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知识点总结!-知识归纳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第一章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1 随机事件
一、给出事件描述,要求用运算关系符表示事件: 二、给出事件运算关系符,要求判断其正确性: §1.2 概率
古典概型公式:P (A )=所含样本点数
所含样本点数
ΩA 实用中经常采用“罗列组合”的想法计算
补例1:将n 个球随机地放到n 个盒中去,问每个盒子恰有1个球的概率是多少?解:设A :
“每个盒子恰有1个球”。

求:P(A)=?Ω所含样本点数:n n n n n =⋅⋅⋅...
Α所含样本点数:!1...)2()1(n n n n =⋅⋅-⋅-⋅n n n A P !
)(=∴
补例2:将3封信随机地放入4个信箱中,问信箱中信的封数的最大数分别为1、2、3的概率各是多少?
解:设A i :“信箱中信的最大封数为i”。

(i =1,2,3)求:P(A i )=?
Ω所含样本点数:6444
443==⋅⋅
A 1所含样本点数:242
34=⋅⋅
8
3
6424)(1==∴A P
A 2所含样本点数:
36
3423
=⋅⋅C
16
9
6436)(2==∴A P
A 3
所含样本点数:4433
=⋅C
16
1644)(3==∴A P
注:由概率定义得出的几个性质:
知识归纳整理
1、0<P (A )<1
2、P(Ω)=1,P(φ) =0 §1.3 概率的加法法则
定理:设A 、B 是互不相容事件(AB=φ),则: P (A ∪B )=P (A )+P (B )
推论1:设A 1、 A 2、…、 A n 互不相容,则 P(A 1+A 2+...+ A n )= P(A 1) + P(A 2) +…+ P(A n )
推论2:设A 1、 A 2、…、 A n 构成完备事件组,则 P(A 1+A 2+...+ A n )=1
推论3: P (A )=1-P (A )
推论4:若B ⊃A ,则P(B -A)= P(B)-P(A) 推论5(广义加法公式):
对任意两个事件A 与B ,有P(A ∪B)=P(A)+P(B)-P(A B) 补充——对偶律:
n
n
A
A A A A A ⋂⋂⋂=⋃⋃⋃ (2)
1
2
1
n
n
A
A A A A A ⋃⋃⋃=⋂⋂⋂ (2)
1
2
1
§1.4 条件概率与乘法法则
条件概率公式:P(A/B)=)()(B P AB P (P(B)≠0)P(B/A)= )
()(A P AB P (P(A)≠0)
∴P (AB )=P (A /B )P (B )= P (B / A )P (A )
有时须与P (A+B )=P (A )+P (B )-P (AB )中的P (AB )联系解题。

全概率与逆概率公式:
全概率公式:
∑==n
i i
i A B P A P B P 1
)
/()()(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逆概率公式:)
()
()/(B P B A P B A P i i =
),...,2,1(n i =
(注意全概率公式和逆概率公式的题型:将试验可看成分为两步做,如果要求第二步某事件的概率,就用全概率公式;如果求在第二步某事件发生条件下第一步某事件的概率,就用逆概率公式。

) § 1.5 独立试验概型
事件的独立性:)()()(B P A P AB P B A =⇔相互独立与
贝努里公式(n 重贝努里试验概率计算公式):课本P24
另两个解题中常用的结论——
1、定理:有四对事件:A 与B 、A 与B 、A 与B 、A 与B ,如果其中有一对相互
独立,则其余三对也相互独立。

2、公式:)...(1)...(2
1
2
1
n
n
A A A P A A A P ⋅⋅⋅-=⋃⋃⋃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问题
1
、求分布列:⑴确定各种事件,记为写成一行;
⑵计算各种事件概率,记为
p
k 写成第二行。

得到的表即为所求的分布列。

注意:应
符合性质——
1
、0≥
k
p (非负性)
2、1
=
∑k
k
p
(可加性和规范性) 补例
1
:将一颗骰子连掷
2
次,以表示两次所得结果之和,试写出
的概率分布。

解:
Ω所含样本点数
:6×
6=36
所求分布列为:
补例2:一袋中有5只乒乓球,编号1,2,3,4,5,在其中并且取3只,以表示取出3只球中最大号码,试写出的概率分布。

p k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解:Ω所含样本点数:35
C =10
所求分布列为:
2、求分布函数F(x):
分布函数
{
}∑≤=≤=x
x k k p
x P x F ξ)(
二、对于延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问题:
∀x ∈R ,如果随机变量
的分布函数F (x )可写成F (x )=
⎰∞
-x
dx
x )(φ,则为
延续型。

)(x φ称概率密度函数。

解题中应该知道的几个关系式:
)(≥x φ

+∞

-=1
)(dx x φ
⎰=-=<<=≤≤b a
dx
x a F b F b a P b a P )()()(}
{}{φξξ
第三章 随机变量数字特征
一、求离散型随机变量
的数学期望E
=?
数学期望(均值)
∑=k
k
k p
x E ξ
二、设为随机变量,f(x)是普通实函数,则η=f()也是随机变量,求E η=?
x 1 x 2 … x k p k
p
1 p
2 … p k η= f()
y 1
y 2

y k
以上计算只要求这种离散型的。

6/10
3/10
1/10
p k
5
4
3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补例1:设的概率分布为: -1
1
2
25 p k 51 101 101 10
3 10
3 求:⑴
1-=ξη,2ξη=的概率分布;⑵ηE 。

解:因为 -1 0 1 2
25 p k
5
1 10
1 10
1 10
3 103 η=- -2 -1 0 1 23 η=
1
1
4
4
25 所以,所求分布列为: η=- -2 -1 0 1
23 p k 51 101 101 10
3 103 和: η=
1 0 1 4
425 p k 51 101 101 10
3 10
3
当η=-1时,E η=E (-1)
=-2×51+(-1)×101+0×101+1×103+23×
103
=1/4
当η=
时,E η=E
=1×51+0×101+1×101+4×103+425×10
3
=27/8
三、求
或η的方差D
=? D η=?
实用公式ξD =2ξE -ξ2E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中,ξ2E =2)(ξE =2)(∑k
k
k
p x
2ξE =∑k
k
k p
x 2
补例2:
-2 0 2 p k
0.4
0.3
0.3
求:E 和D
解:ξE =-2×0.4+0×0.3+2×0.3=-0.2
ξE 2=(-2)2×0.4+02×0.3+22×0.3=2.8
ξD =ξE 2-ξ2E =2.8-(-0.2)2=2.76
第四章 几种重要的分布
常用分布的均值与方差(同志们解题必备速查表..........
) 名称
概率分布或密度
期望
方差
参数
范围
二项分布
n p
n p q
0<P<1
q=1-p
正态分布
μ
μ任意 σ>0
泊松分

不要求
λ λ λ>0
2
σ{
})
,...,2,1,0(n k q p C k P k n k k n
===-ξ.
).(,
21)(2
2
2)(为常数,,μσσ
πφσμ∞+-∞∈⋅⋅=
--
x e
x x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指数分
布 不要求
λ>0
解题中经常需要运用的E 和D
的性质(同志们解题必备速查表..........
) E 的性质
D 的性质
————————
第五章 参数恐怕
§8.1 恐怕量的优劣标准(以下可作填空或挑选)
⑴若总体参数θ的恐怕量为θˆ,如果对任给的ε>0,有
1
}ˆ{lim =<-∞
→εθ
θP n ,则称θˆ是θ的一致恐怕;
⑵如果满足θθ=)ˆ(E ,则称
θ
ˆ是θ的无偏恐怕;
⑶如果1
ˆθ和
2
ˆθ均是θ的无偏恐怕,若)ˆ()ˆ(2
1
θθD D <,则称1
ˆθ是比
2ˆθ有效的估
计量。

§8.3 区间恐怕:
λ
12
1
λc
c E =)(0
)(=c D η
ξηξE E E ±=±)(η
ξηξηξD D D +=±)(独立,则、若η
ξξηηξE E E ⋅=)(独立,则、若ξ
ξE c c E ⋅=)(ξ
ξD c c D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几个术语——
1、设总体分布含有一位置参数,若由样本算得的一具统计量
)...(ˆ1
1
n
,x ,x θ及)...(ˆ1
2
n
,x ,x θ,对于给定的α(0<α<1)满足:
αθθθ-=<<1)}...(ˆ)...(ˆ{1
2
1
1
n
n
,x ,x ,x ,x P
则称随机区间(1
ˆθ,
2
ˆθ)是θ的100(1-α)%的置信区间,1
ˆθ和2
ˆθ称为θ的100
(1-α)%的置信下、上限,百分数100(1-α)%称为置信度。

一、求总体期望(均值)E 的置信区间
1、总体方差2
σ
已知的类型
①据α,得)(0αU Φ=1-2
α
,反查表(课本P260表)得临界值αU ;
②x =∑=n i i
x
n 1
1 ③求d=n
U σ
α⋅
④置信区间(x -d ,x +d )
补简例:设总体)09.0,(~μN X 随机取4个样本其观测值为12.6,13.4,12.8,13.2,
求总体均值μ的95%的置信区间。

解:①∵1-α=0.95,α=0.05
∴Φ(U α)=1-2
α
=0.975,反查表得:U α=1.96
②∑==+++==41
13)2.138.124.136.12(4
1
41i i X X ③∵σ=0.3,n=4 ∴d=n
U σα⋅=43
.096.1⨯=0.29
④所以,总体均值μ的α=0.05的置信区间为:
(X -d ,X +d )=(13-0.29,13+0.29)即(12.71,13.29)
2、总体方差2σ未知的类型(这种类型十分重要!务必掌握!!)
①据α和自由度n -1(n 为样本容量),查表(课本P262表)得)1(-n t α;
②确定x =∑=n i i x
n
1
1和∑=--=n i i x x n s 1
22)(1
1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③求d=n
s
n t ⋅
-)1(α ④置信区间(x -d ,x +d )
注:无非常声明,普通可保留小数点后两位,下同。

二、求总体方差2
σ
的置信区间
①据α和自由度n -1(n 为样本数),查表得临界值:
)1(22
-n α
χ和
)
1(22
1--
n α
χ
②确定X =∑=n i i x n
1
1和∑=--=n i i x X n s 1
2
2)(1
1
③上限)1()1(22
12---
n s n α
χ 下限)1()1(22
2
--n s n α
χ
④置信区间(下限,上限) 典型例题:
补例1:课本P166之16 已知某种木材横纹抗压力的实验值服从正态分布,对10个试件作横纹抗压力试验得数据如下(单位:kg/cm 2): 482 493 457 471 510 446
435
418
394
469
试对该木材横纹抗压力的方差举行区间恐怕(α=0.04)。

解:①∵α=0.04,又n=10,自由度n -1=9
∴查表得,)1(22
-n αχ=)
9(202
.0χ=19.7
)1(22
1--
n αχ=)
9(298
.0χ=2.53
②X =
∑=101
101i i x =)469...493482(10
1+++=457.5 ∑=-=101
22)(91i i x X s =9
1
[2)4825.457(-+2)4935.457(-+…+2)4695.457(-]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40.28
③上限)1()1(22
12---
n s n α
χ=)9(9298
.02χs =53
.228.12409⨯=4412.06 下限)1()1(22
2--n s n α
χ=)9(9202
.02χs =7
.1928.12409⨯=566.63 ④所以,所求该批木材横纹抗压力的方差的置信区间为(566.63,4412.06)
第六章 假设检验
必须熟练掌握一具正态总体假设检验的执行标准
普通思路:
1、提出待检假设H 0
2、挑选统计量
3、据检验水平α
,确定临界值4、计算统计量的
值5、作出判断 检验类型⑵:未知方差2
σ
,检验总体期望(均值)μ
①根据题设条件,提出H 0:μ= 0
μ(0
μ
已知);
②挑选统计量)1(~/--=
n t n
s X T
μ;
③据α和自由度n -1(n 为样本容量),查表(课本P262表)得)1(-n t α;④由样本值算
出X =?和s =?从而得到n
s X T /0μ-=;
⑤作出判断⎪⎩⎪⎨⎧->-<0
00
0)1()1(H ,n t T H ,n t T 则拒绝若则接受若αα 典型例题:
对一批新的某种液体的存贮罐举行耐裂试验,抽查5个,得到爆破压力的数据(公斤/寸2 )为:545,545,530,550,545。

根据经验爆破压以为是服从正态分布的,而过去该种液体存贮罐的平均爆破压力为549公斤/寸2 ,问这种新罐的爆破压与过去有无显著差异?(α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0.05)解:H 0:μ= 549挑选统计量)1(~/--=
n t n
s X T
μ
∵α=0.05,n -1=4,∴查表得:
)4(05
.0t =2.776又∵X =)545...545(5
1++=543
s 2=])545543(...)545545[(4
1
22-++-=57.n s X T /0μ-==5/5.57549543-=1.77<2.776
∴接受假设,即以为该批新罐得平均保爆破压与过去的无显著差异。

检验类型⑶:未知期望(均值)μ,检验总体方差2
σ
①根据题设条件,提出H 0

= 0
σ(0
σ
已知);②挑选统计量
2
2
2)1()1(σχs n n ⋅-=-;
③据α和自由度n -1(n 为样本容量),查表(课本P264表)得临界值:
)
1(2
12--
n α
χ和
)
1(2
2-n α
χ;
④由样本值算出X =?和s =?从而得到2
2
20
)1()1(σχs n n ⋅-=-;
⑤若)1(2
12--n αχ<)1(20-n χ<)
1(2
2-n α
χ则接受假设,否则拒绝! 补例:某厂生产铜丝的折断力在正常事情下服从正态分布,折断力方差2σ=64,今从一批
产品中抽10根作折断力试验,试验结果(单位:公斤):578,572,570,568,572,570,572,596,584,570。

是否可相信这批铜丝折断力的方差也是64?(α=0.05) 解: H 0:σ=64
挑选统计量
2
2
2)1()1(σχs n n ⋅-=-
∵α=0.05,n -1=9,∴查表得:
)1(2
12--
n αχ=
)9(975
.02
χ=2.7)1(2
2-n αχ=)
9(025
.02
χ=19
又∵
X =)570...578(101++=575.2s 2=])5702.575(...)5782.575[(9
122-++-=75.73 ∴
65.1064
73.759)1(20=⨯=-n χ)9(975.02
χ=2.7<65.10)1(20
=-n χ<
)
9(025
.02
χ=19
∴接受假设,即以为这批铜丝折断力的方差也是64。

第1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1)罗列组合公式
)!(!
n m m P n m -= 从m 个人中挑出n 个人举行罗列的可能数。

)!
(!!n m n m C n m
-= 从m 个人中挑出n 个人举行组合的可能数。

(2)加法
和乘法原

加法原理(两种想法均能完成此事):m+n
某件事由两种想法来完成,第一种想法可由m 种想法完成,第二种想法可由
n 种想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m+n 种想法来完成。

乘法原理(两个步骤分别不能完成这件事):m ×n
某件事由两个步骤来完成,第一具步骤可由m 种想法完成,第二个步骤可由n 种想法来完成,则这件事可由m ×n 种想法来完成。

(3)一些
常见罗列
重复罗列和非重复罗列(有序)
对立事件(至少有一具)
顺序问题
(4)随机
试验和随
机事件
如果一具试验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举行,而每次试验的可能结果不止一具,
但在举行一次试验之前却不能断言它闪现哪个结果,则称这种试验为随机试
验。

试验的可能结果称为随机事件。

(5)基本事件、样本
在一具试验下,无论事件有多少个,总可以从其中找出这样一组事件,它具有如下性质:
空间和事件 ①每举行一次试验,必须发生且只能发生这一组中的一具事件;
②任何事件,都是由这一组中的部分事件组成的。

这样一组事件中的每一具事件称为基本事件,用
ω来表示。

基本事件的全体,称为试验的样本空间,用Ω表示。

一具事件算是由Ω中的部分点(基本事件
ω)组成的集合。

通常用大写字母A,B,C,…表示事件,它们是Ω的子集。

Ω何必然事件,Ø为不可能事件。

不可能事件(Ø)的概率为零,而概率为零的事件不一定是不可能事件;同理,必然事件(Ω)的概率为1,而概率为1的事件也不一定是必然事件。

(6)事件的关系与运算 ①关系:
如果事件A的组成部分也是事件B的组成部分,(A发生必有事件B发生):B
A⊂
如果并且有B
A⊂,A
B⊃,则称事件A与事件B等价,或称A等于B:A=B。

A、B中至少有一具发生的事件:A B,或者A+B。

属于A而不属于B的部分所构成的事件,称为A与B的差,记为A-B,也可表示为A-AB或者B
A,它表示A发生而B不发生的事件。

A、B并且发生:A
B,或者AB。

A
B=Ø,则表示A与B不可能并且发生,称事件A与事件B互不相容或者互斥。

基本事件是互不相容的。

Ω-A称为事件A的逆事件,或称A的对立事件,记为A。

它表示A不发生的事件。

互斥未必对立。

②运算:
结合率:A(BC)=(AB)C A∪(B∪C)=(A∪B)∪C
分配率:(AB)∪C=(A∪C)∩(B∪C) (A∪B)∩C=(AC)∪(BC)
德摩根率:

=

=
=
1
1i
i
i
i
A
A
B
A
B
A
=,B
A
B
A
=
(7)概率设
Ω为样本空间,A为事件,对每一具事件A都有一具实数P(A),若满
的公理化定义 足下列三个条件:
1° 0≤P(A)≤1,
2° P(Ω) =1
3° 对于两两互不相容的事件1A,2A,…有
∑∞
=

=
=
⎪⎪




1
1
)
(
i
i
i
i
A
P
A
P
常称为可列(彻底)可加性。

则称P(A)为事件A的概率。

(8)古典概型

{}
n
ω
ω
ω
2
1
,
=
Ω,

n
P
P
P
n
1
)
(
)
(
)
(
2
1
=
=

ω
ω 。

设任一事件A,它是由
m
ω
ω
ω
2
1
,组成的,则有 P(A)=
{})
(
)
(
)
(
2
1m
ω
ω
ω
=)
(
)
(
)
(
2
1m
P
P

ω
ω+
+
+ n
m
=
基本事件总数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A
=
(9)几何概型 若随机试验的结果为无限不可数并且每个结果闪现的可能性均匀,并且样本空间中的每一具基本事件可以使用一具有界区域来描述,则称此随机试验为几何概型。

对任一事件A,
)
(
)
(
)
(
Ω
=
L
A
L
A
P。

其中L为几何度量(长度、面积、体积)。

(10)加法公式 P(A+B)=P(A)+P(B)-P(AB)
当AB不相容P(AB)=0时,P(A+B)=P(A)+P(B)
当AB独立,P(AB)=P(A)P(B), P(A+B)=P(A)+P(B)-P(A)P(B)
(11)减法公式 P(A-B)=P(A)-P(AB)
当B⊂A时,P(A-B)=P(A)-P(B)当A=Ω时,P(B)=1- P(B)
(12)条件概率 定义设A、B是两个事件,且P(A)>0,则称
)
(
)
(
A
P
AB
P
为事件A发生条件下,
事件B 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A B P )
()
(A P AB P 。

条件概率是概率的一种,所有概率的性质都适合于条件概率。

例如P(Ω/B)=1⇒P(B /A)=1-P(B/A) (13)乘法公式
乘法公式:)/()()(A B P A P AB P =
更普通地,对事件A 1,A 2,…A n ,若P(A 1A 2…A n-1)>0,则有
21(A A P …)n A )|()|()(213121A A A P A A P A P =……21|(A A A P n …)1-n A 。

(14)独立性
①两个事件的独立性
设事件A 、B 满足)()()(B P A P AB P =,
则称事件A 、B 是相互独立的。

若事件A 、B 相互独立,且
0)(>A P ,则有
)
()()()()()()|(B P A P B P A P A P AB P A B P ===
若事件A 、B 相互独立,则可得到A 与B 、A 与B 、A 与B 也都相互独立。

必然事件Ω和不可能事件Ø与任何事件都相互独立。

Ø与任何事件都互斥。

②多个事件的独立性
设ABC 是三个事件,如果满足两两独立的条件, P(AB)=P(A)P(B);P(BC)=P(B)P(C);P(CA)=P(C)P(A) 并且并且满足P(ABC)=P(A)P(B)P(C)
这么A 、B 、C 相互独立。

对于n 个事件类似。

(15)全概公式
设事件
n B B B ,,,21 满足
1°n B B B ,,,21 两两互不相容,),,2,1(0)(n i B P i =>,
2° n
i i
B
A 1
=⊂,
则有
)|()()|()()|()()(2211n n B A P B P B A P B P B A P B P A P +++= 。

全概率公式解决的是多个原因造成的结果问题,全概率公式的题型:将试验可看成分为两步做,如果要求第二步某事件的概率,就用全概率公式;
(16)贝叶斯公式
设事件1B ,2B ,…,n B 及A 满足
1° 1B ,2B ,…,n B 两两互不相容,
)(Bi P >0,=i 1,2,…,n ,
2° n
i i
B
A 1
=⊂,
0)(>A P ,

∑==
n
j j
j
i
i i
B A P B P B A P B P A B P 1
)
/()()
/()()/(,i=1,2,…n 。

此公式即为贝叶斯公式。

)(i
B P ,(1=i ,2,…,n ),通常叫先验概率。

)/(A B P i
,(1=i ,2,…,
n ),通常称为后验概率。

贝叶斯公式反映了“因果”的概率规律,并作出了
“由果朔因”的判断。

将试验可看成分为两步做,如果求在第二步某事件发生条件下第一步某事件的概率,就用贝叶斯公式。

(17)伯努利概型
我们作了n 次试验,且满足
每次试验惟独两种可能结果,A 发生或A 不发生; n 次试验是重复举行的,即A 发生的概率每次均一样;
每次试验是独立的,即每次试验A 发生与否与其他次试验A 发生与
否是互不影响的。

这种试验称为伯努利概型,或称为n 重伯努利试验。


p 表示每次试验A 发生的概率,则A 发生的概率为q p =-1,用)(k P n 表
示n 重伯努利试验中A 闪现
)0(n k k ≤≤次的概率,
k
n k k n
n q p k P C -=)(,
n k ,,2,1,0 =。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X
k
(k=1,2,…)且取各个值的概率,即事件
(X=X
k
)的概率为
P(X=x
k
)=p
k
,k=1,2,…,
则称上式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或分布律。

有时也用分布列的形式给出:
,
,
,
,
,
,
,
,
|
)
(
2
1
2
1
k
k
k
p
p
p
x
x
x
x
X
P
X
=。

显然分布律应满足下列条件:(1)

k
p,
,2,1
=
k
,(2)
∑∞
=
=
1
1
k
k
p。

(2)延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密度 设
)
(x
F是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若存在非负函数)
(x
f,对任意实数x,有 ⎰

-
=x dx
x
f
x
F)
(
)
(

则称X为延续型随机变量。

)
(x
f称为X的概率密度函数或密度函数,简称概率密度。

密度函数具有下面4个性质:1、
)
(≥
x
f。

2、
⎰+∞

-
=1
)
(dx
x
f。

3、2
1
1221
P()()()()
x
x
x X x F x F x f x dx
<≤=-=⎰
4、P(x=a)=0,a为常数,延续型随机变量取个别值的概率为0
(3)离散与延续型随机变量的关系
dx
x
f
dx
x
X
x
P
x
X
P)
(
)
(
)
(≈
+

<

=
积分元dx
x
f)
(在延续型随机变量理论中所起的作用与k
k
p
x
X
P=
=)
(在离散型随机变量理论中所起的作用相类似。

(4)分布函数
设X为随机变量,x是任意实数,则函数
)
(
)
(x
X
P
x
F≤
=
称为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本质上是一具累积函数。

)
(
)
(
)
(a
F
b
F
b
X
a
P-
=

<可以得到X落入区间]
,
(b
a的概率。

分布函数)
(x
F表示随机变量落入区间(– ∞,x]内的概率。

分布函数具有如下性质:
1° ,1
)
(
0≤
≤x
F+∞
<
<

-x;
2° )
(x
F是单调不减的函数,即
2
1
x
x<时,有≤
)
(
1
x
F)
(
2
x
F;
3° 0
)
(
lim
)
(=
=
-∞
-∞

x
F
F
x
,1
)
(
lim
)
(=
=
+∞
+∞

x
F
F
x

4° )
(
)0
(x
F
x
F=
+,即)
(x
F是右延续的;
5° )0
(
)
(
)
(-
-
=
=x
F
x
F
x
X
P。

对于离散型随机变量,


=
x
x
k
k
p
x
F)
(;
对于延续型随机变量,⎰

-
=x dx
x
f
x
F)
(
)
(。

(5)八大分布 0-1分布 P(X=1)=p, P(X=0)=q
二项分布 在n重贝努里试验中,设事件A发生的概率为p。

事件A发生的次数是随机变量,设为X,则X可能取值为n,
,2,1,0 。

k
n
k
k
n
n
q
p
C
k
P
k
X
P-
=
=
=)
(
)
(,其中
n
k
p
p
q,
,2,1,0
,1
0,
1
=
<
<
-
=,
则称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

记为)
,
(
~p
n
B
X。

当1
=
n时,k
k q
p
k
X
P-
=
=1
)
(,1.0
=
k,这算是(0-1)分布,所以(0-1)分布是二项分布的特例。

泊松分布
设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为
λλ-=
=e k k X P k
!
)(,0>λ, 2,1,0=k ,
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泊松分布,记为)(~λπX 或者P(λ)。

泊松分布为二项分布的极限分布(np=λ,n →∞)。

几何分布
,3,2,1,)(1===-k p q k X P k ,其中p ≥0,q=1-p 。

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p 的几何分布,记为G(p)。

均匀分布
设随机变量X 的值只落在[a ,b]内,其密度函数
)(x f 在[a ,b]上为
常数a
b -1,即
⎪⎩⎪⎨⎧-=,
0,1
)(a
b x f 其他,则称随机变量X 在[a ,b]上服从均匀分布,记为X~U(a ,b)。

分布函数为
⎰∞
-=
=x dx x f x F )()(
当a ≤x 1<x 2≤b 时,X 落在区间(
21
,x
x )内的概率为
a
b x
x x X x P --=<<12
21)(。

0, x<a ,
,
a b a
x -- a ≤x ≤b
1, x>b 。

a ≤x ≤b
指数分布
其中0>λ,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λ的指数分布。

X 的分布函数为
记住积分公式:
!0
n dx e x
x n
=⎰+∞
-
=)(x f ,
x e λλ- 0≥x ,
0, 0<x ,
=
)(x F ,
1x e λ-- 0≥x ,
,
0 x<0。

正态分布
设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为
2
22)(21)(σμσ
π--
=
x e
x f , +∞<<∞-x ,
其中
μ、0>σ为常数,则称随机变量X 服从参数为μ、σ的
正态分布或高斯(Gauss )分布,记为),(~2σμN X 。

)(x f 具有如下性质:

)(x f 的图形是对于μ=x 对称的;
2° 当μ=x 时,σ
πμ21)(=
f 为最大值;
若),(~2σμN X ,则X 的分布函数为
参数0=μ、1=σ时的正态分布称为标准正态分布,记为
)1,0(~N X ,其密度函数记为
22
21)(x e x -=
πϕ,+∞<<∞-x ,
分布函数为
⎰∞
--
=
Φx t dt e
x 2
2
21)(π。

)(x Φ是不可求积函数,其函数值,已编制成表可供查用。

Φ(-x)=1-Φ(x)且Φ(0)=2
1。

如果X ~),(2σμN ,则
σ
μ
-X ~)1,0(N 。

⎪⎭

⎝⎛-Φ-⎪⎭⎫ ⎝⎛-Φ=≤<σμσμ122
1)(x x x X x P 。

(6)分位数
下分位表:αμα
=)(≤X P ;
上分位表:αμα
=)(>X P 。

dt e x F x t 2
2 2
)( 2 1 ) (
(7)函数
的分布函

离散型 已知
X的分布列为
,
,
,
,
,
,
,
,
)
(
2
1
2
1
n
n
i
p
p
p
x
x
x
x
X
P
X
=

)
(X
g
Y=的分布列()
(
i
i
x
g
y=互不相等)如下:
,
,
,
,
),
(
,
),
(
),
(
)
(
2
1
2
1
n
n
i
p
p
p
x
g
x
g
x
g
y
Y
P
Y
=

若有某些)
(
i
x
g相等,则应将对应的
i
p相加作为)
(
i
x
g的概率。

延续型
先利用X的概率密度f
X
(x)写出Y的分布函数F
Y
(y)=P(g(X)≤y),再
利用变上下限积分的求导公式求出f
Y
(y)。

(2)定理法:
当Y=g(X)严格单调并且可导时:
其中h’(y)是g(x)的反函数
(1)联合分布离散型如果二维随机向量ξ(X,Y)的所有可能取值为至多可列个有序对(x,y),则称ξ为离散型随机量。

设ξ=(X,Y)的所有可能取值为)
,2,1
,
)(
,
(
=
j
i
y
x
j
i
,且事件{ξ=)
,
(
j
i
y
x}的概率为p
ij,
,称
)
,2,1
,(
)}
,
(
)
,
{(
=
=
=j
i
p
y
x
Y
X
P
ij
j
i
为ξ=(X,Y)的分布律或称为X和Y的联合分布律。

联合分
布有时也用下面的概率分布表来表示:
Y
X
y
1
y
2
… y
j

x
1
p
11
p
12
… p
1j

x
2
p
21
p
22
… p
2j

x
i
p
i1

ij
p…
这里p
ij
具有下面两个性质:
(1)p
ij
≥0(i,j=1,2,…);
(2).1
=
∑∑
ij
i j
p
延续型
对于二维随机向量),(Y X =ξ,如果存在非负函数
),)(,(+∞<<-∞+∞<<-∞y x y x f ,使对任意一具其邻边
分别平行于坐标轴的矩形区域D ,即D={(X,Y)|a<x<b,c<y<d}有
⎰⎰=∈D
dxdy y x f D Y X P ,),(}),{(
则称ξ为延续型随机向量;并称f(x,y)为ξ=(X ,Y )的分布密度或称为X 和Y 的联合分布密度。

分布密度f(x,y)具有下面两个性质: (1) f(x,y)≥0; (2)
⎰⎰
+∞∞-+∞

-=.1),(dxdy y x f
(2)二维随机变量的本质
)(),(y Y x X y Y x X ===== ξξ
(3)联合分布函数设(X,Y)为二维随机变量,对于任意实数x,y,二元函数
}
,
{
)
,
(y
Y
x
X
P
y
x
F≤

=
称为二维随机向量(X,Y)的分布函数,或称为随机变量X和Y的联合分布函数。

分布函数是一具以全平面为其定义域,以事件
}
)
(
,
)
(
|)
,
{(
2
1
2
1
y
Y
x
X≤
<
-∞

<
-∞ω
ω
ω
ω的概率为函数值的一具实值函数。

分布函数F(x,y)具有以下的基本性质:
(1);1
)
,
(
0≤
≤y
x
F
(2)F(x,y)分别对x和y是非减的,即
当x
2
>x
1
时,有F(x
2
,y)≥F(x
1
,y);当y
2
>y
1
时,有F(x,y
2
) ≥F(x,y
1
);
(3)F(x,y)分别对x和y是右延续的,即
);
,
(
)
,
(
),
,0
(
)
,
(+
=
+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4).1
)
,
(
,0
)
,
(
)
,
(
)
,
(=
+∞
+∞
=
-∞
=
-∞
=
-∞
-∞F
x
F
y
F
F
(5)对于,

2
1
2
1
y
y
x
x<
<
P(x
1
<x≤x
2
,y
1
<y≤y
2
)=0
)
(
)
(
)
(
)
(
1
1
2
1
1
2
2
2

+
-
-y
x
F
y
x
F
y
x
F
y
x
F,



(4)离散型与延续型的关系
dxdy
y
x
f
dy
y
Y
y
dx
x
X
x
P
y
Y
x
X
P)
(
)
(
)
(,

,≈
+

<
+

<

=
=
(5)边缘分布离散型X的边缘分布为
)
,2,1
,(
)
(
=
=
=
=


j
i
p
x
X
P
P
ij
j
i
i

Y的边缘分布为
)
,2,1
,(
)
(
=
=
=
=


j
i
p
y
Y
P
P
ij
i
j
j。

延续型 X 的边缘分布密度为
⎰+∞∞
-=;dy y x f x f X
),()(
Y 的边缘分布密度为
.),()(⎰+∞∞
-=dx y x f y f Y
(6)条件分布
离散型
在已知X=x i 的条件下,Y 取值的条件分布为
;•
=
==i ij
i
j
p
p x X y Y P )|(
在已知Y=y j 的条件下,X 取值的条件分布为
,)|(j
ij
j
i
p
p y Y x X P •=
==
延续型 在已知Y=y 的条件下,X 的条件分布密度为
)
(),()|(y f y x f y x f Y
=;
在已知X=x 的条件下,Y 的条件分布密度为
)
()
,()|(x f y x f x y f X
=
(7)独立性
普通型 F(X,Y)=F X (x)F Y (y)
离散型
j
i ij p p p ••= 有零不独立
延续型
f(x,y)=f X (x)f Y (y) 直接判断,充要条件: ①可分离变量
②正概率密度区间为矩形
二维正态分

,121
),(22
2212121122
1
))((2)1(212
⎥⎥⎦

⎢⎢⎣⎡⎪⎪⎭⎫ ⎝⎛-+---⎪⎪⎭⎫ ⎝⎛----=
σμ
σσμμρσμρρσ
πσy y x x e
y x f
ρ=0
随机变量的函数若X
1
,X
2
, (X)
m
,X
m+1
, (X)
n
相互独立,h,g为延续函数,则:
h(X
1
,X
2
, (X)
m
)和g(X
m+1
, (X)
n
)相互独立。

特例:若X与Y独立,则:h(X)和g(Y)独立。

例如:若X与Y独立,则:3X+1和5Y-2独立。

均匀分布
⎪⎪⎩
⎪⎪⎨
⎧∈=其他
,0),(1),(D
y x S y x f D
其中S D 为区域D 的面积,则称(X ,Y )服从D 上的均匀分布,记为(X ,Y )~U (D )。

例如图3.1、图3.2和图3.3。

y 1 D 1 O 1
x
图3.1 y 1
O 2 x
图3.2 y d c
O a b x 图3.3
D 2
D 3
正态分布
,121
),(222212121122
1
))((2)1(21
2
⎥⎥⎦

⎢⎢⎣⎡⎪⎪⎭⎫ ⎝⎛-+---⎪⎪⎭
⎫ ⎝⎛----=
σμ
σσμμρσμρρσ
πσy y x x e y x f
其中1||,0,0,2
1
,
21
<>>ρσσμμ是5个参数,则称(X ,Y )服从二维正态分
布,
记为(X ,Y )~N ().,,,22
21
,
21
ρσσμ
μ
由边缘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推出二维正态分布的两个边缘分布仍为正态分布,
即X ~N ().(~),,22,
221
1
σμ
σμN Y
可是若X ~N ()(~),,22
,
221
1
σμ
σμN Y ,(X ,Y)未必是二维正态分布。

(10)函数分布
Z=X+Y
根据定义计算:)()()(z Y X P z Z P z F Z
≤+=≤=
对于延续型,f Z (z)=
dx x z x f ⎰+∞

--),(
两个独立的正态分布的和仍为正态分布(22
21
2
1
,σσμμ++)。

n 个相互独立的正态分布的线性组合,仍服从正态分布。

∑=i
i i C μμ, ∑=i
i
i C 222σσ
Z=max,min(X
1
,X 2,…X n )
若n
X X X 2
1
,相互独立,其分布函数分别为
)()()(2
1
x F x F x F n
x x x ,,则Z=max,min(X 1,X 2,…X n )的分布函
数为:
)()()()(2
1
max
x F x F x F x F n
x x x •=
)](1[)](1[)](1[1)(2
1
min
x F x F x F x F
n
x x x --•--=
第四章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1)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离散型延续型
期望
期望算是平均值
设X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
布律为P(
k
x
X=)=p
k

k=1,2,…,n,

=
=n
k
k
k
p
x
X
E
1
)
(
(要求绝对收敛)
设X是延续型随机变量,其概率
密度为f(x),
⎰+∞

-
=dx
x
xf
X
E)
(
)
(
(要求绝对收敛)
函数的期望Y=g(X)

=
=n
k
k
k
p
x
g
Y
E
1
)
(
)
(
Y=g(X)
⎰+∞

-
=dx
x
f
x
g
Y
E)
(
)
(
)
(
方差
D(X)=E[X-E(X)]2,
标准差
)
(
)
(X
D
X=
σ
∑-
=
k
k
k
p
X
E
x
X
D2)]
(
[
)
(
⎰+∞

-
-
=dx
x
f
X
E
x
X
D)
(
)]
(
[
)
(2
(2)期望的性质
(1) E(C)=C
(2) E(CX)=CE(X)
(3) E(X+Y)=E(X)+E(Y),
∑∑
==
=
n
i
n
i
i
i
i
i
X
E
C
X
C
E
11
)
(
)
(
(4) E(XY)=E(X) E(Y),充分条件:X和Y独立;
充要条件:X和Y不相关。

(3)方差的性质
(1) D(C)=0;E(C)=C
(2) D(aX)=a2D(X);E(aX)=aE(X)
(3) D(aX+b)= a2D(X);E(aX+b)=aE(X)+b
(4) D(X)=E(X2)-E2(X)
(5) D(X±Y)=D(X)+D(Y),充分条件:X和Y独立; 充要条件:X和Y不相关。

D(X±Y)=D(X)+D(Y) ±2E[(X-E(X))(Y-E(Y))],无条件成立。

而E(X+Y)=E(X)+E(Y),无条件成立。

(4)常见分布的期望和方差
期望方差
0-1分布
)
,1(p
B
p)
1(p
p-
二项分布
)
,
(p
n
B
np)
1(p
np-
泊松分布
)

P
λλ
几何分布
)
(p
G p
1
2
1
p
p
-
超几何分布
)
,
,
(N
M
n
H N
nM





-
-





-
1
1
N
n
N
N
M
N
nM
均匀分布
)
,
(b
a
U2
b
a+
12
)
(2
a
b-
指数分布
)


1
2
1
λ
正态分布
),(2σμN
μ

(5)二维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期望
∑=•
=n
i i i
p x X E 1
)(
∑=•=n j j
j p y Y E 1
)(
⎰+∞

-=
dx x xf
X E X
)()(
⎰+∞

-=
dy y yf
Y E Y
)()(
函数的期望 )],([Y X G E =
∑∑i
j
ij
j
i
p y
x G ),(
)],([Y X G E =
⎰⎰+∞∞+∞

--dxdy y x f y x G ),(),(
方差
∑•
-=i
i i
p X E x X D 2)]([)( ∑•-=j
j
j
p Y E x Y D 2)]([)(
⎰+∞

--=dx x f X E x X D X )()]([)(2
⎰+∞

--=dy y f Y E y Y D Y
)()]([)(2
协方差 对于随机变量X 与Y ,称它们的二阶混合中心矩11
μ为X 与Y 的协
方差或相关矩,记为),cov(Y X XY
或σ
,即
))].())(([(11
Y E Y X E X E XY
--==μσ
与记号XY
σ
相对应,X 与Y 的方差D (X )与D (Y )也可分别记为XX
σ
与YY
σ。

相关系数 对于随机变量X 与Y ,如果D (X )>0, D(Y)>0,则称
)
()(Y D X D XY
σ
为X 与Y 的相关系数,记作XY
ρ
(有时可简记为ρ)。

|ρ|≤1,当|ρ|=1时,称X 与Y 彻底相关:1)(=+=b aY X P
彻底相关⎩⎨⎧<-=>=,
时负相关,当,
时正相关,当)0(1)0(1a a ρρ
而当0=ρ时,称X 与Y 不相关。

以下五个命题是等价的: ①0=XY
ρ

②cov(X,Y)=0; ③E(XY)=E(X)E(Y); ④D(X+Y)=D(X)+D(Y); ⑤D(X-Y)=D(X)+D(Y).
(6)协方差的性质
(i) cov (X, Y)=cov (Y , X); (ii) cov(aX,bY)=ab cov(X,Y);
(iii) cov(X 1+X 2, Y)=cov(X 1,Y)+cov(X 2,Y); (iv)
cov(X,Y)=E(XY)-E(X)E(Y).
(7)独立和不相关(i) 若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则0
=
XY
ρ;反之不真。

(ii) 若(X,Y)~N(ρ
σ
σ
μ
μ,
,
,
,2
2
2
1
2
1
),
则X与Y相互独立的充要条件是X和Y不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