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运笔的基本笔法
隶书运笔技巧和方法
![隶书运笔技巧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5cf1e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1.png)
隶书运笔技巧和方法
隶书是中国传统书法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韵味和气息。
下面是一些隶书运笔技巧和方法:
1.笔画要挺:隶书的笔画要刚劲有力,不能柔弱,要保持笔画的韵律和节奏。
2.龙飞凤舞:隶书画法比较灵活多变,可以使用龙飞凤舞的笔势,增强书法的韵律感。
3.行书出发:隶书笔画与行书在某些方面有些相似,可以通过行书的训练来提高隶书的掌握能力。
4.多透视:隶书作品要求线条有层次感,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透视,让作品呈现出空间感和角度感。
5.顺藤摸瓜:在隶书的书写中,每一笔每一划的起笔和收笔都要顺藤摸瓜,保持整个书法的连贯性。
6.平稳自然:在运笔时,一定要保持手臂的稳定,笔画要平稳自然,以避免笔画出现颠簸或断裂。
7.勿立勾结:隶书中的各个笔画不应该相立,而应该相连,这样可以使整个书法作品更加流畅自然。
总之,隶书是一门需要长期练习和积累的技艺,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并注重细节的处理和韵律的掌握,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隶书作品。
书法口诀
![书法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387a2b3aaf45b307e8719728.png)
运笔规律:居上,竖钩要短势微弯,上端稍重些,钩被省略,(小字作头时,中间的竖钩改为竖)左右两点与竖钩距离适当,要对称呼应。
组字规律:小字下面展开,小字的两点略近;小字下面没展开,小字的两点略远。
如:尖、尘、少、肖、劣、尚、省、雀等。
2 《口诀》:“小字作底——要出钩。
”运笔规律:竖钩要直、竖要粗壮、要短、左点昂、右点略低,出钩要有力度。
组字规律:小字大小取决于上面的部件:上面的部件多、横向宽、要小,竖要短,左右两点宜近;上面的部件小,横向窄,小要大,竖要长,左右两点宜远。
如:索、景、东、示、京、尔、票、等。
3 《口诀》:“两点悬空——短横斜。
”(斗字旁)运笔规律:两点要协调,上点稍靠右,下点微靠左,两点四不靠,短横要斜,竖用悬针,悬针写得要直而挺拔。
组字规律:居右竖要长,竖起笔略高于左部,与左部靠的紧凑。
如:料、斟、斛、斡、科、蝌、鈄、斜等。
4 《口诀》:“横画要长——撇捺收”、“大字作底——横偏左。
”运笔规律:大字作底,横要长,要偏左,撇要短,捺为长点(捺角低,撇角高)。
组字规律:底横要长,要把上面的部件全都托起来。
大字作底以短撇和反捺居多,少数的字,上部部件小,形窄,下部的撇捺可以展开,但大字底的横要短。
如:类、奕、契、奥、奚、夭、天、奖等。
5 《口诀》:“右点占缝——示字旁。
”运笔规律:上点对下竖、横折撇上仰,斜撇忌过弯,竖用垂露,右点占其缝,在撇和竖画的交接处。
组字规律:右边的部件短,没有向下延伸,竖长;右部出现撇捺、竖弯钩时与左竖等长;右边部件长向下延伸,示字旁竖短。
如:祥、福、祠、禅、视、祝、社、礼、神等。
6 《口诀》:“衣字作旁——两点小。
”运笔规律:写法同示字旁,另加一短撇,短撇和下点要小,要卧在接缝中,下笔易轻、两笔宜小、相应短,注意协调。
组字规律:同示字旁。
如:衫、初、补、被、衲、袪、衿、袜、袖等。
7 《口诀》:“草字作头——分三份。
”运笔规律:横画忌粗,左边的斜竖,应小于和低于右边的撇,横画上部露出的部分适当长,下部相应短,一斜竖一短撇将横基本上分成三等份。
运笔的五个动作
![运笔的五个动作](https://img.taocdn.com/s3/m/be48dec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2.png)
运笔的五个动作运笔是书法创作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也是书法艺术的核心之一。
只有掌握了运笔的技巧和要领,才能够在书法创作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运笔的五个动作是书法创作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五个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一、起笔起笔是书法创作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也是运笔的第一个动作。
起笔的要领是轻重相配,轻的部分要轻松,重的部分要用力,以达到笔锋与纸张的最佳接触状态。
起笔时,手指要尽量放松,以便更好地控制笔锋的力度和角度。
同时,起笔时要注意笔锋的角度和位置,以便更好地控制笔锋的宽度和强度。
二、承笔承笔是运笔的第二个动作,也是书法创作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
承笔的要领是要将笔锋与纸张的接触点保持在一定的角度和位置上,同时要控制笔锋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笔锋与纸张的最佳接触状态。
承笔时,手指要尽量放松,以便更好地控制笔锋的力度和角度。
同时,承笔时要注意笔锋的角度和位置,以便更好地控制笔锋的宽度和强度。
三、提笔提笔是运笔的第三个动作,也是书法创作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
提笔的要领是要将笔锋与纸张的接触点保持在一定的角度和位置上,并逐渐将笔锋向上提起,同时要控制笔锋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笔锋与纸张的最佳接触状态。
提笔时,手指要尽量放松,以便更好地控制笔锋的力度和角度。
同时,提笔时要注意笔锋的角度和位置,以便更好地控制笔锋的宽度和强度。
四、落笔落笔是运笔的第四个动作,也是书法创作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
落笔的要领是要将笔锋与纸张的接触点保持在一定的角度和位置上,并逐渐将笔锋向下落下,同时要控制笔锋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笔锋与纸张的最佳接触状态。
落笔时,手指要尽量放松,以便更好地控制笔锋的力度和角度。
同时,落笔时要注意笔锋的角度和位置,以便更好地控制笔锋的宽度和强度。
五、收笔收笔是运笔的第五个动作,也是书法创作中最基础的动作之一。
收笔的要领是要将笔锋与纸张的接触点保持在一定的角度和位置上,并逐渐将笔锋向上提起,同时要控制笔锋的力度和角度,以达到笔锋与纸张的最佳接触状态。
学毛笔书法如何运笔
![学毛笔书法如何运笔](https://img.taocdn.com/s3/m/dd3650fe26fff705cc170a46.png)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学毛笔书法如何运笔
运笔即用手腕运转毛笔,要学会运笔,应弄清楚指,腕,臂各个部位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那么学毛笔书法如何运笔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学会了执笔,就可以进一步学习运笔。
学习写字,首先要学习点画,点画犹如字的建筑材料。
建造搂阁亭台,不准备好材料,或是准备的材料不合乎质量要求,那搂阁亭台就不会美观坚固。
学书亦然,点画写不好,字也肯定不会美观。
学习运笔,就是学习如何通过笔把墨落在纸上,形成合乎要求的点画。
笔的运动可分为纵面运动和横面运动。
纵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垂直方向的高低运动。
横面运动是指笔与纸面平行方向的前后左右的运动。
纵面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落笔:笔最初接触纸面叫落笔,也叫起笔。
落笔一般较轻,像鸟儿由空中落在枝头上。
落笔是运笔的开始。
顿笔:把笔往下按叫顿笔。
顿笔不可过重,过重了点画就会太肥。
提笔:把笔往起提叫提笔,一般在顿笔之后都要提笔。
提笔如鸟儿将要离地高飞。
横面运动主要有以下几种:
行笔:笔锋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笔,行笔也叫走笔、过笔。
挫笔:笔顿后微提,并向相反方向施加力,使笔尖垂直纸面。
折笔:写点画时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断然改变方向,有意显露棱角叫折笔。
如写横时先向左上方落笔,然后往右下折,写出方棱来,即为折笔。
转笔:笔锋旋转叫转笔,转笔是为了写出不带棱角的点画,如。
硬笔书法运笔发力的技巧
![硬笔书法运笔发力的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e3310d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3.png)
硬笔书法运笔发力的技巧
硬笔书法是指用钢笔或铅笔等硬质笔类写出的书法艺术。
它是我国
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因其技法独特、造型新颖、取材广泛、艺术表现力强而备受青睐。
在运笔发力方面也有一些技巧,具体
如下:
1. 手臂发力:硬笔书法要发掘每个笔画的力量,尽可能多的压榨墨汁。
而手腕只能造成轻微的压力,因此在书写时需要充分利用手臂的力量,从肩部、上臂等肌肉处发力。
2. 控制笔尖:在书写过程中,要通过控制笔尖的角度、旋转方向等方
法来控制笔画粗细,使其符合书写要求。
要充分发挥笔尖的作用,将
墨汁充分挤出,节省纸张使用量。
3. 由深入浅:在书写过程中,要将笔触由深入浅,以保证笔画的稳定
和整洁。
一般来说,先书写字的边缘和轮廓,再填充内部造型,最后
收笔。
4. 运用肌肉发力:不同的笔画需要用不同的肌肉发力方式。
例如直线
笔画需要用手臂的发力技巧,而曲线笔画则需要运用手腕的转动,发
挥手的灵活度。
5. 打开笔尖:在书写时,如果笔尖撞到了纸面,可以通过打开笔尖的
方式来继续书写。
同时,打开笔尖还可以更好地保证字形的连贯性和
整洁度。
6. 确定好书写顺序:在书写前要明确书写的顺序,对于多画笔画的字,应该先从简单到复杂,先画一笔,再画另一笔,以此相加,保证书写
的连贯度和整洁度。
小学生书法比赛硬笔书法写字指导课基本笔画图解
![小学生书法比赛硬笔书法写字指导课基本笔画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7928276879563c1ec5da71f3.png)
注意点: 1、顿笔方向如图, 不能写成一个圆点。 起步阶段, 顿笔可以略长。 用口令的方式可以有效 规范学生的书写: 顿——行——顿 2、顿笔要肯定、干净。 3、行笔要轻快, 不能写得又重又慢。 要提高书写的速度, 就是要提高行笔的速度, 也只有写得轻快, 笔画才流畅。
顿
竖
收
行
笔
要
尖
收
口令:
就显得不干脆。
行笔轻快,
才能保证笔画流畅。
出锋太慢,
撇就无锋。
捺 可以理解为两段 链接处要圆
捺脚 出锋要迅速
起笔顿笔 就显得凝重有力
中间左挺 就显得提拔精神
钩前顿笔 笔画就显得圆润
出锋迅速 钩才能写得尖
口令: 顿——提——
顿 肯定 干净
提 迅速
点的写法: 由轻到重 顿笔即提笔
不能回锋 不能钻成一个圆点
写字口诀
——八个基本笔画
小小一点要点好,学会顿笔很重要; 横要平,竖要直,撇有锋,捺有脚; 提钩要尖折有角,行笔轻快要记牢; 认真练习功夫到,笔画健美字才好。
书法基础-握笔的手法与运笔手法
![书法基础-握笔的手法与运笔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81787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c5.png)
握笔的手法(如何执笔)关于执笔,启功先生说过“怎么舒服怎么来”。
历代书法名家是如何执笔的呢?大多和启功观点相似,因人而异,执笔无定法!但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讲正确的执笔姿势可让我们的书法练习取得更好的效果。
经历代书法家长期书写的实践,认为“五字执笔法”(即擫、押、钩、格、抵)是符合生理机能而又行之有效的正确方法。
简单地说,就是“指实掌虚”四个字。
1、手指实:意思是手指皆需确实的压在笔管上,稳固的持者。
2、手心虚:意思是手掌心不须绷的太紧,适度并足以灵活运笔即可。
3、手背圆:执笔时,手掌背圆弧且上竖的样子(不须硬将手臂托圆,适度足以让手指灵活即可)4、手掌竖:意思是将手掌竖起直立,能使手把笔拿直即是。
唐代唐太宗有言:「指实则筋力平均,掌虚则运用便易」。
手需注意的部份大致如此。
【运笔腕法】1、枕腕:将手腕枕于桌上写字,只靠手掌运笔,范围较小,不宜书写大字。
2、提腕:把手肘枕于桌上写字,范围变大,宜写中字。
3、悬腕:将整之手臂提起,手肘姿势固定,由手掌及肩膀运笔,活动范围大,宜写大字(为三法中最难者)另外执笔时需稳固,支撑点出力,协助运笔,惯力于活动处,保持姿势优美,挺背正视,切记!执笔的松紧自古即有多种论解,求紧者是因为执笔时紧才能拿稳,不使字无力,求松者是因为若拿笔太紧,会使字枯骨尽露,毫无边劲。
拿笔太松,运笔时易脱笔,手上无劲,当然拿不稳;拿笔太紧,则有碍运转,一样不好。
总结起来就是要适度的松紧,即让自己运笔书写是灵活自由即可。
【运笔要领】——起笔与收笔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
无缺峰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
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
上述诸点,应多加练习。
——提笔与顿笔当你在写作时,一个字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
「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
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连着下一笔的笔画。
书法的八个运笔方法
![书法的八个运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77fed3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9.png)
书法的八个运笔方法一、中锋运笔中锋运笔是指笔锋在点画的中间运行,称为中锋运笔,亦即接触纸面的笔毛的运动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相一致。
中锋运笔时,由于蓄于笔毛间的墨汁能随着笔的运行而顺利地注入纸内,因此能写出圆润浑厚,丰满充实的笔画线条。
蔡邕《九势》中云:“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说的九势中锋运笔。
毛笔笔锋呈圆锥状,接触纸面时,其中部最厚,贮墨多,所书线条能给人一种立体感。
但是毛笔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于排笔刷子一样的“扁笔”现象,这时虽然仍属“中锋”范围,但所书线条薄怯枯扁,缺乏“圆笔属纸”的那种圆润感。
因此,用笔的技巧就在于调节笔锋,使其恢复、保持圆锥体状态。
一旦笔毫已开又到无法调节时,就需要用“舔笔”的办法使其变圆。
由于中锋运笔能写出浑圆有力的线条,使其产生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主要的用笔方法。
二、侧锋运笔侧锋运笔是指介于中锋与偏锋之间的运笔方法,这时接触纸面的笔毫方向与笔的运行方向呈约45度左右的夹角。
这个夹角越小越接近中锋运笔;越大,越接近偏锋运笔。
侧锋运笔时所书线条的形态和质感效果介于中锋与偏锋运笔之间。
由于侧锋运笔较随意,有利于承接上一个笔画的笔意,有利于书写速度的加快,古今书法家均大量采用侧锋运笔。
因此,侧锋运笔仍是"合法"的运笔。
但是,历代书家仍主张以中锋运笔为主,侧锋运笔为辅。
当然,是否采用侧锋运笔与所书的字体及书风有一定的关系。
明丰坊在《书决》中说:“古人作篆、分、真、行、草书,用笔无二,必以正锋为主,间用侧锋取妍。
分书以下,正锋居八,侧锋居二,篆则一毫不可测也”。
不过,这亦仅大概而言。
清金农曾自创“漆书”,横画居然笔笔偏锋,扁如排刷,突破了书家只用中、侧锋运笔的禁区,并自创新貌,就是一个特例。
行草书运笔时用偏锋过渡,紧接着以中、侧锋相承,既可省去笔笔换锋的麻烦,又可以变换一下趣味。
笔画过于单一纯正反会显得单调。
三、露锋起收(一)露锋起笔。
所谓露锋起笔是指起笔时笔锋表露在点画外面的起笔方法,亦称为直下起笔、搭锋起笔。
书法入门:笔法的侧峰运笔
![书法入门:笔法的侧峰运笔](https://img.taocdn.com/s3/m/de6c2b3a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0.png)
侧锋运笔是介于中锋运笔和偏锋运笔之间的⼀种运笔⽅法。
也就是说从上往下投视,笔毫⽅向(中⼼线)与运⾏⽅向(笔画中⼼线)呈45度左右的夹⾓时,这种运笔⽅式叫侧锋运笔
侧锋运笔所书写的笔画线条的质感也处于中锋运笔与偏锋运笔之间。
笔毫⽅向与运⾏⽅向的夹⾓⼩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中锋效果;笔毫的⽅向与运⾏⽅向的夹⾓⼤于45度时,笔画的质感接近偏锋效果。
侧锋运笔⼤量运⽤于⾏、草书中,不过,颜真卿的楷书横画常⽤此法。
⽑笔在纸上运⾏时⼤致有以上这三种状况、不同的书体,对运笔的要求也不相同。
篆书纯⽤中锋;⾪书、楷书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书、草书以中锋、侧锋为主,偏锋偶尔为之。
由于笔毫是柔软的,因此有时落笔处于偏锋状态,要在运⾏过程中将笔毫逐渐理顺调节成中锋。
运笔的关键在于会使⽤中锋,会调节笔锋,令其保持中锋运笔,这就是笔法。
书法运笔技巧口诀教程
![书法运笔技巧口诀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04906d4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9.png)
书法运笔技巧口诀教程
书法运笔技巧口诀教程:
横平竖直,撇捺有致。
——这个口诀强调书写时要注意横线和竖线的平直,撇和捺的顺畅有力。
点画相连,造型自然。
——这个口诀指导书写时要遵循点画相连的原则,以创造自然流畅的字形。
用笔轻重不同,意境立体不同。
——这个口诀提醒我们在书写中注意用笔的轻重变化,以营造丰富的艺术效果。
以柔克刚,变化多样。
——这个口诀表明运笔技巧应该灵活多变,通过掌握不同用笔手法来达到丰富的效果。
墨色浓淡,层次分明。
——这个口诀强调墨色的浓淡变化对于书法作品的层次感很重要。
快中求稳,慢中见神。
——这个口诀提示我们在快速书写时仍要保持稳定,而慢练则能看到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
这些口诀教程只是书法运笔技巧中的一部分,还有更多技巧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体验。
书法教程-毛笔楷书
![书法教程-毛笔楷书](https://img.taocdn.com/s3/m/1db1087b4b73f242326c5f1a.png)
书法教程第三篇毛笔楷书第一课 运笔法运笔法指的是如何使毛笔的笔锋在汉字的笔画中,按照一定的法则运行的方法和技巧,通常又称 “用笔”或者 “用笔法”。
用笔是学习书法的关键,所以,古人有 “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的说法。
本课从中锋与侧锋、起笔与收笔、提笔与按笔、方笔与圆笔、藏锋与露锋、转锋与折锋以及用笔的轻重快慢七个方面介绍运笔的基本要求。
一、 运笔的基本要求用毛笔书写汉字,每一笔画可分为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步骤。
1.中锋与侧锋毛笔的笔头分主毫和副毫,主毫又称主锋或中锋;副毫又称侧锋或偏锋。
书法要达到笔画的立体美,就必须用中锋行笔。
中锋行笔就是使笔头的中心锋芒尖始终运行在笔画的中心线上,即古人所说的 “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中锋行笔书写出来的笔画墨匀圆润,具有立体质感。
所以,古人笪重光在 《书筏》中说:“能运中锋,虽败笔的法则,中锋运笔如图3-1( a )所示。
与中锋相对立的是侧锋。
所谓侧锋,是指运笔时,毛笔的笔尖主锋不在汉字笔画的中心线上运行,而是偏向一旁或一侧,侧锋运笔如图3-1 ( b )所示。
用侧锋写出的笔画扁平浮薄,墨迹不匀,初学者要尽量避免。
图3-1 运笔中锋与侧锋是既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种运笔方法。
古书上有 “凡书要笔笔中锋”的说法,其实也不尽然,具体要看侧锋形成的原因。
一种是书者用笔失控形成的,叫败笔;另一种是书者有意识而为之。
后者或由偏转中,或由中转侧,笔画爽健利落,圆厚与活泼相间,这是一种书法美的追求。
历代有卓识的书法家都主张中锋立骨,侧锋取妍,以中锋为主,侧锋为辅,达到 “正锋取劲,侧锋取妍”的艺术效果。
2. 起笔与收笔起笔就是汉字书写时一个笔画的开始,收笔就是一个笔画的书写结束起笔与收笔是中国书法表现笔法最明显的部位。
历代书法家形成了大同小异的基本法则,即欲右先左,欲下先上;以藏为主,藏露结合;以逆为多,逆顺相杂。
起笔与收笔的几种运笔法如图3-2所示。
图3-2 起笔与收笔3.提笔与按笔提笔与按笔是运笔过程中使笔锋作上下运动,而造成汉字笔画富有书法美的细与粗、轻与重的用笔技法。
颜真卿的基本笔法
![颜真卿的基本笔法](https://img.taocdn.com/s3/m/61d3c8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8.png)
颜真卿的基本笔法
颜真卿是中国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风格独特,基本笔法也别具一格。
以下是颜真卿基本笔法的详细描述:
1.起笔处有方、圆、尖的不同笔触,展现出丰富多变的形态。
2.运笔过程中,笔锋从向下变为向右沿着点画的中线运行,展现出平直而
有力的线条。
3.竖画(悬针竖)要写得粗壮有力,通常都有4/5才提笔,以展现出挺拔
的姿态。
4.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以展现出稳
健、活泼、死板的特点。
5.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
过程衔接自然。
6.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有时则写成圆中有
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7.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有时也似钩未钩,含蓄深沉。
这些基本笔法是颜真卿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独特书法风格的基础。
颜真卿的书法作品以其雄浑豪放、气势如虹的风格而著称于世,而这些基本笔法正是他实现这一风格的关键所在。
书法运笔的基本笔法
![书法运笔的基本笔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0e57a24b73f242336c5ff8.png)
书法运笔常见的笔法和运笔的要领
按照笔锋的运行轨迹划分为11种。
1、逆锋:
起笔时反向入笔,然后再折回行笔,把笔锋藏在笔画之中,即“逆入平出”。
要领是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
2、回锋:
收笔时把笔锋按原路返回,藏于画中,做到有往必收,无垂不缩。
3、转锋:
转锋是写出圆的点画的运笔方法,转已成圆。
笔毫触纸后,笔锋圆转回旋,写出没有方折棱角的点画的笔法。
4、折锋:
是写出方的点画的运笔方法,折以成方。
5、xx:
就是笔锋内藏,此笔法和藏头露尾是一个意思。
要领是起笔逆锋,收笔回锋,锋芒内藏而不露,作用是藏锋以包其气,包全笔画的锋头,使之圆润气活。
6、露锋:
笔锋外露,一方面表达笔画之间的承上起下,相互呼应,另一方面也体现用笔的劲健充分显露出笔画的神韵,露锋以纵其神。
7、顺峰:
顺峰与逆锋相反,指的是入笔时顺着笔画的轨迹而行,笔锋外露以显其流动顺畅,纵横驰骋,一泻千里,一气呵成的势态。
8、中锋:
也叫正锋,指的是笔锋的运行时始终处于运行方向的后方,藏于墨迹(线条的中心),即藏头,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9、侧锋:
是指笔锋在运行过程中不在点画的正中心线上而是稍偏向一侧。
10、偏锋:
是指笔锋在运行的过程中偏向点画的一边,也叫扁锋。
11、铺毫:
是将笔毛散开,一般用在起笔之后行笔之前。
硬笔书法运笔轨迹
![硬笔书法运笔轨迹](https://img.taocdn.com/s3/m/a2aaa2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ae.png)
硬笔书法的运笔轨迹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它涉及到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等各个环节。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硬笔书法运笔轨迹的要点:
1.起笔:在书写硬笔书法时,起笔是关键的一步。
起笔要稳,不能过重或过轻。
一般而言,起笔应该稍微重一些,然后逐渐过渡到行笔的轻细。
2.行笔:行笔是运笔过程中的主体部分。
在行笔过程中,要注意控制笔画的粗细
和方向。
一般来说,笔画应该逐渐变细,并且要保持一定的弧度或斜度,以增加书写的韵味和节奏感。
3.收笔:收笔是硬笔书法运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收笔时,要注意控制笔
画的力度和方向,使收笔自然、流畅。
一般来说,收笔应该稍微重一些,然后逐渐过渡到停顿,以增加书写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总之,硬笔书法的运笔轨迹是一个需要不断练习和掌握的过程。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体会,可以逐渐掌握运笔的技巧和规律,提高自己的硬笔书法水平。
毛笔的运笔方法---起笔、行笔和收笔
![毛笔的运笔方法---起笔、行笔和收笔](https://img.taocdn.com/s3/m/956fbb55cc175527072208e5.png)
3、学生练习
1、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2、媒体出示要点图片。生生互相点评,寻找不足和差距,互促共进。
3、教师再次示范。小结。
4、运笔点拨
运笔的方向与五指执笔法密切相关,执笔中的压、钩、格、抵等就控制着左右纵横和最后进退的运动。笔的纵向运锋,就是指笔锋与纸面成垂直的关系,所有提笔、蹲笔、顿笔都是垂直方向的上下运动。笔的横向运动,是各种横向的延伸运笔,表现在用笔上就有抢笔、行笔、挫笔、衄笔、翻笔、绞笔等。概括地讲笔的纵向运动是指提按,而提按要注意轻重相宜,笔的横向运动是指伸展,而伸展要注意粗细变化。清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中说:“凡书要笔笔按,笔笔提,辨按尤当于起笔处,辨提尤当于止笔处”。又说:“书家于‘提’、‘按’二字,有相合而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
方笔、圆笔
方笔与圆笔是笔画的二种不同形态,一般来讲以有棱角者为方笔,无棱角者为圆笔。方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顿笔方折”的方法形成棱角,即“折以成方”,给人以刚健挺拔、方正严谨之感,魏碑大多用此方法形成棱角分明,锋颖犀利的点画线条。此外如欧阳询、柳公权的楷书中,特别是在笔画的转折处也常用此方法。圆笔是在点画线条的起止转折上,运用“提笔圆转”的方法形成圆润之势,使之不露筋骨,内含浑厚遒劲,即“转以成圆”。初学者注意学方笔时,切勿将点画写得象刀切似的方整,这样就会变得僵硬。而学圆笔时,切勿将点画写得象鹅卵石似的光滑,这样就会变得油滑。要了解方笔与圆笔是不同的用笔方法所产生的形式。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缀法第二十一》中有段对方笔、圆笔的论述较生动,他说:“该举其要,尽于方圆。操纵极熟,自有巧妙,方用顿笔,圆用提笔。提笔中含,顿笔外拓。中含者浑劲,外拓者雄强,中含者篆之法也,外拓者隶之法也。提笔婉而通,顿笔精而密,圆笔者萧散超逸,方笔者凝整沉着。提则筋劲,顿则血融,圆则用抽,方则用挈。圆笔使转用提,而以顿挫出之。方笔使转用顿,而以提挈出之。”康有为这段话不仅讲了方笔、圆笔的用笔方法,而且讲了各自的不同形态,初学者可作参考。另外,初学者也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方笔、圆笔在一种字体中没有绝对的区分,既不可能绝对的方笔,也不可能绝对的圆笔,而是以谁为主。如颜真卿的楷书《勤礼碑》以圆笔为主,但偶尔也用方笔。欧阳询的楷书《九成宫》以方笔为主,但有时也用圆笔。
书法的笔法
![书法的笔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755d25f18583d049645973.png)
书法的笔法——运笔笔法就是使用毛笔的方法和技巧,古人亦称用笔或运笔,即用笔毫在纸上运行。
毛笔在纸上究竟应该处于怎么样的状态来书写比较理想?这是书法技法的关键,也是笔画写得好坏的最基本的法则规律。
笔法是我国书法理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据传早在东汉时期,蔡邕(yong)就著有《笔诀》传世,并一直被书家视为至宝引用至今。
笔毫在纸上运行或笔锋运动的形式,是指笔毫锥体在书写时所进行的各种运动。
一切运动都是在三维空间进行,如上下移动(提按)、平面移动、旋转等;同时伴随着时间范畴内进行的变化,如疾、涩、迟、留等。
用笔方笔法包含笔的笔锋使用部位、笔毫与表现载体的接触部位、笔的竖立程度、笔锋在笔画中所处的位置、笔的上下运动、笔的平面运动和笔的转动状态、笔的运行方向、笔的运行速度等。
用笔方法是由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来体现的。
一、用笔的分数毛笔的笔头,主要由笔锋和副毫组成。
所谓笔锋,是指笔头中心一簇长而尖的部分(也称笔心),所谓副毫,是指包裹在笔锋四周的一些较短的毛。
在运笔过程中,笔锋与副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笔锋是笔毫中最富有弹性的地方,它决定着笔画的走向和力度,所以有“笔锋主筋骨”之说。
但是光有筋骨而无血肉的毛笔字是不美的,所以历代书家在书写时都不是单用笔锋的(而且笔锋与副毫也无法截然分开),而须兼用副毫。
副毫控制着笔画的粗细,副毫与纸的接触越多,笔画越显丰满,故又有“副毫丰血肉”之说。
书家在运笔过程中,总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来协调运用笔锋和副毫的。
看重筋骨,以瘦劲为美的人,就少用副毫;而既重筋骨又重血肉,以丰腴为美的人,就必然多用副毫。
毛笔的笔头,按其部位大体又可分为三部分(见图):笔尖(锋颖处)、笔肚(中间部位)、笔根(与笔杆相接处)。
再把笔尖至笔肚的那一部分分成三等分,靠笔尖的三分之一这一段就称一分笔,从笔肚到笔尖这一段称三分笔,靠笔尖的三分之二这一段称二分笔(见笔位图)。
显然,显然,使用一分笔书写,笔画就显得轻盈、灵动、纤细、瘦劲。
毛笔运笔方法
![毛笔运笔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8e986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f.png)
毛笔运笔方法毛笔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笔的运笔方法直接关系到书法作品的质量,因此学习毛笔运笔方法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基础技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毛笔的运笔方法。
首先,毛笔的握法非常重要。
正确的握笔姿势能够让你更加自如地运笔,提高书法作品的质量。
握笔时,应该让毛笔的笔杆与掌心成45度角,食指和中指自然分开,拇指稍微用力,其余三指轻松自如地握住笔杆。
这样的握笔姿势既能够保持笔尖的稳定,又能够让你更加自如地运笔。
其次,毛笔的用笔力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书法作品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用笔力度的掌握。
在毛笔书法中,用笔力度分为重、中、轻三种。
重笔是指用笔时施加较大的力度,中笔是指用笔时施加适中的力度,轻笔是指用笔时施加较小的力度。
在运笔时,要根据书法作品的要求和自己的掌握程度来灵活掌握用笔力度,使得每一笔都能够达到最佳效果。
再次,毛笔的运笔方向也是需要注意的。
毛笔书法中的运笔方向分为横、竖、撇、捺、提五个方向。
在运笔时,要根据书法作品的要求和自己的掌握程度来准确把握运笔方向,使得每一笔都能够有力度、有节奏地书写出来。
最后,毛笔的提笔收笔也是毛笔书法中的重要环节。
在书写时,提笔和收笔的动作要轻缓、平稳,不要有急躁的情绪。
提笔时要适当停顿,让笔尖离开纸面,收笔时要适当停顿,让笔尖平稳地落在纸面上。
这样可以使得每一笔都有起伏、有节奏地书写出来。
总的来说,毛笔的运笔方法是毛笔书法中的重要内容,学习好毛笔的握法、用笔力度、运笔方向、提笔收笔等技巧,对于提高书法作品的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希望每一位书法爱好者都能够认真学习毛笔的运笔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软笔书法的8个运笔技巧
![软笔书法的8个运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cf60ffd70242a8956bece479.png)
软笔书法的8 个运笔技巧
学书法,先学笔法。
要使书法的点线富有变化,必先讲究执笔。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软笔书法的8 个运笔技巧,欢迎阅读。
1、折笔
方笔多用折笔。
折笔最初是两笔写成,一横一竖,而后演化成笔锋的翻转,从而显出棱角方正,使字体富有方劲刚健,痛快遒劲之势。
2、提笔
书法上的提按是相对的,笔锋有粗细,根据笔画的需要需有提按。
因此,提与顿是相对而言的,互为依存的。
提笔大多用于横画的中间及字的转折连接处、露锋出锋时。
即前人所说:“密处险处用提”。
注意“提”不要过虚、过细。
3、驻笔
驻笔的用笔力量小于顿与蹲。
在运笔很短的转换间隙使用,即稍停,力到纸面即可。
这样驻笔一下,是为了准备下个笔势的开展。
如横划的起笔、收笔之前都要顿,在顿之前先要稍停驻一下笔,然后再铺毫按顿。
其它如转折处顿笔前,捺笔顿笔出捺前都要驻笔,以蓄势为顿笔作先导。
清代蒋和曾说:驻,不可顿,不可蹲,而行笔又疾不得,住不得,迟涩审顾则为驻。
4、顿笔
顿笔相对于按笔,根据笔画的需要,用力下按,所谓力透纸背者为顿。
字的收笔处或转折处常用顿笔,其顿的力度大于蹲笔与驻笔。
在书写过程中提与顿时常交错使用,有时提在前、顿在后,有时是先顿后提,所以要注意协调性,提按顿笔在行草中交互使用更是密切,正是由于提与顿的交互使用才形成了点画线条的轻重粗细变化。
5、衄(nǜ)笔。
书法运笔的四种笔法
![书法运笔的四种笔法](https://img.taocdn.com/s3/m/c88faec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a6.png)
书法运笔的四种笔法
书法是一种艺术,它有四种主要的笔法,这些笔法都有各自的特点。
第一种笔法是“点画结合”。
这种笔法是在书写中,点和画结合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
这种笔法要求写字人有细心认真的精神,能够掌握点和画的力度,使笔画显得自然流畅。
第二种笔法是“颤抖连绵”。
这种笔法着重于笔画的颤抖感,要求写字人在书写时,笔划有灵性,有弹性,在连绵之间可以有变化,形成节奏感和韵律感。
第三种笔法是“骨韵肉理”。
这种笔法要求写字人掌握把握笔的力度,既要有骨韵,又要有肉理,使字体线条清晰、饱满、有力度。
书写时要注意strokes的起、中、停顿的顺序。
第四种笔法是“水墨自然”。
这种笔法强调自然流畅,讲究点、画、线的变化和协调。
它注重笔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既要写出字体的形态,也要写出墨色的韵味。
总之,四种笔法都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只有熟练掌握并合理运用,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运笔常见的笔法和运笔的要领
按照笔锋的运行轨迹划分为11种。
1、逆锋:起笔时反向入笔,然后再折回行笔,把笔锋藏在笔画之中,即“逆入平出”。
要领是欲下先上,欲左先右,欲右先左。
2、回锋:收笔时把笔锋按原路返回,藏于画中,做到有往必收,无垂不缩。
3、转锋:转锋是写出圆的点画的运笔方法,转已成圆。
笔毫触纸后,笔锋圆转回旋,写出没有方折棱角的点画的笔法。
4、折锋:是写出方的点画的运笔方法,折以成方。
5、藏锋:就是笔锋内藏,此笔法和藏头露尾是一个意思。
要领是起笔逆锋,收笔回锋,锋芒内藏而不露,作用是藏锋以包其气,包全笔画的锋头,使之圆润气活。
6、露锋:笔锋外露,一方面表达笔画之间的承上起下,相互呼应,另一方面也体现用笔的劲健充分显露出笔画的神韵,露锋以纵其神。
7、顺峰:顺峰与逆锋相反,指的是入笔时顺着笔画的轨迹而行,笔锋外露以显其流动顺畅,纵横驰骋,一泻千里,一气呵成的势态。
8、中锋:也叫正锋,指的是笔锋的运行时始终处于运行方向的后方,藏于墨迹(线条的中心),即藏头,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9、侧锋:是指笔锋在运行过程中不在点画的正中心线上而是稍偏向一侧。
10、偏锋:是指笔锋在运行的过程中偏向点画的一边,也叫扁锋。
11、铺毫:是将笔毛散开,一般用在起笔之后行笔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