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原理各章重点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勘探原理各章重点复习资料
第⼀章:
1、地球物理勘探:是根据地质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利⽤电⼦学和信息论等许多学科领域的新技术建⽴起来的⽅法,简称物探⽅法。
也就是,根据地层和岩⽯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来推断岩⽯性质和构造。
2、主要物探⽅法:地震勘探(岩⽯弹性的差别)—勘探地震学
⾮地震类:
重⼒勘探(岩⽯的密度差别)
磁法勘探(岩⽯的磁性差别
电法勘探(岩⽯的电性差别)
3、重⼒勘探是研究反映地下岩⽯密度横向差异引起的重⼒变化,⽤于提供构造和矿产等地质信息。
重⼒异常的规模、形状和强度取决于具有密度差的物体⼤⼩、形状及深度。
重⼒勘探的任务是通过研究地⾯、⽔⾯、⽔下(或井下)或空间重⼒场的局部或区域不规则变化(即局部重⼒异常或区域重⼒异常)来寻找埋藏在地下的矿体和地质构造
4、磁法勘探就是测定和分析各种磁异常,找出磁异常与地下岩⽯、地质构造及有⽤矿产的关系,作出地下地质情况和矿产分布等有关结论。
磁法勘探主要⽤来研究地质构造;研究深⼤断裂;计算结晶基底的埋深;寻找油⽓、煤⽥的构造圈闭、盐丘等,寻找磁铁矿床、⾦属和⾮⾦属矿床等。
5、电法勘探就是利⽤⼈⼯或天然产⽣的直流电场或电磁场在地下的分布规律来研究地球结构、地质构造及找矿的⼀种物探⽅法。
电法勘探是以岩⽯或矿⽯的电性差异为基础的,主要研究的电性差异参数包括:电阻率(ρ)、激发极化率(η)、介电常数(ε)、导磁率(µ)、电化学活动性等。
电法勘探的内容⼗分丰富,它们⼴泛应⽤于⾦属及⾮⾦属、⽯油、⼯程地质、⽔⽂地质等勘探研究⼯作中。
6、地震勘探⽅法就是利⽤⼈⼯⽅法激发的地震波(弹性波),研究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规律,来确定矿藏(包括油⽓,矿⽯,⽔,地热资源等)、考古的位置,以及获得⼯程地质信息。
地震勘探所获得的资料,与其它的地球物理资料、钻井资料及地质资料联合使⽤,并根据相应的物理与地质概
念,能够得到有关构造及岩⽯类型分布等信息。
7、地震波的激发和接收,提取有⽤信息。
相应地有三个主要环节:
第⼀阶段野外数据采集:在地质⼯作和其他物探⼯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希望的地区,布置测线,⼈⼯激发地震波,并⽤野外地震仪把地震波传播的情况记录下来。
第⼆阶段室内资料处理:
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利⽤计算机,对野外获得的原始资料进⾏各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处理⼯作,以及计算地震波在地层内传播的速度等。
第三阶段地震资料解释:
运⽤地震波传播的理论和⽯油地质学的原理,综合地质、钻井和其它物探资料,对地震剖⾯进⾏深⼊的分析研究,对各反射层相当于什么地质层位作出正确的判断,对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作出说明,并绘制某些主要层位的构造图。
8、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个平⾯上采集随时间⽽变化的地震信息,并在(x,y,t)三维空间进⾏处理和解释,这种地震勘探⽅法称之为三维地震技术。
9、多波多分量技术:在相同的勘探区域,在纵波勘探的基础上,再利⽤横波和转换波技术。
10、⾼分辨率地震勘探技术:⼀种通过提⾼震源频率,⾼采样率和⾼覆盖次数等数据采集⽅法和相应的处理技术,达到⼤幅度提⾼勘探精度的技术。
11、时间延迟地震(四维地震)技术:在同⼀地⽅、不同时间进⾏重复地震数据采集和相应的处理解释⼀整套技术。
时间推移地震是不同时间对油⽓⽥进⾏地震观测、监测油⽓开采状态、探明剩余油⽓的分布、调整注采⽅案、提⾼油⽓采收率的⼀整套技术。
时间推移地震观测时通常以三维地震为基础,⼜简称为四维地震。
12、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原始数据叠加之前进⾏深度偏移处理技术,能实现对复杂构造准确偏移成像的技术。
是复杂构造油⽓勘探的关键技术之⼀。
13、激发地震波:地⾯产⽣⼀个振动
接收地震波:由源点出发的⼀条直线上接收由源点传播到个各检波点所需的时间
重建地震波的传播路径:根据上述地震波到达各个检波器所需时间及地震波速度,可以重建地震波的传播路径、地下的构造信息就是由重建的路征得到的
第⼆章
1、地震波⼀种在地层中传播的,频率较低(与天然地震的频率相近)的波,是弹
性波在岩层中传播的⼀种通俗说法。
2、爆炸源对岩⽯影响有三个区:破坏圈、塑性带和弹性形变区。
、
3、地震⼦波把点源刚进⼊弹性区传播的地震波作为地震⼦波。
特征:波形状基本稳定;幅度会因种种原因⽽衰减。
地震⼦波看作组成⼀道地
震记录的基本元素。
4、波阵⾯—波从震源出发向四周传播,在某⼀时刻,把波到达时间各点所连
成的⾯,简称波⾯。
波前—振动刚开始与静⽌时的分界⾯,即刚要开始扰动的那⼀时刻。
同样,振动刚停⽌时刻有分界⾯为波后。
波前或波后是⽤⾯表⽰的,不是曲线。
特征:在波⾯上各质点的振动相位相同。
当振动在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波前的运动⽅向与波前本⾝垂直。
5、波阵⾯的形状决定波的类型,可分为球⾯、平⾯和柱⾯波等。
平⾯波--波前是平⾯(⽆曲率),像是⼀种在极远的震源产⽣的。
这是地震波解析中的⼀种常⽤的假设。
球⾯波--由点源产⽣的波,向四周传播,波⾯是球⾯。
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同⼀个震源,在近距离的波为球⾯波,在远距离的地⽅可看成平⾯波。
在地震勘探中,由于传播路线长⽽接收点⼩常把地震波看作为平⾯波。
6、波剖⾯—在某时刻,以质点所在位置为横坐标,以质点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为纵坐标,画出某⼀
时刻的振动情况(波形曲线),称为波剖⾯。
地震勘探中,沿测线画出的波形曲线,也称波剖⾯.
7、波长的倒数称波数k,表⽰在单位距离上波的个数
8、地震波是⼀种复杂的波,是⼀种⾮正弦波。
⼀般⽤主波长、主频率和主周期来表征地震波。
主波长()是在⼀个振动主周期时间内波前进的距离,它是波的空间分布特征量,即它与介质的⼤
⼩尺度同单位。
简单地确定地震波主频、主波长和主周期的⽅法:以主振动相邻两个波峰(或波⾕)为⼀个主周期。
视速度和视波长—当波的传播⽅向与观测⽅向不⼀致(夹⾓θ)时,观测到的速度并不是波前的真速度V,
⽽是视速度Va,Va = V/sinθ。
同样此时的波长为视波长λa,λa =λ/sinθ。
因为sinθ≤1,所以Va和λa⼀般⼤于它们的真实值V和λ。
9、费马原理:波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路线,满⾜所⽤时间为最短的条件(旅⾏时为极⼩)。
通常是旅⾏时最⼩的。
即最后的射线路径是最⼩时间路程。
10、Snell定律:p=
21
11
sin
sin
v i
v i′
=其中P称为射线参数,P=(1/V)·sinθ。
1/V为速度的倒数,称慢度。
P
是平⾏于界⾯的慢度分量。
任意射线路径上P是常数
11、惠更斯原理:在波前⾯上的任意⼀个点,都可以看成是⼀个新的波(震)源,叫⼦波源。
每个⼦波源都向各⽅发出波,叫⼦波。
⼦波以所处点的速度传播.
12、地震波体波和⾯波。
(1)体波--波在⽆穷⼤均匀介质(固体)中传播时有两种类型的波,纵波和横波。
它们在介质中以整个⽴体空间传播,合称体波。
①纵波:质点振动⽅向与波的传播⽅向⼀致,传播速度最快。
⼜称压缩波、膨胀波、纵波或P-波。
②横波:质点振动⽅向与波的传播⽅向垂直,速度⽐纵波慢,也称剪切波、旋转波、横波或S-波,速度⼩于纵波约0.7倍。
横波分为SV和SH波两种
形式:如果振动发⽣在通
过波传播⽅向的垂直平⾯
内称SV波,在⽔平⾯内则
称SH波。
(2)⾯波—波在⾃由表⾯
或岩体分界⾯上传播的⼀
种类型的波。
在地表常见的⾯波有瑞利波、拉夫波,在井中有斯通利波、和管波等,还有槽波.
⾯波:⼀种质点振动沿着或靠近介质表⾯传播的地震波,振幅随深度以指数规律衰减。
其速度可由⼤约⼀个波长的深度范围内介质的弹性性质所定,速度约为横波的0.92倍。
在地震勘探中,通常指地滚波。
包括瑞利波、乐夫波等。
其中最重要的⾯波是瑞利波.
瑞利波是最常见的沿地⾯传播的⾯波。
瑞利波振动模式-质点的振动轨迹在铅直⾯内(X-Z平⾯)是椭圆。
波沿椭圆轨迹作逆时针⽅向运动(与地滚波近似)。
瑞利波具有低频特性,在X⽅向衰减较慢。
但在随深度⽅向衰减很快(约两个波长)。
转换波⼊射波和反射波、透射波的振动特性⼀致称同类波,改变了振动特性的反射和透射波称转换波。
13、波阻抗:介质(地层)的密度和波的速度的乘积(Zi=ρiVi,i为地层),在声学中称为声阻抗,在地震学中称波阻抗
14、反射和透射系数:垂直⼊射时,⼊射波振幅
(A⼊)与反射振幅(A反)之⽐可⽤波阻抗来表⽰。
15、半波损失:当Z2>Z1时,R>0,反射波和⼊
射波的相位相同;当Z2
位与⼊射波相反,差180度,称这种现象为“半波
损失”。
16、折射波(⾸波):当⼊射波⼤于临界⾓时,出现滑⾏波和全反射。
在分界⾯上的滑⾏波有另⼀种特性,即会影响第⼀界⾯,并激发新的波。
在地震勘探中,由滑⾏波引起的波叫折射波,也叫做⾸波
第三章
1、频谱分析,就是利⽤傅⾥叶⽅法来
对振动信号进⾏分解并进⽽对它进⾏
研究和处理的⼀种过程。
也表述为:⼀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
以看成是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成;
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的振幅、频
率和初相,就叫做那复杂振动的频谱。
第四章:
1、地震勘探的基本任务是根据地震记录上的反射波或折射波来确定地质界⾯的位置。
即⽤波前、射线来描述波的运动过程和规律。
2、地震测线--观测点(接收点)以线性⽅式排列成线。
⼀个震源⽤⼀条测线接收称为⼆维地震观测;⽤多条测线接收称三维观测。
⼀般炮点和接收点都放在同⼀测线上,叫纵测线,炮点与接收点不在同⼀线上,叫⾮纵测线。
⼆维观测⼤多⽤纵测线⽅式。
三维观测⼤多⽤⾮纵测线⽅式。
3、⼏种接收(记录)⽅式:
a)单道(⾃激⾃收)接收:⼀炮⼀道(效率很低);
b)多道接收:⼀炮多道(现在常⽤96--120道,最多达上千道);
c)多线多道接收:三维记录中⽤多线接收每线上有多道;
d)三分量接收:在⼀道上接收三个振动的波。
4、炮检距:炮点到检波点的距离叫炮检距,有最⼩炮检距和最⼤炮检距。
波传播旅⾏时:从激发到被接收到所需的时间即为传播时间。
炮距:炮与炮之间的距离;
道间距:道与道间的距离(埋置在排列上的各道检波器之间的距离。
);
线距:测线间的距离
观测系统--在布置测线时基本上确定了炮距、道距和炮检距的位置。
炮检距和旅⾏时(确定:波的旅⾏时是通过地震记录上相应的接收道波形确定的。
接收道波形记录的是各个接收点的振动曲线,⽤时间形式表⽰。
)这两个参数是可以直接测试得到的,⽤曲线形式给出它们的关系称时距曲线(就是表
⽰波从震源出发,传播到测线上各观测点的旅⾏时间t,同观测点相对于激发点的距离x之间的关系)。
⽤定量的关系式表⽰则为时距⽅程。
5、地震记录中波⾄、相位和同相轴
波⾄(初⾄):接收点由静⽌状态到因波到达开始振动的时刻,这个时刻称为波的初⾄。
相位:这个相位与物理中的相位概念不同。
地震勘探中习惯⽤振动波形图上某个特定的位置(极⼤或极⼩值),地震相通常指反射波组的特征,包括振幅、周期和连续性等。
同相轴:⼀组地震道上整齐排列的相位,表⽰⼀个新的地震波的到达,由地震记录上系统的相位或振幅变化表⽰。
⽤波⾄表⽰
则可以是反射、折射、绕射或其它类型波的波前。
地震剖⾯:以时间⽅式显⽰原始的地震道⽤⽔平距离的关系形成的曲线图叫地震剖⾯
6、⽔平界⾯的反射时距曲线
(1)直达波的时距曲线:是最简单的⼀种,在单层介质中,速度
V恒定。
激发点与接收点在同⼀测线,波的旅⾏时可表⽰为:t =
x/VX是激发点到接收点的距离,V是直达波的传播速度。
(2)共炮点反射:同⼀炮点不同接收点上的反射波,即单炮记录,
也称同炮点道集。
在野外的数据采集原始记录中,常以这种记录
形式。
可分单边放炮和中间放炮。
(3)共反射点反射:另⼀种⽅式是在许多炮得到的许多张地震记
录上,把同属于某⼀个反射点的道选出来,组成⼀个共反射点道
集,于是可得到界⾯上某个反射点的共反射点记录。
画出上式t2和x2的曲线,可以得⼀条直线,其斜率为1/V2,截距是t0,就可确定介质的速度。
此⽅法叫X2-T2法。
7、正常时差定义:
定义⼀:⽔平界⾯时,对界⾯上某点以炮检距x进⾏观测得到的反射旅⾏时与在零炮检距得到的反射旅⾏时之差。
正常时差也就是炮检距不为零引起的时差。
定义⼆:在⽔平界⾯下,各观测点相对于震源的炮检距不同引起的反射波旅⾏时间差
在⼀定的条件下,⽤⼆项式展开可以得到简单的近似公式,以后讨论某些问题时经常⽤到。
8、动校正:为了消除正常时差产⽣的影响,要对反射时间做时间校正。
在⽔平界⾯的情况下,从观测到的反射波旅⾏时中减去正常时差Δt,得到x/2处的t0时间。
这⼀过程叫正常时差校正,或称动校正。
9、倾斜界⾯的反射时距曲线:在有倾⾓界⾯时,反射波的传播时间与
接收点的距离、深度和界⾯倾⾓也可以⽤⼀种时距曲线⽅程表⽰。
共炮点反射波的时距曲线特征:反射波时距曲线是⼀条双曲线
10、倾斜界⾯下的动校正:
11、折射波(⼜称⾸波)的时距曲线:
当界⾯下层介质波速V2⼤于上层介质波速V1,透射⾓
⼤于⼊射⾓。
当⼊射⾓达到某⼀⾓度时透射⾓达到90
度,这时波沿界⾯滑⾏,称滑⾏波。
产⽣滑⾏波的⼊
射⾓称为临界⾓θC。
滑⾏波是以下层的介质速度V2传
播。
由于两种介质是密接的,为了满⾜边界条件,滑
⾏波的传播引起了上层介质的扰动,在第⼀种介质中要激发出新的波动,即地震折射波。
(1)单层⽔平界⾯折射波的时距曲线:对任⼀个接收点S,
折射波⾛过的路程为O-A1-B1-S,⾛时为
当x=0时,
上式为折射波时距曲线延长后与时间轴(x=0)的交点,称之为与时间轴的交叉时ti
(2)倾斜界⾯的折射波时距曲线
上倾视速度⼤于下倾视速度,它们的时
距曲线斜率正好相反。
此时折射波的视
速度不再等于界⾯速度V2,
交叉时都为
则可以看出倾斜界⾯的交叉时与⽔平界⾯的交叉时相等。
12、偏移距:是指激发点到最近的检波器组中⼼的距离,常常分解为两个分量:垂直偏移距,
即以直⾓到排列线的距离;纵偏移距,从激发点在排列线的投影到第⼀个检波器组中⼼的距离。
13、各类地震波时距曲线间的相互关系:
(1)直达波时距曲线是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渐近线
(2)折射波时距曲线与反射波时距曲线在M1点相切,切点坐标为
(3)直达波与折射波的时距曲线有⼀个交点P,交点坐标为:
在x
在x >Xp的区间,折射波为初⾄波,⽽直达波为续⾄
波,反射波总是最后接收到(直达波、折射波、反射
波三种波相⽐)
(4)时距曲线的陡缓取决于上覆介质的波速与界⾯的埋藏深度。
对于折射波⽽⾔,界⾯速度越⼤,
时距离曲线越平缓,反之时距曲线越陡。
对于反射波来讲,同⼀界⾯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的斜率随x的
不同⽽变化,不同界⾯的反射波时距曲线随界⾯埋深的增⼤,⽽使整条时距曲线趋于平缓。
14、三层⽔平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
15、平均速度=总厚度/总时间。
即
16、特殊波的时距曲线
(1)绕射波:当地震波传到
断层、地层尖灭点或其它突起
点时,按惠更斯原理,在这些
突起点会形成新的震源,并向
四周传播,这种波称绕射波。
2)断⾯波:与倾斜界⾯的反射波时距曲线类似,但有差别:倾⾓⼤,反射系数不稳定,会出现反相位现象。
断⾯反射波具有忽强忽弱、时隐时现波形变
化和断续出
现等特征。
(3)回转波:回转波指在凹
曲界⾯上的反射波。
当曲⾯
圆弧半径⼩于界⾯的埋深时,
才能形成回转波;相等时集
中于⼀点;⼤于时,只能形
成正常的反射波。
第五章
1、地震资料的野外采集主要的内容是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
以及地震测线、激发点、接收点的测定和⼀系列后勤保障等具体⼯作。
2、按地震数据采集基本内容来分由三部分:
a)确定施⼯位置:把设计好的观测系统(测线)布置到实际施⼯地区。
b)地震波的激发:在激发点,⽤炸药或其它震源激发地震波。
c)地震波的接收:使⽤检波器、电缆和仪器车,按⼀定的排列⽅式在接收点接收反射地震波。
3、试验性采集⼯作的主要内容:
a)⼲扰波的调查,了解⼯区内⼲扰波的类型和特性;
b)地震地质条件的了解,低速带、潜⽔⾯、地质构造特性等;(低速带--在地表附近
⼀定深度范围内,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往往要⽐它下⾯的地层地震波速度低得多的
地层。
)
c)选择激发的最佳条件,浅层岩性、激发⽅式和炸药量;
d)选择接收和记录地震波的最佳条件,观测系统、检波器放置和仪器参数。
4、⽣产⼯作的基本内容及步骤如下:
a)炮点和接收点的定位--就是把在室内设计的测线位置具体布置到野外⼯区。
定出炮点和检波点
的位置,埋⽊桩标出。
b)地震波激发--在规定的位置放炮,陆地主要是钻井埋炸药,在海上⽤汽枪。
c)地震波接收--按测线上的桩号摆好排列。
在检波点上埋好检波器,由地震仪(包括检波器)完
成,每炮都要检查记录的质量。
5、地震测线布置
①地震测线布置包含两个内容:
1)设计观测系统;
2)野外测线位置的确定
②地震测线:指沿着地⾯进⾏地震勘探⼯作的路线。
对测线布置两个总的要求:
1)测线应为直线;
2)测线⼀般垂直地下构造的⾛向。
③勘探⽬的对测线布置的要求
1)路线普查--⼤剖⾯,在未作地震⼯作区进⾏,了解该区的地质构造。
布置测线的依据是其它
物探⽅法的资料,布线要求:垂直⼯区地质构造的⾛向,尽可能穿过多个地质构造单元,尽量布置直线。
2)⾯积普查--查清含油⽓的远景区域,寻找可能的储油⽓带,查明⼤的局部构造。
布线要求:
主测线垂直构造⾛向,测线间距不漏掉局部构造,线距不应⼤于预测构造的⼀半,(测线间距达
⼏百⽶—⼏公⾥),有联络线。
3)⾯积详查--查明构造特点,如⼤⼩、形态、层厚、断层等。
4)构造细测--油⽥开发,钻井时需要,加密测线。
6、施⼯位置是物探⼯作的基础和先⾏,其主要任务是根据野外施⼯设计,应⽤测量设备和相应测量⽅法,将勘探部署图上的点、线、⽹放样到实地,为物探的野外施⼯、资料处理和解释提供符合⼀定要求的测量成果和图件。
7、观测系统的分类:单边和双边放炮两⼤类:
1)单边放炮观测系统指炮点位于排列的⼀侧,
炮点位于左侧(西或南)叫⼩号放炮,位于右
侧(东或北)叫⼤号放炮。
2)双边放炮观测系统指炮点位于排列的两侧。
以上两观测系统⼜可根据有⽆偏移距分为端点
观测系统和有偏移距观测系统。
偏移距为炮点
与最近检波点间的距离。
8、单次复盖观测系统:
最简单观测是⼀次连续观测系统,即每个反射点只
采集⼀次。
不断地移动接收点和炮点位置,就可以
连续追踪界⾯R。
优点是炮点与接收点靠近,野外施
⼯⽅便,不受折射波的⼲扰,也减少有效波之间的
⼲涉。
缺点是近炮点的⼏道常受爆炸后的声波和⾯
波的⼲扰。
9、纵测线的观测系统图
时间平⾯图--将激发点和排列按⼀定⽐例画在横轴x上,
过激发点作纵坐轴t表⽰时间,然后把接收到的时距曲线
与对应的反射界⾯画出来。
另⼀种说法,把接收到的时距
曲线和对应的反射界⾯按激发点和排列间距画出来。
平⾯
图上表⽰出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及观测到
的地段。
10、综合平⾯法
综合平⾯法就是在平⾯图上,表⽰出激发点和
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关系,同时也显⽰可以观测
到的地段。
综合平⾯法的作图⽅式:
将激发点和排列按⼀定⽐例尺标画在⼀条直线上,然后从激发点向两侧作与测线成45°⾓的斜
线,组成坐标⽹。
当在测线上某点激发⽽在某⼀地段接收,则可将测线上的接收段投影到通过
爆炸点的45°斜线上,⽤这段投影(斜线)来表⽰接收段。
要了解观测段所反映(追踪)的界⾯(⽔平),可以把斜线上的接收段向⽔平线作投影就是。
11、综合平⾯图的优点是:绘制简单,激发点和接收段的相对位置关系明确。
例如,当在O1激发,O1O3之间接收,可⽤线段O1A表⽰,若O1激发,O4O5之间接收可⽤线段AB表⽰。
同理,O3激
发,O2O3和O3O4之间接收。
可⽤O3B’和O3E’表⽰。
⾄于观测段所反映的界⾯(只要界⾯是⽔平的),可以把观测段向⽔平线段作投影便是所反映的界⾯。
12、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共中⼼点⽅法)
所谓多次覆盖是指对被追踪界⾯的观测次数
⽽⾔,n次覆盖即对界⾯追踪n次。
例如对同⼀
界⾯追踪了两次,称为⼆次覆盖,追踪了多次,
则为多次覆盖。
如果观测到的记录都来⾃R点反射(界⾯为⽔平层),R点就叫这些道的共反射点或共深度点(CDP)。
共反射点R点在地⾯的投影正好与地⾯炮点和接收点中点M重合,称M点为共中⼼点。
这些道组成的道集是R点的共反射点(CRP)道集。
如果界⾯倾斜,观测到的不都是R的反射,则称这些道集为以M点对称的共中⼼点道集。
由第1个反射点到第24个反射点之间的反射距离叫反射段,在多次覆盖中也称迭加段。
后⾯的迭加段是前⾯的重复,只是追踪的反射点移动了
14、双边放炮观测系统双边放炮是两个单
边放炮系统的组合,它与单边观测系统的
不同是:
1)覆盖次数必须是偶数;
2)由于是在排列的左边和右边放炮,为
获得共反射点,如果单边观测系统的偏移
距是x,则双边观测系统的偏移距是
3)采⽤4次覆盖,24道接收的双边观测系统,⼀个排列左、右各放⼀炮后,炮点和排列都得移动6个道间距。
在施⼯中,每放⼀炮,排列和炮点向前移动的道数m为:
式中N是排列中的接收道数:n是覆盖次数;S是⼀端放炮时等于1,两端放炮时等于2。
15、四种类型的观测⽅式
列线图及波列图
在多次复盖观测系统的综合平⾯图上,补充⼀些
线构成列线图。
列线图上的每⼀个交点都代表⼀
个接收点的投影。
这些点可以沿四个不同⽅向,
组成四种线:
1)从炮点出发的斜线代表⼀个排列,在此线上
所有的接收点有共同的炮点,称共炮点线。
2)另⼀组从接收点出发的斜线,在此线上所有
道都是在同⼀个地⾯接收点的,称共接收点线。
3)与炮点线平⾏的⽔平线上,各接收点炮检距都相等,此线
称为共炮检距线或等炮检距线。
4)垂直共炮检距线⽅向的线上,各点接收到来⾃地下同⼀反
射点的反射(界⾯⽔平时)称为共反射点线。
如果把上述4条线的交点表⽰⼀个接收点,并把每个接收点的
波形绘在交点位置上,并按共炮点、共接收点、共反射点和
共炮检距的形式排列成图,这图叫地震波列图
16、三维地震观测系统:就是在⼀个观测⾯上进⾏的观测。
以获得地下地质构造在三维空间的待征。
三维地震的野外测线布置不受直线限制,实际上是由⾮纵观
测线系统和纵测线系统组成。
三维地震观测系统种类较多,按布线形状可分规则与不规则。
也可分
路线型和⾯积型
(1)⼗字相交排列炮点线和接收点线互为垂直,为了获得均匀的地
下反射点,激发点和接收点采⽤相同的间隔。
可形成MNOP的⽅形反射
⽹格点。
(2)弯曲和环线排列在地形复杂地区采⽤弯曲测线多次覆盖的⽅法,
可获得⼀个⾮均匀分布于测线两旁的共反射点条带。
环线
排列可以获得环线内的反射点
(3)束线排列:⽬前⽤得最多的三维观测系统是宽线排列
和束线排列。
宽线(条带状)
沿测线⽅向布设多条平⾏的检波器线。
每次激发时,这些检波器线同时接收,获得纵、横⽅向上的多次覆盖信息。
处理结果除可得到地震剖⾯外,还可精确地测定反射层的横向倾⾓。
检波点线距的选择⼀般为道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