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公务员申论热点:培育新乡贤文化 建设美丽乡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河南公务员申论热点:培育新乡贤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背景链接】
近来,重庆市永川区弘扬“新乡贤”文化,提高了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新乡贤们带领村民崇德尚法、致富增收。

永川区朱沱镇会垭村村民罗金太是远近闻名的龙眼种植专家,自家致富后不忘乡亲,将技术传授给村民。

在罗金太的带领下,会垭村通过种植龙眼收入过百万,全村推举罗金太为“新乡贤”,他家的门上悬挂着“永川新乡贤”的牌匾。

2016年6月初,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续乡村文脉,创新发展农村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群众见贤思齐,河北省石家庄新华区在全区乡村开展了“寻找新乡贤”活动。

在钟家庄,大家一致推选段秀灵来当本村的“新乡贤”。

村民韩学贞说:“段阿姨对我们村贡献可大了,除了挖掘我们村的历史,还热心牵线搭桥,找专家帮助村里制作了现在的规划蓝图,这才有了现在的村容村貌。

”在新华区,段秀灵这样的“新乡贤”还有很多。

【政策理论】
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培育新乡贤文化。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培育新乡贤文化。

【重要意义】
培育新乡贤文化对于缓解城市病、促进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加强乡村治理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培育新乡贤文化有肋于实现城乡人才流动,缓解城市病。

广大城镇乡贤的“告老还乡”能实现人才资源从乡村流出到返回乡村的良性循环,使社会人才分布结构趋于合理,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对缓解大城市过于拥挤、不堪重负等“城市病”,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培育新乡贤文化有肋于乡村经济和文化发展。

当下,我国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广大的农村地区正面临一次前所未有的变革。

新乡贤对农村的贫困根源深有感触,可以利用
他们的资源、优势、声望等,在贫困地区的扶贫攻坚战中发挥更为积极的协调、引领作用;优秀乡贤文化作为可利用的资源,能在中国社会的巨变中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和正能量,引领社会风尚、倡导时代新风,构建乡村文明。

培育新乡贤文化有助于激发基层治理创新。

乡贤文化积淀了我国千百年来的乡村基层治理智慧,新乡贤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对传统乡绅文化的接续,他们在乡村治理中有相似的作用机制,把传统乡贤文化的智慧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结合起来,能激活农村基层组织治理的活力,激发乡村自我发展的潜能。

【问题阐述】
1.新乡贤的文化建设作用未充分发挥。

当前各地新乡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乡村治理方面,而在新乡村文化建设上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

在当代不断变迁的农村社会中,传统乡绅文化已经断裂,农村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缺乏核心价值观念的文化建设问题日益突出。

2.新乡贤的乡村治理存在权力意识观念。

传统乡绅以儒家思想和家族观念为本,这与现代法制观念和权利意识相冲突,现今国家已进入法治时代,乡贤社会治理作用逐渐减少,但乡村治理中的民间矛盾以及官民矛盾,依然需要通过乡贤的柔化和缓冲机制来改善;退休官员通常有丰富的人脉资源,乡村请求难免违纪甚至违法,可能使坏风气污染乡村社会环境。

3.新乡贤的人才吸纳机制尚显不足。

多年实行的城乡二元体制导致城乡发展严重不平衡,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回乡创业者的脚步;现代社会本质上是陌生人社会,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乡土观念大为淡化,但极少有人愿意定居乡间;当前新乡贤主要以离退休干部和退隐企业家为主,吸引更多类型的乡贤较为困难,一些大学生村官受长辈旧有观念的影响,很难在农村扎根。

【解决对策】
1.营造崇尚新乡贤的文化氛围。

大力弘扬传统乡村文化,让文化为“新乡贤”反哺乡村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挖掘好乡贤背后所隐含的精神价值和时代意义,持续树立新榜样,推选出“新乡贤”,营造崇德尚贤的文化氛围,让乡贤事迹垂范乡里。

2.用刚性制度约束权力磁场。

新乡贤文化不能以情代法,以人代法,在倡导新乡贤的同时,还需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将刚性的国家管理与柔性的乡贤治理互为补充;在制度设计时就要堵住漏洞,使乡贤真正远离权力磁场,可以采用政府出面组织,成立乡贤志愿者工作队或工作站,由村委颁发聘书,持证上岗的“抱团”模式,充分发挥乡贤的乡村治理功能。

3.用机制感情吸纳留住人才。

赋予乡贤新的时代内涵,明确新乡贤的标准;以地方组织与政府架构为主导,广泛吸引包括在外功成名就的乡亲在内的力量参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为新乡贤施展才华创造便利条件;出台相应的养老、医疗、住房保障、资金支持等政策措施,形成回乡光荣的社会舆论氛围;积极培育发展各类乡贤组织,以乡愁乡情为纽带,引导乡贤回归;乡干部要主动上门当好“调和剂”,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宣讲员,让“新乡贤”们在乡村找到归属感,提升留在乡村、建设乡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