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10.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实验操作、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如石头、木块、海绵等,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些物品在水中的表现各不相同?”引导学生从生活现象中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思考题2:分析为什么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而铁块会沉入水底,探讨密度与浮力之间的关系。
4.知识拓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科普视频等方式,了解更多关于密度的知识。
-拓展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密度在科技领域应用的小短文,例如密度在航空航天、新材料开发等方面的应用。
5.创新设计: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设计一个与密度相关的实验或小制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密度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其测量方法;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密度的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实验操作中数据的准确处理;将密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引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船只能浮在水面上、油比水轻等现象,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现象,为学习密度概念奠定基础。
3.教师引导: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关注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生动的语言介绍密度的概念,即单位体积的质量,用公式表示为ρ=m/V。
2.密度计算公式:讲解密度计算公式,引导学生理解质量、体积与密度之间的关系。
5.知识巩固: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密度计算公式的运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应用拓展:介绍密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设计、石油开采等,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

6 4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 4密度与社会生活 学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物理导学案标题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课时1教具导学案、多媒体教法讲授、问答、讨论课型新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知道密度知识的应用。

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

物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水的反常膨胀。

一、密度与温度1、根据密度公式,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密度。

2、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而。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3、一定质量的气体、固体、液体一般都是:温度升高,体积,密度;温度降低,体积,密度。

大多数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4、在常见的物质中,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5、水的反常膨胀:一定质量的水,体积与温度的图像和密度与温度的图像。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密度。

(正常膨胀)温度0至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密度。

(反常膨胀)水在时,密度最大。

水的密度先。

二、密度与生活1、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如确定矿藏的种类)2、鉴别牛奶的密度、酒浓度3、用盐水选种4、农场扬场分拣麦粒与草屑5、工业选料:汽车、飞机常采用强度、密度的材料(合金材料、玻璃钢)6、产品包装中常采用密度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防震、便于运输,价格低廉课堂训练知识点一:1、北方冬天温度降低,水管遇冷,体积;而水遇冷结冰,体积,所以水管“冻”裂。

2、点燃的酒精灯使风车附近的空气温度,变小,热空气后,四周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就形成了风,所以风车就转动起来了。

3、(1)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_____ ,体积V_____,根据________,所以密度ρ_____。

(2)水在0℃—4℃之间的反常膨胀。

水在4℃时密度最____,体积最_____。

(3)寒冷的冬天,气温-34℃,深湖的面上结了一层冰,则冰的上表面的温度____℃。

冰与水接触面的温度____℃。

湖底水的温度______℃。

知识点二:1、有一个实心铅球,质量是330g,体积是30cm3。

北大绿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优秀教学案例:第6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北大绿卡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优秀教学案例:第6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现象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小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小组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4.问题导向: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1.教师讲解密度的概念,解释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不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2.引导学生了解密度的影响因素,如温度、压力等,并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让学生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3.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如密度的测量、密度的应用等,让学生了解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价值观。
本节课的教学案例亮点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些亮点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如在讨论密度的影响因素时,学生可以举例说明不同物质密度的一般规律。

八年级物理上册6_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_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明白得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能利用密度知识辨别物质;3.通过学习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学习体会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物理的爱好教学重难点: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辨别物质难点:水的反常膨胀及盐水选种教学方式: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看实验等教学用具:课件,酒精灯,火柴,纸风车,冷水。

教学进程引入:密度是物质的大体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咱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利用密度知识能够辨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

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搜集,能够确信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能够选种等,咱们明白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样不同这一特点。

下面咱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图1:戒指图2:矿石图3:盐水选种引导:从录像中咱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

你还明白咱们生活中运用密度能够做什么吗?学生试探回答。

[推动新课]师:从适才同窗们的讨论可知: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紧密,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无关系呢?1.密度与温度播放视频:龙卷风启发:平常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咱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不是有关呢?学生议论纷纷。

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别离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周围。

观看并试探:过一会儿,你发觉了什么现象?什么缘故?演示实验2:按讲义图11.5-1做一个纸风车。

若是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周围,风车能转动起来。

观看并试探:你明白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试探并讨论]1.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分析。

总结:生活中的风确实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阻碍一样吗?学生分析。

总结:气体受温度的阻碍较大,固体、液体阻碍较小。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重点题型整理
1.计算题: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例题:一物体质量为200g,体积为500cm³,求该物体的密度。
答案:密度ρ = m/V = 200g / 500cm³ = 0.4g/cm³
2.应用题:利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例题:为什么轮船能够在大海中浮起来?
答案:轮船能够浮起来是因为它采用了浮力原理。轮船的体积较大,排开的水体积等于轮船的重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水的重量,与轮船的重量相等,因此轮船可以浮在水面上。
-学生将密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鉴别物质、测量物体质量等。
-学生在课后作业中,撰写了关于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短文或报告,巩固了学习成果。
板书设计
①重点知识点:
-密度的定义
-密度的计算公式:ρ = m/V
-密度与物质种类、温度、状态的关系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密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实践题:设计实验测量物体的密度。
例题:设计一个实验,测量一个石块的密度。
答案:
步骤一:用电子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m,记录数据。
步骤二:将石块放入量筒中,测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总。
步骤三:取出石块,测量剩余水的体积V水。
步骤四:计算石块的体积V = V总- V水。
步骤五:根据密度公式ρ = m/V,计算石块的密度。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密度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6-4密度与生活学案

6-4密度与生活学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4)通过解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一)密度与温度1概括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密度与温度关系是: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膨胀后,密度变从而向运动,而周围温度的气体会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3、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4℃水的密度最。

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4、质量相同的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而质量保持,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

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有关。

(二)、密度知识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求质量;3、利用公式求体积。

(三)当堂训练1、车间安装电路要用横截面积为25mm2的铜导线8000m,应购买铜导线多少千克?( ρ铜=8.9×103 kg / m3 )2、体积是30cm3的铝球,质量是27g,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请用三种方法求)3、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铜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多少?(ρ铜=7.9×103kg/m3,ρ铝=2.7×103kg/m3)4、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找来一个空瓶子测得其质量是0.3 kg ,装满水时,测得其总质量是1.1 kg ,倒掉水再装满待测液体,测得的总质量是1.18 kg ,求液体的密度。

(四)当堂检测1、影视中拍摄房屋倒塌砸伤人的特技镜头时,常选用泡沫塑料做道具,这是因为泡沫塑料()A.不导电B.体积大C.比热容小D.密度小2、对于公式ρ=m/V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密度越大B.物质的密度与其体积成反比,体积越小,密度越小C.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是确定的,与其质量多少或体积大小无关D.以上说法都不对3、一瓶矿泉水喝去半瓶,则剩下的半瓶矿泉水( ) A.质量减半,密度减半B.质量减半,密度不变C.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D.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4、关于一把铁锤和一只铁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锤的质量大,密度也大B.铁钉的体积小,密度大C.由于都是铁,密度相同D.铁钉的质量小,密度也小5、有甲、乙两个实心球,甲球的密度是乙球的密度的3/8,乙球的体积是甲球的体积的2倍,那么甲球的质量关是乙球的质量的( ) A.16/3 B.3/16 C.6/8 D.8/66、中间空心的铁球、木球、铝球、铅球,若外形完全相同,质量和体积相等,则中间空心部分最大的是( ) A.铁球B.木球C.铝球D.铅球7、某同学测得某个体积是36cm3的钢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8、每节油罐车的容积为50m3,从油罐中取出20cm3的油,质量为17克,一满罐的油的质量是多少吨?9、一个石蜡雕塑的质量为4.5千克,现浇铸一个完全相同的铜雕塑,至少需要多少千克铜?( ρ铜=8.9g/cm3, ρ蜡=0.9×103Kg/m3)10、一个空瓶质量为200g ,装满水时总质量为700g,若用来装另一种液体,装满后总质量是600g,鉴别这种液体的种类。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六章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题体积、密度发生了什么变化?2.为什么风车在酒精灯上方能转动?度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关注,进行初步猜测和讨论.而猜测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会有不同的密度。

新课讲授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出探究问题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一、密度与温度(一)、引出探究问题1。

风是怎样形成的?你知道在火灾现场逃生时为什么要弯腰前进呢?2.水管为什么会冻裂?怎样防止水管被冻裂?(二)、归纳物质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当物体温度升高时,质量m不变,体积V变大根据 ,所以密度ρ变小;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上面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了风.2、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3.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4。

介绍水的特点:水不简单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

水结冰时体积膨胀了,而水管受冷收缩,导致水管被冻裂。

事实表明,4℃的水密度最大。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密度越来越小;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越来越小.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人们把水的这个特性叫做水的反常膨胀。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是由于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而造成的?二、密度与物质鉴别阅读课本内容进行讨论猜想回答理解记忆思考讨论回答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形成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

mρV=。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6、4《密度与社会生活》班级小组姓名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

爱因斯坦学习目标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4、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重点难点重点: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密度的有关计算。

导学过程学法指导1、情境导入:大家知道为什么做饭的时候油总是飘在水面上吗?还知道为什么汽油着火的时候不能用水浇灭吗?对,这些问题都和密度有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跟多跟密度有关的生活知识。

约2-3min二、明确目标约2min三、学习导航我立本扎根基础约6-8min 自主学习教材第120~123页并完成以下内容1、自然界的风是怎样形成的?2、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变化的?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水的体积随温度怎样变化?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我成长达标应用密度与温度演示课本实验11、5–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原因是:1、风的形成: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一定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质,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一、通过看出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二、通过看书和讨论明白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转变而转变的现象;3、通过看书和讨论明白得和把握用测定密度来辨别物质的方式,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有可能相同;4、通过讨论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学习进程】一、独立自主学习:请快速阅读讲义P120相关内容,然后独立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一、自然界的风是如何形成的?二、物质的密度会因为受到什么因素的阻碍而发生改变?是直接改变了哪个量而使密度转变的?3、绝大多数物质的体积随温度如何转变?水的体积随温度如何转变?4、用密度如何辨别物体是由哪一种物质组成的方式。

小组小展现:请结对彼此更正,然后在组内展现质疑。

全班大展现:小组全数完成的小组全班展现,打分。

二、合作合作学习:活动一观看风车实验学生试探: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学生先独立试探以下问题1、风的形成:二、能改变物质的密度,缘故是物质的一按时,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转变,即一样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按时,升高时,体积,密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3、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阻碍最大,一样固体、液体的不明显,故受温度的阻碍比较小。

先小组展现班级大展现活动二读课文p120第3、4自然段4.水的反常膨胀: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由此你能正确说明自来水管被冻裂的缘故吗?五、由水的反常膨胀明白,水的密度在℃时是最大的。

咱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1×103 kg/m3 ,一样是确实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六、依照气体的密度随温度转变而转变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样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先小组展现班级大展现活动三读课文p121的内容学生独立试探完成一、能够通过间接测量密度的方式来辨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样,其大体思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数值,再查密度表确信属于那种物质。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3.水的反常膨胀
学生自学课本第121页,独立完成下列的问题:
“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根据图像,水结冰后,它的质量,体积,密度;4℃时水的密度,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密度变,;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密度变,人们把水的这个性质叫做水的反常膨胀。北方冬天,如果不保护好自来水管,自来水管会结冰,结冰时,自来水管遵从的规律,水结冰时遵从的规律,从而使水管破裂。
课题:§6.4密度与社会生活
年级:八年级主备人:杨喜娥审核人:八年级备课组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1.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知道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
3.理解和掌握用测定密度来鉴别物质的方法,每种物质能灵活运用ρ=m/V及其两个变形式。
结论: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体积变大,密度。
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密度变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原因是物质的质量一定时,温度使物质的体积发生了变化,即一般物质有的性质,即在一定时,温度升高时,体积,密度;温度降低时,体积,密度。
4、用密度怎样鉴别物体是由哪种物质构成的方法。
课中合作探究:
学点一密度与温度
学生活动:仔细研读课本P120,“密度与温度”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按课本图6.4-1做一个风车。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为什么?
原因:酒精灯附近火焰附近的温度,体积膨胀,空气的密度变,所以热空气,(选填“上升”或“下降”),形成气流,气流流过风车扇叶时,带动扇叶转动起来。
4.飞机设计师为减轻飞机重力,将一钢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需铝的质量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导学案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会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2.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体验利用密度鉴别物质,可以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反之,温度降低时,体积变小,密度变大2.学习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实际应用,认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1.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2.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蜡烛、天平、量筒等。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通常情况下,一般物质都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水除外,水具有反常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 知识点3 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课后反思】:6.4密度与社会生活一、密度与物质鉴别二、密度与温度关系1、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体积 膨胀后,密度变小。

2、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导学案一、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1、放:将天平放在。

2、调:将游码移至;调节,使指针尖对准分度盘的。

(左偏调,右偏调。

)3、测:物码,必须用_____夹取砝码和移动游码。

4、读:m=+。

5、收砝码时,由小到大用镊子直接提取。

托盘天平的注意事项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

二、量筒的使用方法如何用量筒测沉于水的固体的体积?(1)给量筒盛适量的水,记下体积为V1。

(2)用细线栓住物体,放入量筒中完全沉没记下此时的体积V2。

(3)则物体的体积为V=。

组长:中心发言人:记录员:操作员:探究活动一:实验记录表:探究活动二:1、烛焰的现象:风车的现象:分析原因:蜡烛上方一定质量的空气因受热体积,密度,热空气向运动,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

空气流动形成了风。

2、燃烟向(“上”或“下”)走。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doc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学案新版新人教版【word版】.doc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课堂导学:课前预习1、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我们通过对前面学习知道水的密度是1.0×103kg/m3,冰的密度上0.9×103kg/m3,那么大家来计算一下1kg水的体积是多少,当这些水结冰后,冰的体积是多少?下面请同学们利用上面的知识点来解释为什么冬天自来水管会冬裂?2、怎样能知道这块“运动会的金牌”是不是纯金的?例题1:“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29.5克,体积为5.2厘米3,它是真金的吗?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课内探究(一)密度与温度1、问题思考: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2、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3、我来归纳: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分别把它们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过一会儿,你会发现:在冷藏室的气球体积,在炉火附近的气球体积 。

由于密度ρ=m/v ,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 。

4、演示实验2:按课本图做一个纸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5、我来归纳:酒精灯附近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 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推动纸风车转动起来。

可见,温度 (“能”或“不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 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

和 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究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和问题解决的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列举生活中的三个实例,说明密度在其中的应用;
-分析物体浮沉现象,解释其与密度的关系。
2.实验探究:
-利用实验室器材,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探究物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可能的原因。
3.家庭实践作业:
-观察家中常见物品,推测其密度,并进行简单实验验证;
-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撰写实验报告,分享实验心得。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验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情感教育:强调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7.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实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了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仍需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在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上存在困难。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较为熟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在这方面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验和问题探究,提高他们对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导学案一、二、自主学习1.物体通常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即温度升高时,体积______;温度降低时,体积______,质量______,根据密度公式可知,温度升高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______,温度降低时,物质的密度通常变______。

______(填“固体”“液体”或“气体”)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最大。

2.水具有____________的性质,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________,密度变________,水在________时密度最大。

三、合作探究(交流)学点1.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1.在点燃的酒精灯火焰上方罩一大小适当的薄塑料袋,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2.观看飓风图片,思考并讨论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分析: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______,密度______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3.装满水的水壶在水快烧开时,为什么总有一些水会溢出来?分析: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不考虑汽化),水的温度在______,水的质量(m)______,水溢出来了说明水的体积(V)在______,根据公式ρ=m/v可知随着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密度(ρ)在______。

由上面的一些现象可以得出:______能够改变物质的密度。

4.(水管胀破图片)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输水设备的损坏。

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怎样防止水管破裂?(结合自学检测第3题:等质量的的水结成冰后的体积变化计算过程分析)学点2. 密度与物质鉴别1.你能用密度知识来鉴别一块奖牌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怎样做?这种鉴别方法是不是绝对可靠?为什么?2. 有一个体积4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是316g,这个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是多大?3.密度的特殊用途——根据需要选取材料铅可用作鱼网的网坠,铸铁用作落地扇的底座、塔式起重机的压铁等,因为它们的密度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6_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_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三、课堂总结
依照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四、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一、2小题。
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适应,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进程,学习物理知识;
2.通过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辨别。
【教学难点】
能运用密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进程
一、新课导入
1.在室温下,用绷紧的橡皮膜把一个空锥形瓶的瓶口封上,然后把瓶子放入热水中,橡皮膜会凸起来。过一会,再把瓶子放入冰水中,观看橡皮膜的转变。
解:设含有盐的质量为 ,那么有
答:含有盐的质量为12.5克。
7.怎么鉴定牛奶或酒精的纯度?
例3.纯酒精的密度为 ,假设加水,密度会变大。消毒水要求酒精的含水量不能超过10%。现有m克消毒水,含水量正好是10%,那么酒精的含量为多少?消毒水的混合密度为多少?
解:酒精的含量为
消毒水的混合密度为
答:酒精的含量为0.9m,消毒水的混合密度为
判定空心仍是实心,可选用比较密度、比较体积、比较质量的三种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算空心部份体积时必需求材料的体积,
例:一个铝球的体积为30 ,已知铝的密度为2.7g/ ,其质量为54g,球是空心的仍是实心的?若是是空心的,空心部份的体积是多少?
方式1解:假设为实心铝球的质量应为
实际铝球的质量为54g<81g,因此球是空心的。
例1.有个同窗配得的盐水质量为0.6kg,体积为0.5 ,拿此盐水来选种,符不符合要求?稀了仍是浓了?应该加水仍是加盐?加多少水或盐?
解:盐水的体积为
盐水的密度为
,盐水浓了,不符合要求。

6-4 (教学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教学设计)密度与社会生活-八年级物理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学习前三节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对物体的质量这一属性和物质密度这一特性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学会了使用天平和量筒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方法积累。

而这一节课恰是讲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理论联系实际且应用于生活的实践性课。

为此,我采用了从生活走向物理,再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实验性课型。

教材中,通过“想想做做”第一个问题,套有气球的锥形瓶在热水中气球的变化情况引出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再通过纸风筝在酒精灯上方能够转动进一步得到生活中风形成的原因,从两个角度说明了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因此推而广之得出生活中物质的一条重要性质:热胀冷缩,其中气体受温度影响最大。

接着教材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水结冰现象推导出水结冰不满足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相反,体现了物质的热缩冷胀特性,即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随着水温度的升高,体积逐渐减小,但是体积不是一直无限制减小,水在4℃时体积最小,密度最大,温度高于4℃时,和其他物质一样满足热胀冷缩性质。

因此接着课本上插图,冬天冰冻的湖面下面水温的分布特点及鱼所在的位置,分布特点为从水面到湖底深处,水温越来越高,因此鱼在湖底下方生活。

第二部分,教材通过分析一个实心球是否是纯铅制造的问题,给出了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并呼应了章首语提出的问题,教材还进一步介绍了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其他广泛应用,例如生活中常说的铁比木头重,油比水轻,鉴别牛奶、盐水选种都是密度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本节教材设计从影响密度的因素开始分析到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此引导学生重视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并能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初二物理备课组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学习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自主学习
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回答:密度是物质的,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设问:密度既然是物质的基本属性,那么它的数值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呢?
一、密度与温度
1、阅读课本120页实验6.4–1纸风车实验,然后学生思考:是什么推动了风车转动的?
风的形成:空气因受热体积变大,根据密度公式_____ ,密度变而。

热空气后,温度较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

2、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气体的最显著,它的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固体、液体的不明显,因而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设问:所有的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吗?北方的冬天为何要将自来水管包起来?根据前面所学的密度,查出水和冰的密度值,计算一下等质量的水和冰的体积,有什么发现?
3、水的反常膨胀:
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体积,密度;
温度低于4℃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体积,密度。

由此你能正确解释自来水管被冻裂的原因吗?
4、水的密度在℃时是最大的。

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为1×10 kg/m ,一般是就是该温度下的密度。

由于水的,在严寒的冬天,河面封冻,较深的河底水却保持的水温,鱼儿仍然可以自由自在地游。

5、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设问:有一块质量为10克的奖牌,不知道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如何鉴别一下?我们有哪些方法?哪种方法比较可靠些?
1、可以通过间接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其基本思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数值,再查密度表确定属于那种物质。

此法可以来判断物质的真伪。

V /cm 3
10 20 30 40 50
图5
例1、小丽买了一件工艺品,但不知道究竟是什么金属制成的,于是她用天平和量筒
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 金属制成的;这种金属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
2、用密度鉴别物质时注意:有些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计算出密度后,有时我们还要结合物质的物理性质加以判断,如物质的颜色,硬度,气味等等。

反馈训练
1. 一圆柱形容器,当装质量为1kg 的酒精时,酒精的深度为20cm ,若用此容器装1kg
的水,则水的深度为(ρ酒精=0.8g/cm 3
)( )
A.20cm
B.16cm
C.15cm
D.24cm
2. 鸡尾酒是由几种不同颜色的酒调配而成的,经调配后不同颜色的酒界面分明,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酒具有不同的( )
A.质量
B.体积
C.温度
D.密度
3. 图5( ) 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B.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C.若V 甲 = V 乙 则m 甲<m 乙。

D.若m 甲 = m 乙,则V 甲>V 乙。

4、当一铝条升温后,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 A 质量 B 密度 C 体积 D 以上三个都变
5、飞机设计师为减小飞机的质量,将一铁制零件改为铝制零件使其质量减少104kg,则所
需铝的质量 ( )(ρ铁=7.9×103
kg/m
3
ρ铝=2.7×103
kg/m 3
)
A 、 138kg
B 、104kg
C 、54kg
D 、35.5kg
6、一瓶最多能盛2kg 水或1.6kg 的某种液体,瓶子的容积为 m 3,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 3
7、两个杯子分别盛有浓盐水和纯水,不能用嘴品尝,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设计两种区分开它们的方法:
8.有一节油车,装满了30m3的石油,为了估算这节油车所装石油的质量,从中取出了30cm3石油,称得质量是24.6g,问:这节油车所装石油质量是多少?
9.有一质量为5.4kg的铝球,体积是3000cm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则空心部分体积多大?如果给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ρ
=2.7×103kg/m3)

10.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______cm3。

(2)用托盘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___________。

A、向左调平衡螺母;
B、往右盘中加砝码;
C、从右盘中减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