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营养障碍患儿和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科护理学营养障碍患儿和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第七章营养障碍疾病患儿护理
一、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常见护理诊断:营养失调、有感染的危险、潜在并发症、生长发育迟缓、知识缺乏护理措施
1、饮食调整
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添加,直到恢复正常。

(1)轻度:
能量80~100kcal/kg•d到140 kcal/kg•d;
蛋白质3g/kg/d~(3.5,4)g/kg/d
(2)中重度:
能量40~60 kcal/kg•d 到120~150 kcal/kg•d
蛋白质2g/kg/d~(3,4)g/kg/d
(3)维生素及矿物质:蔬菜水果
(4)鼓励母乳喂养
(5)注意观察效果
2、促进消化,改善食欲
(1)补充消化酶和B族维生素
(2)苯丙酸诺龙肌注
(3)皮下注射胰岛素2~3U/d(之前先注射葡萄糖20~30g)。

3、预防感染
(1)预防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感染
(2)重度营养不良患儿:输新鲜血浆或球蛋白
4、观察病情
(1)预防并发症:低血糖、维生素A缺乏等
(2)观察治疗效果:进食及食物耐受情况,小儿体重身高等情况
5、健康教育
(1)介绍营养不良的原因,强调饮食调整原则
(2)讲述、示范婴儿喂养方法
(3)加强小儿体格锻炼,按时免疫接种和生长发育监测
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VDR是由于Vit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失常,产生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一)病因
(二)临床表现及检查
骨骼改变
(1)头部
A 3~6月颅骨软化,乒乓球样
B 8~9月方颅:额骨和顶骨爽侧骨样组织增生
C 前囟:2~3岁
D 出牙延迟、龋齿
(2)胸部:多见于1岁左右小儿
佝偻病串珠;郝氏沟;鸡胸;漏斗胸;胸廓病变可影响呼吸
(3)四肢:
手镯、脚镯: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X型腿、O型腿;脊柱后凸或侧凸
(三)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潜在并发症;有感染的危险;知识缺乏
(四)护理措施
1、增加户外活动:生后2~3周即可开始户外活动
2、补充维生素D: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遵医嘱供给VD制剂,防中毒
3、预防骨骼畸形和骨折:避免早坐、早走等
4、预防感染
5、健康教育
(1)预防和护理知识
A孕后期:(7~9月)多晒太阳,食用富含VD、钙磷与蛋白质的食品
B新生儿:母乳喂养,尽早开始晒太阳,早产双胎生后1-2周口服
VitD500~1000IU
C婴儿期:户外活动,补充预防量VitD和钙剂,及时添加辅食
D预防感染、防治骨骼畸形和后遗症的护理
(2)预防中毒
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
一、本病又称佝偻病性手足搐搦症或佝偻病性低钙惊厥,多见于6个月内小儿。

直接原因:血钙降低。

当血钙低于1.75~1.88mmo1/L,或离子钙低于1mmo1/L 时,可发生惊厥或手足搐搦。

二、临床表现
(一)典型症状
惊厥:为婴儿期最常见的症状;手足搐搦:幼儿和较大儿童多见;喉痉挛: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应予重视
(二)隐性体征
面神经征;腓神经征:叩击膝下外侧腓神经,可见足背屈外翻;手搐搦征(Trousseau氏征)
三、护理措施
(一)预防窒息的急救护理
1、惊厥发作时:
(1)就地抢救,松衣领头偏向一侧,清除分泌物
2)舌头拉出,放牙垫,必要时气管插管插管 (
2、控制惊厥、喉痉挛:水化氯醛或安定 (二)钙剂:稀释后缓慢推注10分钟,防药液外渗
(三)定期户外活动,补充VD
(四)健康教育:预防、处理方法
第八章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口炎
(一)临床表现
(二)护理诊断:口腔粘膜改变;疼痛;体温过高;知识缺乏;营养失调
(三)护理措施 1、口腔护理:正确涂药
2、防止交互感染
3、饮食护理
(1)高热量、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 (2)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
(3)避免酸、辣、热、粗、硬等食物 (4)不能进食者,给予肠道外营养
(5)保证能量与水分供给
4、发热护理:环境、降温措施、护理观察、指导家长
5、健康指导
二、食管反流病
(一)胃食管返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口咽部,分为功能性和病理性,其划分主要是根据24h食管PH监测结果
(二)分类:
1、功能性GER:常见于6个月以下婴儿,表现溢乳为主,多发生在餐后,睡眠时较少发生,生长发育不收影响,随年龄增长症状减轻,通常不需治疗
2、GERD(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反流引起的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和/或并发症的症候群,须评估和治疗
(三)临床表现:
(1)新生儿期极为常见,40%的正常新生儿可发生胃食管返流
(2)早产儿发病率有文献报道可达80%-85%以上
(3)表现为间歇性奶液随意自口腔流出,或呈喷射状呕吐
(4)胃食管返流引起的呼吸暂停多发生在生后48小时内
5)咽部受返流物刺激,表现为反射性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反复吸入、甚 (
至猝死
(6)反复吸入可引起慢性肺疾病、支气管肺炎、肺发育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四)护理诊断:有窒息的危险;营养失调;慢性疼痛;知识缺乏
(五)护理措施
1、喂养的护理
(1)测量胃残余奶量:正常0-2ml/kg或不超过摄入量的1/4,超过正常时减量或停喂
(2)推注速度:量少者1ml/min,量多者推注速度不小于15-20min,避免引起胃或十二指肠急性扩张,
导致返流呕吐
(3)管饲喂养同时给予安慰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吸吮和吞咽功能,满足口腔欲望,减少哭闹,并通过口腔内的感觉刺激,兴奋迷走神经,磁选机胃肠道释放胃泌素,促进胃蠕动和胃肠道发育成熟,有助于从管饲喂养过渡到经口喂养
(4)适宜奶瓶喂养者,选择奶头孔不宜过大、少量多餐、间歇缓慢喂养
(5)情况许可,抱起喂奶为佳,防止喂奶过快、过饱而诱发呛咳或返流呕吐
(6)喂养过程中注意面色、呼吸变化,观察呕吐、腹胀、大便和胃潴留量,了解喂养耐受情况
(7)喂奶后1小时更应加强巡视,及时发现呕吐,以防窒息
2、避免导致腹压增高的因素
(1)各项操作尽量集中在奶前1h进行,减少刺激、保持安静,防止哭闹
(2)视情况给予安慰奶嘴或镇静
(3)及时消除腹胀:胃内抽出空气或肛管排气
(4)保持每日大便通畅,生理盐水或开塞露+等量生理盐水稀释后灌肠通便预防便秘
3、抚触
(1)每日2次喂奶前1h予抚触15min
(2)按照顺序对患儿进行全面按摩的同时,着重加强腹部按摩(5-10min),腹部按摩能使胃肠激素水平增高,促进胃肠蠕动,减少呕吐
4、体位
(1)避免坐式或仰卧的姿势,特别在餐后
(2)国内推崇Susan提出的以前倾位30?胃最佳抗反流体位
三、小儿腹泻: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及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综合症,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多见于,个月,, 岁婴幼儿,夏秋季发病率高
(一)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食欲不振,腹泻,恶心或呕吐,大便日解十次左右,量少、呈蛋花汤样
2、重型腹泻:
(1)胃肠道症状:呕吐,严重者吐咖啡样液体;腹泻频繁,十次至数十次
2)全身中毒症状:高热烦躁、嗜睡甚至昏迷 (
3)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 (
(二)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1)合理安排饮食,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

(2)给予流质或半流质如粥、面条
(3)少量多餐,随着病情稳定和好转,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4)双糖酶缺乏者。

不宜用蔗糖,并暂停乳类
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液体疗法及补液的护理)
根据评估结果补液
(l)口服补液:用于轻、中度脱水及无呕吐或呕吐不剧烈且能口服的患儿,鼓励患儿少量多次口服ORS补液盐。

(2)静脉补液:
建立静脉通路,保证液体按计划输入,特别是重度脱水者,必须尽快(30分钟)补充血容量
按照先盐后糖、先浓后谈、先快后慢、见尿补钾原则(补钾浓度应小于0(3,,每日补钾总量静脉点滴时间不应短于6,8小时,严禁直接静脉推注) 每小时巡回记录输液量,必须根据病情调整输液速度,了解补液后第1次排
尿时间,以估计疗效
3、药物治疗
4、发热的治疗及护理
5、皮肤护理
(1)选用尿布、勤更换、勤清洗
(2)局部涂以5,揉酸软膏或40,氧化锌油并按摩片刻,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3)灯照,20,30分/3次
6、病情监测
(1)监测生命体征及一般情况 (2)输液是否通畅,有无输液反应
(3)判断输液有效性:脱水改善程度 (4)观察低血钾表现
(5)监测代谢性酸中毒表现 (6)注意大便的变化,计算记录24h出入量
7、健康指导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避免夏季断奶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的定期消毒
(3)气候变化时,避免过热或受凉,居室要通风
(4)感染性腹泻要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口服轮状病毒疫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