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余成波_张莲_胡晓倩)习题全解及MATLAB实验第5章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章频率特性法
频域分析法是一种图解分析法,可以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去判断闭环系统的性能,并能较方便地分析系统参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指出改善系统性能的途径,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实用的工程方法,其主要内容是:
1)频率特性是线性定常系统在正弦函数作用下,稳态输出与输入的复数之比对频率的函数关系。

频率特性是传递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频域中的数学模型。

频率特性既可以根据系统的工作原理,应用机理分析法建立起来,也可以由系统的其它数学模型(传递函数、微分方程等)转换得到,或用实验法来确定。

2)在工程分析和设计中,通常把频率特性画成一些曲线。

频率特性图形因其采用的坐标不同而分为幅相特性(Nyquist图)、对数频率特性(Bode图)和对数幅相特性(Nichols图)等形式。

各种形式之间是互通的,每种形式有其特定的适用场合。

开环幅相特性在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时比较直观,理论分析时经常采用;波德图可用渐近线近似地绘制,计算简单,绘图容易,在分析典型环节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时最方便;由开环频率特性获取闭环频率指标时,则用对数幅相特性最直接。

3)开环对数频率特性曲线(波德图)是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主要工具。

开环对数幅频特性L(ω)低频段的斜率表征了系统的型别(v),其高度则表征了开环传递系数的大小,因而低频段表征系统稳态性能;L(ω)中频段的斜率、宽度以及幅值穿越频率,表征着系统的动态性能;高频段则表征了系统抗高频干扰的能力。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之间存在着唯一的对应关系,根据对数幅频特性,可以唯一地确定相应的相频特性和传递函数。

4)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是利用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G(jω)H(jω)曲线,又称奈氏曲线,是否包围GH平面中的(-l,j0)点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利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可根据系统的开环频率特性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
可定量地反映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即稳定裕度。

稳定裕度通常用相角裕量和幅值裕量来表示。

5)利用开环频率特性或闭环频率特性的某些特征量,均可对系统的时域性能指标作出间接的评估。

其中开环频域指标主要是相位裕量
、穿越频率。

闭环频域指标则主要是谐振峰值
、谐振频率
以及带宽频率
,这些特征量和时域指标
%、
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对于二阶系统是确切的,而对于高阶系统则是近似的,然而在工程设计中精度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教材习题同步解析
5.1 一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
G(s)=
测得其频率响应,当
=1rad/s时,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为12/
,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为-π/4。

求放大系数K及时间常数T。

解:系统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幅值比为
,即
稳态输出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差
,即

=1rad/s时,联立以上方程得
T=1,K=12
放大器的传递函数为:
G(s)=
5.2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根据频率特性的物理意义,求闭环输入信号分别为以下信号时闭环系统的稳态输出。

(1)r(t)=sin(t+30°);
(2)r(t)=2cos(2t-45°);
(3)r(t)= sin(t+15°)-2cos(2t-45°);
解:该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闭环系统的幅频特性为
闭环系统的相频特性为
(1)输入信号的频率为
,因此有

系统的稳态输出
(2)输入信号的频率为
,因此有

系统的稳态输出
(3)由题(1)和题(2)有
对于输入分量1:sin(t+15°),系统的稳态输出如下
对于输入分量2:-2cos(2t-45°),系统的稳态输出为
根据线性系统的叠加定理,系统总的稳态输出为
5.3 绘出下列各传递函数对应的幅相频率特性与对数频率特性。

(1)
(2) G(s)=10(0.1s1) (3)
(4)
(5)
(6)
(7)
解:
(1)
幅相频率特性
开环系统
是一个不稳定的惯性环节,频率特性为
相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从-180连续变化至-90。

可以判断开环奈氏曲线起点为(-10,j0)点,随的增加,A1()逐渐减小至
0,而1()逐渐增加至-90°,绘制出系统开环频率特性G1(j)的轨迹,如图5.1(a)虚线所示,是一个直径为10的半圆。

而开环系统
则是一个典型的惯性环节,其幅相频率特性G2(j)如图5.1(a)实线所示。

对数频率特性
开环系统

的对数幅频特性完全相同,仅对数相频特性不同,如图5.1(b)所示。

(2)G(s)=10(0.1s1)
幅相频率特性
开环系统G1(s)=10(0.1s-1)的频率特性为
,其相频特性为
相频特性从180连续变化至90。

其开环频率特性G1(j)的轨迹,如图5.2(a)虚线所示。

而开环系统G2(s)=10(0.1s+1) 则是一个典型的一阶微分环节,其幅相频率特性G2(j)如图5.2(a)实线所示。

对数频率特性
同题(1),二者的对数幅频特性完全相同,仅对数相频特性不同,如图
5.2(b)所示。

(3)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表达式为
幅相频率特性
1)系统为Ⅰ型系统,A(0)=∞,(0)=-90o,低频特性始于平行于负虚轴的无穷远处。

低频渐近线如下确定:
将频率特性表达式分母有理化为
则低频渐近线为
同时可知,频率特性实部与虚部均<0,故曲线只在第三象限。

2)n-m=2,则()=-180,幅相特性沿负实轴进入坐标原点。

3)此系统无开环零点,因此在由0增大到过程中,特性的相位单调连续减小,从-90o连续变化到-180。

奈氏曲线是平滑的曲线,从低频段开始幅值逐渐减小,沿顺时针方向连续变化最后终于原点。

系统的幅相频率特性G(j)见图5.3(a)。

对数频率特性
1)可知系统包含有放大、积分、一阶惯性环节,转折频率为T =2 rad·s-1。

低频段斜率为-20dB/dec,低频段表达式为L(ω)=20lg2-20lgω,并通过点L(2)= 0dB。

经过转折频率T后斜率为-40dB/dec。

2)系统的相频特性为积分环节(-90o)与惯性环节(0o ~-90o)相频特性的叠加,为
转折频率处相位为(2)=-135°,对数相频特性曲线对应于该点斜对称。

绘制开环伯德图L()、(),如图5.3(b)所示。

(4)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表达式为
幅相频率特性
1)系统为0型系统,A(0)=2,(0)= 0o,开环奈氏曲线起点为(2,j0)点;n -m=2,则()=-180。

随的增加,A()逐渐单调连续减小至0,而()滞后逐渐增加至-180°,幅相特性沿负实轴进入坐标原点。

2)将频率特性表达式分母有理化为
频率特性虚部均<0,故曲线在第三、第四象限。

3)相位有()=-90,因此与虚轴的交点为
此系统无开环零点,因此在由0增大到过程中,奈氏曲线是平滑的曲线,G(j)见图5.4(a)。

对数频率特性
1)可知系统包含有放大、两个一阶惯性环节,转折频率分别为 1 =1 rad·s -1、 2 =2 rad·s-1。

系统为0型,低频段斜率为0dB/dec,低频段表达式为L(ω)=20lg2=6dB。

经过转折频率1、 2后斜率分别为-20、-40dB/dec。

2)系统的相频特性是两个惯性环节相频特性的叠加,为
两个转折频率处相位分别为(1)=-72°,(2)=-109°。

绘制开环伯德图L()、(),如图5.4(b)所示。

(5)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表达式为
幅相频率特性
1)系统为Ⅰ型系统,A(0)=∞,(0)=-90o,低频特性始于平行于负虚轴的无穷远处。

低频渐近线如下确定:
低频渐近线为
同时可知,频率特性实部、虚部均<0,故曲线只在第三象限。

2)n-m=1,则()=-90,幅相特性沿负虚轴进入坐标原点。

3)此系统有开环零点,因此在由0增大到过程中,特性曲线有凹凸,最后终于原点。

系统的幅相频率特性G(j)见图5.5(a)。

对数频率特性
1)系统转折频率分别为 1 =0.02 rad·s-1、 2=0.2 rad·s-1。

系统为
型,低频段斜率为-20dB/dec,低频段表达式为L(ω)=20lg10-20lgω,因此
L(0.02)=54dB。

经过转折频率1、 2后斜率分别为-40 dB/dec、-60dB/dec。

2)系统的相频特性为两个惯性环节相频特性的叠加,为
两个转折频率处相位分别为,(0.02)=(0.2)=-129°。

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L()、()见图5.5(b)。

(6)
幅相频率特性
1)系统为0型系统,A(0)=10,(0)= 0o,开环奈氏曲线起点为(10,j0)点;n-m=3,则()=-270,幅相特性沿正虚轴进入坐标原点。

2)同上,频率特性表达式分母有理化为
3)相位有()=-90,因此与虚轴的交点为
相位有()=-180,因此与实轴的交点为
此系统无开环零点,因此在由0增大到过程中,奈氏曲线是平滑的曲线,G(j)见图5.6(a)。

对数频率特性
1)系统惯性环节、二阶振荡环节的转折频率均为T =1 rad·s-1。

系统为0型,低频段斜率为0dB/dec,低频段表达式为L(ω)=20lg10=20dB,经过转折频率T后斜率为-60 dB/dec。

渐近线上各点坐标可以通过坐标系直接读出,也可根据简单的计算求出。

例如,点L(2)与L(1)=20dB位于同一条斜线,斜率为-60dB/dec,则L(2)的纵坐标值满足
求出L(2)=2dB。

2)系统的相频特性为惯性环节与二阶振荡环节相频特性的叠加,为
转折频率处相位为(1)=-136°,并有(2)=-209°。

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L()、()见图5.6(b)。

(7)
幅相频率特性
1)延迟环节与其他典型环节相结合不影响幅频特性,但使相频特性的最大滞后为无穷大。

系统频率特性为
2)随的增大,此系统幅频特性A()单调减小,而相位滞后单调增加,相频特性()从0°一直变化到负无穷大。

故该系统的奈氏图是螺旋状曲线,绕原点顺时针旋转次,最后终止于原点,与实轴、虚轴有无数个交点,如图5.7(a)所示。

3)与虚轴的第一个交点为
4)与实轴的第一个交点为
对数频率特性
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与典型惯性环节的对数幅频特性完全一致,但相频特性滞后无限增加。

系统的对数频率特性L()、()见图5.7(b)。

5.4 求图5.8所示的电网络的频率特性表达式,以及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表达式,并绘制出对数频率特性曲线。

图5.8 题5.4图
解:
(a)电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频率特性为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伯德图见图5.9(a),此电网络是系统校正中常用的超前校正装置(见第六章),呈现以下特点:
1)转折频率

之间渐近线斜率为20dB/dec,起微分作用;
2)()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0,具有相位超前作用,故名超前校正装置;
3)()有超前最大值m。

(b)电网络的传递函数为
频率特性为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伯德图见图5.9(a),此电网络是系统校正中常用的滞后校正装置(见第六章),呈现以下特点:
1)转折频率

之间渐近线斜率为-20dB/dec,起积分作用;
2)()在整个频率范围内都<0,具有相位滞后作用,故名滞后校正装置;
3)()有滞后最大值m。

5.5 由实验测得某最小相位系统幅频特性如下,试确定系统的传递函数
表5.1 最小相位系统的实验数据
/(rad·s-1) 0.3 0.5 1.25 2 2.5 5 6.25 10 12.5 20 25 50 100 A 9.978 9.79 9.64 9 8.78 6.3 5.3 3.24 2.3 0.9 0.6 0.1 0.01
解:
1)根据表5.1,求出与每个频率对应的稳态输出与输入幅值比的分贝值
20lgA,见表5.2。

表5.2 最小相位系统的实验数据
/(rad·s
0.3 0.5 1.25 2 2.5 5 6.25 10 12.5 20 25 50 100 -1)
A 9.978 9.79 9.64 9 8.78 6.3 5.3 3.24 2.3 0.9 0.6 0.1 0.01
20lgA 19.98 19.82 19.68 19.08 18.87 15.99 14.49 10.21 7.23 -0.92 -4.43 -
20
-40
2)已知该系统为最小相位系统,可直接由幅频特性曲线求出传递函数,根据表5.12绘出系统的对数幅频性曲线L(),如图5.10虚线所示。

3)根据求得的L(),由0、±20、±40、±0dB/dec 斜率的线段近似,求出其渐近线,如图5.10实线所示。

4)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 与开环传递系数K
低频渐近线的表达式为L()=20lgK=20dB ,系统为0型,K=10。

5)由渐近线的每个转折点确定各典型环节的转折频率;并由渐近线在转折点斜率的变化量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

在转折频率
处,斜率减小20dB/dec ,则必有惯性环节

在转折频率
处,斜率减去40dB/dec,则有振荡环节
,阻尼比ζ可由谐振峰值的大小查表求取。

由图5.10,
处L()的误差约为-6dB,查教材表5.7(振荡环节对数幅频特性最大误差修正表)可得,ζ1。

因此,。

6)综上,系统的传递函数为
5.6 各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用奈氏稳定判据判断下列反馈系统的稳定性
(1)
(2)
解:(1)
令s=j,得开环系统频率特性
1)系统为Ⅰ型系统,A(0)=∞,(0)=-90o,低频特性始于平行于负虚轴的无穷远处。

低频渐近线如下确定:
将频率特性表达式分母有理化为
则低频渐近线为
同时可知,频率特性实部≤0,故曲线只在第二与第三象限。

2)n-m=3,则()=-270,幅相特性沿正虚轴进入坐标原点。

3)此系统无开环零点,因此在由0增大到过程中,特性的相位单调连续减小,从-90o连续变化到-270。

奈氏曲线是平滑的曲线,从低频段开始幅值逐渐减小,沿顺时针方向连续变化最后终于原点。

4)()有-180相位角,故曲线与负实轴有交点,交点坐标可以由下式确定
Im[G(j)]=I()=
解之得交点处频率=10,代入实部I(),即可得曲线与负实轴交点的坐标为
该系统开环奈氏曲线见图5.11(1)。

5)曲线始于虚轴的无穷远处,与负实轴的交点为(-5,j0)。

故当由0变到+ 时,开环频率特性曲线顺时针包围(-1,j0)点的次数为1/2,N’-=1/2。

由于开环右极点数为P=0,故
Z = 2N’ + P=2
闭环系统有两个右极点,闭环不稳定。

解:(2)
令s=j,得系统开环频率特性
该系统为非最小相位系统,P=1,开环系统的相频特性为
1)系统为Ⅰ型系统,A(0)=∞,(0)=-270o,低频特性始于平行于正虚轴的无穷远处。

低频渐近线如下确定:
将频率特性表达式分母有理化为
则低频渐近线为
同时可知,频率特性实部≤0,故曲线只在第二与第三象限。

2)()=-90,幅相特性沿负虚轴进入坐标原点。

3)此系统有开环零点
,因此在=100附近曲线有凹凸。

4)()有-180相位角,故曲线与负实轴有交点,交点坐标可以由下式确定Im[G(j)]=I()=
解之得交点处频率=10,代入实部I(),即可得曲线与负实轴交点的坐标为
5)该系统开环奈氏曲线见图5.11(2),与负实轴的交点为(-1,j0),说明闭环系统临界稳定,有位于虚轴上的共轭虚根。

若直接采用劳斯判据,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
闭环极点为
与奈氏判据的分析一致。

5.7 设系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如图5.12所示,判断闭环系统是否稳定。

图中P为开环传递函数在右半s平面的极点数,v为系统的型别。

解:
(a)



,故闭环系统稳定。

(b)




,故闭环系统稳定。

(c)



,故闭环系统不稳定。

(d)
,在→0附近,曲线以为半径,逆时针补画= 2·90°=180°的圆弧与正实轴相交。



,故闭环系统稳定。

(e)
,在→0附近,曲线以为半径,逆时针补画= 90°的圆弧与正实轴相交。



,故闭环系统稳定。

(f)
,在→0附近,曲线以为半径,逆时针补画= 2·90°=180°的圆弧与正实轴相交。



,故闭环系统不稳定。

(g)



,故闭环系统稳定。

(h)



,故闭环系统不稳定。

5.8 已知最小相位系统开环对数幅频特性如图5.13所示。

(1)写出其传递函数;
(2)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

解:(a)
1)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与开环传递系数K
由于低频段的斜率为0dB/dec,该系统为0型系统。


,求出K=1000。

2)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
第一个转折频率1=1rad·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
第二个转折频率2=10rad·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

第三个转折频率3=300 rad·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

3)综上所述,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对数频率特性的低频渐近线斜率为-20vdB/dec,相频特性()|→0=-90v°,均与积分环节的个数v有关;当→ 时,若n>m,高频渐近线斜率为-20(n-m)dB/dec的斜线,()|→∞=-90(n-m)°。

因此,本开环系统相频特性有,(0)=0°,(∞)=-270°。

最小相位系统的对数相频特性和对数幅频特性的变化趋势相同,即若L()的斜率减小(或增大),则()的相位也相应地减小(或增大);如果在某一频率范围内,对数幅频特性L()的斜率保持不变,则在这些范围内,相位也几乎保持不变。

因此,系统的相频特性在每个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处有相应的变化,并可直接求取几个典型频率处(如转折频率)的相位,以提高曲线的准确性。

如果系统有开环零点,则在相关转折频率处特性曲线出现凹凸。

转折频率处相位为:(1)=-51.7°,(10)=-131°,(300)=-223°。

本系统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见图5.14(a)。

解:(b)
1)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与开环传递系数K
低频段的斜率为-20dB/dec,该系统为
型系统,v=1。

将低频渐近线延长线上的点L(100)=0,代入低频渐近线的表达式L()=20lgK-20lg,可以求出K=100。

2)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
第一个转折频率1=1rad·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

第二个转折频率2=100rad·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
3)综上所述,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
与题(a)的分析相同,本开环系统相频特性满足,(0)=-90°,(∞)=-270°。

转折频率处相位为:(1)=-135°,(10)=-180°,(100)=-225°。

系统
的相频特性在每个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处有相应的变化。

本系统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见图5.14(b)。

解:(c)
1)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与开环传递系数K
低频段的斜率为0dB/dec,该系统为0型系统。


,求出K=10。

2)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
第一个转折频率1=5rad·s-1,且斜率减小40dB/dec,有一个二阶振荡环节,其时间常数为
,由
,此振荡环节为

第二个转折频率1=80rad·s-1,且斜率增加40dB/dec,所以有一个二阶微分环节,其时间常数为
,由
,此二阶微分为。

3)综上所述,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
同上,本开环系统相频特性满足,(0)=0°,(∞)= 0°,转折频率处相位为(5)=(80)=-91°。

系统的相频特性在每个二阶振荡环节的转折频率处有相应的变化。

本系统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见图5.15(c)。

解:(d)
1)由低频段确定系统积分环节的个数v与开环传递系数K
由于低频段的斜率为+20dB/dec,该系统有一个纯微分环节。

低频渐近线表达式为L()=20lgK+20lg,将点L(10)=0代入,可求出K=0.1。

2)确定串联的各典型环节
转折频率=100rad·s-1,且斜率减小20dB/dec,有一个惯性环节。

3)综上所述,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4)绘出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
同上,本开环系统相频特性满足,(0)= 90°,(∞)=0°。

系统的相频特性在惯性环节的转折频率处为(100)=45°。

本系统近似的对数相频特性见图5.15(d)。

5.9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如下,求系统的相角裕量,并判断闭环稳定性。

(1)
(2)
解:(1)
可知系统包含有放大、积分、两个二阶振荡环节,二阶振荡环节的参数为
因此,转折频率分别为1=1rad·s-1、2=2 rad·s-1。

绘制开环伯德图如图5.16所示。

低频段斜率为-20dB/dec,并通过点
L(1)=20dB。

经过转折频率1后斜率为-60dB/dec,经过转折频率2后最终斜率为-100dB/dec。

并有
L(2)= L(1)-60lg2=2dB
开环传递函数中两个振荡环节的阻尼比分别为ζ1=0.5,ζ2=0.4。

由教材表5.7可知,对数幅频特性的修正值分别为0dB和2dB,误差很小,可不必修正,对分析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与相对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可以直接从半对数坐标系上读取,也可根据渐近线求取,方法如下:
求得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2.2 rad·s-1,代入系统的相频特性有
直接求解三角函数
,可以求出系统的相角穿越频率g,但计算十分复杂。

实际上g也可以从半对数坐标系上读取,有g=0.8 rad·s-1。

将g代入低频渐近线表达式,可求得L(g)=20-20lgg =21.9dB,系统的幅值裕量为
Lh=-L(g)=-21.9dB<0
因此,闭环系统不稳定。

解:(2)
可知系统包含有放大、积分、两个惯性环节,转折频率分别为1=0.1 rad·s -1、2=1 rad·s-1。

绘制开环伯德图如图5.17所示。

低频段斜率为-20dB/dec,并通过点
L(0.1)=20lgK-20lg0.1=60dB。

经过转折频率1后斜率为-40dB/dec,经过转折频率2后最终斜率为-60dB/dec。

可以求得L(1)= L(0.1)-40lg1/0.1=20dB,并有
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2.1 rad·s-1,代入系统的相频特性有
相角穿越频率g=0.32(rad/s)。

将g代入中频渐近线表达式,可求得L(g)= L(0.1)-40lgg /0.1=40dB
系统的幅值裕量为
Lh=-L(g)=-40dB<0
因此,闭环系统不稳定。

5.10 已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
(1)当K=1时,求系统的相位裕量;
(2)当K=10时,求系统的相位裕量;
(3)分析开环传递系数的大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解:(1)当K=1时,求系统的相位裕量;
绘制开环伯德图如图5.18对数频率特性(a)所示。

低频段斜率为-
20dB/dec,并通过点L(1)=20lgK-20lg1=0dB。

经过转折频率1=1rad·s-1后斜率为-40dB/dec,经过转折频率2=10rad·s-1后最终斜率为-60dB/dec。

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1 rad·s-1,代入系统的相频特性有
相角穿越频率g=3.16 rad·s-1,可求得系统的幅值裕量为
Lh=-L(g)=20dB>0
因此,闭环系统稳定,并具有较好的稳定裕量。

(2)当K=10时,求系统的相位裕量;
绘制开环伯德图如图5.18对数频率特性(b)所示。

相对于对数频率特性(a),开环传递系数增加10倍, L()曲线上升20dB,相频特性保持不变。

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3.16 rad·s-1,也是系统的相角穿越频率,代入系统的相频特性有
系统的幅值裕量为
Lh=-L(g)=-L(c)=0dB
因此,稳定裕量为零,闭环系统处于临界稳定状态。

(3)分析开环传递系数的大小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由以上分析可见,对一结构、参数给定的最小相位系统,当开环传递系数增加时,由于L()曲线上升,导致幅值穿越频率c右移,从而使得相位裕量与幅值裕量都下降,甚至使系统不稳定。

5.11 某延迟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试确定系统稳定时所允许的最大延迟时间max。

解:
绘制最小相位系统
的对数幅频特性,如图5.19所示,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1 rad·s-1。

延迟环节
不影响系统的对数幅频特性,但使相频特性随ω增加而滞后无限增加,延迟环节导致的相位滞后对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不利。

考虑到延迟环节
的滞后作用,系统在c=1 rad·s-1处的相位裕量为
当系统临界稳定时,有
因此,系统稳定时所允许的最大延迟时间max为
注:在MATLAB中,可建立滞后系统的数学模型sys,并直接利用bode(sys)和nyquist(sys)绘制滞后系统的伯德图和奈氏图。

指令如下:
sys=tf(num,den,'inputdelay',a)
其中,num定义为系统连续部分的分子多项式,den为系统连续部分的分母多项式,a定义为延迟环节
的滞后时间。

也可建立系统的零极点模型:
sys=zpk(z,p,k, ’inputdelay’,a)
z、p、k分别为系统的开环零点、开环极点与开环传递系数。

5.12 某系统结构如图5.20所示,试按照开环频域指标γ和c之值估算闭环系统的时域指标σ%和ts。

图5.20 题5.12图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
绘制开环伯德图如图5.21所示。

低频段斜率为-20dB/dec,并通过点
L(0.1)=52dB。

经过转折频率1=0.125 rad·s-1后斜率为-40dB/dec,经过转折频率2=1rad·s-1后斜率为-20dB/dec,经过转折频率3=20rad·s-1后斜率为-40dB/dec。

L(1)= L(0.1)-40lg1/0.1=12dB
并有
可求得系统的幅值穿越频率c=4 rad·s-1,代入系统的相频特性有
高阶系统的开环频域指标(γ、c)与时域指标(σ%,ts)之间的对应关系比较复杂,通常采用经验公式来近似。

1)高阶系统的超调量与相位裕量的关系通常用下述近似公式估算:
2)高阶系统的调节时间与相位裕量的关系通常用下述近似公式估算
以上估算公式是在比较严格的情况下推导的,实际值往往更理想。

通过MATLAB仿真可得,此系统准确的动态性能指标为:
,。

可见,利用开环频域指标γ和c估算闭环高阶系统的时域指标σ%和ts,是完全满足工程实际的。

5.13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试绘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计算系统的谐振频率及谐振峰值,并估算闭环系统的时域指标σ%和ts。

(1)
(2)
解:(1)
方法一:可以先画出开环对数频率特性L()及(),再利用尼柯尔斯图线绘制系统闭环对数频率特性。

方法二:由于是二阶系统,可以根据闭环传递函数直接求取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1)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根据伯德图的绘制规律,求出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见图5.22(1)。

对于振荡环节,以渐近线代替实际对数幅频特性时,要特别注意误差修正。

如果在
0.47~0.7范围内,误差不大;而当很小时,要有一个尖峰纠正。

对于ζ=0.25,查教材表5.6修正表,可得转折频率T=4rad·s-1处最大误差为6dB。

在转折频率附近的修正曲线见图5.37虚线,可以明显地看出振荡环节出现了谐振。

而且ζ越小,谐振峰值Mr越大,谐振角频率ωr越接近于转折频率T(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n)。

已知二阶系统谐振频率r和谐振峰值Mr(r)与系统特征量之间的关系为
2)闭环系统的时域指标σ%和ts计算如下
二阶系统的时域指标与频域指标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根据
或由教材图5.70二阶系统σ%、Mr、γ与ζ的关系曲线,可直接查得
解:(2)
同理,由于是二阶系统,可以根据闭环传递函数直接求取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一阶微分环节的转折频率1=2rad·s-1处,渐近线斜率在此增加
20dB/dec。

二阶振荡环节的参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