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新课标II卷生物解析(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高考新课标II卷生物解析(二)
新东方在线于涛
在2016高考新课标II卷生物解析(一)中,新东方在线于涛老师为考生们详细讲解了新课标II卷生物的选择题,现在为各位考生带来解答题的详细分析。
【真题】
29.(10分)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B组(40℃)和C组(40℃),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
学科.网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原因是。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其特性有(答出两点即可)。
【于涛解析】
今年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图象的解析,我们来看一下题,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
的影响有三个试验组,A组是20度,B组是40度,C组是60度,监测各组在不同时间内的产物程度,其他条件相同。
咱们主要看一下,首先大家看一眼图象中可以用化学的知识,咱们都知道,化学中讲化学平衡的时候,我先拐线平衡,在40度的时候它先拐了,也就是反应速率是最快的,第一空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应该是40度这组,就是B组。
第二问T1之前,如果A组的温度提高10度,A组是20度,咱们可以看到,A组当中它到达了最高酶活性吗?没有。
所以再提升10度是30度,也未到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所以A组酶粗话反应速率将会升高而且会加快。
接下来看第三问,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两倍量,其他条件不变,C组的产物总量怎么办?并说出起原因。
大家可以分析一下,60度的时候咱们可以分析一下,大家都知道酶是一种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它只改变反应速率,它改变产物量吗?或者是产物的浓度吗?并不改变。
所以正常的应该是60度酶如果是正常条件下,跟20度、30度在一条直线上,这个图说明60度有部分酶活性降低了,或者是在温度60度的时候,部分酶会丧失,或者是灭活了。
如果再往里加底物,C的总量变不变?高温的时候酶就已经失去活性了,再添加底物,它的浓度或者是产物的总量也是不变的。
第四问很简单,考了一个酶的性质,酶的化学本质大多数为蛋白质。
大家只要答出高效性和专一性,条件比较温和,答案出去两点这个题就给分了。
29题主要考察的是关于咱们所说的细胞分子组成与结构模块,高考选择题中出得比较多的选择题,今年是以大题的形式来进行考察学生对图象的分析。
【真题】
30.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填“A”“C”或“E”)。
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再到达突出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
【于涛解析】
第30题,正常的应该是考动物模块,动物模块主要是体现内环境,神经调节、体外调节和免疫调节。
很有意思的是,去年咱们30题也考了一个关于神经的,这几年可以分析一下,2015年考虑的是甲状腺激素、体液,2014年考了关于神经,2016年考察的是神经方面有关的知识。
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第一问,大家可以从图当中,哪个物质有A、C、E?周而复始的一个物质就是C,大家看到考察的对象是什么来进行回答,所以这个空能循环利用的就是C这种物质。
接下来咱们看一下生物书的19页,19页当中可以看到相关信息中最后一行,是一氧化氮,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如果体量够的话也可以了解。
一样花旦是一种无机物,可能明年或者后年这几年模拟题中,可能会流行一种题,问你神经机制都是有机物吗?不一定,可能是无机物。
要注意这个知识点,一氧化氮属于无机物。
继续往下看,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圈中有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是什么?通过包土的形式,然后是一个持续兴奋过程。
第三问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持续的什么,如果神经机制不被酶灭活会持续兴奋和抑制,感觉自己好像对了,但是乙酰胆碱可以做兴奋性神经
递质,所以它应该是持续兴奋而没有抑制,这个空出得还是陷阱比较多。
【真题】
31.(8分)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填“浅绿色”、“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 )。
【于涛解析】
第31题,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蹂践性可随着二氧化碳增高来变化,这就是传说中的水溶液。
同学研究的是某种水草的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的试验,用少量的碳酸氢钠和BTB+水制成蓝色溶液来观察,这个溶液中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可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假如至7支试管中,其中6支是加入水草,另外一个不加水草。
这道题考察的是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以合理的判断表格中的一些信息。
第一,本实验中50分钟后,1号试管中德溶液呈浅绿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什么引起的,大家思考一个问题,这里边大家看2试管和1试管,1属于空白试验,2和1的不同是在于遮光,遮光只进行呼吸作用,然后接下来可以发现3-7号试管主要改变的是随着灯光的距离,由远变近的话,咱们颜色逐渐变蓝,变蓝说明什么?二氧化碳溶度逐渐变少,有光就有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2-7号试管的试验结果是由于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的,这个空我们填光和作用和呼吸作用。
接下来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可不可靠?是可靠的。
因为它的颜色是逐渐变蓝的,说明光和作用是逐渐变强的。
接下来咱们看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遮光了应该是指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释放二氧化碳的,二氧化碳如果多的话是不是应该变成黄色,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是遮光呼吸作用产品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使BTB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接下来是5号试管中溶液颜色在光照前后的变化说明什么,刚才咱们已经分析了3-7号试管进行对比是越来越蓝,说明二氧化碳越来越少,越来越少说明进行光和作用了,水草应该是光和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把试管内的二氧化碳进行一个利用。
【真题】
32.(12分)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
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
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一次为。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与比例为。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
【于涛解析】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还有果肉的黄色和白色属于两对相对性状,里面用Dd和Ff表示,且不利遗传。
利用三种植物不同基因个体进行分析,这里边咱们可以看第一组有毛、白肉和无毛的黄肉之比是什么?有毛和无毛咱们说了,这里边可能是1:1的管件,第二组是无色黄肉B和无色黄肉C,说明它可能是一个纯合的,有毛白肉和无毛黄肉进行对比的话,全部为有毛的说明有毛为显性,而白肉和黄肉杂交的话生成的黄肉,所以黄肉是碱性的,得出一个结论,第一文档中可以判断谁是显性的,有毛是显性的,而黄色和白色当中应该是黄色的。
有毛白肉A与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形可以代入来进行验证,可以通过第二组来进行判断,是全部为无毛果肉,无毛得到的是黄肉,这里边可以判断,到底谁是重合的咱们可以在前边验证。
一个是有毛的Dd和Ff,就能得到一个测角。
接下来把基因型代入就可
以,无毛黄肉的大B自交,里边只有大小F相当于自交,咱们得出无毛黄肉比无毛白肉是3:1。
接下来试验三中的自交下一代的表现形,试验三当中Ad、ff和Dd、Ff,得到的子代是Dd、Ff。
比较熟悉的比较还是9:3:3:1。
第五个试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形有,实验2也是1:1,应该属于杂交的过程。
【真题】
40.[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学科.网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
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 ) 的方法。
②代表的过程是。
(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的稳定性会降低。
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
(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养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 )
【于涛解析】
最后一道题,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的二倍体的流程。
里边问的性染色体没说男性还是女性,咱们写XX或XY,过程一表现去除细胞核,该过程要在卵细胞的培养至M2-2中期进行,这时候适合采用什么方法?这个是书上的,在体细胞核移植的时候,卵细胞去核在显微操作过程中去除卵子细胞的细胞核,答案是显微操作显微去核法。
二代表的过程还是比较直观的,早期胚胎到代孕个体,就是一个胚胎移植过程。
经过多次传带后,供体细胞中什么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择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这里边选修三第45页中提示细胞通常在十代以内,保持细胞的二倍体核形。
这道题选择的是构体细胞中二倍体稳定性会降低,也就是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会降低。
接下来第三问,若获得克隆动物和个体动物形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角度来分析,其原因是什么?供体是细胞核,这是主要的遗传物质,这道题从什么角度分析?从克隆动物部分基因来自于细胞质的遗传,这种角度来回答这个空,大家可以填克隆动物部分基因,第四个与克隆羊多离培养成功率一样,其他动物的培养成功也证明了什么?也证明了已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所以40题选修三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如果你对课本不熟悉的话,去核采用的方法,或者是供体细胞中采用什么体系,这两个空你可能答的不是很顺手,因为你答的书本一些小知识是否有兴趣。
以上就是关于2016高考新课标II卷生物试题的解析,我们也会在后续继续为广大考试第一
时间带来其他科目的名师权威解读,希望大家持续关注。
最后,新东方在线祝愿广大2016高考考生取得优异成绩,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