S(RR)具有恢复育性的能力,称为 恢复系。
2.
叶绿体DNA的物理图谱及基因定位
(1) 4.5S、5S、16S、23SrDNA(分布在反向重复序列区);
(2) 30多个tRNA编码序列——4个在反向重复区,其中2个 在16S和23S rDNA之间、其余分散分布; (3)mRNA: 核糖体蛋白(1/3,20)、Rubisco大亚基、PSI 和PSII(部分)、ATPase、RNA多聚酶(部分)、电子传递蛋 白等。
二、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叶绿体基因组特点 1.经DNA序列分析含有两个反向重复序列(IRS)。 2.反向重复序列在复性时形成互补双链,它们之间非重复 序列形成两个大小不等的环。 3.有些cpDNA有内含子,cpDNA无5„-甲基胞嘧啶。 4.叶绿体DNA能自我复制。 5.叶绿体基因组含有自己的转录翻译系统。

核外遗传

核外遗传

10核外遗传分析 染色体外遗传因子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在真核生物中称为核外遗传或细胞质遗传(extranuclear inheritance或cytoplasmic inheritance)。

孟德尔定律重新发现后不久,于1909年法国植物学家C畅Correns就报道了不符合孟德尔定律的遗传现象。

他发现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中花斑叶的母本与绿色叶的父本杂交后,子代都是花斑叶;而绿色叶母本与花斑叶父本的杂交子代却都是绿色叶。

从正反交的这些结果来看,后代叶色只是由母本传递。

人们推测细胞质中可能存在遗传物质,但直到1953—1964年才相继获得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存在DNA的直接证据。

随着有关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及其基因表达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核外遗传的研究更是逐渐成为遗传学中的重要领域之一。

对线粒体DNA(mitochondrion DNA,mtDNA)和叶绿体DNA (chloroplast DNA,ctDNA)的结构、功能等方面所进行的大量研究,表明这些细胞器都是半自主性的,是细胞中的核外遗传体系。

它们的基因组能为自身行使功能所需要的rRNA、tRNA以及某些蛋白质编码,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核糖体是在细胞器中装配和行使功能的。

233 10畅1 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 核外遗传因子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中,它们能够自主复制,其遗传传递行为不按核基因的方式进行,也不出现相应的分离比,故又称为非孟德尔式遗传(non 唱M endeli an i nheritance )。

核外遗传的特点是:细胞器基因组通过细胞质由一代传到另一代;亲本等位基因的分离比为4··0,而不同于细胞核中等位基因的2··2分离比;正反交的结果不同,杂交子代某些性状只具有母本表型特征。

此外,核外因子不能进行遗传作图。

上述核外遗传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通过亲子之间性状的传递方式来说明。

核外遗传

核外遗传

27
二、线粒体遗传的分子基础 1. 线粒体DNA特征: – 裸露、双链、环状(线状或放射状)DNA, – 多拷贝:Thousands / cell – GC含量低 – 没有重复序列 – 重链(H)和轻链(L):重链中富含G,轻链中富
含C
29
30
31
2. 线粒体基因组
人、鼠、牛:16kb 玉米:570kb 细胞色素 c 氧化酶I、II、III 细胞色素 b
36
第 四 节 叶绿体的遗传
一、叶绿体遗传的表现: 1. 紫茉莉中花斑植株:
白色、绿色、花斑三种枝条
,而且白色和绿色组织之间有明
显的界限。
37
.柯伦斯杂交试验:
接受花粉的枝条 白色 绿色 花斑 提供花粉的枝条 白色、绿色、花斑 白色、绿色、花斑 白色、绿色、花斑 杂种植株的表现 均为白色 均为绿色 白色、绿色、花斑 但不成比例
38
39
40
解释
• 花斑植株 细胞质中的叶绿体数量比较少 • 在细胞分裂时有些细胞中会分不到叶绿体 因此变成白色,所以形成花斑植株 • 在雌性胚子形成时,
–如果配子具有完全的叶绿体因此形成绿色植株、 –如果没有叶绿体会形成白色植株、 –如果具有少量的叶绿体会形成花斑植株
41
本章内容
第一节 核外遗传的概念 第二节 母性影响 第三节 线粒体遗传 第四节 叶绿体遗传 第五节 共生体的遗传
15
母本
正交:
右旋(+ +)×左旋 (s s)
反交:
左旋(s s)× 右旋(+ +)
F1
均右旋(+ s)
均左旋(+ s)
F2
均右旋 ( 1SS∶2Ss∶1ss)

医学:遗传学-核外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核外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时代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核外遗传学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发现了更多细胞质基因 及其功能。
当前研究
目前,核外遗传学已经成为遗传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生物体的复杂性和疾 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02 核外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表观遗传学
01
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这些机制不涉及DNA序列的改变,而是 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机制来调控基因表达。
医学遗传学-核外遗传学
目录
• 核外遗传学概述 • 核外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 核外遗传学的应用 • 核外遗传学的挑战与前景
01 核外遗传学概述
核外遗传学的定义
核外遗传学是一门研究细胞质遗传物 质的学科,主要关注细胞质中非染色 体DNA和R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核外遗传学与核遗传学相对应,核遗 传学主要研究细胞核内染色体的遗传 物质。
药物反应预测
了解患者的基因变异情况有助于预测患者对特定药物的反应,避免 无效治疗和药物浪费。
个体化医疗与精准医学
个体化预防
根据个体的基因变异情况,可以为个体提供 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患病风险。
精准筛查
通过核外遗传学研究,可以开发针对特定人群的高 效筛查方法,提高早期发现率。
遗传咨询
通过对患者的基因变异进行分析,可以为患 者提供遗传咨询,帮助其了解自身遗传信息 并制定合适的生育计划。
04 核外遗传学的挑战与前景
核外遗传学面临的挑战
技术难度
核外遗传物质如线粒体DNA和细胞质DNA的检测和分析技术相对 复杂,需要高精度的实验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样本获取
核外遗传物质的样本获取相对困难,需要特殊的处理和保存方法, 以确保样本质量和稳定性。

核外遗传

核外遗传

二、分子基础
分子特点: (一)、线粒体 )、线粒体DNA分子特点: 线粒体 分子特点
与原核生物的DNA一样,没有重 一样, ⑴. 与原核生物的 一样 复序列; 复序列; 浮力密度比较低; ⑵. 浮力密度比较低; 含量比 、 少 ⑶. G、C含量比A、T少,如酵母 、 含量 mtDNA的GC含量为 含量为21%; 的 含量为 ; 两条单链的密度不同 单链的密度不同, ⑷. 两条单链的密度不同,分别为重 和轻链(L); 链(H)和轻链 ; 和轻链 非常小, ⑸. mt DNA非常小,仅为核 非常小 仅为核DNA十 十 万分之一。 万分之一。
§14.6 母性影响
• 小结: 小结:
母性影响不是由核外基因引起 母性影响不是由核外基因引起 由核基因 的产物在核外积累引起(短暂的)、或由受精前母体基因 的产物在核外积累引起(短暂的)、或由受精前母体基因 )、 型决定(持久的) 型决定(持久的) 这些都赖于母体核基因的影响
§14.2 线粒体遗传及分子机制
线粒体的蛋白是由线粒体本身和核基因共同编码
的,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是一种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14.3 叶绿体遗传及分子机制
二、分子基础
(一)、低等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 )、低等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
1、仅能编码叶绿体本身结构和组成的一部分物质; 、仅能编码叶绿体本身结构和组成的一部分物质; 叶绿体本身结构和组成的一部分物质 如各种RNA、核糖体(70S)蛋白质、光合作用膜 如各种 、核糖体( )蛋白质、 蛋白 羧化酶8个大亚基 和RuBp羧化酶 个大亚基。 羧化酶 个大亚基。 2、 特性:与抗药性、温度敏感性和某些营养缺陷有关。 、 特性:与抗药性、温度敏感性和某些营养缺陷有关。
§14.6 母性影响

细胞质遗传(核外遗传)

细胞质遗传(核外遗传)

• •
系但有类似表型的患者中发现相同的突变

有异质性的存在,而且异质性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 正相关。


点突变
已知的疾病中,2/3的点突变发生在与线粒体内蛋 白质翻译有关的tRNA和rRNA基因上 1/3点突变发生于编码mRNA的基因

大片段重组

缺失和重复,以缺失为主 8637—16073之间7.4kb缺失(与衰老有关的退 行性疾病) 4977bp 、7345bp和7599bp缺失与精子活动力 障碍有关( Kao et al)




mt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其H链复制的起始点(OH) 与L链复制起始点(OL) 相隔2/3个mtDNA。 在静止期或分裂的细胞都 可能活跃复制,复制过程 H链先复制 复制受核基因的控制


线粒体DNA不仅能复制,且线粒体具有完整的遗 传系统:有核糖体、tRNA,能转录和翻译 编码线粒体部分蛋白质(占少数),基因表达受 核基因调控 大部分线粒体蛋白由核基因编码 线粒体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异质性

如果同一组织或细胞中的mtDNA分子都是一致的,称为 同质性(homoplasmy)。 在克隆和测序的研究中发现一些个体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 以上类型的mtDNA,这是由于mtDNA发生突变,导致一 个细胞内同时存在野生型mtDNA和突变型mtDNA,称为 异质性(heteroplasmy)。


(ND1、ND2、ND3、ND4L、ND4、ND5和ND6)

1个编码的结构蛋白质为CoQH2-细胞色素c还原酶复合体 (复合体Ⅲ)中细胞色素b的亚基


脊椎动物mtDNA全序列结构的共同特点是:
①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相同,两条链均有编码功能 ②其中2个rRNAs,14个tRNAs和12个蛋白质基因在重链上 (H),另8个tRNAs基因和1个蛋白质基因在轻链(L)上 ③有一个D环,与mtDNA的复制有关 ④有2个复制起始点,分别复制H和L链 ⑤基因间没有间隔, tRNA基因通常位于mRNA基因和rRNA 基因之间 ⑥某些蛋白质的密码子与核基因通用密码子不同 ⑦线粒体中的tRNA兼用性(反密码子摆动)更大 ⑧mtDNA仅编码氧化呼吸酶类少部分亚基

第九章核外遗传

第九章核外遗传

• 真菌异核体实验
说明:核的来源对小菌 落这个表型性状的发育 并无影响,而核外基因
才是控制小菌落性状的
遗传因子,这种遗传因 子通过异核体的细胞质

传递给它的无性分生孢
子。
第二节 细胞内敏感性物质的遗传
• 草履虫放毒性的遗传
• 草履虫放毒必须有两种因子同时存在: (1)细胞质因子——卡巴粒 (2)核基因K,为显性基因
第九章 核外遗传
第一节 核外遗传的性质与特点
性质:非孟德尔式遗传
特点:
1.细胞器基因组通过细胞质由一代传到下一代;
2.亲本等位基因的分离比为4:0; 3.正反交的结果不同,杂交子代某些性状只有母本表性特征; 4.核外因子不能进行遗传作图
紫茉莉的遗传
原因: 叶绿体在细胞质中。就细胞质而言,雌雄 两性配子的贡献不同。胚珠中的雌配子含 有细胞质,而花粉管中的雄配子很少含有 细胞质,而且通常不含有包括叶绿体在内 的质体的,所以,叶绿体的遗传符合细胞 质遗传的特征,种子后代的叶绿体种类决 定于种子产生于哪一种枝条上,而与花粉 来自哪一种枝条无关。
• 线粒体DNA 的组成
如人类线粒体基因组: 16569bp;
13个蛋白质编码区域(细胞色素b、细胞色素氧化酶的3个亚基、
ATP酶的2个亚基、NADH脱氢酶的7个亚基的编码序列); 2个rRNA(16S和12S)基因; 22个tRNA基因;
线粒体基因的转录和翻译系统
• 不同线粒体的核糖体为55S~80S,由2个亚 基组成,每个亚基有一条rRNA分子; • 线粒体的rRNA由线粒体自身的DNA编码, 线粒体的tRNA也是由线粒体自身的DNA编 码; • 线粒体mRNA没有5´端帽子结构,起始密 码子直接位于5´端; • 线粒体核糖体蛋白由核基因编码。

【医药健康】遗传学-核外遗传学

【医药健康】遗传学-核外遗传学
24
二、双核草履虫放毒性的遗传
草履虫基因型:K:
k:
接合
自体受精 无性繁殖
A 接合时间短
B 接合时间长
25
有 K 基因:无Kappa粒,Kappa粒不能无中生有 没有K基因:有Kappa粒,不能持久 可见:
– K:是Kappa粒存在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 质与核: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
2. 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F1 通常只表现母本的性状,故 细胞质遗传又称为母性遗传。
3. 通过连续回交能将母本的核基因逐步置换掉,但母本的细 胞质基因及其所控制的性状仍不消失 质-核异质系
4. 由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 导或感染。
4
5
第 二 节 叶绿体的遗传
一、叶绿体遗传的表现: 1. 紫茉莉中花斑植株: 着生绿A)


质体基因组(DNA)
物 质
细胞器 基因组
叶绿体基因组(ctDNA)
细胞质
线粒体基因组(mtDNA)
基因组
非细胞器 基因组
共生体基因组(果蝇因子) 附加体基因组(细菌质粒)
3
二、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 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一般不分离或无孟德 尔分离。
20
第 四 节 共生体的遗传
一、背景知识 1. 共生体:寄生在某些生物的细胞质中,不是细胞生存的
必需组分,但是对寄主有一定影响的颗粒,有自身的遗传物 质,可以自我复制或者随寄主一起复制,表现类似于细胞质 遗传的效应。
21
2. 草履虫:原生动物
大核-负责营养 小核-负责遗传(AA Aa aa)
22
26
第 五 节 植物雄性不育

遗传学第九章 核外遗传(细胞质遗传)

遗传学第九章   核外遗传(细胞质遗传)

MTTK*MERRF8344G
线粒体突变
转运RNA基因 赖氨酸 疾病缩写 突变位置
该位原碱基
当线粒体中90%存在这种突变,将出现典型症状,当突 变比例下降时,症状也随之变轻。
MELAS (MIM540000)
• 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 • 线粒体性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综合征 • 病者除有肌无力外,伴发肌阵挛癫痫、共济失调、 视神经萎缩、周围神经病以及神经性耳聋和智能 低下等症。 • 癫痫发作和发作性呕吐为此型病者最常见症状。
Kearns-Sayre综合征
• 慢性进行性外眼肌麻痹, • 心传导阻滞(Cardiac conduction block), • 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opathy), •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 • 20岁前起病 Onset before age 20 • 尚可有身材矮小,共济失调 ( Cerebellar ataxia ),神经性耳聋 和甲状腺机能减退等异常。
医源性线粒体功能缺陷
• 线粒体毒性药物,如抗癌药、抗癫痫药、 抗病毒逆转录酶(特别是抗HIV)药、 治疗高乳酸血症和多脏器衰竭的肉毒碱 等造成的线粒体DNA损伤和细胞功能障 碍。 • 因母亲感染HIV接受抗病毒治疗,未感 染的新生儿身上发生线粒体功能缺陷。
医源性线粒体功能缺陷
• 有助于预防药物的毒副作用 • 例:药物中毒性耳聋(千手观音)
Mitochondrial disease
• Incidence from 1:10.000 to 1:4000 • Affecting most energy demanding tissu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核外遗传(4h)教学目的:掌握核外遗传的特点和核外遗传的物质基础,了解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及利用。

教学重点:细胞质遗传的特点,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基础。

教学难点: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及利用。

第一节母性影响一、母性影响二、母性影响的类型第二节细核外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一、细胞质遗传的概念二、紫茉莉的遗传三、真菌异核体实验四、核外遗传的特性第三节细胞内敏感性物质的遗传一、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二、果蝇的感染性遗传第四节线粒体的遗传方式及其分子基础一、酵母菌小菌落的遗传二、线粒体基因组三、酵母线粒体基因组的物理图谱及其特点四、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特点五、高等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第五节叶绿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一、莱茵衣藻的叶绿体遗传二、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三、叶绿体遗传系统与核遗传系统的关系第六节核外遗传与植物雄性不育性一、植物的雄性不育性二、线粒体与雄性不育三、叶绿体与雄性不育性四、质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的应用第九章核外遗传(4h)第一节母性影响一、母性影响母性影响: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受到母亲基因型的影响,而和母亲的表现型一样,这种现象叫母性影响。

母性影响有两种:一是短暂的,只影响子代的幼龄期;另一是持久的,影响子代的终生。

二、母性影响的类型1.短暂的母性影响图:麦粉蛾的色素影响中的母性影响2.持久的母性影响图:椎实螺外壳旋向的遗传第二节细核外遗传的概念和特点一、核外遗传的概念我们已认识到,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遗传物质。

“细胞核遗传”——由核基因决定的遗传方式,在此以前讲的都是,随着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细胞核遗传”并不是生物唯一的遗传方式,生物的某些遗传现象并不决定于核基因或不完全决定于核基因,而是决定于部分或部分决定于细胞核以外的一些遗传物质,这种遗传称为“核外遗传”或“非染色体遗传”。

核外遗传,包括核外任何细胞成分所引起的遗传现象。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细胞质成分所引的遗传现象,eg,质体,线粒体遗传细胞遗传——这种由细胞质成分引起的遗传现象叫细胞质遗传。

二、紫茉莉的遗传紫茉莉花斑枝条的遗传:1909年,德植物学家Correns柯伦斯,首先报导了植物质体的遗传现象。

紫茉莉花斑枝条的遗传:1909年,德植物学家Correns柯伦斯,首先报导了植物质体的遗传现象。

二、真菌异核体实验两个核基因不同的菌株的菌丝彼此融合形成的菌丝体称为异核体。

四、核外遗传的特性细胞质遗传与核遗传是有明显区别的,它有自己的特点:1.在细胞质遗传中正反交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杂种只表现母本性状(在核遗传的正反交的结果是一样的,性染色体遗传除外)。

2.细胞质遗传不遵循孟得尔遗传定律,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质基因呈现不均等分配。

3.细胞质基因只存在于细胞质的某些成分中,不能在染色体上定位,核基因则均能在染色体上定位。

4.在回交过程中,杂种做母本和双亲之一进行回交,经过多代,尽管核基因已大部分被置换,但由于细胞质基因基本未变,回交后代仍表现母本性状,核基因控制的遗传在回交过程中由于核基因的置换,后代越来越象轮回亲本。

第三节细胞内敏感性物质的遗传一、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一)草履虫的生活史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具有2个小核(2n)+1个大核(2n),有2种生殖方式:1.无性生殖:细胞直接分裂形成两个个体。

2.有性生殖:草履虫的接合生殖、草履虫的自体受精。

接合生殖、自合生殖。

(二)草履虫放毒型的遗传放毒型:产生草履虫毒素,能杀死其他品系;敏感型:可被毒素杀死的品系。

为什么放毒型的草履虫能产生毒素呢?有2个因素决定:卡巴粒(Kappa)——存在于细胞质中的特殊颗粒,含DNA、RNA、蛋白质(类似细菌,为细胞内共生体),能自我复制。

K基因——显性,存在于细胞。

如果核内有K基因,胞质中无卡巴粒,不能产生毒素。

核内失去基因,胞质中的卡巴粒将会很快消失,可见卡巴粒的存在受显性gene K控制,但K基因不能产生卡巴粒。

敏感型的品系:核基因是隐性基因KK,且胞质中无卡巴粒。

如果让放毒型品系与敏感型品系杂交,结果如何?图:草履虫放毒型和敏感型的接合1)没有交换细胞质的接合即接合生殖时间较短,仅交换了一个小核,结果两者的核基因均为Kk。

细胞质不变,如果让它们各自进行自体受精:放毒型:1/2KK(胞质有卡巴粒)放毒:1/2kk(胞质卡巴粒消失)的敏感型。

敏感型:1/2KK:1/2kk,胞质均无卡巴粒,故均为敏感型。

2)交换了细胞质的接合接合结果两者核基因为Kk,且胞质均有卡巴粒。

如果自身行自体受精,两者都产生:1/2敏感型,1/2放毒型。

3)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的关系上述实例可看出:卡巴粒在放毒性遗传上是重要的,但卡巴粒的存活和增殖必须依赖于核基因K,反之,如果只有K基因而没有卡巴粒,也不能产生毒素,卡巴粒不能产生。

可见,细胞核和细胞质在控制遗传上的独立性是相对的,核质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和制约的关系。

现将放毒型和敏感型的核质关系列成表:二、果蝇的感染性遗传1、果蝇对CO2的敏感性的遗传▪大多数品系果蝇:对CO2具有抗性,用一定量CO2的麻醉后能完全恢复。

▪敏感型品系:用CO2处理后不能恢复原状,通过雌体遗传。

▪机制:细胞质具有一种病毒样颗粒(sigmaσ),通过卵遗传下去。

▪实验:把sigmaσ引入/敏感果蝇的提取物注射到有抗性的果蝇中,均会诱导出敏感性。

2、果蝇的“性比(sex ratio,SR)失常▪“性比失常”:果蝇某些品系中♂<<♀,♂=0。

▪“性比雌蝇”:能产生大量雌性后代的雌蝇。

这种特性遗传给雌性后代。

▪由于雄性胚胎在发育早期死亡而造成的▪机制:由细胞质中螺旋体(spirochete)引起的。

▪Sigma颗粒、螺旋体的存在取决于相应的核基因第四节线粒体的遗传方式及其分子基础一、酵母菌小菌落的遗传1.酵母菌的生活史是一种真菌,属子中菌纲,图:酵母菌的生活史。

1)大多数情况下以出芽方式进行繁殖。

2)有时进行有性生殖,有性生殖时,两个交配型不同的单倍体细胞相结合,形成二倍体合子。

二倍体合子可以进行出芽生殖,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子囊孢子,由子囊孢子长成单倍体营养细胞。

2.酵母菌小菌落的遗传酵母菌通气培养天后大菌落同上培养大菌落+小菌落(1-2%)固体培养基上小菌落(1-2%)同上培养小菌落小菌落只有大菌落的1/3——1/2大小。

研究表明,小菌落的酵母菌细胞体内下,不能缺少一系列的呼吸酶,eg,细胞色素a、b,细胞色素氧化酶,故在有O2呼吸,不能很好地利用有机物,于是形成了小菌落。

为什么小菌落的酵进行有O2菌不能产生一系列的呼吸酶呢?主要是由于这种酵母菌细胞中缺少了一种胞质基因的缘故,这种控制着呼吸酶合成的胞质基因,可能存在于线粒体上,线粒体的缺失可造成这种胞质基因的缺失(一些化学药品eg因啶类物质可引起胞质基因的缺失)。

小菌落酵母菌细胞线粒体不正常,故缺少正常胞质基因。

图:(小)酵母菌⨯正常→二倍体合子正常→(n)后代正常,(二者胞质混合,含正常mit)这也说明细胞质基因控制着生物性状的遗传。

二、线粒体基因组1、线粒体基因组的一般性质▪1962年,由KIS等发现线粒体内有DNA,与核内DNA明显不同。

▪环状(线状)、裸露1962年,由KIS等发现线粒体内有DNA与核内DNA明显不同。

1)密度和G=C含量以及大小,均与核内DNA不同。

eg,动物mit-DNA 长 5-6MM 10⨯106道尔顿植物mit-DNA 略长 15-30MM 60⨯106道尔顿人,核-DNA 长达 2M都比核DNA小及多2)Mit-DNA 主要为环状,也有线状,裸露的双链分子(除纤毛原生物外)。

3)遗传密码有些与核内遗传密码不同(也是三联体密码)。

UGA 核内-终止密码 mit内-色氨酸AGA AGG 核内-精氨酸 Mit内-终止密码AUA AUU 核内-异亮氨酸 Mit内-起始密码4)Mit-DNA的复制方式有所不同(以哺乳动物小鼠线粒体的复制为例)复制先在多核苷酸轻链(L)的特殊位置上开始(内环开始),而亲代的多核苷酸重链(H)则被搁置起来而产生D形环,轻链继续复制,使D形状的体积增大,然后H链边开始复制,故在这两条链的复制中存在着“不对称性”,而一条先复制,一条后复制,且复制是单向进行的。

2、线粒体基因的转录与翻译系统▪1970年首次报道了线粒体具有核糖体▪核糖体:55S-80S,由2个亚基组成。

每一亚基含1rRNA。

3、线粒体的双重遗传调控▪含mt-DNA、mt-tRNA、mt-rRNA、核糖体及有关的酶,能进行复制、转录、翻译、基因重组——具有自主性▪其内的蛋白质大部分由核基因编码▪遗传装置属于混合起源三、酵母线粒体基因组的物理图谱及其特点基因组:26μ的环状DNA,84kb,含大段间隔序列具内含子:编码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1基因、细胞色素b基因内含子:具有可将它们自己从转录本中剪切的序列四、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及其特点1981年B.Borst and L.A.Grivell(英)测定了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DNA序列含16 569bp。

人类线粒体基因组的特点:▪小、排列紧密(D-loop非编码序列,与复制(起始有关),基因内无内含子。

▪只有22个tRNA分子用于蛋白质的合成。

▪4个密码子的含义不同于核密码子人类线粒体遗传病:▪mtDNA8470~13447,4977片段缺失——心肌病▪缺失发生在H链与L链的复制起点之间,范围2.0~7.0kb——Kearns-Sayre 综合症▪tRNAleu基因处A→G——MELAS综合症▪tRNAlys基因上第8344位的A→G——肌阵挛性癫痫与破损性红肌纤维病五、高等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1、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随着植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200kb~2 500kb。

其特点大而复杂。

2、mtDNA :环状、线状3、玉米、大豆线粒体:环状为5%、线状95%4、烟草培养细胞:环状为40%5、研究进展:对玉米、菠菜等植物的线粒体基因图谱已有一定的了解。

第五节叶绿体遗传及其分子基础一、莱茵衣藻的叶绿体遗传单细胞生物,1个核(n),1个叶绿体,20个线粒体。

繁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五、叶绿体遗传的分子基础1、叶绿体基因组1962年,由kis和plant首先明确肯定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含有DNA,此后,许多科学家利用不同的实验手段都证明了质体中含有DNA(在不同材料中)。

✧裸露、环状DNA分子,120kb~217kb,每个叶绿体含1-多个DNA,序列中无5`-甲基胞嘧啶。

✧大多数植物叶绿体DNA含2个反向重复序列(蚕豆、豌豆中无)✧能自我复制、有自己的转录翻译系统✧核糖体:70S(50S+30S),其23S、4.5S、5S、16SrRNA基因以及1/3核糖体蛋白质都由叶绿体DNA编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