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各区县基本情况介绍
鄂尔多斯市人口、经济概况
鄂尔多斯市社会经济特征(1)鄂尔多斯市1)行政区划、面积、人口及产值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东、南、西与晋、陕、宁接壤,北和东北与包头市和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隔河相望,东西长约400 公里,南北宽约340 公里,土地面积86752 平方公里,下辖东胜区、康巴什新区、达拉特旗、伊金霍洛旗、杭锦旗、准格尔旗、乌审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 旗2 区。
鄂尔多斯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域内居住生活着蒙古、汉、满、回、藏、苗、黎、达斡尔、土家、朝鲜等41个民族。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为215.4万人,其中,汉族人口192.4万,占89.3%,蒙古族人口20.8万,占9.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2.1万,占1%;城镇人口166.8万,占77.5%,乡村人口48.6万,占22.5%。
2021年,鄂尔多斯市地区生产总值4715.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3.43:58.04:38.53。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172686 万元,是内蒙古自治区的 2.55 倍。
2)资源分布及开发情况①矿产资源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富集,拥有各类矿藏50 多种。
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地下埋藏有古生代石炭二叠纪煤田和中生代侏罗纪煤田;含煤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80%;煤炭资源分布呈东西一线。
煤炭预测总储量7630 亿吨,素有“地下煤海”之称,已探明储量1496 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全区的二分之一,被中外专家公认为是世界上罕见的“精煤”。
煤炭资源量大质优,分布广泛。
东、西部可发展炼焦、建材和化工等综合企业,中部可发展电力、气化、化肥和粉煤成型等综合利用企业;南部区发展水煤浆、活性炭等新产品加工企业和出口精煤。
煤种较齐全,有褐煤、长焰煤、不粘结煤、弱粘结煤、气煤、肥煤和焦煤等种。
全市集中了全国大部分优质动力煤,占全国优质动力煤保有储量的80%左右。
多年来,鄂尔多斯煤持续稳步发展和不断创新转型,硕果累累。
乌审旗
2019年,乌审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2%。按销售区域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乡村 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5.5%。
全年共接待游客113.9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收入42.25亿元,同比增长15%。
全年实现邮电通信络业务收入万元,比上年减少4.1%。其中,电信络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减少4.1%;邮政业 务收入802万元,同比减少4.8%。年末本地固定用户户。全年订销报纸107万份,杂志10.7万份,收寄包裹5.3万 件。
乌审旗的汉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为晋语,属于晋语的鄂尔多斯方言。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属于晋语方言,归内蒙古晋语大包片,与晋北晋语、陕北晋语、冀西晋语有着很深的渊源。
鄂尔多斯汉语方言,大体分为三个小片,整体来说大同小异。准格尔旗、达拉特旗、杭锦旗这三旗的沿河地 区(黄河几字弯南岸沿岸地区)讲的是“滩套话”;上述三旗的梁外地区以及鄂托克旗北部和东胜区、康巴什区 大部、伊金霍洛旗大部讲的是“梁外话”;鄂托克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乌审旗及邻近的其他旗区小部分地区, 讲的是“西旗话”。鄂尔多斯方言中有丰富的动态助词,常常借助“个”、“兰”是其最大的特点。这不仅使鄂 尔多斯方言可以准确的表达说话者所指的时间段,也使日常交流用语更加活泼和亲切,这与鄂尔多斯这个蒙汉文 化交织地区的人民纯朴大方的性格相映成辉。
全旗农作物播种面积预计达到96.92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达到61.66万亩,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预计达到 35.25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4.08万吨。全年畜禽存栏预计达到头只(猪牛羊合计)。其中,猪存栏预计头;牛 存栏预计头;羊存栏预计只。
全旗农牧业机械总动力.
2019年,乌审旗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比上年增长23.4%,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总产值 达到394.3亿元,同比增长5.05%。销售产值397.43亿元,同比增长8.59%。工业产品产销率达100.8%。规模以上 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9.3亿元,同比增长17.0%;利税总额76.68亿元;利润总额56.4亿元,同比增长 40.3%。
鄂尔多斯市市情
鄂尔多斯市情概况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北部隔黄河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草原钢城包头市相望,构成内蒙古最具活力的“金三角”,也是内蒙古西部经济区核心区之一;南临古长城,与晋、陕、宁三省区毗邻,是国家规划的呼包鄂榆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市辖七旗一区,国土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94万,其中蒙古族17.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地级市。
全市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历史源远流长。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早在7万年前,古“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著名的“河套文化”、“青铜文化”。
十三世纪,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亲征西夏,途经鄂尔多斯,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所打动,选为长眠之所。
进入15世纪中叶,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鄂尔多斯部落从蒙古高原进驻鄂尔多斯地区。
1649年,清政府在这里设伊克昭盟。
200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
——文化底蕴深厚。
鄂尔多斯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蒙古族传统礼仪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被称为蒙古族的“皇城根儿”。
成吉思汗祭祀、鄂尔多斯婚礼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蒙古族三大史诗《蒙古源流》、《蒙古黄金史》两部诞生于此,《森吉德玛》等民歌名扬四海,《筷子舞》、《盅碗舞》等成为我国民族艺术的瑰宝。
近代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贵龙”运动,掀起了著名的“鄂尔多斯风暴”。
——资源富集。
鄂尔多斯物华天宝,资源富集。
全市探明各类矿产46种,其中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27种,煤炭探明储量1701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6左右,预测远景储量超过1万亿吨,属低灰、低硫、低磷、高发热量的优质煤。
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左右,全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位于境内。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
鄂尔多斯市基本情况: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黄河环绕,属黄河上中游地区,黄河境内流长728公里。
南以长城为界,与山西、陕西接壤,西与宁夏自治区毗邻。
鄂尔多斯市与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又形成了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金三角”。
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意为众多的宫殿。
全市辖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乌审旗、杭锦旗、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7旗1区,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9万,其中蒙古族16.8万。
鄂尔多斯资源丰富。
经济发展主要依靠4大产业“羊煤土气”中,羊指的是阿尔巴斯白山羊绒,以纤维细长著称于世,享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称。
煤炭方面鄂尔多斯已探明的储量占全国的1/6,占内蒙古的一半,用火柴可以点着,被中外专家公认为世界罕见的“精煤”。
稀土方面,鄂尔多斯高岭土储量为65亿吨,在全国硬质高岭土中质量最优。
而在天然气储量方面, 他们占全国的1/3,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整装大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在鄂市境内。
此外,还有天然碱、食盐、芒硝、石灰石等,储量巨大。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有效实施资源转化战略,经济社会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207亿元,是前51年总和的2.6倍。
2004年,鄂尔多斯跨入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行列,2006年又成功跻身全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并成为自治区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中西部地区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
200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速达32.2%,在全国333个地级城市中居第5位。
人均GDP达6600美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8位, 年均增速达29.1%,居全国第4位。
财政收入达到14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82.3亿元,年均增速达41.9%,居全国第4位。
人均财政收入达5434元,在全国地级城市中列第7位,年均增速达39.9%,居全国第4位。
鄂尔多斯各区县基本情况介绍
鄂尔多斯各区县基本情况介绍:一、东胜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东部,总面积2 200平方公里,辖6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
2009年,常住人口达到44.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29万人,城镇化率93.0%。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5.31万人,增长1.9%。
其中,男性人口12.71万人,女性人口12.60万人;非农业人口17.41万人,农业人口7.9万人。
东胜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自治区前列,实力雄厚,势头强劲,与首府呼和浩特、钢城包头构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前列。
近年来,东胜区经济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
据初步核算,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7.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到117454元,比上年增加了22097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增长0.1%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0.47亿元,增长14.5% ;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3亿元,增长24.7%。
一、二、三产业比为0.4:39.5:60.1,产业结构比例更加合理。
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03.74亿元,同比增长39.2%。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6元,增长12.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43元,增长9.7%。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1014元,同比增长10.2%。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53亿元,比上年增长75.1%。
二、达拉特旗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南岸,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全旗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镇,总人口34万。
男性184121人,女性160014人,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
有蒙、藏、满、回、壮、达斡尔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87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86%。
鄂尔多斯简介
• 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 适度开发旅游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导致旅游资源破坏和环境恶化
鄂尔多斯旅游资源开发应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
• 与周边地区共同打造旅游品牌和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鄂尔多斯气候条件对工业发展有一定影响
• 气候干燥,有利于煤炭等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 • 气温适中,有利于工业生产和人员劳动 • 需要注意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工业生产和人员作息
鄂尔多斯气候条件对旅游业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 生态环境优美,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 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使得游客可以体验不同季节的美景和气候 • 需要注意气候变化,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和设施
•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 整理和研究,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 鄂尔多斯的历史文化 • 为鄂尔多斯的文化发展和创新提 供丰富的资源和土壤
03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与产业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历程
• 鄂尔多斯市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1949-1978年):以农业为主,经济发展较为缓 慢 • 第二阶段(1978-1990年):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速度加 快,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都得到一定发展 • 第三阶段(1990-2010年):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使得 鄂尔多斯市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 强市 • 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经济发展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
02
鄂尔多斯历史文化与民族
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概述
鄂尔多斯历史文化悠久,可以追溯到 新石器时代
鄂尔多斯城市介绍PPT
PART 1
自 然 资 源
地理环境
生物资源
截至2020年4月,鄂尔多斯市的野生动物两栖类1目2科共3种,爬行动物2目4科12 种;鸟类有18目51科300种;兽类有6目14科69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遗鸥、 东方白鹳、白尾海雕、大鸨等,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大 鵟、红脚隼、蓑羽鹤、仓鹰、秃鹫、雕鸮等。
PART 4
城市文化
漫 瀚 调
漫瀚调。汉语译意为沙漠调。民歌的一种形式。主要流行于蒙古、汉杂居的伊克昭 盟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和包头市土默特右旗,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等地。建国以 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漫瀚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96年,准格尔旗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漫瀚调)”;2007年6月,准格 尔旗漫瀚调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8年6月7日,漫瀚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起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人们常常会想到她快速发展的经济和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
PART 3
特色美食
小米凉粉
小米凉粉是鄂尔多斯人最清爽的乡愁,以其清凉可口、 消暑下火和筋道嫩滑的特点深受喜爱。 这种风味食品在鄂尔多斯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不仅 价格实惠,还能解渴充饥。 年轻人和老年人都可以轻松享用,甚至可以加入酸菜 汤、葱花油、辣椒等调味品,增加口感。近年来,随 着旅游业的兴起,小米凉粉也成为了游客不能错过的 美食。
地理环境
PART 1
地理环境
气候特征
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气温骤升,降水少,干旱多大风,气候干燥,蒸发量大。 夏季温热,雨水相对集中,局地的冰雹、洪涝灾害频繁。秋季气温下降快,霜冻来临早,气候秋高气爽。冬季漫 长寒冷,多大风,降雪少。年平均气温在5.3~8.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0~-13℃之间,最热月7月平均气 温在21~25℃之间。夏季平均气温 21℃,冬季平均气温 -6.6℃。
东胜区基本情况简介
东胜区基本情况简介东胜区基本情况简介东胜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中国21世纪能源接续地—鄂尔多斯高原中东部,是鄂尔多斯市经济、科技、文化、金融、交通和信息中心。
辖9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2个在建新城区,区域总面积2530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有蒙、汉、回、藏等21个民族。
区位优势明显,109、210国道在此交汇,包茂高速公路贯穿市区,包神铁路、包府公路沿市而过,准东、东乌铁路即将建成,公铁交通干道与全国公铁路网相连通,为晋、陕、宁、蒙四地及毗邻地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陆路运输要冲。
自然资源富集,已探明矿种30多种,优质煤储量727亿吨,与神府煤田联袂,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被称为“乌金之海”;石灰岩、石英沙、陶瓷粘土等资源储量惊人;农畜产品、林果山珍、中药材久负盛名;盛产有纤维钻石之称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拥有世界最大的羊绒加工企业——鄂尔多斯集团,享有中国绒城的美誉。
经济发展持续,积极构筑以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全面推进华研综合物流园区、东易达建材物流园区、铜川汽车产业博览园、煤炭物流基地四大物流园区建设。
人文资源独特,是蒙古民族文化保留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有“世界第一条高速公路”之称的秦直道遗迹;有世界级保护湿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泊尔江海子遗鸥自然保护区;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寝和神秘莫测的银肯响沙。
一、近年来主要情况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胜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以打造“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区为目标,立足资源富足区中心城市定位,充分发挥城市和区位优势,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富民强区为己任,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9亿元,增长19.2%;财政总收入完成168亿元,增长61.2%,固定资产投资500亿元,年均增长2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02元,增长15.3 %。
鄂尔多斯之最
鄂尔多斯之最1、鄂尔多斯行政区域划分:鄂尔多斯汉语意思:众多的宫殿位于祖国北疆内蒙古西南部,西、北、东三面被中华母亲河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与晋、陕、宁三省区毗邻。
全市辖康巴什新区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03.5万(其中蒙古族19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地级市。
鄂尔多斯之最:1.天然气是乌审旗最具发展潜力的矿产资源之一,境内有四个半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的世界级大型、特大型气田,是全国天然气储量最大的旗县。
2.内蒙古鄂尔多斯集团进入全国520户重点企业和中国企业500强之列。
集团目前拥有总资产250亿元,成员企业126家,员工3万余人。
近年来,集团实现销售收入均在160亿元以上,利税20多亿元,利润10亿元以上。
“鄂尔多斯”是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第一品牌,以262.37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前列。
现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产销规模最大、产业体系最为完善、营销网络最为成熟、技术装备最为先进的行业领军企业。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羊绒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羊绒制品的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营销网络覆盖国内县级以上城市和世界40多个发达国家地区。
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出口创汇多年蝉联中国绒纺行业第一名。
1436已成为中国羊绒服装顶级品牌,入选国宾礼。
3.我国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探明储量8000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3多。
4.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神华煤直接液化108万吨/年成品油生产线。
5.世界规模最大的煤制二甲醚项目——中天合创300万吨/年二甲醚项目。
6.世界规模最大的井工煤矿——神华布尔台煤矿。
7.世界规模最大的全生物降解塑料中试生产线——蒙西集团3000吨/年全降解塑料项目。
8.世界首家利用沙生灌木平茬生物进行直燃发电项目——毛乌素2*1.2万千瓦生物质热电厂。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旅游文化介绍
鄂尔多斯经济发展城市建设旅游文化介绍草原明珠——鄂尔多斯鄂尔多斯每当大家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总会为她贴上许多标签诸如“鬼城”、暴富、高利贷等是的以上这些情况在鄂尔多斯都存在但是有的是被媒体夸大了有的是被过分炒作了存在一些水分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鄂尔多斯介绍我们的自然环境介绍我们的经济发展介绍我们的城市建设介绍我们的旅游文化。
一.基本情况介绍鄂尔多斯汉语意为“众多的宫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毗邻晋陕宁三省区。
鄂尔多斯市辖七旗一区即鄂尔多斯旗、鄂尔多斯托克旗、鄂尔多斯托克前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鄂尔多斯旗、达拉特旗和鄂尔多斯区。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940653人其中蒙古族17.7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区。
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萨拉鄂尔多斯文化、青铜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距今14万到7万年间“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1457年—1464年(明鄂尔多斯顺)年间蒙古鄂尔多斯部驻牧河套始称鄂尔多斯;1648年(清朝顺治六年)鄂尔多斯各旗会盟王爱召形成伊克昭盟;20__年撤盟设地级鄂尔多斯市。
“温暖全世界”的鄂尔多斯品牌服饰从这里走向世界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经成为中国绒城世界羊绒产业中心。
鄂尔多斯文化艺术璀璨是世界蒙古族传统礼仪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其中“鄂尔多斯婚礼”和“成吉思汗祭祀”以其独特的魅力载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因为“羊、煤、土、气”于是扬眉吐气。
鄂尔多斯的资源储备被高度概括为四个字即“羊、煤、土、气”。
羊是指我们享誉世界的鄂尔多斯羊绒衫煤是指地下丰富的煤炭资源土是指辖内富集的高岭土和稀土资源气是指清洁能源—天然气。
在富集的资源中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其中煤炭已探明储量1676亿吨占全国的六分之一按照现有的开采技术和开采速度至少可以开采50年;天然气探明储量8000多亿立方米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丰富的资源储备是鄂尔多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后盾可以说鄂尔多斯这些年的经济发展靠的就是资源没有资源就没有鄂尔多斯的今天。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
简介
鄂托克前旗是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下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南部与山西省接壤,境内有漫长的黄河流经。
全县总面积5,331平方公里,总人口36,000人,其中蒙古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以上,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地理环境
鄂托克前旗地处黄河之畔,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地区为黄土高原峡谷地貌。
气候方面,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寒夏热,降水量较少。
经济发展
鄂托克前旗以农牧业为主,畜牧业是当地的支柱产业。
同时,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当地的旅游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如黄河风景区、秦岭国家森林公园、百丈湖等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文化特色
鄂托克前旗是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区之一。
当地有着浓郁的蒙古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的腊月二十九日,当地蒙古族群众都会举行盛大的“头脑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先和神灵的敬仰和祈福之意。
此外,还有蒙古族特有的马头琴、长调、呼麦等唱腔和舞蹈表演。
总结
鄂托克前旗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城镇,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而且还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鄂托克前旗的未来也将越来越美好。
鄂尔多斯市地理概况及行政区划
鄂尔多斯市地理概况及行政区划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
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
全市交通便利,荣乌高速(G18)、包茂高速(G65)、G210、G109等道路贯穿全市,其中G18经过准旗、东胜、伊旗、杭锦旗、鄂托克旗;G109经过准旗、东胜、达旗、杭锦旗、鄂托克旗;G65和G210经过达旗、东胜、伊旗。
鄂尔多斯市辖8个旗区,其中:旗7个、区1个。
总人口162.54万人。
东胜区:辖6个街道、6个镇、1个乡:交通街街道、公园路街道、林荫路街道、建设街街道、富兴路街道、天骄路街道、泊尔江海子镇、柴登镇、罕台镇、万利镇、铜川镇、布日都镇、哈巴格希乡,以及东胜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巴什新区。
总人口26.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55万人,农村人口5.98万人。
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铜川镇和万利镇合并为塔拉壕镇;设立巴音门克街道、哈巴格希街道、诃额伦街道。
达拉特旗:辖9个镇、10个乡、1个苏木:树林召镇(旗政府所在地)、白泥井镇、大树湾镇、解放滩镇、高头窑镇、耳字壕镇、中和西镇、吉格斯太镇、王爱召镇、乌兰乡、昭君坟乡、树林召乡、榆林子乡、德胜泰乡、蓿亥图乡、青达门乡、盐店乡、敖包梁乡、马场壕乡、展旦召苏木。
总人口约32.6万。
准格尔旗:辖8个镇、1个苏木、1个新区及1个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家湾镇(旗政府所在地)、大路镇、柴达木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纳日松镇、暖水镇、布尔陶亥苏木;大路新区及沙圪堵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人口约32.15万人。
伊金霍洛旗:辖7个镇:阿勒腾席热镇(旗政府所在地)、乌兰木伦镇、伊金霍洛镇、设札萨克镇、纳林陶亥镇、红庆河镇、苏布尔嘎镇。
总人口约16.45万人。
乌审旗:辖6个苏木乡镇,其中:镇5个、苏木1个。
嘎鲁图镇(旗府所在地)、乌审召镇、图克镇、苏力德苏木、乌兰陶勒盖镇、无定河镇。
东胜区基本情况简介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东胜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全局,以打造“服务内蒙古、连接晋陕宁”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核心优势,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以富民强区为己任,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城市功能日臻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各类专项规划日益完善;建成区面积达到78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城市建设资金1000多亿元,完成棚户区拆迁48万户570万平方米,旧区改造全面铺开,新区一期基本建成,二期加快建设,三期全面启动。2010年,人均道路面积和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7平方米和37平方米,集中供热率、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提高到90%以上。建设了38处公园广场绿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启动了“数字城管”工程,城市管理规范有序。
(五)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深入推进“科教兴区”战略,制定出台了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机构优惠政策,成立了清华启迪科技园鄂尔多斯分园,先后被确定为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试点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试点区。投资51亿元新建、改扩建44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校舍安全工程全面启动;率先推行十二年免费教育,成为自治区第一个实现“双高普九”的旗区,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文化体育事业繁荣发展,松龄苑、万佳体育场投入使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正在建设,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新建区医院和疾控中心,妇女儿童医院和骨科医院正在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31个、覆盖率达到9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住院报销比例提高到70%,报销封顶线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新建了3处食品加工园区和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建设保障性住房2.5万套,累计发放廉租房租金补贴1040万元;新建民政福利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红十字会备灾救灾中心和3处大型老年公寓;城乡低保年标准分别达到4800元、3360元,城镇居民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分别达到10万元和38万元,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5%和90%。劳动就业工作稳步推进,累计新增就业岗位9万多个,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投资3亿元建成65处社区服务中心和活动阵地,社区活动异彩纷呈。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简介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简介
康巴什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南部,是鄂尔多斯市市委市人民政府驻地。
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距东胜区25公里、阿勒腾席热镇3公里。
康巴什区与东胜区、伊金霍洛旗的阿勒腾席热镇共同组成鄂尔多斯市城市核心区,是鄂尔多斯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研教育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轿车制造业基地。
全国首个以城市景观命名的4A级旅游景区。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中南部的康巴什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是鄂尔多斯新的政治文化中心、金融中心、科研教育中心和装备制造基地、轿车制造业基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康巴什区
•外文名称
Kangbashen District
•别名
哈巴格希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所属地区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
•下辖地区
哈巴格希街道、青春山街道、滨河街道、康新街道
•政府驻地
滨河街道鄂尔多斯东街10号
•电话区号
0477
•邮政区码
017020
•地理位置
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南部
•面积
372.55平方公里
•人口
15.3万左右
•方言
晋语鄂尔多斯方言、蒙古语鄂尔多斯土语
•气候条件
荒漠性温带大陆气候
•著名景点
乌兰木伦河景区、鄂尔多斯博物馆、成吉思汗广场、鄂尔多斯大剧院
•机场
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
•火车站
鄂尔多斯站
•车牌代码
蒙K
•行政编码。
鄂尔多斯市地理概况及行政区划
鄂尔多斯市地理概况及行政区划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
东部、北部和西部分别与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部与陕西省榆林市接壤。
全市交通便利,荣乌高速(G18)、包茂高速(G65)、G210、G109等道路贯穿全市,其中G18经过准旗、东胜、伊旗、杭锦旗、鄂托克旗;G109经过准旗、东胜、达旗、杭锦旗、鄂托克旗;G65和G210经过达旗、东胜、伊旗。
鄂尔多斯市辖8个旗区,其中:旗7个、区1个。
总人口162.54万人。
东胜区:辖6个街道、6个镇、1个乡:交通街街道、公园路街道、林荫路街道、建设街街道、富兴路街道、天骄路街道、泊尔江海子镇、柴登镇、罕台镇、万利镇、铜川镇、布日都镇、哈巴格希乡,以及东胜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巴什新区。
总人口26.5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55万人,农村人口5.98万人。
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铜川镇和万利镇合并为塔拉壕镇;设立巴音门克街道、哈巴格希街道、诃额伦街道。
达拉特旗:辖9个镇、10个乡、1个苏木:树林召镇(旗政府所在地)、白泥井镇、大树湾镇、解放滩镇、高头窑镇、耳字壕镇、中和西镇、吉格斯太镇、王爱召镇、乌兰乡、昭君坟乡、树林召乡、榆林子乡、德胜泰乡、蓿亥图乡、青达门乡、盐店乡、敖包梁乡、马场壕乡、展旦召苏木。
总人口约32.6万。
准格尔旗:辖8个镇、1个苏木、1个新区及1个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薛家湾镇(旗政府所在地)、大路镇、柴达木镇、龙口镇、准格尔召镇、沙圪堵镇、纳日松镇、暖水镇、布尔陶亥苏木;大路新区及沙圪堵经济技术开发区。
总人口约32.15万人。
伊金霍洛旗:辖7个镇:阿勒腾席热镇(旗政府所在地)、乌兰木伦镇、伊金霍洛镇、设札萨克镇、纳林陶亥镇、红庆河镇、苏布尔嘎镇。
总人口约16.45万人。
乌审旗:辖6个苏木乡镇,其中:镇5个、苏木1个。
嘎鲁图镇(旗府所在地)、乌审召镇、图克镇、苏力德苏木、乌兰陶勒盖镇、无定河镇。
鄂托克前旗自然概况
鄂托克前旗自然概况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
地理坐标东经105°31′~108°31′,北纬37°38′~38°45′。
东、北与乌审旗、鄂托克旗相连,南与陕西省定边、靖边县接壤,西与宁夏盐池、灵武、陶乐县毗邻。
境内主要由毛乌素沙地和鄂尔多斯梁地两大地貌构成,总面积12318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总人口72415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全旗市镇人口占总人口30.8%。
距鄂尔多斯市400公里,距呼和浩特市700公里,距宁夏银川市127公里。
旗人民政府驻敖勒召其镇,邮编:016200。
代码:150623。
区号:0477。
拼音:Etuokeqian Qi。
【行政区划】鄂托克前旗辖4个镇:敖勒召其镇、上海庙镇、昂素镇、城川镇;上海庙牧场。
设68个嘎查村、7个社区居民委员。
【历史沿革】战国时为义渠、朐衍、羌等游牧地。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属北地郡。
汉元朔二年(公元127年)后,放朔方郡,境属临城修都县。
东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后,南匈奴等部众入居。
西晋十六国时为前后赵、前后秦属地。
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公元391年)魏据。
北魏天赐四年(公元407年)入赫边氏大夏国,属夏州。
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灭夏,东北部属夏州阐熙郡、大安郡,在境长泽县,西南郡属西安州大兴郡。
北周时属夏州部管府弘化郡。
隋境仍置长泽县,属朔方郡,余属灵武郡怀远县和盐川郡境置白池县。
唐初因之,后为内附突厥人居区,初为六胡州,北并匡州后辖北部地区,南长泽并置长州,后复县辖南部地区。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置宥州后,中北部属怀德县。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宥州治所移治长泽县,长泽辖区亦属宥州,公元1038年后入西夏。
元据夏后,南部则属陕西行省延缓路,余为查罕脑尔皇室封地。
鄂尔多斯市人口一览:准格尔旗35.92万人,康巴什区11.88万人
鄂尔多斯市人口一览:准格尔旗35.92万人,康巴什区11.88万人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2020年全市GDP总量为3533.66亿元,是内蒙古第一经济强市,GDP排名远高于人口排名。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为215.36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1.3万人,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六人口大市。
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54944人占53.63%,女性人口为998694人占46.37%,男性人口远多于女性人口,男女人口比例明显失衡;60岁及以上人口为323941人,占鄂尔多斯市常住人口的15.04%,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低。
总体来看,鄂尔多斯市的整体人口结构略显“畸形”。
鄂尔多斯市总面积8.7万平方千米,下辖2个市辖区(东胜区、康巴什区)、7个旗(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共计9个县级行政区,以下为鄂尔多斯市9个旗区的人口分布及经济发展情况。
东胜区常住人口为57.42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3.57万人,是鄂尔多斯市唯一常住人口超过50万人的旗区。
东胜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中部偏东,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便利,是全市的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2020年全区GDP总量为702.2亿元,多次入选“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实力最强的县区之一。
准格尔旗常住人口为35.92万人,达拉特旗常住人口为32.86万人,伊金霍洛旗常住人口为24.8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准格尔旗增加0.27万人,达拉特旗增加0.65万人,伊金霍洛旗增加2.12万人,其中达拉特旗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1.06%,是鄂尔多斯市人口老龄化程度第二高的旗区。
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虽然人口并不多,但是经济实力强悍,2020年两旗GDP总量均超过700亿元,长期位列中国百强县前列,论人均GDP的话更是排名全国前十,富裕程度排名全国前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尔多斯各区县基本情况介绍:
一、东胜区:
位于鄂尔多斯市中东部,总面积2 200平方公里,辖6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
2009年,常住人口达到44.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29万人,城镇化率93.0%。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25.31万人,增长1.9%。
其中,男性人口12.71万人,女性人口12.60万人;非农业人口17.41万人,农业人口7.9万人。
东胜区经济发展水平位居自治区前列,实力雄厚,势头强劲,与首府呼和浩特、钢城包头构成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金三角”,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自治区101个旗县(区)前列。
近年来,东胜区经济总量实现了较快增长。
据初步核算,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7.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0.5%。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 达到117454元,比上年增加了22097元。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0亿元,增长0.1%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00.47亿元,增长14.5% ;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3亿元,增长24.7%。
一、二、三产业比为0.4:39.5:60.1,产业结构比例更加合理。
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大关。
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03.74亿元,同比增长39.2%。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26元,增长12.4%。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943元,增长9.7%。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21014元,同比增长10.2%。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迅猛。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00.53亿元,比上年增长75.1%。
二、达拉特旗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南岸,北与包头市隔河相望,是鄂尔多斯市的北大门。
全旗总面积8200平方公里,辖8个苏木镇,总人口34万。
男性184121人,女性160014人,人口密度40.7人/平方公里。
有蒙、藏、满、回、壮、达斡尔等1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2872人,占全旗总人口的3.86%。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杂居区。
近年来,全旗经济总体保持健康平稳运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定增长。
2009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280.03亿元,比上年增长18.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4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增加值170.37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88.17亿元,增长20.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7%,比上年下降 1.5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84%,上升1.2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1.49%,上升0.31个百分点。
三、准格尔旗
准格尔旗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鄂尔多斯高原东端,蒙晋陕三省交界带。
全旗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2008年年末全旗总人口291336人。
辖一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乡镇。
2009年则突破了500亿元大关,达到539.48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成倍增长,人均GDP为167540元。
“十五”以来,准格尔旗GDP增长了12.4倍,年均增幅达到31.4%。
经济的快
速发展,使准旗的财政实力大大增强,财政支出的结构的日趋合理,2009末全旗财政收入突破100亿元大关,较2000年增长近34倍。
在全区102个旗县市区中排名第二。
2009年全旗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43亿元,按现价增速算比2000年增长154%,“十五”以来,财政收入增长了20.5倍,年均增幅达到32.3%。
1999-2009年,全旗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从7537元增加到2009年的46895元,增长6.2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982元增长为23106元,增长4.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371元到7945元,十年增加了5574元,增长3.4倍。
四、鄂托克前旗
鄂托克前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西南端,地处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
全旗土地总面积1.218万平方公里,现辖4个镇,68个嘎查村,总人口7.5万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1%,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旗以煤炭为主的工业经济正在兴起,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为推进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5.67亿元,增长18.2%;财政收入 4.55亿元,增长90.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324元,增长17.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66元,增长9.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60.3亿元,增长49%;全旗在岗职工人均工资42765元。
五、鄂托克旗:
鄂托克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部,东邻杭锦旗,西连宁夏平罗县陶乐镇并与石嘴山市和阿拉善盟隔河相望,南接乌审旗,西北界乌海市,是鄂尔多斯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旗南北长209公里,东西宽188公里,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9.4万人,流动人口6万人,总人口12.4万人,其中蒙古族2.4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下辖6个苏木镇。
近年来,鄂托克旗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特色城镇化进程,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2006年跨入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行列,列全国县域经济西部百强县第11位。
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5亿元,现价同比增长40.5%,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演进为2.5:77.2:20.3;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0亿元,同比增长8.3%;财政收入达到21.6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同比增长84.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分别达到16991元和7058元。
在全区101个旗县中,GDP列第12位,人均突破2万美元,财政收入列第9位,人均财力迈进全市前列,全旗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活力大增强、发展水平大提升的冲刺阶段,正处于由强调经济增长向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民生改善的转型升级时期。
六、杭锦旗
杭锦旗位于黄河“几”字湾南岸,地跨鄂尔多斯高原与河套
平原,黄河流经全旗242公里,库布其沙漠横亘东西。
全旗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辖1个自治区级开发区、5镇1苏木,总人口14.2万,其中蒙古族2.5万人。
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
近年来,全旗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杭锦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结构转型、创新强市”、“统筹城乡、集约发展”的战略部署,强力推进全旗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6亿元,增长14.6%,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8.7亿元,增长7.8%;二产增加值完成12.8亿元,增长13.7%;三产增加值完成14.5亿元,增长19.9%。
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25:35:40。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15亿元,增长37.4%。
七、乌审旗
乌审旗位于鄂尔多斯市西南部,处在蒙、陕、宁经济发展的金三角地带,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鄂尔多斯市、陕西省榆林市、宁夏银川市三角架构的中心,九曲黄河三面环抱。
全旗总面积1、16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0万人,下辖6个苏木镇。
近年来,乌审旗国民经济运行呈现的经济稳健快速增长,质量效益稳步提高良好态势。
2009年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3.13亿元,增长24%,增速高于全市1个百分点、高于全区7.1个百分点。
在第九届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一举跻身全国西部33强。
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49亿元,
增长1.5%,;第二产业增加值110.59亿元,增长27%,;第三产业增加值36.05亿元,增长21.4%。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72:24。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到154676元,比上年净增41238元,增长36.4%。
职工工资有较大增长。
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 44198元,与上年相比人均纯增8810元,增长25%。
全旗财政总收入累计完成151688万元,同比增长21.4%,按新口径计算,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27599万元,同比增长30.1%。
全年地方财政支出165343万元,同比增长58%。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4亿元,同比增长61.4%。
八、伊金霍洛旗
伊金霍洛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总面积5600平方公里,辖7个镇,总人口15.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1万人。
境内资源富集,交通便捷,也是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周边地区的重要立体交通枢纽。
伊金霍洛旗的县域经济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梯队。
伊金霍洛旗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速度。
2009年底,全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93.5亿元,增长20.7%;财政收入完成80亿元,增长5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219.9亿元,增长29.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3098元和7959元,分别增长13.2%和9.6%。
跃居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第54位,稳居西部百强第4位,居全区69个旗县第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