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大学
研究生培养方案一级学科名称(代码)软件工程(0835)
博士/硕士学位点名称(代码)软件工程(0835)
院(系、所)名称计算机学院
研究生处制表
填表日期:2011年11月13日
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835)
一.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软件工程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是:
1.学位获得者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2.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软件工程领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计算思维能力,包括模型化、形式化的逻辑思维与抽象能力;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3. 具有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包括掌握重要的算法设计策略、并行算法设计策略、分布式算法设计策略,以及对算法的计算复杂度进行分析;
4. 具有项目实施能力,包括对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进行组织、协调和管理的能力;
5.学制一般为3年。
二.研究方向
1. 研究方向之一:软件建模与形式化方法
本学科方向基于Petri网、UML等形式化工具和语言,利用相关的数学理论和模型,对网构软件系统进行建模,进而研究软件模型性质并进行优化等。
研究内容包括:网构软件系统建模,研究模型描述和验证问题;UML、Petri网等建模工具和语言,包括扩展和模型转换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建模和优化。
2. 研究方向之二:软件测试
本学科方向的研究基于形式化方法对软件进行测试设计和测试实施。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互联网平台等分布式计算环境的网构软件的服务需求,进行服务驱动的测试方法设计与实现研究;(2)基于形式化模型研究操作系统(蒙古文)、网络新协议、编译器等核心基础软件的一致性、互操作性、标准符合性、性能测试及健壮性测试方法及测试策略;(3)基于形式化方法进行多层次可信、可靠软件的动态形式验证方法和错误定位方法。
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与优势在于:(1)基于形式化模型进行测试设计,可以系统化多层面的保证软件的质量,利用TTCN3国际测试标准语言设计开发测试套;(2)二十余年坚持在该领域,并依据目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方法的创新,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目的设计,可以完全深
入的研究核心问题的本质并对该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测试,并在国内通信、银行、农牧业等行业和蒙古文软件方面得到了应用;(3)经过多年的工作积累,拥有架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和丰富的测试经验。
3. 研究方向之三:智能软件开发技术
本学科方向基于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研究信息检索、软件开发与管理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并应用于多行业的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软件开发与管理:以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为背景,研究软件工程的开发方法、技术和管理模型等;(2)信息检索与数据挖掘:以信息管理系统为背景,研究个性化的信息检索;(3)并行计算:依托高性能机群及GPU平台研究大规模计算应用软件技术。
本学科方向的特色与优势在于:(1)面向信息管理系统的软件工程开发方法和技术;(2)带头人和骨干大多具有国外留学背景,学术视野宽阔,在国际和国内重要期刊及会议上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被SCI、EI、ISTP等收录的论文20多篇。
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春晖计划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项目10余项。
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3)与自治区的经济建设和各行业应用紧密结合,先后为内蒙古通达公司、呼和浩特炼油厂、内蒙古电管局、巴盟电管局、三联化工厂、内蒙古福利彩票中心、内蒙古公安局、内蒙古教育厅等单位研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监测控制系统和办公系统。
三、本专业研究生各类课程的门数及学分的基本要求
总学分:最低41学分(含教学实习2学分,含前沿讲座及文献选读1学分)
公共学位课须修 2 门: 10 分
专业学位课须修 4 门: 18 分
专业选修课(含一门跨学科专业课)须修 5 门: 10 分
前沿讲座及文献选读(含讨论班)须参加 6 次: 1 分
教学实习或社会实践 2 分
四、课程设置
五、前沿讲座(含讨论班)的基本要求
1.讲座或讨论班的基本范围或基本形式
主要研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重大学术课题、前沿技术和可供深度探讨的热点课题,使硕士生对本专业的学术动态或未来发展趋势有清晰的了解。
硕士生以参加学术报告会、座谈会和专题讨论为主。
2.次数、考核方式及基本要求
以听专家讲座为主,学生讨论为辅。
要求学生参加讲座次数不少于10次。
导师小组根据学生在前沿讲座中的表现和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定。
考核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计分。
成绩及格及以上者将获得相应学分,成绩不及格者将不能获得相应学分。
六、学位论文的基本标准
硕士生采取课程学习与论文并重的原则,用于学位论文研究时间不得少于1年,即从开
题报告到论文答辩之间的时间不得少于1年。
1、制定培养计划
第一学期内在导师或导师组的指导下制定“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一式两份,一份由研究生自己保存,一份报学院备案。
2、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三学期(12月份)或第四学期初(4月份),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
学院根据研究生选题情况,按研究方向成立若干开题报告审查小组。
审查小组由具有研究生培养经验、副高以上职称的专家3-5人组成,对论文选题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分析难点,明确方向,以保证学位论文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结果。
3、中期考核
根据本院研究生规模和学科点现状,按照学校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办法提出本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工作的具体时间和办法,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4月份)进行。
A、考核在学院统一组织领导下,由各专业负责实施,组成包括学院(学科)负责人、导师代表等在内的若干考核小组(每组成员3-5人)进行考核,同时较广泛地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
可与开题报告同时进行。
B、业务方面主要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是否达到规定要求,通过课程学习、开题报告等环节反映出来的科研及思维能力;政治、思想、品德方面的考核由院学生工作组会同有关人员进行。
C、填写“内蒙古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表”,对被考核研究生做出结论性意见。
D、经过中期考核的硕士研究生,按考核成绩分流:
a.进入硕士论文阶段: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研究工作能力(以论文为主要参照),
可进入硕士论文阶段,继续完成硕士学业。
b.中止学业:个别成绩较差,明显表现出缺乏科研能力,或因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
学位者,要求限期改正,限期末改正者中止其学业,按学籍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给
相应证书。
4、论文写作
研究生在第五学期(10月份)确定写作提纲,在第六学期的三月底,提交论文,学院送审(含盲审)。
根据评审意见修改完善,并在五月份完成论文答辩。
对提交的论文有如下要求:
a.内容要求:选题有学术和社会意义;能反映出作者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
专门知识;了解与论文相关的前沿研究动态;研究主题明确、问题集中、论证严密
可靠、有明显的专业特色、有新见解。
b.技术规范要求:自己的研究结果与他人的观点、材料、数据等不相混淆,引用他人
的观点、材料、数据等注明来源;独立完成论文,在准备和撰写过程中接受导师指
导、采纳专家建议、获得他人帮助等应实事求是地表示感谢,但不能把未对论文提
供帮助的名人等列入致谢之列;涉及到的背景知识、引用的资料和数据准确无误,
所用概念、术语、符号、公式等符合学术规范,没有严重错误或使用严重错译的译
文;对问题的论述完整、系统、逻辑严密,关键词得当;语言精练,语句符合现代
汉语规范,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外文拼写错误、笔误和校对错误等总计不超过
论文的千分之三(按排版篇幅计)。
按学校要求,在《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协议书》上签名,并附在学位论文首页。
七、本专业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本专业的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参加一个学期的实践活动。
形式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教学、设计、咨询、开发和服务等。
这些活动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二年级进行,工作量相当于一名助教一学期应完成的工作量,考核方式主要采取专家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