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脆转变过程中微观机理的转变及其判据

合集下载

强化韧化机理

强化韧化机理

强化韧化机理
强化韧化是一种通过改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化学成分,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的方法。

它涉及到一系列的力学和物理机制,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强化韧化机理:
1.晶粒细化:通过控制材料的热处理或变形加工条件,可以
使晶粒变得更加细小。

细小的晶粒能够阻碍位错和裂纹的运动,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2.相界增多:通过形成更多的相界面,例如晶界、相界以及
位错堆垛等,可以阻碍位错和裂纹扩展。

相界增多提供了额外的韧性机制,从而提高材料的韧性。

3.增强相分散:在基体材料中加入第二相颗粒或纳米颗粒,
可以形成复相结构。

这种复相结构能够阻碍位错运动和裂纹扩展,提供更高的强度和韧性。

4.锁定位错:通过在材料中引入位错锁定机制,可以阻止位
错的移动和滑移,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5.固溶强化:通过向基体材料中加入合金元素,调整其晶格
结构,形成的固溶体能够在晶内形成固溶强化效应,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

6.相互作用增强:通过精细调控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使
不同相之间发生特定的相互作用,例如化学键的形成、界面的相容性等,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通过利用上述强化韧化机制,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能够设计和
制造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材料,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每种机制的适用性取决于材料的类型和应用要求。

岩石的脆延性转换

岩石的脆延性转换

S2.4.1 普遍原理
人们从实验室结果总结了岩石脆性―延性转化的一些 特征(图2.4.7,周永胜等,2000)。可以看出,岩石在脆性破 裂到塑性变形的转化过程中要经历脆性向脆塑性过渡域和 脆塑性过渡域向晶体塑性两个转化阶段。第一个转化阶段的 标志特征为局部破裂和应力降消失,出现碎裂和塑性变形, 强度主要依赖于围压,对温度和应变率的依赖性差。第二个 转化阶段的标志为碎裂、扩容和声发射消失,出现大量晶体 塑性变形,并且强度对围压不敏感但对温度和应变率敏感。
S2.4.1 普遍原理
Paterson and Weaver(1970) 研究了围压为0,200,500 MPa下不同温度时 MgO 多晶体的变形。屈服应力如 图2.4.6所示。
图: 2.4.6 MgO单晶与多晶脆-塑转换时的相互关系(来自Paterson and Weaver,
1970)
S2.4.1 普遍原理
S2.4.3 温度引起的转换
S2.4.1 普遍原理
在脆-塑转换过程中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作用。塑性流动 趋向于在裂纹尖端形成集中,因为该处应力高;塑性流动还 具有抑制和稳定化的双重效应,因为裂纹扩展包括塑性流 动作的功,它会使“裂纹扩展力”������增大,而同时塑性流动 会钝化裂纹,使该处应力集中减小。另一方面,塑性流动也 会诱发裂纹,即当被活化的滑移数量不充分时,晶格在颗粒 边缘错配,常导致位错堆集,产生应力集中,进而出现微破 裂成核作用(Zener-Stroh 机制)。
S2.4.1 普遍原理
这一变形模式的变化不是突然的,而是经过一个半脆 性区域渐变化的,如图2.4.5 所示(Carter and Kirby, 1978; Kirby,1983)。
图: 2.4.5 脆-塑转换的������ − ������ 空间示意图

韧性断裂PPT课件

韧性断裂PPT课件

多个微裂纹通过滑移长大、聚集 连接,扩展过程需要消耗大量能 量
宏观:平行于最大剪切应力或垂 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 微观:穿晶
通过滑移变形慢速扩展
沿晶分离(可能伴有微量塑性 变形),或沿一定晶面快速劈 开,扩展过程只需要很少能量 宏观:垂直于正应力 微观:沿晶、解理
通过沿晶分离或解理快速扩展
断裂控制因素 应变控制 ε> εf
应力控制 σ> σf
第20页/共22页
项目
断口形态
断口颜色 塑性变形
断裂原因
韧性断裂和脆性断裂的比较
韧性断裂
脆性断裂
宏观:纤维状 微观:蛇形滑移、涟波、延伸、 韧窝
粗糙、灰暗
宏观:放射状(人字纹)、颗粒 状
微观:解理扇形、河流、舌状花 样、沿晶韧窝、岩石状
细瓷状、光亮
伴有大量塑性宏观变形:拉伸— —缩颈,扭转——扭角,冲击— —转角,弯曲——挠度,压缩— —镦粗
2)纤维区是断裂过程中某瞬间的裂纹前沿, 各排纤维的法线方向代表裂纹扩展方向,沿此 方向可以找到冲击力作用点。
3)微观上成撕裂型韧窝,匹配断口上韧窝 弯曲方向相同,且被拉长。
第16页/共22页
4、压缩
1)断口为剪切型。 2)裂纹走向与正应力成45°。 3)微观断口上出现半弧形韧窝,匹配断口 上弯曲方向相反。
过载或强度不足
无宏观塑性变形
材质:白点、分层、夹杂 工艺:过热、过烧、回火脆、焊 接脆、时效脆等 环境:应力腐蚀、氢脆、低温脆 应力:低应力脆断、应力状态过 硬引起的脆断
第21页/共22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2页/共22页
不同形状的韧窝 第11页/共22页
无夹杂韧窝
有夹杂韧窝 第12页/共22页

脆-韧性转换带变形过程与机制:以郯庐断裂带南段为例

脆-韧性转换带变形过程与机制:以郯庐断裂带南段为例

收稿日期: 2017-08-09; 改回日期: 2017-11-30项目资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8022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4183021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41772210、41472194)联合资助。

第一作者简介: 赵田(1989‒), 男, 讲师, 硕士生导师, 从事构造地质学研究工作。

Email: zhaotian323@ doi: 10.16539/j.ddgzyckx.2019.01.002卷(Volume)43, 期(Number)1, 总(SUM)168 页(Pages)17~32, 2019, 2(February, 2019)大 地 构 造 与 成 矿 学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脆‒韧性转换带变形过程与机制:以郯庐断裂带南段为例赵 田1, 谢成龙2, 向必伟1, 林少泽3, 闫 超1, 朱 光2(1.安徽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601; 2.合肥工业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9; 3.重庆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重庆 400045)摘 要: 关于脆‒韧性转换带的变形过程与机制, 长期以来缺乏明确的认识。

郯庐断裂带南段出露的新元古界张八岭群 为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系。

这套岩层的韧性变形与低级变质作用发生在印支期, 当时处于中地壳层次, 是认识中地壳脆‒韧性转换带变形特征与过程的天然对象。

详细的构造研究表明, 区内张八岭隆起北段出露的张八岭群呈现为平缓的韧性拆离带, 而大别造山带东缘则为陡立的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 两者代表了中地壳不同类型的变形带, 这两类变形带在印支期递进变形中经历了相似的变形转换, 即早阶段透入性韧性变形和晚阶段脆‒韧性变形。

早阶段韧性变形中, 发育片内A 型褶皱和透入性面理和矿物拉伸线理为特征的糜棱岩; 晚阶段脆‒韧性变形中, 发育膝折、皱纹线理、褶劈理、石英脉、张裂隙、B 型剪切褶皱等构造。

岩石的脆-延性转换

岩石的脆-延性转换

S2.4.1 普遍原理
Paterson and Weaver(1970) 研究了围压为0 , , 200 500 MPa下不同温度时 MgO 多晶体的变形。 屈服应力如 图2.4.6所示。
图: 2.4.6 MgO单晶与多晶脆-塑转换时的相互关系(来自Paterson and Weaver,
1970)
S2.4.2 压力引起的转换
图: 2.4.9 沿图2.4.1中A-B的脆-塑转换路径大理岩在一系列围压下的变
形(Scholz, 1968; Edmond and Paterson, 1972)
S2.4.2 压力引起的转换
图2.4.9 还给出了体积应变和轴向应变的关系图。 在较 低围压下, 屈服后的轴向应变伴有稳定的扩容率, 表明岩石 内在发生微破裂的作用, 围压的作用是逐步限制扩容, 直 到300MPa时扩容消失。 扩容与轴向应变的比值关系类似于 围压对轴向应力-应变曲线的效应: 都是在低围压下最大, 并逐渐减小, 直到在围压为300MPa时消失。 在较低的围压 下, 岩石发生突变性形变, 随着围压的逐渐增高, 形变中的 脆性作用逐渐减小, 在围压为300MPa时, 脆-塑性转换结束, 岩石完全塑性化。
S2.4.1 普遍原理
注: 2. “扩散流” 是指物质从岩体的一部分到另一部分的 扩散而引起的物体的形状改变的形变过程, 而不管物质的 扩散途径如何。 扩散途径可以通过晶粒内部, 也可以通过颗 粒的边界。 基于上述两种途径的简单扩散模型是 Nabarro-Herring 和 Goble 蠕变。 位错爬升及沿位错及位错网 格的扩散可能是引起扩散流的更主要的原因。 在孔隙岩石 中, 扩散的途径还可能包括通过颗粒空间的液体。
S2.4.1 普遍原理
在脆-塑转换过程中存在着重要的相互作用。 塑性流动 趋向于在裂纹尖端形成集中, 因为该处应力高; 塑性流动还 具有抑制和稳定化的双重效应, 因为裂纹扩展包括塑性流 动作的功, 它会使 “裂纹扩展力” ������增大, 而同时塑性流动 会钝化裂纹, 使该处应力集中减小。 另一方面, 塑性流动也 会诱发裂纹, 即当被活化的滑移数量不充分时, 晶格在颗粒 边缘错配, 常导致位错堆集, 产生应力集中, 进而出现微破 裂成核作用(Zener-Stroh 机制)。

第四章 脆性断裂与材料的韧脆转变

第四章  脆性断裂与材料的韧脆转变

A mg h h
两种加载方式: 悬梁式 ——艾氏冲击试验法,试样截面 为圆形或正方形,V型缺口,很 少使用。 ——夏比试样,长度为55mm, 1010mm方棒 •U型缺口试样 •V型缺口试样
横梁式
由于缺口形式对冲击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因此,为了正确地 揭示材料的力学行为,应选择合适的缺口形式,对于韧性很好的 金属材料,一般应选用V型缺口试样,而对于韧性较差的材料,则 应选用U型缺口试样,甚至不开缺口。 冲击实验机的标准打击能量为300J或150J。室温冲击试验一 般应在23±5℃范围内进行。对于高温或低温冲击试验,可采用各 种方法加热或冷却试样。
图4-20 40钢多冲性能和静载 性能随回火温度的变化
说明: 用中、低强度材料制作的中、小型零件,由于较 高的断裂韧性,一般不会发生脆断,因而可以应用多 冲抗力的结论。 用中、低强度钢制作的大型铸锻件、焊接件及高 强度材料制成的零件,制造工艺复杂,微小裂纹或缺 陷,在多次冲击的条件下,可能成为疲劳裂纹萌生源, 逐渐扩展到临界裂纹尺寸而发生脆性断裂,多冲抗力 不一定高。
多次重复冲击试验 小能量多次重复冲击试验采用连续冲击试验机 (凸轮落锤式),圆柱形试样,三点或四点弯曲加载, 冲锤作上下往复直线运动。 •通过改变冲锤重量、冲头 大小和冲击速度来调整冲 击能量A。 •固定一个冲击能量时就得 到一个冲断周次N。 •采用不同的冲击能量A就 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相应冲 断周次N。
P
冲击拉伸 静拉伸
• 使塑性变形来不及充分进行,弹性极 限、屈服强度等变形抗力指标比静载下有所提高。 • 断 裂 ——冲击载荷对于断裂过程的影响与材料的相对塑性有关, 总的趋势是增加脆性倾向。
3、冲击实验 冲击试验是目前工程上最方便、最简单的测定金 属抗冲击载荷能力的方法。 迄今仍然以通过冲击试验获得的冲击韧性或冲击 功作为最基本的力学行能数据,表达材料承受冲击载 荷的能力和评定材料的韧脆程度,并在设计中用作保 证零件安全性的主要指标之一。

韧脆性转变温度的实验测定与分析

韧脆性转变温度的实验测定与分析

韧脆性转变温度的实验测定与分析
引言
韧脆性转变温度是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对于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介绍韧脆性转变温度的实验测定方法及其分析。

实验方法
材料样本准备
首先,选择适合研究的材料,并制备相应的样本。

样本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实验要求,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装置
使用专业的实验装置进行韧脆性转变温度的测试。

这些装置通常包括低温槽、加载装置、测温装置等,能够提供所需的温度和加载条件。

实验步骤
1. 将样本置于低温槽中,使其达到所需测试温度。

2. 在设定的温度下,加载样本,通过测量加载过程中的力和位移等参数,记录下实验数据。

3.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上述步骤,得到一系列实验数据。

数据分析
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1. 绘制应力-应变曲线:根据加载过程中的力和位移数据,计算样本的应力和应变,并绘制出应力-应变曲线。

该曲线可以反映材料的弹性行为和塑性行为。

2. 确定韧脆性转变温度:通过观察应力-应变曲线在不同温度
下的变化趋势,确定韧脆性转变温度。

通常,韧性材料在转变温度
下会表现出明显的韧脆转变,即应力-应变曲线会出现陡峭的下降。

结论
通过实验测定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到材料的韧脆性转变温度。

这项研究对于了解材料在低温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为
相关工程和应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强化韧化机理

强化韧化机理

强化韧化机理
强化韧化机理是金属材料科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材料性能的改善,尤其是硬度和韧性这两个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

强化与韧化通常是材料改性处理的目的,使其在保持足够强度的同时,提高抵抗断裂的能力。

1. 强化机制:
强化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 固溶强化:通过添加合金元素使基体材料内部形成固溶体,阻碍位错运动,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

- 时效强化:通过加热、保温然后冷却的过程,使材料内部析出第二相粒子,位错运动受到阻挡,提高材料强度。

- 应变强化(加工硬化):通过冷加工(如轧制、锻造等)使材料内部产生大量位错,位错交互作用增加,从而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

- 晶粒细化强化:通过控制加工工艺使材料晶粒细化,晶界数量增多,位错运动阻力增大,材料强度提高。

2. 韧化机制:
韧化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 细化晶粒:晶粒越细,晶界越多,晶界能阻止裂纹扩展,从而提高材料韧性。

- 第二相颗粒强化:在材料基体中引入弥散分布的第二相颗粒,如陶瓷颗粒、金属间化合物等,可以阻滞裂纹的扩展,起到钉扎位错的作用,提高材料韧性。

- 亚微观结构调控:通过调整材料内部的层片状、孪晶、位错胞等亚微观结构,使材料在遭受冲击或负载时分散并吸收能量,从而提高韧性。

- 混合韧化:结合多种韧化机制,如相变韧化(马氏体钢的相变)、沉淀强化与韧化并存(航空铝合金的时效处理)等,实现强度和韧性的同步提升。

韧脆转变机制

韧脆转变机制

韧脆转变机制
韧脆转变机制是指材料在受力变形时,从韧性状态向脆性状态转变的
过程。

这种转变机制对于材料的应用和耐久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广
受材料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关注。

韧脆转变机制与材料的原子结构紧密相关。

在材料受到外力时,原子
之间的键会被拉伸和弯曲,导致材料发生变形。

如果材料足够柔软,
原子之间的键可以轻松地移动,材料将保持韧性状态。

但是,在一定
程度上,原子之间的键会破裂,导致材料从韧性状态向脆性状态转变。

韧脆转变机制的研究对于材料科学和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
家和工程师可以利用这种机制来开发更加高效和耐久的材料。

例如,
在航空和航天领域中,工程师利用韧脆转变机制来开发更加安全和耐
久的航空材料。

在医疗领域,科学家则利用这一机制来研究生物材料
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等问题。

在研究韧脆转变机制时,科学家和工程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例如,他们可以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来观察原子之间的键的破裂和移动。

他们还可以使用电子显微镜、X光衍射和质谱等技术来分析材料的化
学和物理性质。

总之,韧脆转变机制是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科学
家和工程师通过对这种机制的研究,可以开发更加可靠和耐久的材料,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温度变化下材料韧脆性转变的动力学分析

温度变化下材料韧脆性转变的动力学分析

温度变化下材料韧脆性转变的动力学分析
1. 简介
本文档旨在对温度变化下材料韧脆性转变的动力学进行分析。

我们将探讨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韧脆转变机理以及影响因素。

2. 动力学分析方法
为了对材料的韧脆性转变进行动力学分析,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
1. 实验测试:通过实验测试,测量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韧脆性指标,如断裂韧性和脆性指数。

2.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探讨材料的韧脆性转变与温度的关系。

3. 动力学模型:建立动力学模型,对温度变化下材料韧脆性转变的过程进行描述和预测。

3. 材料的韧脆性转变机理
材料的韧脆性转变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
1. 晶体结构:材料的晶体结构会影响其韧脆性转变。

某些晶体
结构在低温下由于冷脆现象而变得脆性,而在高温下由于热塑性现
象而变得韧性。

2. 原子间力: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也是影响材料韧脆性转变的
重要因素。

在高温下,原子间力会减小,从而使材料更易变形,表
现出韧性。

3. 裂纹传播:温度变化还会影响材料中裂纹的传播速率。

在低
温下,材料变脆且裂纹传播速率较快;而在高温下,材料更韧且裂
纹传播速率较慢。

4. 结论
通过对温度变化下材料韧脆性转变的动力学分析,我们得出以
下结论:
1. 温度是影响材料韧脆性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2. 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原子间力也对韧脆性转变起着重要作用。

3. 在高温下,材料更韧且裂纹传播速率较慢,而在低温下,材
料变脆且裂纹传播速率较快。

以上是对温度变化下材料韧脆性转变的动力学分析的简要介绍。

希望本文档对您有所帮助。

韧脆转变温度的调控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韧脆转变温度的调控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韧脆转变温度的调控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韧脆转变温度的调控方法是一项关键的研究领域,对于材料工程和材料科学领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控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我们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能和应用范围,从而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韧性和脆性是材料的两种基本力学性质。

在低温下,大多数材料表现出韧性,即能够吸收较大的变形能量而不破裂。

而当温度升高时,部分材料会出现韧脆转变现象,即由韧性转变为脆性。

这一现象使得材料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发生失效和破坏,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因此,如何有效调控材料的韧脆转变温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通过确定和改变影响韧脆转变的因素,我们可以找到适合特定应用需求的材料和工艺。

本文将重点介绍影响韧脆转变温度的主要因素,并探讨如何通过不同的调控方法来改变韧脆转变温度。

我们将综述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包括材料配方设计、微结构控制、热处理技术等方面的方法,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比较。

最后,我们将总结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

我们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推动韧脆转变温度调控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围绕韧脆转变温度的调控方法展开讨论,以下是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概述: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韧脆转变温度的意义和影响因素,为后续内容的阐述做铺垫。

正文部分将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探讨韧脆转变温度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调控方法。

在“2.1 韧脆转变温度的意义”中,我们将阐述韧脆转变温度在材料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包括其对材料性能和应用的影响。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韧脆转变温度与材料微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挑战。

“2.2 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因素”部分将对影响韧脆转变温度的因素进行详细探讨。

我们将介绍物质的成分、晶体结构、晶界、缺陷和杂质等因素对韧脆转变温度的影响机制,分析这些因素的作用机理和相互关系。

名词解释韧脆转变温度

名词解释韧脆转变温度

名词解释韧脆转变温度韧脆转变温度,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在说一部科幻电影里的神秘物体,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也有很大的关系。

简单来说,这个温度是指材料从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的那一刻,就像人心情的变化,突然之间就不再那么柔软。

想象一下,天气冷了,咱们出去的时候,手里的热咖啡一碰,就像爱情似的,瞬间变得冰凉,真是让人心里一紧。

你知道吗,很多时候我们碰到的金属、塑料,都是在这个温度附近经历了一场小小的“变身”。

韧性强的时候,材料就像个老练的武林高手,能抵挡住很多冲击,柔韧得很,真是像个打不倒的勇士。

而一旦温度降下来,它们就会变得像个刚喝了冰啤酒的小年轻,脸色一变,脆得让人心疼。

这种变化很重要,尤其是在制造业和工程学中,要是搞错了韧脆转变温度,那可就麻烦了。

比如你要修个桥,要是材料在寒冷的冬天变得脆弱,那桥说不定就会“咔嚓”一声,变得不堪一击。

想想那些寒冷的冬天,咱们都穿上厚厚的衣服,像个熊一样,这时候如果你不小心摔了一跤,虽然外面有点硬,但里面的你还是有点韧性,没啥大碍。

然而,要是这时候你穿的是那种薄薄的外套,嘿嘿,那就惨了,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材料也是一样,韧脆转变温度就像是在告诉我们,每种材料都有它的“心情”,而这个心情的变化和环境息息相关。

有趣的是,这种温度不仅仅是个数字,它还能影响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说,冬天你拿个塑料杯子,别说用来喝热水了,就算是放在阳光下,时间久了也可能会变脆,最后在你手里“啪”一声碎掉。

想象一下,那一瞬间的尴尬,就像吃瓜群众在看戏,结果正好赶上了爆点,哈哈,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这韧脆转变温度挺专业的,但其实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

想想那些大冬天里,咱们要用的工具、器具,都是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运作的。

如果没注意,可能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意外。

而这些材料背后的科学原理,又何尝不是一场无声的竞争呢?所以说,生活中多点对材料特性的了解,咱们就能在这场无形的较量中占得先机。

韧脆转变温度

韧脆转变温度

韧脆转变温度韧脆转变温度是指物质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从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的温度。

这个概念在材料科学中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性质和行为,并且在制造和设计材料时提供重要的信息。

本文将探讨韧脆转变温度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应用。

一、基本概念韧脆转变温度是指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材料从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的温度。

这个温度通常被称为转变温度或临界温度。

在韧性状态下,材料可以承受较大的应力和变形,而在脆性状态下,材料会发生断裂和破坏。

因此,韧脆转变温度是材料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的韧性和脆性之间的过渡点。

这个概念对于理解材料的性质和行为,以及在材料制造和设计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二、影响因素韧脆转变温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材料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温度。

不同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和温度会导致不同的韧脆转变温度。

例如,金属的韧脆转变温度通常比非金属低,因为金属具有更紧密的晶体结构和更高的熔点。

此外,材料的缺陷和处理方式也会影响韧脆转变温度。

例如,材料中的裂纹和气孔会降低韧脆转变温度,而热处理和冷却过程可以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缺陷,从而影响韧脆转变温度。

三、应用韧脆转变温度在材料科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韧脆转变温度可以用来评估材料的耐用性和安全性。

例如,在航空航天工业中,韧脆转变温度可以用来评估航空发动机材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次,韧脆转变温度可以用来指导材料的设计和制造。

例如,在汽车工业中,韧脆转变温度可以用来指导汽车发动机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

此外,韧脆转变温度还可以用来研究材料的性质和行为。

例如,在材料科学中,研究韧脆转变温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强度、塑性和断裂机制。

总之,韧脆转变温度是材料科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材料的性质和行为,并且在制造和设计材料时提供重要的信息。

通过深入研究韧脆转变温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行为和性能,为材料科学和工程提供更好的基础。

韧脆转变的评价指标

韧脆转变的评价指标

韧脆转变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韧脆转变温度:这是指材料从韧性状态转变为脆性状态的温度。

通常情况下,韧脆转变温度越低,说明材料在更低的温度下就可能进入脆性状态,其抗脆性性能越差。

2. 韧性和脆性的比例:这是评价材料在不同温度下韧性和脆性表现的重要指标。

理想的材料应该在低温下具有足够的韧性,以避免脆性破坏。

3. 应变硬化指数:这是反映材料应变过程中韧性和脆性转变的重要指标。

应变硬化指数越大,说明材料在应变过程中韧性和脆性转变的程度越高。

4. 冲击吸收能力:在脆性状态下,材料对冲击载荷的吸收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

脆性材料通常具有较低的冲击吸收能力,容易发生脆性破坏。

综合以上指标,可以对材料的韧脆转变性能进行全面评价,并为材料的选用和应用提供依据。

韧脆转变机制

韧脆转变机制

韧脆转变机制介绍韧脆转变机制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力过程中由韧性转变为脆性的一种现象。

这种转变机制在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韧脆转变的概念、影响因素、机理及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影响因素韧脆转变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材料的成分、结构、处理工艺等。

材料成分材料的成分是影响韧脆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对材料的韧性和脆性有着不同的影响。

比如,碳素对钢的韧性有一定的增加作用,但过多的碳含量会导致脆性的增加。

此外,添加适量的合金元素如铬、镍等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而添加过多则会降低材料的韧性。

结构材料的结构对韧脆转变也有很大影响。

晶体结构的缺陷和界面结构的性质对材料的韧脆性有较大影响。

例如,晶界的存在可以增加塑性变形的位错与材料的韧性,而晶粒的尺寸和形状对材料的韧脆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处理工艺材料的处理工艺也是影响韧脆转变的重要因素之一。

热处理、冷变形等工艺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尺寸和形状,进而影响其韧脆性。

此外,表面处理、涂层等工艺也可以提高材料的韧性,延缓韧脆转变的发生。

机理韧脆转变的机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材料的塑性变形、晶界滑移、断裂等多个方面。

塑性变形塑性变形是材料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塑性形变的过程,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

塑性变形通常是由晶体中的位错滑移引起的,晶体中的位错在受力下相互移动,使材料发生可逆、连续的变形。

晶界滑移晶界是晶体中不同晶粒之间的界面,晶界滑移是晶界上的原子或离子在受力下发生滑移的过程,可以增加材料的韧性。

晶界滑移的发生需要克服晶粒内部的晶格应力和晶界附近的位错堆积,因此需要一定的应力和温度条件。

断裂断裂是材料在受到超过其强度极限的应力时发生的一种不可逆的破坏过程。

断裂过程可以分为裂纹的扩展和断裂的穿透两个阶段。

裂纹的扩展通常是由位错穿过晶界引起的,而断裂的穿透是由于裂纹扩展到材料内部致使材料失去载荷能力。

16MnR在韧脆转变区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

16MnR在韧脆转变区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

© 1995-2006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95·
秦江阳等: 16M nR 在韧脆转变区的微观组织与性能研究
裂区间[5]。 由于位错簇间距的增大等效于位错密度 的降低, 因此断裂韧性从韧性到脆性的转变与位错 密度的显著降低有关。 4. 2 分析与讨论
40
0118 0144 1145 01020 01023
试验实际采用的参数为加速电压 160kV , 放大 倍数 21000 倍, 试验温度 23~ - 150°C。
3 系列低温 TEM 原位观察试验
本试验采用升温法, 分别在- 150℃, - 100℃, - 55℃, - 25℃和室温下进行。对 16M nR 的晶粒直 径、珠光体片层厚度和位错形态进行了原位观察和 测试, 结果见表 3。
resu lts show ed tha t the rela tion sh ip betw een the yield streng th and the standa rd g ra in d iam eter a t d ifferen t tem p era tu re acco rd s w ith H a ll2Petch rela tion sh ip and the reduction of d isloca tion s den sity resu lts in tha t yield streng th is up and fractu re toughness is decrese fo llow ing tem p era tu re dow n1
图 1 和 图 2 分 别 为 - 25°C 和 - 100°C 时 16M nR 晶 粒 的 T EM 形 貌, 图 3 和 图 4 给 出 了 - 25°C 和- 100°C 时位错簇及珠光体片层的 T EM 形貌。

海冰韧脆转变实验与机理研究

海冰韧脆转变实验与机理研究

海冰韧脆转变实验与机理研究
岳前进;任晓辉;陈巨斌
【期刊名称】《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年(卷),期】2005(13)1
【摘要】进行了海冰的单轴加载实验研究,试件为10cm×10cm×25cm的长方体,在-7℃下,沿冰晶生长垂直方向加载,加载速率控制在10-4—10-2/s内.通过常应变速率的单轴压缩实验观测了海冰韧脆转变过程的宏观破坏形式,并分别在细微观与细观尺度讨论了冰韧脆转变判据.利用翼型裂纹模型预测了冰韧脆转变点处的应变速率,得出转变点处应变速率的表达式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总页数】8页(P35-42)
【关键词】韧脆转变;机理研究;海冰;应变速率;实验研究;单轴加载;垂直方向;冰晶生长;破坏形式;转变过程;实验观测;单轴压缩;速率控制;模型预测;细观尺度;转变点;长方体;实验值;表达式;试件
【作者】岳前进;任晓辉;陈巨斌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57;TG146.23
【相关文献】
1.非晶合金韧脆转变机理研究获进展 [J],
2.低合金钢断裂韧性JIc韧脆转变机理的研究 [J], 秦江阳;王印培;柳曾典
3.EPDM增韧聚丙烯及其脆韧转变机理的研究 [J], 李海东;程凤梅;王宇明;白福臣;赵孝伟
4.反应堆压力容器钢韧性评价及韧脆转变机理的研究进展 [J], 饶德林;莫家豪;高建波;李军;张书彦
5.物理所非晶合金韧脆转变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韧脆转变区16MnR钢断裂韧性变化规律研究_断裂韧性双峰的PEIERLS机制

韧脆转变区16MnR钢断裂韧性变化规律研究_断裂韧性双峰的PEIERLS机制

韧脆转变区 16Mn R 钢断裂韧性变化规律研究———断裂韧性双峰的 PEIER LS 机制秦江阳 , 王印培 , 柳曾典(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 ,上海 200237)摘 要 : 用材料变形的热激活机制研究了 16M n R 钢断裂韧性在韧脆转变区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通过对 Peierls 能垒双峰模型的分析计算 ,得出了 Peierls 能垒形状因子α= 9 时 16M n R 钢断裂韧性 J 积分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并与 16M n R 钢低温断裂韧性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

结果表明 : 韧脆转变区 16M n R 钢断裂韧性双峰的出现是 Peierls 机制的作用 ,该工作已在工程上得到了应用 。

关键词 : 低温 ; 断裂韧性 ; 韧脆转变 ; 双峰能垒 ; 热激活中图分类号 : TB303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00023738 (2002) 022*******Fracture T oughness V ariety Rul e in Duct i l e 2Brittle T ransit i onR egion of 16 M n R———Peierl s Mec han ism of Fracture T oughness C a mple 2Hu mpsQIN Jiang 2yang , WA N G Yin 2p ei , L IU Ceng 2dian( E ast China U n 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 Shanghai 200237 , China )Abstract : The variet y ru le of 16Mn R f r act u re to u ghness in ductile 2brit t le t r ansitio n reg io n was st u d ied by heat ac 2tivat ed mechanism of mat erial defor matio n . The variety ru le of 16Mn R f r act u re to u ghness fo r Peierls energy barries shap ef acto r α= 9 at d iff erent t em p erat u res was o bt ained b y analysis and calculatio n of Peierls Energy C amel 2Hump s , and co m 2 p ared wit h t h e resu lt s of 16Mn R f r act u re to u ghness t est at lo w t emp erat u re. The result s sho w t h at t h e p h eno m eno n of f r act u re to ughness C amel 2Hump s is t h e eff ect of Peierls mechanism. This w o r k has been used in eng ineering field.K ey w ords : lo w t emp erat u re f r act u re to ughness ; ductile 2brit t le t r ansitio n ; camel 2hump s energy barrier ; heat ac 2tivit ed理 、安全使用 。

陶瓷的脆韧转变点

陶瓷的脆韧转变点

陶瓷的脆韧转变点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陶瓷的脆韧转变:科学与艺术的交汇点陶瓷,这个源自古老工艺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视为坚硬而脆薄的象征。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韧脆转变过程中微观机理的转变及其判据
微观机理转变及其判据是指材料从韧性到脆性的变形行为机理的转变
以及判定转变的标准。

一、转变机理
1. 韧性机理
(1) 扭转变形:从物理上讲,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材料分子层间间距变小,使得原子结构在外力对称施加处受拉应力而歪斜,产生扭转变形。

(2) 缠绕变形:这是由于金属材料中原子在拉伸时发生缠绕动力,发生
称为缠绕屈服的变形行为,使材料从韧性转变为脆性。

2. 脆性机理
(1)单切破裂:材料受外力时,塑势电子在材料的晶格层与晶格层,以
及晶格层与非晶格层间的位错处依次出现破裂,脆性物质的变形就是
以这样的破裂为主。

(2)局部滑移:材料受外力作用破裂断口便会被移动,形成非晶格滑移,材料继续拉伸变形,产生单位面内局部区域滑移。

二、转变判据
1. 对于韧性:当材料变形量大于正常拉伸时,表明材料含有韧性特性。

2. 对于脆性:外力的作用使材料的特性比正常变形特性稳定性下降,
表明具有脆性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