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翻译理论给文学翻译批评的启示-最新文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翻译理论给文学翻译批评的启示

提要: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以“充分度”为标准的新的动态模式,使批评者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去分析制约译者翻译目的的因素,进而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结果。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ies’ Enlightenmenton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Liu Chang Zhao You-bin

(UEST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With the criterion of “adequacy” the functionalist translation theories in Germany put forward a new dynamic perspectiv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y lead critics to analyze the macro factors and micro factors which affect a translator’s purpose, thus achieving objective and fair evaluation. The criticism of the poems translated by Xue Heng School is a case in point.

1 功能翻译理论简介

功能派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其形成大体经历了4个阶段。

首先, 凯瑟林娜?莱斯(Katharina Reiss) 在1971 年出版的《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 Criticism)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

形。不久以后, 其学生汉斯?弗美尔 (Hans Vermeer) 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功能派的奠基理论: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根据这种理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在弗美尔的“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利?曼塔莉(Justa Holy- Manttari)进一步发展功能派翻译理论。她用信息传递来指各种跨文化转换,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20世纪90年代初,克里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 总结已有功能翻译理论,写成《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提出“忠诚”原则来完善功能理论。

2 功能翻译理论形成的突破

功能翻译理论中的行为翻译论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互动的

行为,译者的任务是要让不同文化群体成员之间的交流得以进行。而这种交际互动的行为又必然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背景。有时候,由于语言行为、文化期待以及知识背景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无法进行有效沟通,译者有权根据其翻译目的,即译文在译语文化里的预期功能,来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可见,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放在一种动态的文化背景下,强调译者的能动介入。因此,功能派翻译理论拓宽了传统的翻译理论研究的视角。

功能翻译理论中和文学翻译批评联系最紧密之处在于功能

派针对传统的“等值”(equivalence)标准提出了新的标准:“充分度”(adequacy),即一部译作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译者预期的目的。在此我们可将“等值”和“充分度”作一个简要的比较。在传统的翻译批评里,评判译作好坏的标准是其与原文的接近程度,即“等值”。既然原作是一个静态参照物,一旦产生便不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那么将其作为翻译批评的标准就使得批评局限于文本,带来的结果如许钧所说,我国的文学翻译批评“一是‘过死’,只处于翻译批评的基本层次……对照原文与译文,挑出其错误;二是‘太活’,纯粹是感想式的”(许钧 1999:116)。而“充分度”的决定因素就是达到翻译目的与否,它将研究聚焦在翻译过程中各种目的的选择上。译者的翻译目的是根据实际情况不同而发生改变的,这就使得评判标准本身也是动态的。比如同样将古典名著《西游记》翻译成外国文字,将儿童作为读者群的译本与将学者作为读者群的译本在翻译策略、译文内容选择等方面区别会很大,仅从“等值”角度去评判则很片面。批评者运用“充分度”这一标准来进行翻译批评就会一改过去的简单切入式定向思维。该标准的重要性可以用文军的话来总结,“以翻译目的为核心,标准多元化,兼顾原文作者、翻译发起者、译者和译文读者多边关系,同时强调翻译的跨文化交际功能的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文军高晓鹰 2003:48)。

3 功能翻译理论给文学翻译批评的启示

功能翻译理论给文学翻译批评的启示就是批评者应该以翻

译目的为中心,重点分析制约翻译目的的宏观和微观因素,继而历史地、客观地、系统地评价翻译结果。

“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 而是在一个连续统一体中进行; 它不是一种孤立的行为,而是一个正在进行的不同文化间转换的过程的部份。而且,翻译是一项操纵性很强的活动,贯穿在语言和文化的转换过程的所有阶段当中。翻译不是不受干扰的,透明的活动,而是每一阶段都非常重要的活动。”(Susan Bassnett 1999:2) 这段话生动地指出了翻译活动受制于诸多因素,翻译目的当然也一样。下面,笔者将从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的角度来讨论。

3.1 宏观因素

苏珊?巴斯内特(Susan Bassnett)指出,“现在研究翻译意味着要考察塑造特定文化的过程,该过程包括文学之外的因素: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纯哲学上的”(Gentzler 1993:191)。笔者将宏观因素归纳为历史背景、政治影响、文化失衡、意识形态及审美传统。

(1)历史背景

许钧认为,翻译批评“更要把译作放入历史的流程”(许钧袁筱一 1997:8)。翻译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都会打上深深的时代的烙印。例如,严复与中村正直几乎同时译介英国人弥勒(J. S. Mill)写于1859年的《论自由》(On Liberty),而两国处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