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度下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命题人:高一历史组审题人:高一历史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本堂考试75分钟,满分100分;
3、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使用2B铅笔填涂;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一般认为,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是私有制、阶级、国家、文字和城市等的出现。

但是南美安第斯山脉的文明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埃及文明和玛雅人文明则没有通常所说的城市。

这表明人类早期文明呈现
A.共生性B.多元性C.一体性D.交融性
2.依据下图知识卡片中的内容,可以判断该国是
A.阿拉伯帝国
B.奥斯曼帝国
C.古罗马帝国
D.俄罗斯帝国
3.恩格斯说:“国王是整个封建等级制的最上级,是附庸不能撇开不要的最高首脑,而同时他们又不断反叛这个最高首脑。

”恩格斯评论的封君封臣制度出现于
A.古代的南亚B.中古时期的西欧
C.古代的美洲D.中古时期的西非
4.阿拉伯阿拔斯王朝第七任哈里发麦蒙在巴格达设立了由图书馆、科学院和翻译局组成的著名的学术机
构;他还鼓励学者将原著译为阿拉伯文,其报酬是与译稿同等重量的黄金。

此时,阿拔斯王朝对知识的探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据此可知,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之一是
A.统治者大力支持文化事业
B.巴格达汇集了古典文化遗产
C.麦蒙时代笼络了优良人才
D.哈里发麦蒙具有雄才大略
5.某大洲的土著居民培育了现代人常食用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等农作物,修建了宏伟的金字塔,在天文、数学方面亦有杰出成就,但所创造的文明却毁于近代欧洲殖民者。

他们是
A.苏美尔人B.雅利安人C.古埃及人D.印第安人
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
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地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A.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B.中国四大发明的影响
C.“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
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7.目前使用西班牙语的人口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4.84%,南美洲一共有9个国家把西班牙语作为官方语言。

这主要缘于
A.南美洲国家实施的文化开放政策B.拉丁文化的独特性
C.西班牙语较其他语言更具传播性D.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8.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强调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B.反对宗教信仰,倡导天赋人权
C.提倡人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D.强调科学精神,主张分权制衡
9.马丁·路德翻译的《圣经》对德国乃至整个欧洲都有深刻的影响。

他翻译的目的是“使这类既不懂希伯来语和希腊语、又不懂拉丁语、文化水平较低的读者能用德语看懂《圣经》”。

这一做法
A.推动理性精神繁荣B.促进民族国家的形成
C.强化天主教会统治D.彻底打击了天主教会
10.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颁发捕获敌船许可状;铸造货币;发行纸币”。

这些宪法条文体现了
A.民主共和原则B.三权分立原则C.自由平等原则D.联邦制原则
11.下列材料是某校历史社团整理的关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某国家的史料,据此推断该材料所研究的国家应是
一、新帝国的“旧制度”
(一)“宪法”下的皇权专制
(二)名不副实的帝国议会
二、新帝国的“经济奇迹”
(一)与老工业国同台竞争
(二)无法与经济匹配的殖民地
A.英国B.美国C.德国D.日本
1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序言)中称:“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
条件为转移”;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马克思多次因现实问题的变化暂缓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A.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反复地调整
B.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
C.坚持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D.完整的思想体系逐步形成
13.1907年,革命家章太炎和印度、缅甸、菲律宾、朝鲜等国的革命者,在东京成立了“亚洲和亲会”,规定“在亚洲各国中,如有一国爆发革命,其它会员国应竭尽全力给予直接或间接的援助”。

由此可见,当时的亚洲民族独立运动
A.是由无产阶级负责领导革命B.各国都具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C.实现了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D.各国之间相互配合联合斗争
14.帝国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它们的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

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争夺世界霸权,各国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

这段话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A.历史背景B.交战过程C.战争结果D.战后秩序
15.至今仍然停泊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涅瓦河畔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见证了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辉煌历史。

这次起义
A.彻底结束了罗曼诺夫封建王朝统治B.实现了用和平方式夺取政权的构想
C.推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D.促进了世界各国开始走上联合道路
16.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

”这反映了斯大林模式
A.全面实行余粮收集制B.放弃工业化发展之路
C.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业D.过度强调指令性计划
17.“爱只有施舍,而无所求。

爱只有宽恕,而从不怨恨和报复。

”“用爱的方式而非暴力的方式去感化和唤醒人的内在善性,从而使恶人改恶从善,使犯错误者改邪归正。

”持有此观念的政治家应是
A.卡德纳斯B.桑迪诺C.扎格鲁尔D.甘地
18.1942年,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该同盟A.旨在缓解世界性经济危机B.源于各国意识形态的一致
C.致力于战胜法西斯的侵略D.解决了突出的世界性矛盾
19.下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整体上反映了
年份事件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进一步扩大,苏联红军英勇抗击德军
1941年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
A.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
B.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
C.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
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20.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一览表,表中所示内容共同说明了
名称时间参战国家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经济损失
一战4年多30多个15亿0.3亿3300多亿美元
二战6年多60多个20亿0.6亿4万多亿美元
A.都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B.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C.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D.都是反对德国法西斯的战争
21.1945年10月,联合国成立。

为吸取国联的教训,切实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联合国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全理事会,确立了“关于实质性问题的决议,安全理事会的多数票必须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方为有效”的原则。

这一原则是
A.大国一致B.民族自决C.机会均等D.和平共处
22.某学生制作的手抄报设置了五个栏目,每个栏目的小标题分别是“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德国分裂”“北约成立”“华约成立”。

由此推断,手抄报的标题应该是
A.美苏共同打败法西斯B.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D.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
23.20世纪前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打碎了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对自身的乐观自信。

资本主义不得不加强自我认识,以寻找破解危机的出路。

下表是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控经济的具体措施。

这些措施体现的总体特征是
措施一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城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
措施二制定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措施三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的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措施四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服务开支
A.高度集中B.国家干预为核心
C.自由放任D.以邻为壑,转嫁危机
24.冷战发生后,一些国家希望保持中立,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1961年,在南斯拉夫等国的倡导下,
这些国家的首脑在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

这次会议提出了独立、自主、非集团等原则,标志着
A .反战运动兴起
B .黑人民权运动兴起
C .不结盟运动兴起
D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
25.二战后,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试图对旧体制进行改革。

其共同点在于
A .改变了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
B .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定调整
D .导致了局势失控和国家的解体
26.下图是“福特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示意图”。

图示反映出当今世界发展的特点是
A .世界多极化
B .文化多样性
C .经济全球化
D .社会信息化
27.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若干国家或地区,为了促进经济发展,通过签订条约或协定组
建定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下列国际组织中,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是
A .欧洲联盟
B .亚太经合组织
C .上海合作组织
D .经济互助委员会
28.某班举行历史辩论会,围绕同一历史主题,正反方展开激烈辩论,其辩论的主题应是正方反方
互联网带给人们便利的生活,如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

“一部手机走天下”成为很多人出行时选择的方式。

手机病毒让人防不胜防。

网络安全成为社
会问题。

保护个人隐私变得越来越困难。

A .社会信息化的利弊
B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C .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D .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29.有学者指出,所有强国“都是在‘时间的河流’上旅行,它们‘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指挥’这条河流,
却可以‘多少用些技巧和经验在河上行驶’。

行程的结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华盛顿、莫斯科、东京、北京和欧洲各个首都的政府的智慧。

”进入21世纪,为应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遭遇的严重挑战,下列项中,展示了中国“智慧”的有
①成立世界银行
②成立上海合作组织③设立丝路基金④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0.洪水传说流传至今有好几个版本。

最早在苏美尔的史诗中,只有吉乌苏德拉一家和他船上的动物幸存。

之后在希伯来人的传说中,则是诺亚一家、每种动物雌雄各一只得以留存。

而在古希腊人的传说中,则只留下丢卡利翁和皮拉夫妇。

对此,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已变得模糊不清
B.神话传说自有真正的史实素材,切不可一概抹煞
C.神话传说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才具史料价值
D.神话传说中愈早年代的人物和事迹,愈不可靠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3小题,共40分)
31.(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苏俄政府规定:一切余粮都归国家所有,所有粮食一律由人民委员会负责经营,禁止私人买卖;加速对各工业部门大企业的国有化;凡是雇工10人以上或使用动力机械、雇工5人以上的企业,一律收归国有;由国家对布匹、食盐、火柴、靴鞋、肥皂等消费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严禁私商经营。

材料二苏俄政府规定:农民缴纳粮食税后的余粮及其他产品,可以自由支配;凡工人在5人以下,拥有发动机的小型工业企业和工人数在10人以上,没有机器的小型工业企业,一律停止国有化,并鼓励私人资本创办企业。

——以上材料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世界全史》材料三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到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如果自己国内不能出产生产工具和生产资料……就不可能保证经济上的独立。

停留在这个阶段就等于让自己隶属于世界资本。

——《斯大林全集》(1)分别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政策,并说明苏俄政府对材料一反映的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必要性。

(6分)
(2)根据材料三回答,斯大林制定了什么样的工业化方针?依据是什么?(4分)
32.(16分)世界格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它的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
术。

在1740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1830年,英国已成为“欧洲工业的老师”。

——据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在十九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

——摘编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材料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意识形态诸方面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

“冷战”的起源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课题……中国学者对“冷战”的起源提出了许多有益的见解……“冷战”是美苏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决策机构和决策人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刘金质《关于冷战的几点思考》(1)材料一中英国当时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2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英国能够成为“欧洲工业的老师”的主要原因。

(2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革命性进展”发生在哪一次技术革命期间?(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美国能够“改变世界”的原因。

(4分)
(3)“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冷战”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
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

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材料二国联是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但是,国联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其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当今联合国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下)》材料三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
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6分)
(2)根据材料二,比较国联与联合国的异同。

(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提出的方案。

(2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
1——5BCBAD6——10ADABD11——15CBDAC
16——20DDCBC21——25ABBCC26——30CAADB
31.(10分)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4分)
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再适应形势需要,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分)(2)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

(2分)
依据:苏联是处于资本主义包围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只有建立重工业,才可能保证经济上的独立,才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分)
32.(16分)
(1)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

(2分)
主要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

(2分)
(2)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2分)
原因:科学技术、生产力领先世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分)
(3)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2分)
主要原因:二战后,美苏实力雄厚,势均力敌(或二战后苏联成为唯一能与美国相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美苏在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美苏国家利益冲突(4分)33.(14分)
(1)引起了西欧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文化领域,证明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促使西葡英荷等国走上殖民扩张之路;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促进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大变革时代等。

(6分)
(2)同:都是世界性的国际组织;都是为了促进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

(4分)异:国联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联合国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2分)
(3)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