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化学__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试卷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fdb7917650e52ea551898a0.png)
二、填充题: 1. ; ; 头对头; 肩并肩。 2. 能级分裂; 能级交错。 3. 氧化; 氧化; 正; 氧化剂; 还原剂。 4. 氮; 4; 平面正方形; 二乙二胺合铜(II)配离子; 螯合物(内轨型 配合物) 5. K1 = (K1)2; K2 = (1/ K3)2。 6. 提供质子的物质; 接受质子的物质; 共轭。 7. 蒸气压下降; 凝固点下降; 沸点升高; 渗透压。 三、计算题 1. 解: 2SO2(g) + O2(g) 初始: 1.00 1.00 平衡: 1 20.385 0.615 根据分压定律:
3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6. (B) 11. (B) 16. (B)
2. (C) 7. (A) 12. (A) 17. (C)
3. (D) 8. (D) 13. (A) 18. (D)
4. (D) 9. (C) 14. (B) 19. (D)
5. (A) 10. (A) 15. (D) 中, 不合理的是: …………………………………………… ( ) (A) 4,-1,0,+1/2; (B) 3,1,-1,+1/2; (C) 2,1,1,-1/2; (D)1,0,0,+1/2。 11. 下列浓度相同的溶液中, 哪一个溶液的 pH 值最大: ……………………………… ( ) 5 5 10 已知:Ka(HAc) = 1.7610 ;Kb(NH3H2O) = 1.7710 ;Ka(HCN) = 4.9310 ;Ka (HF) = 3.53104; (A) NaAc; (B) NaCN; (C) (NH4)2SO4; (D) NaF。 12. 下列有关薛定谔方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薛定谔方程本身体现了波粒二象性; (B) 求解薛定方程可得到四个量子数; (C) 求解多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可获得其波函数的精确解; (D) 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是由薛定谔方程推导而来。 13. 下列氯化物中, 水解程度最大的是: ………………………………………………… ( ) (A) PCl5; (B) AlCl3; (C) FeCl3; (D) ZnCl2。 14. 在下列化合物或离子中, 键角最小的是: …………………………………………… ( ) 2+ + 2 (A) Ni(CO)4; (B) [Cu(NH3)4] ; (C) [Ag(NH3)2] ; (D) [Zn(CN)4] 。 15. 等温条件下,从定性角度看,哪一个反应的 ΔrSm最大:…………………………( ) (A ) 2SO2(g) + O2(g) === 2SO3(g); (B) 2H2(g) + O2(g)=== 2H2O(l); (C) FeO(s) + CO(g) === Fe(s) + CO2(g); (D) PCl5(g) === PCl3(g) + Cl2(g)。 16. 下列浓度相同的 4 种稀溶液:(a) C6H12O6,(b) HCl,(c) NaCl,(d) K2SO4,其凝固点高 低顺序正确的是: ………………………………………………………………………… ( ) (A) a>b=c>d; (B) d>c=b>a, (C) d>c>a>b; (D) b>a>c>d。 17. 升高同样的反应温度,一般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倍数较多的是:…………………( ) (A) 吸热反应; (B) 放热反应; (C) Ea 较小的反应; (D) ΔrSm较大的反应。 18. 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 (A) Cl (B) O (C) N (D) F 19. 下列物质中,分子内具有极性键但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是:……………………( ) (A) CH3OH; (B) NH3; (C) H2S; (D) CCl4。 20. AgBr 在下列哪一种介质中的溶解度最大:…………………………………………( ) (A) KBr(aq); (B) AgNO3(aq) (C) 纯水; (D) 氨水。 二、二、填充题 (每一空格 1 分,共 25 分。 ) 1. 根据电子云的重叠方式, 共价键可分为 键和 键, 前者的特征是 , 后者的特征是 。 2. 由于电子云的钻穿效应,使同一电子层中的原子轨道发生 现象。在同一能 级组内,若电子的钻穿效应大于屏蔽效应,会使原子轨道发生 现象。 3. 某电极的电极电位值愈大,表明该电对中 型物质的 能力愈强。 当两个电极组成一原电池,电极电位较大的电对作为原电池的 极,电池反应就是 由 和 所发生的化学反应。 2+ 4. [Cu(en)2] 配离子中配位原子是______;配位数为______;配离子的空间构 型为_______;该配离子的名称是 ,属_______物。 5. 温度为 T 时,反应 4HCl(g) + O2(g) 2Cl2(g) + 2H2O(g) 的标准常数为 K1; 2HCl(g) + 1/2 O2(g) Cl2(g) + H2O(g) 的标准常数为 K2; 1/2 Cl2(g) + 1/2 H2O(g) HCl(g) + 1/4 O2(g)的标准常数为 K3。 则 K1与 K2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K2与 K3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https://img.taocdn.com/s3/m/29457c046c85ec3a87c2c57b.png)
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核电荷数增加,虽然总电子数增加,但是新增加的电子是排入最外层轨道或次外层轨道,它们对外层电子有屏蔽作用,但并没有将增加的核电荷完全屏蔽掉,因而随着原子序数增加,核对最外层电子的有效吸引还是逐步增大的,故使原子半径在同一周期中自左至右呈现缩小的趋势
第三节
共价键的理论
价键理论(VB法电子配对法):若两个原子各具有未成对的价层电子,当它们彼此靠近时,双方的独电子就可能彼此自旋配对,成为一对共用电子对,这对共用电子对被限定在两个原子间的一个局部小区域内运动,在两个原子间形成了一个较密的电子云区域,借此把两个原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共价键。
能量最低原理: 在基态时,电子在原子轨道中的排布在不违反泡利不相容原理的前提下,总是优先排入能量尽可能低的轨道,在低能量的轨道占满后,才依次进入能量较高的轨道。
洪特规则: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中排布的电子,总是尽可能分占不通的等价轨道而保持自旋方向相同,这种排布方式避免了同一轨道中两个电子的排斥,无需消耗电子配对能,使整个原子能量处于最低状态。
第二节
金属晶体结构
金属原子中只有少数的价电子能用于成键,价电子的数量不足以使金属晶体中原子间形成正常的离子键或者共价键。由于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电离能也较小,外层价电子很容易脱离氢原子的束缚,形成"自由电子"或"离域电子",在金属晶体中由于金属原子紧密的堆积在一起,它们的价电子并非固定在个别金属原子的附近,而是为整个晶体中的全部原子所共有,这些共用电子起到把许多原子或者离子粘合在一起的作用,形成了所谓的共价键。这种键可以看成是改性的共价键,即是由多个原子共用在整个金属晶体内流动的自由电子所形成的共价键。
第十节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主要参考书目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主要参考书目](https://img.taocdn.com/s3/m/1fd359c489eb172ded63b7f8.png)
注册电气工程师考试主要参考书目一、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编:《高等数学》(上册、下册)(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编:《线性代数》(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浙江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普通物理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三、普通化学 1. 浙江大学编:《普通化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2. 同济大学编:《普通化学》。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刘国璞编:《大学化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年。
4. 余纯海、齐昌瑶编:《工程化学》。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6年。
四、理论力学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材料力学 1. 孙训方、胡增强编著,金心全修订:《材料力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流体力学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教研室:《水力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郝中堂、周均长主编:《应用流体力学》。
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七、计算机应用基础 1. 徐惠民等编:《计算机基础与因特网应用教程》。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
八、电工电子技术 1. 秦曾煌主编:《电工学》(上、下册)(第六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 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下册(第三版电学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年。
九、工程经济 1. 傅家骥、仝允桓主编:《工业技术经济学》(第三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
2. 吴添祖主编:《技术经济学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十、电路与电磁场邱关源主编:《电路》(第四版)上、下册。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一、模拟电子技术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十二、数字电子技术康华光主编:《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答案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64df01a5e9856a56126084.png)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答案【篇一:同济大学普通化学06-07期末试题】末考试试题一、是非题(对的在题前括号内填“+”,错的填“-”。
每小题1分,共10分)()1.273k,101.325kpa凝结为冰,其过程的△s0。
()2.一个反应如果是放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表示补充了能量,因而有助于提高该反应进行的程度。
()3.在原子晶体中,分子内是共价键,分子间也是共价键。
()4.从物质结构知识可以判断,fecl3的熔点高于fecl2 。
()5.3个p轨道的能量、形状和大小都相同,不同的是在空间的取向。
()6.同一元素的离子半径小于其原子半径。
( )9.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浓度增大,则反应速率加快,所以反应速率常数增大。
种溶液中,c(h)与c(oh)之乘积均相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石墨属于?????????????????????????????() a.原子型晶体b. 分子型晶体 c.离子型晶体 d.过渡型晶体2.下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焓只有在某种特定条件下,才与系统反应热相等; b.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 c.焓是状态函数;d.焓是系统能与环境进行热交换的能量。
3.下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固体i2分子间作用力大于液体br2分子作用力b.分子间氢键和分子内氢键都可以使物质熔点、沸点升高;c.hcl是直线型的,故cl 原子采用sp杂化轨道,与h原子成键;d. bcl3分子的极性小于 becl2分子的极性 4. 已知某弱酸ha的另一弱酸hb的第 1 页共 5 页+-3+-2+?3+-2+,则反应hb+naaha+ nab的标准平衡常数为????????????????()6.相同质量摩尔浓度的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凝固点最低的是????????? ( )a.葡萄糖 b.hac c.nacl d.cacl27.下列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 )a.nab.cac.s d.cl8.h2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 ????????????????????( )a.氢键 b.取向力c.诱导力 d.色散力a.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在低温下不能自发进行 d.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10.某电池的电池符号为(—)pt丨a3+,a2+ b4+ ,b3+丨pt (+) ?????()a.a3+ ,b4+ b.a3+,b3+c.a2+, b4+ d.a2+, b3+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10-5-155-3----3. ns和np轨道杂化时,其杂化轨道的类型有、和三种。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试题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092b46be1e650e52ea9914.png)
1993/1999/2000/2005同济大学普通化学试题同济大学1993年硕士生入学考试试题(普通化学A)一、名词解释(20分)1.简单反应、复杂反应2.同离子效应、盐效应3.外轨型配位化合物、内轨型配位化合物4.加聚反应、缩聚反应5.举例说明:三电子π键、离域π键二、选择题:(20分)1.铁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是4s?d6 在轨道中未成对电子数是()A 0B 2C 4D 62.反应2SO3(g)=2SO2(g)+O2(g)的K=32,如果[SO3]=[O2]=2.0mol/L 那么[SO2]等于()A 0.032mol/LB 8.0mol/LC 0.25mol/LD 2.7mol/L3.下列氯化物中,可以在室温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Cl气体的是()A CCl4B Al2Cl6C Fe2Cl6D PCl54.用酸化的重铬酸盐(Cr2O7 ̄)滴定亚铁离子溶液,应该用哪种指示剂最合适()A 二苯胺溶于磷酸中B 铬酸钾C 酚酞D 甲基橙5.欲除去CuSO4酸性溶液中的杂质Fe3+ 加入的最合适试剂是()A KSCNB 氨水C NaOHD H2S6.对一特定反应化学反应速度越快是由于该反应的()A 活化能越小B 活化能越大C ΔG越负D ΔH越负7.下列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 HClO4B HFC HCND HCl8.一个反应的活化能可通过下列中一法获得的斜率来确定()A LnK对TB LnK对1/TC LnK/T对1/TD T/LnK对1/T9.配位化合物K4[Fe(CN)6]的名称是()A 六氰合铁酸钾B 氰合铁(Ⅱ)酸钾C 六氰合铁(Ⅲ)酸钾D六氰合铁(Ⅱ)酸钾10.在下列晶体中,熔化是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A SiF4B AgC CsFD SiC三、填空(20分)1.C2H2分子中有——个σ键,另外有——键。
2.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烧碱并通入氯气产生的沉淀物是————。
3.[Co(CN)6]?(原子序数Co27 ),已知其磁矩为零,其杂化轨道属于——类型,空间构型为————。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化学》课程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f639067524de518974b7d3a.png)
《普通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变化的科学。
《普通化学》是理工科高等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教育,是面向非化学类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本课程适用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能源动力、环境气象、海洋地质、力学航天、测绘计量、应用物理、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等专业。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了解基本技能及其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了解当今化学科学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方向,了解化学与各专业领域的密切联系及在国民经济中的广泛应用,为学习专业课和今后的生产、科学实践打好必需的化学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化学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化学反应中的能力关系和反应速率理论、溶液化学及化学平衡、电化学原理和近代物质结构等。
2、掌握化学基本知识:主要包括元素周期律及重要元素的单质、化合物性质,化学反应规律,配合物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等。
3、了解当代化学发展的大致情况和主要方向。
三、课程基本内容绪论1、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化学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普通化学》课程的学习内容任务、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化学热力学基础:体系与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和功。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恒容热效应与热力学能变;恒压热效应与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盖斯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
计算化学反应的Δr H mθ,Δf H mθ。
2、化学反应的方向:自发过程与化学反应方向,熵与混乱度,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热力学第三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和吉布斯自由能变。
计算化学反应的Δr S mθ和Δr G mθ。
用Δr G m和Δr G mθ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平衡常数Kθ(T)与Δr G mθ的关系。
有关平衡常数计算。
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4、化学反应速率:反应进度与化学反应速率,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级数,质量作用定律。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二章习题答案(详细)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二章习题答案(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a98fdfe7804d2b160a4ec065.png)
∴fG (298k, CO2(g) ) = 1/3 )kJmol1=kJmol1
19.解6CO2(g)+ 6H2O(l)==C6H12O6(s)+ 6O2(g)
fG (298k)kJmol10
∴rG (298k)=[( 6 ) ( 6 ) ]kJmol1=kJmol1>0
∴lnK(500k)= = =
∴K(500k) =1010
解法二:
∵ ln =
= =
∴ =10-7
∴K(500k) =10-7K(298k)=10-7(1016) =1010
23.解:N2(g) +3H2(g) ==2NH3(g)
fH (298k)/ kJmol100
S (298k)/ Jmol1k1
∴rG (298k)=[(2(2] kJmol1=kJmol1>0
∴此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21.解 (1)MgCO3(s) ==MgO(s)+CO2(g)
fH (298k)/ kJmol1
S (298k)/ Jmol1k1
fG (298k) /kJmol1
∴rH (298k)=[+((]=kJmol1
∴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25.解: 平衡反应2SO2(g)+O2(g)2SO3(g)
= ( )Jmol1k1=Jmol1k1
18.解:2Fe2O3(s) + 3C (s ,石墨)==4 Fe (s) + 3 CO2(g)
fH (298k)/ kJmol1
S (298k)/ Jmol1k1
fG (298k)/ kJmol1
普通化学_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普通化学_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https://img.taocdn.com/s3/m/e71f2afc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0.png)
普通化学_同济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体系为单相体系的是答案:0.1mol/L 硫酸铜溶液2.按照酸碱质子理论判断,下列物质既能作为酸又能作为碱的是答案:H2O3.如果阳极用镍,阴极用铁来电解NiSO4溶液,两极的电解产物是答案:Ni和镍离子4.下列碳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强的是答案:BaCO35.Cu的价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答案:3d104s16.其他条件不变,Cu-Zn原电池中若将Cu离子浓度提高10倍,而将Zn离子浓度降低10倍,则该原电池电动势会答案:增大7.下列溶液中,具有缓冲能力的是答案:0.01 mo1/L的HAc溶液与0.005mo1/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8.273.15K、100kPa下,由水、冰、水蒸气、氮气和氧气组成的体系中,含有()相。
答案:9.从化学动力学来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答案: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10.下列物质中,具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为()答案:CH411.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的是()答案:BF312.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那么判断某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答案:电池电动势大于零13.下列物质中,只能充当碱的是()答案:Na2S14.下列化合物中,键角最大的是()答案:BeH215.电子具有确定的原子轨道能级的最好证明是()答案:原子光谱是由不连续的谱线组成的16.难挥发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中,最根本的性质是()答案:蒸气压下降17.[Co(en)(NH3)3Cl]2+配离子中,配位数为()答案:618.欲使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的水解度都增大,可采取下列哪种措施()答案:稀释溶液19.3p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的取值为()答案:0,+1,-120.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下列物质,在水中溶解度最小的是()答案:CuCl21.“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是()年。
答案:201922.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错误的是()答案:燃烧后会产生有害气体23.溶剂的凝固点降低系数kf()答案:只与溶剂的性质有关24.热力学第三定律认为()答案:在0 K时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等于零25.某反应在等温、等压、不做非体积功的条件下,正向自发进行,则有()答案:26.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条件是答案: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27.答案:28.在等温下仅增加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是()答案: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目增加29.答案:30.根据配合物的价键理论,下列分子中不能作配体的是()答案:CH431.下列操作可使溶液的pH值增大的是()答案:将NaF固体加入到HF溶液中将NaAc固体加入到HAc溶液中32.氢氧化铁溶胶具有下列哪些性质()答案:电泳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33.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有()答案:天然气煤石油34.改变下列反应条件,肯定能够增加正反应速率的是(零级反应除外)()答案: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浓度35.下列科学家对近代共价键理论研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有()答案:美国化学家G.N.刘易斯德国化学家F.伦敦美国化学家L.鲍林36.等压反应热等于体系的焓变,焓是体系的状态函数,所以等压反应热也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化学考研 有哪些科目 各科目考哪几门
![化学考研 有哪些科目 各科目考哪几门](https://img.taocdn.com/s3/m/6d2ddef39e31433239689367.png)
15、海南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无机}
16、渤海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无机}
17、华侨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无机}
18、长春工业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无机}
7、山峡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化学综合(有机、无机和分析}
8、南京工业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综合化学}
9、西南民族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化学综合(无机、分析、物化、《世界化学史》)}
10、江苏工业学院{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综合化学}
要考两科综合化学的学校:
1、北京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化学综合Ⅰ②化学综合Ⅱ}
9、天津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含30%结构化学)}
10、河南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
11、扬州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
12、陕西科技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
13、沈阳药科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
14、上海师范大学{考试科目:①有机②物化(含结构化学)}
你准备考哪个专业,一般学校就是考你所考的专业的专业课,再加上物化,有的学校考有机~专业课就2门,除清华北大外,不考数学~
具体的我都给你说了。在你问的问题上,化学专业不考数学,不管考无机有机………………一般是这样的,如果你考有机化学,大部分学校就是考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根据学校不可能是有机,或其他,考物化的多,特别是好的学校),还有就是英语和政治了。就考4科,不算复试~
6、武汉大学{985、211、考试科目:①物化和有机②无机和分析}
7、西南大学{211、考试科目:①无机及分析(含仪器分析)②有机和物化}
8、云南大学{211、考试科目:①化学(一)(有机和物化)②化学(三)(无机和分析(不含仪器分析))}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习题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第一章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bc0eb81c77da26925c5b043.png)
第一章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在下列哪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A)低温和高压(B)高温和低压(C)低温和低压(D)高温和高压2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r G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B)∆r S 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C)∆r H 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D)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3在什么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A)高压和低温(B)高压和高温(C)低压和低温(D)低压和高温(E)往溶液中加HCl1–4当KNO3是按下式溶解于一烧杯水中时:KNO3→K++NO3-∆r H m︒=3.55kJ⋅mol-1其结果是:(A)离子比KNO3分子具有的能量少(B)水变暖(C)1摩尔KNO3电离时将放出3.55千焦热量(D)烧杯变冷(E)烧杯的温度保持不变5下述诸平衡反应中,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加压力时,不受影响的反应是:(A)N2+3H22NH3(B)2CO+O22CO2(C)2H2+O22H2O(D)N2+O22NO(E)2NO2N2O46反应A+B C+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A)对反应没有影响(B)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少7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298K时,纯物质的S m︒=0(B)一切单质的S m︒=0(C)对孤立体系而言,∆r S m︒>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8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A)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B)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C)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D)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E)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9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A)反应产物的浓度(B)催化剂(C)反应物的浓度(D)体积(E)温度10在绝对零度时,所有元素的标准熵为:(A)0(B)约10焦耳/摩尔·度(C)1焦耳/摩尔·度(D)正值(E)负值11有两个平行反应A→B和A→C,如果要提高B的产率,降低C的产率,最好的办法是:(A)增加A的浓度(B)增加C的浓度(C)控制反应温度(D)选择某种催化剂12能量守恒定律作为对化学反应的应用,是包含在下面哪位科学家所发现的原理的阐述中?(A)卡诺(Carnot)(B)盖斯(Hess)(C)勒夏特列(LeChatelier)(D)奥斯特瓦尔特(Ostwald)(E)傅里叶(Fourier)13反应A2(g)+2B2(g)2AB2(g)的∆r H m︒>0,采用下述的哪种方法可以使平衡移向左边?(A)降低压力和温度(B)增加压力和温度(C)降低压力,增加温度(D)增加压力,降低温度(E)加入较多的A2气体14阿仑尼乌斯公式适用于:(A)一切复杂反应(B)发生在气相中的复杂反应(C)计算化学反应的∆r H m︒(D)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15下列各热力学函数中,哪一个为零::(A)∆f G m︒(I2,g.298K)(B)∆f H m︒(Br2,l.298K)(C)S m︒(H2,g.298K)(D)∆f G m︒(O3,g.298K)(E)∆f H m︒(CO2,g.298K)16在298K,反应H2(g)+1/2O2(g)==H2O(l)的Q p与Q v之差是:(A)-3.7kJ⋅mol-1(B)3.7kJ⋅mol-1(C)1.2kJ⋅mol-1(D)-1.2kJ⋅mol-117某化学反应A(g)+2B(s)→2C(g)的∆r H m︒<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18反应2HCl(g)→Cl2(g)+H2(g)的∆r H m︒=184.9kJ⋅mol-1,这意味着:(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HCl(g)的∆f H m︒为负值(C)该反应体系是均相体系(D)上述三种说法均正确19298K时,1/2∆f G m︒(CCl4(g))>2∆f G m︒(HCl(g))>1/2∆f G m︒(SiCl4(g))>1/2∆f G m︒(TiCl4(g))>∆f G m︒(MgCl2 (s)),且反应H2(g)+Cl2(g)→2HCl(g)的∆r S m︒>0,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可在高温下进行?(1)TiCl4(g)+C(s)→Ti(s)+CCl4(g)(2)TiCl4(g)+2Mg(s)→Ti(s)+2MgCl2(s)(3)SiCl4(g)+2H2(g)→Si(s)+4HCl(g)(4)2MgCl2(s)+C(s)→2Mg(s)+CCl4(g)(A)(1)、(2)、(3)、(4)(B)(2)、(3)、(4)(C)(2)、(3)(D)(3)、(4)20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改变反应的∆r G m、∆r H m、∆r U m、∆r S m(B)不能改变反应的∆r G m,但能改变反应的∆r U m、∆r H m、∆r S m(C)不能改变反应的∆r G m、∆r H m,但能改变反应的∆r U m、∆r S m(D)不能改变反应的∆r G m、∆r H m、∆r U m,但能改变反应的∆r S m21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是:(A)s-1(B)mol⋅dm-3⋅s-1(C)mol-1⋅dm-3⋅s-1(D)mol-1⋅dm3⋅s-122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起始状态,则下列关系式均能成立的是:(A)Q=0;W=0;∆U=0;∆H=0(B)Q≠0;W≠0;∆U=0;∆H=Q(C)∆U=0;∆H=0;∆G=0;∆S=0(D)Q≠W;∆U=Q-W;∆H=023若下列反应都在298K下进行,则反应的∆r H m︒与生成物的∆f H m︒相等的反应是:(A)1/2H2(g)+1/2I2(g)→HI(g)(B)H2(g)+Cl2(g)→2HCl(g)(C)H2(g)+1/2O(g)→H2O(g)(D)C(金刚石)+O2(g)→CO2(g)(E)HCl(g)+NH3(g)→NH4Cl(s)24下列关于活化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B)同一反应的活化能愈大,其反应速率愈大(C)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得(D)一般认为,活化能不随温度变化25已知反应H2(g)+Br2(g)2HBr(g)的标准平衡常数K1︒=4.0⨯10-2,则同温下反应1/2H2(g)+1/2Br2(g)HBr(g)的K2︒为:(A)(4.0⨯10-2)-1(B)2.0⨯10-1(C)4.0⨯10-2(D)(4.0⨯10-2)-1/226反应A+B C+D的∆r H m︒<0,当升高温时,将导致:(A)k正和k逆都增加(B)k正和k逆都减小(C)k正减小,k逆增加(D)k正增大,k逆减小(E)k正和k逆的变化无法确定27反应CaCO3(s)CaO(s)+CO2(g)的∆r H m︒=178kJ⋅mol-1,∆r S m︒=161J⋅mol-1⋅K-1,则CaCO3(s)开始分解的温度是:(A)900K(B)500K(C)800K(D)1106K28已知反应3O2(g)→2O3(g)的∆r H m︒=-288.7kJ⋅mol-1。
同济大学2010-2011学年《普通化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
![同济大学2010-2011学年《普通化学》期末试卷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aba4056294dd88d1d26b63.png)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2020—2021年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1.在同一元素原子中,下列轨道为等价轨道的是……………………( )A.3s、3p、3dB. 1s、2s、3sC.3d xy、3d yz 、3d z22.下列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既有共价键又有大 键和分子间力的是……( )A. 金刚砂;B. 碘;C.石墨;D.石英。
3.为有利于反应2NH3(g)+CO2(g) CO(NH2)2(aq)+H2O(l) (Δr H mӨ<0)向右进行,理论上采用的反应条件是…………………………………………( )A.低温高压B.高温高压C.低温低压D.高温低压4. 已知φӨ (I2/I-)=0.535V,φӨ (H2O2/H2O )=1.776V,φӨ (Cl2/Cl-) =1.358V,φӨ(Na+/Na)= –2.76V ,则这几对电对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Na+B.H2O2 C.Cl2 D.I25.某温度时,反应H2(g) + Br2(g) = 2HBr(g)的标准平衡常数KӨ=4×10-2,则反应HBr(g) = 1/2H2(g) +1/2 Br2(g)的标准常数KӨ等于…………………()A.1/4×10-2B.1/(4×10-2)1/2C. 4×10-26.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成键是以sp3 不等性杂化的是……………( )A.BeCl2 B.PH3 C.BF3 D.CH47.H2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 )A.氢键B.取向力C.诱导力D.色散力8.下列各组量子数中,合理的是………………………………………………( )A.(3,1,—2,—1/2)B.(4,0,2,1/2)C.(5,—3,—3,1/2)D.(3,2,2,1/2)9.下列几种物质中△f G m Ө(298K)为零的是………………………………… ( )A.Br2(g) B.Br-(aq) C.Br2(l) D.Br2(aq)10.下列何种函数不是状态函数………………………………………………()A.U B.H C.P D.W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1.原子核外出现第一个2p 电子、3d 电子、4f 电子的元素,分别处于第周期;第周期;第周期。
同济大学 普通化学课件1
![同济大学 普通化学课件1](https://img.taocdn.com/s3/m/e3599ba2284ac850ad0242a4.png)
25
5
2、恒压热效应与焓变 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很多的化学反应都是 在大气层中(一个大气压,103kpa)条件下进行 的,这是一个体积有变化,但压力恒定的过程 (恒压过程)。为了方便地研究恒压过程中的问 题,我们需要引入另一个重要的热力学状态函 数——焓。
6
焓变——化学反应的恒压热效应
现设体系的变化是在恒压、只做膨胀功(不做其 他功,如电功等)的条件下进行的 状态 1
(在化学反应中,可把反应物看作始态,而把生成物看作终态)
∆H>0为吸热反应,∆H<0为放热反应。 由于大多数化学反应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其∆H=Qp,即为 恒压反应热。所以焓变比热力学能变更具有实用价值,用得更广 泛、更普遍。
10
3.恒压反应热与恒容反应热的关系
由焓的定义: H = U+pV 则:∆H = ∆U+∆(pV) i) 对于恒压、只作体积功的化学反应,有: ∆H = ∆U+ p∆V 即: 故有: 则有: Qp = Qv+ p∆V Qp≈ Qv Qp= Qv +∆n(RT) ii) 对于固相和液相反应,由于反应前后体积变化不大, iii)对于气相反应,如果将气体作为理想气体处理, 式中∆n为生成物的量与反应物的量之差。
吸收热量Q
状态2 (T2, V2, U2, p)
(T1, V1, U1, p) 对外做功W
在此恒压过程中: *体系吸收的热量记作 Qp
*体系对环境所做的功 p (∆V) = p (V2-V1) 因此,环境对体系所做的功: W = -p (∆V) = - p (V2-V1)
同济大学819普通化学与水力学考研经验
![同济大学819普通化学与水力学考研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cc89682f31126edb6f1a109b.png)
研途宝考研/zykzl?fromcode=9820同济大学819普通化学与水力学考研经验研途宝小编想说,考研需要靠自己,自己努力流下的汗水,一定不会让自己后悔!一、普化复习重点(一)由于专业课改革,普化部分出题与以往不同,现在的出题模式主要侧重于前4章,在考研题目中后面几张涉及在5分左右,性价比不是很高,前四章最重要,计算题第一章热力学有1题,第三章那个四大平衡多重平衡必出计算。
书本上前四章考的难度相比以往有点深,并不是考的细,特别是选择之类的,陷阱比较多。
第二章主要是稀溶液的依数性,具体可以参照书本的例题,还有就是那个易容非电解质的稀溶液,在是电解质的情况下,要会定量分析,因为是电解质的时候也是满足定量分析的,对于如果是浓溶液,满足定性分析,这些要会,第二章这个比较重要吧,有可能是简答题,还有就是那个算分子量的那个也要会。
第二章那个胶体的吸附性,胶体的结构这边比较重要,一定要会写结构。
第一章热力学部分要会计算,动力学部分要会分析,可能会考简答题。
第三章的计算常见的多重平衡一定要会,这个是必考的。
第四章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和简答的重点部分,那个杂化轨道类型,杂化类型这个最基本的一定要回的。
特别是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怎么区分,各自的物理性质的比较,比如熔沸点,等等,还有就是那个最后离子极化,这个和第五章的那个物理性质的比较有很大关联,具体可以参考有一本陶蕾的普通化学,这本书离子极化部分一定要好好看看,帮组理解记忆分析。
第五章也要看看特别是那个硫化物和氮化合物之类的那些熔沸点比较什么的。
这个就是离子极化的应用。
这个比较重要。
整体大概就是这些了,复习资料,我当时是报的研途宝辅导班,还有一些资料我是从同济同学那边买的,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有:1.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前七章重点习题集。
这个是同济编的,选择题变的不错。
2.同济大学出版的.陶磊的普通化学,具体可以去图书馆借一下,貌似已经停产了。
最重要的:书本,陶磊的普化编的不错,还有就是同济近十年的期末考试真题(这个至少做3编)。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参考 乙酰苯胺的制备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参考 乙酰苯胺的制备](https://img.taocdn.com/s3/m/fc61aae716fc700aba68fc44.png)
实验十七乙酰苯胺的制备
1、除了醋酸酐外,还有哪些酰基化试剂?
答:常用的酰基化试剂有:
酰氯,酸酐,羧酸,酯反应活性依次降低。
此处已乙酰氯、乙酸酐、乙酸、乙酸酯来进行比较。
乙酰氯反应速度最快,但价格昂贵,且易吸潮水解,因此应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反应。
醋酸酐试剂较贵,但反应迅速,副反应易发生。
醋酸试剂易得,价格便宜,但反应时间较长,适合大规模制备。
乙酸酯反应活性很差,故不经常采用。
2、加入HCl和醋酸钠CH3COONa的目的是什么?
答:苯胺直接和乙酸酐作用反应剧烈,难以控制,易生成副反应。
加入盐酸后由于大部分苯胺生成苯胺盐酸盐,反应式如下:
C6H5NH2+ HCL C6H5NH2.HCL
此时只有少量的游离未成盐苯胺和乙酸酐进行反应,使得反应比较缓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平衡左移,使得反应一直在游离苯胺浓度较低的状态下进行,反应易控制,且减少了副反应的发生。
用游离胺与纯乙酸酐进行酰化时,常伴有N,N-二乙酰苯胺[ArN(COCH3)2]副产物的生成。
加入醋酸钠可以和生成的醋酸组成醋酸-醋酸钠的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在其中进行酰化,由于酸酐的水解速度比酰化速度慢得多,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加入醋酸钠还可以将HCL中和掉,使得盐酸盐的可逆平衡反应向左进行,是反应彻底,提高
产率。
3、若实验自制的试问: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所制得的苯胺纯度如何?
答:纯乙酰苯胺的熔点为114.3℃,若实验室自制的乙酰苯胺熔点为113℃~114℃,说明里面可能含有少量杂质,但纯度已经很高。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ppt第一章(第一节)
![同济大学普通化学ppt第一章(第一节)](https://img.taocdn.com/s3/m/7f6980e3524de518964b7db0.png)
9
* 注意它们的正负号: 通常是站在体系 体系的立场来规定的: 体系 体系从环境吸热 (获得能量),Q为正值; 体系向环境放热(损失能量), Q为负值。 环境对体系作功(获得能量),W为正值; 体系对环境作功(损失能量),W为负值 ①。
① 对于功(W)的正负符号规定,有的书刊与此相反。
10
*功有不同的形式:
溶液反应海洋地球体系的划分根据体系与环境间的关系可将体系分为三大类分类物质交换能量交换敞开体系有封闭体系无孤立体系无有有无敞开体系封闭体系孤立体系二体系的性质在热力学体系中温度压力体积密度等宏观性质称作体系的热力学性质thermodynamicpropertyofsystem简称为体系的性质
第一节
基 本 概 念
= 8.3145 Pa ⋅ m3 ⋅ K −1 ⋅ mol −1
= 8.3145 J ⋅ K −1 ⋅ mol −1
14
2.理想气体分子的特征 严格遵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气体称为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不计; *理想气体分子本身占有的体积忽略不计。 严格意义上的理想气体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对实际气体 来说,只要温度不是太低,压力不是太高,都可以近似用理 想气体状态方程作有关p、V、T、n 的计算。
汽 油 水 汽 冰 水 铁粉和硫磺粉
12
*对于相这个概念,要注意如下几点:
(1) 不论有多少种气体组分都只有一个相(即气相)。这种只有一个 相的体系称为单相体系或均匀体系。 (2) 除固溶体(固体溶液)外,每一种固态物质即为一个相,体系中 有多少种固态物质即有多少相。含有两个或多个相的体系称为多相体系 或非均匀体系。 (3) 液态物质视其互溶程度通常可以是一相(例如水与酒精的混合 物)、两相(例如水和油的混合物)、甚至三相共存(例如水、油和汞 的混合物)。 (4) 单相体系中不一定只有一种组分物质(例如气体混合物即由多种 物质所组成);同一种物质也可因聚集状态的不同而形成多相体系(例 如水、水蒸气和冰三相共存);聚集状态相同的物质在一起也不一定就 是单相体系(例如油水分层的液态体系有两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1 在下列哪种情况时,真实气体的性质与理想气体相近?(A)低温和高压(B) 高温和低压(C) 低温和低压(D) 高温和高压2 对于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rG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B) ∆rSm︒越正,反应速率越快(C) ∆rHm︒越负,反应速率越快 (D) 活化能越小,反应速率越快3 在什么条件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大?(A) 高压和低温(B) 高压和高温(C) 低压和低温(D) 低压和高温 (E) 往溶液中加HCl1–4 当KNO3是按下式溶解于一烧杯水中时:KNO3 → K+ + NO3-∆rHm︒ = 3.55 kJ⋅mol-1其结果是:(A) 离子比KNO3分子具有的能量少 (B) 水变暖(C) 1摩尔KNO3电离时将放出3.55千焦热量(D) 烧杯变冷 (E) 烧杯的温度保持不变5 下述诸平衡反应中,如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增加压力时,不受影响的反应是:(A) N2 +3H2 2NH3 (B) 2CO + O2 2CO2(C) 2H2 + O2 2H2O (D) N2 + O2 2NO(E) 2NO2 N2O46 反应A + B C + D为放热反应,若温度升高10℃,其结果是:(A) 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 不改变反应速率 (D) 使平衡常数减少7 下列关于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298K时,纯物质的Sm︒ = 0 (B) 一切单质的Sm︒ = 0(C) 对孤立体系而言,∆rSm︒ > 0的反应总是自发进行的。
(D) 在一个反应过程中,随着生成物的增加,熵变增大。
8 从化学动力学看,一个零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应该:(A) 与反应物浓度呈反比(B)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根呈正比(C) 随反应物浓度的平方呈正比(D) 与反应物浓度呈正比(E) 不受反应物浓度的影响9 任何一个化学变化,影响平衡常数数值的因素是:(A) 反应产物的浓度(B) 催化剂(C) 反应物的浓度(D) 体积(E) 温度10 在绝对零度时,所有元素的标准熵为:(A) 0 (B) 约10焦耳/摩尔•度 (C) 1焦耳/摩尔•度 (D) 正值(E) 负值11 有两个平行反应A → B和A → C,如果要提高B的产率,降低C的产率,最好的办法是:(A) 增加A的浓度 (B) 增加C的浓度(C) 控制反应温度(D) 选择某种催化剂12 能量守恒定律作为对化学反应的应用,是包含在下面哪位科学家所发现的原理的阐述中?(A) 卡诺(Carnot) (B) 盖斯(Hess) (C) 勒夏特列(Le Chatelier) (D) 奥斯特瓦尔特(Ostwald)(E) 傅里叶(Fourier)13 反应A2(g) + 2B2(g) 2AB2(g)的∆rHm︒ > 0,采用下述的哪种方法可以使平衡移向左边?(A) 降低压力和温度 (B) 增加压力和温度 (C) 降低压力,增加温度 (D) 增加压力,降低温度 (E) 加入较多的A2气体14 阿仑尼乌斯公式适用于:(A) 一切复杂反应 (B) 发生在气相中的复杂反应(C) 计算化学反应的∆rHm︒ (D) 具有明确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的所有反应15 下列各热力学函数中,哪一个为零::(A) ∆fGm︒(I2, g. 298 K) (B) ∆fHm︒(Br2, l. 298 K)(C) Sm︒(H2, g. 298 K) (D) ∆fGm︒(O3, g. 298 K) (E) ∆fHm︒(CO2,g. 298 K)16 在298K,反应H2(g) + 1/2O2(g) == H2O(l)的Qp与Qv之差是:(A) -3.7 kJ⋅mol-1 (B) 3.7 kJ⋅mol-1 (C) 1.2 kJ⋅mol-1 (D) -1.2 kJ⋅mol-117 某化学反应A(g) + 2B(s) → 2C(g)的∆rHm︒ < 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仅在常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B) 仅在高温下,反应可以自发进行(C)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可以自发进行(D) 任何温度下,反应均难以自发进行18 反应2HCl(g) → Cl2(g) + H2(g)的∆rHm︒ = 184.9 kJ⋅mol-1,这意味着:(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 HCl(g)的∆fHm︒为负值(C) 该反应体系是均相体系(D) 上述三种说法均正确19 298K时,1/2∆fGm︒(CCl4(g)) > 2∆fGm︒(HCl(g)) > 1/2∆fGm︒(SiCl4(g)) > 1/2∆fGm︒(TiCl4(g)) > ∆fGm︒(MgCl2(s)),且反应H2(g) + Cl2(g) → 2HCl(g)的∆rSm︒ > 0,下列反应中,哪一个可在高温下进行?(1) TiCl4(g) + C(s) → Ti(s) + CCl4(g) (2) TiCl4(g) + 2Mg(s) → Ti(s) + 2MgCl2(s) (3) SiCl4(g) + 2H2(g) → Si(s) + 4HCl(g) (4) 2MgCl2(s) +C(s) → 2Mg(s) + CCl4(g)(A) (1)、(2)、(3)、(4) (B) (2)、(3)、(4)(C) (2)(3) (D) (3)、(4)20 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改变反应的∆rGm、∆rHm、∆rUm、∆rSm(B) 不能改变反应的∆rGm,但能改变反应的∆rUm、∆rHm、∆rSm(C) 不能改变反应的∆rGm、∆rHm,但能改变反应的∆rUm、∆rSm(D) 不能改变反应的∆rGm、∆rHm、∆rUm,但能改变反应的∆rSm21 二级反应速率常数的量纲是:(A) s-1 (B) mol⋅dm-3⋅s-1 (C) mol-1⋅dm-3⋅s-1 (D) mol-1⋅dm3⋅s-122 如果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最后又回到起始状态,则下列关系式均能成立的是:(A) Q = 0;W = 0;∆U = 0;∆H = 0 (B) Q ≠ 0;W ≠ 0;∆U = 0;∆H = Q(C) ∆U = 0;∆H = 0;∆G = 0;∆S = 0 (D) Q ≠ W;∆U = Q - W;∆H = 023 若下列反应都在298 K下进行,则反应的∆rHm︒与生成物的∆fHm︒相等的反应是:(A) 1/2H2(g) + 1/2I2(g) → HI(g) (B) H2(g) + Cl2(g) → 2HCl(g) (C) H2(g) + 1/2O(g) → H2O(g) (D) C(金刚石) + O2(g) → CO2(g)(E) HCl(g) + NH3(g) → NH4Cl(s)24 下列关于活化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不同的反应具有不同的活化能(B) 同一反应的活化能愈大,其反应速率愈大(C) 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测得(D) 一般认为,活化能不随温度变化25 已知反应H2(g) + Br2(g) 2HBr(g)的标准平衡常数K1︒ = 4.0⨯10-2,则同温下反应1/2H2(g) + 1/2Br2(g) HBr(g)的K2︒为:(A) (4.0⨯10-2)-1 (B) 2.0⨯10-1 (C)4.0⨯10-2 (D) (4.0⨯10-2)-1/226 反应A + B C + D的∆rHm︒ < 0,当升高温时,将导致:(A) k正和k逆都增加 (B) k正和k逆都减小(C) k正减小,k逆增加 (D) k正增大,k逆减小 (E) k正和k 逆的变化无法确定27 反应CaCO3(s) CaO(s) + CO2(g)的∆rHm︒ = 178 kJ⋅mol-1,∆rSm︒ = 161J⋅mol-1⋅K-1,则CaCO3(s)开始分解的温度是:(A) 900 K (B) 500 K (C) 800 K (D) 1106 K28 已知反应3O2(g) →2O3(g)的∆rHm︒= -288.7 kJ⋅mol-1。
若使反应向右进行,需采取下列哪一种措施?(A) 高温低压 (B) 高温高压 (C) 低温低压 (D) 低温高压29 已知反应H2O(g) 1/2O2(g) + H2(g)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达到平衡。
此后通入氖气,若保持反应的压力、温度不变,则:(A) 平衡向左移动 (B) 平衡向右移动 (C) 平衡保持不变 (D) 无法预测30 某一液相反应的K︒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较小,然而却可以用来大规模生产。
实际中,采取的措施是:(A) 反应在低温下进行 (B) 反应在非常高的温度下进行(C) 使用了另外的一系列反应,得到同样的结果(D) 产物生成后,不断地从系统中被分离出来31 若使弱酸强碱盐、弱碱强酸盐的水解度都增大,可采取下列哪一种措施?(A) 降低温度 (B) 稀释溶液 (C) 增加盐的浓度 (D) 升高溶液的pH值32 已知反应N2(g) + 3H2(g) 2NH3(g)的K︒ = 0.63,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再通入一定量的N2(g),则K︒、反应商Q和∆rGm︒的关系是:(A) Q = K︒,∆rGm︒ = 0 (B) Q > K︒,∆rGm︒ > 0(C) Q < K︒,∆rGm︒ < 0 (D) Q < K︒,∆rGm︒ > 033 某气体反应的∆rHm︒ = 10.5 kJ⋅mol-1,∆rSm︒ = 41.8 J⋅mol-1⋅K-1,平衡时,各物种的分压均为p︒,则反应温度约为:(A) 0℃ (B) 25℃ (C) -22℃ (D) 100℃34 已知298 K时,2NH3(g) → N2(g) + 3H2(g) ∆rHm︒ = 92.2 kJ⋅mol-1H2(g) + 1/2O2(g) →H2O(g) ∆rHm︒ = -241.8 kJ⋅mol-14NH3(g) + O2(g) → 4NO(g) +6H2O(g) ∆rHm︒ = -905.5 kJ⋅mol-1则NO(g)的∆fHm︒等于:(A) 92.2 kJ⋅mol-1 (B) -92.2 kJ⋅mol-1 (C) -709.8 kJ⋅mol-1 (D) 360.8 kJ⋅mol-135 下列哪一个反应的焓变等于CO2(g)的标准摩尔生成焓:(A) CO(g) + C(s) == CO2(g) ∆rHm︒1(B) CO(g) + 1/2O2(s) == CO2(g) ∆rHm︒2(C) O2(g) + C(s) == CO2(g) ∆rHm︒3(D) 2O2(g) + 2C(s) == 2CO2(g) ∆rHm︒436 A → B + C是吸热的可逆基元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正,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逆,那么:(A) E正< E逆 (B) E正> E逆 (C) E正= E逆(D) 无法确定37 在恒温下,对于同一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反应物浓度增大,该反应的转化率就增大(B) 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系数相同的反应物的转化率总是相等(C) 转化率和平衡常数都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D) 转化率和平衡常数都与反应物的最初浓度无关38 已知反应H2(g) + Br2(g) 2HBr(g),在1297 K和1495 K时的K︒分别为1.6⨯105和3.5⨯104,则该反应的焓变或自由能变:(A) ∆rHm︒ > 0 (B) ∆rHm︒ < 0 (C) ∆rGm︒ < 0 (D) ∆rGm︒ = 039 已知298 K下,下列反应的相关条件为:2NH3(g) → N2(g) + 3H2(g)起始压力/kPa 101 101 1.01∆fGm︒(NH3(g)) = -16.64 kJ⋅mol-1,由此可判断,该反应:(A) 不能自发进行 (B) 处于平衡状态 (C) 能自发进行(D) 无法判断40 已知K︒稳([HgCl4]2-) = 9.1⨯1015,K︒稳([HgI4]2-) = 1.9⨯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