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郑和远航》课文原文阅读
《郑和远航》(精选14篇)

《郑和远航》(精选14篇)《郑和远航》篇110 郑和远航(第一课时)教材简析:本课为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的第十课。
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郑和率领船队扬帆启航的经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课文条理,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郑和远航规模之大。
教学难点: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
设计理念:以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感染学生,借助于文本,使用多媒体课件,引领学生反复品味语言,透过文本语言,走近郑和,走进历史,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设计思路:我抓住了《郑和远航》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先立足文本,抓住重点,然后超越文本,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最后再回归文本,深入理解郑和远航的远大意义。
课前布置学生充分做好预习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能力。
在课上首先检查学生的预习,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读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于阅读解读过程中,理解郑和远航的规模之大。
让学生自主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教学中,力求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
这堂课的出发点是课本,回归点也是课本,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接近文本。
教学准备:1、预习,搜集有关郑和的资料2、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导: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其时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它的名字叫郑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郑和航海经历的文章。
2、板书:10郑和远航4、同学们在预习中,查找到了哪些关于郑和的资料?请大家作个交流。
过渡:课文《郑和远航》向我们介绍了些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及原文

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及原文《郑和远航》主要介绍了郑和第一次率领大明船队远航西洋的情况!为了让大家有更深入的理解,下面店铺就和大家分享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郑和远航》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7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感受郑和“启航”时的雄姿英发。
2、以学定教,凭借对语言文字的品评,通过情境、讨论、朗读、补白等多角度的阅读感悟,引领学生走近郑和,逐渐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3、初步感受郑和为促进中国与亚非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不怕困难,顽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情怀。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教学难点: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初步了解郑和远航的经过,感受郑和远航时“启航”的雄姿英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学习出示2008年8月8日奥运会开幕式图片:你们猜一猜这个图片讲述了哪一历史大事件?(指名学生说一说。
)美国学者路易斯·丽瓦塞斯曾评论道:“郑和船队在中国和世界历史上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是没有可以与之匹敌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学完课文,相信你会找到你要的答案。
2、出示课题郑和远航简介郑和的生平3、讨论交流自己对课题的理解(1)本篇课文写郑和什么时候远航?从哪儿出发?经过哪些地方,到哪里去?(2)郑和带了哪些人、哪些物去远航的?(3)远航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怎样克服的?(4)郑和远航有什么意义和影响?二、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理清脉络。
1、默读全文,找出生字新词,凭借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学生自主活动,扫除阅读障碍。
理解生字新词2、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准确,停顿正确3、了解学生读文情况4、朗读思考曾提出的相关问题5、指名按自然段读文,引导学生理清脉络。
2024年《郑和远航》五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课文及教案

《郑和远航》五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郑和远航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郑和远航的相关知识。
(2)运用讨论、分享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郑和远航的伟大壮举,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勇敢、自信、团结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郑和远航的意义。
2.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如:“郑和远航,七下西洋,展示了我国古代航海的辉煌。
”2.如何让学生体会到郑和远航对世界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郑和画像,引导学生说出对郑和的了解。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查阅到的关于郑和远航的资料。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交流:讨论课文中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分享心得体会。
(三)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分析课文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四)课堂讨论1.学生讨论:郑和远航的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查阅到的关于郑和远航的资料。
(二)课堂活动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郑和船队成员,模拟远航过程。
2.学生讨论:在角色扮演过程中,讨论郑和远航的意义及对世界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郑和远航的故事,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2.拓展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郑和远航对世界的影响,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自主学习、课堂讲解、课堂讨论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郑和远航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原文及知识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原文及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致辞讲话、条据书信、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speeches, policy letter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原文及知识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原文及知识点《长城和运河》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文章,那么这篇课文我们怎么学习呢?以下是本店铺准备的一些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原文及知识点,仅供参考。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原文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原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原文1.长城和运河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我驾驶着飞机航行在祖国的蓝天,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一个奇异的景象出现在我眼前:像绸带飘落在大地,像巨龙穿行在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
连绵起伏,曲折蜿蜒。
北起首都北京,南到天堂杭州,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京杭大运河谱写了动人的诗篇。
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
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谁创造了这人间奇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
2.美丽的南沙群岛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
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
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火。
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
她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
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
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水天相连,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3.庐山的云雾景色秀丽的庐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就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
云雾弥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
《郑和的远航》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上海市中考题)

二、现代文(39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9分)郑和的远航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
那条通往遥远海岸的探索之路是中国人长期远洋航行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②郑和远航的成功,强大的导航能力是关键。
③首先要归功于指南针和罗盘等定向技术的运用。
从历史资料可以知道,郑和船队能够借助潮汐、洋流和季风,掌握了综合运用罗盘指向、物标定向等复杂的航海技术。
④其次,是航海图的绘制与使用。
《郑和航海图》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虽略显粗糙,但已经可以提供很准确的航道指引了。
船队绘制了40幅海图,涉及530多个地名,所标地名包括东非海岸的16个城市。
海图对一些重要城市、岛礁、山脉等的位置与特征作了详细标注。
这是那个时代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图,正是这套航海图,导引着郑和船队在惊涛骇浪中驶向一个又一个目标港。
⑤“牵星术”这一天文定位技术的运用,也是郑和船队顺利远航的法宝。
此技术通过观察夜间星斗位置,并结合罗盘定向来提高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
直到20世纪,还有国家在采用这种技术。
⑥除了强大的导航能力,郑和船队在组织协调方面同样体现了高水平。
相对人类航海史上的其他创举,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比他们早,规模也比他们大得多。
郑和每次远航,都以多艘大中型船只为主体,组成为数一二百艘的庞大混合船队,随行更达两万人之多,而后来哥伦布的船队只有3艘船,乘员只有88名。
远洋船队有宝船(船队中的大中型船只)、粮船、马船、战船(护航船只)等,在没有电子通信技术的情况下,尤其在夜晚漆黑的大海上,众多船只之间能够做到前后联系,航向协调,需要极高的沟通、组织能力。
⑦此外,在船只的设计上,我们可以领略到六百多年前中国高超的造船技术。
郑和宝船中的大型船只,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长150多米,宽60多米,船体深12米,载重量1000吨左右。
一共有4层,可容纳上千人。
船上有9根桅杆,可挂12张帆。
这样的船,就是放到今天,也是大制作。
郑和远航 课文

郑和远航课文
郑和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航海家,他在15世纪展了一次里程碑式的航行,中的航海技推上新的高峰,并了展中影力的新元。
次航行生在明朝末期,1405年到1433年,共持了28年。
在郑和航行中,他三艘大型大型船,分洪武二、洪武三和洪武六,沿着的南海岸向西航行,走遍了印度洋和太平洋。
明朝末期始,於方海外家的航行在中就被禁止了。
帝於航海的禁令一直持到1403年,年朝廷意到外部技的迅速展,尤其是西方航海技的急需,因此改了外放政策,允探索者和航海家海外家行探索航行,在航行中向外播中文化。
然中了多期的海外航行,但郑和航行是中海外航行史上最重要的一次活,也是中原地文明注入新力的航行。
郑和航行主要完成了三任:化中的海外;掘南洋珍;以及促中的商活。
在海外方面,郑和航行完成了中外部家的交流,尤其是南海岸的展了,朝廷更是附近家多西友好往的定,建立了外交。
而在商活方面,郑和航行是中史上有史以最重要的商活之一,活不了各珍的物物品,深刻地影了此后洲和南地的商活。
此外,郑和航行更是中古期中的海洋航行技的一次革新,他引了朝廷采外技,海上技和管理提出了多前所未有的新建,更加完善了中古代海上航行系,航和工作建立了基。
另外,郑和航行中文化的播也具有重要意,他把中文化到外,人的生活和生活方式生了深刻的影。
郑和航行是中古代所的一次里程碑事件,它中有著重大的意和作用。
它不展示了中古代航海技的成就,促了中外界的交流,加了外放
政策,同中原地文明的展注入新的力,使中航海技不展,而且地的文化也有了著的影。
以上,就是郑和远航的精采历史。
苏教版语文五下11郑和远航

郑和远航是发生在600多年前的 事了,然而直到今天,它仍然是我 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世界航海史上 的奇迹!书上这句话给郑和远航以 高度评价: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 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什么是顶峰?
(山的最高点)
“郑和远航达到当时世界航海 事业的顶峰,说明了什么?”
(地位高,独一无二)
因此被封为“三宝(三保)太监”。
浏览诊断 通过浏览课文,用一到两个字填空:
规模( 时间( 范围( 意义( 影响( ) 长 ) 广 ) 重大 ) 深远 ) 大
• 探索 友好 开阔 壮观 配备 仪器 • 威胁 珊瑚 俘虏 • 健步上船 抱拳告别 • 友好亲切 镇定自若 • 浩浩荡荡 破浪西行 • 奔腾咆哮 波峰浪谷
11.郑和远航
郑和(1371~1433):中国明
初航海家,回族,原姓马,出生于
云南,12岁入宫做太监,后被提
拔为内官监,赐姓郑。
郑和体格强健,聪明好学,机 敏善辩。他原先信仰伊斯兰教,入 宫后又信仰佛教。佛教以 “佛”“法”“僧”为三宝,他也 1405-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 成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 大船又叫“宝船”。每艘宝船长148米, 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船上有 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 多人,需由二三百人 驾驶。船上配备着航海 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 器。
列数字、比喻 的手法,生动 运用_____________ 宝船十分巨大。 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_______
课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 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 的重大意义。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 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战船
粮船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11郑和远航

文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郑和远航》课文原文

《郑和远航》课文原文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六十二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148米,宽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第十一课郑和远航

中文8郑zhènɡ和远航11郑zhènɡ和是中国古代著名的航海家。
从1405年到1431年,他率shuài领船队七次远渡dù重洋,到过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印yìn度,最远到过波斯sī湾wān和非洲zhōu东海岸的许多国家。
郑zhènɡ和带领的船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队。
每次远航的船队,都由六十多艘sōu“宝船”组成。
有的“宝船”很大,长146米,宽60米,可以装下几千吨dūn 货huò物,同时还可以乘chénɡ坐上千人。
每次远航的船队有船员两万多人,其中有水手、医生、工人,还有骑兵和战马。
1405年6月,郑zhènɡ和第一次远航时,苏州zhōu的百姓都到江边来看船队出海。
62艘sōu“宝船”披pī红挂彩,在江面一字排开。
在礼炮声中,“宝船”乘chénɡ风破浪,驶向大海。
船队经过中国南海,穿过马六甲jiǎ海峡xiá,绕rào过印yìn度半岛,访fǎnɡ问了二十多个国家。
在远航中,哪怕风浪再大,他们都能战胜困难,一往无前。
这次远航历时两年多。
他们于1407年金秋时节胜利返fǎn回了苏州zhōu。
101中文8郑zhènɡ和远航,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yì以及中国的丝sī绸chóu 、火药和造纸术等带到了海外;同时,也带回了外国朋友赠zènɡ送的礼品,从而促cù进了中外文化交流,使当时的中国受到了外国朋友的敬仰。
郑zhènɡ和七次远航,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他的伟大业绩jì远远超过了当时欧ōu 洲zhōu最著名的航海家。
102中文8词cí语专有名词císhu àil ǐn ɡn ǎp ày ǒuh ǎoy ǐj íc ón ɡérc ùj ìn率领哪怕友好以及从而促进w énhu àji āoli ú文化交流Zh èn ɡH éD ōn ɡn ány àY ìnd ùB ōs īW ānF ēizh ōu郑和东南亚印度波斯湾非洲Southeast AsiaIndiaPersian GulfA fric ɑM ǎli ùji ǎH ǎixi á马六甲海峡Malacca Strait哪怕风浪再大,他们都能战胜困难。
苏教版的小学课文原文

苏教版的小学课文原文导语:指教科书中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一般在语文中出现。
下面是由的关于苏教版的小学原文。
欢送阅读!民族英雄郑成功是福建省南安县人。
明朝末年,荷兰侵略者强占了我国的宝岛台湾。
他们残酷地奴役台湾同胞,台湾人民恨透了这伙强盗。
当时,郑成功驻军厦门。
一天,他登上军营附近的一座山头,临风眺望。
郑成功指着东南方向问卫兵:“那是什么地方?”卫兵说:“是大海。
”“大海那边呢?”卫兵说:“是宝岛台湾呀!”郑成功慷慨激昂地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绝不允许侵略者横行霸道。
我们一定要收复祖国的宝岛台湾!”郑成功在厦门修造船只,聚集粮草,加紧操练海军。
渡海东征的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郑成功在一群将领的簇拥下,站在船楼上四处嘹望。
这支在滔滔海浪中前进的庞大舰队,前后绵延十几里,风帆蔽空,战旗招展。
郑成功看到自己亲手训练的海军纪律严明,军容整肃,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荷兰侵略者凭借高大巩固的铁甲舰和舰上的大炮,企图负隅顽抗。
英勇的郑军官兵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驾着舰船向敌舰队冲去。
他们将敌舰团团围住,使敌人的大炮失去了威力。
随着“轰隆”一声巨响,所有的舰船都震动起来,海面上掀起十几丈高的水柱。
原来是一个炮手瞄准敌舰放了一炮,刚巧打中了炸弹库。
那艘敌舰被炸成许多碎片,飞向天空。
敌人惊慌万状,敌舰队乱作一团。
郑军官兵乘势用钩子钩住敌舰,一个个跳了上去。
敌舰官兵无法逃脱,只好统统举手投降。
台湾同胞听说郑成功的军队到了,个个喜出望外。
他们把粮食、海鲜、蔬菜和茶叶送来慰劳郑军官兵。
高山族的酋长特地送来了鹿皮和兽肉,要见郑成功。
郑成功赠给他们绸布和烟草,表示谢意。
街头巷尾,鞭炮之声不绝,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
郑成功收复台湾以后,大力开展生产。
他派人把汉族农民用的犁、耙、锄、镰刀等农具,送到高山族弟兄手里。
高山族弟兄逐渐学会了农业生产的新技术,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祖国内地来到台湾的,有不少爱国的读书人,郑成功让他们办起了学校。
郑和下西洋阅读原文

郑和下西洋阅读原文郑和下西洋阅读原文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创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既是中国人的光荣,也是全人类的自豪。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郑和下西洋阅读原文,欢迎阅读参考!明成祖用武力从他侄儿手里夺得了皇位,有一件事总使他心里不大踏实。
皇宫大火扑灭之后,并没有找到建文帝的尸体。
那末建文帝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京城里传说纷纷,有的说建文帝并没有自杀,趁宫里起火混乱的时候,带着几个侍从太监从地道里逃出城外去了;别的地方传来的消息更离奇,说建文帝到了什么什么地方,后来还做了和尚,说得有鼻子有眼睛,使明成祖不得不怀疑。
他想,如果建文帝真的没死,万一他在别的地方重新召集人马,用朝廷的名义讨伐他,岂不可怕。
为了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他派了心腹大臣,到各地去秘密查问建文帝的下落,但是又不好公开宣布,就借口说是求神仙。
这一找,就找了二三十年。
明成祖又想,建文帝会不会跑到海外去呢?那时候,我国的航海事业已经开始发展起来。
明成祖心想,派人到海外去宣扬国威,跟外国人做点生意,采购一些珠宝,顺便探听一下建文帝的下落,岂不是一举两得。
这样,他就决定派一支队伍,出使国外。
让谁来带这支队伍呢?当然非得是自己的心腹不可。
他想到跟随他多年的宦官郑和,倒是个挺合适的人选。
公元1405年六月,明成祖正式派郑和为使者,带一支船队出使“西洋”。
那时候,人们叫的“西洋”,并不是指欧洲大陆,而是指我国南海以西的海和沿海各地。
郑和带的船队,一共有二万七千八百多人,除了兵士和水手外,还有技术人员、翻译、医生等。
他们乘坐六十二艘大船,这种船长四十四丈,阔十八丈,在当时是少见的。
船队从苏州刘家河(今江苏太仓浏河)出发,经过福建沿海,浩浩荡荡,扬帆南下。
郑和第一次出海,先到了占城(在今越南南方)接着又到爪哇、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苏门答腊、满剌加、古里、锡兰等国家。
他带着大批金银财物,每到一个国家,先把明成祖的信递交国王,并且把带去的礼物送给他们,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郑和的远航 阅读

郑和的远航阅读
郑和是中国明代著名的航海家,他率领船队多次进行远航,开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
他的船队曾经到达过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等地,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段辉煌历史。
在他的领导下,船队还传播了中华文化,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文化、科技和艺术等方面。
郑和的远航不仅仅是商业贸易,也是一种文化传播和交流。
他把中国的文化和美德带到了其他国家,使得其他国家更加了解和尊重中国。
同时,他也从其他国家学习了不少先进的技术和文化,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郑和的远航,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辉煌篇章,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段重要纪录。
- 1 -。
郑和的远航阅读理解

郑和的远航阅读理解
郑和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带领我国商旅发掘了世界的无穷事物,探索了跨越太平洋的征程,并创造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改变了人类世界的体量和图景。
郑和的故事始于十四世纪,他受到明朝皇帝赵宝拉姆的任命,率领大舰船海上远航。
这一次,郑和带领大约六十艘船2000多名船员出发,他们穿越太平洋,探索了日本、朝鲜、印度和马来群岛等地区。
在郑和与他的兄弟士兵们的探索旅程中,他们记载了前所未有的有关各地人民、社会风俗、自然环境的知识。
他们的游历记录起来的大量有关国外的文字、贸易资料、重大事件、物品等信息,为现代学者探索更多外地知识打开了宝藏般的大门。
郑和的航行探难也促进了当时的文化交流。
登陆外国的郑和兄弟们不仅携带了中国货物,同时也把中国的文化介绍给他们到访的国家和地区。
他们带来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品以及高精尖的发明,比如活字印刷、金属炼铸、航海用具等等。
同时,郑和也借鉴了一些外国文明,将其纳入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
在他的探索中,他不仅注意传统民俗、艺术美学,而且也走访了许多外国专家、医学家和学者,以获取他们的理论和知识,结合中国的文化传统,糅合创造出一种多元的文化环境。
正是郑行的坚毅和智慧,把中国古代文明和世界文明接连起来,把我国古老文明带到世界舞台上,为后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革命性影响。
今日,在郑和的航海探险精神引领下,国人探索未知的知识,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推动我国的发展和进步,开创出一片宽广的发展未来,传承郑和的远航精神,谱写一曲新的中国航行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远航》课文原文阅读
[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课文]
11 郑和远航
1405年7月11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苏州府刘家港码头人山人海,无数面彩旗迎风招展。
受明朝皇帝派遣,35岁的三保太监郑和即将率领船队第一次出使西洋。
随行的有水手、翻译、医生和护船的兵士,共两万七千八百多人。
两百多艘船只整齐地停靠在码头边。
其中62艘大船特别雄伟壮观,这些大船又叫“宝船”。
每艘宝船长约148米,宽约60米,有十多层楼房那么高。
船上有九根桅杆和十二面风帆,可以乘坐一千多人,需由二三百人驾驶。
船上配备着航海罗盘等当时最先进的仪器。
紧挨着宝船的还有许多战船、粮船和水船。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令旗,大声喊道:“启航!”在人们的欢呼声和祝福声中,船队像一条巨龙,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
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
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
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
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
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
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
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
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
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
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
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
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
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
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
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
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
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领船队出洋七次,前后到过三十多个国家。
最后一次远航,郑和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鬓发全白了。
这次航行,一直到达非洲东岸,直到第三年才回到祖国。
郑和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
它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也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
郑和出使,促进了我国和亚非许多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
直到现在,有关国家还流传着三保太监下西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