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二则知识点
八上语文《消息二则》人教版笔记
八上语文《消息二则》人教版笔记一、重点字词1、新闻常识:(1)消息的特点:内容真实,事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
(2)消息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
(3)消息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结构五个部分。
(4)不同形式的消息:简讯、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述评性消息、特写性消息。
2、字词积累:(1)字音:芜(wú)杂、磅礴(bó)、泄(xiè)气、召开(zhào)、倚(yǐ)马可待(2)字形:泄—泻磅—傍泄—骸倚—倚靠(3)词语:慷慨淋漓、气冲斗牛:形容充满豪情、情绪激昂;刻骨铭心:形容感念很深,永远不忘;马不停蹄:一刻也不停地赶路;风餐露宿: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辛苦。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标题简明概括地写出消息中最重要的事实。
导语扼要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
主体具体地叙述报道的事实,补充导语里未展开的内容。
背景材料用来说明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事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或者说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深刻理解主题思想。
结语用总结式对所报道的事情加以评论;或提出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提出希望与读者共同展望美好的未来。
有些新闻比较简短,结尾也就很简单,事情叙述完了,文章也就自然结束。
2、标题、导语、主体是一般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背景和结语有时暗含在主体中,有时可以省略。
3、新闻稿的书写格式:倒叙,有时有导语,有时可无导语,主体可分段,可有背景(在主体后面),可在主体中交代(材料),有时可无结语,各种新闻表达方法都要用得恰当。
4、新闻稿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扼要、及时、容纳信息量大。
5、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6新闻的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
背景必须按照事实本来面目进行叙述,对所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等,都要写明是客观存在的史实,既不能虚构,也不能夸张。
背景可以穿插在各个段落中,可以简明扼要地叙述,也可以不厌其烦地交代细节;既可以从头到尾专门写,也可以三言两语一带而过;既可以放在开头作简要说明,也可以放在结尾扼要补充;它依附于主体而存在,切忌冗长繁杂;它服从于主题的需要而使用,不要喧宾夺主。
八年级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
八年级语文第1课消息二则一、课文内容。
- 内容概述。
- 这则消息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报道了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的战况。
开篇点明时间“二十一日”,接着写地点“长江前线”,人物是“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事件为“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文中用“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一句,概括地叙述了事件的核心内容。
然后描述了渡江战斗的具体情况,如“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还提到了国民党军的毫无斗志,“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 语言特色。
- 简洁准确:全文短小精悍,用简短的文字传递了大量信息。
例如“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简洁地描绘出渡江时的环境和我军的气势。
- 用词生动:“摧枯拉朽”一词形象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把国民党军的不堪一击表现得淋漓尽致。
- 内容概述。
- 这则消息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
文章首先总述“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接着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分别叙述。
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西路军三十五万大军与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东路军三十五万大军则遇到较为顽强的抵抗,但我军英勇善战,也顺利渡江。
文章最后指出“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 语言特色。
- 层次分明:按照三路大军的渡江情况依次叙述,条理清晰。
如“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这样的叙述使读者能清楚地了解整个渡江战役的进展。
- 富有气势:“百万大军”“一千余华里的战线”等词语,展现出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的宏大规模和磅礴气势。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课消息二则 复习要点
01 消息二则复习要点一、重点字词泄(xiè)气督(dū)战要塞(yào sài)业已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败势力被迅速摧毁。
这里指解放军攻势凌厉,不可阻挡。
溃(kuì)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
风平浪静: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
形容平静无事。
锐不可当(dāng):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不料: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
二、文学常识《消息二则》是毛泽东主席以新华社记者的名义撰写的消息。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
著作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新闻作品集》等。
三、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报道了我军顺利渡江的事实,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英雄气概,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
《人们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通过报道渡江战役的情况,赞扬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司令部和各路军指挥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才能,表现了全党全军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所向无敌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四、知识点1、消息写作的“五要素”消息的五个要素,现在国内外新闻界一致公认的所谓“五何”或“五个W”: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
这五项是缺一不可的,缺了任何一项,消息就不完整,不容易使读者理解了。
现在西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除了五个“W”,还有一个“H”(如何)或(何果),这就是新闻六要素说。
2、结构层次消息的结构层次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导语部分交代了事件总体面貌;主体部分分成三个层次展开:渡江战斗的时间、地点;国民党长江防线崩溃;我军破敌、进击的态势。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导语部分简述渡江战役的胜利;主体部分分三个层次展开:中路军渡江的时间、突破的地点、渡过的人数;西路军渡江情况(同时辅以议论);东路军的渡江情况。
初二第一课语文
初二第一课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电子知识点一、消息的定义:不讲述详细的经过和细节,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及时报道新近发生发现的有价值的实事的一种短篇新闻文体。
消息通常被人们称为新闻。
“新闻”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指各种新闻体裁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调查报告等。
我们这里所讲的消息,指的就是狭义新闻.消息是报纸、广播、电视中最广泛、最经常使用的新闻体裁,它是报纸的主角,是新闻报道数量最大、最常见的新闻形式。
二、消息的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消息只需报道事实,没有必要把事件的根源及相关问题挖得很深很透。
三、消息的种类可以从不同角度区分1、从报道内容上分,可分为:政治新闻、经济新闻、文教新闻、军事新闻、体育新闻、法制新闻、社会新闻等等2、从新闻和事件的关系上分,可分为:事件新闻、非事件新闻3、从反映的对象上分,可分为:人物新闻、事件新闻4、从篇幅长短上分,可分为:长消息、短消息、简讯、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等等我国新闻界较为通行的分法是按写作特点分成四种:动态消息、综合消息、经验消息、评述消息1、动态消息:也称动态新闻,这种消息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国际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新人新事、新气象、新成就、新经验。
动态消息中有不少是简讯(短讯、简明新闻),内容更加单一,文字更加精简,常常一事一讯,几行文字。
2、综合消息:也称综合新闻,指的是综合反映带有全局性情况、动向、成就和问题的消息报道。
3、典型消息:也称典型新闻,这是对某一部门或某一单位的典型经验或成功做法的集中报道,用以带动全局,指导一般。
4、述评消息:也称新闻述评,它除具有动态消息的一般特征外,还往往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同时,由作者直接发出一些必要的议论,简明地表示作者的观点。
记者述评、时事述评就是其中的两种。
四、消息的结构新闻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1、标题:高度概括已经发生的新闻事实,一般包括引标、主标、副标。
八年级 消息二则 知识点
八年级消息二则知识点
1、新闻一:我国将对中考科目进行调整
近日,教育部发布消息称我国将对中考科目进行调整。
根据新
政策,中考将取消政治、历史、地理三科目,而改为综合素质评
价科目。
综合素质评价科目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共计占比30%。
此次调整的目的在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同时,也将为高中阶段选修课程的开设提供更多的空间和机会,
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2、新闻二:英语学习新趋势:智能化教学
据悉,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英语学习也
出现了智能化教学的新趋势。
通过智能化手段,学生可以使用语
音识别、人脸识别、数据分析等技术进行英语学习和测试。
智能化教学的优势在于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方式进
行个性化定制,帮助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评
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提供科学的学习建议。
虽然智能化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基于其优越性和发展趋势,在未来的英语学习中,智能化教学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学习方式。
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课堂笔记
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课堂笔记一、消息一:市区图书馆即将改建1. 背景介绍大家好,今天要聊聊一个对我们所有人都挺重要的消息。
市区图书馆要改建了!听到这个消息,小编真的是既兴奋又有点儿小担心。
为什么呢?因为图书馆可是我们学习的好去处嘛!2. 改建计划这个改建计划听说已经酝酿了好一阵子了。
市相关部门决定要把老旧的图书馆翻新成一个现代化的学习中心。
新图书馆会有更大的阅览区,还会增加很多互动功能,比如虚拟现实学习区,简直让人忍不住想早点去体验一下。
1.1 设施升级新馆里会增加一堆新设施,比如自助借还书机、咖啡厅,还有很多舒适的座椅,让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还能享受一杯香浓的咖啡。
听说,新的图书馆还会设立一个专门的青少年活动区,方便大家搞小组讨论或者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
1.2 改建时间不过,改建也意味着原来的图书馆要关门一段时间了。
市相关部门的计划是从下个月开始动工,预计要半年才能完工。
说实话,这段时间大家可能会感觉有点儿不方便,但为了未来的舒适环境,还是值得等待的。
二、消息二:本市秋季运动会即将开幕1. 运动会的安排哇!说完图书馆的事,再来看看另一个好消息——本市秋季运动会马上就要开幕了!这可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盛事,各学校的运动员们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一展身手。
1.1 赛事安排运动会从下周一开始,持续三天。
除了传统的田径比赛,还有一些新项目,比如跳绳接力和拔河比赛,真的是让人期待得不行。
每个班级都在紧锣密鼓地训练,争取在比赛中拿到好成绩。
大家记得那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吗?每一个小小的努力,都会在赛场上得到回报的。
1.2 参与和观赛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运动会不仅是一个展现自己风采的好机会,更是一个可以聚集大家一起欢庆的时刻。
比赛期间,大家可以带上自家制作的小旗子,给自己的同学加油助威。
不管是运动员还是观众,都能从中感受到运动的快乐和团队的凝聚力。
三、总结好啦,今天的消息就是这样了。
虽然图书馆要暂时关闭,但新的改建绝对值得期待。
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笔记
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笔记
摘要:
一、消息一:汉字听写大会
1.事件背景
2.比赛过程
3.结果与影响
二、消息二:中学生阅读习惯调查
1.调查背景与目的
2.调查结果概述
3.结果分析与建议
正文:
【消息一:汉字听写大会】
我国一年一度的汉字听写大会在各地火热进行,旨在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和书写能力。
本次比赛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众多中学生参与,通过层层选拔,最终选拔出佼佼者进行全国决赛。
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展现了扎实的汉字功底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某中学的选手小王最终脱颖而出,赢得了本次汉字听写大会的冠军。
他的表现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也为其他选手树立了榜样。
本次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不仅激发了中学生学习汉字的热情,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社会的汉字素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汉字的书写和传承问题,为弘扬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消息二:中学生阅读习惯调查】
为了解我国中学生的阅读习惯,教育部门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大部分中学生每天都有阅读习惯,但阅读质量参差不齐。
其中,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最为突出,而课内阅读则相对较弱。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教育专家们认为,提高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是当务之急。
一方面,学校和家庭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他们多读书、读好书;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应加强对阅读教育的投入和指导,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总之,这次调查为我们揭示了中学生阅读习惯的一些问题,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方向。
1消息二则课堂笔记
八年级消息二则课堂笔记
一、课文内容概述
本课主要学习了两则消息,分别是《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这两则消息都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重大胜利。
二、重要知识点
1. 消息的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2. 消息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 消息的语言特点:准确、简洁、生动。
三、笔记内容
1.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标题:简洁明了,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
(2)导语: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主要情况。
(3)主体:详细介绍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经过和结果。
(4)背景:介绍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全国战局的发展状况。
(5)结语:总结了人民解放军的战斗精神和全国人民的支援。
2.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1)标题:点明了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地点。
(2)导语:概括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经过和结果。
(3)主体:详细介绍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的战斗经过和重要意义。
(4)背景:介绍了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全国战局的发展状况。
(5)结语:强调了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在全国战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四、个人感悟与收获
通过学习这两则消息,我深刻感受到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的英勇善战和全国人民的支援。
同时,我也学会了如何
阅读和理解消息这种文体,对于提高我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理解这些事件,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笔记
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笔记(实用版)目录1.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笔记概述2.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的主要内容3.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正文一、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笔记概述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是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和写作技巧。
通过学习消息二则,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意义,同时也能培养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
二、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的主要内容1.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新闻报道的基本要素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其中,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导语要简要介绍新闻的核心信息,吸引读者的兴趣;主体要详细叙述新闻事件,内容要充实且有条理;背景要介绍新闻的背景信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新闻;结语要对新闻进行总结,让读者对新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2.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包括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新闻角度,使新闻更具吸引力;(2)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让新闻更具现场感;(3)注意新闻的语言表达,力求简洁明了;(4)合理安排新闻结构,使新闻内容更有条理。
三、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的学习方法与技巧1.多读新闻报道,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大量的新闻报道,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的内容和意义。
2.模仿写作,培养新闻写作能力学生可以借鉴优秀的新闻报道,模仿写作,从而培养自己的新闻写作能力。
3.结合实际,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撰写新闻报道,不断提高自己的新闻写作水平。
总之,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笔记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消息二则笔记(一)整体感知。
1. 新闻要素。
- 时间:1949年4月20日午夜开始的渡江战役(20日午夜至21日)。
- 地点:长江前线。
-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 事件: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2. 新闻结构。
-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导语部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新闻的核心内容,即渡江人数和渡江的大致时间。
- 主体:从“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到文末。
详细叙述了渡江战斗的经过,包括渡江的时间、地点、战况等。
如描述了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的情景,还介绍了敌军毫无斗志,纷纷溃退的状况。
(二)语言特色。
1. 简洁准确。
- 例如“二十日午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其中“午夜起”明确了渡江开始的时间,“首先”体现了作战的顺序,“二十四小时内”准确地表述了渡江的时长,“三十万人”精确地说出了渡江的人数。
2. 富有气势。
-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摧枯拉朽”这个词形象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强大的战斗力,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读来气势磅礴。
(一)整体感知。
1. 新闻要素。
- 时间:1949年4月20日 - 4月22日(中路军渡江时间为20日起;西路军和东路军渡江时间为21日起)。
-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的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
-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 事件: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2. 新闻结构。
-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导语概括地报道了百万大军渡江的基本情况,包括兵力、战线、作战结果等。
- 主体:按照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顺序叙述。
- 中路军:首先叙述中路军渡江情况,“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
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笔记
八年级上册语文消息二则笔记【知识梳理】1. 消息的定义:对近期新近发生的事件(新闻敏感)所作的简短报道。
2. 消息的种类:①动态消息(侧重于事件的发展过程):概括叙述事件,语言简洁明快。
②经验性消息(侧重于对事件的总结):对成功经验做法作具体详尽的介绍,便于借鉴。
3. 标题的特点:准确醒目。
写法:主标题突出本质,副标题具体补充。
结构:引题——正题——尾题。
要求:一语破的、鲜明、生动。
4. 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结构特点:有叙有议,即概括——具体——结论。
主体:基本要素——六要素。
背景:对事物进行解释说明,烘托环境,背景引出下文主体。
结语:补充新的事实,为读者留下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5. 语言特点:准确、简明、具体、生动。
6. 通讯的特点:(与消息的区别)生动形象、叙述具体、背景铺垫、人物描写等,可读性强,影响力大。
从表现上看:通讯更注重形象刻画,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
从内容上看:通讯报道的往往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而且情节也较详细。
7. “黑线”“密电”“向某进军”在新闻一则中出现表明这是秘密准备、集体行动,并且传达的是指令性的信息,“擒获罪犯”表明新闻的时效性。
【理解感悟】感悟一: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是成功的一半。
我们要学会从生活中取材,学会从生活中找灵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感悟二: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是能否吸引读者的关键。
作为第一部分,导语要简短,语言要精练。
因为它在全文中起到领起和概括全文的作用。
感悟三:新闻的主体部分要具体详细,这是新闻的血肉。
在主体中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可以丰富内容,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同时要注意记叙是主体中的重点,描写要真实自然,议论抒情要有针对性。
感悟四:背景是新闻的“舞台”,不可忽视。
它既烘托气氛,又引出下文主体,使新闻更具有时效性和影响力。
【失误分析】1. 格式错误:有些同学写新闻时,将标题放在导语或主体中,这是不符合要求的。
八年级消息二则笔记
八年级消息二则笔记以下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课《消息二则》的笔记知识点汇总:一、重点字词1.重点字读音:于(yú),桧(huì),到(dào),但(dàn),迫(pò),即(jì)2.重点词语解释:(1)溃退:指军队被打败并向后撤退。
(2)业已:已经。
(3)摧枯拉朽:比喻迅速摧毁腐朽的力量。
(4)风驰电掣:形容速度极快,像风吹闪电一样快。
(5)歼灭:消灭全部敌人。
(6)溃退:指军队被打败并向后撤退。
(7)范畴:领域、范围。
(8)锐不可当:勇往直前的气势,非常势不可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标题的作用是什么?答:“庆祝南京解放”是标题,用来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表明文章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即我军胜利解放南京。
2.导语一般包括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答:导语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
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给读者一个整体的认识和印象。
3.主体部分包括哪些内容?其作用是什么?答:主体部分承接导语,阐述导语所揭示的主题,对新闻事实作具体的叙述和展开。
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概述我军以摧枯拉朽之势解放南京的情景;二是概述我军在解放南京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三是概述我军解放南京的历史意义。
这些内容是对导语中新闻主题的具体展开和阐述,使读者对整个新闻事实有全面、具体、完整的了解。
4.背景材料在新闻中的作用是什么?本则消息共涉及几次背景材料的运用?其作用分别是什么?答:背景材料在新闻中的作用是说明新闻事件的产生原因、存在基础和影响其性质、意义的大小。
本则消息共涉及三次背景材料的运用。
第一次是在导语中,第二次是在主体部分中,第三次是在结束语中。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1)说明我军胜利解放南京的背景;(2)突出我军解放南京所取得的伟大胜利;(3)强调我军解放南京的历史意义。
5.结语的特点是什么?它在新闻中的作用是什么?答:结语的特点是简短、扼要,常常只有一句话或一段话。
《消息二则》课堂笔记
《消息二则》课堂笔记
《消息二则》是一篇介绍新闻写作的课文,主要讲述了消息的特点、结构和写作方法。
下面是《消息二则》的课堂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课文。
一、消息的特点
真实可信:消息必须以事实为基础,真实可信,不能虚构或夸大事实。
简明扼要:消息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避免冗长的描述。
客观中立:消息要客观中立,不要带有个人情感或偏见。
二、消息的结构
标题:消息的标题要简明扼要,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导语:导语是消息的开头部分,通常用简短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引起读者的兴趣。
主体:主体是消息的主要部分,详细介绍新闻事件的背景、经过和结果。
结尾:结尾是消息的结尾部分,通常对新闻事件进行总结或评论。
三、消息的写作方法
用事实说话:消息要用事实来说话,通过描述新闻事件的具体细节来展现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突出重点:消息要突出重点,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
合理分段:消息要进行合理的分段,使结构清晰明了。
每一段都要围绕新闻事件的一个方面进行描述,避免杂乱无章。
使用简练的语言:消息要使用简练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使读者能够容易理解。
八上语文消息二则笔记
八上语文消息二则笔记
一、重点字词
1.重点实词:
锐不可当(dāng) 歼灭(jiān) 封锁(fēng) 长途跋涉(bá shè)
2.重点虚词:
因为 几乎 从而 所以 就 既 又 于是 至于 此外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标题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2.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3.正文: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4.结语: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
不料
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的
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2.背景: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内和平协定》上签字。
4月23、
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向南挺进。
3.消息特点:内容真实、报道及时、立场鲜明、语言简明扼要。
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课堂笔记
八年级语文消息二则课堂笔记一、1.1 消息一的内容与主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名为《草房子》的课文,这是一篇描绘农村生活的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小兵的孩子,他的家庭贫困,但他却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在学校里,他努力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现实却是残酷的,他的家庭状况并没有因为他的努力而有所改善。
小兵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生命。
这篇课文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生活的艰辛,以及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也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即使在困境中,小兵依然保持着善良和乐观的心态。
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
二、2.1 消息二的内容与主题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另一篇名为《鲤鱼跳龙门》的课文。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条鲤鱼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不断努力,最终成功跃过龙门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有信心,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目标。
这篇课文让我们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地追求和努力,而不是等待命运的安排。
我们应该像鲤鱼一样,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不畏艰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三、3.1 总结与反思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还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不畏艰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还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
但是,我们要相信自己,相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就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
我们还要学会感恩,感谢那些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给予帮助和关爱的人。
正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们更加坚定地走向成功的道路。
通过学习这两篇课文,我们对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还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怕困难,不畏艰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信息二则课堂笔记
信息二则课堂笔记一、文章背景(如果有提及)- 记录关于这两则信息产生的时代背景、事件背景等内容。
例如是战争时期的通讯报道,那就介绍战争的名称、大致情况等。
二、字词积累。
1. 生字。
- 列出文中出现的生字,标注拼音、部首和笔画数。
例如:“歼(jiān),部首:歹,笔画数:7。
”2. 生词。
- 解释文中的重点生词,包括词语的意思、近义词、反义词等。
如“溃退(军队被打垮而后退),近义词:败退,反义词:挺进。
”三、文章结构。
1. 第一则信息。
- 开头。
- 概括开头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
- 主体。
- 阐述主体部分对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包括重要的情节、事件的发展顺序等。
- 结尾。
- 总结结尾部分的意义,如事件的结果或者带来的影响等。
2. 第二则信息。
- 同样按照开头、主体、结尾的结构分析内容。
四、内容分析。
1. 主题思想。
- 概括两则信息共同表达的主题,例如是对某次战役胜利的歌颂,或者是对某个社会现象的报道及反映的社会问题等。
2. 写作手法。
- 描写手法。
- 找出文中运用的描写手法,如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等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等,并分析其作用。
例如:“文中通过对战士们英勇作战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他们的英勇无畏。
”- 修辞手法。
- 列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例如:“‘敌军像潮水一般溃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敌军败退的狼狈情景。
”五、情感表达。
- 分析作者在两则信息中表达的情感倾向,是积极的(如对胜利的喜悦、对英雄的崇敬)还是消极的(如对敌人暴行的愤怒)等。
消息二则
事件: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
四、“新华社长江前线1949年 4月22日2时电”属于新闻的什 么?在新闻中起什么作用?
答: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 发电地点和发电时间。
电头的作用: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
著名通讯社名称:新华社(中国) 美联社(美国) 路透社(法国) 塔斯社(俄罗斯) 共同社(日本)
一、阅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各个 组成部分。
标题: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主体:渡江战斗……诸城进击中。
结语:人民解放军……的命令。
二、本文的标题有什么特点?
简洁、概括。
三、找出这则新闻的要素。
时间:1949年4月20日
地点:长江前线
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
拓展延伸
请找出下面这则新闻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标题
温家宝强调加强应急管理工作
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 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强调, 加强全国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管理工作,必须做好 健全组织体系、运行机制、保障制度等工作。
导语:国务院于7月23日在京召开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
(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
②句好。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 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 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 斗力, 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 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
本文是一篇消息(狭义新闻),它真 实、及时、简要地报道人民解放军百 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情况。全面介绍了 渡江三路军的进军的时间、地点、战 线、战况,使人对震惊中外的渡江战 役之概貌有所了解。这则新闻的标题、 导语和主体部分的结构安排等都颇有 讲究,值得细心体味。文中的语言准 确精练,铿锵有力。
第01课消息二则(教师版)-2022-2023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讲义()
第01课 消息二则课程标准课标解读 1.把握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内容。
2.了解消息结构。
3.把握消息的语言特点,了解消息的写作手法。
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2.理清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3.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知识点01 新闻文体知识1.概念新闻是满足人们信息传播与交流需求的一种实用性文体,是对新近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
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广义的新闻包括消息、通讯、特写、评论、报告文学等。
2.特点基本特点:(1)内容真实;(2)反应迅速;(3)语言简洁明确。
最主要特点:用事实说话。
3.新闻的六要素: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o(何人)、Why(何故)、How(如何)。
4.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即学即练1】说说下面加点词体现了新闻的什么特点?1.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
知识精讲目标导航“大约”两个字体现了新闻真实准确的特点。
2.不到..突破敌阵。
..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不到”“即已”说明时间短,说明了新闻的及时性。
知识点02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诗人、书法家。
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
2、文题解读“我三十万大军”点明了人物,“南渡长江”点明了事件,“胜利”点明了事件的结局。
题目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语言简洁,概括性强。
3、主旨点睛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大约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南渡长江的基本情况,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所向披靡的气概,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息二则知识点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传播已经变得越来越快速和方便。
我
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大量的信息,包括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
其中,消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一种信息形式。
在这篇
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消息的概念、特点和处理方法,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各种不同的消息。
一、消息的概念
消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信息形式,通常意味着有意向的、有意
义的和有用的信息。
它通常是通过一些媒介渠道传递给接收者的,并且可以影响接收者的态度、行为和决策。
消息可以涉及各种内容,比如新闻、公告、广告、谣言、传言、八卦等等。
二、消息的特点
消息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消息的本质
和传播规律。
1. 快速性
消息传播的速度通常非常快,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
一条消
息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递到很多人手中,从而影响他们的观点和态度。
2. 短期性
由于消息的快速传播,它的生命周期通常很短暂。
人们往往容
易忘记一条消息,并对之前的消息失去关注。
3. 可塑性
消息的可塑性意味着它可以被修改、传输和解释。
这使得消息
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较难确定,并导致客观事实与主观解释的混淆。
4. 广泛性
一条消息可以涉及到许多不同的人群、地区和文化背景。
它可
以在不同的社交群体中产生不同的反应和影响。
5. 传染性
消息通常具有传染性,即一条消息传递给了一个人之后,他或她可能会传递给其他人。
这种现象在病毒爆发和谣言传播中尤为明显。
三、如何正确处理消息
由于消息的特点和影响,我们需要学会正确处理消息,以避免受到负面影响。
1. 确认消息来源
在接收到一条消息之后,我们首先要确认它的来源。
我们应该避免接收和转发未知来源的消息,以免陷入虚假信息和欺诈的陷阱。
我们可以先进行简单的线上搜索来验证消息来源的可信度,以确认其真实性。
2. 分辨消息真假
在验证了消息来源之后,我们需要更多地了解消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我们应该避免轻信一些虚假新闻、流言和传言,特别是涉及到敏感和紧急的事件。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多个来源的信息来判断消息的真实性,并谨慎对待一些模棱两可的信息。
3. 避免盲目的情绪反应
消息往往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态度。
我们应该避免被一些情绪化的消息所影响,特别是那些带有仇恨、谩骂和诽谤的消息。
我们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避免盲目地陷入情绪反应。
4. 积极传递正面信息
与其被负面消息所影响,我们不如积极传递正面信息,尤其是支持社会发展、鼓舞士气和帮助他人的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社交关系和形象,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结语
消息的传播与接收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影响非常大。
对于我们来说,正确地处理消息和推广正面信息非常必要,以保护自己和他人的权益。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信息敏感和思维敏锐,以更好地适应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