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要怎样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要怎样培养语文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是小学语文学法指导的核心和归宿,培养小学生自学的能力是指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自学习惯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也强调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记得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特爱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到一年级时,有一次老师问反犬旁可以组什么字,他张口就说:“狄”,神探狄仁杰的“狄”。老师都惊讶他知识的丰富,竟能在看电视中学习。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专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他会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二、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能力
对小学生来说,工具书主要是字典和词典。小学生要掌握按音序和部首两种方法查字典,并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查难检字,每查一个字、词能说出这个字、词有几个意思,能根据上下文从字典中选择词义。当今不少学生因为没有养成使用字典和词典的良好习惯,对常见字或词也往往不明其意,如“津”不知是唾液,更不知道“后逐无问津者”的“问津”引申为“问路”。不会用汉语拼音查阅字典的也为数很多,不能熟练地运用部首检字的更习以为常。例如“疆”不知是“土”部,“武”不知“止”是部首。有的学生查到了字不会看注释,只会死记硬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讲字的结构,给学生一把钥匙,要着重培养学生自觉地、熟练地翻阅工具书的良好习惯。
三、持之以恒,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
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对学生的要求是“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平时,我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的名言是:只要举手的就是好学生,只要答问就会有进步。并注意捕捉学生的创造性火花,记载并给予热情的鼓励,期待它燃成熊熊大火。在学习过程中要养成科学支配时间、合理安排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的学习习惯,阅读时遇到重要的生字词、写作文遇到没有把握区分是否错别字时立即查词典的习惯,看课外书时摘抄好的句、段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拿到教师批改的作业首先认真改错的习惯等等。
四、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读书是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应学会以下几种主要的读书方法:
1.精读与浏览。一般地说,小学教科书中的重要部分应该精读,不仅要了解课文大意,还要深刻理解课文所阐述的基本原理,经过自己消化以后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最后还要区分出需要记忆的部分和需要学会应用的部分,并努力达到记忆和运用的要求。
小学生经常阅读的报刊、童话故事、人物传记、科普读物、优秀作文等课外读物,可采用浏览的方法,但对其中学生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部分,可适当采用精读的方法,作点摘录,写点心得。
2.做读书笔记。做读书笔记可以帮助学生专心读书、加深理解、锻炼思维能力,还可以积累有用的资料。小学生常用的读书笔记形式主要有书面笔记和摘录笔记两种,有时也可用列提纲、写概要、写心得等形式。
3.提出疑难问题和主动寻求解答。学贵有疑,读书提不出问题或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等于不会读书。教师应培养学生爱提问题、会提问题、敢提问题,具有提出问题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读书善疑,还要教给学生从教科书或参考书中寻求解答的能力。
五、循序渐进,遵循学生认知规律
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师应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可安排导、扶、放的三段式指导程序,逐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导即引导,指导教师依据教材,讲清知识,教给方法,提
示规律。扶即扶助,指教师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关键处提出自学的思考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模仿或借鉴已有的学习技巧或方法独立学习,而后师生共同讨论、小结,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放即放手,就是教师先提出课题,布置自学内容、要求和进度,不提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学,逐步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出纲要,自己找规律。
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首先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习惯养好了受益终身,习惯养不好则成就不了大的业绩。叶圣陶先生说:“养成良好的习惯,直到终身由之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读,怎样写,怎样听,怎样说,都要求学生首先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就能自定向、自操作、自激励、自评价,进入自学的良性轨道。使学生自觉、自主、自动地学习,学起来得心应手。学得牢,钻得透,效率高,兴趣不断浓厚,越学越想学,学生素质增长快,思想进步快,最终达到自学的理想境界。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语文的习惯呢?
1.要求备齐工具书.养成勘查字典、词典的习惯。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字词典是无声的老师,字音字意及相应用法字典都说得非常清楚。因此,备齐工具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首要。另外。有了字词典,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生字词还要勘查字词典。教师要督促学生勤查字词典。有些学生遇到不明白的生字词喜欢问老师。老师成了学习中不可丢的拐杖,这种现象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因此,如果学生一旦对生字词向老师发问,一般情况下老师可以拒绝作答,让学生自己在字词典中去寻找答案。
2.要动脑、动手、动口,注重练习。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不管是对文章的阅读或是汉语知识的练习,都渗透了各种思维能力的训练,要求学生多开动脑筋。如果是写作,那更是一种创造能力的培养,因为你的语言、构思、结构安排,也许有借鉴别人作品的成分,一旦经过构思,用手写出来,那将是独一无二的一种创造。在开动脑筋的同
时,调动限耳口鼻各种感觉器官,几种器官协调工作,加强练习,有利于自学能力的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调动诸多感觉器官。
3.抓常规训练。(1)听:动笔动脑,记住概要,把握重点,提出疑难,概括中心,发表看法。(2)说:中心明确,内容具体,发音清晰,态度自然,声音洪亮,说变通话,感情充沛。(3)读:勤查字典词典,钻研“提要”、“注释”,勾画、圈点、评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中心意思,提出疑难问题,练习默读朗读,积累有用资料,完成课后练习。(4)写:言之有物,说实在话,仔细观察,准备材料,编写提纲,认真修改,字迹清楚,符合格式。
无论哪种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需要一定时间有意识地反复训练,一种自学习惯的形成,往往要经过适应期、强化期和保持期3个阶段,分期培养。循序渐进,逐步稳定下来,成为一种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
教师应不断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好,在广阔的知识领域里自由摄取,这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要培养语文自学能力,还离不开对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错,如果有浓厚兴趣的引导,那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不自觉地获取了新知识。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法国近代教育家卢梭也曾指出:“要启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当这种学习兴趣很成熟的时候,再教给他学习的方法,这确乎是所有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能否帮助学生培养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激发持久的学习热情,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三、掌握方法,是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重点
1.导之以思维的方法。心理救灾指出:“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学习语文的思维方法.当然也有其“一般性和规律性”,即比较、分类、归纳、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