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三学案: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学案28 Word版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28单元学习总结
现代中国科技、教育与文艺的发展情况
新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1.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三个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以前,新中国科技事业有了较全面的发展。
新
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
①建立科研机构,建立科学研究体系。
②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为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奠定基础。
(2)第二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遭到严重破坏,但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这一阶段所取得的科技成就有: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南京长江大桥落成,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等。
(3)第三个阶段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1978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分水岭。
①1978年3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制定了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迎来了我国科技事业新的春天。
②1985年,在科学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指导下,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③1995年,党和政府提出“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也推动科技事业进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新阶段。
2.“双百”方针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质
(1)基本内容:在艺术领域“百花齐放”,在学术领域“百家争鸣”。
在艺术上提倡不同题材、形式、风格的艺术品自由发展,不同艺术方法的自由探讨和创造,不同风格流派的自由竞争;在艺术实践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以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
在学术理论的探讨上实行“百家争鸣”,提倡和鼓励不同学派、不同理论观点的自由争论,保障学术上自由探讨和创造的民主权利。
(2)实质: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实行政治民主、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
“双百”方针的提出,体现了在人民共和国新体制下,在特殊的国际和国内背景下,国家最高决策者对社会主义文化政策的一种新的尝试,它显然包括了对科学技术和文艺创作自由的倡导的努力,但它的表达方式却又是“含混的诗意化”,没有采取法律条文的形式来保证文艺和学术的自由。
例题课程变化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年四川军政府令:“前清小学教科书,凡有尊儒崇满清及不合共和国宗旨等课,
分别订正。
”9月又饬废止读经,禁用清朝会典律系等为教科书。
高初等小学加授缝纫课,高小改中国文为国文,中国史为本国史,格致课改为理科,增设英语,又饬注意体操、音乐、图画、手工等科。
——据贾大泉《四川通史》卷七(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2年四川小学课程指导思想的突出变化,并分析其积极作用。
材料二
(2)上图所示教材出现在新中国哪一时期?当时教材所呈现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材料三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高中历史教材对工业革命的影响表述为三个方面:促使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疯狂的殖民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大多表述为: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并推动其进行民主化改革和法制化建设。
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和科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产生。
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工业革命推进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形成,密切了国际交流,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据高中历史教材整理(3)根据材料三,指出两个时期高中历史教材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体现了何种不同的历史观?说明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反映了哪些方面的时代要求?
[审题思路]第(1)问“变化”从材料中总结即可,要注意前后的转变,不能只涉及后来的宗旨,“积极作用”应结合辛亥革命和教材本身从政治、教育两方面总结。
第(2)问,由教材图
片和文字判断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原因方面应结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形势分析,重点抓住“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一主要特点。
第(3)问考查了四大史观,由“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使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使东方从属于西方”看出第一时期体现了阶级斗争史观。
由“促进了相关国家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密切了国际交流”“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看出第二时期体现了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
现行高中教材对工业革命影响的表述所反映的时代要求应结合材料和现今中国经济发展回答即可。
[答卷实录]
[点评]
1.审题准确,答题规范。
2.回答问题概括能力较强,如第(3)问回答非常简练、准确。
3.第(1)问“变化”在回答时应点明1912年之前的课程指导思想;第(2)问“原因”回答不够完整。
[规范答案](1)变化:从重儒家经典向突出共和国宗旨转变;作用: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助于宣传和维护民主共和。
(2)“文化大革命”时期;主要原因:在“以阶级斗争为纲”思想指导下,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开展“教育革命”“开门办学”,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内容。
(3)史观:前者主要是阶级斗争史观。
后者主要是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
(任答其一即可)
方面: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贯彻;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际交流与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