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大全
第一篇:感受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大全
感受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
——人教第十一册第 27*《蒙娜丽莎之约》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即让学生感受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受到美的熏陶。
本文作者王克难先生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述着画作中蒙娜丽莎温婉、优雅、端庄的形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解读着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蕴含着的复杂情感,是一篇介绍画作的经典之作。
本课的教学要体现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单元训练,抓住重点,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和文章语言的魅力,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肖像、悄然、矜持、难以捉摸、脸颊”等词语。
2.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和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3.拓展阅读,扩大视野,受到美的熏陶。
4、读写结合,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三、重点难点
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学生完成前置性作业:(1)完成常规任务:标段、画词、查词、注音。
2、搜集资料,小组合作制作幻灯片并准备汇报;:达芬奇的图片、文字介绍、达芬奇的有名故事2个、达芬奇的名言6-7条、世人对达芬奇的评价、达芬奇的著名画作图片4-5张及文字简介、《最后的晚
餐》的故事、对《蒙娜丽莎》这幅画的评价、关于《蒙娜丽莎》的趣闻轶事、1名世界著名艺术家的图片及文字介绍、代表作品,图片或音乐、音频、视频都可以。
(3)熟读课文并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圈画批注。
2.教师准备:阅读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研究课题:毕业班语文生本教学模式新探在已形成的基本模式“课前先学—小组交流—全班汇报—总结提升”的基础上,考虑到毕业班的特点,融入“课外阅读进课堂,强化语言积累,读写结合,当堂练习”等元素,夯实基础,加强综合,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七: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学时间一般为一个课时,因此教学内容的取舍尤为重要。
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点水、过眼烟云;精挑细选,有所侧重,便能以一代
十、点石成金。
侧重的部分必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就是5、6、7自然段。
在体会画作魅力的同时注意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者介绍画作时的观察顺序和表达方法,并通过读写实践,让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体现“得意、得言、得法”的教学理念。
八、流程预设
课前背诵与艺术有关的名人名言、成语、诗词等。
师板书课题
一、谈话引入,整体把握。
师:感受艺术魅力,培养审美情趣,今天是我们第八单元“艺术之旅”的最后一站——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来到巴黎的卢浮宫(出示世界名画)大家盯着这幅画仔细地看。
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浏览课文,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这幅名画的魅力?
二、交流汇报,以读引说小组合作学习5、6、7自然段,从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把你认为最精彩的语句读一读,谈谈体会。
(抓重点词语谈、展开想象谈、引用资料谈,从表达上谈:顺序、方法······)
在学生抓住重点句段汇报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相机点拨归纳、引
导提升、穿插资料、指导朗读,加强综合,在“过程与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拓展延伸,以读引读
从课文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蒙娜丽莎的魅力,同学们课前查阅了不少资料,制作了幻灯片。
请小组为大家展示。
(拓展阅读紧扣本单元“感受艺术的魅力”这一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的熏陶。
)
四、课堂练笔,以读引写
作业超市:(三选一)
1、美丽的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全部艺术才情的汇聚,你有什么话想对神话的创造者达·芬奇说呢?请以“致达·芬奇”为题,联系课文内容写一段话。
2、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联系课文,结合资料写一段解说词。
3、蒙娜丽莎的微笑带给你怎样的想象?请完成《同步测评》第二题。
以上是生本理念下一节较为典型的教学案例。
在实践中,我还逐渐摸索出了一组教材的生本教学模式,包括单元通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
第二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
人的天性是爱美的,儿童也不例外,而且对美的事物感受很早。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艺术享受的心情日益增强,尤其是进入小学以后,对于美的事物的追求更为强烈。
作为教师,应当顺应他们爱美的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实施美的欣赏教学。
美的欣赏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理解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修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新制定的《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育应当以审美、表现美为主要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
它以一定的美术作品
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
通过这种画面的欣赏,实现对美术的美的感受和鉴赏。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幸运的时代,无数艺术大师留下了广博的文化艺术遗产,现代的文化气息又是那么的宽松、自由;要使学生对美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有自己的思维与风格,就不能单纯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广泛地接触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辨别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学习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标准。
面对众多的美术作品,教师如何做好审美教育的“导游者”,以达到唤起审美情趣、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效果的教学目的呢?
一、掌握儿童心理特点,唤起儿童审美情趣。
强烈的色彩刺激能激起儿童的欣赏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鲜明艳丽的颜色常常等使他们欣慰和喜悦,乐于接受,如果我们把黑白图片和彩色图片同时放在他们的面前,儿童将对彩色图片反映强烈一些。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往往注意某个细节的观察而忽视整体或注意整体而忽视其它。
例如一年级儿童在观看绘画作品《美丽的风筝》时,他们全被风筝上色彩艳丽的花纹吸引住了,以至于忘记了手帕的存在,变成了看花。
中、高年级同样有类似的现象。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通常是凭第一印象的感觉来欣赏作品,无意识属性强,受情绪牵制的随意性大。
他们对作品的感受总是激动片刻、粗略领会便心满意足,未能仔细琢磨,对作品的感受能力难于在较长的时间内持续增长。
儿童在欣赏过程中,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见闻认识及由画面产生的联想对作品进行评判。
对那些反映他们熟悉的生活和内心世界的儿童画或同学、朋友的优美作品,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并常常用来作自己的范本。
例如,城市的孩子从小看见的就是整洁、光亮的柏油路,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明亮的大厦高楼,他们就感受不出绘画作品中农村低矮的房子、稀疏的篱笆、乱的石头和柴堆也是一种美丽。
二、利用小学生已有知识,激发对美术欣赏的想象力。
有这样一句话:“没有想象的人生是苍白的人生,而没有想象的
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其实,美术的魅力不仅在于美术本身的渲染得和谐完美,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它能给人们带来一个驰骋无比的想象空间。
因此,在欣赏教学中,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决不是一个被动的和消极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创造过程,美术作品犹如一台发动机,他可以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中,把学生的潜在的无尽的创造性、想象力充分发掘出来,激发出来。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展对美术欣赏的创造能力。
各地都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景观。
在学习类似的课目时,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通过亲身体验,学生对所见的东西印象更深刻,理解更透彻。
课堂上学生学习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达到了欣赏课教学的效果。
四、情感体验,提升对美术欣赏的审美能力。
美术是表现情感的艺术,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首先是情感体验的过程。
正像德国音乐家亨德尔说的那样:“假如我的音乐只能让人们愉快,我很遗憾,我的目的是让人们高尚起来。
”那么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渗透,是欣赏课中的重要阶段,学生们在欣赏画面的过程中,注意了情感体验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与美术作品融为一体,自觉的、主动的、自由的展开创造性思维的想象与联想,这一过程的作用便是情感的升华与心灵的净化。
众所周知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将会对人的一生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美术欣赏课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欣赏美术作品,如何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锻炼联想创造性思维能力,在美术作品的渲染中去寻找情感的共鸣与心灵的净化。
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看懂了美术作品后,他们会自觉地在美术中展开自由的、充分的、丰富的、美妙的联想,进行美术的第二创作,(即创造性思维)从中提高鉴赏美术的能力并得到感情的升华。
我们的课堂只是孩子们接受美育的起点,学校课堂只是一个很小的审美环境,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欣赏课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要让孩子们课内外有更多接触美、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的时
间与机会, 要让孩子们能对艺术作品产生审美认同,愿意去欣赏、会欣赏,那才是欣赏的真正开始!才是审美素养提高的真正开始!
第三篇: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欣赏美
中学语文课本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资源和美的表现。
它“集各种美的形态之大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
兼容着内容美与形式美。
一方面,因其所反映的古今中外包罗万象的人文历史,社会生活与自然景观的无限丰富性而显得气象万千,另一方面,它又包含着文学作品多姿多彩的形态美、形象美、情景美、章法美等——轻柔和谐的优美、奋发激越的壮美,催人泪下的悲剧美,诙谐睿智的戏剧美,华丽与古朴,典雅与流畅,严谨与浪漫,以至于那些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风格和意境,
第四篇:审美情趣艺术欣赏
《清明上河图》赏析
一、片段欣赏
二、美术介绍
《清明上河图》是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的长卷风俗画,是我国人物画的杰出代表。
它的杰出不仅在于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恢宏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等所构成的独特艺术效果,还在于画面内容真实地反映了北宋末年京都汴梁(开封)城市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生活。
由于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的社会意义、深切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得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高度完美的统一。
这幅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画(今藏故宫博物院),至今仍是举世瞩目的“国宝”。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包括《清明上河图》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献价值,以及图中的情节艺术进行赏析。
《清明上河图》绢本,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画卷以全景式构图、严谨而精细的笔法,展现出汴梁汴河沿岸及东南角门里市区清明时节的社会生活风貌。
画面的内容结构大致可分为三个段落:画卷右端起,始为城郊的农村风光,寂静的原野,略显寒意,渐而有
村落田畴,嫩柳初绿;有上坟回城的轿马人群,行走于稀疏的树石、潺潺的溪流之间,点出了清明时节的景象。
渐而人物增多,房舍逐渐稠密,河道也渐显宽广,画面的气氛随之热烈。
中段以“虹桥”为中心,形成了全画最为紧凑、最为热闹的场面。
虹桥横跨在汴河之上,桥身全由巨木架成,有梁无柱,结构精巧,规模宏敞,形制优美,宛如长虹。
桥两端连接街市,来往行人熙熙攘攘,车水马龙,与桥下紧张的水运相为呼应。
桥下河面狭窄,水深流急。
槽船上,船工们正在与河水激烈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十分纷繁紧张。
过桥的行人也不由停足观看,情不自禁地指点提醒、呼号助力,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
后段为城门内外的景象,城楼高耸巍峨,街道纵横交错,店铺鳞次栉比,茶坊、酒肆、脚店、寺观、公廨等应有尽有。
街市中有专营沉檀楝香、罗锦匹帛、香火纸马的,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的,还有沿街叫卖零食及小百货的。
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男女老幼、士农工商,无所不备。
全卷总计绘制人物达587个、动物l3种、植物9种、牲畜5O余头,船只、车轿各2O余个。
所有这些大者盈寸、小者如豆的人物及其活动,在画面上安排得纷而不乱,繁而有序;劳逸苦乐,生动有致;揖让呼应,形神兼备。
明代著名诗人李东阳所写的《清明上河图记》中,对《清明上河图》中人物的刻画作过十分生动具体的描述:“人物则官、士、农、贾、医、卜、僧道、胥隶、篙师、缆夫、妇女;臧获之行者、坐者,授者、受者,问者、答者,呼者、应者,骑而驰者,负者、戴者,抱而携者,导而前呵者,执斧锯者,操畚锸者,持杯罂者,袒而风者,困而睡者,倦而欠伸者,乘轿而搴帘以窥者。
又有以板为舆,无轮箱而陆曳者;有牵重舟溯急流,极力寸进;圜桥匝岸,驻足而旁观,皆若交欢助叫,百口而同声者。
”从这段描述中可以知道,画家把当时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人物,都惟妙惟肖地绘进了这幅画卷,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非凡的写实能力,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生活已有了广泛而深入的了解。
三、美术赏析
《清明上河图》的中心是由一座虹形大桥和桥头大街的街面组成。
粗粗一看,人头攒动,杂乱无章;细细一瞧,这些人是不同行业的人,从事着各种活动。
大桥西侧有一些摊贩和许多游客。
货摊上摆有刀、剪、杂货。
有卖茶水的,有看相算命的。
许多游客凭着桥侧的栏杆,或指指点点,或在观看河中往来的船只。
大桥中间的人行道上,是一条熙熙攘攘的人流;有坐轿的,有骑马的,有挑担的,有赶毛驴运货的,有推独轮车的……大桥南面和大街相连。
街道两边是茶楼,酒馆,当铺,作坊。
街道两旁的空地上还有不少张着大伞的小商贩。
街道向东西两边延伸,一直延伸到城外较宁静的郊区,可是街上还是行人不断:有挑担赶路的,有驾牛车送货的,有赶着毛驴拉货车的,有驻足观赏汴河景色的。
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有的停泊在码头附近,有的正在河中行驶。
有的大船由于负载过重,船主雇了很多纤夫在拉船行进。
有只载货的大船已驶进大桥下面,很快就要穿过桥洞了。
这时,这只大船上的船夫显得十分忙乱。
有的站在船篷顶上,落下风帆;有的在船舷上使劲撑篙;有的用长篙顶住桥洞的洞顶,使船顺水势安全通过。
这一紧张场面,引起了桥上游客和邻近船夫的关注,他们站在一旁呐喊助威。
《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
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
《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入胜。
第五篇: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
”语文教学有着其它学科不能相比的强大的情感教育功能,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在精神上,语文课要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
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
传。
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语文教学,加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探索。
一、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
”语文教材都是精品与经典,都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佳作。
作者以娴熟的写作技巧,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精妙的篇章结构,塑造出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形象或抒发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教师要找准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真谛。
1.品味细节,感悟美好形象
许多文学大师特别注重细节的精雕细刻,通过细节的深入描写刻画,真切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
教师要抓住课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细节之处,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悟文本的生动形象,接受审美熏陶。
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细节,充分领略湖心亭的清灵绝美。
如品读有关湖心亭的对联,充分感受湖心亭之美。
像陈子豪的“一片山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郑燮的“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陈觉的“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这些精妙的咏叹湖心亭的对联,把学生带入了湖心亭的美丽景色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湖心亭的魅力,自然对湖心亭的景致觉得别有韵味。
2.品味语言,体验美好情趣
语言是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通过语言构筑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浸润,体验审美情趣。
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数词“一”,通过体味,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绝美图画。
天地间“上下一白”,浑然难辨,足见其大;“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极写人和景物之小,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构成一幅有远近、有大小、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点
面的层层分明、立体感极强的富有灵动色彩的天地美景图,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升了审美情趣。
3.想象场景,感悟审美意境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通过对作者所描述的场景的合理想象,真切地感悟文章所展现的意境。
如教学峻青的《海边仲夏夜》,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三幅优美的自然图画,教师让学生仔细品味优美的语言,在头脑中描画出美好的意境:海滨夜景图、海滩休憩图、海滩月色图。
夏夜的海滩多么温柔和顺,多么美丽可爱,多么绚丽迷人!晚霞“像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启明星“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中的灯”,月亮“像银盘似的”。
先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想象,美妙的图景依次在头脑中展现,学生一定会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情景之中,享受审美的愉悦。
二、深入研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接触,感悟真情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影响和感染客观世界。
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和接纳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同喜同悲,接受美育熏陶。
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了多姿的秋,多味的秋。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本文于悲伤苍凉之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
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到作者的真切的爱国之情。
学生1:“故都的秋,我觉得是冷清的、寂静的、悲凉的。
‘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蓝色白色的牵牛花’,都给人以清冷的感觉。
”学生2:“写槐树的落蕊表现了凋零之感。
还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作者借‘蝉’表达了自己艰难的处境,更何况是‘秋蝉’呢?”学生3:“第十一段中写‘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更增加了萧瑟之感。
另外,作者还选择了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描写草木零落景象的诗词,抒发作者心中的悲哀。
”学生4:“作者笔下的秋试悲凉的,也是美丽的,是一种凄冷的美。
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中无情地消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地藏在简单的文字之中,让我们从悲凉之中读出了美丽,读出了高贵的心灵。
”教师引导:“作者写这篇
文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
1934年,正是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时期,作者笔下的秋正是悲凉的秋。
作者不仅仅是在悲秋,他能把故都的秋写得如此之美说明他是深深地爱着故都的秋天而且爱得如此深切、真情,情愿以寿折秋说明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故都的秋,把自己的一切都融入了故都的秋,作者在用自己的心血书写着对故都的秋的情与爱,对祖国的情与爱。
”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融为一体,真切地接受了作者的思想熏陶。
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必须做到教书与育人并重,将美育教学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不能只培养知识的精英,而要把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和谐、追求向上、品行雅致的新时代的公民作为自己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