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妇科学辨证论治
西学中之中医妇科学心得体会——综合治疗与独特魅力
中医妇科学:综合治疗与独特魅力在近期对中医妇科学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其综合治疗的优势以及独特的魅力。
中医妇科学倡导综合治疗,包括针、中药、推拿等多种手段,与西医单一疗法相比,中医注重多种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以达到整体调理和平衡的效果。
其辨证施治、整体调理的优势以及与西医综合发展的趋势。
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拥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实践经验,为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首先,中医妇科学注重辨证施治。
通过细致观察和证候辨别,针对不同的病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妇科疾病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暂时缓解症状。
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中医妇科学运用独特的治疗方法,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妇科学综合治疗手段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药物的副作用。
通过运用针灸、推拿等非药物治疗方式,以及合理的中药处方,中医妇科学在治疗妇科疾病时能够更好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
这体现了中医“以人为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核心理念。
其次,学习中医妇科学使我认识到这是一个终身的过程。
中医学问博大精深,需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医术水平。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不断努力深入学习中医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辨证和治疗能力,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中医妇科学强调整体调理和养生。
注重调整患者的身体状态和阴阳平衡,通过针对患者个体特点的调理,达到治本的目的,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这种注重整体调理和养生的方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魅力。
再次,中医妇科学在与西医学科的交叉融合中不断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中医妇科学在与西医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西医的优秀成果,形成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治疗方法,为妇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手段。
中医妇科学的独特魅力也体现在其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悠久的历史。
作为中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中医妇科学拥有深厚的传统积淀,为我们治疗妇科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第二十一单元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第二十一单元子宫内膜异位症及子宫腺肌病[单选题]1.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值一般不超过A.100U/mlB.150U/ml(江南博哥)C.200U/mlD.250U/mlE.300U/ml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CA125值测定:血清CA125值可升高,但一般不超过100U/ml。
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西医治疗”知识点。
[单选题]2.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根治性手术的切除范围为A.子宫及双附件B.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病灶C.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内膜异位病灶D.子宫、双附件及盆腔淋巴结清除E.子宫、双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内膜异位病灶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根治性手术:将子宫、双侧附件及盆腔内所有异位内膜病灶予以切除和清除。
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西医治疗”知识点。
[单选题]3.最容易被子宫内膜异位症侵犯的器官是A.卵巢B.输卵管C.肠管D.输尿管E.膀胱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最多见的。
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西医治疗”知识点。
[单选题]4.继发性痛经伴月经失调患者常发于A.卵巢囊肿B.子宫肌瘤C.子宫内膜异位症D.多囊卵巢综合征E.功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继发性痛经伴月经失调常发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西医治疗”知识点。
[单选题]5.下列哪项不是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症A.痛经B.性交痛C.白带量多,色黄D.不孕E.月经不调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白带量多,色黄只能提示感染性炎症,不能作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症。
其余四个选项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掌握“子宫内膜异位症-概念、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西医治疗”知识点。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重点知识讲解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重点知识讲解妇产科学是研究妇女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以及妇女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的学科。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则是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相结合,综合运用于妇产科学领域。
这种结合意味着我们能够融合两种医学理念和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全面、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首先,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强调病因的综合分析。
中医强调对整体的辨证论治,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以及脉象的分析,来判断疾病的病因和病机。
而西医则更注重解剖学和生理理论的研究,在疾病的诊断上更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和先进的医学设备。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将两者有机结合,综合分析病人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检查结果,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其次,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注重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
中医强调调整身体的阴阳失衡,运用针灸、中药、艾灸等方法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西医则利用手术、药物和放射治疗等现代医疗技术来治疗疾病。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例如,在治疗不孕症方面,中医可以辨证施治,中西药结合,调理患者的生理功能;而西医可以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等方式来帮助患者实现怀孕。
此外,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强调疾病预防和康复的综合管理。
中医注重强调“未病先防”,提倡养生保健,通过调养身体,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
西医则更注重疾病的预防措施,如疫苗接种和健康教育。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通过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供更全面的预防和康复管理服务。
例如,在妇科疾病的康复管理中,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协助患者恢复身体的平衡;西医可以通过药物和物理治疗来帮助患者康复。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医学领域。
它的出现为妇产科患者带来了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综合运用中医和西医的理论和方法,强调病因的综合分析,注重治疗方法的综合运用,以及疾病预防和康复的综合管理。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第十八单元月经病
中西医执业医师-综合笔试-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第十八单元月经病[单选题]1.《中医妇科学》称经前期综合征为A.经行头痛B.经行发热C.经行泄泻D.月经前后诸证E.经行乳房(江南博哥)胀痛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中医妇科学》将经前期综合征称为“月经前后诸证”。
掌握“经前期综合征”知识点。
[单选题]2.治疗痛经气滞血瘀证首选A.调肝汤B.膈下逐瘀汤C.少腹逐瘀汤D.清热调血汤E.黄芪建中汤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痛经之气滞血瘀证。
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色紫黯有块,块下痛减,经前胸胁乳房胀满或胀痛;舌紫黯或边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理气活血,逐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蒲黄。
掌握“痛经”知识点。
[单选题]3.多囊卵巢综合征痰湿阻滞证的临床表现不包括A.婚久不孕B.带下量多C.胸闷泛恶D.形体肥胖E.舌红,少苔,脉细数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之痰湿阻滞证。
证候:月经量少,经行延后,甚至停闭,婚久不孕,带下量多,头晕头重,胸闷泛恶,四肢倦怠,形体肥胖,多毛;舌体胖大,色淡,苔白腻,脉滑。
掌握“多囊卵巢综合征”知识点。
[单选题]4.为确定排卵和黄体功能,诊刮的最佳时间为A.可随时诊刮B.月经第5天C.在经前1-2日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D.月经来潮24小时内E.月经来潮12小时内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为确定排卵和黄体功能,应在经前1-2日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诊刮。
掌握“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中医对功血的认识、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类型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点。
[单选题]5.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常见的中医病因病机不包括A.肾虚B.脾虚C.虚寒D.血热E.血瘀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常见病因病机有肾虚、脾虚、血虚、血热、血寒、血瘀、痰湿和湿热。
掌握“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中医对功血的认识、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类型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知识点。
《中医妇科学》教学体会
2DDI 4UO 远教 SCF T AC  ̄ n N翟 C
提 高 了学 生 对 知 识 的 渴 望 ,从 而 更 好 的把 理 论 知 识 应 用 到 实 践 中过 去 ,使 学 到 的 知 识 更 加 深 刻 的 理 解 ,积 累 的 只是更加丰富。 4 小 结
查 ? 对 疾 病 的 治 疗 方 案 的 计 划 如 何 ? 针 对 病 案 提 出 的 问题 ,通 过分析 讨论 使学 生不 断增进 对辨 证论 治 的认
识 ,加深对理法方药贯 穿一线 的理解 , 高理论与实践 提 的实 际运用 能力 。 有利 于培 养学生用发散 式思维去思考 问题 ,促进 学生所掌握 的知识 由实验 “ ”到 “ ”的 学 用 结合 。 大多数学生认 为他 们的思考 、 归纳 能力有所 提高 ,
从 20 0 5年我科就采 用 了案例教学法进行对研究生 的培养 。 自 2 0 0 9年 2月至 l 月本科室共收集疑难病例 1 为 3 例, 2 共发表 了 7 篇关于疑难病例 的临床治疗 的个例 。 充分 的对疑难病例加 以学习 , 以达 到不断地提高与进步。 妇科 学是一 门以人和 社会 为对象 的应用科学,妇科的某 些疾病 ,不仅 需要 妇科专业 知识 ,更需要全科 医学知识 进行解释和 处理 。案例讨 论教学法 是一种 既能扩大 医学 研究生知识积累 ,又 能提 高教学质量 的有效教 学方法 , 深受研究生 的欢迎和导师 的好评 。因此 ,在案例讨论教 学法培养妇科研究生 中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存在 的 问题 ,通过案例讨论 ,让学生掌握新理论 、新方法 ,从 经验医学 向循证医学模式转变 ,有利于培养 出适应现代 医学需要的妇科医学专业人才 ,使我 国的中医妇科学研 究生教育事业得到快速 的发展 ,为 中医妇科学 国际化和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练习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西医结合妇科学练习试卷3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B1型题 2. B1型题 3. B1型题 4. A2型题A.大阴唇B.小阴唇C.前庭大腺D.阴道前庭E.处女膜1.发生感染时,最易形成炎症及脓肿的部位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西医结合妇科学2.局部受伤时,最易出血,形成血肿的部位是正确答案:A解析:1.外生殖器:外阴-包括阴阜、大小阴唇、阴蒂、前庭、前庭大腺、前庭球、尿道口、阴道口、处女膜、会阴。
2.内生殖器及功能:阴道-性交器官,月经排出和胎儿娩出的通道。
子宫-产生月经,精子通道,孕育、娩出胎儿的功能。
输卵管-卵子和精子相遇的场所,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
卵巢-性腺之一,产生和排出卵子及分泌性激素。
3.大阴唇皮下脂肪层含丰富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局部受伤时,易出血形成血肿;前庭大腺正常情况下不能触及,发生感染时,腺管口闭塞,易形成脓肿。
知识模块:中西医结合妇科学A.子宫收缩B.子宫颈黏液有羊齿状结晶C.乳房发育D.基础体温上升E.输卵管蠕动3.孕激素的作用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西医结合妇科学4.雌激素和孕激素协同的作用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西医结合妇科学A.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全B.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C.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D.从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大3cm E.胎盘娩出到产后2小时5.产程中第二产程足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西医结合妇科学6.产程中第三产程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西医结合妇科学A.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B.气虚失摄,血失所统C.冲任不固,气血运行失常D.热扰冲任,气血失调E.血热气逆,迫血妄行7.晚期产后出血,中医的发病机理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西医结合妇科学8.代偿性月经,中医的发病机理是正确答案:E解析:1.病因:六淫邪气中风寒湿热与妇科关系密切;七情内伤;生活失度;体制因素。
邪毒感染、郁怒悲伤、房劳多产、寒湿之邪直接导致冲任损伤;跌扑闪挫直接损伤胞宫,进而影响冲任为病。
黑龙江中西医助理医师妇科:外阴血肿辨证论治试题
黑龙江中西医助理医师妇科:外阴血肿辨证论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6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具有补肝肾、活血、利尿功效的药物是A.狗脊B.益母草C.杜仲D.桑寄生E.牛膝2、膀胱癌在病理上最重要的是A.组织类型B.分化程度C.病变部位D.浸润深度E.生长方式3、患者,男,35岁。
心悸不宁,头晕目眩,手足心热,耳鸣腰酸,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证候是A.心血不足B.心虚胆怯C.心血瘀阻D.阴虚火旺E.心阳不振4、患者反复右胁腹疼痛10年。
现症胁下积块坚实,痛定不移,脘腹胀满,甚则腹大如鼓,面目发黄晦暗,肌肤甲错,高热烦渴,小便黄赤,大便干黑。
舌红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数。
经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其治法是A:养阴清热,解毒祛瘀B:疏肝理气,活血化瘀C:清热利湿,解毒破结D:理气活血,解毒排脓E:运脾利湿,化气行水5、患者外感风热,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恶风,鼻塞流涕,脉浮数。
其舌苔应是A:白厚B:薄白C:白腻D:花剥E:黄腻6、脑的血流量占心输出量的A:2%B:10%C:15%D:20%E:30%7、白芷的功效是A:疏散风热B:消肿排脓C:透疹消疮D:行气宽中E:胜湿止痛8、患者发热,腰痛、头痛3d。
查体:醉酒貌,腋下有条索状出血点,球结合膜水肿,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少许,考虑其诊断为()。
A.伤寒B.斑疹伤寒C.急性肾炎D.流行性出血热E.败血症9、妊娠足月,胎位下移,腰腹阵痛,有便意或“见红”者,是A:临产B:试胎C:弄胎D:分娩E:以上均非10、患者,女,18岁。
右食指被铁钉刺伤7天,现头晕头痛,张口不利,咀嚼无力。
其诊断是A.毒血症B.右食指感染C.破伤风D.败血症E.右食指骨折11、患者,男,40岁;癫痫病史多年,今因癞痫持续状态被送入医院。
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口服苯巴比妥B.口服苯妥英钠C.口服丙戊酸钠D.静脉注射安定E.肌肉注射氯丙嗪12、既有局麻作用,又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物是A.普鲁卡因B.普鲁卡因胺C.利多卡因D.丁卡因E.罗哌卡因13、葛根芩连汤的功用是A.清热燥湿,调气和血B.清胃凉血C.解表清里D.解表化湿,理气和中E.宣畅气机,清利湿热14、关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病理改变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早期为神经水肿和脱髓鞘B.早期即有轴突变性C.神经元变性D.神经细胞消失E.神经周围异常血管团15、法律渊源是指法的各种具体表现形式,也叫A:法律形式B:法律责任C:立法权D:法律规范E:法定标准16、天王补心丹主治证候中可见A.高热B.烦躁C.虚烦D.便溏E.口渴17、食管内金属异物的X线检查方法是A.硫酸钡造影法B.钡棉造影法C.胸部断层相D.胸部正侧位平片E.以上都不是18、患者32岁,右乳房发现肿块1年,无疼痛。
中医妇科学教材十四五
中医妇科学教材十四五
中医妇科学教材十四五是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十四五”期间启动的中医妇科学教材编写工作。
这一工作旨在进一步规范和提高中医妇科学的诊疗水平,推动中医妇科学的传承和发展。
具体来说,中医妇科学教材十四五将包括以下内容:
1. 基础理论:介绍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如脏腑、经络、气血等。
2. 病因病机:阐述妇科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包括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因素。
3. 诊断与辨证:介绍妇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和辨证思路,包括望、闻、问、切等诊法,以及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辨证等。
4. 治疗方法:介绍妇科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治疗等。
5. 临床实践:结合临床实践,介绍妇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包括月经不调、痛经、产后病、乳腺增生等。
6. 学术流派:介绍中医妇科的学术流派和特色,包括海派妇科、岭南妇科等。
7. 现代研究:介绍中医妇科的现代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包括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等。
为了编写好中医妇科学教材十四五,需要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深入调研市场需求,充分借鉴已有的教材和研究成果。
同时,要注重教材的实用性和可读性,力求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中西医妇科学考试重点
1.月经:是子宫定期出血的生理现象。
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初潮。
2.带下:广义泛指妇女经带胎产诸病而言,侠义是专指妇女阴中流出一种黏腻液体而言。
3.试胎:妊娠89月,腹中痛,痛病如产者。
弄胎:妊娠月数已足腹痛或作或止,腰不痛者。
试产:一月前或半月前忽然腹痛如欲产而不产者。
4.月经先期:月经周期缩短,经行提前7天以上甚至10余日者,也称经水先期,经早,月经前期。
月经后期:经行错后7天以上,甚至3-5个月者。
5.月经先后无定期(经乱,月经衍期):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或错后7天以上者,先后不定。
也叫经乱,月经衍期。
5.月经过多:每次经行血量较平常明显增多者。
6.月经过少:月经周期规律,血量明显减少或时间缩短至1-2天,血量也少甚至点滴即止。
7.经期延长: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行持续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漓不净达半月之久。
8.闭经:原发性是指女子年龄超过16岁,无月经来潮。
继发性闭紧是指月经周期建立之后在正常绝经年龄之前月经停止来潮6个月以上者。
9.崩漏:月经非时而下,量多如注或淋漓不尽者。
其突然大量出血叫崩中,日久淋漓不断叫漏下。
10.痛经:凡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者。
11.经行吐衄:每逢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有规律的吐血和衄血者,并伴随月经周期作止。
12.绝经前后诸证:妇女在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烘热汗出、烦躁易怒、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心悸失眠、腰背酸楚、目浮肢肿、皮肤蚁走样感、情志不宁等症状。
13.经断复来:绝经后又出现阴道出血。
14.带下病:是指带下量增多,色质气味异常,伴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15.妊娠恶阻:妊娠早期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恶闻食味甚至食入即吐。
16.妊娠腹痛:妊娠期间小腹疼痛,反复发作。
又称胞阻。
异位妊娠:凡孕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
17.胎漏妊娠期间阴道不时有少量出血时出时止或淋漓不断而无腰酸腹痛小腹坠胀等现象者。
18.癥瘕:妇女下腹有结块,伴有或痛或胀或满或出血者。
2021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精选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
2021年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考点精选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考点 1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内、外生殖器、邻近器官【难度】★【考频指数】★★★★考点点拨:内、外生殖器、邻近器官1.外阴的范围和组成: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和处女膜)。
2.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后两者常被称为子宫附件。
3.阴道黏膜为复层鳞状上皮,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4.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儿童期为 1:2,成人期为 2:1,老年期为 1:1。
5.中医古籍中将外阴称之为阴户,又名四边、产户;将阴毛称为毛际;将阴道口和处女膜称为玉门(未嫁)、龙门(未产)、胞门(已产)。
阴道又称子肠、产道,宫颈外口被称为子门、子户。
子宫又称为女子胞、胞宫、胞脏、子脏、子处、血室。
【例题·A1 型题】1.成年女子宫体与宫颈的比例是A.2:1B.1:2C.1:1D.3:1E.3:2【答案】A【解析】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儿童期为 1:2,成人期为 2:1,老年期为 1:1。
2.下列各项中,关于女性生殖器黏膜上皮的叙述,正确的是A.子宫内膜为单层鳞状上皮B.阴道黏膜为复层鳞状上皮C.输卵管黏膜为复层高柱状上皮D.子宫颈管黏膜为单层立方上皮E.子宫颈阴道部黏膜为高柱状上皮【答案】B【解析】阴道黏膜为复层鳞状上皮,无腺体,受性激素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考点 2 正常分娩【难度】★★【考频指数】★★★★★考点点拨:正常分娩1.决定分娩的四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2.枕先露的分娩机制: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一系列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等动作。
3.临产开始的主要标志是有规律而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 30 秒及以上,间歇5~6 分钟,并伴有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4.总产程及产程分期: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分为 3 个产程。
中医妇科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在结束了理论学习阶段后,我有幸进入我国一所知名中医院进行中医妇科学实习。
这次实习是我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我深入了解中医妇科学,提高临床技能的关键时期。
实习期间,我分别在内、外、妇、儿等科室轮转,其中在中医妇科学科的实习时间最长,共计三个月。
二、实习内容1. 临床诊疗过程在中医妇科学科,我跟随带教老师参与了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过程。
主要内容包括:(1)诊断: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对妇科疾病进行诊断。
(2)辨证论治:根据中医理论,对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3)处方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中药处方,指导患者用药。
(4)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休息、情志等方面的护理。
2. 常见妇科疾病在实习过程中,我接触了多种妇科疾病,如:(1)月经不调:通过调整月经周期、经量、经期等方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痛经: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缓解痛经症状。
(3)不孕症:通过调理月经、改善卵巢功能、治疗输卵管阻塞等手段,提高患者受孕率。
(4)盆腔炎:运用中药、针灸、理疗等方法,治疗盆腔炎。
(5)乳腺疾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等方法,预防和治疗乳腺疾病。
3. 中医特色疗法在中医妇科学科,我还学习了以下特色疗法:(1)针灸:运用针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月经不调等。
(2)推拿:通过推拿手法,改善盆腔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3)拔罐:运用拔罐疗法,缓解腰痛、腹痛等症状。
三、实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临床实践中,我更加明确了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理论,掌握了常见妇科疾病的诊疗方法,提高了自己的临床技能。
2. 注重患者沟通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需求,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这使我更加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了自己的医德修养。
3. 尊重中医特色疗法中医妇科学具有丰富的特色疗法,如针灸、推拿、拔罐等。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各单元考察重点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各单元考察重点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各单元考察重点如下:(1)第一单元(基础单元,得分单元)的科目重点出题点主要的科目有中医基础理论;中基、中诊、中药、传染病、药理。
中医基础理论所占分值比较高,比较简单,一直是拉高分数的科目。
主要考察方向是经典语句的理解。
其中五脏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难点,考试常会考核。
考五脏六腑的理论和气血律液的学说也很多。
关于这方面的学习,就需要我们理解基础上去学习、记忆。
阴阳学说每年都会考到,属于基本知识点,所以中医基础理论要多看,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诵,是这部分題得高分的关键。
中医诊断学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偏多,要求我们的记忆的内容很多,但是应用于临床又很有帮助,这就需要我们耐下心来去学习。
舌诊和脉诊也是诊断学基础每年必出的考点。
舌诊和脉诊所占分值也比较高,所以要下功夫去攻克,对于后续内外妇儿的学习也非常有帮助。
中药学的考试侧重点,主要是第一、考查中药的功效主治。
第二、考查中药的特殊用法。
第三,考查中药七情配伍的定义和作用。
第四,考查中药的性味归经。
上述讲到的不仅仅是今年考題的出題方向,往年的中药考试也是如此。
中药的功能主治是重中之重,占据中药学的大部分分数,所以在以后的复习当中,也要把功效主治作为重点复习方向。
(2)第二单元科目重点出题点主要的科目有方剂学;诊断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外科;医学伦理学。
方剂学的组成和主治一直是重点方向。
近年方剂学考组成的比例都在下降,但是千万不要认为组成不重要。
根据往年的经验,组成能占据方剂学将近一半的分数,依然不可掉以轻心。
方剂的主治是重中之重,有很多种提问的方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还是要多背多记主治。
考題比较细,这就要求我们复习方剂时一定要全面,知道具体主治病症。
对于近几年中西医执业医师的考试来看,西医的侧重越来越多。
所以也要重视西医科目的学习。
对于很多中医学生来讲西医确实比较难。
今年整体西医诊断考查的内容偏一些。
海南省2015年中西医结合医师妇产科学辨证论治:滑胎2015-06-15试题
海南省2015年中西医结合医师妇产科学辨证论治:滑胎2015-06-15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患者,男,60岁。
脑溢血后长期卧床,2天前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透见两肺下叶有多数散在边缘不清小灶阴影。
应首先考虑的是A.大叶性肺炎B.干酪样肺炎C.间质性肺炎D.转移性肿瘤E.小叶性肺炎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最可靠的指标是A.血象异常淋巴细胞B.血清嗜异凝集反应C.颈淋巴结肿大D.发热、咽峡炎E.骨髓穿刺3、某男,61岁。
胸腔手术后,为预防术后肺不张的发生,要避免下列哪项A.胸部紧固绑扎B.术前深呼吸锻炼C.术前禁烟2周D.防止术后呕吐误吸E.促进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4、哮喘持续状态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祛除诱因,进行脱敏疗法B.解痉、止咳、祛痰、抗生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C.免疫抑制剂、抗生素、解痉、菌苗疗法D.改善通气、解痉、抗生素、纠正水电酸碱平衡紊乱,应用糖皮质激素E.以是都不是5、某男,62岁。
慢性肾炎史9年。
现全身浮肿明显,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脊冷痛,神疲纳少,便溏,遗精,舌嫩淡胖,有齿痕,脉沉细。
检查:尿蛋白(+++),镜检可见管型。
治疗选用A.附子理中汤加减B.异功散加味C.金匮肾气丸加减D.杞菊地黄丸加减E.参芪地黄汤6、长期微热,兼疲乏、少气、自汗,其病机是A.气虚B.血虚C.阴虚D.阳虚E.气阴两虚7、其治疗主要是A.肝素B.阿司匹林C.肾上腺糖皮质激素D.尿激酶E.抗血小板聚集药8、患者腰痛以酸软为主,喜按喜揉,腿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
治疗应选用A.牛膝B.桃仁C.红花D.郁金E.鸡血藤9、患者头微痛,恶寒无汗,咳嗽痰稀,鼻塞嗌干,舌苔白,脉弦。
治疗应选用A.杏苏散B.麻黄汤C.止嗽散D.小青龙汤E.百合固金汤10、某女,65岁。
外伤致左胫骨骨折,局部疼痛青紫,应首选A.鸡血藤、牛膝、当归B.桃仁、红花、姜黄C.地鳖虫、骨碎补、自然铜D.水蛭、乳香、没药E.三七、五灵脂、蒲黄11、男性,30岁,脐周痛5小时,伴恶心、无呕吐和腹泻,此时来就诊。
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
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第一单元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细目一:骨盆1.骨盆的构成2.骨盆的平面细目二:外生殖器外阴的范围、组成和功能细目三:内生殖器1.内生殖器及其功能2.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细目四:胞宫中医学对胞宫形态与功能的认识第二单元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细目一:月经与性周期的调节1.月经的临床表现2.卵巢的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3.卵巢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用4.脑下垂体及其性功能调节激素5.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细目二:中医对月经产生机理的认识天癸、脏腑、气血、冲任督带与月经的关系细目三:妊娠生理胎儿附属物的功能细目四:正常分娩1.决定分娩的因素2.分娩先兆3.产程分期细目五:正常产褥产褥期母体变化第三单元诊断概要细目一:妊娠诊断1.早期妊娠的诊断2.中、晚期妊娠的诊断3.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细目二:产前检查1.预产期推算2.产科检查细目三:妇科常用特殊检查的适应证和临床意义1.宫颈刮片检查2.基础体温测定3.输卵管通液检查4.诊断性刮宫5.阴道后穹窿穿刺6.b超检查第四单元治法概要细目一:内治法1.中医妇科常用治法2.内分泌治疗: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治疗细目二:外治法局部治疗方法及适应证第五单元月经病细目一:月经不调1.月经先期2.月经后期3.月经先后无定期4.月经过多5.月经过少6.经期延长7.经间期出血8.清经散、两地汤、保阴煎、定经汤、艾附暖宫丸的药物组成及功能主治细目二:崩漏1.概念2.诊断与鉴别诊断3.辨证论治4.清热固经汤、固本止崩汤的药物组成及功能主治细目三:无排卵型功血1.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2.临床表现3.诊断及鉴别诊断4.中、西医治疗细目四:排卵型功血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中、西医治疗细目五:闭经1.概念2.病因及分类3.与生理性停经的鉴别4.辨证论治5.西药人工周期疗法细目六:痛经1.概念2.与异位妊娠的鉴别3.辨证论治及针灸治疗常用穴位细目七:经行诸证1.经行乳房胀痛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2.经行吐衄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细目八:更年期综合征1.概念2.临床表现3.辨证论治4.雌激素替代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执业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大纲—妇科学相关内容:。
中医妇科学课程介绍
中医妇科学课程介绍
《中医妇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和特
有疾病防治的临床学科。
它是中医学专业的重要的一门临床专业课。
本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和妇科特有疾病的辨证论治规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特点和常见经、带、胎、产、杂病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预防与调护等内容。
本课程分为总论、各论和附论三部分。
总论共七章,分别介绍中医妇科学发展简史、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妇科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要点。
各论共六章,分别论述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临产病、产后病、妇科杂病等基本知识。
附论共两章,主要介绍女性解剖与生理、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盆腔炎等妇科基本知识。
本课程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临床见习、电化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集中答疑、自学等多种方法,并完善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料如教师教案、习题、参考文献目录、授课录像。
同时要注意新知识、妇科疾病新的研究进展的讲授,加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本课程教学上应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讲授概念精确,论证严密,术语规范,语言表达流畅、通俗易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意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述。
临床实践教学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掌握妇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病的临床思路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病的临床思路摘要:妇科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严中影响病人的生活、工作、学习。
单纯的中医或西医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各有其局限性。
中西医结合是在我国中医、西医长期并存的条件下,产生的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1】。
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疗效显著,所以中西医结合模式治疗妇科病是一种行之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普遍推广。
2005年温家宝总理题词:“实行中西医结合,发展传统医药学[2]”,在此笔者针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病的临床思路,提出了独特见解。
关键词:妇科病中西医结合临床思路1 明确治疗目标,制定临床治疗思路目标明确,治疗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我们的治疗目标:明确妇科病的病因病机,合理的选用治疗方法,中西医学结合治疗,提高妇科病的临床。
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临床、面向基层的中西医结合型实用类人才,此类人才不仅要有深厚的中西医理论基础知识及临床实践能力,而且还必须熟练掌握现代妇科疾病的基本理论和诊疗方法。
因此,从治疗计划、治疗内容、治疗方法、临床实践等方面围绕着治疗目标,制定出行之有效、易于操作的治疗措施,尤其是临床操作能力的培养。
能力是对医务人员基本综合能力的一种考察,也是对其专业素质的一个衡量标准。
能力应该包括临床医生对妇科疾病的辩证思维能力、综合症候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对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等。
必须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医务人员的这些能力,这对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疾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
2 精心设置临床治疗方案根据上述治疗目标和治疗思路,我们对妇科临床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总体设计,大治疗方案分为两大板块,即充实妇科理论部分和熟悉妇科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
理论部分,注重中、西医妇科理论完整连贯性及优势互补,从微观和宏观方面出发,使临床医生掌握足够的妇科学知识。
例如,我们把中医妇科学的病因病机、辩证与诊断、治疗方法放在一起,使得临床医生对中医妇科理论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中医医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内容
中医医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内容
中医医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包括以下内容:
1. 中医学基础知识:包括中医理论、经络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本理论及知识。
2. 中医诊断学:包括中医四诊、辨证论治、中医病机等诊断学内容。
3. 中医内科学:包括中医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专业知识。
4. 中医外科学:包括中医外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专业知识。
5. 中医妇科学:包括中医妇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专业知识。
6. 中医儿科学:包括中医儿科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专业知识。
7. 中医针灸学:包括针灸学基础理论、针灸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等知识。
8. 中医推拿学:包括推拿手法、推拿治疗常见病、疑难病等知识。
以上科目均为中医医师考试的必考科目,考生需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应用能力。
此外,根据不同的地区和考试要求,中医医师资格考试还可能包括其他相关科目,如中西医结合等。
具体考试科目以各地区的招生和考试部门规定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气血两虚
补气养血,佐以通乳
通乳丹加减
人参、黄芪、当归、麦冬、桔梗、猪蹄、通草
2、肝郁气滞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下乳涌泉散
第六节:产后乳汁自出
1、脾胃气虚
益气固摄
补中益气汤
2、肝经郁热
舒肝解郁,清热敛乳
丹栀逍遥丸加减
第十七章:常见产后并发病
第一节:急性乳腺炎
1、淤乳期
清热解毒,行气散瘀止痛
归脾汤加味
3、脾肾阳虚
温补脾肾,祛风止痒
右归丸
4、肝郁气滞
疏肝解郁,养血祛风
黑逍遥散
5、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消斑止痒
龙胆泻肝烫加减
第二节:外阴硬化性苔藓
1、血虚化燥
益气养血,润燥止痒
人参养荣汤
2、肝肾阴虚
补益肝肾,养荣润燥
归肾丸
3、脾肾阳虚
温补脾肾,祛风止痒
右归丸
第三节:外阴硬化性苔藓合并鳞状上皮增生
妇科中医部分
第十一章:妊娠病
第一节:妊娠剧吐
脾胃虚弱
健脾和胃,降逆止呕
香砂六君子汤
肝胃不和
清肝和胃,降逆止呕
橘皮竹茹汤加味
痰湿阻滞
化痰除湿,降逆止呕
小半夏加茯苓汤加味
气阴两亏
益气养阴,和胃止呕
生脉散合增液汤
第二节:流产
1、先兆流产
(1)肾虚
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寿胎丸加味
(2)气血虚弱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2、气滞血瘀
活血行滞,祛瘀下胎
脱花煎加味
当归、肉桂、川芎、牛膝、红花、车前子、芒硝
3、脾虚湿困
健脾化湿,行气下胎
平胃散加味
苍术、川朴、陈皮、甘草、芒硝
第十四节:高危妊娠
第十二章:妊娠合并疾病
第一节:心脏病
1、心气虚
益气养血,宁心安胎
养心汤
2、心血虚
养血益气,宁心安胎
归脾丸
3、阳虚水泛
温阳化气,行水安胎
清营汤、安宫牛黄丸或紫雪丹
第三节:产褥中暑
1、暑入阳明
清暑泄热,透邪外达
白虎汤加味
2、暑伤津气
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清暑益气汤
3、暑犯心包
清心开窍
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第四节:产褥期抑郁症
1、心脾两虚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甘麦大枣汤
2、肝郁气结
舒肝健脾,养血安神
逍遥散
3、瘀阻气逆
活血化瘀,醒神
癫狂梦醒汤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仙方活命饮
4、寒凝瘀滞
温经散寒,化湿涤痰,和营散结
阳和汤
第二节:阴道炎症
滴虫性阴道炎
1、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龙胆泻肝汤加减
2、肾虚湿盛
补肾利腰,清热利湿
肾气丸合萆 渗湿汤
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1、脾虚湿盛
健脾燥湿,杀虫止痒
完带汤
2、肾虚湿阻
温肾燥湿,固涩止带
内补丸
细菌性阴道炎
1、湿热
第十四章: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
1、气血虚弱
益气养血,固摄胞宫
蔡松汀难产方
2、气滞血瘀
行气化瘀,滑胎催产
济生方
第十五章:常见产时并发病
第一节:产后出血
1、血虚气脱
益气固脱
参附汤
人参、附子
2、瘀阻气闭
行血逐瘀
夺命散加味
没药、血竭末、当归、川芎
第二节:子宫破裂
第三节:羊水栓塞
1、血虚气脱
补气固脱
独参汤
胎元饮加味
(3)血热
滋阴清热,养血安胎
保阴煎加味
(4)血瘀
祛瘀消徵,固冲安胎
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
(5)外伤
益气养血,固肾安胎
圣愈汤
2、难免流产、不全流产、稽留流产
胎动欲堕
祛瘀下胎
脱花煎加味
胎堕不全
活血祛瘀,佐以益气
生化汤加味
血虚气脱
益气固脱
人参黄芪汤
3、习惯性流产
肾气亏虚
补肾益气,固摄冲任
补肾固冲丸
气血虚弱
第四节:外阴瘙痒
1、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
萆 渗湿汤
2、肾阴虚
滋阴降火,调补肝肾
知柏地黄丸
3、血虚生风
养血祛风,活血止痒
当归饮子加味
第十九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
第一节:外阴炎及前庭大腺炎症(12外阴炎;34前庭大腺炎)
1、湿热下注
清热利湿
龙胆泻肝汤
2、湿毒浸渍
清热解毒除湿
五味消毒饮加味
3、热毒蕴结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无排卵性功血1虚热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2实热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加减3肾阳虚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4肾阴虚滋肾养阴止血调经左归丸5脾虚补气摄血固冲调经固本止崩汤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排卵性功血月经失调1子宫内膜修复延长1气虚补益摄血调经固冲举兀即人参黄黄白术升麻甘草2虚热滋阴清热调经止血两地汤生地地骨皮玄参麦冬阿胶白芍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止血调经固经汤炙龟甲黄苓黄柏椿根皮香附白芍4瘀血证活血化瘀调经止血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2黄体功能不足1脾气虚弱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
四妙丸
3、气滞血瘀
活血化瘀,调经止血
血腑逐瘀汤
(4)排卵期出血
1、肾阴虚
滋胃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两地汤合二至丸
2、肾阳虚
补肾助阳,益气止血
健固汤加味
3、湿热
清热利湿,调经止血
清肝止淋汤
4、肝郁气滞
疏肝清热,化瘀止血
丹栀逍遥散
第二节:闭经
1、肝肾不足
滋肾柔肝,调补冲任
归肾丸
2、气血虚弱
调补气血调经
人参养营汤
2、瘀阻气闭
活血逐瘀
夺命散加减
第四节:脐带异常
第十六章:产后病
第一节:晚期产后出血
1、气虚
补脾益气,固冲摄血
补中益气汤加减
2、血瘀
活血化瘀,调冲止血
生化汤
3、血热
养阴清热,安冲止血
保阴煎加味
第二节:产褥感染
1、感染邪毒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五味消毒饮
2、热入营血
清营解毒,散瘀泄热
清营汤加味
3、热陷心包
清心开窍
养阴清热,润肺止咳调经
百合固金汤
2、阴虚血燥
滋阴清热,养血调经
两地汤
第二十章:月经病
第一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无排卵性功血
1、虚热
滋阴清热,止血调经
保阴煎
2、实热
清热凉血,止血调经
清热固经汤加减
3、肾阳虚
温肾固冲,止血调经
右归丸
4、肾阴虚
滋肾养阴,止血调经
左归丸
5、脾虚
补气摄血,固冲调经
固本止崩汤
6、血瘀
第四节:盆腔炎
急性盆腔炎
1、热毒壅盛
清热解毒,化瘀止痛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2、湿热瘀结
清热利湿,活血消徵
仙方活命饮
慢性盆腔炎
1、湿热壅阻
清热利湿,祛瘀散结
银甲丸
2、寒湿凝滞
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少腹逐瘀汤
3、气滞血瘀
理气活血,消徵散结
膈下逐瘀汤
4、气虚血瘀
益气健脾,化瘀散结
理冲汤
第五节:生殖器结核
1、阴虚肺燥
茵陈蒿汤加味
3、热入营血
清营凉血,解毒利湿
犀角散加减
第十三章:产时病
第一节:产力异常
协调子宫收缩乏力
大补气血
蔡松汀难产方
黄芪、当归、茯神、党参、龟甲、川芎、白芍、枸杞
不协调子宫收缩乏力
理气活血,化瘀催产
催生饮
当归、川芎、大腹皮、枳壳、白芷、益母草
子宫痉孪性狭窄环
第二节:产道异常;第三节:胎位异常;第四节:胎儿异常;第五节:异常分娩的诊治要点
益气养血,固冲安胎
泰山磐石散
阴虚血热
滋阴清热,凉血安胎
加减一阴煎加味
4、流产感染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
第三节:异位妊娠
1、未破损型
活血化形,消徵杀胚
宫外孕Ⅱ号方
丹参、赤勺、桃仁、三棱、莪术
2、已破损型
(1)休克型
回阳救脱,活血祛瘀
生脉散合宫外孕Ⅰ号方
人参、麦冬、五味子、赤勺、丹参、桃仁
1、气虚
益气生津,宣肺利水
补气通乳饮
黄芪、麦冬、通草
2、肾虚
补肾温阳,化气行水
济生肾气丸
3、气滞
理气行滞,行水利尿
木通散
4、血瘀
养血活血,祛瘀利尿
加味四物汤
5、气虚
益气固摄
黄芪当归散加味
6、肾虚
温阳化气,补肾固
肾气丸加味
第四节:产后关节痛
1、血虚
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黄芪桂枝五物汤
2、血瘀
养血活络,行瘀止痛
2、肾虚
温肾扶阳,化气行水
真武汤
附子、白术、生姜、茯苓、白芍
3、气滞
理气行滞,除湿消肿
正气天香散
4、阴虚肝旺
滋阴养血,平肝潜阳
杞菊地黄丸
5、脾虚肝旺
健脾利湿,平肝潜阳
半夏白术天麻汤
6、肝风内动
滋阴清热,平肝熄风
羚角钩藤汤
7、痰火上扰
清热豁痰,熄风开窍
牛黄清心丸
第六节:胎儿生长受限
1、肾气亏虚
补肾益气,填精养胎
瓜蒌牛蒡子汤
2、成脓期
清热解毒,通乳透脓
透脓散加味
3、溃脓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