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程勘察报告
致民路50号项⽬岩⼟⼯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程编号:A2005-187
院长:赵翔
总⼯程师:康景⽂
审定:冯世清
经理:王强
审核:黄练红
编写:王君红
致民路50号项⽬岩⼟⼯程勘察报告 (详细勘察)
⼯程编号:A2005-187
审定:
审核:
编写:
鹏利国际(四川)置业有限公司
致民路50号项⽬岩⼟⼯程勘察报告
1.概述
1.1⼯程概况
成都致民路50号项⽬位于成都市武侯区致民路50号,总建筑⾯积51042.4m2,由四川⼤学⼯程设计研究院设计,建筑物⼯程概况见表1.1。

表1.1 建筑物⼯程概况
对拟建场地进⾏岩⼟⼯程详细阶段的勘察⼯作。

根据《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3.1条、第3.3.2条及第3.3.3条拟建建筑⼯程重要性等级为⼆级,场地的复杂程度等级为⼆级,地基的复杂程度等级为⼆级;根据《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3.1.4条,该岩⼟⼯程勘察等级为⼄级。

1.2勘察技术要求
根据现⾏国家标准、规范、规程,结合拟建物的性质,此次勘察的技术要求如下:1.2.1 判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影响拟建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对场地的稳定性作出评价。

1.2.2 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均匀性,尤其应查明基础下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分布,以及各层岩⼟的物理⼒学性质。

1.2.3 查明有⽆可液化地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判别场地⼟的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1.2.4 查明地下⽔类型,埋藏情况,渗透性,腐蚀性以及地下⽔位的季节变化幅度,提供抗浮设计⽔位。

1.2.5 评价基坑开挖、降低地下⽔的可能性和对已有相建筑的影响,提供基坑⽀护和降低地下⽔位的有关设计参数,并对基坑⽀护和降低地下⽔的⽅案进⾏分析论证。

1.2.6 对拟建建筑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形式进⾏分析论证,提供地基基础设计所需的⼒学指标,推荐经济合理的基础⽅案。

1.2.7 对上部结构和地基基础设计、施⼯中应注意的岩⼟⼯程问题提出建议,推荐深基坑开挖的边坡⽀挡⽅案和降⽔⽅案。

1.3勘察技术依据
本次勘察⼯作所依据的主要技术规范、规程有:
⑴《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⑵《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⑷《⾼层建筑岩⼟⼯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⑸《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⑹《成都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
⑺《建筑⼯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⑻《⼟⼯试验⽅法标准》(GB/T50123—99)
⑼《建筑⼯程勘察⽂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6)
1.4勘察技术⽅案及勘察技术⽅法
1.4.1勘察技术⽅案
本⼯程勘探点平⾯布置以《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层建筑岩⼟⼯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建设单位提供的总平⾯图为依据,并根据各建筑物的性质及结构形式分别布置。

A楼和B楼:属⾼层建筑,根据《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1.15条和第4.1.16条规定,本⼯程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级(中等复杂),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应控制在15 m~30m范围内,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和⾓点布置。

本次勘探点间距为19.60 m~24.40m,共布设钻孔12个,其中⼀般性钻孔6个,钻孔深度15.0~15.5m,控制性钻孔6个,钻孔深度17.50~20.80m;布设波速测试勘探孔2个,测试深度20.00 m。

C楼和D楼:属多层建筑,根据《岩⼟⼯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1.15条和第4.1.16条规定,本⼯程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级(中等复杂),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应控制在15 m~30m范围内,勘探点宜按建筑物周边和⾓点布置,勘探点间距为14.00 m~21.17m,共布设钻孔15个,其中⼀般性钻孔10个,钻孔深度15.0~15.5m,控制性钻孔5个,钻孔深度16.00~17.50m。

地下室部分(指仅有2层地下室,地⾯⽆建筑的区域):该部分仅有2层地下室,地⾯⽆建筑,地下室轮廓线超出主楼轮廓线外,并根据《⾼层建筑岩⼟⼯程勘察规程》(JGJ72-2004)第4.4.3条之规定,结合本⼯程特点,沿地下室轮廓线适当布设勘探点,勘探点间距为18.00m~25.20m,共布设⼀般性钻孔8个,钻孔深度15.00m。

详见“勘探点平⾯布置图”。

1.4.2勘察技术⽅法
⑴勘探孔测放及⾼程测量:根据我院“勘探点平⾯布置图”与相邻已有建筑、围墙的关系,⽤全站仪测得各勘探孔的位置,孔⼝⾼程以西北⽅向⼤英县驻成都办事处⼀墙⾓室内地坪P点(假定标⾼为400m)作为基准点⽤全站仪测得。

详见“勘探点平⾯布置图”。

⑵钻探:采⽤SH30-2A型⼯程勘察钻机对卵⽯层以上的⼟层进⾏冲击钻进,采⽤XY-1型⼯程勘察钻机对9#、21#勘探点进⾏全断⾯取芯钻探,以便对⼟层进⾏分层定名和采取⼟(⽔)试样。

⑶原位测试:本次勘察对粉⼟、砂⼟进⾏标准贯⼊试验,以评价其地基承载⼒及
超重型动⼒触探试验并与全断⾯取芯钻判别粉⼟和砂⼟的液化性;对卵⽯⼟进⾏N
120
探成果进⾏对⽐,以评价其密实度、均匀性和地基承载⼒;对场地进⾏波速测试,为场地⼟类型、场地类别划分提供依据,提供地基⼟⼒学参数。

⑷室内试验:对粉⼟试样进⾏室内常规物理⼒学性质指标试验,对岩⽯试样进⾏抗压试验并测定其天然密度,对砂⼟、卵⽯扰动样进⾏颗分定名试验,对场地地下⽔试样进⾏⽔质简分析试验。

1.5勘察完成⼯作量
本次勘察于2005年07⽉09⽇~2005年07⽉16⽇进⾏野外钻探和原位测试⼯作,07⽉16⽇~07⽉22⽇进⾏室内岩⼟试验和资料整理⼯作,于2005年07⽉23⽇提交本报告。

本次勘察完成的⼯作量统计见表1.5。

2.区域地质构造及⽓象概况
2.1区域地质构造
根据收集到的区域地质构造资料分析,拟建场地地处成都坳陷盆地,西距南北⾛向的龙门⼭褶皱带约60km,东距北东⾛向的龙泉⼭褶皱带约20km。

成都坳陷呈东北35度⽅向展布,受喜⼭运动的地质内⼒作⽤,龙门⼭和龙泉⼭褶皱带相对上升,成都坳陷盆地内堆积了厚度不等的第四系冲积地层,与下伏⽩垩系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形成⽬前的冲积平原地貌。

受东西两侧构造带的影响,在成都平原下伏基岩内形成了蒲江──新津和新津──磨盘⼭这⼀区域性的北东⾛向断裂和其它次⽣断裂。

2.2⽓象概况
根据成都市⽓象站资料,成都平原属亚热带湿润⽓候区,季风⽓候显著,四季分明,具有盆地特有的冬暖夏热、⽇照少、湿度⼤、降⾬量较多、蒸发量较⼤等特征。

多年年平均⽓温在16.2℃,6~8⽉最热,极端最⾼⽓温37.7℃,1⽉最冷,极端最低⽓温-5.9℃;多年年平均降⽔量950mm;多年年平均值蒸发量为1020.50mm;多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年最多风向为偏北风,年平均风速1.35m/s,最⼤风速14.8 m/s。

3.场地的⼯程地质条件
3.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成都市致民路50号,地⾯标⾼398.13~400.22m,地表相对⾼差
2.09m,场地较为平整开阔。

地貌单元为成都平原岷江I级阶地。

3.2地层结构
在勘察钻探揭露深度内,地层由第四系全新统⼈⼯填⼟层(Q
4
ml)、第四系全新统冲
洪积层(Q
4al+pl)、⽩垩系上统灌⼝组泥岩(K
2g
)组成, 地层结构⾃上⽽下为:
⑴第四系全新统⼈⼯填⼟层(Q
4
ml)
①杂填⼟:杂⾊,⼲,结构松散。

其成分以建筑垃圾为主。

层厚:1.20~3.50m;层底标⾼:395.21~398.63m;全场地分布。

al+pl)
⑵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
4
②粉⼟:褐⾊~黄褐⾊,稍密,湿,含云母⽚及氧化铁,⽆光泽反应。

层厚:0.50~
2.99m;层底标⾼:394.66~396.65m;全场地分布。

③中砂:褐⾊,松散,湿~饱和,主要矿物成份为⽯英、长⽯,含少量云母⽚。

层厚:0.70~4.60m。

以透镜体状分布于卵⽯层顶⾯或卵⽯层之中。

卵⽯:褐灰⾊, 湿~饱和,松散~密实。

卵⽯成份以岩浆岩为主,少量为变质岩和沉积岩;以中等风化和微风化者居多,少量强风化。

卵⽯磨圆度较好,呈圆形~亚圆形,粒径⼀般2~8cm,最⼤超过12cm, 卵⽯含量约50%~80%。

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地
超重型动⼒触探击数将卵⽯层划分为:基基础设计规范》(DB51/T5026-2001)和N
120
④松散卵⽯、⑤-1稍密卵⽯、⑤-2中密卵⽯、⑤-3密实卵⽯四个亚层。

④松散卵⽯:卵⽯粒径⼀般为2~4cm,个别粒径⼤于5cm。

卵⽯含量50%,~55%,N120超重型动⼒触探击数2~4击。

⑤-1稍密卵⽯:卵⽯粒径⼀般为3~6cm,最⼤粒径⼤于8cm,卵⽯含量55%~60%,以层状或透镜体形式分布,N120超重型动⼒触探击数4~7击。

⑤-2 中密卵⽯:卵⽯粒径⼀般4~8cm,最⼤粒径⼤于10cm,卵⽯含量60%~70%,以层状或透镜体形式分布,N120超重型动⼒触探击数7~10击。

⑤-3密实卵⽯:卵⽯粒径⼀般5~10cm,最⼤粒径⼤于15cm,卵⽯含量>70%,N120超重型动⼒触探击数⼤于10击。

⑶⽩垩系上⽩垩统灌⼝组泥岩(K

2g
⑥-1强风化泥岩:砖红⾊,呈⼟状,巨厚层构造,块状结构,裂隙发育,岩芯破碎。

顶板埋深为15.5~15.7m
⑥-2中等风化泥岩:砖红⾊,巨厚层构造,块状结构,主要矿物成分为粘⼟矿物,岩芯呈长柱状或短柱状。

以上各地层的分布情况详见“⼯程地质剖⾯图”。

3.3地下⽔
场地地下⽔为孔隙型潜⽔,地下⽔赋存于砂卵⽯层中,受⼤⽓降⽔、地下⽔径流和河⽔补给。

本次勘察为丰⽔期,因受周围建筑场地降⽔影响,勘察期间测得地下稳定⽔位埋深6.00m~8.60m,⽔位标⾼为391.24~392.55m。

受季节性影响, 地下⽔位变化幅度为1.00~2.00m。

根据区域⽔⽂资料,场地年最⾼⽔位值4.00m,⽔位标⾼为394.50m,
此次勘察⼯作未进⾏抽⽔试验,根据区域⽔⽂地质资料,该场地卵⽯层渗透系数可取K=18.0m/d。

根据在钻孔14#、16#所取⽔试样进⾏⽔质简分析,场地地下⽔腐蚀性评价见表3.3。

场地地下⽔腐蚀性评价表表3.3
34
⽆嗅、透明淡⽔,PH值约7.1,为中性⽔;地下⽔对混凝⼟结构、钢筋混凝⼟结构中钢筋⽆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

4.岩⼟测试成果
4.1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对粉⼟、中砂进⾏20次标准贯⼊试验,其试验成果统计见表4.1-1;对超重型动⼒触探试验,其试验成果统计见表4.1-2;对场地进⾏波砂卵⽯层进⾏N
120
速测试,其测试成果见表4.1-3。

120
场地各地层波速及动⼒学参数表表4.1-3
4.2室内试验
本次勘察取粉⼟试样进⾏室内物理⼒学指标试验,其试验成果统计见表4.2.1。

取岩⽯样进⾏天然强度抗压试验其试验成果统计见表4.2.2
粉⼟物理⼒学试验指标统计表表4.2.1
5.岩⼟⼯程分析与评价
5.1场地稳定性评价
场区位于地质构造较稳定的地带上,地震活动较微弱,场地稳定性较好。

5.2场地及地基⼟的地震效应
5.2.1 场地⼟类型及场地类别划分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可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组,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根据波速测试成果,场地⼟层等效剪切波速为260m/s,地微动卓越周期约为
0.30s。

场地⼟属中软~中硬⼟,场地类别为Ⅱ类,处于可进⾏建设的⼀般场地。

5.2.2 砂⼟液化评价
根据⼟⼯试验报告,粉⼟的粘粒含量均⼤于10%,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4.3.1-2条说明,粉⼟的粘粒(粒径⼩于0.005mm的颗粒)含量在7度时⼤于10%时,可判为不液化⼟。

根据《成都地区建筑基础设计规范》附录P地基液化判别P.0.1.4条说明,中砂
可判为不液化⼟。

5.3岩⼟的⼯程特性指标建议值
根据本次勘察野外钻探、原位测试成果和室内⼟⼯试验成果,结合成都市已有⼯
程经验,综合确定场地岩⼟⼯程特性指标,其建议值见表5.3。

岩⼟的⼯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表5.3
注:表中:
γ—天然重度(kN/m3); f ak—地基承载⼒特征值(kPa);Es—压缩模量(MPa);
Eo—变形模量(MPa); C—粘聚⼒(kPa);φ—内摩擦⾓(o)。

q sik—⼈⼯挖孔桩的极限侧阻⼒标准值(kPa) q pk—⼈⼯挖孔桩的极限端阻⼒标准值(kPa)5.4.地基承载⼒评价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条,采⽤下列参数计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特征值f
a。

A、B楼采⽤筏板基础,d=10.0m(⾃然地坪下), b=20.0m,γ
m =12.0,η
b
=3.0,
ηd=4.4。

当以中砂层作为基础持⼒层时
f
a =f
a k

b
γ(b-3.0)+ η
d
γ
m
(d-0.50)
=100+3.0×9×(6-3.0)+4.4×12.0×(10.0-0.5)
=682.60kPa
当以松散卵⽯层作为基础持⼒层时
f
a =f
a k

b
γ(b-3.0)+ η
d
γ
m
(d-0.50)
=200+3.0×10×(6-3.0)+4.4×12.0×(10.0-0.5) =893.60kPa
当以稍密卵⽯层作为基础持⼒层时
f
a =f
a k

b
γ(b-3.0)+ η
d
γ
m
(d-0.50)
=320+3.0×11×(6-3.0)+4.4×12.0×(10.0-0.5) =932.60kPa
当以中密卵⽯层作为基础持⼒层时
f
a =f
a k

b
γ(b-3.0)+ η
d
γ
m
(d-0.50)
=450+3.0×12×(6-3.0)+4.4×12.0×(10.0-0.5)
=1059.60kPa
5.5地基均匀性评价
根据《⾼层建筑岩⼟⼯程勘察规程》(JGJ72-2004)中要求,从以下3个⽅⾯评价地基⼟的均匀性:
5.5.1基础持⼒层层底坡度评价
拟建建筑物设⼆层地下室,预计基础埋深-10.0m,以中密卵⽯层作为基础持⼒层,卵⽯层底坡度<10%,属均匀地基。

5.5.2按地层厚度评价
在A 楼和B 楼建筑主楼基础宽度⽅向上取20#、21#、9#、10#钻孔处地层进⾏评价,基础宽b=20.0m ,设基础埋深为-10.0m ,当基础持⼒层和第⼀下卧层厚度的差值⼩于0.05b 即1.00m 时可视为均匀地基,否则为不均匀地基。

评价结果列于表5.5.2。

5.5.3按地基⼟压缩层范围内各⼟层压缩模量评价
在基础宽度⽅向上取20#、21#、9#、10#钻孔处地层,计算各钻孔地层在压缩深度范围内的压缩模量当量值Es 为11.25~32.66MPa ,Esmax/Esmin=2.9>k=2.5(k 为不均匀系数界限值),地基⼟属不均匀地基。

地基压缩层深度Zn 按《⾼层建筑岩⼟⼯程勘察规程》中附录B 中B.0.2式计算:Zn=(Zm+?b)β=6.96m (A 、B 楼主楼筏板宽度b=20.00m )。

根据对上述3个⽅⾯进⾏的综合分析评价,地基⼟为不均匀地基。

5.6基础沉降量和倾斜值评价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72-2004)5.3.5式对A 、B 楼进⾏变形估算,基础底⾯处基底压⼒取P 0=300kPa 。

5.7地基基础⽅案评价与建议
5.7.1地基⼟适宜性评价
场地⼟由素填⼟、粉⼟、中砂、卵⽯层、强风化、中风化泥岩构成。

由于建筑物设⼆层地下室,基础埋深-10.00m,素填⼟、粉⼟已挖除;中砂未经处理不能作为基础持⼒层;卵⽯层承载⼒⾼,厚度⼤,可作为基础持⼒层和桩端持⼒层;泥岩埋深较深,可作桩端持⼒层。

5.7.2地基基础评价
5.7.2.1天然地基
A楼和B楼:18~21层,基底埋深10.00m,可采⽤筏板基础,以中密卵⽯层作基础持⼒层,局部地段有厚度不等的呈透镜体状分布的中砂、松散卵⽯等软弱下卧层,建议对基底下埋藏的软弱层进⾏强度和变形验算,对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设计验算的软
弱层采取⾼压旋喷桩进⾏地基加固处理。

C楼和D楼:6层,基底埋深10.00m,可采⽤独⽴柱基础,建议以稍密卵⽯作基础持⼒层,局部地段有厚度不等的呈透镜体状分布的中砂、松散卵⽯等软弱下卧层,建议对基底下埋深较浅的软弱层进⾏清除并换填处理,对埋藏较深强度和变形不能满⾜设计验算的软弱层可采取⾼压旋喷桩地基加固处理。

地下车库:2层,开挖深度-10m,可采⽤独⽴柱基础。

基地下卵⽯层基床系数建议值分别为:⑥-1稍密卵⽯35MN/m3、⑥-2中密卵⽯45MN/m3、⑥-3密实卵⽯55MN/m3。

5.7.2.2桩基础
采⽤⼈⼯挖孔桩,以中等风化泥岩为桩端持⼒层。

⼈⼯挖孔桩较为直观,在成都地区有较成熟的施⼯经验,但由于降⽔深度要降到基岩⾯难度很⼤,挖孔桩作业时需要在桩内采取相应的降⽔措施,因此在⼯程上应慎重选择此桩型。

若采⽤⼈⼯挖孔桩,施⼯前进⾏“⼀桩⼀孔”施⼯勘察。

6.与基础施⼯有关的岩⼟⼯程问题
6.1基坑⽀护与降⽔
本⼯程设计两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10.00m,场地周边为道路及已有建筑物,基坑西北侧距⼗五中街路仅3.50m,东南侧距现有的⼀栋11+1层建筑16.6m,西南侧距龙江路近10.00m,⽆放坡条件,应采取必要基坑⽀护措施。

根据场地⼯程地质、⽔⽂地质条件及场地周边环境条件,根据基坑周边的环境条件,可采⽤挖孔桩和喷锚护壁相结合的基坑⽀护结构形式。

具体的基坑⽀护⽅案需进⾏专门的岩⼟⼯程设计,⽀挡结构设计所需的参数建议按表5.4取⽤。

根据该场地的⼯程地质和⽔⽂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时,需进⾏降⽔。

根据经验,本⼯程宜采⽤管井降⽔,具体的降⽔⽅案需作专门岩⼟⼯程设计。

降⽔⽅案设计时,应根据采取的基坑⽀护结构与基础型式确定降⽔深度,砂卵⽯层综合渗透系数K值可按经验值18.0m/d采⽤,并应作专项降⽔设计。

6.2 抗浮设计
本⼯程地下车库2层,开挖深度-10m,抗浮设计⽔位取4.00m,地下车库开挖后应作专项抗浮设计。

6.3⼯程监测
本⼯程应进⾏如下施⼯监测:
①挡⼟结构变形观测
对基坑锚喷⽀护进⾏变形观测,掌握其⼯作状态,监视其变形及⽀挡稳定性。

②基坑回弹观测
观测基坑挖⼟后的回弹量,⽤以分析⽀护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对建筑物沉降影响的⼤⼩。

③周围环境
基坑开挖和降⽔时,应对道路、已建建筑物等进⾏变形观测,以便必要时采取应急措施。

④沉降观测
根据《⾼层建筑岩⼟⼯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对⾼层建筑物应进⾏沉降观测,观测⼯作从基础底⾯施⼯完成后开始,并根据上部结构的施⼯进度,分层进⾏沉降观测, 直⾄⼤楼封顶,⽤以核实估算的沉降量。

7.结论及建议
⑴拟建场地区域地质构造稳定,⽆不良地质作⽤,适宜建筑。

⑵该场地地基基础设计所需岩⼟⼯程特性指标建议值见表5.4。

⑶地基⼟属不均匀地基,建议A楼和B楼采⽤筏板基础,以稍密或中密卵⽯层作为地基持⼒层;C楼和D楼采⽤独⽴基础,以卵⽯层作为地基持⼒层,地下室车库采⽤独⽴基础,以卵⽯层作为地基持⼒层。

详见本报告“5.7.2.基础⽅案评价”中的内容。

⑷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
0.35s,设计地震分组为第⼀组。

场地⼟层等效剪切波速为260m/s,地微动卓越周期约为 0.31s,场地⼟为中软~中硬⼟,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处于可进⾏建设的⼀般场地。

场地中的粉⼟和中砂为不液化⼟。

⑹场地地下⽔为孔隙型潜⽔,地下⽔赋存于砂卵⽯层中,受⼤⽓降⽔、地下径流和河⽔补给。

本次勘察为丰⽔期,受周围建筑场地降⽔影响,勘察期间测得地下稳定⽔位埋深6.00m~8.60m,⽔位标⾼为391.24~392.55m。

根据区域⽔⽂资料,场地年最⾼⽔位值4.00m,⽔位标⾼为394.50 m,受季节性影响, 地下⽔位变化幅度为1.00~2.00m。

建议抗浮设计⽔位取4.00m。

卵⽯层渗透系数(k)可按18.0m/d的经验值采⽤。

⑺基坑开挖时,应采取安全可靠的⽀护措施,根据场地⼯程地质与⽔⽂地质条件及场地周边环境条件,建议采⽤⼈⼯挖孔桩和喷锚护壁相结合的基坑⽀护结构形式。

具体的基坑⽀护⽅案需进⾏专门的岩⼟⼯程设计,⽀挡结构设计所需的参数建议按表
5.4取⽤。

并根据采取的基坑⽀护结构与基础型式确定降⽔深度,施⼯前应作专门的岩⼟⼯程设计和降⽔设计。

⑻基础施⼯前须加强地基验槽⼯作,必要时应进⾏施⼯勘察,以确保⼯程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