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总结

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总结

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总结一、引言古代汉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语言特点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

在古代汉语中,介词是非常重要和常用的一类词性。

本文旨在对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和提高汉语水平。

二、介词的基本意义和功能介词是表示方位、方式、时间等关系的虚词,它通常放在名词前面,起到连接成分之间关系并表达时空关联含义的作用。

在古代汉语中,介词常常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意义和用法。

三、方位介词1. 地点方位:在、于、向、往等。

例:他们在山上建了一座庙。

2. 动态方位:过、越、至等。

例:东海之东有神仙岛,传说只有真正强者才能越过那里。

四、时间介词1. 年份:于(某年)、始于(某年)等。

例:太平天国运动始于公元1850年。

2. 月份:当详表达一个月份时,常用“于(某月)”的形式。

例:他于六月结束了自己的实习工作。

五、表示方式和程度的介词1. 方式:以、以至、以及等。

例:他们以歌舞表演庆祝丰收。

2. 程度:各、甚至、如等。

例:这次战争损失了许多人,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六、表示目的和结果的介词1. 目的:为、以便等。

例:她每天早起跑步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

2. 结果:致等。

例:长期缺乏锻炼致使他变得很肥胖。

七、其他用途的介词1. 所属关系:之中、所有者名词+属+名词等。

例:“吾家之犬”是指我家养的狗。

2. 表示从属或身份关系:之下、身分%c%及在+%c-+例:“官员在民众之下”,意思就是指官员位居民众之下。

八、小结与启示通过以上对古代汉语介词用法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古代汉语中介词种类多样,并且灵活运用。

熟练掌握这些介词的意义和用法,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文献,提高古代汉语水平。

在学习古代汉语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联系实际文本进行学习,并结合语境去理解介词的具体意义。

通过阅读古代经典文献、历史故事以及相关研究资料,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介词的详细用法和表达方式。

同时,我们还可以参考现代汉语中一些相近的词类以及其用法来对比学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含义和用法。

介词的用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介词的用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介词的用法文言文翻译及注释一、介词的用法在文言文中,介词是一种重要的词类,它常用于连接名词、动词或形容词与其他成分,并起到修饰和状语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文言文中常见的介词及其用法,并给出相应的翻译和注释。

1. 于“于”是最常见的介词之一,表示处所、时间、原因等含义。

在具体用法上,“于”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表示处所:如“居于山巅”(位于山顶)。

(2)表示时间:如“始于三月”(从三月开始)。

(3)表示原因:如“思慕于心”(心中思念)。

2. 以“以”是另一个常见的介词,它有多种用法,包括表示方式、手段、目的等。

以下是其中一些典型的使用情况:(1)表示方式:如“以礼相待”(以礼貌待人)。

(2)表示手段:如“以刀剑相向”(以剑作为武器对峙)。

(3)表示目的:如“以安民告示”(发表通告保护民众安全)。

3. 良“良”在文言文中常用作介词,表示处所、时间和方式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用法:(1)表示处所:如“止良家”(居住在好人家)。

(2)表示时间:如“孰谓夜不良”(谁说晚上不好)。

(3)表示方式:如“舞蹈良乐”(以歌舞形式表达欢乐)。

4. 为“为”是一个多义的介词,在文言文中有多种用法,包括表示目的、原因、手段和结果等。

以下列举其中一些常见的情况:(1)表示目的:如“为善救人”(出于善意救助他人)。

(2)表示原因:如“为其灾憷悔过忏宥罪”,(因为他们感到灾祸而忏悔和宽恕错误)(3)表示手段:如“持以相赠”,(通过握手互相交换礼物)(4)表示结果:如“技痒可致没非万身尔被钟于之”。

(贪图技巧可以坠溺道德以致使失去妻子)5. 自"自"在文言文中经常用作介词,主要用来表达起点、缘由或者去向等含义。

常见的用法有:(1)表示起点:如“自今”(从现在开始)(2)表示缘由:如“自以爱人之心” (出于爱人之心)(3)表示去向:如“自而东行”(从这里开始向东走)二、翻译和注释1. 于翻译为“at/in/on”,根据具体语境确定。

古代汉语-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

二、表示原因、目的的介词
这类介词是把名词或代词介绍给动词,表示 产生某种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它们是 “以、为、因、由、缘、用”等。 (一)因 ①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史记》 ②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 史记》
(二)由 ①国家之败,由官邪也。《左传》 ②知物由学,学乃知之,不问不识。《论衡· 实知》 ★“繇”与“由”通。即可以作时间介词,也 可以作原因目的介词。如: ①繇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汉书· 元帝纪》 ②盖闻天道祸自怨起,而福繇德兴。《史记· 孝文本纪》
(二)“由” ①由汤至于武丁,贤圣之君六七人。《孟子· 公孙丑 上》 ②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三国志· 蜀国· 诸葛亮传》 (三)“自” ①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颜氏家训》 ②杞子自郑使告于秦。《左传》 (四)在 ①迎新在此岁。《田家》 ②时权拥军在柴桑。《三国志》
(五)向。介词“向”主要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或方向,还可以表示产生动作行为的对象。例如: ①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说菀· 贵德》 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史记· 项羽本纪 》 (六)为。“为”有时也可以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时 间或处所,这时可译作“在”。例如: 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晏子春秋》 ②今之时人,辞官而隐处为乡邑之下,岂可同哉?《 淮南子》
①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 以口舌为劳。而位居【 】我上。《史记》 ②跖之狗吠【 】尧,尧非不仁,狗固吠【 】 非其主。 ③审之也,故国霸【 】诸侯也。 ④虽王公士大夫之子孙也,不能继承礼义,则 归之【 】庶人。《荀子· 王制》
七、介词“以”的用法及其省略 (一)介词“以”的用法 “以”字本来是动词,相当于“用或认 为”。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 词意义弱化而变成介词了。常见用法有如 下几种: 第一,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之 意,可把这种用法译为“拿、用、把、凭 、靠”等。例如: ①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②勉之以庆赏,惩之以刑罚。《荀子· 王制》

古代汉语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

例如:“通过”。

(1)游行队伍通过了天安门。

(2)通过学习文件,我对“三个代表”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介词能带宾语,但是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

它同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动词或主谓结构的前面作状语,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工具、方式、原因、目的、对象等。

总的来看,介词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在古今汉语中是基本相同的,不过,古代汉语介词结构还是有自己的一些语法特点。

1.古代汉语介词宾语同现代汉语一样通常放在介词的后边,但是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为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边。

例如:(1)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

《左传·僖公四年》(2)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史记·项羽东纪》例(1)是“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的意思;例(2)是“以一当十”的意思。

还有一些代词与介词组合的固定结构,如“是以”、“所以”、“所从”“所自”、“所由”、“所与”等 ,也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

2.现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是不能省略的,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的宾语不能。

例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3. 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介宾结构除了表示对于、关于的意义要作状语以外,其余(如表处所、时间)则多作补语;而“以”字在介宾结构中表工具,方式的既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

这些方面,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

此外,现代汉语的介宾结构还可以作定语(与群众的联系),古代汉语则不能。

例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髪《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古代汉语2 通论介词

古代汉语2 通论介词

介词一、概念及其作用1、概念介词是介绍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与动词、形容词发生关系的虚词。

即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构成介宾短语,做动词、形容词的补语或状语。

介词不能单独出现在句子里。

结构:谓语+介词+宾语介词+宾语+谓语(补语)(状语)2、作用构成介宾短语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以表示处所、方位、时间、目的、原因、方式、对象、工具、范围、身份等。

二、古代汉语介词结构的特点1、语序上的特点它能带宾语,但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

介词必须有宾语,而且有的宾语可以前置。

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放在介词的后面,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可以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吾道一以贯之。

”“何以战?”2、省略问题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于”字的宾语不能。

如:“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请以()遗之。

”——介词“以”的宾语省略。

“燕引兵东围即墨。

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

”——介词“与”的宾语省略。

【即墨,现为青岛市的县级市。

即墨大夫,齐威王时人,姓名失传,齐威王时治理即墨,于是称之为即墨大夫。

燕齐打仗,燕攻打齐国的即墨。

】3、语法功能①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

②“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多作补语;③“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也可作补语。

这些,现代汉语一般都用状语来表述。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前一介词结构“以羽”(用羽毛)置于动词之前充当状语,后一介词结构“以发”(用毛发)置于动词之后充当补语。

今译时,则都译成状语。

三、於、于(乎)的主要用法(一)实词用法于: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诗经·国风·七月》)尔,你。

虚指。

于,取也。

古代汉语的介词

古代汉语的介词

古代汉语的介词今天学习介词:介词:是引出与动作相关的对象的虚词。

现代汉语介词:现代汉语介词再、从、⽐、到、为……古代汉语介词:古代汉语介词于、乎、诸、以、为……⼀、于功能最强⼤,是最重要的介词。

可以引进处所、时间和范围,⼤致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到、从、对于、在……⽅⾯,等等例如:于堂上。

《孟⼦.梁惠王上》①王坐于于→在,堂→殿堂。

于→在在殿堂上。

译⽂:梁惠王坐在于是⽇哭,则不歌。

《论语.述尔》②⼦于于→在于→在,是→某,则→就在某⼀天哭泣过,就不会唱歌。

译⽂:孔⼦在于²乔⽊者,未闻下乔⽊⽽⼊于于³幽⾕者。

《孟⼦.滕⽂公上》于¹幽⾕迁于③吾闻出于于³→到→到,乔→⾼⼤,⽊→树,者→的,于闻→听说,于于¹→从,于²→到,到⼭⾕中的。

到⾼⼤的树⽊上的,没听说过有从⾼⼤的树⽊上下来迁到从幽深的⼭⾕中出来迁到译⽂:我听说过有从于⼈。

《论语.卫灵公》④⼰所不欲,勿施于于→到欲→想要,勿→不要,施→施加,于→到到别⼈⾝上。

译⽂:⾃⼰不想要的,不要把它施加到⑤不义⽽富且贵,于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于→对……来说。

义→正当,于→对……来说。

来说就像浮云⼀样没有意义。

对于我来说译⽂:不通过正当⼿段获得的富贵,对于于⾔。

《论语.学⽽》于事⽽慎于⑥敏于于→在……⽅⾯,慎→谨慎。

敏→聪明,于→在……⽅⾯,⽅⾯⼩⼼谨慎。

在说话⽅⾯⽅⾯聪明勤快,在在做事⽅⾯译⽂:在☞于:引进⽐较的对象“⽐”。

例如:于虎也。

《礼记.檀⼸》①苛政猛于于→⽐苛→残酷,猛→凶猛,于→⽐⽐⽼虎还要凶猛啊。

译⽂:残酷的政治⽐于弟⼦。

(韩愈《师说》)②弟⼦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于→⽐。

必→⼀定,贤→优秀,于→⽐。

⽐学⽣贤能。

译⽂:学⽣不⼀定总是不如⽼师,⽼师不⼀定总是⽐☞于:引进动作的施动者。

可以翻译为“被”。

于⽮,流⾎及屦(lu三声)。

《左传.成公两年》①郄(xi四声)克伤于于→被,⽮→箭,及→到,屦→鞋。

文言文介词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介词的用法归纳

文言文介词的用法归纳Introduction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介词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它在句子中起到连接词语和短语的作用,为句子赋予了更多丰富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对常见的文言文介词进行归纳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介词。

一、表示位置关系的介词1. 在: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状态。

例如:汝何居於吾之弟位?2. 于:表示动作或状态发生在某一时刻或特定场合。

例如:朕夜行甚密於东阁。

3. 自:表示行动开始点或动作主体自身的位置。

例如:万方云集自山河。

二、表示时间关系的介词1. 既:表示两个事件紧接发生。

例如:尔既婚乎?2. 自:表示从某个时间点开始。

例如:自枣栗而编舄。

三、表示原因关系的介词1. 以:表示目标、手段或条件。

例如:君之进取以竞天下者盖德政也!2. 因: 表示事件发生或结论得出的原因。

例如:“女无长陵”.止说明后面诸括弧中的原因是“或然之异年”。

四、表示方式关系的介词1. 以:表示手段、目标或条件。

例如:言必曲亲以和上,辞必严简以知间。

2. 凭: 表示根据、依靠的手段或条件。

例如:凭尔所闻,否未可也。

五、表示条件关系的介词1. 若:表示假设或条件。

例如:若叶公子老而有子孙则难矣!2. 倘: 表示对某个假定情况给予肯定结论。

例如:倘蒙允入朝廷,敢不首领千响?六、表示目的关系的介词1. 为: 表示动作或行为的目的。

例如:“誓将报主人之仇”。

其中“报”是为形式宾语,用来与动宾搭配。

2. 至:表示达到某种目标或地点。

例如:“及盈则覆”。

其中谓语动词与指代内容构成达到目标。

七、表示比较关系的介词1. 如: 表示进行比较。

例如:“君其赐马焉如?确定其价而取焉。

”2. 比: 常用于修饰动作比喻与物质等性质对比。

例如:“比目者弟也。

”意为“与目光相比较,称为弟弟”。

结论介词在文言文中起到了连接句子成分、表达关系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常见的文言文介词进行归纳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介词。

无论是表示位置、时间、原因、方式、条件、目的还是比较关系,准确运用恰当的介词可以使文言文变得更加凝练、优美。

古代汉语 介词

古代汉语 介词

2 介词“以” 介词“
(4)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相 介绍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当于现代汉语的“ 当于现代汉语的“在”。
①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文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 。(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 ②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柳子厚墓志 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庄公十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左传• 。( 年》) 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 ②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论语 宪问》 •宪问》)
1 动词“以”: 动词“ (2)以为 )
格式:单用“ 格式:单用“以”;“以为”或“以……为……” 以为” ……为 ①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皆以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 美于徐公。( 战国策•齐策》 。(《 美于徐公。(《战国策•齐策》) 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 张释之列传》 ?(《 ②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张释之列传》)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 ③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孟子 梁惠王下》 •梁惠王下》)
2 介词“为” 介词“ 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 (2)介绍动作行为关联的对象,表示动 作为谁而发,可译为“ 作为谁而发,可译为“给”、“替”、 “向”、“对”等。
①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 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 武驱民者,桀纣也。( 孟子•离娄上》 。(《 武驱民者,桀纣也。(《孟子•离娄上》) ②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许行》)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许行》 。(

2 介词“以” 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凭借的条件

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总结

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总结

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总结一、引言古代汉语是中国历史悠久的语言,其语法体系与现代汉语有许多不同之处。

在古代汉语当中,介词是一种重要的词类,用于表示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对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进行总结。

二、基本概述1. 介词的定义:介词是一种虚词,通常位于名词或代词前面,起连接成分并表达两者之间关系的作用。

2. 介词主要功能: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目的、原因等不同关系,帮助表达思想和逻辑关联。

3.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基础介词:於(予)、于(余)、以及由等。

三、时间相关用法1. 表示时间点:以(已)指定时间点;於(予)表示较晚的时间点。

例:以明年为例,我们计划推出新产品。

例:於昨日傍晚,他们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

2. 表示一段时间:自、自…至、至例:自早上到下午,我都在图书馆学习。

例:自古以来,人们一直追求和平与幸福。

3. 表示频率:每例:每日晨起,我都会进行锻炼。

例:每年三月,这座城市都会举办一场盛大的艺术节。

四、地点相关用法1. 表示位置:於(予)、于(余)例:公园於城市中心的中央。

例:他停留在山脚下。

2. 表示方向:往、向、自例:往南走几步,你就能看到那家咖啡馆。

例:他匆匆向东离开了。

五、方式相关用法1. 表示手段或方法:以、以及由例:我们应该以和平解决争端。

例:这个问题可以由专家来解答。

六、目的相关用法表示达到某个目标或目的地点时使用的介词:1. 表示目的地或对象所在位置:至例:我将直接到北京,不再驻扎在其他城市。

例:为了她的康复, 他们带她至最好的医院。

2. 表示某人或事物为实现某种目标而采取行动:为、爲(为)例: 他努力工作,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例: 人们要保护环境,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

七、原因相关用法表示动机或原因时所使用的介词:1. 表示原因:為(为)例:他辞去工作,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

例:她流泪了,是因为伤心和失望。

2. 表示根据某种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的原因:从、由例:从我了解这个人来看,他是一个值得信任的朋友。

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中,介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成分的作用,用于表达不同的关系。

介词
可以出现在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前,帮助说明句子中的位置、时间、方式、原因等具体细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
1. 以...为例:
这个句式常用于举例说明,表示以某个事物作为例子或标准进行论述。

例如,“以孔子为例,他的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2. 以...为主:
这种用法表示某事物或某个方面是主要的或重要的内容。

例如,“这篇文章以
叙述历史事件为主。


3. 以...为基础:
这种用法表示某事物是建立在某个基础之上。

例如,“这项技术是以先进的科
学理论为基础的。


4. 以...为目标:
这种用法表示某事物的目标或计划。

例如,“我们应该以提高公共服务为目标,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


5. 以...为准:
这种用法表示某事物作为参考标准或依据。

例如,“请以课本上的答案为准,
完成练习题。


6. 以...为重:
这种用法表示某事物是非常重要或需要特别关注的。

例如,“在这个项目中,安全问题被以最高重要性对待。


总之,古代汉语中,介词以多种形式出现,用于表示不同的句子关系。

这些介词用法既能丰富句子结构,又能明确表达句子的意思。

通过熟练掌握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我们可以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古代汉语-第十五讲介词

古代汉语-第十五讲介词
▪ ①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 ②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 ③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 ④左右以君
贱之也,食以草具。
▪ ⑤宫之奇以其族行。
▪ ⑥余船以次俱进。
▪ ⑦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 注意:其他的意义一般都是从“凭借”的意义引申出来的。 因此,各用法之间的界限有时就不很明显,例如:
很少用“於”。

“于”的这种用法在现代汉语书面语言中有时也使用,例
如: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 (3)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构成被动句。
▪ ①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 ②东败于齐,长子死焉。
▪ ③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
▪ “信乎天下”就是“信于天下”,即“被天下信”。在古书中用 “乎”表示被动是比较少见的。
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后,如例二《荀子.劝学》: ▪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 两个“以”字的位置就不同。但在表示时间时,就只能放在谓语
动词之前: ▪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 (2)二是它的宾语可以前置。为了强调“以”的宾语, 可以把这个宾语放到“以”的前面。例如:
▪ ①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用来……,来……,而…… ▪ ①命子封率车二百乘以伐京。 ▪ ②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 ▪ ③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 (3)用来连接因果复句,用在原因分句的句首。 因 为……
▪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 ②及与秦人战,大败之,以人之善射也。 (《韩非子·内
储说上》) ▪ ③以不能取容当世,故终身不仕。(《汉书·张释之传》 ▪ 3、动词:用做谓语,带宾语。 ▪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 ▪ ②陛下以绛侯周勃何如人也? ▪ ③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 ④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 ⑤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⑥视其所以。(《论语》)

古代汉语虚词介词

古代汉语虚词介词

介词的省略
省略介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介词会被省略,只留下其他词语。这种用法可以简化句子结构,使 语言更加简洁明了。
语境省略
在某些情况下,介词的省略可以通过语境来补充,使句子更加完整和通顺。这种用法需 要读者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理解介词的含义。
介词的替代
替代介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时一个介词可以被另一个 介词所替代,以避免重复或强调某种意义。 这种用法可以丰富语言的表现力,使句子更 加灵活多变。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虚词介词都用于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和方式等关系,起到连接词与词、句与句的作用。
不同之处
古代汉语中的虚词介词用法更为丰富多样,有些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或意义发生了变化。
语义的变化
语义的扩大与缩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古代汉语虚词介词的语义范围有所扩大或缩小,与现代汉语相比,其意义可能 更为具体或更为宽泛。
表示比较关系,如“比”、“ 与”、“和”等。
介词的语法功能
引入动作行为的涉及对象
通过使用介词,可以将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 象清晰地表达出来,使句子语义更加明确。
表达时间、地点、方向、比 较等关系
介词的使用可以明确地表达出时间、地点、方向和 比较等关系,使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
构成介词短语
介词可以与其他词语一起构成介词短语,用 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进一步明确动作行为 或状态的特点和属性。
02 古代汉语虚词介词的用法
表示时间
介词“于”表示时间,相当于现 代汉语中的“在”、“到”。
“在”表示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 “到”。
“当”表示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 “到”。
“时”表示某个时间点或时间段 ,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在”、 “到”。

古代汉语常用介词连词

古代汉语常用介词连词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 子·五蠹》)
(2)引入凭借的资格、身份或 地位。如: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三 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西门豹治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 书·张骞传》)
(3)表示率领或依照。例如:
宫之奇以其族行。 (《左传·僖 公五年》)
注意点:
<1>“以” 在句中的位置:
可以用在谓语动词之前,也可以 用在谓语动词之后,如:
《荀子·劝学》“以羽为巢,而 编之以髪” 。
但在表示时间时,只能放在谓语 动词之前。
<2>“以”的宾语位置
为了强调“以”的宾语,可以把 这个宾语放到“以”的前面。例 如: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 《左传·齐恒公伐楚》
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4)表示原因。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
存者,徒以有先生也。(《战国 策·魏策四》)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 《岳阳楼记》)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卫灵公》)
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 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 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 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 唐雎使于秦。
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尚书·无逸》)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 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 非道也。”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 有苗乃服。共工之战,铁铦短者及 乎敌,铠甲不坚者伤乎体。是干戚 用於古,不用於今也。(《韩非 子·五蠹》)
有志乎古者希矣, 志乎古必遗乎今 。 (韩愈《答李翊书》)

古代汉语上 )介词连词语气词

古代汉语上 )介词连词语气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连词
连词是用来联结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古代 汉语的连词有许多,有些在现代汉语中还在使用。 下面是几个较为重要的古汉语连词:与、及、而、 况、虽”等。 与 “与”作连词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 一般用来连接并列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 如: 蜩(tiao2)与学鸠笑之。《庄子· 逍遥游》 (蝉和学鸠讥笑大鹏。) 畦(qí )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种 一畦芍药和揭车,又间杂着种了杜衡和芳芷。) 屈原《离骚》

介词“为”读音是“wèi”,经常与它后面 的宾语一起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作状语,表 示对象、目的、原因等。主要用法有四种: (1)介绍行为动作所服务的对象,可译为 “替”、“给”等。如: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战国策· 触龙说 赵太后》) 苦为河伯娶妇。(《史记· 西门豹治邺》) 这种用法今天现代汉语仍保留,如“为人民服 务”。

连词“而”的用法大致可分为四种: (1)连接联合结构,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动 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之间的联系。既可 以是顺接,也可以是逆接。如: 美而艳。(《左传· 桓公元年》)(宋大夫华父 督赞孔父嘉之妻:“美丽而且漂亮。”)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 五 蠹》)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 逍遥游》) 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

介词“以”与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组成 介宾短语作状语、补语,主要用法有四种: 1.介绍动作行为所采用的工具或凭借的手段。可 译为“用”、“拿”。例如: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 劝学》)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 五蠹》) 2.介绍进行某种动作行为时所凭借的资格、身份 或地位。如: 以(通“与)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史记· 西门豹治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 张骞传》)

古代汉语教程之:语法(三)

古代汉语教程之:语法(三)

• (一)于(於) • “于”、“於”在古代文献中本来是两个 字。“於”和“于”的用法大致相同,但二 者上古的语音并不相同。这两个字的时代上 的差异更为明显:甲骨文中用“于”而不用 “於”;《尚书》、《诗经》中用“于”字 数量占绝大多数,只有少数地方用“於”; 《左传》一书中“于”、“於”的使用频率 大致相等;其他先秦古籍如《论语》、《孟 子》、《荀子》等书中,“於”字用例占绝 大多数;到了汉代“於”字基本上取代了 “于”。现代汉语中“於”字简化成“于”。
• ③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 (《齐侯使晏婴请继室于晋》) • ④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 坏酿器,酒流沟中。(《段太尉逸事状》) • 介绍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的例子,如: • ⑤子金教之曰:“朝国人而以君命赏。” (《韩之战》) • ⑥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孟子· 寡人之於国也》) • ⑦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段太尉逸事状》)
• 二是“以”的宾语的省略。当介词“以”的 宾语是上文中已出现过的事物,这个宾语常 常省略。例如: • ⑧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 )分人。 (《左传· 庄公十年》) • ⑨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羹,未尝君之羹。 请以( )遗之。(《郑伯克段于鄢》) • 例⑧省略了宾语“衣食”;例⑨省略了宾语 “君之羹”。
• ③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战国策· 齐策》) • ④陛下以降侯周勃何如人也? (《张释之列传》) • ⑤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孟子· 寡人之於国也》) • ⑥管仲富拟于公室,有三归、反坫(dian), 齐人不以为侈。 (《管宴列传》) • ⑦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同⑥) • ⑧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庄子· 秋水》)

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概述二、古代汉语介词的分类和功能三、古代汉语介词的翻译方法四、古代汉语介词与现代汉语介词的异同正文一、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概述古代汉语介词的使用较为灵活,通常出现在句子的前面,用于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时间、地点、方式等。

介词在古代汉语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与名词、代词或其他词类组成介宾结构,充当句子中的状语、表语、补语等成分。

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丰富多样,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二、古代汉语介词的分类和功能1.表示时间:古代汉语中介词可以表示时间,如“于”、“乎”、“诸”等。

例如:“于”可以表示在某个时间点,如“王坐于堂上”;“乎”表示在某个时间段,如“孔子生于春秋时期”;“诸”表示在某个具体的时刻,如“诸侯会于澶渊”。

2.表示地点:古代汉语中介词可以表示地点,如“于”、“乎”、“而”等。

例如:“于”可以表示在某个地点,如“孔子生于鲁国”;“乎”表示在某个地方,如“孔子游于泰山”;“而”表示在某个地域,如“燕国而赵国”。

3.表示对象:古代汉语中介词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如“以”、“为”、“与”等。

例如:“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如“以兵器为功”;“为”表示动作行为的目标,如“为国家服务”;“与”表示动作行为的关联对象,如“与人为善”。

4.表示方式:古代汉语中介词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如“以”、“用”、“由”等。

例如:“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如“以柔克刚”;“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方法,如“用兵如神”;“由”表示动作行为的途径或来源,如“由俭入奢易”。

5.表示原因、目的:古代汉语中介词可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目的,如“因”、“故”、“以”等。

例如:“因”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如“因材施教”;“故”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如“故国神游”;“以”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如“以免后患”。

三、古代汉语介词的翻译方法在翻译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时,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句子结构进行翻译。

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

古代汉语以作介词的用法摘要:一、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概述二、古代汉语介词的种类和功能三、古代汉语介词的典型例子四、古代汉语介词与现代汉语介词的比较五、总结正文:一、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概述介词是语言中不可或缺的词类之一,用于表示名词、代词等词类与其他成分之间的关系。

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十分丰富,既有表示时间、地点、范围等方面的介词,也有表示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等关系的介词。

古代汉语介词的用法大致可分为四种:引进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介绍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介绍比较的对象;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二、古代汉语介词的种类和功能古代汉语常用介词有于(於)、以、为、与、用、由、自、从等。

这些介词在句子中有不同的功能,如表示时间、地点、范围、工具、方式、原因、目的等。

以下是一些古代汉语介词的例子:1.于(於):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到”、“从”等。

例如:“楚子将围宋,使子文治兵于睽。

”(《城濮之战》)2.以: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

例如:“将以其明,先其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3.为: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

例如:“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4.与:表示动作行为的涉及对象,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

例如:“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蒹葭》)5.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方式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

例如:“吾用之矣。

”(《左传·僖公三十一年》)6.由: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原因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由”。

例如:“由是观之,王之蔽甚矣。

”(《孟子·告子上》)7.自: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来源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自”。

例如:“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水经注·江水》)8.从:表示动作行为的起点、跟随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从”。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高考复习文言文之介词

高考复习文言文之介词
介词在古代汉语虚词中出现 最为频繁,用法也较多,对于介 词的把握直接关系到对整个文句 的准确理解,因此是文言文学习 的难点与重点。学习时要求做到 在理解介词概念的基础上,能够 在文句中辨认常用介词,解释其 用法,并对文句做准确今译。
介词主要起介绍作用。 它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介绍 给动词或形容词,对它们进行修等各种关 系。
(二) 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随 文意可译为“向”、“跟”、 “给”、“对”、“对于”。例 如…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 军。”——“于” 表示“对”或 “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于”表示“给”。
(三) 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 构,用在形容词,译为“比…… 更……”。例如… “皆以美于徐公。”——“于”引进比 较的对象。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 也。”——“于”引进比较的对象, 意思是“老百姓比邻国更多”。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亲和力。 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 3、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 6、放弃该放弃的是无奈,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是无知,不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执着。 7、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千万别迷恋网络游戏,要玩就玩好人生这场大游戏。 9、过错是暂时的遗憾,而错过则是永远的遗憾! 10、人生是个圆,有的人走了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命运画出的圆圈,其实,圆上的每一个点都有一条腾飞的切线。 11、没有压力的生活就会空虚;没有压力的青春就会枯萎;没有压力的生命就会黯淡。 12、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邹韬奋 13、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 14、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1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夜深人静,问问自己,将来的打算,并朝着那个方向去实现。而不是无所事事和做一些无谓的事。 17、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18、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 鲁迅 19、所谓天才,那就是假话,勤奋的工作才是实在的。——爱迪生 20、做一个决定,并不难,难的是付诸行动,并且坚持到底。 21、不要因为自己还年轻,用健康去换去金钱,等到老了,才明白金钱却换不来健康。 22、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烦恼都是自己内心制造的。 23、命运负责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2、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3、你今天必须做别人不愿做的事,好让你明天可以拥有别人不能拥有的东西。 4、不要觉得全心全意去做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是一种浪费,小事做的得心应手了,大事自然水到渠成。 5、别着急要结果,先问自己够不够格,付出要配得上结果,工夫到位了,结果自然就出来了。 6、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7、别人对你好,你要争气,图日后有能力有所报答,别人对你不好,你更要争气望有朝一日,能够扬眉吐气。 8、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时间来定夺。 9、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10、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洗牌,但是玩牌的是我们自己!

古今汉语介词用法的区别

古今汉语介词用法的区别

古今汉语介词用法的区别
古今汉语介词用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介词的数量: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数量较少,而现代汉语中的介词数量则比较多。

2. 介词的用法:在古代汉语中,介词常常与动词、形容词等其他词类结合使用,例如“在”、“到”、“以”等。

而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则更多与其他介词结合使用,例如“在...中”、“到...为止”、“以...为标准”等。

3. 介词的表意功能:古代汉语中的介词更注重表意功能,强调表达动作、行为、状态等之间的关系。

而现代汉语中的介词则更注重结构功能,强调表达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4. 介词的省略:在古代汉语中,介词的使用相对比较自由,有时可以省略。

但在现代汉语中,介词的使用则更加规范,常常不能省略。

5. 介词的意义:古今汉语中一些常用介词的意义也有所不同。

例如,“于”在古代汉语中可以表示“在”、“到”、“从”等多种意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则主要表示“在”的意义。

总的来说,古今汉语介词用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数量、用法、表意功能、省略和意义等方面。

随着语言的发展,介词的用法和意义也在不断变化和演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
一、古代汉语中介词的概述
古代汉语中介词是一类十分重要的虚词,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成分的作用,用来表示两个实体之间关系的词语。

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用法更为灵活和多样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几种常见用法。

二、指示性中介词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类中介词被称为指示性中介词,它们主要用来表示方位
或位置关系。

例如,“於”、“自”、“至”等都属于这一类别。

其中,“於”可以表示方向、到达目标和所处位置;“自”则表达从何处开始或由何处发出;“至”则表示朝着
某地点移动或抵达某地点。

这些指示性中介词在句子中起到引导方向或位置并连接实体的作用。

三、描绘性中介词
描绘性中介词在古代汉语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些可以以形容词形式出现
的描绘性中介词能够使读者更直观地感受到描述对象的特点或状态。

例如,“以”可以表示以某种方式进行行动;“因”则表示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某个结果;“若”则用
来引导类比和比喻。

描绘性中介词的使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描述对象并加强表达力。

四、关系性中介词
古代汉语中还存在一类称为关系性中介词的虚词。

这些中介词主要用来连接
名词或代词,表示两者之间的关联及所处位置。

例如,“乃”用于表明某种原因导致了某个结果;“与”表示具有相互关系或依附关系等;“使”表示由一个实体引起了另
一个实体的结果。

在句子中使用适当的关系性中介词能够清晰地表达事物之间的联系。

五、结构性中介词
结构性中介词在古代汉语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这类虚词所起到的作用是连接各个成分,让句子结构更加完整和流畅。

例如,“以”可以帮助衔接并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兼”则可以表示兼及两方面内容等。

结构性中介词在形成句子结构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补语中介词
在古代汉语中,还存在一类补语中介词。

这些补语中介词主要用于连接动词和宾语或者形容词与主语等,并具有强调事物特点和状态的功能。

例如,“之”常用来连接名词短语,表示想法、行为或结果;“乎”则可以表示疑问或反问;“也”可以表示肯定的态度等。

补语中介词在古代汉语句式的组织和表达效果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七、总结
古代汉语中介词以其多样化而灵活的应用方式在句子中起到重要地位。

指示性、描绘性、关系性、结构性和补语中介词都各有特点,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意思并加强表达力。

对于学习古代文献及古汉字文化的人而言,深入了解这些中介词的使用方法将更好地理解文化内涵并增进交流与理解。

八、延伸阅读
若您对于古代汉语及其文体感兴趣,推荐阅读《论语》、《史记》等经典文献,加深对于古代汉语中介词的理解和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