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高中语文诗歌鉴赏(讲义及答案)附解析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饮湖上初睛后雨二首(其一)
【宋】苏轼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正宫】塞鸿秋·湖上即事
【元】张可久
断桥流水西林渡,暗香疏影梅花路。
蹇驴破帽登山去,夕阳古寺题诗处。
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
伤心和靖先生墓。
【注】和靖先生:北宋林逋。
他曾隐居西湖孤山,种梅养鹤以自娱,卒谥和靖先生。
其墓在孤山东麓。
(1)下面对两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诗第一、二句描绘西湖一天之景:早晨天色朦胧,晨曦染红群山;傍晚阵雨飘至。
B.张可久的小令中,“正宫”是宫调,“塞鸿秋”是曲牌名,“湖上即事”是题目。
C.“暗香疏影梅花路”句化用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名句,巧妙描绘梅花特征。
D.张曲尾句的“伤心”直抒胸臆,抒发作者对林和靖先生之死不甘而又无奈的心情。
(2)两首诗歌所描写的西湖之景的特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行舟忆永和兄弟①
周必大
一挂吴帆不计程,几回系缆几回行。
天寒有日云犹冻,江阔无风浪自生。
数点家山常在眼,一声寒雁②正关情。
长年③忽得南来鲤,恐有音书作急烹!
注:①周必大(1126-1206),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绍兴进士,官至左丞相,以少傅致仕。
永和,隶属于江西吉安。
此诗写于作者乘舟北赴吴地(今江苏)途中。
②寒雁:古人常以雁行作为兄弟之称。
③长年:舟师,犹言船老大。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呼应标题,用语质朴无华,反复言说“几回”,意在突出路途遥远与离家越来越远。
B.颔联寓情于景,天寒、云冻、江阔、浪涌,渲染暗淡凄寒的气氛,烘托诗人孤寂的心境。
C.颈联触景生情,回望家山渐行渐远,仰视大雁翩翩南飞,思乡念亲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D.本诗用词考究,其中副词“犹”“自”“常”“正”的运用,就显得贴切自然,耐人寻味。
(2)同样是羁旅在外,本诗与晩唐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塘。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3.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咏梅
【宋】王安石
颇怪梅花不肯开,岂知有意待春来。
灯前玉面披香出,雪后春容取胜回。
触拨清诗成走笔,淋漓红袖趣传杯。
望尘俗眼那知此,只买夭桃艳杏栽。
(1)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对梅花迟迟不肯开放的不解,突显梅花“有意待春来”的志向。
B.颔联用拟人手法写梅花的高洁幽香和不畏严寒傲雪独放的品格与神韵。
C.颈联写梅花触发作者诗兴,笔走龙蛇,唤酒畅饮而弄湿了自己的衣袖。
D.该首诗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借物言志,意味深远。
(2)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催试官考较戏作①(节选)
苏轼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②长驱十万夫。
红旗青盖互明灭,黑沙白浪相吞屠。
人生会合古难必,此景此行那两得。
愿君闻此添蜡烛,门外白袍如立鹄。
【注释】①此诗为熙宁五年,诗人任杭州通判监考贡举时作。
宋制贡举的考试放榜例在中秋节,这一年却延迟至八月十七日放榜。
②组练:指军队。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为催促试官考较而作,却从描写钱塘江大潮入手,构思别致新颖。
B.诗人用“鲲鹏水击”、“组练长驱”两个比喻表现江潮气势磅礴、壮美雄奇。
C.诗的五、六句将红旗与青盖、黑沙与白浪进行对比,突出江潮盛况非凡。
D.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阅卷考官的催促,希望考官们点起蜡烛加班阅卷。
(2)这首诗题为“戏作”,但其中包含真情。
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耕织叹(其一)
(南宋)赵汝鐩
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
往来逻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
一年苦辛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
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
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
(1)本诗前八句记叙农民从________开始,下种、插秧、除草、培土,车水灌田,一年辛苦后,以________这一动作透露幸获丰收的喜悦之情。
(2)赏析本诗在叙事上的艺术特色。
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夜坐有感
何梦桂①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热云归岫,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世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进参差③到夜深。
【注释】①宋亡以后,何梦桂为了避免元朝的累次征辟,离开家乡,隐居湖南小酉源。
此诗乃此时所作。
②龙、云:指君臣风云际会。
③参差:即排箫,古乐器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暗点“夜坐”。
“无声”写夜之静谧,“沉”写漏声沉重,更显深夜静穆,“入”点明风露渗入衣襟,更进一步写夜深久坐。
B.颔联写周遭的夜景。
“洞龙熟睡”暗示南宋政权已不存在,“云归岫”化用陶潜“云无心以出岫”形象地表现出遗民闲居的情态。
C.颔联化用诗句。
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长,绕树三吨,何枝可依”的诗意,表明自己眷念故国故君和决不屈服于元朝的情怀。
D.尾联叙写了诗人高楼独坐、望断征鸿、深夜吹箫等行为,同时化用屈原“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诗意,含蓄表达对故主的思念。
(2)本诗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借“梦”与“剑”来表达情感,两首诗歌借此表达的情感内蕴有何异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野航为范子俊赋
(明)袁凯①
一舸夷犹②野水边,渚禽沙鸟各纷然。
幽花满棹初维③岸,春水连堤忽上天。
世上风波终未已,江南烟雨正堪眠。
他日匏尊留我饮,更凭孤鹤问坡仙。
【注】①袁凯:松江华亭人,元末明初诗人,因说实话,不断地遭朱元璋批评,多次请求归乡而不允。
②夷犹:从容之意。
③维:系。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纷然”写出了水边禽鸟从容飞起的样子。
B.“春水连堤”描绘出一幅风波险恶的画面。
C.“江南烟雨”营造了烟雨蒙蒙的冷清氛围。
D.“坡仙”借用了《赤壁赋》中苏轼的形象。
(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A.慷慨激昂
B.幽默诙谐
C.恬淡自然
D.刚劲凝练
(3)这首诗是怎样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感愤
王令①
二十男儿面似冰,出门嘘气玉蜺②横。
未甘身世成虚老,待见天心却③太平。
狂去④诗浑⑤夸俗句,醉余歌有过人声。
燕然未勒胡雏在,不信吾无万古名。
【注释】①王令:短暂的一生是在贫困交加中度过的。
他在世期间,北宋常受到辽、西夏等
少数民族政权的进扰。
②蜺:古同“霓”,虹的一种。
玉蜺,指白虹。
③却:此处指“返回”。
④去:作“来”讲。
⑤浑:简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奇肆的笔触勾勒了形容枯槁、面色似冰、俊伟慷慨的自我形象,显示出一种浩乎沛然的堂堂正气。
B.颔联作者感叹自己虽然不甘身世贫贱,但奈何老去,只好消极地等待明主出现,返回到太平盛世去。
C.诗人曾经谦虚地说“狂搜得无奇,猛吐复自吮”。
颈联“狂”字和此处的“狂”字都是诗人兴酣落笔情状的自我写照。
D.颈联“过人声”不应理解为比常人美妙的声音,而是说诗人有过人才学、过人抱负、过人识见。
(2)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题草窗词卷①
王沂孙
白石②飞仙,紫霞③凄调,断歌人听知音少。
几番幽梦欲回时,旧家池馆生青草。
风月交游,山川怀抱,凭谁说与春知道?空留离恨满江南,相思一夜苹花老。
【注释】①草窗:周密。
南宋亡后,周密与王沂孙等过从甚密,并结成诗社,互相唱和、赠答,写了些慨叹亡国之作。
后隐居不仕,归隐山林。
草窗词卷:指周密《蓣洲渔笛谱》。
②白石,指南宋词人姜夔。
周密词即学白石词的清空俊雅。
③紫霞:南宋词人杨缵,他善识曲创调。
(1)“几番”二句是怎样状友人身世和才思的?
(2)前人论及本词是说,“风月”、“山川”二句倜傥而凝重,请结合内容加以赏析。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贺新郎
刘过
弹铗①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想雁信落、家山何处?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更
忍对,灯花弹泪?唤起杜陵风月手,写江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注]①《战国策》记载,冯谖怀才不遇,牢骚满腹,曾靠在柱子上弹铗唱道:“长铗归来乎,
食无鱼。
”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词上片开头三句写“西来”途中的情景,“几番风雨”既指自然界的风雨相加,也暗含词人羁旅漂泊的艰辛。
B.词人希望鸿雁作使传递书信,可是家乡遥远,音信全无,更令人生出韶华已逝、功业未建的无限感慨。
C.下片首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委婉地写出了自己功业无着落的现状,又引出了对当年豪情壮志的回忆。
D.“词之言情,贵得其真",从下片看,这首词像是写给一位朋友,倾吐郁郁衷怀的,所以真情毕露,挥洒无余。
(2)本词运用了多种抒情方式,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赏析。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①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②。
日色才临仙掌③动,香烟欲傍衮龙④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释】①尚衣:官名。
隋唐有尚衣局,掌管皇帝的衣服。
②冕旒: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的礼冠,这里指皇帝。
③仙掌:掌为掌扇之掌,也即障扇,宫中的一种仪仗,用以蔽日障风。
④衮龙:犹卷龙,指皇帝的龙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首句先写“鸡人报晓”,引出下句“进翠云裘”,表现宫中官员各遵职守,工作有条不紊。
B.颔联“万国衣冠”后着一“拜”字,通过地位上尊与卑的对比,表达了使臣对大唐王朝的崇敬。
C.颈联通过写日色才临,仙掌即动,充分显示皇帝的骄贵,小中见大,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D.本诗按照时间顺序,由上朝前到早朝结束,描绘了皇庭早朝时的庄严肃穆、气派非凡。
(2)前人评价此诗“气象阔大”“盛丽极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小题。
访中洲
姚镛
踏雨来敲竹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
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注释】奇字:一种异于小篆的字体。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雨丝花香,令人心醉,所以访者急忙同前来开门的主人冒雨走向水池去看那水边出岫的茫茫白云,完全忘了来找友人进行学术探讨的初衷。
B.“紫绡裙”乃紫色的薄绸子所做的裙子,作者以此夸张地写出了紫色荷花花瓣薄如绡之状。
C.“相逢未暇论奇字”一句起到了很好的转承作用,“先向水边看”照应前句的“未暇论奇字”,生动的描写突出了来访者观看白云的急切心情。
D.本诗题为访洲,实为访人;虽是访人,却重在写景,洲中景色乃生活之志趣。
(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访者”形象?本诗中“被访者”并未出现,诗人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了“被访者”的形象?请结合全诗鉴赏分析。
13.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各题。
平凉①
李攀龙
春色萧条白日斜,平凉西北见天涯。
惟余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弟子家?
宛马如云开汉苑②,秦兵二月走胡沙。
欲投万里封侯笔,愧我谈经鬓有华。
注:①平凉在汉唐盛世时并不属于边塞地界,明王朝时嘉峪关以外大片土地尽失,平凉渐渐成了边塞,而且平凉在明朝时属于陕西。
②“汉苑”原指汉朝马苑,这里借写明代平凉府的大牧马场。
(1)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描绘冷落、寂寥的平凉春色,荒芜的边城蒙上了一抹灰暗、冷峻的色调,寄情于景,景中有情。
B.颔联不露雕琢痕迹,貌似平淡无奇,实则在特定图景中,包含着诗人对人世沧桑的深沉回顾和感叹。
C.颈联抚今追昔,借助想象,用精炼的语言描绘出秦汉强盛时军队在边关塞外沙漠中驰骋作战的图景。
D.本诗用词准确富有表现力,如“宛马如云”,描绘出战马迅猛奔跑如彤云翻滚的情景,极具动态感。
(2)尾联突出使用了怎样的抒情手法来表现诗人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蝶恋花·散花楼送客
纳兰性德
城上清笳城下杵,秋尽离人,此际心偏苦。
刀尺又催天又暮,一声吹冷蒹葭浦。
把酒留君君不住。
莫被寒云,遮住君行处。
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
(1)这两首诗歌从题材上看都属于________诗,第一首诗歌所写的景物季节是________。
(2)“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和“行宿黄茅山店路,夕阳村社迎神鼓”两句共同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赏析。
1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夜坐有感
何梦桂①
银汉无声玉漏沉,楼高风露入衣襟。
洞龙睡熟云归岫②,枝鹊啼干月满林。
瓮里故书前尘梦,匣中孤剑少年心。
征鸿目断阑干角,吹尽参差③到夜深。
【注】①宋亡以后,何梦桂为了避免元朝的累次征辟,离开家乡,隐居湖南小西源。
此诗乃此时所作。
②龙、云:指君臣风云际会。
③参差:即排箫,古乐器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暗点“夜坐”。
“无声”写夜之静谧,“沉”写漏声沉重,更显深夜静穆,“入”点明风露渗入衣襟,更进一步写夜深久坐。
B.颔联写周遭的夜景。
“洞龙熟睡”暗示南宋政权已不存在,“云归岫”化用陶潜“云无心以出岫”形象地表现出遗民闲居的情态。
C.颔联化用诗句。
化用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诗意,表明自己眷念故国故君和决不屈服于元朝的情怀。
D.尾联叙写了诗人高楼独坐、望断征鸿、深夜吹箫等行为,同时化用屈原“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的诗意,含蓄表达对故主的思念。
(2)本诗和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都借“梦”与“剑”来表达情感,两首诗歌借此表达的情感内蕴有何异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
(唐)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
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注】①这首诗的题目本是“蜀中离席”,因为诗的风格模仿杜甫,所以加“杜工部”三字。
(1)颈联以“醉客”对“醒客”,与屈原《渔父》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2)后人认为:“此诗拟杜,既得其诗法,又得其精神。
”请结合全诗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梦
(唐)杜牧
寒空动高吹,月色满清砧。
残梦夜魂断,美人边思深。
孤鸿秋出塞,一叶暗辞林。
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夜高空凄清的声音和捣衣砧上清冷的月色,营造了清冷却又高远的意境,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B.颔联写思妇因对远戍边塞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而无法成眠,唯有在清冷的秋夜中体味深沉的孤独与痛苦。
C.颈联“孤鸿”出塞、秋叶辞林,季节的更替,牵动着边塞和家乡两地的人,为尾联思妇给丈夫寄征衣的行为做铺垫。
D.这首诗虽写了思妇的孤枕之苦,但并没有流露出悲戚哀怨的情感,诗句中暗暗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思想。
(2)有人建议把诗歌尾联修改为“晨寄征衣去,迢迢织女心”,使诗意简明显豁。
你觉得这样修改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焦山
吴潜
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
长江万里东注,晚吹卷惊涛。
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
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
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
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车。
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
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
【注释】①铁瓮:镇江古名铁瓮城。
②金焦:金山和焦山。
(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开篇写古城镇江的地理形势,长江滚滚东流,金山、焦山相对屹立,读来气势雄伟。
B.上片中“孤帆上下”写行船在浪涛中起伏,通过视觉感受写出了长江壮阔苍茫,亦有孤立无助之感。
C.下片高度概括地陈述了历史事件,说明了镇江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出后面对人间兴废的议论。
D.这首词题为“焦山”却不是只写焦山,上片写景,视野开阔高远,下片怀古,感情深沉而不失洒脱。
(2)吴潜任镇江知府时写下了这首词,在他之前,辛弃疾任镇江知府时曾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请对出两首词的结尾,分析内容及情感差异。
19.阅读下面的宋词和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探春令
赵长卿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
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和气入,东风里。
幡儿胜儿①都姑媂②。
戴得更忔戏③。
愿新春以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立春(节选)
杜甫
春日春盘④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盘出高门行⑤白玉,菜传纤手送青丝⑥。
【注】①幡儿胜儿:新年里的装饰品。
②姑媂:整齐。
③仡戏:可爱。
④春盘:古代习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⑤行:赐予。
古代立春前皇帝会赐大臣春盘。
⑥青丝:青梅等切成的细丝,放在糕点馅内或放在糕点面上做点缀。
(1)下列对赵词、杜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词以“笙歌间错华筵启”开篇,营造了新春时节笙歌高奏、宴席摆开的热闹气氛。
B.赵词中的“菜传纤手,青丝轻细”化用了杜甫《立春》中的诗句,化用巧妙,自然得当。
C.“愿新春以后”等三句,是词人对天下苍生在新的一年里的美好祝福,感情真挚深沉。
D.从杜诗的第三句可以看出,春盘不但在民间成为一种习俗,而且在朝廷中也比较盛行。
(2)赵长卿的《探春令》是如何表现新春气象的?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2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病客情。
斗柄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②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注释】①本诗约作于1129年,北宋灭亡,高宗即位,立足未稳,金兵南下。
②行朝,指朝廷迁移不定。
(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承题,既写“野泊”所见:战乱中江月依然明亮;又点明“野泊”之因:逃难在外,暂得停歇。
B.颔联写立于洞庭之野的所见所闻。
上句静景,下句以声衬静,渲染出凄清孤寂的气氛,引出下文诗人所感。
C.颈联写作者以酒浇愁,听浪思归,诗意承上一联而来,上下两句对仗工整,其中“浪卷”扣诗题中的“野泊”。
D.尾联想象遍地兵荒马乱的景象,并以此作为对行朝消息的回答,在颈联抒情的基础上,更添一分悲愤。
(2)颈联的“愁”字可谓本诗诗眼,作者为何而愁?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1.(1)D
(2)苏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景致怡人的西湖美景图,张曲描绘了一幅幽清寂寥的西湖游览图。
苏诗是以乐景衬哀情。
西湖睛雨皆宜,如此迷人,却并非人人都能领略到,作者只好酌酒和西湖的守护
解析:(1)D
(2)苏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景致怡人的西湖美景图,张曲描绘了一幅幽清寂寥的西湖游览图。
苏诗是以乐景衬哀情。
西湖睛雨皆宜,如此迷人,却并非人人都能领略到,作者只好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以此抒发缺乏知音的感慨。
张曲则是巧妙蓄势,卒章显旨。
在不动声色地描绘西湖景色幽清、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后,突然道出伤心原因——和请先生已死,诗人倍感精神孤独,面对林逋之墓,只能自叹自伤。
同样抒发知音难觅的孤独、苦闷,此曲有异峰突起、石破天惊之效。
【解析】【分析】(1)A项,从苏诗第一、二句中的“朝曦”“晚雨”中,可以看出是描绘西湖一天之景。
B项,熟知“词”的相关知识,可知“正宫”是宫调,“塞鸿秋”是曲牌名,“湖上即事”是题目。
C项,林逋《山园小梅》一诗中有“疏影横斜水清浅”一句,“暗香疏影梅花路”句是化用。
D项,“抒发作者对林和靖先生之死不甘而又无奈的心情”的说法没有根由,无中生有。
“伤心”是作者站在林逋墓前,想到和靖先生已死,诗人作为其同道隔代之友,倍感精神孤独的自叹自伤。
故选D。
(2)本题概括景色特点时,要抓住诗中的具体语句,如苏诗中的“艳”“醉”,张曲中的“断桥流水”“暗香疏影”“蹇驴破帽”“夕阳古寺”。
分析时,需结合作者的写作意图,探究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
如苏诗中“朝曦”“艳重冈”“晚雨”,把晨曦的绚丽多姿形容得美不胜收,晚雨也写得非常有佳意,描绘了一幅迷人的西湖美景图。
而“君不会”是说西湖睛雨皆宜,如此迷人,却并非人人都能领略到,诗人以乐景衬哀情,流露出知音缺少的淡淡感慨。
张诗中“断桥流水”“暗香疏影”“夕阳古寺题诗处”,隐示出环境的清僻幽雅。
“树头啼翠禽,水面飞白鹭”,连禽鸟也无虞受什么人为的干扰。
但是这些景物描写均为末句张本:“伤心和靖先生墓。
伤心是因为世上再无像林逋这样的高士,也难以找到希踪前贤高风的知音了,诗人倍感精神孤独。
作答时抓住它们的不同之处,分类组织答案。
故答案为:⑴D
⑵苏诗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景致怡人的西湖美景图,张曲描绘了一幅幽清寂寥的西湖游览图。
苏诗是以乐景衬哀情。
西湖睛雨皆宜,如此迷人,却并非人人都能领略到,作者只好酌酒和西湖的守护神“水仙王”一同鉴赏,以此抒发缺乏知音的感慨。
张曲则是巧妙蓄势,卒章显旨。
在不动声色地描绘西湖景色幽清、行人稀少、冷冷清清后,突然道出伤心原因——和请先生已死,诗人倍感精神孤独,面对林逋之墓,只能自叹自伤。
同样抒发知音难觅的孤独、苦闷,此曲有异峰突起、石破天惊之效。
【点评】⑴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技巧、思想内容等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⑵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通过审读题干,这是要求简要分析两首诗歌所描写的西湖之景的特点的不同之处,作答时要先分别分析两首诗中所描写的西湖之景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