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A. 氧气B. 水C. 盐酸D. 二氧化碳2. 在化学式HCl中,Cl表示:A. 铁钉B. 氯气C. 氢气D. 盐酸3. 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是指:A. 参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B. 发生变化的物质C. 参与反应前的物质D. 生成的副产物4. 关于物质的性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物质的性质不会受到条件的影响B. 物质的性质可以改变C. 物质的性质只能通过化学反应改变D. 物质的性质不重要5. “氧化反应”通常是指:A. 氧气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B. 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C. 物质自身发生化学反应D. 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二、填空题1. 乙烯是由______和______两种元素组成的。

2. 玻璃是一种______物质。

3. 在化学方程式中,箭头的左边表示______,右边表示______。

4. 化学式H2O表示一分子______。

5. 空气中氧气的化学式是______。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解释化学反应的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 请分析铁生锈是何种类型的化学变化,并解释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

3. 根据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回答问题:2H2 + O2 → 2H2Oa) 该反应中的反应物是什么?b) 反应物在反应后发生了什么变化?c) 该方程式表示了什么意义上的化学反应?四、综合题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化合物?A. 纯净水B. 空气C. 甘油D. 二氧化碳2. 请简要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给出一个实际例子。

3. 下图显示了某种金属在放入酸中的反应情况:a) 请标出反应物和生成物。

b) 根据图中所示的反应情况,你认为酸的性质是什么?c) 描述该反应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

此为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共计15题。

请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答案并回答简答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班别学号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科学最基本的手段是()。

A.逻辑推理B.大气探测C.化学实验D.精确运算2.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滴水成冰C.铁钉生锈D.酒精挥发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冰封的湖面开始解冻B.夏天,放置半天的饭菜变酸C.秋天,铁路上铁轨的对接处与夏季相比间隔变大D.冬天,玻璃窗上凝结出漂亮的冰花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总在不断地变化B.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用途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C.食盐不但是一种调味品,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D.化学只能研究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物质,不能创造新物质5.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蜡烛,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充分搅动后,发现小块蜡烛并未减少,并浮在水面上,由此不能说明蜡烛具有的性质是()。

A.受热易熔化B.密度比水小C.较软,硬度不大D.不溶于水6.在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中,有一操作如图,该操作说明该气体()。

A.极易溶于水B.易溶于水C.不易溶于水D.与气体是否溶于水无关7.下列关于各物质的叙述中,其中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B.石蜡受热会熔化C.酒精挥发D.氧气能变成淡蓝色液氧8.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方法是()。

A.测密度B.用澄清石灰水C.闻气味D.用燃着的木条9.某同学将蜡烛置于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现瓶壁有水雾产生,接触瓶壁的手感到发烫。

由此,他得出了以下结论,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

A.蜡烛燃烧放出热量B.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C.蜡烛燃烧有水生成D.蜡烛在氧气中能燃烧10.下列课题侧重于化学学科研究领域的是()。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附解析)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附解析)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练习题(附解析)【一】单项选择(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大米霉变C.灯泡发光D.铁钉生锈2.以下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B.石灰水C.汽水D.空气3.以下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B.为了QQ能够升级,长期把QQ挂在线上C.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4.下面氧气和二氧化碳(或干冰)的自述中,不属于化学性质的是5.以下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B.2CO + O2 点燃 2CO2C.CaCO3 高温 CaO + CO2D. 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6.以下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A.称取氯化钠固体B.检验装置气密性C.存储氢气D.点燃酒精灯7.空气的净化问题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以下气体组中能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是A.氮气、稀有气体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水蒸气D.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物质时,把固体物质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称得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0.8g(1克以下用游码),如果按正确的方法称量,这位同学所称固体的实际质量是A.9.2 gB.9.8 gC.10.8 gD.10.2 g9.以下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

(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其中错误的选项是10.据你的生活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做法错误的选项是A.加油站、油漆厂等地方要严禁烟火B.焊接金属时,用稀有气体作保护气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作灯火实验D.大量使用煤作燃料降低生产成本11.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迅速被氧气氧化成二氧化氮(NO2)气体,那么收集NO气体应采用A.排水法B.向上排空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D.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12.以下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物质用途B. 操作规程液态氧气:火箭的燃料二氧化碳:常见的灭火剂制氧气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水槽中的导管制气体时先装固体再倒液体C.物质鉴别D.环保知识氧化镁和氧化铜:观察颜色氧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减缓温室效应:大量植树造林防治白色污染:减少白色粉尘的排放13.以下有关CO2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是14.以下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选项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并有白色固体生成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加热试管;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试管口塞入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熄灭酒精灯;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2 分,共32 分)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蜡烛熔化C.木炭燃烧D.电灯发光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3、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支持燃烧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C.具有可燃性D.能供给呼吸4、下列物质中不能在氧气里燃烧的是()A、氮气B、木炭C、红磷D、铁5、今年春天,不同寻常的低温导致北极上空差点形成臭氧洞。

臭氧(O3)属于()A.氧气B.空气污染物C.混合物D.稀有气体6、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冒出浓烈的黑烟,放出热量.生成黑色粉末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热量,生成红色粉末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没有气味的气体7、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状态B.熔点、沸点C.氧化性、可燃性D.密度、硬度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9、生活中常见的下列变化没有氧气参加的是()A.电灯发光B.动植物的新陈代谢C.食物腐烂D.金属器皿锈蚀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C.氧气具有可燃性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11、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残缺的盐酸。

为能立即确定它是否为浓盐酸,你认为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猜想假设B.查阅资料C.进行试验D.交流讨论12、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A、氢气、氮气B、氮气、氧气C、氢气、氧气D、氮气、稀有气体13、集气瓶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某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A.①或②B.②或③C.①或④D.③或④14、用双氧水制取氧气时,忘记加二氧化锰,其结果是()A、不放出氧气B、放出氧气速率慢C、放出氧气总量会减少D、放出氧气总量增加15、某市空气质量报告:空气污染指数为64,空气质量级别为Ⅱ级,空气质量状况为良,空气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章练习题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章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水C. 氯气D. 氮气2. 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溶剂是:A. 醇类B. 酸类C. 碱类D. 水3. 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化合物的是:A. 聚乙烯B. 蔗糖C. Fe2O3D. 石蜡4. 以下化学式中,表示草酸的是:A. CH3COOHB. HNO3C. H2CO3D. H2SO45. 酒精燃烧时,发生了以下反应:C2H5OH + O2 → CO2 + H2O该反应属于:A. 氧化反应B. 还原反应C. 酸碱反应D. 氧化还原反应二、填空题6. Na2CO3 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

7. 水分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8. 氮气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9. 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

10. 氧化铜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三、解答题11. 请简要解释元素、化合物、混合物的概念,并给出一个例子。

12. 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并给出一个具体的酸碱中和反应式。

13. 举例说明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

14. 解释金属腐蚀的过程,并提出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

15. 某化学实验室制备氢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图略]根据图中装置,简述氢气的制备过程。

答案:1. B. 水2. D. 水3. C. Fe2O34. C. H2CO35. A. 氧化反应6. 碳酸钠7. H2O8. N29. 78%10. CuO11.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如氢气。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结合而成的纯物质,如水(H2O)。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按照一定比例物理混合而成的物质,如沙与水的混合物。

12. 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在一定比例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当酸和碱按摩尔比满足时,酸中的氢离子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而其他离子部分结合形成盐。

例如,HCl(酸)与NaOH(碱)按1:1的摩尔比进行中和反应,生成NaCl(盐)和H2O(水)。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物质的量单位是:A. 克B. 千克C. 摩尔D. 升2.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A. 质子数B. 中子数C. 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D. 电子数3.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表现为:A. 光能B. 电能C. 热能D. 机械能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需要使用的物理量是:A. 质量B. 体积C. 摩尔数D. 密度5.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盐水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不变的量是:A. 元素种类B. 分子种类C. 物质的总质量D. 原子数目7.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A. 与酸反应放出氢气B. 与水反应放出氢气C. 与氧气反应放出氢气D. 不能与氢气反应8. 溶液的酸碱性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pH值小于7表示:A. 碱性B. 中性C. 酸性D. 无法判断9. 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A. 能量最低原理B. 能量最高原理C. 电子云原理D. 电子对原理10. 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了:A. 元素的原子数B.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C. 元素原子与其他原子结合的能力D. 元素原子的质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 中,反应物是______,生成物是______。

12. 根据元素周期表,第IA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

13. 根据化学式H2O,水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

14.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盐中金属的______。

15.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种类、个数都不变。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17. 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并给出一个生活中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7分,共14分)18.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计算该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考试时间为45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锅中水变水蒸气B.葡萄酿成酒C.木柴燃烧D.面包发霉2.如右图所示,打开饮料瓶,把从饮料中溢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溢出的气体中含有()。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水蒸气3.从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使()。

①带火星的木条复燃;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A.①③B.②C.①②D.③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5.下列危险化学品标志中,表示腐蚀品的是()。

A B C D6.某同学练习加热食盐水时有如下几步操作:①将试管用试管夹夹好;②往试管中倒入少于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食盐水;③点燃酒精灯加热;④盖好试剂瓶,放回原处;⑤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③①②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②①③⑤④D.②①③④⑤7.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8.市场上宣传防晒霜可以防晒,暑假期间,某学校学生外出徒步旅行,准备借此机会做一个关于某品牌防晒霜的实验,看它是否有效。

其中4位同学的实验方案如下表:实验人实验方案小敏一只手背上涂防晒霜,另一只手不涂。

一天后,比较两只手背的灼伤程度小英第一天手背上涂上防晒霜,第二天不涂。

比较这两天被灼伤的程度在同学的手背上涂上防晒霜,自己的不涂。

一天后,比较自己手背和同学手背被小玲灼伤的程度小红手心上涂上防晒霜,手背上不涂。

一天后,比较手心与手背被灼伤的程度你认为最合理的实验方案是()的。

A.小敏B.小英C.小玲D.小红二、填空题(共28分)9.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含答案)

(科教版)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卷班级:姓名:题号一二三四得分得分一、我会选(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表格中。

3×15=45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1、佛山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都。

在陶瓷器制造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混合B.成型C.干燥D.烧结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玻璃破碎C、冰块融化D、铁丝变曲3、医院给病人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装置。

关于该装置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料管C.使用该装置用来观测是否有氧气输出D.使用该装置用采观测氧气输出的运率4、古人曾将铅锻打成细细的铅条,作为笔来写字,这也是“铅笔”名“的由来。

铅条能像铅笔一样写字,这一现象与铅的下列性质有关的是()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大D、能导电5、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6、“民以食为天”。

下列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碾米B、淘米C、洗菜D、酿酒7、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强白光B、放出大量热C、镁条减少D、有白色固体生成8、(2011·山东泰安)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生铁制成铁锅B.金刚石作装饰品C.铜丝作导线D.氢气作高能燃料9、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10、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

“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这“言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假设B、设计实验C、观察D、得出结论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是()A、研发氢能源B、合成新材料C、编写电脑程序D、用石油生产化工原料12、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13、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试题

化学第一章测试卷一1.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B.花香四溢C.烛炬成灰D.滴水成冰2.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牛奶酸败B.冰雪溶化C.试管破裂D.干冰升华3. 生活中的下列实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B.牛奶变酸C.铜器生锈D.木柴燃烧4. 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5. “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

下列对农作物收割后留下的秸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就地焚烧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D.制造沼气6.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7. 某学生要准确量取7克水,应用( )A.50 mL量筒B.10 mL量筒、滴管C.托盘天平D.5 mL量筒、滴管8. 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指针向左偏,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将游码移到零处B.加适量砝码C.加适量药品D.调整螺母,使天平平衡9. 用下列物质作燃料时,对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是()。

A. 原煤B. 天然气C. 酒精D. 氢气10. 我国三峡工程所提供的水电,相当于每年燃烧3000万吨原煤的火力发电厂产生的电能,因此三峡工程有助于控制()A. 温室效应B. “白色污染”C. 酸雨的产生D. 农药化肥的使用11. 目前,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经常超标,下列现象会造成污染指数超标的是()A. 人的呼吸B. 植物的光合作用C. 汽车排放的尾气D. 液化空气时先蒸发出来的氮气12. 近年来,我国北方的沙尘暴频频发生,它主要造成空气中()有害成分的增加。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1.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 空气B. 自来水C. 冰水混合物(答案)D. 石灰石2.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铁生锈B. 酒精燃烧C. 水结成冰(答案)D. 食物腐败3. 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 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答案应为不正确的选项,此处为设问方式)B.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答案)C. 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D. 分子和原子之间都有间隔4. 下列关于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就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答案)B. 元素就是原子C. 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 元素只论种类不论个数5.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HB. O₂C. Fe(答案)D. N6. 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能支持燃烧C.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D. 氧气易溶于水(答案)7.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₂ + O₂ = 2H₂OB. S + O₂↑ = SO₂↑C. 2Mg + O₂ = 2MgO(答案,但需注明条件,完整应为2Mg + O₂→ 2MgO,点燃)D. 4P + 5O = 2P₂O₅8. 下列关于化合价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总显正价,非金属元素总显负价B. 一种元素在不同的化合物中可能表现不同的化合价(答案)C. 氢元素通常显+2价D. 氧元素通常显-1价和-2价9. 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常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为原料B. 反应均需加热C. 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答案)D. 高锰酸钾制取时需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10. 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B.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答案)D. 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人教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九年级上册化学 第一单元 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是歌曲《贰叁》中的几句歌词,其中描述的意境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把橡胶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口B.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洗涤较干净的试管,可注入水用拇指堵住管口,上下晃动2.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织布B.___C.生火D.灌溉3.森林火灾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树干燃烧B.树叶飘落C.大树倒塌D.树枝折断4.下列仪器中,不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A.试管B.烧杯C.集气瓶D.燃烧匙5.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D.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下后上6.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验室___药品取用规则的是()A.块状固体药品可以用手取用B.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C.用药匙取一些蔗糖,尝一尝是否有甜味D.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用1~2mL7.实验室用试管盛放固体物质并加热,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时,试管应该(A.竖直放置B.水平放置C.口稍向下倾斜D.口稍向上倾斜8.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___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___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9.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10.下列操作中,能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组合是()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二、填空及简答题11.请选择合适的仪器填空(填写相应的字母):A.镊子B.细口瓶C.广口瓶D.坩埚钳E.燃烧匙F.10mL量筒G.试管1)取用块状固体________;2)量取8.7mL的稀盐酸________;3)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________;4)红磷应该存放在________;5)用来夹持热的蒸发皿的仪器________。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解析)

(新)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附解析)

第一章测试(100分,45分钟)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35分)1.小明家厨房有一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妈妈说可能是白醋也可能是白酒,为了确认,小明按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A.提出问题B.制定计划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答案解析:C 这一题许多同学搞不清楚,小明按教材上所学的闻气味的方法去确认这瓶液体,即通过实验的方法来确认液体是白醋还是白酒,因此小明的做法属于科学探究的“进行实验”环节。

2.C 点拨: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取用试剂后要及时盖上瓶塞,否则试剂可能被污染或挥发等;给固体加热,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正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用清洗。

2.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答案解析:C 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不能直接加热;取用试剂后要及时盖上瓶塞,否则试剂可能被污染或挥发等;给固体加热,为了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C正确;滴瓶上的滴管使用后不用清洗。

3.为了确定某化肥的种类,下列探究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观察其外观,为白色晶体B.闻其气味,无明显气味C.测其溶解性,可溶于水D.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答案解析:D 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是因为产生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

4.图1-1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图1-1答案解析:A 钾性质活泼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B.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C.量筒可用于溶解物质D.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可用量筒和胶头滴管答案解析:C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先把液体倒入量筒至接近刻度线,再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至刻度线,这样可避免液体倒入过多;不能在量筒中溶解物质,应在烧杯中溶解。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化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关系b) 物质的组成、特性与变化c) 天体和宇宙的运行d) 数字和计算机的科学答案:b)2. 化学反应中,下列哪个不是化学变化的表现?a) 颜色的改变b) 味道的变化c) 温度的变化d) 物质的形状的变化答案:d)3. 下列哪个不是化学反应的例子?a)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b) 水沸腾c) 铁生锈d) 燃烧答案:b)4. 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物质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公式b) 分子式c) 元素符号d) 化学符号答案:c)5. 化学方程式中,下列哪项不是表示反应条件的符号?a) →b) ↓c) ↑d) ⇌答案:a)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水的化学式是H2O。

O。

2.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是指参与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生成物是指参与反应后形成的新物质。

3. 化学方程式中左边称为反应物,右边称为生成物。

反应物,右边称为生成物。

4. 绝大多数物质在升高温度时溶解度都会增大。

增大。

5. 用于表示溶液浓度的常用单位是mol/L。

mol/L。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 如何判断化学反应发生了?化学反应可以通过以下几个特征来判断:- 颜色的改变:当反应发生时,物质的颜色可能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 气体的生成或释放:反应中可能会产生气体,例如产生气泡或产生有颜色的烟雾。

- 温度的变化:一些反应会伴随着温度的升高或降低。

- 凝固或溶解:反应可能导致物质的凝固或溶解。

- 物质的产物:反应的结果是生成了新的物质。

2. 试举出你所了解的一种化学反应,并编写其化学方程式。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

例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可以中和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Cl + NaOH → NaCl + H2O四、实验题(20分)1. 实验目的:观察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2. 实验材料和器材:- 试管- 锌片- 稀盐酸- 钳子- 火柴3. 实验步骤:1. 将一块锌片放入试管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章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2)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20、药匙;纸槽;平;慢慢竖起;药品粉末沾在管壁上
21、ABCD;E;F
22、量筒 酒精灯 托盘天平 试管夹 试管 水槽
23、0.008g;16kg(或1.6×104g)
[ ]
A.点燃蚊香驱赶蚊虫
B.冰块的熔化
C.水果的腐烂变质
D.铜质门把手上产生绿色斑点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 ]
A.镁粉可以于制造照明弹
B.木材可制成桌椅
C.铝合金可以用于制作门窗
D.钢铁可以用于制作工具、刀具等
10.在化学实验中,对于用剩的化学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
A.为节约倒回原试剂瓶
B.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铜能够导电
D.酒精容易挥发
4.燃放鞭炮对环境会造成污染,下列哪项污染与其无关
[ ]
A.噪音污染
B.空气污染
C.食品污染
D.水污染
5.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
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 ]
A.氧化镁--白色粉末
B.铜绿--绿色粉末
C.稀盐酸--白色液体
D.镁带--银白色金属
14.下列物质中,既没有氢元素又没有氧元素的是
[ ]
A.水
B.铁
C.氨气
D.碳酸氢铵
15.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不正确的是
[ ]
A.氧化镁-MgO
B.石灰水-Ca(OH)2
C.氧气-O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化学测试题一、填空题1、(1)正确量取15 mL液体,应选用下列______(填序号)量筒。

① 20 mL ② 50 mL ③ 10 mL和5 mL(2)某同学量取食盐水,读数时量筒放平在桌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仰视时读数为38 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8 mL。

2、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a b c de f g h(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

3、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部分,因为这部分温度;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扑盖。

4、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新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

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源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粮食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木炭能燃烧;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①②③将木炭粉碎;木炭可制成黑火药;取一块木炭点燃;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④? ⑤⑥⑦发出白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2.下列实验中玻璃棒不是用来搅拌的是()A.稀释浓硫酸B.测定溶液pHC.蒸发食盐水D.溶解蔗糖3.下列变化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蒸发B.矿石粉碎C.路面结冰D.钢铁锈蚀4.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春风化雨B.火上浇油C.叶落知秋D.滴水成冰5.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盐酸具有酸性——除铁锈B.铁粉可与氧气和水反应——食品保鲜剂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冰箱除臭剂d.co具有可燃性——冶炼金属6。

下列变化中,化学变化是()a.汽油挥发b.盐在海水中干燥c.石蜡融化d.高粱的酿造7.下列警告标志与储存的物质不一致()A.甲醛B.酒精C.烧碱D.浓硫酸8.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振荡试管B.取固体药品C.移走蒸发器D.量筒读数9.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变化是()A.工业炼铁B.石油分馏C.海水制镁D.烧制陶瓷10.说化学是一门神奇的科学,一点也不为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是化学科学发展和化学研究的重要途经B.化学能创造出我们所需要的物质,也能消除我们不需要的物质c.物质的化学变化不仅产生新的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D.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金具有黄色金属光泽制作饰品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作除味剂C.生石灰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作干燥剂D.干冰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作制冷剂12.下列变化中,仅包含物理变化的是()a.光合作用b.冰雪融化c.煤的燃烧d.葡萄酿酒13。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5•兰州)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纳米铜的性质B.C60的组成C.单晶硅的结构D.无人机的研发2(2016•安徽)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棉纱织布C.火药应用D.瓷器烧制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发光、发热不一定是化学变化B.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C.我国古代化学工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如制火药、烧制瓷器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4(2016•山东潍坊)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5下列变化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食盐溶于水,火药爆炸B.镁带燃烧,铁生锈C.食物腐败,电灯发光D.汽油挥发,酒精燃烧6汽油在空气中燃烧时会伴随着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最能说明汽油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产生火焰B.放出大量的热C.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出现小水滴D.将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迅速倒过来,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7李明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

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棉线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8(2015•兰州)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挥发性B.溶解性C.稳定性D.导电性9“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这句话是指氧气的()A.物理性质B.物理变化C.化学性质D.化学变化10下列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A.量筒B.烧杯C.试管D.燃烧匙11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割玻璃B.利用石油制合成纤维C.利用煤炭燃烧取暖D.用蜡烛燃烧照明12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火焰分为三层B.罩在火焰上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C.蜡烛逐渐变短D.生成了气体二氧化碳13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同学们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2024)单元质检卷(全卷共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5分,共75分。

1.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过滤B.加热液体C.倾倒液体D.添加酒精2.给试管中的粉末物质加热时,以下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未说明用量时,只需将固体粉末盖满试管底部即可B.加热时,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C.加热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D.加热的试管未经冷却直接再用冷水冲洗3.《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蜀省井盐”的制备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挖凿盐井B.剖竹去节C.汲取卤水D.井火煮盐4.如图实验操作的图示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放块状固体C.给液体加热D.闻气体气味5.下列化学观念不正确的是()A.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B.所有物质都能无条件转化C.物质既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创造的D.物质的性质与组成、结构有关6.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则。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熟悉灭火器、电闸的位置B.穿凉鞋、拖鞋进入实验室C.将零食、水杯带入实验室D.实验后的废液倒入下水道7.下列家务劳动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晾晒湿衣服B.起床叠被子C.针线钉纽扣D.生火烧开水8.中华文字博大精深,下列成语的本意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火上浇油B.滴水成冰C.叶落知秋D.春风化雨9.下列药品存放方式正确的是()A B C DA.AB.BC.CD.D10.了解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加油站、服装厂必须严禁烟火B.电器着火时,迅速用水扑灭C.油罐着火时需用水喷淋降温D.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验纯11.智能手表的部分信息如图,下列描述中相关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橡胶弹性良好作表带B.不锈钢硬度大作表扣C.玻璃透光性好作表镜D.钛合金耐腐蚀作表框12.下列对实验安全与操作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原瓶,药品不浪费B.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触摸和品尝药品的味道C.将鼻孔凑到容器口,方便闻药品的气味D.洗涤后的试管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13.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章测试题
1、(1)正确量取15 mL液体,应选用下列(2)50 mL,量筒放平在桌上且面对刻度线,当视线正对刻度线时读数为
38 mL,其正确的体积数应等于38 mL。

2、选择仪器下方的字母填写在相应横线上:
1)用来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d;
2)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g;
3)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是f。

3、给物质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灯焰的部分,因为这部分
温度较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一半;在实验室里如不小心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扑盖灭火。

4、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挑战有健康问题、环境问题、能
源问题、粮食问题等,化学家们希望从化学的角度,通过化学方法解决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化学界所研究的课题很多,其中有:①高效化肥的合成;②新
型药品的开发;③在低消耗情况下分解水而得到氢气作为燃料;
④寻找快速降解塑料、橡胶等化工新产品再利用的途径;⑤研制人造血管;⑥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⑦研制开发超导材料;⑧研制高效无磷洗衣粉。

把有助于上述问题解决的课题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健康问题②⑤;
2)环境问题④⑥;
3)能源问题③⑦;
4)粮食问题①⑧。

5、下列是有关木炭的叙述:
木炭是灰黑色多孔性固体;木炭能燃烧;在我国南方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来取暖;将木炭粉碎;木炭可制成黑火药;取一块木炭点燃;木炭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发出白光。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将标号填写在空白处:
1)属于物理性质的是1、2、3,属于化学性质的是5、6、7;
2)属于物理变化的是4,属于化学变化的是5、6、7;
3)属于化学反应现象的是5、6、7,属于化学反应条件的是放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属于
用途的是什么?
6、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燃放烟花
7、市场上出售的许多食品中都含有添加剂。

膨胀剂就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把它加入面坯中,使面坯疏松或松脆,你认为其中没有添加膨松剂的是()
A.面包
8、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D.蜡烛燃烧
9、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

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
10、对化学实验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D.倒回原试剂瓶中
11、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体现的性质是()
B.挥发性
12、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D.有新物质生成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观察物质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就一定能判断有无化学变化发生
14、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冰雪融化
15、下列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C.葡萄酿酒
16、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17、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B.天然气用作燃料
18、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活中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割玻璃
19、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顺利进行。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D.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
实验结果表明,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与XXX 的猜想相符。

在加热条件下,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而酒精灯的不充分燃烧也会产生炭黑,但在本实验中并未观察到炭黑的产生。

因此,XXX和XXX的猜想都是错误的。

实验中使用的是试管夹和酒精灯的火焰部位,实验现象是铜片表面变黑,实验结论是铜片表面的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