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与处理
化疗药物外渗的分类
①发疱性化疗药物;②刺激性化疗药物;③非刺激性化疗药物
1发泡性化疗药物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长春新碱、诺维本、托马克等、
蓖环类抗肿瘤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及丝裂霉素等,一旦渗入血管外,短时间内可发生红、肿、热、痛,甚至皮肤及组织坏死,也可导致永久性溃烂。
2刺激性化疗药物可引起轻度组织炎症和疼痛,不可导致皮下及组织坏死,如氮烯咪胺(DTIC)和足叶乙甙(VP-16)等。
3非刺激性药物对皮肤及组织无明显的刺激,如5-氟脲嘧啶(5-Fu)、顺铂(DDP)、甲氨喋呤(MTX)等。但也应引起注意。
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药物外渗一旦发生,要保持镇静,立即停止输注,保留注射针头,回抽残留药物以3〜5ml为宜,还要沿血管走行观察和了解血管情况。(1)立即行局部封闭。常用封闭药物为0.5%的利多卡因5〜10ml加氟美松5mg环形封闭或150u/ml的透明质酸酶环形封闭,局部涂肤轻松软膏或者24h内50%的硫酸镁湿敷或冰敷(长春新碱和vp16不主张冰敷,宜用热敷)。抬高患肢,24h后改位热敷。如疼痛不止可用氯乙烷表面麻醉止痛,详细纪录渗漏情况。(2)皮下注射解毒药物。(3)密切观察局部皮肤等情况的变化,冷敷或热敷防止冻伤或烫伤。冰敷时间为6〜8h;护理人员需经常观察局部皮肤有无紫绀、麻木和冻伤。热敷时水温不宜过高,以不超过50〜60℃为宜。(4)局部疼痛、红肿可用中药消炎散、如意金黄散外涂,如坏死形成溃疡时,可用京万红烫伤药膏涂敷患处,每日换药一次
化疗药物安全操作规程
•配药时,应注意尽量勿使药液溅出,气雾逸出。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上面的药液降至瓶底,垫无菌纱布打开安瓿;对于粉剂药物,应小心沿瓶壁缓慢注入溶解剂,待药粉浸没后再行摇匀,以防粉末逸出;要防止由于瓶内压力增高使针栓脱出造成药物污染,因此加药针头应粗些,尽量把空气排在安瓿内。
•加药完毕立即脱去手套,切勿戴手套触摸其它物品。再用流动水彻底冲净双手。
•备药后使用一切污染物应放于污物专用袋中集中放置封闭处理。
•用三氯消毒液反复擦拭加药台面地面
化疗药物污染处理防护
•在操作过程中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里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大量、反复冲洗,情况紧急可用自来水代替,局部皮肤涂氢化可的松乳剂,再加以冰袋冷敷;用氯霉素眼液滴眼。
•如果药液溢到桌面或地上,应用湿纱布吸附药液,局部用清水反复冲洗擦拭,尤其是阿霉素有亲组织性24小时之后,仍可能在局部残留。
•污染安瓿与药液应放置专用袋中封闭,以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一次性物品如口罩、
帽子等,可用高温焚烧处理,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用后放专用袋中密封处理,化疗病人的各类标本和排泄物,避免直接接触,必须戴手套处理。
抗肿瘤药物外渗后解毒剂的应用
细胞毒性药物解毒剂使用
(1)采用氟美松配伍维生素B12局部注射取得了满意效果,方法:氟美松2.5〜10mg 加维生素B12250〜1000mg用5号半针头,以碘伏消毒皮肤后右手持注射器从病变一侧刺入至对侧边缘部,边推药边退针。病变范围在2cm内者只在一处注射,每日1次;病变范围>2cm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十字交叉注射,或病变周围多点注射,每天1〜2次。(2)宋林萍
等报道,蒽环类药物外渗后局部用99%二甲亚砜涂敷于外渗部位,1次/6h,连续14天,有效率可达100%;(4)榄香烯外渗用维生素B12处理;
局部外敷
4.1冷敷外渗24h内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化疗药物的吸收,同时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症可酌情给予冷湿敷。方法:每次20〜30min,间断冷敷。
4.2热敷对于一些禁用冷敷的药物,如足叶乙甙[5]、草酸铂等可采用33%硫酸镁湿热敷,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用法:温度40℃~50℃,24h持续使用。
4.3药物湿敷(1)采用三黄汤加味外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取得良好效果;(2)推荐使用维氏油外涂,涂抹范围大于外渗局部3cm左右,间隔4~6h涂药1次,有水疱者用无菌注射器将水疱内液体抽出再涂药;(3)中药黄连、黄柏加3%硼酸湿敷;(4)喜疗妥软膏适量外涂,每日4次;(5)也可涂湿润烧伤膏每日数次。
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癌症患者的生命,同时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需外科清创、植皮,引起医疗纠纷。护理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原因,掌握化疗药物外渗的有效预防和护理措施,不断学习、总结经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
一化疗药物的分类
化疗药物的传统分类:
1.烷化剂
这类药物由烷基和功能基团结合而成。在有机化学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称为“烃”,如果其中的碳元素是饱和的(指一个碳原子结合4个氢原子),即结合“完全”,称之为“烷”。功能基团和烷结合成的化疗药即烷化剂,可与细胞中的多种有机物如DNA,RNA 或蛋白质的亲核基团(如核酸的磷酸根、羟基、氨基,蛋白质的羧酸根、巯基、氨基)结合,以烷基取代这些基团的氢原子,使这些对生命有重要意义的生化物质和核酸、酶等不能进行正常代谢。这类细胞毒性药物能与多种细胞成分起作用,增生快的细胞首先被杀伤,浓度足够大时可杀伤各种类型的细胞。其共同的缺点是选择性不强,对骨髓、消化道细胞和生殖细胞也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典型代表药物为氮芥和环磷酰胺等。
2.抗代谢药
这一类药物的结构和人体正常生理代谢的结构类似,因而可以干扰正常代谢物的功能,在核酸合成的不同水平加以阻断而产生疗效。常用的抗代谢药物分为叶酸拮抗物、喋吟类似物、喀咤类似物等。由于尚未发现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蛋白代谢上的特异性差异,起效的机制在于利用了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中碱基和酶系含量的差异,因而抗代谢药物的最大缺点是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增生旺盛的正常细胞也有相当的毒性,且易发生耐药。抗代谢药物的代表药有:叶酸抗代谢药物、喋吟抗代谢药物和喀咤抗代谢药物。
3.抗癌抗生素
常用的有放线菌素、博来霉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等。此类药物是一种生物来源的抗癌药,如同青霉素一样,通常是一些真菌的产物,对细菌也有抑制作用,只是毒性较大,不像青霉素那样普遍用来抗感染。临床常用的抗癌抗生素主要来源于放线菌属,毒性较大。这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尽相同,例如丝裂霉素主要是烷化作用,柔红霉素是RNA合成的抑制剂,选择性的作用于喋吟核甘,类似抗代谢药。
4.植物抗癌药
此类药物由植物中提取,常用的有长春碱类、鬼臼碱类、三尖杉酯碱类、美登素、榄香烯乳等。
主要作用于有丝分裂期,使细胞停止在M期。常用的长春新碱和长春花碱可抑制RNA的合成,特别是可与细胞微管蛋白(tubulin)结合,阻止微小管的蛋白装配,因而干扰纺锤体的合成,使细胞停止在分裂间期。
5.激素类
包括性激素,黄体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前两类药物可干扰体内肿瘤发生的激素状态。最常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干扰敏感的淋巴细胞的脂肪代谢,使淋巴细胞溶解、淋巴组织萎缩
而发生疗效;另外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改善毛细血管功能,促进药物进入肿瘤细胞,消除包
围在肿瘤细胞周围的纤维组织,可杀伤增生的及非增生的淋巴细胞,抑制细胞由G1期进入S期。
6.杂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