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课标·名师导学·高考第一轮总复习理科数学第九章直线_平面_简单第九章 (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评】求点面距一般有以下三种方法:①作点 到面的垂线,点到垂足的距离即为点到平面的距离; ②等体积法;③向量法.其中向量法在易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的规则图形中较简便.
考点 3 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 例3如图 1,∠ACB=45°,BC=3,过点 A 作 AD⊥BC,垂足 D 在线段 BC 上且异于点 B,连接 AB, 沿 AD 将△ABD 折起,使∠BDC=90°(如图 2 所示).
(1)求证:EF⊥CD; (2)在平面 PAD 内求一点 G,使 GF⊥平面 PCB,并 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如图,分别以 DA、DC、DP 所在直 线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 AD=a,则 D(0,0,0),A(a,0,0),B(a,a, 0),C(0,a,0),Ea,a2,0,P(0,0,a),Fa2,a2,a2.
A.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AC 与直线 BD 垂直 B.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AB 与直线 CD 垂直 C.存在某个位置,使得直线 AD 与直线 BC 垂直 D.对任意位置,三对直线“AC 与 BD”“AB 与 CD”“AD 与 BC”均不垂直
【解析】对于 AB⊥CD,因为 BC⊥CD,由线面 垂直的判定可得 CD⊥平面 ACB,则有 CD⊥AC,而 AB=CD=1,BC=AD= 2,可得 AC=1,那么存在 AC 这样的位置,使得 AB⊥CD 成立.
所以B→C=(1, 3,0),B→M=(0, 3, 3). 设平面 MBC 的法向量为 n=(x,y,z), 由nn⊥⊥BB→→CM,,得nn··BB→→CM==00,,即x+3y+3y=3z0=,0, 取 x= 3,可得平面 MBC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 3,-1,1). 又B→A=(0,0,2 3), 所以所求距离为 d=|B→|An·|n|=2 515.
则由E→N=-12,-12,0,n=(1,2,-1),
可得 sin θ=cos(90°-θ)=|n|n|··|E→E→NN||=-612×-212= 23,
即 θ=60°. 故直线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为 60°.
法二:由(1)知,当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时, BD=1,AD=CD=2,如图 b,取 CD 的中点 F,连接 MF,BF,EF,则 MF∥AD,EF∥BD.
腰三角形, 如图 d 所示,取 BM 的中点 G,连接 EG,NG, 则 BM⊥平面 EGN. 在平面 EGN 中,过点 E 作 EH⊥GN 于 H,
则 EH⊥平面 BMN. 故∠ENH 是 EN 与平面 BMN 所成的角.
在△EGN 中,易得 EG=GN=NE= 22, 所以△EGN 是正三角形,故∠ENH=60°,即直 线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为 60°.
【答案】B
2.如图,斜线段 AB 与平面 α 所成的角为 60°, B 为斜足,平面 α 上的动点 P 满足∠PAB=30°,则 点 P 的轨迹是( )
A.直线 C.椭圆
B.抛物线 D.双曲线的一支
【解析】利用平面截圆锥面直接得轨迹. 因为∠PAB=30°,所以点 P 的轨迹为以 AB 为 轴线,PA 为母线的圆锥面与平面 α 的交线,且平面 α 与圆锥的轴线斜交,故点 P 的轨迹为椭圆.
(1)当 BD 的长为多少时,三棱锥 A-BCD 的体积 最大;
(2)当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时,设点 E,M 分别为棱 BC,AC 的中点,试在棱 CD 上确定一点 N, 使得 EN⊥BM,并求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
【解析】(1)在如图 1 所示的△ABC 中, 设 BD=x(0<x<3),则 CD=3-x. 由 AD⊥BC,∠ACB=45°知,△ADC 为等腰直 角三角形,
【解析】(1)如图,∵PA⊥平面 ABC,
∴PA⊥BC,又∵∠ABC=90°,∴BC⊥AB, ∴BC⊥平面 PAB,∴∠PBC=90°. (2)如图,PB2+PC2=BC2,AB<PB,AC<PC, 所以 AB2+AC2<BC2,故∠BAC 为钝角. 【答案】(1)直角;(2)钝角
4.如图,某人在垂直于水平地面 ABC 的墙面前 的点 A 处进行射击训练.已知点 A 到墙面的距离为 AB,某目标点 P 沿墙面上的射线 CM 移动,此人为了 准确瞄准目标点 P,需计算由点 A 观察点 P 的仰角 θ 的大小.若 AB=15 m,AC=25 m,∠BCM=30°, 则 tan θ 的最大值是________.(仰角 θ 为直线 AP 与 平面 ABC 所成角)
以 O 为坐标原点,直线 OC,BO,OM 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
因为△BCD 与△MCD 都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 所以 OB=OM= 3,则 O(0,0,0),C(1,0,0), M(0,0, 3),B(0,- 3,0),A(0,- 3,2 3),
第61讲 立体几何中的综合问题 (向量法、几何法综合)
【学习目标】 1.能根据题目条件灵活选择用几何法或向量法解 决问题. 2.会分析探究立体几何中位置关系问题和几何量 的取值问题,培养探究思维能力.
【基础检测】
1.已知矩形 ABCD,AB=1,BC= 2.将△ABD 沿矩形的对角线 BD 所在的直线进行翻折,在翻折过 程中,( )
E→F=-a2,0,a2,D→C=(0,a,0). ∵E→F·D→C=0,∴E→F⊥D→C,即 EF⊥CD.
(2)设 G(x,0,z),则F→G=x-a2,-a2,z-a2, 若使 GF⊥平面 PCB,则
由F→G·C→B=x-a2,-a2,z-a2·(a,0,0) =ax-a2=0,得 x=a2; 由F→G·C→P=x-a2,-a2,z-a2·(0,-a,a) =a22+az-a2=0,得 z=0. ∴G 点坐标为a2,0,0, 即 G 点为 AD 的中点.
2.探究性问题 (1)若某几何量或几何元素的位置关系存在时,某点 或线或面应具备何种条件的问题,就是立体几何中的探 究性问题. (2)探究性问题的题设情境通常就是“是否存在”, 其求解策略是:①观察——猜想——证明;②赋值推断; ③类比联想;④特殊——一般——特殊.
考点 1 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 例1在四棱锥 P-ABCD 中,PD⊥底面 ABCD,底面 ABCD 为正方形,PD=DC,E、F 分别是 AB、PB 的中 点.
由(1)知 AD⊥平面 BCD,所以 MF⊥平面 BCD. 如图 c,延长 FE 至 P 点,使得 FP=DB,连接 BP,DP,则四边形 DBPF 为正方形, 所以 DP⊥BF,取 DF 的中点 N,连接 EN, 又 E 为 FP 的中点,则 EN∥DP, 所以 EN⊥BF.因为 MF⊥平面 BCD, 又 EN⊂平面 BCD,所以 MF⊥EN. 又 MF∩BF=F,所以 EN⊥平面 BMF.
(2)法一:以 D 为原点,建立如图 a 所示的空间直角 坐标系 D-xyz,由(1)知,当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 时,BD=1,AD=CD=2.
于是可得 D(0,0,0),B(1,0,0),C(0,2,0),A(0,
0,2),M(0,1,1),E12,1,0,且B→M=(-1,1,1). 设 N(0,λ,0),则E→N=-12,λ-1,0. 因为 EN⊥BM 等价于E→N·B→M=0,
【答案】C
3.(1)三角形的一边 BC 在平面 α 内,l⊥α ,垂 足为 A,A∉BC,P 在 l 上滑动,点 P 不同于 A,若∠ABC 是直角,则△PBC 是________三角形;
(2)直角三角形 PBC 的斜边 BC 在平面 α 内,直角 顶点 P 在平面 α 外,P 在平面上的射影为 A,则△ABC 是________三角形.(填“锐角”“直角”或“钝角”)
所以 AD=CD=3-x. 由折起前 AD⊥BC 知,折起后(如图 2),AD⊥DC, AD⊥BD,且 BD∩DC=D,所以 AD⊥平面 BCD.又 ∠BDC=90°,
所以 S△BCD=12BD·CD=12x(3-x), 于是 VA-BCD=13AD·S△BCD=13(3-x)·12x(3-x) =112·2x(3-x)(3-x) ≤1122x+(3-x)3 +(3-x)3=23,
x2-40x+625(m).
3 所以 tan θ= x2-430xx+625=
3 3 1-4x0+6x225
3

3

2x5-452+295
3
当2x5=45,即 x=1245时,tan
θ取得最大值为
3 3

5
5 9 3. 【答案】5 9 3
【知识要点】 1.折叠问题 (1)将平面图形按一定规则折叠成立体图形,再对立 体图形的位置和数量关系进行论证和计算,这就是折叠 问题. (2)处理折叠问题,要先画好平面图形,并且注意平 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对照使用,这样有利于分析元素间 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3)要注意分析折叠前后位置关系及数量关系的变 化.一般位于折线一边的点、线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 系不变,位于折线两边的点、线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 系要发生变化.不变的关系,要注意在平面图形中处理; 变化的关系,一般在立体图形中处理.
考点 2 空间角与距离的求法
例2如图,△BCD 与△MCD 都是边长为 2 的正三 角形,平面 MCD⊥平面 BCD,AB⊥平面 BCD,AB =2 3,求点 A 到平面 MBC 的距离.
【解析】如图,取 CD 的中点 O,连接 OB,OM.
因 为 △BCD 与 △MCD 均 为 正 三 角 形 , 所 以 OB⊥CD,OM⊥CD,又平面 MCD⊥平面 BCD,所 以 MO⊥平面 BCD.
当且仅当 2x=3-x,即 x=1 时,等号成立, 故当 x=1,即 BD=1 时,三棱锥 A-BCD 的体 积最大.
(另:VA-BCD=13AD·S△BCD =13(3-x)·12x(3-x)=16(x3-6x2+9x). 令 f(x)=16(x3-6x2+9x), 由 f′(x)=12(x-1)(x-3)=0,且 0<x<3,解得 x=1. 当 x∈(0,1)时,f′(x)>0;当 x∈(1,3)时,f′(x)<0. 所以当 x=1 时,f(x)取得最大值. 故当 BD=1 时,三棱锥 A-BCD 的体积最大.)
又 BM⊂平面 BMF,所以 EN⊥BM. 因为 EN⊥BM 当且仅当 EN⊥BF,而点 F 是唯一 的,所以点 N 是唯一的.
即当 DN=12(即 N 是 CD 的靠近点 D 的一个四等分 点)时,EN⊥BM.
连接 MN,ME,由计算得 NB=NM=EB=EM=
25, 所以△NMB 与△EMB 是两个共底边的全等的等
【解析】先利用解三角形知识求解,再利用确定
函数最值的方法确定最值.
如图,过点 P 作 PO⊥BC 于点 O,连接 AO,则
∠PAO=θ.

CO.
在 Rt△ABC 中,AB=15 m,AC=25 m,
所以 BC=20 m.所以 cos∠BCA=45.
所 以 AO =
625+x2-2×25x×45 =
即-12,λ-1,0·(-1,1,1)=12+λ-1=0, 故 λ=12,N0,12,0. 所以当 DN=12(即 N 是 CD 的靠近点 D 的一个四等分 点)时,EN⊥BM.
设平面 BMN 的一个法向量为 n=(x,y,z), 由nn⊥⊥BB→→NM,,及B→N=-1,12,0,B→M=(-1,1,1), 得yz==-2xx,,可取 n=(1,2,-1). 设 EN 与平面 BMN 所成角的大小为 θ,
考点 4 立体几何中的探索性问题 例4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已知 PA⊥平 面 ABCD,且四边形 ABCD 为直角梯形,∠ABC= ∠BAD=π2 ,PA=AD=2,AB=BC=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