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与展望 董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4月总第378期前沿
Forward Position No.42015Sum No.378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现状与展望


1,2
苏格拉
3,4
(1.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2.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2;
3.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2488;
4.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要]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开展了广泛覆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普查工作,建成存储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探索出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方式。

未来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可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积极推动内蒙古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资源做出巨大贡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普查、弘扬、研究工作,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讲好“非遗”故事。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展望;内蒙古自治区[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267(2015)04-0132-04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NJYT -13-B08)。

[作者简介]董杰(1982-
),内蒙古呼和浩特人,
博士,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讲师,内蒙古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秘书长;苏格拉(原名叔嘎拉,1982-),蒙古族,
内蒙古赤峰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保护科副科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致力于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1998年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公告活动,2001年公布了首批19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3年10月
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概念深入人
心,其保护工程也在各国声势浩大的展开。

中国政府为了抢救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于2004年8月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
,200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保护世界文化
多样性履职尽责工作的意见》
,要求全国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保护工作,2006年2月,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要求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按照文化部统一部署,各省市自治区也积极开展省(自治区)、市(盟)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评审工作。

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源之一,是中华文化极具特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自治区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拥有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各类部门十分重视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调动全区相关政府机构、高校科研单位、群众团体等专业人员共同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一、卓有成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业务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代表性传承
人评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基本业务工作。

DOI:10.14129/ki.forwordposition.2015.04.031
内蒙古自治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业务工作上取到了卓有成效的业绩。

截止到2014年底,内蒙古自治区有“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

“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鄂伦春兽皮制作技艺”“鄂温克驯鹿文化”“二人台”等82项(包括扩展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巴尔虎英雄史诗”“莜面饮食制作技艺”“满族婚俗”等342项(含扩展项目7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此外103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99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入选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内蒙古自治区还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国家级传承人42名,自治区级传承人564名,盟市级传承人1928名,旗县级传承人3057名。

其中宝音德力格尔等6位国家级传承人获“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

近年来,由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出现机构职能调整、文化体制改革发生机构撤并、履责不力等情况,已经不具备履行保护单位职责的能力和条件,需调整并重新认定。

因此,内蒙古自治区相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暂行办法》,配合文化部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调整和重新认定工作。

具体工作,是将原单位非独立法人的项目保护单位,调整为独立法人单位;原项目保护机构是机关法人单位,调整为非机关单位;原项目保护单位机构职能调整,或将项目保护单位改为其他保护机构,或改为单独成立的保护机构。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进行合理调整,有助于明确和落实保护责任,有利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工作。

二、广泛覆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普查工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普查,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既开展了针对性强的专项田野调查,也有普遍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蒙古族服饰艺术是蒙古族文化的瑰宝,2004年,蒙古族服饰艺术被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40个试点项目之一,内蒙古自治区随之开展蒙古族服饰艺术的田野调查工作。

先后赴全区50多个旗县,累计行程近30万公里,采访了600多名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传承人、民间学者和牧民群众,掌握了丰富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对蒙古族服饰艺术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工作。

[1]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2005年,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7年中蒙两国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签署了《中蒙两国蒙古族长调民歌联合田野调查协议》,开展两国联合田野调查。

之后来自中蒙两国的10名专家行程1.2万公里,分东、西两组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5个盟市16个旗县区进行了调查。

期间对420名民间歌手进行采访,拍摄照片1.02万张,拍摄录像带资料84盘,抢救蒙古族长调民歌266首。

在蒙古国境内进行的田野调查中,10名专家历时32天调查了蒙古国9个省33个苏木,行程6250多公里。

在调查中,专家组对蒙古国118名民间歌手进行了采访,抢救录制蒙古族长调民歌246首,拍摄照片1.05万张,拍摄录像带资料80盘。

共抢救500余首濒临失传的长调民歌,为抢救、保护、传承长调民歌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2]
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四个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以及布里亚特蒙古族和新巴尔虎左旗蒙古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一大亮点,内蒙古自治区集中对根河市及敖鲁古雅民族乡、鄂伦春旗阿里河镇、莫力达瓦旗及腾克乡、额尔古纳市及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室韦苏木、鄂温克旗及锡尼河镇(东、西苏木)、新巴尔虎左旗及乌布尔宝力格苏木等6个旗县7个乡镇苏木,对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使鹿文化生态保护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达斡尔文化生态保护区、鄂温克旗锡尼河镇中国布里亚特蒙古文化生态保护区等3个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及40余项国家级、自治区级项目进行普查,收集掌握了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还对祝颂词、冬季那达慕、哈布图?哈撒尔祭祀、古如歌、阿拉坦敖包祭祀、潮尔道、蒙古族牛角弓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

2011年底相关部门在鄂托克旗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中,认真总结,不断完善,编写了蒙汉双语的《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与《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试点集》。

截至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形成全覆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体系,摸索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成功经验,为全区普查工作的全面开展创造条件。

三、存储量巨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技术保障,内蒙古自治区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库建设,目前已经制定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保护工程标准和1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标准。

相关部门也建设成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目前建设完成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实物存储数据库,其中仅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数据就达9000GB。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组织实施完成“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该数据库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具有存储、演示、提取功能和开放、互动式特点。

目前该数据库已经达到文字数据1亿字、图片数据3000千幅、视频数据480部、音频数据1060部的设计规模。

[3]内蒙古师范大学整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中心、内蒙古民俗文化研究基地等科研单位原有数据资源,建设成“北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振兴资源库”,该资源库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建立创新团队的方式保护、振兴北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方式
内蒙古自治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逐渐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方式,有力的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研究所通过举办漫瀚调艺术培训班,提高现有漫瀚调传承人的演唱、演奏水平,并结合传承环境建立布尔陶亥苏木、沙圪堵镇等6个漫瀚调传习所,提升漫瀚调传承队伍的整体艺术素质与文化修养,还编辑出版《漫瀚调知识读本》,把漫瀚调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题材引入课堂,从而培养新的漫瀚调艺术人才,为漫瀚调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

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研究并不局限于传统的保护模式,还积极营造漫瀚活态调传承空间,先后举办了“漫瀚情·爱我家乡”农牧民暨社区文艺会演、第四届漫瀚调原生态传唱比赛等活动,组织漫瀚调艺术传承人和引导群众爱好者进行漫瀚调艺术展演,甚至通过参加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倾听·黄土黄河”晋陕蒙冀原生态民歌传承展演音乐会、“岁月·黄土黄河的声音记忆”原生态晋陕蒙民歌演出等国内知名艺术活动,烘托文化氛围,拓展传承空间。

准格尔旗还采用现代传媒技术,打造《漫瀚调调抖起来》这一地方性文化类电视栏目,以漫瀚调的“传、唱”为主线,以手机拍客为载体,以编辑播出面向全旗社会公众公开征集的漫瀚调演唱视频为主,通过喜爱摄影摄像的拍客,优秀漫瀚调用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在栏目中进行充分展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准格尔旗旗委、政府和内蒙古电影集团公司合资拍摄的电影《漫瀚调》,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相结合,达到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漫瀚调艺术的效果。

[4]
内蒙古自治区利用活态传承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弘扬的案例很多,除漫瀚调外,“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诺敏先生也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模式。

诺敏在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基地开门受徒,传承制作技艺之外,还积极拓展蒙古族传统牛角弓的传承空间,多次呼吁并积极承办蒙古族传统射箭比赛,先后成功举办了“欢乐草原———内蒙古自治区全面健身大会”“成龙煤炭·天堂草原—锡林郭勒那达慕”“西乌珠穆沁旗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1000人射箭大赛”,在蒙古草原上再一次兴起了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射箭比赛。

诺敏还应邀参加“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会”“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承人展示”以及在韩国、蒙古国举办的国际传统弓射箭比赛等活动,向国内外人士介绍蒙古族传统弓箭文化,营造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传承氛围,扩展活态传承空间。

五、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展望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上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无需置疑。

未来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保护单位、专家学者、传承人的合力作用下,在加大普查范围和力度、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进一步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空间、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新模式等方面势必将有更好的发展。

这里笔者仅对内蒙古自治区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自己的一点想法。

首先,是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弘扬工作与内蒙古自治区以及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

目前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中蒙俄经济走廊以及自治区党委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都将为内蒙古自治区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应当与这些战略布局、发展思路保持高度契合,积极提供文化资源,助力内蒙古自治区更好发展。

其次,是积极推动内蒙古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资源做出巨大贡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
普查、弘扬、研究工作。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影响力还停留在内蒙古自治区局部范围,一些影响深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蒙古族长调民歌,其影响范围除内蒙古自治区以及新疆、青海之外,远至俄罗斯、蒙古国。

2014年正蓝旗申报的“奶制品制作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又一次彰显草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笔者查阅中国、日本及朝鲜古代农书、医典、食谱及养生著述中关于乳品加工、食用等信息,无一不受北方游牧民族之影响。

内蒙古自治区“奶制品制作技艺”确实对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资源做出了巨大贡献。

未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应当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弘扬内蒙古自治区具有重大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第三,整合内蒙古自治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提升数据库功能,建设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

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存储了庞大的信息数据。

未来希望可以将现有的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进行整合,提升数据库功能,使其不仅仅停留在数据信息存储、展示和简单查询的层面,还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据空间分布进行展示、查询,并与POI数据进行叠加,成为可供界面检索、方便查询、直观展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系统,这将有助于公众对目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周边相关信息进行了解和选择,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第四,讲好“非遗”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通过草原文化节、各种节庆舞台、对外展示窗口、电视媒体等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展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未来可以利用电影、电视、纪录片、动画,系列社科普及丛书,驻地学者笔谈,APP设计与应用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开发相结合,以人民群众易于接受的讲故事的形式,开展多渠道、全方位、系列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和展示活动。

[参考文献]
[1]“非遗之脉———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述”
[EB/OL].内蒙古新闻网,http://inews.nmgnews.com.cn/ system/2012/07/04/010796249.shtml.
[2]“中蒙专家联合调查抢救蒙古族长调民歌”[EB/OL].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culture/yichan/2009-11/ 10/content_19346354.htm.
[3]“内蒙古民族民间文化遗产数据库”[EB/OL].内蒙古社科院网站,http://www.nmgass.com.cn/zdkyxm/whycsjk/.[4]2014年准格尔旗漫瀚调艺术活动概况[EB/OL].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http://www.nmgfeiyi.cn/xwxxy.php?nid=202&actg=xwdt&mid=215.
(责任编辑:晴空)
(上接第97页)
是现实的理性、实用的理性。

农民行为是由农民本身及其环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

因此改变农民焚烧秸秆行为的思路与措施也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直接改变农民本身;改变农民的生产与生活环境。

但从政府目前的管控措施和媒体宣传的论调看,认为农民焚烧秸秆的行为是因为无知或者短视,因此,所做的工作主要还是放在改变行为的主体即农民身上,强调对农民的教育、提高农民的素质,以围追堵截为主,缺乏切实有效的疏导,因此,取得的成效有限。

物质条件或生活及生产环境的改变会带来人的行为的改变。

在现有秸秆处理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农民没有采用或不愿采用某种农业技术是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

因此,在管控秸秆焚烧上,更重要的是要改变农业生产的环境,提供及时有效的秸秆处理技术,而不是仅仅面向作为行为主体的农民。

关键是政府应当考虑多为秸秆处理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联合对秸秆需求量较大的企业,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形成秸秆的打包、运输、加工与再利用的产业体系;吸收借鉴国外经验,研究新的秸秆回收技术。

[参考文献]
[1]宋圭武.农户行为研究若干问题述评[J].农业技术经济,2002(4):59-64.
[2]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1(6):1-30.[3]吴理财.对农民合作“理性”的一种解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8-9.
[4]农业部新闻办公室.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报告[J].农业工程技术,2011(2):2-5.
[5]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M].上海:三联书店,1994:2.
[6]徐勇,邓大才.社会化小农:解释当今农户的一种视角[J].学术月刊,2006(6):5-13.
[7]郭于华.“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一一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J].读书,2002(5):104-110.
(责任编辑:晴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