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烟台莱州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
中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1.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
(《十五夜望月》)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
(3)_______________,险躁则不能治性。
(《诫子书》)
(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
(《陋室铭》)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_______________。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情景默写
2.诗文理解
读经典诗文,品忧乐情怀。
“①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中有李商隐的无限思念;“采菊东篱下,①_______________”中有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闲适自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刘禹锡对世事变迁的豁达乐观。
三、选择题
3.下列句子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举止优雅”“学识渊博”“翠色欲流”“旭日初升”都是主谓短语。
B.春天到了,掖县广场上桃花啊、杏花啊、玉兰花啊,都开满了枝头,吸引了许多市民前来观赏。
一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C.“在中国文化中,梅花有着傲霜雪的品格。
”一句中,“傲霜雪”是定语。
D.“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取得了辉煌成就,更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
”这个句子是并列复句。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个争夺遗产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如同一面镜子,折射社会的人情冷暖,让人叹为
..
观止
..。
B.他准备十分充分,对各种数据更是信手拈来
....,详细地为大家介绍了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
C.气象部门回应说,这几天的晴好天气只是短暂回归,周日起又将有两股冷空气接踵
..
而至
..。
D.这里原来是风沙肆虐的不毛之地
....,面临着沙进人退的生存危机,而今已经山青水绿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其中餐桌外的浪费就高达700亿斤,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左右。
B.这场英模报告会后,全市上下迅速掀起了追赶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
C.我们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表层含义,更要透过文字进入作品意境,体验阅读的快乐。
D.加快推进“绿色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居住环境整治,是能否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条件。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持节云中”和“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中的“节”都是指符节,即皇帝派遣使者或者调动军队的凭证。
B.“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旧时每晚八时左右,打鼓报告初更开始,称为“定更”。
C.我国古代对有些年龄有特定称谓,“志学之年”指十五岁,“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D.古代对人的称谓常用到敬辞、谦辞,用于自谦的词有“愚”“卿”“鄙人”等。
四、综合性学习
7.阅读非连续性文本后答题。
材料一
汉字历史悠久,其形体经过了多次演变。
甲骨文,商朝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这种文字虽已较完备,但是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是现在大家公认的汉字系统的前身。
金文,商、周时期刻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其形体结构比较成熟。
小篆,秦朝通用的标准字体。
其笔法曲线较多,直线较少。
隶书,汉朝通用的文字,它的出现,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草书,大约始于汉朝初期。
开始称为“草隶”。
汉末后出现“今草”。
楷书,最初产生于西汉民间,盛于东晋。
行书,大约出现于东汉末年。
它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这种字体讲究运笔轻松便捷,字的点画之间相互牵连,有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汉字形体的演变,总体上是由繁复趋于简约,由象形性趋于符号性。
(摘编自《汉字演变500例》)材料二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
一个字,一个读音,一个偏旁部首,甚至一个笔画,都yùn()藏着古老的文化和深厚的内涵,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如“美”,含有中国人有关审美观念的信息,上面是“羊”,下面是“大”,合而为“羊大为美”,意为大羊肥羊就是美的。
在古代,羊和人的衣、食等关系密切,这反映出中国早期关于美的认识是和人的生命活动联系在一起的。
使用汉字的人,往往觉得这套符号很亲切。
很多汉字似乎在向人诉()说一个个故事,有些甚至是文化活化石,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捷径。
摘编自《中国文化亮点通俗读本》)材料三
汉字书法始终是与汉字联系在一起的。
它是沿着汉字字体的演变而发展的,可以预见,今后汉字书法无论怎样发展,都离不开汉字。
汉字书法之所以能成为一种造型艺术,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的文人。
他们用变化万千的线条塑造汉字的个性形象,通过全身心的“书写”体验生命的律动和激情,使汉字超越了传播信息的功能而升华为艺术。
追求书法之美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一字难求”“墨宝”成为书法艺术珍贵的代名词,人们用尽一切华美的词藻赞颂书法作品。
(摘自《书法的故事》)(1)完成材料二中的填空,根据拼音写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yùn( )藏诉.( )说
(2)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骨文有许多字的笔画和偏旁尚未完全定型。
金文的形体结构比甲骨文更成熟。
B.隶书为后来的楷书奠定了基础,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C.汉字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有些汉字是我们了解历史、了解文化的重要途径。
D.中国文人在汉字形体历次演变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使汉字成为一种艺术。
(3)请参照材料二中列举的例子,从下面两个字中任选一个,解读该字的文化内涵。
①信①孝
五、选择题
8.下列对相关名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情节曲折,其中真假美猴
王、拳打镇关西、车迟国斗法,女儿国遇难等故事极其精彩。
B.《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
C.《骆驼祥子》中虎妞难产而死是压倒祥子的最后一根稻草,此后,祥子便屈服于命运,成了好占便宜、麻木潦倒的行尸走肉。
D.保尔挺过手术后,在妻子和母亲等人的支持下,重新返回革命队伍,投入到修筑铁路的革命工作当中。
六、名著阅读
9.资料小组从名著中找到有关于“兔”的情节,同学们对此各抒己见,请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
小语:我觉得《西游记》中关于兔子的描绘很精彩。
寻至绝顶上窟中看时,只见两块大石头,将窟门挡住。
土地道:“此间必是妖邪赶急钻进去也。
行者即使铁棒捎开石块,那妖邪果藏在里面,呼的一声,就跳将出来,举药杵来打。
行者轮起铁棒架住,唬得那山神倒退,土地忙奔。
那妖邪口里囔囔突突的,骂着山神土地道:“谁教你引着他往这里来找寻!”他支支撑撑的,抵着铁棒,且战且退,奔至空中。
正在危急之际,却又天色晚了。
这行者愈发狠性,下毒手,恨不得一棒打杀,忽听得九霄碧汉之间,有人叫道:“大圣,莫动手!莫动手!棍下留情!”
玉兔①______(简述情节:在哪儿干什么),想诱取唐僧元阳,后被悟空识破,太阴星君把玉兔收走。
小文:《西游记》的描绘是不错,但我觉得《水浒传》中关于兔子的描写颇有特色。
约行了数十里,天色渐渐微明,去那露草之中,赶出一只白兔儿来,望前路去了。
李逵赶了一直,笑道:“那畜生倒引了我一程路!”有诗为证:山径崎岖静复深,西风黄叶满疏林。
偶逢双斧喽罗汉,横索行人买路金。
①______(概述人物、事件起因),途中遇一白兔。
他动了童心,一路追赶,那兔子跑得无影无踪。
他遇到了①______(人名),对比鲜明、描写精妙。
10.《儒林外史》中沈琼枝逃婚到南京,靠卖诗度日,遭恶少调戏。
如果这事被《水浒传》中下列英雄好汉发现,你认为哪一位最有可能主动挺身而出?请说说你的推断及理由。
A.武松B.鲁达C.林冲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①
[宋]辛弃疾
北陇田高踏水频,西溪禾早已尝新。
隔墙沽酒煮纤鳞。
忽有微凉何处雨,更无留影霎时云。
卖瓜声过竹边村。
【注释】①这首词是词人被重新起用,出任绍兴知府,经过浙江常山时写的一首词。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
A.词的前两句写农人们辛勤劳作的场景,以及早稻丰收的喜悦之情,展现出一幅自然和谐的江南农村画卷。
B.“沽酒”和“煮纤鳞”极具画面感,生动再现了农家生活的美好恬静,传神地表现出了淳厚朴实的乡风。
C.“卖瓜声过竹边村”一句让人想象到卖瓜人在绿竹丛生的村庄叫卖的场面,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整首词运用多种感官,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多角度描绘了农家生活,也间接表达了落寞之情。
12.“更无留影霎时云”句中“更”字使用准确而妥帖,请赏析其妙用。
八、对比阅读
(选段一)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选段二)
伯夷、叔齐①,孤竹②君之二子也。
父欲立叔齐。
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
”遂逃去。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③善养老,“盍④往归⑤焉!”及至,西伯卒,武王⑥载木主⑦,号为文王,东伐纣。
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⑧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
太公曰:“此义人也。
”扶而去之。
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
薇矣。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遂饿死于首阳山。
(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注]①伯夷叔齐:伯夷为兄,叔齐为弟。
①孤竹:殷商时一国名,大约在今秦皇岛附近。
①西伯昌:周文王姬昌,时为西伯。
①盍:何不。
①归:投奔。
①武王:周文王的儿子,名发。
①木主:木头做的神主牌位。
①爰:于是,就。
13.解释加点词。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2)及.父卒
14.用“/”为文中划线句断句。
(断两处)
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1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孤竹君之.二子也居天下之.广居
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盍往归焉.
C.以.顺为正者以.暴易暴兮
D.而.伯夷、叔齐耻之采薇而.食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
17.伯夷、叔齐虽为孤竹君之子,但是不肯继位为国君,享受富贵,可见
“_______________”;后又冒着生命危险指责武王不孝不仁,哪怕武王的手下要杀了他们也不屈服,可见“_______________”;武王平定殷乱后,天下都归顺周朝,伯夷、叔齐以此为耻,不食周粟,死在首阳山,可见“_______________”。
伯夷、叔齐的所作所为完全印证了孟子所说的“此之谓大丈夫”。
(用《孟子》三章中的语句回答)
九、现代文阅读
成长进步要多一些“自以为非”
①古语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常想缺点和不足,勇干自我否定,就会少犯错误多进步。
因此,不妨多一些“自以为非”。
②一个人要成长进步,最大障碍就是“自以为是”。
听不进别人劝、看不到别人教训,全凭直觉而非事实行事;好大喜功、抱残守缺,夜郎自大、坐井观天,志大才疏、目闭耳塞;总认为啥都是自家的好、自己做的都对。
这种自以为是的态度,往往会造成“积非成是”,既自欺,又欺人,使“非”更非,后患无穷。
③知人不易,自知更难。
人贵有自知之明。
自知之人,头脑清醒,善于自我革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理性自觉和高度自律的思想境界。
“自以为非”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怕丢丑失面子,敢于直面自己的不足、缺点和错误。
“自以为非”不是妄自菲薄,而是一种勤于反省的自我批判精神。
如果一个人富有自我批判精神,多“自以为非”,进而不断改“非”,则对自身成长大有裨益。
④鲁迅说:“不满是向上的车轮。
”越是成功越不能自以为是,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多看自身不足。
据《柳青传》记载,作家柳青曾写过一部近10万字的作品,因为自己不满意,最后亲手烧掉这部作品。
吴冠中在艺术追求上始终坚持高标准,对自己稍有瑕疵的作品常付之一炬。
其年表中记载有他的烧画经历,其中一次就烧了200多张。
他的解释是,要保留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
柳青、吴冠中的这种自我否定,是他们在文学和艺术上达到高峰的一个重要原因。
⑤“自以为非”是科学决策的一个重要基础。
多进行自我批评,有接受批评的诚恳态度,别人才会真心实意提出反对意见。
一事当前总是持自以为是的态度,拒人于千里之外,别人就很少提出批评、甚至会曲意逢迎。
少一种不同意见,就少一个备选方案;少一个对立面,就少一次纠正片面和错误的机会。
如此,不利于形成理性认识,不利于科学决策。
⑥“自以为非”是一种改进工作的基本方法。
要想自己的工作让人满意,首先自己应努力做到无可挑别。
自己不满意的多了、改进了,别人不满意的自然就少了。
给自己多挑毛病,别人就可能少挑毛病。
人的成长进步是在不断地“自以为非”、不断地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实现的对工作多进行理性剖析,带着挑别的眼光查找漏洞,堵塞漏洞,才能少犯错误。
人人都应敏于反躬自省,勇于“自以为非”,一经发现自己的错误,就及时果断地纠正。
⑦“自以为非”也是个人加强修养不可缺少的锐利武器。
多一些“自以为非”,让其成为一种习惯,经常自觉找缺点查不足,就能始终让自己保持思想纯正。
18.第①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有力地证明了“越是成功越不能自以为是,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多看自身不足”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
19.如果给本文再补充一个论据,下面的材料是否恰当?请说明理由。
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
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
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
成就了一番霸业。
20.下面各项与本文表达的观点不符的一项是()
A.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好说已长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长D.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
擦拭烈士雕像的老人
乔桦
①我工作调转到A城,很喜欢这里有一条穿城而过的大江。
每天黄昏,我都去江边广场走走。
我觉得,匍匐在城市中的大江,就像一个硕大无比的肺叶,可以让我的呼吸变得更加清新。
②每次来江边广场,我都会看到很多游人在瞻仰方辉烈士的雕像。
“这些孩子,快去别的地方玩吧,让他们清静些。
”一个极其苍老的声音,犹如秋风摇曳木门发出的咯吱声,突然飘落到我的耳朵里。
③顺着声音望去,我看见一位发白如雪的老太太,拄着拐杖,正朝着几个在雕像附近追逐打闹的孩子喊话。
老人身着深蓝色衣裤,干瘪瘦弱得就像一个单薄易碎的青花瓷。
江风很大,老人满头白发被风吹着,散落成一朵白菊。
④方辉烈士是小城的抗日民族英雄,江边广场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广场正中,坐北朝南伫立着方辉烈士巨大的花岗石雕像。
年轻的方辉梳着齐耳短发,正用坚定而热切的眼神凝望着眼前这片繁华的土地。
在烈士广场的东西两侧,伫立着二十多座烈士雕像。
⑤我想上前跟那几个孩子说去别地玩,就在我犹犹豫豫间,一个小伙子大步流星地朝几个孩子走去。
“小伙子别着急,可别吓着孩子。
”老人不放心地叮嘱小伙子,她说话有些齁喽气喘。
⑥孩子们在广场上一刻都没有停留,他们疯闹着、追逐着,一阵风似的跑了。
老人在雕像面前仁立良久。
⑦我把目光从广场移向江面,一个白色的大蒸汽熨斗,正把江面上金光闪闪的波纹连同刚才的一幕,都平整地移到了越来越浓重的暮色里。
⑧第二天黄昏,在江边烈士广场,我又遇到了那位白发老人。
老人拿着一条湿毛巾,正一点点地擦拭雕像身上的浮尘。
老人擦拭完,就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
她神情专注,在漫天落霞的辉映下,犹如一尊金色的雕像。
⑨这青铜像上的抗联母女,我听人介绍过。
当年,母亲带着幼小的女儿在小城生活过,后来参加了东北抗日联军,在一次战斗中,母女俩都牺牲了。
我还知道那个孩子叫
23.故事结尾富有特色,请你对此作简要赏析。
24.本文多次采用前后呼应的手法,请从文中找出一处,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十、作文
25.题目:__________的收藏夹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学校和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