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影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献
影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献引言基础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未来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政府的重点关注领域之一。
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不断推动基础教育的发展和优化。
本文将对影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这些文献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贡献和影响。
1. 文献一:《关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这篇文献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性进行研究的文章。
它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
文章提出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改革措施,如加强教师培训、完善教材建设等。
这些措施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2. 文献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这篇文献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团队撰写,研究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策略。
通过对各个学校的实践研究和对相关文献的综合分析,文章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等。
这些策略对于提升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3. 文献三:《素质教育视角下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这篇文献由中国教育部研究院的专家撰写,以素质教育视角研究基础教育改革。
文章指出,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强调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改变教育评价体系、优化课程设置、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等。
这些改革措施对于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4. 文献四:《学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这篇文献由山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研究团队撰写,研究了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
文章认为,学校管理模式的创新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通过对实践案例和教育文献的研究,文章总结出了一些创新模式,如学校领导团队建设、家校合作机制构建等。
文献综述内容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策略研究21世纪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教育的思想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环境都收到了巨大的冲击。
教育信息化成为全球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之一。
中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不仅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为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努力实现我国中学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教育部于2000年制定了“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
与此同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启动。
新的课程体系不仅给现有的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模式和师资队伍素质各教育要素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当前中学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国内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研究现状1.1中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研究2002年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提出了《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该规范侧重点在于统一资源开发者的开发行为、开发资源的制作要求、管理系统的功能要求,都对教育信息化起到了规范指导作用。
在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有研究者指出,信息技术给教育带来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教育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和教育信息资源环境的变化。
教育信息资源伴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而改变着资源的内涵和丰富着资源的种类。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所涉及到的教育资源,基本有四大部分:①教育人力资源,指凝聚在教师、学生及其他人员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量;②教育环境资源,包括构成现代化教学环境的硬件以及支持其运行的各类软件;③教育信息资源,指支持教学环境下的各类教学信息载体;④学习资源,供学习者学习的同步与异步知识信息等。
关于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内容有研究者指出:教育资源建设应该“基于实践活动,面向教学应用,服务日常课堂,促进师生发展”,并将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与应用有效性研究的内容框架确定如下:(1)学科网站开发与应用的有效性研究;(2)专题学习网站开发与应用的有效性研究;(3)虚拟教研中心开发与应用的有效性研究;(4)基于网络的师生发展平台开发与应用的有效性研究;(5)校园网、城域教育网开发与应用的有效性研究;(6)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国内校本课程研究文献综述
国内校本课程研究文献综述一、校本课程的历史发展与意义功能1、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的描述性定义: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1]2、新课程运动的失败和校本课程的兴起20世纪50年代,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变革,世界各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新课程运动.运动强调统一的国家基础,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统一的课程标准和内容,强调科学教育,培养精英型人才,但课程改革失败了。
随着新课程运动在实践中的严重受挫,人们越来越发现中央课程开发机制的先天不足是导致新课程运动难于成功的主要原因,纷纷开始寻求其他的解决办法。
主要的关注焦点开始从专家转向学校和教师。
人们终于发现,如果要更好地满足广大课程使用者的需要,只有“基层创新”才有可能获得成功,即只有教师积极参与他们自己课程的开发,才能使所开发课程在学校真正扎下根来。
结果是,直接起因于学校及其学生与教师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发逐渐复苏了。
[2]3、校本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国内最早的关于校本课程的文章出现在1999年。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2001年6月又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校本课程的意义以前,全国中小学共用一个教学计划,一个教学大纲,一套教材,并且都按照升学的需要办成一个模式。
因而培养出来的人也都是“千篇一律"、“千面一人”.缺少批判、创新精神和独立人格。
[3]我国地域广博,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对人才的需求规格也不相同.另外,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国统一课程要求的贯彻实施。
关于中小学“课程统整”研究的文献综述-精品文档
关于中小学“课程统整”研究的文献综述近年来,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重视,这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带来了挑战。
三类课程的叠加使学校课程变得沉重而复杂,这种复杂容易造成学校课程的混乱和低效。
在这样的背景下,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立足儿童成长,科学地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统整,从而使其成为一个有序而高效的学校课程结构。
一、课程统整的理论研究课程整合(也有人译为“课程统整”等)是一个包含着多种含义、多种实践而且有着不同反映的概念。
从总体上说,在国外,课程整合通常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地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在我国,有研究者在分析后指出,它实质上是“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生活及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的整体化课程”。
虽说这些界定均有片面之处,但我们仍能从国内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进程中窥见其孕育的一些基本理念,这些理念不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
课程统整是与课程分化相对应并相包含的课程设计方式。
学生“生活世界”的整体性是课程统整的根本依据。
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是课程统整的根本价值追求。
课程统整的主要内容包含学科知识间的统整、学科知识与生活的统整、资源的统整以及学习方式的统整。
课程统整作为一种课程设计的方式,它不是固定的,而是多样化的。
因此,课程统整计划的实施应该是多样化的,学校及教师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理念的支撑下来选择和创造适合自己的统整模式。
作为理论工作者,他所能提供的也只能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参考性的策略。
二、课程统整的实施策略的研究考察课程整合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楚地发现,课程整合没有固定的模式,它是一个多样化的实践世界。
一路走来,课程统整的实施策略从完全保持学科的界限的设计到没有任何学科界限的完全整合设计,均以不同的统整方式的名称存在于美国学者雅克布斯归纳的六种不同的课程统整策略之中,这六种不同的设计策略分别为:学校本位的设计,即在学科的框架之内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平行设计,即将两门相关的学科的某些主题安排在同一时间教学,而把建立两门平行学科之间的关联的责任交给学生;多学科设计,即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将多个相关学科整合在一个正式的单元或学程里;跨学科设计,即将学校课程内的所有学科有意识地统合在一起,形成常规的大单元或学程;“统整日”设计,即完全从学生生活世界或好奇心出发而开展活动;现场教学,这是跨学科设计的一种极端方式,以学生所在的学校环境及日常的生活为内容展开学习,是一种完全的整合设计。
5.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随着当前社会的迅速发展,在小学阶段,“学困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学困生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成为家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问题。
因此,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研究,对于学困生问题的解决和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一)国外对学困生概念的界定学困生这一词最早来自于“学习障碍”,由英文Learning Disability翻译过来。
在美国称为学习无能者,前苏联称学业不良,日本称后进生。
对学困生的界定,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从生理、病理的角度进行定义,他们认为,学困生主要是在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方面存在机体障碍,这些障碍既包括先天性的机体缺陷,也包括后天学习中明显的能力不足。
如学术界最早的界定是由美国特殊教育学家柯克于1963年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无能”是指儿童在语言、说话、阅读和社会交往技能等方面的障碍,这些障碍不包括盲、聋、哑等感官和智力障碍。
更具代表性的界定是美国教育学界对“学习困难”的两种定义。
一个是1988年美国学习困难联合会所下的的定义:“学习困难是指在获得并运用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过程中,面临明显困难而表现出种种异常的不同类型的人。
”;另一个定义源于美国《能力缺陷者教育法》,认为:“学习困难是与个体理解或运用语言(书面或口头语言)有关的基本心理过程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存在的障碍,它可能表现为个体在听、说、阅读、写作、拼写或数学计算等方面有能力缺陷。
”,这一概念把知觉缺陷、脑损伤、轻微脑功能失调、失读症、发展性失语症等都可包含在内。
[1]而日本、前苏联则倾向于从社会和历史角度界定。
前苏联则把学困生定义为:学业不良是指那些比其他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某种及格水平的学生。
日本的定义是:学习成绩显著低下的孩子称为学习上的后进生。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doc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新中国成立50多年,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基础教育课程也在不断改革。
但是,众多的教育工作者,经过与外国的对比.发现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存在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1)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
(2)课程目标注重知识技能取向。
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养成,忽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3)部分课程内容陈旧,课程结构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
以致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了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
(4)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6)课程评价过分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过于强调学生学业考试成绩,评价标准单一.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促进发展等功能。
(7)课程管理过于集中,课程管理缺乏灵活性、开放性.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等等。
另外,推行素质教育也遇到很大困难.许多地方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
教育与时代的要求差距很大。
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一)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总体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追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
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文献综述
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文献综述一、本文概述Overview of this article随着全球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各国教育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更是被赋予了极高的战略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国基础教育学生核心素养相关文献的梳理与综述,系统地阐述核心素养的内涵、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 education reform,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core competencies has become a common focus of attention in the education field of various countries. In China, the cultivation of core competencies among students in basic education has been given extremely high strategic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aims to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 on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process,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core literacy for students in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through thesorting and review of relevant litera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具体而言,本文将首先界定核心素养的概念,明确其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新课改文献综述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文献综述前言目前,“教师角色”的定义还没有统一的表述,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中指出,“教师的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联系的被期望行为。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实际角色行为;二是教师角色期望。
”有些学者认为,教师角色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所需要明确和适应的定位问题,是与其教学行为、管理行为有着直接联系的,也是教师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领域。
我国已经进入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全面推广阶段,新课程在理念和价值目标上都进行了重构,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角色的研究也因此呈现了新的态势,要求明确教师角色、职责,并在观念、素质等各个层面作了调适。
正文一、新课程下教师角色内容研究1、教师角色内容的宏观研究层面。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该是“引导者、合作者、学习者和研究者”。
以此为契机,教育者和一线教师们开始了对教师角色的研究。
袁振国(2001)、解学仁(2003)、顾永清(2004)、朱沛雨(2005)等对传统教师知识传播者角色进行了反思与批判,认为教师角色可以分为:“传道者”、“授业,解惑者”、示范者、管理者、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研究者、开发者、创造者、合作者、设计者、实践者、参与者、决策者、协调者、父母与朋友等。
而韦娟(2004)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分析认为:“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师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从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教师应该与学生、同事共同发展的个体;从教学的实施过程来看,教师应该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从职业专业化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成为教育教学的临床专家;从学校民主管理的角度看,教师应该成为学校和班级民主管理的参与者。
”刘兴民(2004)认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转换的内容有:由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由教书匠成为研究者;由课堂的执行者成为教育教学意义上的交往者;由个体劳动者成为教育协作者:由道德说教者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者。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 文献综述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文献综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大单元教学是指将课程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划和设计,分成一个整体而有机的结构。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其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大单元教学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学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更加突出。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大单元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身心整体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大单元教学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和实施。
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合,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教师需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讲授、讨论、实践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
教师还需要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成绩进行全面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和进步。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更加符合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教学模式。
通过大单元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品质。
大单元教学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新的教育改革和实践中,大单元教学将会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的优秀学生做出积极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一、大单元教学的特点1. 整合性大单元教学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具有整合性。
在大单元教学中,不再是单一知识点的简单呈现,而是将多个相关知识点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有机的知识体系。
这种整合性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交叉性大单元教学还具有交叉性。
在大单元中,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可以进行交叉整合,形成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教学最主要的渠道,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主阵地。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育观念的呈现、学生知识的习得、能力的发展,都需在课堂教学中完成和实现。
因此,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
我国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开始,中小学的基础教育课程已经经历了八次改革,每一次的课程改革都会对教材等各个方面做出不同调整,其目的就是更新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思维方法进行学习。
然而,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理念、领会偏失及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经验和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
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有关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以便明确今后有效课堂研究的方向,发展有效教学研究,构建当代有效教学理论,为当前及下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稳定可靠的理论基础。
一、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历史发展有效教学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形成和丰富的过程。
有关有效教学研究的源起,大家比较公认的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t教授的观点,他认为,有效教学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上半期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有效教学这一概念频繁地出现在英语教育文献中,从而引发了世界各国教育家的重视。
20世纪在科学思潮的影响下,大量研究者便开始关注如何运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理论及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研究教学问题,有效教学便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1]。
有效教学的研究是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20世纪60年代人民关注的是教师品质对有效教学的影响,70年代则强调教学行为,80年代关注教学活动,90年代则更多强调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而在21世纪各国开始普遍关注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2]。
在国内,当代对有效教学的首次论述见于陈琦、刘儒德主编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有效教学”成为我国教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实际上是从21世纪初才开始的。
我国初等教育文献综述
我国初等教育文献综述组长:陈千组员:刘雅思、袁航前言教育是民族未来基本,全面普及初等教育是实现全民受教育的基础,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国初等教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局势,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明显进步和发展,同时针对在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初等教育方式方法也进行了相应调整,但是我们也应清楚看到,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大,初等教育资源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反思,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并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下公共管理事业的巨大优越性,努力提升我国初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我国初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一、全国初等教育单位规模变化分析建国至今,全国初等教育单位规模从变化趋势上看,可分为五个阶段。
1949年到1960年以不断提高为特征,1961年到1972年出现先减后增的现象(1964年到谷底,平均每校在校生仅69人,是建国后的最低水平),1973年到1979年再次持续提高,1980年到1990年则处于徘徊状态,1991年后又进入逐年提高的阶段,并有加速发展的趋势。
就全过程而言,初等教育单位规模不断扩大是变化趋势的主要特征。
影响单位规模变化直接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学校数量,一个是农村的学校及其班级数和学生数所占的比重。
在普及义务教育的情况下,学生的数量是基本确定的,只是随出生人口的变动而滞后变动。
由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明显,出生人口的变动幅度相对而言小了很多。
这样,学校数量与单位规模成反比的关系就更加明显。
因此,在建国后的近五十年中,全国小学数量减少,初等教育单位规模就扩大;小学数量减少越快,初等教育单位规模扩大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亦然。
所谓农村因素的影响,说到底,其实还是学校数量变化的作用。
农村初等教育办学比较分散,学校数量较多,单位规模自然就不会大。
到目前为止,在初等教育的学校班级学生的数量中,农村依然占了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全国初等教育单位规模的总体水平就只能随农村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基础教育教育改革论文(共2篇)
中国基础教育教育改革论文(共2篇):第1篇:由儿童中心论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正在从各个方面发生着变化,要实现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学生是关键。
本文立足杜威的儿童中心,从老师角色、学生角色两个方面来谈基础教育改革。
评价制度应该围绕学生制定,就应该具有教育价值;课堂教学应该把学生作为主体,促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教师角色要由“满堂灌”的施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也应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者变为学习的“太阳”。
儿童中心论是由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
他提倡在教学中儿童应该由围绕教师转的“卫星”变成学习的“太阳”。
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主张教育应符合儿童个性发展,兴趣与训练相辅相成,课程与教材要适合学生的需要,教师与学生互学互长。
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正是基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
这次改革是教育主体的一次大变革,是对儿童的一次较为彻底的解放,它使儿童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要求教学要围绕儿童展开,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与兴趣。
本文就从教师角色转换,学生角色转换来探讨杜威儿童中心论对当今的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基础教育改革中教师角色的转变伴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教师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的学习理论是教师为中心,现在变成了以儿童为中心,在这一主体变化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也有了相应的变化。
在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中,他非常注重儿童思维能力的培养,认为“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就是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的方法”。
他将思维的五步法直接应用到了教学方法上,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
”这些要素是:第一,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情境;第二,在这个情境内部产生一个真实的问题;第三,他要占有知识资料,从事必要的观察,对付这个问题;第四,他必须负责有条不紊地展开他所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五,他要有机会和需要通过应用检验他的观念,这个观念意义明确,并且让他自己发现它们是否有效。
因此为了进一步有效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在日常的教学中更需要教师转换角色。
基础教育热点问题文献综述
基础教育热点问题文献综述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基础教育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基础教育作为个体发展的基石,对于培养个体基本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对当前基础教育的热点问题进行文献综述,以促进对基础教育领域的深入理解。
二、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众多研究表明,基础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良好的基础教育能够为个体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保障和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和公平性成为了各国教育改革的重点。
三、当前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然而,当前基础教育面临诸多挑战。
其中,教育公平和质量的问题尤为突出。
许多地区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落后等问题,导致学生发展机会不均等。
此外,课程设置、教师专业发展和评估机制等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四、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影响面对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各国纷纷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
课程改革旨在优化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然而,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如何有效实施课程、如何评价课程效果等。
五、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创新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教学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
这些技术有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等方面。
然而,如何有效应用这些技术,如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仍需进一步探讨。
六、教育公平与质量的关系教育公平与质量是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
研究表明,教育公平与质量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提高教育质量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而公平的教育环境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如何在保障公平的基础上提升基础教育质量,是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七、教师专业发展和培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对于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具有关键作用。
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一、本文概述《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索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历程、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策略的文章。
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全面梳理和分析,为相关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文章首先回顾了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分析了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探讨了当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包括管理体制的架构、运行机制、政策法规等方面。
同时,文章还深入剖析了当前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教育公平性问题等。
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建议和发展策略。
要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架构和运行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
要加强教育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确保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有效利用。
还要加强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估,推动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要注重培养专业化的教育管理人才,为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公平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本研究基于教育管理学的理论框架,深入探讨中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融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其中,教育政策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等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视角。
本研究从教育政策学的角度出发,分析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中的权力分配和运行机制;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文化传统的互动关系。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小学教育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旨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小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可以为小学教育的改进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方向。
一、小学教育的定义与特点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起点,它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品德素养。
小学教育的特点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课程设置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成长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小学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小学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转变。
早期的小学教育主要注重礼仪和文化的传承,而现代小学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三、小学教育的教学策略有效的教学策略是小学教育的关键。
相关研究表明,小学教育中采用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和个性化教育等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养。
四、小学教育中的评价与考核评价与考核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环节。
研究发现,传统的考试评价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应该探索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综合评价、能力评价和自主评价等,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小学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和能力需求小学教育的教师是实施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的角色和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小学教师需要具备知识广泛、教学技能娴熟、情感关怀和专业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六、小学教育中的家庭教育与社会支持家庭教育和社会支持对于小学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家庭应该承担起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价值观的责任,社会应该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七、小学教育现状与问题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着多样化的问题和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来解决。
八、小学教育发展的趋势与展望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个性化和国际化。
未来的小学教育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强与国际教育接轨。
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小学教育的文献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小学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能够发现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可行的改进方向。
中国基础教育教育改革论文共2篇
中国基础教育教育改革论文共2篇中国基础教育教育改革论文(一)摘要: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本论文通过对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目标和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了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旨在为今后的基础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革,中国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和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基础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
2. 背景2.1 教育发展的动力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教育改革是迫在眉睫的。
人口红利和人才储备是中国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
2.2 教育问题的日益突出尽管中国在基础教育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面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3. 目标3.1 促进素质教育发展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是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民。
3.2 推进教育公平基础教育改革还致力于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使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4. 措施4.1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基础教育的核心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是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
4.2 改革教育课程基础教育改革还需要通过调整教育课程,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4.3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为了更准确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改革还需要建立科学、全面的教育评价体系。
5. 成就与挑战5.1 成就近年来,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取得了一些显著成就,如教育硬件设施的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优秀学校的兴起等。
5.2 挑战但是,基础教育改革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育资源的整合、师资队伍的不足和教育质量的不均衡等。
6. 结论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和配合。
通过本论文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研究可以看出,基础教育改革在满足社会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一、背景新课程改革是指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由政府主导、教育部门、学校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通过对教育内容、方法、形式和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教学改革,它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对教育教学进行的一次全面革新。
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自2001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新课程改革的回顾1. 特点和意义新课程改革的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以知识为基础,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以能力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新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促进教育公平和人类发展。
2. 改革的内容和进展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针对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施,以及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
在课程标准的修订和实施方面,小学和初中的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组织编写完成,并于同年开始实施。
在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方面,多个省市成功实行了综合素质评价试点,2006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和指导方案。
3. 改革的成效和问题通过新课程改革,我国基础教育推进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以评价为导向的改革。
在教育教学领域,学科间的“小交叉”、“大交叉”、“超大交叉”得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教育公平方面,新课程改革加强了对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支持和倾斜,促进了教育公平。
但是,新课程改革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课程内容的繁琐、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教师培训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三、新课程改革的反思1. 扎实基础、减轻负担新课程改革为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应对国际竞争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膨胀”的问题。
影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献
影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献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文献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文献不仅可以为改革提供理论支持,还可以为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和借鉴。
下面,我将介绍几篇影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献。
第一篇文献是《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颁布的一份文件,被誉为“素质教育纲领”。
这份文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份文件的出台,标志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第二篇文献是《义务教育法》。
这是中国第一部全面规定义务教育的法律,于1986年颁布实施。
这部法律规定了义务教育的内容、标准、义务教育的实施机构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部法律的出台,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法律保障,推动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第三篇文献是《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0年颁布的一份文件,被誉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这份文件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份文件还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优化课程设置、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这份文件的出台,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向。
第四篇文献是《中国教育改革30年》。
这是一本由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书籍,由中国教育部主编。
这本书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成就和经验,并对未来的教育改革提出了展望。
这本书的出版,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和借鉴经验。
以上是几篇影响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文献。
这些文献不仅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还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向。
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应该继续借鉴这些文献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和实践,推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发展。
关于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文献综述
关于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文献综述【摘要】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的设置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首先介绍了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包括政策背景等;其次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探讨了不同国家的综合课程设置模式;接着详细分析了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存在的问题,如缺乏系统性、学科分割等;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包括加强师资培训、优化课程设置等。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同时也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关键词: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发展历程、研究现状、主要内容、问题、改进建议、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局限性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教育体系中的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一直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人们对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综合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升。
加强和完善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中国教育部门一直高度重视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教育部门陆续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加大了对综合课程设置的重视和支持力度。
各地教育部门也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完善综合课程设置,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问题,对于了解当前教育实践中的挑战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以期为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的文献综述,探讨其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可能的改进建议。
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我国中小学综合课程设置在世界范围内的位置和趋势。
6文献综述正文
文献综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呼声愈来愈高,“教师即研究者”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学习教育科研知识,知道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的方式。
教师成为研究者,这不仅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更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
笔者通过CNKI查阅了相关文献(2001—2011年),对小学教师教育研究方面的文献做以下综述:一、本研究相关概念界定(一)教育研究研究是熟悉世界的进程,教育研究一样是熟悉世界的进程。
教育研究熟悉的对象是“教育世界”。
教育是人类成心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身心进展的社会活动和进程,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
[1]教育研究虽然与研究具有相当的一致性,但在概念上存在着较明显的区别。
任何一个从事教育活动的人,仅仅从他人那里,从个人的经验中把握教育世界是不够的,还需要在科学研究层次上熟悉教育世界。
教育研究作为发觉的活动,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熟悉活动。
”[2]也是以教育世界为独特的熟悉对象,运用必然的方式,通过系统的工作,取得关于教育世界熟悉的进程。
因此,教育研究是通过一系列计划好的活动步骤的实施及方式、技术的运用,来熟悉教育现象,为教育领域提供有价值、可信赖的知识;它有助于解决教育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
(二)教师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指教师从事的教育研究,是教师为了改良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通过反思交流发觉并解决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进程。
[3]以上概念中的“教师”指基础阶段的教师,即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师。
“从事”意味着教师是教育研究的主体和执行者。
“改良”意味着教师通过从事教师研究来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教师教育问题”指教师在教学实践进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包括关于教材、教法、学生的家庭及心理等问题。
“进程”则表示教师教育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进程,不能一次性的解决问题,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反思、不断交流、不断创新地解决问题慢慢实现一个提升自己的进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综述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与问题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而且是一个人口大国,要增强综合国力关键在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而教育是其中的重要依靠。
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实行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经历过一些变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就:
1.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现行体系
一是初步改变了多年来只有必修课的模式,增加了"选修课"、"活动课";二是初步推动在统一基本要求下的教材多样化,引入了地方课程,初步改变了国家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2.教学的观点与方式发生的变化
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和教学实践已经开始摆脱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束缚,能够成为学生学习的促动者、指导者以及课程资源的建设者和教学的研究者。
对教材的使用,教师已经突破了原有的视教材为圣经,原封不动按照教材来教的做法。
3.开始尝试课程与教学评价的新方法,学生评价追求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
4.学生学习方式开始发生变化。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自主、
探究和合作的学习。
课改后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升,学习压力减小,学生的睡眠时间基本能够得到保障。
5.学校表现出教师合作的文化气氛。
新课改所存有的问题:
1.课程改革存有地区差异和学段差异
2.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严重脱节,新课程的高要求与当前师生状况矛盾。
新课程向教师提
出的是大学的要求,中学教师花费大量精力也难以应付。
教师工作负荷与新课程要求的矛盾也是个问题。
3.课堂教学表面热闹,学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习方式陷入误区。
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
与宽松灵活的学习活动相矛盾,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拓展式学习难以展开。
4.教材编制轰轰烈烈,教材质量堪忧,教材的广度、深度与考试不一致,教材浅而广,导
致学生不求甚解。
5.教师教育问题迫在眉睫
6.物质条件缺乏,课改的经费缺乏
7.教学方式技术化,课件使用失当,教学艺术缺失
8.评价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很多教师认为要是中高考形式不变,新课程会旧饭新炒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概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杨启亮.困惑与抉择,.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
[3]杨启亮.评古典儒学的人本主义教育观,.中国社会科学,1990,(4).
[4]谭顶良,周敏.学习方式的转变:热点冷观,.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5]于建坤.选教材谁说了算? .中国教育报,2003-06-19.
[6]杨启亮.教材的功能:一种超越知识观的解释,.课程•教材•教法,2002,22(12).[7]程翔.试论阅读教学与多媒体的整合,.教学研究,2004,(8).
[8]李定仁,李如密.教学研究中的学术道德建设,.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9]高凌飚,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初探,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01期
[10]崔允漷、王少非. 关于新课程的评议:一种视角. 教育发展研究,2005.5.12
[11]刘浩敏,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及问题,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3年22期
[12]余文森,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教学改革调研报告,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4年01期
[13]教育部“新课程实施与实施过程评价”课题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就、问题与对策,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4年03期
[14]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验方案》的通知,2002年11月19日
[15]马云鹏,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中小学管理,2004年01期
[16]陈春雷,新课程需要什么样的网络化教育资源库,中小学管理,2004年01期[17]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夯实基础为准,文汇报2004年4月5日第四版
[18]傅道春,新课程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9]长沙市开湖区教育局,体验新课程,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20]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21]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2001年 6月8 日[22]钟启泉、崔允漷主编.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7
[23]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