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
发布时间:2022-07-15T06:31:51.383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期(上)作者:李德乾
[导读]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建设,工程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
李德乾
陕西中交柏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发展与建设,工程设计人员在高速公路设计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科技成果,但对比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环境复杂多变的山区互通立交设计。
相比较一般的平原微丘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的设计存在诸多约束条件,主要有地形复杂多变、地面高差较大、地下水文环境敏感、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环境多样化等,因此对于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的合理设计,存在一定复杂性,本文对比一般平原微丘互通立交设计,主要分析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的要点。
关键词:高速公路设计;山区互通立交设计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与交通强国战略的提出,山区等偏远地区的交通运输需求也大幅提升,高速公路的建设从以往的平原地区逐渐往山区转移,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环境与制约条件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这就提出了对于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设计,需要设计人员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分析对比方案的能力。
1、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的选址要求
1.1互通立交的选址应与地方城镇的发展规划相协调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已通车运营的山区高速公路走廊内,出现新的产业园、新的城镇规划以及新的经济发展体等,加之乡村振兴政策下,地方经济势必会有明显的加速发展趋势,为适应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已建干线公路进行改扩建为高速公路,增设高速公路互通,加强地方与外界的联系。
因此互通建设的选址就应根据当地的城镇布局、产业规划、行业协调发展等因素,综合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互通的建设位置。
但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地处环境复杂,其互通的选址还要综合考虑地震水文、地质地层、工程造价及社会民生等众多建设因素。
1.2互通立交的选址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值得注意的是,在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应始终树立起维护生态底线的意识,对公路沿线的水资源、景区和矿产资源储量等环境敏感点进行分类和控制。
在进行设计分析时,主要原则是避免影响环境敏感点,以实现保护生态,协调自然环境,适应城镇发展和交通需求的目标。
如专家意见所示,在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到其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并通过多方案化,科学合理地进行方案的定性定量、有无对比、趋势外推等比较择优,选择最适合的建设方案。
2、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原则
2.1满足交通功能需求
在山区高速公路立交的总体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现场情况和既有资料,合理选取互通立交的类型,结合建设区的既有交通量、周边交通网络现状及城市长期发展规划。
在保证交通基本服务功能和交通流转换的基础上,合理设计主线、被交线以及匝道转换交通流的建设规模,以满足远景规划的交通需求。
2.2控制规模、降低造价
受山区地形特征的影响,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陡纵坡、高边坡、特殊地质、和大规模的跨线桥。
因此相关设计者应在保证行车安全顺畅的前提下,考虑上述不利因素后,结合合理的交通工程设计,科学的选择相关技术指标(满足规范要求,线形设计连续),并尽量选择与周围地形地貌相协调、交通流顺畅转换、规模和造价适中、因地制宜的组合式互通立交设计方案,方能凸显山区互通立交设计的合理性与协调性。
2.3重视景观、绿化、美化的设计
在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中,为了避免和影响司机的专注力,造成严重的行车安全事故,应杜绝使用与周围环境不相协调的人工景观设计,而应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特征和本项目特点,选择与周围环境协调的绿化工程进行实施,并能使得乘客舒心赏析周边环境的自然美。
3、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要点
3.1主线设计要点
山区高速公路主线设计是互通立交设计的基础部分,应先进行主线的设计。
主线设计难点在于平面设计、纵面设计和横断面设计。
在进行平面设计时,应在选择了合理的场地和地质条件、避开大陡坡等不利因素后,保证互通段主线设计速度与主线一般路段一致,控制平面线形设计技术指标应高于一般主线设计路段,尤其是平曲线半径和圆曲线长度的控制,均应满足规范要求。
在进行纵面设计时,首先应设置合理的纵坡,其次应保证足够的行车视距(满足识别视距要求的竖曲线半径),确保行车安全性。
对比规范要求,互通段的主线纵面设计技术指标高于一般路段,应在规范要求下进行合理科学设计。
综上,在进行互通段主线设计时,应全面统筹考虑沿线地形地貌、地层地质、工程规模后,合理选择技术指标进行主线平、纵、横的设计。
3.2互通匝道设计要点
互通匝道,是具有连接主线与地方被交线功能的连接道路,起着转换交通流向的作用。
在互通立交设计中,互通匝道的设计是难点。
首先应根据山区互通场址的特点和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的山区互通立交形式。
其中三路一般式互通立交形式主要有喇叭形、叶形、梨形互通立交等;三路枢纽式互通立交有Y形、T形互通立交;四路一般式互通立交有菱形、喇叭形+T形、部分苜蓿叶形和喇叭形互通立交等;四路枢纽式互通立交有直连式、涡轮形和完全苜蓿叶形互通立交等。
其次应根据前阶段工作中得出的远景交通量和分方向远景交通量,根据规范要求,不同形式的匝道所容许的最大交通量,选择合理的匝道类型(Ⅰ、Ⅱ、Ⅲ、Ⅳ型)。
最后根据选定的互通立交形式,进行互通立交匝道的设计。
互通式立交的设计,主要是平面、纵面和横断面设计。
其中立交平面设计中,应确定匝道的设计速度,该设计速度是控制匝道线形的重要参数。
匝道分为主线使出匝道和主线驶入匝道,均由端部和一条连接路线组成,而匝道端部由分合流区、变速段、渐变段和分流鼻端等部分组成。
变速车道在分流点的宽度应达到“一个车道”的宽度(路缘带+变速车道+硬路肩),流出主线渐变率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保证足够的变速车道长度。
在平面设计时,应保证分流鼻附近的圆曲线半径满足规范要求,可以是缓和曲线连接控制单元,也可以是径向连接的复曲线形式,但要保证每个线单元的长度,即每个线单元的长度都不得小于匝道设计速度的3秒行程。
当匝道的线形为径向复曲线连接时,其半径大小之比不宜大于2,否则应在二者之间插入适当长度的回旋线或中间值半径的圆弧(加速车道设计中2:1不作为控制值,可以增大),同时保证匝道复曲线圆弧长度不得小于规范要求的一般值和最小值。
匝道平面设计时,通常在山区高速互通立交中需要设置匝道超高和加宽,同时应设置合理的超高加宽过渡段,匝道的加宽应根据控制曲线半径,查取规范表格,选择合理的加宽值,注意加宽位置应位于圆曲线内侧,当匝道为双向车道时,应在对向车道分别进行加宽设计。
匝道的超高设置,应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结合山区互通立交所处的周围环境,选择合理的超高值,由于山区高速互通立交占地受限,其主线线形一般是曲线形式,根据匝道位于主线内外侧两种情况下,分别设置超高过渡段。
当匝道位于主线圆曲线的外侧时,应注意设置附加路拱,保证主线和匝道的超高渐变为各自所需的超高。
互通匝道纵面设计中,应设置满足规范要求的纵坡和识别视距(竖曲线半径和竖曲线长度),尽量做到土方填挖平衡。
在纵面设计中,重在保证主线纵坡平顺过渡到匝道纵坡,即连接部的纵坡设计,目前国内成熟的设计方法有“平均纵坡法”和“合成坡度法”。
结束语
互通设计作为连接公路与公路、公路与市政道路之间的重要节点,在实际设计中,需充分考虑各类因素对其影响,尤其是山区高速互通立交的设计。
山区高速存在地势变化大,有效利用空间狭小,导致互通设计有难度。
山区互通立交设计时需结合周边的地形、地质状况,结合互通选型、设计速度、通行能力、视距、超高加宽、收费站及管理区等设计要点,提出切实可行方案。
在设计过程中需克服高差大、场地狭小的限制,合理设计平纵线形,同时兼顾其交通转换能力、服务水平等,反复论证分析,设计出平面、纵面、横断面的布设方案,确保所设计的互通科学合理,安全实用、功能完善、经济效益高。
参考文献:
[1]《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JTG/T)D21-2014;
[2]《公路路线设计细则》;
[3]王振,陈勇强.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8,45(09):92-93.
[4]高鹏,张建,曹建平.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要点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7(07):112-113.
[5]张玲.实例探析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14+116.
[6]梁飞.山区高速公路互通立交设计要点解析[J].农家参谋,2018(13):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