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酸碱盐》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2.1常见的酸(拓展培优)
实验探究题
1.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填字母序号)。
2.某校甲、乙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分别做了A、B、C二组实验∶
(1)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C 组实验的现象为
(2)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同时将三组实验反应后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对气体成分及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NaAlO2+HCl+H2O= NaCl+Al(OH)3↓
③Al(OH)3+NaOH=NaAlO3+2H2O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组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紫色石蕊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变红色
气体为CO2、H2;溶液
中溶质一定含有
AlCl3、NaCl、、
(3)【交流与反思】
乙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组同学得出气体成分的结论不严谨,其理由。
(4)甲、乙小组同学所做实验相同,得出的实验结论却不同,原因是。
(5)【拓展与应用】
只用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AlCl3与过量NaOH在溶液中的反应∶。
3.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推理假设)上述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2)(实验探究)
(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①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 是酸碱指示剂中的溶液.
②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3)(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测出废液的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4)(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
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方案评价.
4.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标有质量分数为16%的盐酸(图1)的实际质量分数。
(1)为了测定,需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
配制步骤有:①溶解②计算,需氢氧化钠g,需要水mL。
③装瓶并贴标签④称取氢氧化钠,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滴管及。
(2)小明同学在烧杯中加入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20g,再逐滴加入该盐酸。
用pH测定仪测定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图2为测定仪打印出的滴加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关系图。
①a点对应的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名称)。
②请以此次测定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为。
5.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如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2)B实验设计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怎样改进此装置。
(3)C实验中测得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点即可)。
(4)D实验分液漏斗里是NaOH溶液,锥形瓶中是CO2,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
小明同学发现气球涨大认为反应发生了,但桐桐认为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是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若有证明反应发生了。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作出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
(3)(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4)(交流反思)
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7
D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7.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查阅资料:
(1)(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色变为色。
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a点表示的意义是:。
(3)(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4)(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
(交流与反思)
①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②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则分析资料及图2和图3可知;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刚开始是否有气泡产生?(填“是”或“否”)。
c点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
8.线上学习期间,斐斐同学在学习之余帮妈妈洗碗。
期间在厨房看到了炉具清洁剂。
围绕最近所学知识,她和小组成员到校后展开了项目化探究。
【项目课题】探究炉具清洁剂的成分
(1)【初步探究】小组成员测定了炉具清洁剂的pH,操作方法是: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填仪器)蘸取炉具清洁剂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较,读出炉具清洁剂的pH=12。
(2)【查阅资料】炉具清洁剂中的溶质为钠的化合物。
【作出猜想】猜想一:炉具清洁剂中含有Na2CO3;猜想二:炉具清洁剂中含有NaOH。
【实验1:可供选用的药品】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硝酸钾溶液,④氯化钙溶液,⑤氯化钠溶液,⑥硝酸钡溶液,⑦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2:可供选用的药品】①硫酸铜溶液,②氯化铜溶液,③氯化镁溶液:
【进行实验】取适量的炉具清洁剂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
层的清液进行下列实验1和实验2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1:取少量炉具清洁剂于试管中,向其中滴
加(写一种)
猜想一不成立实验2:另取少量炉具清洁剂于试管中,向其中滴
加(写一种)
产生蓝色沉淀猜想二成立(3)【反思与评价】
上述实验1中可以选用的药品有:(全部都写出,填药品前面的序号即可);
上述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即可)。
(4)【表达与交流】
炉具清洁剂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沾在皮肤上,可利用厨房的条件在皮肤上涂抹一些,
再用大量水冲洗,可以缓解不适。
9.图一、图二是某兴趣小组探究金属、酸的化学性质时所做的两组实验。
实验结束后,
将两组实验试管中的物质分别全部倒入甲、乙两个洁净的烧杯中。
(1)在图一所示的实验中,试管②中说明铁比铜金属活动性更强的现象是。
(2)甲烧杯中的物质完全反应后,发现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其原因是(用化
学方程式解释)。
完全反应后,甲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3)在图二所示的实验中,乙烧杯中的物质充分反应后,仅观察到有白色沉淀,无其
它现象,则试管④反应后的溶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4)将乙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
成
①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②滤液中的溶质共有哪些
步骤2:静置,向上层清液溶液变红
(5)在上述(4)的实验探究中,步骤1中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的目的是。
10.某校化学课堂围绕课本《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开展自主探究活动,以下是探究片段,请你参与学习.
(1)向装有生锈铁钉的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铁锈逐渐消失,因此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进行盐酸中和氢氧化钠溶液实验时,某一小组忘记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对此时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成分产生疑问.(假设猜想)针对疑问,第一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有NaCl和HCl;
猜想三:有NaCl和NaOH;
猜想四:有NaCl、HCl和NaOH。
第二组同学对以上猜想提出质疑,认为有一种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认为不合理的猜想是。
(3)(实验探究)
①第三组同学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无明显变化,则溶液中一定没有氢氧化钠.
②为验证其余猜想,第四组同学分别取该溶液样品按下列方案探究:
(得出结论)通过比较分析,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4)(评价反思)①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给予肯定,同时指出方案二是错误的,原因是。
②小明发现,排除不合理猜想后,只做一次实验就能同时验证其余猜想,此实验方法是:。
(5)(交流讨论)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你举一个实例说明:。
实验探究题
1.实验小组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结果如图乙所示。
(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点时,烧瓶内的溶液呈(填“酸”“碱”或“中”)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的是(填字母序号)。
【答案】(1)(2)碱(3)c、d
【解析】(1)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b点时,溶液的pH大于7,故烧瓶内的溶液呈碱性。
(3)在a、b、c、d四点中,对应甲中烧瓶内溶液呈无色,溶液显酸性或中性,故呈无色的是c、d。
2.某校甲、乙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酸、碱、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分别做了A、B、C二组实验∶
(1)甲、乙小组同学都观察到C 组实验的现象为
(2)实验结束后,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同时将三组实验反应后的物质各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甲、乙小组同学分别对气体成分及充分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②NaAlO2+HCl+H2O= NaCl+Al(OH)3↓
③Al(OH)3+NaOH=NaAlO3+2H2O
【实验探究】
(3)【交流与反思】
乙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组同学得出气体成分的结论不严谨,其理由。
(4)甲、乙小组同学所做实验相同,得出的实验结论却不同,原因是。
(5)【拓展与应用】
只用一条化学方程式表示AlCl3与过量NaOH在溶液中的反应∶。
【答案】(1)产生白色沉淀
(2)CaCl2;一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3)溶液显酸性,碳酸钙一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但是仅凭有气泡产生,无法得出产生了氢气
(4)所用试剂的量不同
(5)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解析】(1)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会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
(2)甲组中滴入石蕊变红,说明溶液呈酸性,即盐酸有剩余,根据各试管中反应后的生成物可知,溶质除AlCl3、NaCl、HCl外,还有CaCl2;若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NaAlO2、NaCl、NaOH,则加入稀盐酸,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然后再与NaAlO2反应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所以观察到的现象为一开始无明显现象,后产生白色沉淀;
(3)因溶液显酸性,碳酸钙一定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但是仅凭有气泡产生,无法得出产生了氢气,所以甲组同学得出气体成分的结论不严谨;
(4)因反应物的用量影响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种类,所以甲乙小组所做实验相同,但实验结论不同可能是所用试剂的用量不同;
(5)因氯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钠,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又
可生成NaAlO3和H2O ,所以AlCl3与过量NaOH反应会产生NaAlO2、NaCl、H2O,反应方程式为AlCl3+4NaOH=NaAlO2+3NaCl+2H2O ;
3.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1)(推理假设)上述两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
(2)(实验探究)
(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①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 是酸碱指示剂中的溶液.
②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
(3)(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测出废液的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
(4)(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
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请完成方案评价.
方
案
加入试剂分离方法方案评价
一适量的Ca(NO3)2
溶液
过滤、蒸发结
晶
(选填“可行”或“不可行”,下同)
二适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答案】(1)Na2CO3+2HCl=2NaCl+H2O+CO2↑(2)石蕊无明显现象
(3)pH试纸或pH计(4)不可行;可行
【解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一)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可以用石蕊检验,石蕊遇到盐酸会变红色,酚酞不变色,因此不用酚酞;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无明显现象或无气泡,证明废
液中一定没有盐酸.故答案为①石蕊②无明显现象
(二)要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可选用pH试纸或pH计测出废液的pH=1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故答案为pH试纸或pH计
(三)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加适量的Ca(NO3)2溶液不可行,因为会加入新的杂质硝酸钠;适量的稀盐酸可行,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一、不可行;二、可行
4.测定实验中使用的标有质量分数为16%的盐酸(图1)的实际质量分数。
(1)为了测定,需配制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
配制步骤有:①溶解②计算,需氢氧化钠g,需要水mL。
③装瓶并贴标签④称取氢氧化钠,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
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滴管及。
(2)小明同学在烧杯中加入配得的氢氧化钠溶液20g,再逐滴加入该盐酸。
用pH测定仪测定滴加过程中溶液的pH.图2为测定仪打印出的滴加盐酸的质量与溶液pH的关系图。
①a点对应的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b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名称)。
②请以此次测定的数据,计算该盐酸的实际质量分数为。
【答案】(1)2080②④①③玻璃棒
(2)酸性;氢氧化钠、氯化钠;14.6%
【解析】(1)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100g,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100g×20%=20g,水的质量为:100g﹣20g=80g,体积为=80mL;配制一定质量
分数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故顺序为:②④①③;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2)①由图示可知,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a点时,pH<7,说明盐酸的量过量,溶液呈现酸性;当滴加盐酸到图象中b点时,pH>7,说明盐酸的量不足,溶液呈现碱性,部分氢氧化钠参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还有剩余的氢氧化钠,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②设:此盐酸的质量分数为x。
NaOH+HCl=NaCl+H2O
4036.5
20g×20%25g×x
=
解得x=14.6%
答:此待测盐酸质量分数为14.6%。
5.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如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玻璃棒不断搅拌的作用是。
(2)B实验设计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怎样改进此装置。
(3)C实验中测得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可能是(答出一点即可)。
(4)D实验分液漏斗里是NaOH溶液,锥形瓶中是CO2,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小明同学发现气球涨大认为反应发生了,但桐桐认为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是取反应后的溶液滴加:若有证明反应发生了。
【答案】(1)散热(2)应该在密闭的容器内反应
(3)红磷的量不足(或未待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4)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解析】(1)稀释浓硫酸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故使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散热;
(2)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则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应在密闭的容器内进行反应;
(3)实验中测得氧气含量偏小的原因可能是红磷的量不足,导致氧气未被完全反应,则使实验结果偏小,或未待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由于剩余气体受热体积变大,故使实验结果偏小,故填:红磷的量不足(或未待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消耗气体时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从而如图气球变故,但二氧化碳也可能溶于水是气压变小,故应检验是否有碳酸钠生成,根据碳酸钠性质,可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由于氢氧化钠也能与盐酸反应,故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泡冒出证明由碳酸钠生成,则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
反应,故填: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钙溶液和盐酸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后,发现忘记滴加指示剂,此时,他们停止滴加稀盐酸,并对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探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作出猜想)
A.溶质可能是CaCl2与Ca(OH)2
B.溶质可能是CaCl2
C.溶质可能是
(3)(查阅资料)CaCl2溶液呈中性
(实验设计)
①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于是排除了猜想(A),你认为排除猜想(A)的理由是。
②小华想用碳酸钠溶液来验证后两种猜想,请你帮他完成实验,填写以下表格:
实验步骤预计现象预计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猜想(B)正确猜想(C)正确
(4)(交流反思)
为确定猜想(C)正确,下列几种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填字母)。
A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锌粉冒气泡
C 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涂抹在pH试纸上,测溶液的pH<7
D 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答案】(1)(2)CaCl2与HCl
(3)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应显红色;产生白色沉淀;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4)D
【解析】(1)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作出猜想:氢氧化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若氢氧化钙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溶质为:CaCl2,若氢氧化钙未完全反应,则溶质为:CaCl2与Ca(OH)2,若盐酸过量,则溶质为:CaCl2、HCl,故(C)溶质可能是:CaCl2、HCl;
实验设计:①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酚酞试液不变色,说明不含氢氧化钙,故排除了猜想A,故填: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滴加酚酞溶液应显红色;
②如猜想B成立,则溶质只有氯化钙,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实验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
如猜想C成立,则溶质为氯化钙和HCl,碳酸钠先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待HCl完全反应后,碳酸钠再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故实验现象为:先产生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
交流反思:A、取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在中性溶液中不变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以证明猜想C 成立,不正确;
B、锌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锌与氢氧化钙和氯化钙均不反应,有气泡产生,说明猜想C成立,不正确;
C、氯化钙溶液显中性,盐酸显酸性,若溶质为氯化钙和HCl,则溶液显酸性,pH<7,若测得pH<7,可以证明猜想C成立,不正确;
D、硝酸银与HCl、氯化钙均能产生白色沉淀,无法证明猜想C成立,正确。
7.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
(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
查阅资料:
(1)(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色变为色。
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a点表示的意义是:。
(3)(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
(4)(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
查阅资料: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
;
(交流与反思)
①b点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②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则分析资料及图2和图3可知;向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刚开始是否有气泡产生?(填“是”或“否”)。
c点溶液中的溶质
为(写化学式)。
(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
【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
(2)无;红;HCl+NaOH=NaCl+H2O;pH=7,加入的盐酸恰好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
(3)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4)NaCl、HCl;否;NaCl、NaHCO3
【解析】(1)得出结论1:由上面提供的信息可知,加入紫甘蓝汁液时,溶液显黄色时的碱性比显绿色时强,显绿色时碱性比显蓝色时强,因此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故填: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
(2)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
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a点的pH=7,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故填:无,红,HCl+NaOH=NaCl+H2O;pH=7,加入的盐酸恰好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反应;
(3)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4)交流与反思: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点时稀盐酸过量,因此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HCl,故填:NaCl、HCl;
②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刚开始是没有气泡产生,然后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c点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NaHCO3,故填:否,NaCl和NaHCO3。
8.线上学习期间,斐斐同学在学习之余帮妈妈洗碗。
期间在厨房看到了炉具清洁剂。
围绕最近所学知识,她和小组成员到校后展开了项目化探究。
【项目课题】探究炉具清洁剂的成分
(1)【初步探究】小组成员测定了炉具清洁剂的pH,操作方法是:在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填仪器)蘸取炉具清洁剂溶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比较,读出炉具清洁剂的pH=12。
(2)【查阅资料】炉具清洁剂中的溶质为钠的化合物。
【作出猜想】猜想一:炉具清洁剂中含有Na2CO3;猜想二:炉具清洁剂中含有NaOH。
【实验1:可供选用的药品】①稀盐酸,②稀硫酸,③硝酸钾溶液,④氯化钙溶液,⑤氯化钠溶液,⑥硝酸钡溶液,⑦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2:可供选用的药品】①硫酸铜溶液,②氯化铜溶液,③氯化镁溶液:
【进行实验】取适量的炉具清洁剂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取上层的清液进行下列实验1和实验2
(3)【反思与评价】
上述实验1中可以选用的药品有:(全部都写出,填药品前面的序号即可);
上述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写一个即可)。
(4)【表达与交流】
炉具清洁剂在使用过程中不慎沾在皮肤上,可利用厨房的条件在皮肤上涂抹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