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音乐三下《打秋千》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教案《打秋千》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东简良小学
作者:董丽坤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
的生活态度。

2、在与人合作的快乐中培养自主与自信。

过程与方

通过创设情境、律动游戏、小组竞争等活动,在体验、比较、评价中引导
学生用自然、轻盈、有弹性的声音和灵活清晰的吐字演唱歌曲;
知识与技

1、认识附点音符、下滑音及其作用。

2、初步体验歌曲中二声部的和声美,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

教学分析学习者
分析
我是和学生一起开始音乐之旅的。

第一年我着重结合游戏、律动、聆听、演唱、表演、创编等方式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进入二年级后,学生能用自然的嗓音唱歌,并且非常乐于参与音乐表现和即兴创造活动。

从知识技能体系来看,学生已经能认识简单的节奏符
号,能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这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进入三年级,学生仍处于充满好奇、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爱幻想、爱表现是他们的特点,他们渴望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音乐活动来表现心中
的音乐形象,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首先要充分考虑低年级学生的音乐认知
规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童趣,如创设情境、律动游戏、小组竞争
等,通过看、想、说、演、听、唱,给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直观、生动的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将趣味性和思想性、知识性有机地结合
起来。

同时,就我校实际而言,生源多来自农民工子女。

他们生存成长的环境与视界存在着必然的局限性,所以,面对他们,我的音乐课堂,不能只
做学习唱歌、培养自信的舞台;在每一节课上除了能“有所获、得其乐”
外,更应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丰富情操,发现渺小的“自
己”,充满变“强”变“大”的活力。

学习内容
分析
由网络搜索整体而成:
一、仡佬族是我国西南地区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

她的诞生地是贵州
高原,也包括湘西丘陵一带。

目前,仡佬族的大多数居住在贵州,少部分
散居在云南、广西,还有一部分侨居越南等地。

二、打秋千
打秋千是仡佬族群众特别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多在春节和正月十五举行。

秋千架用两根木柱固定竖立在地上,两顶端之间架一根横木作梁。

梁中间相距1.2尺处系两根绳索垂于地面,距地面1尺处系上木板,即
成秋千。

平时也有在树枝上挂条藤索,下端系上一根木棒作秋千的。

活动
时,人立木板上,利用腿的蹬弹力,时前时后,使秋千荡起来,或者坐于
其上,由人推摇嬉耍。

秋千比赛分高度比赛和打铃比赛两项。

打铃比赛则在秋千架前方高处横一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绳子,铜铃就发生响声,谁碰的次数最
多,谁就认为是技艺高超。

三、秋千的种类和玩法
秋千的样式多种多样,玩法不同,如拜秋、扁担秋、西洋秋。

1、拜秋:
拜秋比较普遍,几乎村村都有,玩法也很简单,
一人两人都可以玩。

玩时将四根檩条粗细的高杆(长一丈左右)栽到地上
刨好的坑内捣结实,分成一定距离的两对,再到上面架一条横杆,在中间
系上两条铁绳(也有用粗麻绳的),下面拴块木板,板上面能坐或站一至
两人,在板上用力攀蹬,越蹬越高,这就叫“打秋千”,通常也叫“送
秋”。

2、扁担秋:
是选择一个周围没有障碍物的场地,将一根粗壮的
直木埋在地中,高一米许,顶端略尖,作为中轴,
然后于柱顶架起一根两三丈长的横木,使之能够左
右旋转、上下升降,人伏在横木的两端,或者骑坐
横木,利用人的后蹬力推动,如同推磨一般,故也
称“磨秋”,一般在秋收后作这种活动。

3、西洋秋:
首先要在地上放一个用木料做成的大架子,将似
车轮的“西洋秋”放在架子上,上面可以同时坐
四个人,打秋千时必须有人拨动轮子。

故又叫
“轮秋”或“转秋”。

四、歌曲《打秋千》
选自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童趣》。

这是一个充满童
趣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给学生的童年生活留下一个美好的回忆。

歌曲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结构规整,其中下滑音的运用不仅增
加了歌曲的民族色彩,同时也增添了趣味性;歌曲的二声部具有伴唱性
质,同时也在表现打秋千过程中,相互配合,你追我赶、齐心协力的热闹
情景。

教学方法本课设计,以“生”为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由:启发提问、情绪体验导入新课;学生通过听唱法、分组比较、合作交流、体态律动的方法对音乐的表现有深一
层次的认识,在趣中增长见识、在动中感受音乐、在动中找到情趣、在动中发展想
象、在动中愉悦身心;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选择精致、思路清晰的教学策略,用课件
激趣、双情渗透的方法,以情激情、点燃学生的音乐情感,从而使学生学会歌曲、演
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重点:
1、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

2、认识附点音符、下滑音及其作用;
难点:
初步感知二声部。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谈

导1、师:玩过秋千吗?
师:怎么玩?谁来给大家做一个打秋千的
动作?
2、师:老师给大家放上欢快的音乐,谁能
生举手踊跃抢答
个别学生做打秋千的动作
直入主题,激发兴
趣,反复聆听,熟
悉旋律。

入伴着音乐的节拍表演?(教师放《打秋千》伴奏曲)
师:谁还能和他不一样的动作!
3、师:大家一起来表演!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中,能和着音乐的节拍,表演自己喜欢的动作。

二、增识导趣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听一首《打秋
千》的歌。

请仔细听,歌曲中都有谁在打
秋千?
聆听后,根据歌词回答:
兄弟们;姐妹们……
先入为主,整体感
受。

教师出示
(图片1)
(图片2)
师:谁知道他们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兄弟和
姐妹呀?
师:他们是仡佬族的兄弟姐妹。

(板书:
仡佬族)
师:这首歌就是仡佬族儿歌。

(师出示图3、4):
拜秋
扁担秋
打秋千是仡佬族人民在过春节时进行的一
项有趣的体育比赛活动。

他们有很多种打
秋千的方式,你们想了解吗?
学生联想,大胆猜测
朗读、记忆。

观察、发现
图片激趣,认识仡
佬族、了解打秋千
(出示图4)
说:这是这是拜秋,这是西洋秋。

是不是很好玩?
3、师:下面,我们来认真地听着歌曲,畅想一下歌曲中的小伙伴是在用什么样的方式打秋千呢?
教师总结:拜秋,扁担秋是其中最常用的比赛形式学生在歌曲的引领中,展
开想象,加深对不同打秋
千方式的认识。

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一场热
闹非凡的比赛活动。

发挥想象,调动学
生的热情,加深了
解,激发学习的欲
望。

三、游


趣(感知
二部)1、师:在这场热闹的比赛中,大家想不想
加入其中为他们加油?
师:好!那我们就做这场比赛的“啦啦
队”。

我来当啦啦队的队长,好吗?
师:请听口令,出示板书:
×××××︱(教师示范)
加油呀加油
师:大家也来试一试好吗?(循序渐进、
由慢再快!并加入“声势”。


生:想
生:好!
学生练习
游戏作用:
1创设情景,表达
歌曲中快乐的情
绪;
2“不着痕迹”般
感受二声部。

2、进一步,教师示范:边唱节奏(×××
××︱),边用琴弹第一声部主旋律。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试一试。

(对于低年
级的学生来说,此节奏较为复杂,教师弹
琴,将歌曲的速度降到比原速稍慢的程
度)
学生尝试,尽力跟上节
奏。

熟悉、感知二声部
的特点:在练习的
过程,初步掌握节
奏的疏密变化。

3、师:跟着歌曲(放磁带),默默地“加
油”!(再听歌曲、教师声势指挥)
学生听歌曲,默唱节奏,
尝试二声部的配合的难
度。

浅尝辄止,如能将
其融会贯通更好。

4、师:同学们,你听到了吗?歌曲中,真
得还有一个特别的声音,好像也在为他们
加油,你听?
(再听歌曲,将聆听重点转移到:感受原
曲中的二声部音效:“叮当当叮
当……”)
师:这是什么声音?
师总结:对!这是一场打铃比赛!在秋千
架高处挂一条带铜铃的绳子,秋千一碰到
生静听
生:铃铛!
聆听中不直接揭示
答案,在第二次聆
听表演中让学生自
己去发现。

彝族打磨秋
哈尼族
侗族
朝鲜族
朗读歌谣。

俄罗斯族巴斯克节
这项活动不论男女老幼,只要身体健康都
能参加。

师:老师将这首好听的歌谣送给大家(课
件展示歌谣):
“打秋千,打秋千,打起秋千像上天。


手捉住绳,两脚蹬向前。

一蹬再蹬三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