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简谐运动》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1简谐运动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简谐运动》。
一、教材分析
机械振动是质点运动的一种形式,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使学生对质点运动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以加速度来对质点运动进行分类:学生在初中只了解匀速直线运动,这是一种加速度为零的运动;在高中物理必修1模块中,学生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这是具有恒定加速度的运动,而且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高中物理必修2模块中,学生学习了抛体运动,这也是具有恒定加速度的运动,但加速度的方向和初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还学习了匀速圆周运动,这是一种具有变化加速度的运动,但加速度大小不变,只是方向变化;本章所学习的机械振动,是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发生变化的运动。
《简谐运动》是鲁科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第二章《机械振动》第一节的内容。《机械振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运动学、动力学及功和能的知识后而编排的力学的一个特例。机械振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机械运动形式,对它的研究为以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奠定了知识基础。此外机械振动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简谐运动》是学习本章后面各节内容的基础,是最简单、最基本、最有规律性的机械振动,通过学习,使学生既了解到机械振动的基本特点,又要与以前学过的运动学、动力学、功和能的知识相联系,可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因此这部分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运动学的基本知识及分析物理规律的一定能力,同时在数学课堂上,学生也基本掌握了三角函数的基本内容。本节课从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过程出发,去了解简谐运动的特点和理解其运动规律,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新知识,为本章的学习打好铺垫。虽然通过初中和高一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观察、实验能力,但抽象思维、推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仍然有限。因此,本节课通过演示实验和引导学生分析振动的动态过程,来进一步提高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形成简谐运动的概念和认识它的位移—时间图像。
难点:弹簧振子的位移概念;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弹簧振子在各个不同时刻位移;论证弹簧振子的振动图象是一条正弦曲线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
五、教学准备
弹簧振子(改装滑块)、弹簧振子频闪照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案
六、教学流程概述
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们合理整合“知识序”和“认知序”,设计递进式问题链。由生活中的实例入手,引入机械振动,再由生活中的振动现象引入并展示实验室中的振动装置——弹簧振子,并通过观察振子位置变化→自主建构“振动位移”概念→猜想并验证“振动位移变化的特点”→提出探究问题——弹簧振子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
关系等一系列活动,利用视频展示小组讨论等手段自主建构弹簧振子理想模型,并归纳总结简谐运动特征促进,从而实现科学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渗透。这充分体现了"从物理知识传授到物理方法教育,再到物理思想形成"的理念
教学过程重点阐述:
1.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为导入新课的指导思想,列举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观察归
纳其特征。
2.问题引领,学习新知
一、在机械振动概念以及特征的建立上,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
问题1: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总结它们的运动规律。
问题2:机械振动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二、弹簧振子的理想化模型的建立上,老师先给出弹簧振子的结构,然后提出
问题1:能看成弹簧振子的条件有哪些?
描述振子的运动,引用位移和速度的概念,但是注意位移定义的区别。
问题2:如何获得弹簧振子的x—t图像?
通过小组讨论和老师总结后,小组合作模拟x—t图像的获得,然后观察得出图像是正弦曲线后再追问:如何判断x—t图像为正弦曲线?
三、建立简谐运动的理想化运动模型
3.应用实际生活,拓展课后探究
完成了简谐运动的理论探究后,课后思考问题: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得到小球的位移时间图像吗?请大家参照课本的“思考与讨论”、“做一做”部分进一步学习。
创新点:
1.对机械振动图像的获得过程进行了细致展示与研究。并通过多种方法得到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
2.在判断得到简谐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是否是正弦函数的方法时,找到了对比法。
七、板书设计
2.1简谐运动
一、机械振动
1、定义
2、产生
3、弹簧振子
二、简谐运动及其特征
1、定义
2、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