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 乘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苏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 乘法运算律及应用(3课时)教案与反思

苏版数学四年级下册2 乘法运算律及应用(3课时)教案与反思

2 乘法运算律及应用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韩愈第1课时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及相关的简便计算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乘法交换律、结合律。

(教材第60~61页例3、例4)教学目标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让学生学会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引导学生概括出运算律并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难点:经历规律的探索过程,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课件出示问题。

(1)加法的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67+87+13 46+(59+54)2.揭题。

在加法运算中,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那在其他运算中,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乘法运算中会有什么规律?(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探索乘法交换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0页例3情境图。

让学生看图,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列式得出:5×3=15(人)或3×5=15(人)(3)建立等式。

让学生把这两个算式写成一个等式:3×5=5×3追问:你能再写几个这样的等式?(4)观察发现:观察这些等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5)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分别表示两个乘数,乘法交换可以写成:a×b=b×a。

2.探索乘法结合律。

(1)课件出示教材第61页例4。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案反思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能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推导乘法结合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教学中具体的教学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概括出乘法结合律,并会应用;乘法结合律的推导过程是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1、复习准备,引入问题情境我们学过的运算定律有哪些,什么叫加法交换律?你能举例说明吗? 怎样用字母怎么表示?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呢?学生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二、学习新课1、教学例2(1)出示主题图所显示的两条数学信息,提问:要求一共要交多少桶水?需要哪些条件?看完整的应用题: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一共要浇多少桶水?提问:这道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会做吗?全体同学做在本上。

学生做完后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指名板书:255225(52) =1252 =2510 =250(桶)=250(桶)答:一共要浇250桶水、提问:(1)这两个算式都有道理,而且它们的结果是相同的,说明这两个算式之间有什么关系?(是相等关系、)(2)等号左边和右边的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二人议论后得出:等式两边算式中的3个因数一样,都是25,5和2;它们的运算符号是一样的,都是乘号、(3)那它们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它们的运算顺序不一样,左边算式要把前2个数相乘,右边算式因为有小括号,所以要先算后边小括号里面的、师概括并启发提问:这两个算式因数相同,运算顺序不一样,但结果都是相同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偶然的呢?2、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3653(65)74207(204)258425(84)每组算一个题,订正得数后,得出每组两个算式之间是相等的、教师板书“=”、启发提问:(1)这三个等式中,每组等式的因数一样吗?(一样的)(2)它们的运算顺序呢?(不一样的)(3)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明确:三个等式左边的算式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把前两个数先乘,再与第三个数相乘、(4)三个等式右边的算式,因数一样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议论后得出:三个等式右边算式的因数都不一样,但运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5)它们每个等式左右两边运算顺序不一样,但它们的积呢?(积是一样的)师概括:通过刚才的计算、讨论,看来咱们发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是有规律性的、3、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咱们再观察一下,在乘法中,三个数相乘,可以怎么算?还可以怎么算?学生议论、在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4、用字母公式表示定律、启发学生如果用a,b,c分别表示三个因数,乘法结合律的字母公式是什么?板书:(ab)c=a(bc)提问:a,b,c各代表什么样的数?从而明确必须是大于1的整数、师概括:我们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可以改变乘法中的两个因数的位置,今天我们学习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运算当中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都是不变的、5、练一练完成35页下面的“做一做”的第二题,请生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乘法运算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细致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实际运算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乘法运算的基本知识。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运算有什么规律吗?二、探究乘法交换律(10分钟)1. 出示例子:2×3和3×2,让学生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发现2×3和3×2的结果都是6,即乘法运算中因数的位置可以交换。

三、探究乘法结合律(10分钟)1. 出示例子:2×3×4和2×(3×4),让学生观察结果。

2. 引导学生发现2×3×4和2×(3×4)的结果都是24,即乘法运算中,先计算任意两个因数的积,再与第三个因数相乘,结果不变。

四、练习与应用(10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

2. 引导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1. 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体会。

3. 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掌握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巩固?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观察能力。

但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和巩固。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15篇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15篇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简便计算教学反思1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1这节课的内容是“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是节计算课,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验证两条规律: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以及整数的减法运算性质也同样适用于小数。

之后灵活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上课开始,我先让学生进行口算的训练,目的是让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字的特征,得出结论:小数加法,可以通过尾数相加凑整;小数减法,可以通过尾数相减凑整。

这为小数的简便计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之后,我抓住学生有利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对三个整数算式进行数字观察,学生的思路慢慢打开,我趁机询问,这用到了整数的什么规律?在学生的大脑里,过去的知识慢慢呈现,一个接一个补充地更加完整。

顺着学生的热情高涨,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六一节前夕,东东准备买四样食品各1份,价钱分别是:4.38元、17.3元、0.62元、2.7元。

问东东一共应付多少元?我没有急于让学生计算,而是提出了3个问题:你能列出综合算式吗?如果请你计算,你会算吗?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纷纷动脑筋,想算法。

最后我根据学生的思路,把全班分成两个组进行比赛。

明显发现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计算的那个组算得又对又快。

由于观察计算结果相同,从而归纳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

有了加法运算定律可以简便计算作铺垫,学生对于小数减法,很自然得也想到能不能利用减法运算性质来简便计算。

通过教学例二,学生一尝试,发现也是成立的。

于是经过填一填、判一判、算一算几个环节来强化新知。

最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小数加减法简便计算问题。

简便计算教学反思2小数加减的简便计算的方法其实是建立在整数的简便计算的基础上的,因此在简便计算的方法上可以加快节奏,学生容易疏忽的是对小数数据的观察及分析,所以可以在复习引入时把凑整练习提上来,可以先是一位小数的凑整,然后给出一列数字,两位小数、三位小数的凑整练习进一步巩固成果。

苏教数学四年下册《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苏教数学四年下册《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说课稿及反思(共二篇)

《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说课稿及反思(一)一、说教材本节课内容实践性比较强,根据之前分析四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和对知识的认知水平,主要采用自主式学习、合作式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学习内容围绕知识点展开,由浅入深,最后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掌握、内化和迁移。

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后面的知识,我打算以提问的方式从学生生活角度出发引出知识点,同时以导学单驱动的教学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与同学相互合作中进行自主探究、观察、具体动手操作等活动来学习本课的内容,充分发挥好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最后评价并鼓励,激发其他同学的斗志。

二、说教学目标1.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分析、比较,进一步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

2.在理解乘法分配律的定义的基础上通过推理、综合,能用字母或其他符号表示出乘法分配律,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3.感受乘法分配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能从各种不同方法中比较得出最佳方法,发展学生最优化策略的实践思想。

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

难点:感受乘法分配律在实践应用中的优越性。

四、说教学过程板块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家离学校远吗?小芳每分钟行60米,4分钟就能到学校,小芳家离学校多远?生:60×4=240米,小芳家离学校240米。

师: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呢?生:因为路程=速度×时间。

师:速度×时间=路程,这是同学们已经掌握的知识,今天我们在此基础上研究一种新的问题,有信心学好吗?【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一个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请学生参与计算小芳家到学校的距离,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引出新知识的切入点,促进知识由旧向新的迁移,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教师精心设计导语,诱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此类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新知识的探索中】板块二、探究新知师:请看题,你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吗?(课件出示:教材第68页例7题)学生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

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一篇:乘除法的简便运算教学设计第8课时乘、除法的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乘、除法的简便计算P29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2、过程与方法:在选择合理的、灵活的方法进行计算的过程中,体验乘法运算定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观察能力、类推能力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灵活运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问题,体验解题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或相除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口算。

4×( ) =12 100÷( )=25 4×( )=32 1000÷( )=1252×5= 50×2= 25×4= 8×125= 125×80= 40×25= 刚才的口算题,你们很快就算出了结果,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在乘法运算中有哪三对好朋友呢?(想)教师板书:5×2= 25×4= 125×8= 请同学们要牢记这三对好朋友,一会儿它要给我们很大的帮助。

2、简便计算。

5×13×432×(20224) 5×99+5让学生说一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和计算的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简便计算。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简便计算。

(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8。

课件出示教材第29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生交流后,教师可选择重要问题进行解决。

(1)解决问题: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学生尝试计算,探索简算方法。

师:我们先来研究12×25应该怎么算更简便些。

展示交流各种算法,并说明算理。

交流预设:方法一:12×25 =(3×4)×25 =3×(4×25)=3×100 =300(个) 方法二:12×25 ‘ =(10+2)×25=10×25+2×25 =250+50 =300(个) 方法三:12×25=12×(100÷4) =12×100÷4 =120224 =300(个)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在计算25×12时,方法一把12写成4与3的乘积,目的是4个25的乘积是100,可得25×12=25×4×3=100×3=300;方法二是把12写成10与2的和,目的是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先计算10个25是多少,再计算2个25是多少,最后把计算的结果相加。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的一节关于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的课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孩子们对乘加运算的简便计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计算,并且掌握了简便计算的方法。

然而,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下是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

首先,本节课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根据孩子们的认知特点,我设置了各种情境问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游戏、故事等形式,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这些教学活动都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方面,我认为我做得比较好。

其次,课堂中我通过多媒体教学和实物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生活中的情境理解乘加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而且也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特别是对一些视觉化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这种教学方法效果更佳。

但是我也要考虑到不是所有学生都善于通过观察实物进行学习,因此还需要经常进行思维训练和启发,以便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再次,本节课的反思中,我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是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本节课中,有少数学生表现出比较被动的状态,对课堂教学缺乏积极性。

这可能是由于课堂教学的形式不够生动,或者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入。

另外,我也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是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因此,我需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最后,本节课的反思还让我意识到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应该适当地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主动地进行学习,并且帮助他们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与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乘法教学的反思认识

乘法教学的反思认识

乘法教学的反思认识乘法教学的反思认识(精选15篇)在办理事务和工作生活中,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

那么应当如何写反思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乘法教学的反思认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教学的反思认识篇1认识乘法,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也是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同时通过简单实际问题的解决,感受乘法的应用价值。

在教学设计上我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自主探索、体验成功、主动发展和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学习过程。

使课堂有效性得以充分体现。

反思以上的教例,我觉得有以下四点体会:一、充分发挥教具的作用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在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现成学具袋中的教具,让学生在课堂中借助实践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数学算理等。

学习认识乘法,我让学生边摆小棒边数出几个几相加,这样的操作能帮助学生很快说出乘法的结果,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在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教学中,我让学生用小棒代替小鸡、钢笔、花和圆片等等,让学生借助小棒先摆一摆,说一说几个几相加,再进行独立思考,并填写认识乘法教学反思范文认识乘法教学反思范文。

我发现学生通过摆小棒操作,能熟练说出乘法算式的答案,学生尝试到操作的快乐,他们乐于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数学练习活动。

在一些数学练习中,经常碰到一些带有操作图示的题目,而有些学生解答这些题目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教师多提供加强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的机会,必要时进行学具方法的指导。

二、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几个几”。

首先组织学生按群数出鸡和兔的数量,列出连加算式,对几个相同数连加有初步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人人动手操作圆片,将刚刚形成的感性认识加工成动态表象,在亲自操作中体验几个几;然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花片,分别列式求数量,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几个几的实际含义。

2023年《简便运算》教学反思15篇

2023年《简便运算》教学反思15篇

2023年《简便运算》教学反思15篇《简便运算》教学反思1四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是《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它把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放在了一起,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定律后,随后学习了乘法运算定律,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学生更容易理解。

在简便计算这一部分中,除了应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以外,还安排了减法和除法的简便计算。

可以说简便计算的方法,在这一册中全部出现了。

如何让学生把这些简便运算都掌握,并且能融会贯通的运用,这是我们每位老师所思考的首要问题。

在教学中我认为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会寻找题目的特点。

(1)看到数字5、25、125想到数字2、4、8。

将他们相乘,凑成整数。

例如:25、36,把36写成4×9。

变成25×4×9,使计算简便。

(2)把接近整数的写成整数和一个一位数相加减。

例如:202×32,把202写成200+2,变成200×32+2×32,使计算简便。

(3)寻找能凑成整数的数,把它们相加减。

例如:126×5+5×74,发现126+74=200,就可以运用乘法分配律,5×200,使计算简便。

例如:357-64-57,发现357和57,都有一个57,相减正好是整数,可以运用数字搬家的方法:357-57-64,使计算简便。

二、巧妙运用简便计算。

简便方法的目的是通过用整数来参与计算,达到使计算化难为易的目的。

题目的简便计算是千变万化的,主要是要让学生看懂根据题目特点,灵活选用简便计算。

例如:28×25的计算方法可以是(A)(20+8)×25=20×25+8×25(B)(7×4)×25=7×(4×25)(C)28×(100÷4)=28×100÷4三、注重题目的对比。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结合律反思(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结合律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结合律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结合律反思第【1】篇〗乘法的运算定律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通过学习,为学生今后运用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计算速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把内容上完,却发现效果不好,出现同事们说过的一个笑话一样,老师:“这节课你听懂了吗?”生:“听懂了”。

老师:“你会做吗?”生:“摇摇头,我不会做。

”作业简直没法改!于是我就来进行分类练习效果还不错,下面就我的练习方法介绍给大家作为参考。

1、记住这些特殊的算式5×2=10、25×4=100、125×8=1000、125×4=500的计算,使学生明确:这几组数的乘积是一个特殊的整十、整百、整千数。

让学生能够非常迅速敏捷的看到125就去想它的好朋友8,看到25就能够马上想到4。

如:125×32×4就会想到32能不能分成8和几相乘,然后进行类似的练习,如:28×125、72×125、36×25等,学生就能够感受到乘法结合律的魅力真的能使计算变得简便,从而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连不爱做作业的同学都认真而兴奋的完成了作业。

下课了,学生要求我:“老师下节课能不能从新让我们来做一做,记得抽我上黑板”。

2、让学生记住88=11×8、44=11×4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125×88,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125×88=125×(80+8)也可以125×88=125×8×11。

学生通过类似的练习就能熟练的运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

当我出示11×87+44+99这道题时竟然有大部分学生这样去解决,让我兴奋无比。

11×87+44+99=11×87+11×4+11×9〖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结合律反思第【2】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数学思想方法比数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教材20页红点部分及自主练习部分题目。

教学目标:1.经历运用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简便计算的乐趣,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掌握用乘法交换律与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技巧。

教学难点:正确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乘号宝宝”想知道大家学得怎样,请看大屏幕学生观察,回答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以“乘号宝宝”引入对旧知识的复习,既为学习新知设下铺垫,又增强了复习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掌握得真不错!想一想:这两个运算律能解决哪些问题呢?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怎样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板书课题)师:乘号宝宝遇到了一道题,你能帮他解决吗?课件出示:【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运用加法运算律可以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上,自然会想到乘法运算律也可以进行简便运算,开门见山的引入本节课课题,学生明白本节课的所要研究的问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1.观察算式125×7×8,想一想:怎样算比较简便?(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

指3名学生板演125×7×8 125×7×8 125×7×8=875×8 =125×8×7 =7×(125×8)=7000 =1000×7 =7×1000=7000 =7000(2)小组交流,对比感悟:小组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对比评价一下与别人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一样?着重体会:125×8×7和7×(125×8)是运用了哪种运算律得来的?为什么要把125和8乘起来?2.观察25×16怎样进行简便计算?(1)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引导。

口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精选5篇)

口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精选5篇)

口算乘法的教学反思 数学口算乘法教学反思(精选5篇)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

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

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口算乘法的教学反思篇一口算乘法是非常有用的数学知识。

在生活中我们买东西算帐要用到它,在数学教学中乘法的估算和笔算都需要有口算的基础,它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有的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已经接触了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的口算题,已经会用“先用乘法口诀计算再在积的末尾添0的方法”来进行计算了,但是却并不明白这样算的道理。

那么,如何能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何能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沟通已有知识和数学结论之间的联系呢?我是这样来设计的:一、在生活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去游乐场玩是孩子们熟悉和喜欢的生活情景,进游乐场之前会遇到买票的问题。

我设计了这样的谈话“进游乐场之前要先买票,有时我们和家里人一起去有时我们和小伙伴一起去,去的人数不同需要的钱数也不同,今天就看你能不能算好帐。

”然后给学生提出要求,“看着这张价格表,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吗?”这样的谈话可以帮助学生沟通生活实际和数学问题的联系。

在买票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数学问题使孩子们感觉到数学知识能为生活服务,并且很乐意解决这些问题。

二、乘法意义的拓展。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两个层次上进行了乘法意义的拓展。

一个层次是在列算式解决问题上的:原来的乘法算式因数都是一位数,现在拓展到了两位数。

学生根据乘法的意义得出:求10个2是多少也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老师接着追问那么求100个2,1000个2是多少呢?这让学生体会到无论是几个几相加都可以用乘法计算来解决。

第二个拓展是乘法计算方法上的拓展。

学生在9乘几的基础上计算出10乘几,再由10乘几推出几十、几百的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规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了,乘法口诀表里没有的乘法算式,有的可以运用乘法的意义推算出得数,如3×10、5×10、9×10;有的算式通过转化也可以运用乘法口诀来进行计算,如:3×20、3×200、3×2000。

四年级下学期四则运算教学反思(通用6篇)

四年级下学期四则运算教学反思(通用6篇)

四年级下学期四则运算教学反思(通用6篇)四年级下学期四则运算教学反思(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学期四则运算教学反思(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四年级下学期运算教学反思1在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计算》中,通过6个例题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初步了解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及提高列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与以前的教材编排有很大的不同,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

然而结合我班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因此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主题图中的实例,要求学生列出算式,引导学生观察,贴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明确:先“看”(“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再“定”(“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先算它,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再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

)最后“算”。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把解决问题中的先算什么和四则运算中的先算什么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得出运算顺序,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计算教学中的枯燥乏味的心理。

四则混合运算,是计算教学中的难点内容,也是学生出错率最高的题型之一。

因此,计算题的审题教学,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习惯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计算题算得正确、迅速。

只要在教学中持之以恒,严格训练,我相信一定能提高学生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四年级下学期运算教学反思2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的是四则混合运算,即加、减、乘、除的混合运算以及带小括号的运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归纳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能灵活运用两个定律解决问题。

难点:理解乘法结合律的意义,能在实际计算中运用乘法结合律简算。

三、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教学卡片。

3. 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复习乘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乘法运算中有什么规律。

2. 探究:引导学生发现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并通过实例验证。

3. 讲解:讲解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4. 练习:让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方法。

五、作业布置:1. 必做题: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选做题:研究其他数学运算中的定律,如加法结合律、减法性质等。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理解程度是否足够?2. 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是否能灵活运用两个定律?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总结归纳?4. 作业布置是否能巩固所学知识,是否存在难度不适宜的问题?5.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如何调整?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举例说明:在购物、制作食品等场景中,如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简化计算。

七、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 强调在实际计算中,灵活运用两个定律可以简化计算,提高效率。

八、课后作业:2. 选做题: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尝试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解决,并与同学分享。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是否能灵活运用两个定律。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教案与反思第【1】篇〗学情分析:乘法分配律这个知识点在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有一些潜移默化的理解,在实际计算中也有应用,如:本单元第一课时的《卫星运行时间》乘数是两位的乘法中,“114×21=”不论是第一种“114×20=2280,114×1=114,2280+114=2394 ”还是第四种用竖式计算,其实质都是在利用乘法分配律这一理论依据,即将21个114,分成20个114和1个114的和,只是表达形式不同罢了。

因此,基于这些基础,我教学时特别注重与旧知的联系和在意义上的沟通。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并会用字母表示。

2.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

3.在乘法分配律的发现过程中训练学生观察、归纳、概括等能力。

4.感受“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增强独立自主、主动探索、自己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运用。

教学过程:一、情景激趣,提出猜想1.情景暑假中,我们谕小娃娃表演的《阳光羌娃》在比赛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且,他们马上还要到香港参加演出。

(出示照片) 出示资料:他们每天都在辛苦地训练着,有时会练得吃饭的时间都没有,昨天晚上,王老师就给参加训练的18个男生和23个女生每人准备了一份8元的快餐,你知道王老师一共用了多少钱吗(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学校中的大事作为问题背景,可以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性,也利于学生主动解决问题。

)①整理条件、问题从这段资料中你知道了那些信息王老师遇到了哪些问题②学生列式,抽生回答: (18+23)×8, 18×8+23×8③交流算式的意义第一个算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二个算式呢④计算:(发现两个算式结果相等)⑤观察、分析算式特点咦,我发现这两个算式非常有意思。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精推3篇)

2024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第【1】篇〗[建议]: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不能学形式。

如果不看自己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把整个“引导——学练——堂堂清”教学模式的形式的一切一切,照搬过来,可以说,您的收获一定大不了,甚至会出现退步,可能要出现成语中“鸡飞蛋打”的效果。

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实质和所教班级、学情联系起来,取其精华,这样才会取得较大的成绩。

遵循的原则:凡是能使学生学习变好、能使学生习惯好转的方法、要求都可以强化,但千万不要在原方法和制度的基础上动作过大,否则学生、老师都吃不消,循序渐进,使这些方法和制度逐渐加强。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有利于分层推进,这就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扔掉原来的不好的方法和经验。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最主要的就是:学生是主体,在知识的学习中主要以学生自学、学生讲解为主。

但有的老师总认为自已不讲讲,学生不会,不自己讲讲,学生总结不全面,这就错了。

如果学生总结的深度不够或者各方面不全,那是老师“引导”这个工作没有做好。

就需要我们在“引导”的内容上下功夫。

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可能比老师想得全面。

3、“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自习还是作业批改,要真正按照“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去教好学,工作量是特别繁重的。

课前预习你一定要分析清课程的知识点、重点、难点,还要把引导的内容和过程设计一下,即使在上课时的设计和实际不一定相吻合也要认真设计好,因为这是有的放矢的第一步。

课上的巡回指导和提问会使感到劳累。

课下的辅导和作业更需要的细心和奉献。

4、“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

如果学生从来没有自己预习过课本、从没有自己总结过知识点、从没有自己讲过课、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那在开始时就要有个思想准备: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失败,这就需要教师严格落实“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一滴不漏的'学习要求、始终如一的学习习惯”的学风训练,执行好学习常规。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乘法的简便计算教学反思第【1】篇〗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共包括了五个定律和两个性质: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或者a×(b+c)=a ×b+a×c连减法的性质:a-b-c=a-(b+c)连除法的性质:a÷b÷c=a÷(b×c)大多数学生对于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的比较好,对于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常混淆,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对比的方法进行练习:1. 101 × 87=(100+1)× 87=8700+87=8787(乘法分配律拆项法)34 × 43+34 × 56+34=34 ×(43+56+1)=34 ×100=3400(乘法分配律添项法)2. 在教学中,我多次次听到学生把分配律说成结合律,在计算过程中,也多次出现这样的混淆。

针对这一问题,我让学生注意观察,乘法分配律有两种以上运算符号,而乘法结合律只有一种运算符号。

让学生在比较中区分,在区分中比较。

3. 简算与学生的数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对于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大有益处。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大力练习。

二、设计对比练习,促进有效教学4. 学习连加、连减的简便计算后,往往会对加减混合产生方法的影响与方法上的障碍;同样,学习连乘、连除的.简便计算后,也会乘除混合的计算产生影响。

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加强对比练习,让学生从混淆走到清晰,让学生从障碍中走出来。

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

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是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过程;难点是能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

上完这节课,我对这节课值得反思的东西还是挺多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根本到达教学目标。

在课堂上我花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整个课堂气氛比拟好,师生交流和谐融洽。

首先我在通过复习加法交换律引入课题,让学生从一组算式中发现乘法交换律,让学生说自己喜欢的符合乘法交换律的式子,再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自己总结字母表达式。

然后我通过两组算式,采用男女生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算一算,仔细观察,说出自己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先自主探究,再小组合作讨论,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体会学习的方式的多样化,在老师的引导下将学生的发现规律加以整理归纳得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引出乘法结合律。

表扬女生使学生发现女生利用乘法结合律比拟简便,自然引入简便计算。

最后练习在运用和稳固已学乘法运算定律的根底上,深化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的广阔空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求精神。

最后由学生归纳小结本课所学知识,便于知识的主动建构。

乘法结合律教学反思2乘法结合律是学生学习运算定律的第二阶段,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因为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与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根本相同,通过知识的正迁移学生完全能够自己学会。

因此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位为:让学生经历乘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结合律的内容并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到达简便计算;利用知识的正迁移,渗透规律的发现,验证的科学方法。

培养自觉探索、合作学习的精神,并从中体验到成功感。

其实,很多学生在学习乘法结合律与交换之前,已经会简便运算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情分析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

好在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的理性认识。

学生易错点是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只是模仿着运用运算定律而不理解,只有对运算定律的内涵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后才能达到正确灵活地运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理解运算问题后能灵活选择合理见解的运算策略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几何直观深化学生对运算定律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能够通过运算促进数学推理能力的发展,培养重论据、有条理、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养成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乘法的运算性质。

难点:灵活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近期看了新闻吧,现在全国人民最关注的是什么热点话题?对,是新冠疫情一起来看下有关疫情的视频【视频】2、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今年上海疫情爆发,当地抗疫物资处于紧张状态,全国各地为上海捐赠了口罩、体温计、医用手套、消毒液等物资,为确保能第一时间送给需要的人,党员干部、志愿者在仓库加班加点,分类整理物资,快速算出数量马上派发。

我们走进仓库看一下吧【出示】4月19日上午接收捐赠5盒体温计,每盒2支,折合人民币330元。

下午接收捐赠25箱消毒液,每箱12瓶。

晚上接收捐赠125箱口罩,每箱价值人民币72元。

师:从这幅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乘法或除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3、【逐个去蒙层】(1)共接收捐赠了多少瓶消毒液?(2)125箱口罩共价值多少钱?(3)每支体温计价值多少钱?4、这些都是好问题,先看第一问,要解决第一个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数学信息?5、【出示课件】下午接收捐赠25箱消毒液,每箱12瓶。

一共有多少瓶消毒液呢?6、怎么列式?12×25 12表示?25呢?7、时间紧急,如何快速算数得数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简便计算】二、探索新知,及时反馈1、老师将一箱消毒液拆开排成一列(加手势),12瓶,1个12,又1箱12瓶,就是2个12瓶,一共有25箱,就是25个12。

把每瓶消毒液用一个圆点表示,这个点子图一共多少行?12行,多少列?25列。

2、【出示】活动要求:独立思考,如何快速算出得数?算好后,把你的想法在点子图上表示出来。

提交前检查是否完成2个要求,提交后不能再修改了?如需帮助可举手3、拿出平板,开始吧4、巡视时提示:你是怎么算的,先写出算法,再可以涂色表示出来。

4分钟(师巡视,引导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

规范表达的语言和画的图,算式的写法,图上的算式。

把12拆数,拆成2部分,10个25加上2个25,把10和2与25分别相乘,怎么拆分?分成几部分?)5、我们一起来看看【按顺序投屏】12×25=(10+2)×25=10×25+2×25=250+5012×25=(4+8)×25=4×25+8×25=100+20012×25=(4+4+4)×25=4×25+4×25+4×2512×25=(3×4)×25=3×(4×25)=3×1006、你们算出来的都是300,有没有列竖式计算的同学?你算的也是300?7、你们都算对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算法分别是怎样的?8、我们一起来看第一种12×25=(10+2)×25师:(10+2)×25这是谁的作品(生1),你叫什么名字?你就当小老师,我们俩一起听听其他同学是否说对了师:他是怎么算的?师边听边板书师问生1:生2说对了吗?师向生1提问:10在哪?(描红)表示?10行,学生在屏幕上用彩笔标记,用手在空中摸出来2在哪?(描红)表示?2行,学生在屏幕上用彩笔标记这种算法就是先把12行分成10行加2行(描黄)请读出(10+2)×25这一步:10加2的和乘25再..手指到10×25在哪里?(描红)表示?在空中摸出来2×25,在哪里?(描红)表示?在空中摸出来最后?相加再板书(描黄)“+”号师:这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师:为什么要把12行拆分为10行和2行?(喊几个学生说,最好说出凑整这个词,或者250是个整十数,12接近整十数, 10乘一个整数,就在整数的末尾加上一个零,引出凑整)生:凑整师:怎么凑的?你很善于观察数的特点师:哦,那老师知道了,你这样拆数为的就是凑整十数,就是凑……整。

12×25=(4+8)×259、师:好,一起来看看第二个算法,这个作品是谁的?你叫什么名字?你就当小老师,我们俩一起听听其他同学是否说对了师:这个算法你看懂了吗?生3说(老师板书)12×25=(4+8)×25=4×25+8×25=100+200=300师(站在算式边不动):他说对了吗?问小老师4在哪?(描红4)表示?学生在屏幕上用彩笔标记4行8在哪?(描红8)表示?学生在屏幕上用彩笔标记8行(加上手势,上面的4行,下面的8行,在图上补4、8)把12行拆分成4行加8行(描黄+号)请读出(4+8)×25:4加8的和乘25再?4×25在哪里?表示?8×25,在哪里?表示?最后?手势,相加在屏幕上用彩笔写“+”号师:这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乘法分配律师:为什么想到把12行拆成4行和8行呢?老师觉得拆成3行加9行也可以1行加11行……也可以啊(喊几个学生说)师:不好凑整?怎么凑的?师:哦,老师明白了,在乘法计算中,看到25就想到了4,师:那这里的8行还可以怎么拆分?生:把12拆成4+4+4师:板书12×25=(4+4+4)×25=4×25+4×25+4×25师:先把12拆分成4行 4行 4行(描红)师:这一步怎么读?4加4加4的和乘25(描黄)师:再算,第2个第3个4×25在哪里?(在提交的图上再分一下)师:最后师:这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师:看到这一步4×25+4×25+4×25,你有想说的吗?【一步步板书】师:(3×4)×253、4分别表示?(描红)3个4行先把12行拆分成3个4行,读成3乘4的积乘25(描黄×)3×(4×25)再?4×25在哪?表示?4个25一组,添个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

3表示?有3个这样的组,乘3(描黄)师:这是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乘法结合律师:对比看下前两个有什么共同点?都是把4×25凑整看成一组不同的呢?左边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把相同的3组相加,进行简便计算,右边是运用了乘法结合律,有3个这样的组,用3乘4与25的积,进行简便计算10、师:除了把12行拆分,还可以把25列拆分(加手势)11、下一个谁看懂了?他是怎么想的?(预设出现2个)12×5×5(6+6)×25=6×(2×25)(2×6)×25=2×(6×25)(2+2+2+2+2+2)×2512×(5+5+5+5+5)12×25=12×(20+5)=12×20+12×5=240+60=12、这些算法中有没有相同之处?师:计算结果相等;都把12拆分了?怎么拆的?不管是哪种算法,都用了拆数这个绝招。

【板书:拆数】拆数时要注意什么?多观察数的特点、处理好运算符号拆数就是为了更好的凑整(让学生多说,说不出老师再问拆数是为了什么)都运用了运算定律师:这些算法中又有没有不同之处?生:拆的形式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的和;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的积运用了不同运算定律师:先把12拆成几个数的和,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先把12拆成几个数的积,再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哦,运用了不同的运算定律13、【板书:运算定律】三、方法优化1、师: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不点评)2、对于今天的简便计算来说,你认为哪种算法最节省时间?3、师:不管你最喜欢哪种算法,认为哪种算法最快,这些不同的算法,都是通过先观察数据的特点、处理好运算符号去拆数从而凑整,再正确合理的选择运算定律使乘法的计算变得简便。

(画箭头)四、巩固反馈选择题1:连乘,可以考虑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观察数据特点,5和20是好朋友,运用了乘法结合律,能凑100,多简便这里不能选乘法分配律是因为乘法分配律需要有加法运算参与。

选择题2:有乘有加,想到乘法分配律,计算起来都是整百数,计算简便师:通过这两个选择题我们发现运算符号不同,选择的运算定律也不同,做题之前要观察运算符号,还要观察数据的特点,选择相应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判断题1:有乘有加,想到乘法分配律,分别相乘再相加。

如何要用点子图来表示两边的式子呢?10个15多1个15,10个15多1。

更正判断2:先闭上眼睛想一想,如何要用点子图来表示两边的式子呢?判断3:点子数太大了,老师改成了几何图形来表示,64×64用正方形表示,36×64用长方形表示。

师:通过这3个判断题我们发现:把点子图与算式联系起来,对相似的算式我们能更快的发现它们之间的相同和不同解决问题272×125师:把72相乘80减8的差,与125凑整,太棒了。

我们前面学的都是拆成几个数的和或积再去凑整,而这个同学活学活用,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将一个数拆成几个数的差,2次凑整。

真不错!今天的练习选择2个,判断3个,第二问1个,六个中错2个到全对的,是今天的数学明星,今天的作业时完成A类作业单,错3个或以上的完成B类作业单。

五、拓展延伸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乘法中的简便计算,借助点子图等几何图形帮助我们来理解算式。

还有第三问,下节课我们继续借助几何图来探索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