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 期末考试复习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个概念:
◆要素禀赋(factor endowment)一个国家拥有两种生产 要素的比例.要素禀赋与要素数量无关→相对概念.K/L ◆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的 两种要素的比例. 资本密集型 ( Capital intensive) 劳动密集型 (Labor intensive)Kx/Lx>Ky/Ly X是资本密集型产品Y是劳动 密集型产品 要素禀赋的两种定义方法:实物定义——如果国家Ⅰ可用资 本和可用总劳动的比率(TK/TL)小于国家Ⅱ的这一比例, 国家Ⅰ是劳动富裕型国家,国家Ⅱ是资本富裕型国家。 (如图示).价格定义——如果国家Ⅱ劳动与资本的价格之 比w/r大于国家Ⅰ,国家Ⅱ 是资本富裕型国家,国家Ⅰ是 劳动富裕型国家。价格定义不仅反映可利用要素的供给, 还反映其需求。由于模型假定两国技术水平、偏好等都相 同,要素价格就和其供给情况直接相关。
(一)要素禀赋理论
●基本思想 1、H-O定理: 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了供 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根据比较 优势原理,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 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2、如果两国生产要素存量的比例不同,即使两国有相同的 要素生产率,也会产生成本差异,就会出现贸易。 3、国际间商品交换的结果,往往会使各国的要素报酬出现 均等化的趋势。 4、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Paul Samuelson Theorem) 5、罗伯津斯基定理(Rybcznski Theorem)
一般均衡分析
四、多种商品时的比较优势
• 假设有商品1,2,----n,两个国家A、B,A国生产 这些商品的劳动投入分别为:A1,A2,----An,B国 生产这些商品的劳动投入分别为: B1,B2,----Bn • 两国工资率分别用Wa、Wb表示 • 生产布局:商品总是在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 • 如果:WaAi<WbBi,则称A国在生产商品i上具有 比较优势 • 专业分工的确定
首先,按照这一学说,认为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贸易越容易发生。从这点 出发,目前贸易应该最容易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展开,而贸易现 实是劳动生产率差异大的国家间贸易量还不如劳动生产率大致相同国家间 的贸易量。 其次,按照这一学说,自由贸易能促进分工的实现,贸易越自 由,分工越容易实现。从这点出发,世界各国应该自觉地实行自由贸易, 但在现实的国际贸易实践中,无论是什么样的国家从来都未完全实行过彻 底的自由贸易,总要在不同程度上实行某种贸易保护政策。 最后,按照这 一理论,国际贸易双方是互利的,不存在价值转移和国际剥削,甚至相对 落后的国家通过国际贸易节约的社会劳动更多,获利更大。
• 1、微观与宏观分析相结合2、静态与动态分析相结合3、 定性与定量相分析结合4、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相结合
第二章 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 理论史前阶段----重商主义
一、重商主义的发展阶段 重商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两个阶段。 • 早期重商主义—重金主义 产生于 15 ~ 16 世纪,在对外贸易上强调少买,严禁货币输出国外, 力求用行政手段控制货币运动,以贮藏尽量多的货币,因而又被称为 重金主义、货币差额论。 • 晚期重商主义—贸易差额论 盛行 17 世纪上半期,强调多卖,主张允许货币输出国外,认为只 要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就可以 获更多的货币。 晚期重商主义为保证对外贸易中的出超,采取保护 关税的政策。由于晚期重商主义力图控制或调节商品的运动并发展工 场手工业,又被称为贸易差额论。二、对重商主义的简评1.重商主 义是以保护主义为基础的理论.2.促进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资本主 义生产 方式的确立奠定了基础。3.强调国家干预.4.缺陷:认为财富产生于 流通领域是不对对优势理论的评价
1、第一次从生产领域阐述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并且批驳了 重商主义的观点。 2、将劳动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的理论推广到国际领域,指出 一国的财富只有在不断扩大的国际贸易中才会增加。 3、绝对优势贸易理论的证明简单,有现实情况加以佐证。 4、该理论不能解释一国所有产品均存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 是否还可以进行国际贸易。 5、没有坚持彻底的劳动价值论,不能说明为什么中国出口 0.4个劳动为什么只能换回美国的0.2个劳动,即无法说明 两种产品进行国际交换的内在等价要求是什么。
第三节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一、基本思想
“比较利益学说”是李嘉图在亚当· 斯密的绝对成本理论 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在国际分工中,若两国劳动 生产率水平不等,例如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劳动耗费均低 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乙国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 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这时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 可能性依然存在。因为两国劳动生产率之间差距并不是在任 何产品上都一样,这样,甲国不必生产全部优势产品,而应 集中生产本国具最大优势产品,乙国也不必停产所有产品, 只应停止生产本国处于最大劣势产品。通过自由交换,参与 交换的国家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世界也因为 自由交换而增加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增量福利。
三、模型分析
时期 项 目 中 国 美 国 1、每单位劳动可以生产 60米布/20公斤小麦 80米布/60公斤小麦 2、国内交换比价(布/小麦) 3:1 1.33:1 30米布,10公斤小 20米布,45公斤小 3、自给自足生产组合 贸易 麦 麦 前 30米布,10公斤小 20米布,45公斤小 4、消费组合 麦 麦 5、全世界生产总量 50米布,55公斤小麦 6、全世界消费总量 50米布,55公斤小麦 7、各国专业化生产量 60米布 60公斤小麦 8、假设国际价格(布/小麦) 2:1 30米布,15公斤小 30米布,45公斤小 贸易 9、消费量 麦 麦 后 10、消费增加量 5公斤小麦 10米布 11、全世界生产增加量 10米布, 5公斤小麦 12、全世界消费增加量 10米布, 5公斤小麦
2、数字说明
说明: (1)同一种产品的成本差从而价格差是国际贸易产 生的直接原因,寻求较高的买价是国际贸易产生 的动力; (2)任何出口国出口产品的价格不能低于国内相同 产品的价格; (3)一旦贸易固定化,各国建立在各自技术优势基 础上的国际分工就可以形成; (4)国际分工及由此带来的各国技术优势的发挥是 国际贸易利益的根本来源。
4.评价及其政策含义: 出口的贫困增长理论具有相应的政策方面的积极意义,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 可以借鉴其中的某些道理,趋利避害,调整好自己的产业结构,生产本国稀缺要 素生产的产品,从事进口替代生产,福利提高. ◆产业结构调整:初级产品的加工出口向制成品出口的转化 ◆平衡出口量与出口价格
第三章 国际贸易的现代与当代理论 一、要素禀赋理论及其发展
二、模型分析
• 数字模型 • 图形解释
三、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评价
●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比较优势理论将自由贸易理论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比绝
对优势理论更加全面,分析、揭示出了贸易的互利性. 现实意义: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理论影响下, 促进英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在一个相
3.“比较利益学说”没有从根本上说明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
第四节 比较利益的分解
●来自交换的利益 在原有生产结构条件下,仅仅因为按照国际价 格进行商品交换即可获得的利益
●来自于专业化的利益
国内厂商根据国际价格调整生产,改变了一国
的产业结构,从而带来了福利水平的提高
●图示分解国际贸易的利益
第五节
1.贸易条件
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数量与换取的进口商品的数量之间的各种
可能的组合的点的集合/轨迹。
◆定义
3.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推导)
定义
贸易提供曲线是指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 (或者国际相对价格)下,一国为取得 一定的进口商品而愿意提供的出口商品 数量与换取的进口商品的数量之间的各 种可能的组合的点的集合/轨迹。
国际贸易价格的确定
一、相互需求方程式
商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指单位出口能够换回的进口,实际中往往是用出口 价格指数去比进口价格指数得到的. • 比较利益学说只能确定两国商品交换比率的区域,而非一个确定的比率. • 贸易条件线为从原点射出的射线,代表两种商品的价格比率.该线离哪个国 家的国内价格比率线越近,则该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利越小,反之,离国内价 格比率线越远,则该国加入国际贸易就越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2.贸易提供曲线 是指在各种不同的贸易条件(或者国际相对价格)下,一国为取得一定
第二节 亚当· 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
一、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内容
在某一种类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体在劳 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者其生产耗费的劳 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体,如果每一个经济 体都从事自己占有绝对优势的商品的生产,既而 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 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二、数字说明和图形解释
“谷物法”得以废除,推动了当时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
当长的时期内,英国居于世界工业和贸易的首位。为世界各类国
家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
●缺陷:
1.“比较利益学说”建立在若干假设前提条件下,假设过于苛刻,不符合经济 现实,大大削弱了比较利益学说的适用性。
2.“比较利益学说”与现实的国际贸易实际不相符合。
四、H-O模型图示
需求条件和技术 水平相同、要素 禀赋不同的两国 贸易
图3-2 H-O模型条件下的两国贸易
五、模型推导----简单证明
假设A国的X产品的价格/成本为PAX,LX表示劳动投入系数,KX为资本投 入系数,WA工资率,RA为利率,则:PAX = LX· + KX· = WA RA LX· WA[1 + KX· /(LX· RA WA)] X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即资本劳动比SX =KX/LX
第一章 绪 一、国际经济学的基本含义及其发展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 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学理论在国际经济 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
二、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研究
2、国际金融理论3、国际经济秩序理论
三、国际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H—O模型及其分析
• H-O模型及其推论 – H-O模型:贸易基础是两国拥有的生产要素相对数量不 同。 – 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贸易使各自的相对和绝对要素价 格相等 – S-S定理:贸易使富裕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提高, 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减少
• H-O模型的检验
• 基本结论 ◆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生产规模报酬不变以及 既定的最终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前提下,资本富裕的国家能生 产相对更多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劳动力富裕的国家能生产 相对更多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两国的要素富裕度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两国商 品的相对价格也必然不同,从而形成了贸易基础。 ◆ H-O理论:一国应出口相对密集地使用其相对富裕的生产要 素所生产出的商品,进口密集地使用其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 生产出的商品。
◆图形解释及推导
三、出口的贫困增长
1、定义
出口的贫困增长是指一国生产规模扩大,生产
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但原有的贸易比较优势不
变,贸易出口的扩大不仅没有使得该国的福利有 所提高,反而因出口的增加而下降 2、图形解释
3、出口贫困增长的条件

出口国大多是处于一定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是典型的单一经济,离开单 一产品的生产与出口,该国的经济便会陷入困境.●该国属于国际市场中的大 国,出口量占世界销售量的很大份额,任何增量的出口都将造成供大于求,价 格下降.●该国生产出口的这种产品弹性小,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影响销量, 价格的下降并不意味着销售量的大幅度上升.●该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高度依 赖出口,属于很强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经济增长的直接结果就是出口的增长, 这种增长导致价格下跌,需要靠更大的出口量去弥补损失,导致价格的再次下 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