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知识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千古流芳一诗心
《静女》答案
【学习要求】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

2.增加语言积累,掌握重点文言字词解释。

3.感受诗中主人公的形象美及其纯真而热烈的感情。

4.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提高文化素养。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反复朗读,理清线索,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根据情节的发展,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学时安排】
【学习过程】
主要任务:分析把握人物形象;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一、课前学习
(一)学法指导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疏通字词,在此基础上反复诵读,整体感知全诗,熟读并背诵全诗。

2.借助图书馆或网络资源,了解《诗经》相关知识,结合本文内容,体会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3.找出文中细节描写,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体会诗中人物的情感。

(二)尝试练习
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炜.
()
说怿女
..()()洵.美且异()...美()()()自牧归荑
2.利用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静女其姝
....——
搔首踟蹰
....——
俟.我于城隅.——
贻.我彤管
..——
美人之贻.——
3.指出下列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爱而不见
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
匪女之为美
4.借助图书馆、网络等资源进行文学常识填空。

(1)《静女》选自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相传为孔子编定,
共305 篇,最初称诗或诗三百,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其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其特点是多重章叠句,双声叠韵,用词精炼生动,词汇丰富,形式以四言为主,间以杂言。

它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离骚》是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
(2)《静女》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写一次恋人的约会,从相候、相见、相赠到相悦,表现了存在于青年男女之间的大胆而挚热的爱情。

(3)本诗的诗眼是“怿”。

二、课堂探究
(一)问题探究
1.(1)本诗是以谁的口吻写的?描绘了什么场景?
男子;男女约会的情景
(2)根据约会过程,完成表格填空:
2.如何看待“我”对“静女”所赠的两件礼物的赞美?在“我”心中,彤管与荑草哪个更重要?
①这是借物咏人,因人赞物。

”我”对礼物的赞美,实际上是赞美“静女”,表达的是“我”对“静女”的真挚恋情。

②照常理,彤管应比荑草贵重,但在“我”心中荑草更贵重,这从“我”的赞美可以看出来。

“我”对彤管只称赞它外表色泽鲜艳,对荑草则大加赞叹“洵美且异”。

“洵”即诚然、实在,“异”即特别、异常。

显然他欣赏的不是其外观而是另有所感。

荑草虽极其普通,但因它是“静女”亲自从野外采来作为信物给“我”的,寄托了“静女”的一颗真挚的心,物微而情深,因而,它已不再是一般的荑草,而成为“我”眼中“洵美且异”的珍品。

“静女”借荑草以传情,“我”接受赠物,也就是接受了“静女”的一片深情。

可见他们彼此真诚相爱,心心相映,并且他们的爱情是建立在重情轻利的基础上的。

所以他们的爱情也会像那初生的荑草一样,在爱的雨露滋润下繁茂起来,可以想见他们的爱情将会永远甜蜜幸福。

3.找出诗中细节描写,并说说本诗中细节描写的妙处。

精心选择了“搔首踟蹰”,“爱而不见”两个细节。

“搔首踟蹰”,描绘出男青年抓耳挠腮、焦灼不安的情态,刻画了他憨厚朴实的性格,表现出他对姑娘的深挚情义和迷恋程度。

“爱而不见”描绘出姑娘调皮逗乐的行为,突出她活泼聪慧的性格,表现出她的多情率真。

这两个细节不仅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构成颇具戏剧性的情节,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像空间。

4.男女青年的形象是怎么样的呢?通过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男:憨厚、痴情、淳朴。

“搔首踟蹰”(憨厚、真诚以及见面前的焦灼、忧虑)。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痴情)。

女:美丽、调皮、可爱。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师应追问“爱而不见”的原因,扣住“静”
(男主人公是一位憨厚而有爱心、有诚心、有耐心的可以让女主人公托付终身的好男儿形象,女主人公是一位娴静温婉美丽、情感细腻委婉含蓄、活泼机灵而富有智慧的好女儿形象。


5.(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静女其娈,贻我彤管”这两句运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有什么好处?
重章叠句;既加强了诗意的表达,又增强了抒情效果,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2)谈谈“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本诗中的运用。

“赋”的表现手法:记叙了一对男女青年恋爱双方一次“城隅”约会的片段情景。

“比”的表现手法:“荑草”比喻爱情的真诚和纯美。

“兴”的表现手法:诗中男主人公喜欢女主人公却没有直说,这里男主人公先说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就是为了后来表达喜欢“静女”。

6.请你说说这首诗歌的主旨。

全诗以第一人称“我”写一次恋人的约会,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草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而淳朴的恋情。

(二)课堂检测
1.本诗出自于( B )
A.《诗经·卫风》B.《诗经·邶风》C.诗经·鲁颂》D.《诗经·小雅》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题目是“静女”,指的是文静美丽的姑娘。

B.“爱而不见”的意思是说故意藏起来不出现,逗小伙子着急。

C.“说怿女美”的意思是指姑娘美丽的彤管映衬得她更美丽。

D.“自牧归荑,洵美且异”这两句称赞姑娘送给他的荑草实在是美得出奇。

3.选出对“彤管有炜,说怿女美”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B )
A.彤笛鲜艳又光亮,静女叮嘱我要喜爱它。

B.彤笛鲜艳又光亮,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C.彤笛鲜艳又光亮,美丽的姑娘更让我喜爱。

D.红色的彤笛有色彩,漂亮的乐器真让我喜爱。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基调欢快而富有情趣,叙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的过程。

B.“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这个细节惟妙惟肖的描绘了小伙子那时焦灼不安的情态。

C.这首诗除了细节描写外,还运用了双关及移情手法,因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

D.无论是赠彤管还是赠荑草,都是发生在同一天,可见这对青年男女的恋情已到极致。

5.下面对此诗分析错误的两项是(A D )
A.全诗三章,两章重在写场景,一章重在写心理。

B.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淳朴的恋情。

C.此诗以第一人称“我”的方式,写一次恋人的约会。

D.诗歌重章复唱,不注重细节描写,从大处着笔,风格淳朴,增添了艺术魅力。

E.本诗以生动的语言,风趣的细节,表现了一对男女青年热恋中的情趣,人物神形毕现,呼之欲出。

三、归纳总结
1.主旨
全诗以第一人称“我”写一次恋人的约会,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草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女青年热烈而淳朴的恋情。

2.表现手法
(1)对比:“搔首踯躅”和“说怿女美”,表现了男子心情的变化。

(2)象征:彤管、荑草象征爱情的热烈、纯洁。

(3)双关:“说怿女美”,表面上是在赞美彤管的美丽,实际上是赞叹静女之美。

(4)顶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


(5)赋:全篇运用,围绕对女子的爱恋,就三件事直接铺叙。

(6)重章叠句。

四、课后巩固
1.阅读《静女》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1)此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青年人什么心理?用一个成语概括为爱屋及乌。

(2)翻译诗句。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远自郊野赠葇荑,诚然美好又珍异。

(3)诗中写到那女子见男子来了,却故意找个地方把自己隐藏起来,小伙子禁不住“搔首踟蹰”起来,这反映了小伙子什么心理?
姑娘是因为遇到什么意外的事情而不来呢,还是她对自己变了心而故意失约不来呢?于是非常着急不安,同时,也借此写出了那个男子对所爱女子的深情和迷恋程度。

(4)诗中刻画的男女青年的形象是怎样的?找出语句分析。

男:憨厚、痴情、淳朴。

“骚首踟蹰”(憨厚、真诚以及见面前的焦灼、忧虑)。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痴情)。

女:美丽、调皮、可爱。

“静女其姝““静女其娈”“爱而不见”“贻我彤管”“自牧归荑”
(5)《静女》诗具有活泼风趣的情调、含蓄蕴藉的风格,请从诗中任选两句作简要分析。

“爱而不见,搔首踯躅”,写男子如约而至,恋人起初故意藏起来不见,惹得男子抓耳挠腮,这个情节活泼风趣,令人忍俊不禁。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从侧面写出男子对于女子的爱恋之情,显得含蓄蕴藉。

2.根据示例,改写《静女》,并和同学交流。

可爱姑娘多俊俏,今晚她等我在城角。

故意藏起不见影,急得我把头皮搔。

可爱姑娘多美丽,送我一只短牧笛。

小小笛儿红彤彤,我从心底喜爱你!
送我茅草嫩又细,草儿美得真出奇。

不是你草儿生得美,美人送我含情意!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