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植筋施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植筋施工工艺植筋施工工艺: 定位→钻孔→清孔→钢材除锈→锚固胶配制→植筋→固化、保护→检验 1.定位1。
1.按设计要求标示植筋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2。
钻孔 2.1.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
如采用水钻(取芯机)成孔,钻孔内碎屑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并晾晒至干燥。
2.2。
钻孔直径d+4∽10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大直径钢筋取高值). 2。
3。
当基材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对Ⅱ级(HRB335)、Ⅲ级(HRB400、RRB400)螺纹钢筋,钻孔孔深15d,锚固力即可大于钢筋屈服值;对Ⅰ级(HPB235)光圆钢筋,钻孔孔深20d,锚固力即可大于钢筋屈服值。
具体钻孔深度可参考此基准,根据实际所需锚固力大小,现场拉拔试验确定。
2。
4. 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C20时,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
2。
5。
当实际所需锚固力较小时(如用螺栓固定管线、支架、器具等),可按比例减少钻孔长度,但最短也不宜小于5d。
2.6.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锚栓、锚筋,为保证破坏形态为钢材延性破坏,《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偏安全的规定最小锚固长度见下表,抗震设计时请参考。
设防烈度锚筋受拉、边缘受剪、拉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连接及生命线工程非结构构件连接非结构构件连接及锚筋受压、中心受剪、压剪复合受力之结构构件连接C20C30≥C40C20C30≥C40≤626d 22d 19d 24d 20d 17d 7∽829d24d21d26d22d19d 2.7。
所用主要器具:电锤或风镐、水钻。
3。
清孔 3.1.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棉布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将孔口临时封闭。
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
3。
2。
钻孔孔内应保持干燥. 3。
3。
所用主要器具:空压机、毛刷。
4.钢材除锈4。
1.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新钢筋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采用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
4。
2.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钢丝轮片。
5.锚固胶配制 5.1. LYJGNR植筋胶为A、B两组份,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
也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
5.2。
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约5∽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5.3。
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
植筋施工工艺:
定位→钻孔→清孔→钢材除锈→锚固胶配制→植筋→固化、保护→检验
1.定位
1.1。
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2。
钻孔
2.1。
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如采用水钻(取芯机)成孔,钻孔内碎屑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并晾晒至干燥。
2.2。
钻孔孔径d+4∽8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大直径钢筋取高值,d为钢筋、螺栓直径).
2。
3。
当基材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对HRB335(Ⅱ级)、HRB400、RRB400(Ⅲ
级)级螺纹钢筋,Q235、Q345级螺栓和5.6级螺杆,钻孔孔深15d,锚固力一般即可大于钢材屈服值。
对无螺纹(即光圆)钢筋或螺杆,钻孔深度宜再增加5d。
[郑州力源结构胶有限公司经过系统试验表明:小直径圆钢植筋,端头推荐采用图3或图2带弯钩样式,锚固综合性能最好.此时钻孔孔径宜比端头尺寸大1∽2mm.]
2.4。
实际钻孔深度可参考15d的基准,根据实际所需锚固力大小,并考虑构造要求,现场拉拔试验或按照有关规范计算确定.
2。
5。
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C20,或在素混凝土(或岩石)上植筋,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
2。
6. 当实际所需锚固力较小时(如用螺栓固定器具、管线、支架等),可按螺栓长度确定钻孔深度,但深度不宜小于5d.
2.7。
钻孔有效深度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
2。
8。
钻孔不应设置于构件的保护层或装饰层内.
2。
9。
所用主要器具:电锤或风镐。
3.清孔
3.1.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孔壁,将孔口临时封闭。
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
3。
2.钻孔孔内应保持干燥。
3.3。
所用主要器具:空压机、毛刷。
4.钢材除锈
4。
1。
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新钢筋、螺栓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采用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
4.2.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钢丝轮片。
5.锚固胶配制
5。
1。
LYJGN®植筋胶为A、B两组份,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
少量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
5。
2。
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
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5.3.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
5.3.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
6.植筋
6.1垂直孔植筋将胶直接流、捣进孔中即可
6.2。
水平孔植筋可用Φ6细钢筋配合托胶板(干净木板)往孔内捣胶,也可让施工人员戴好皮手套,将配好的胶成团塞、捣进孔内。
6。
3。
倒垂孔植筋请选用高触变型植筋胶,该胶不流淌,可成团塞、捣入孔。
6。
4。
钢筋、螺栓可采用旋转或手锤击打方式入孔,手锤击打时,一手应扶住钢筋或螺栓,以保证对中并避免回弹。
[若先将一较短电锤钻头端部焊接6mm 厚小铁板,然后将电锤功能调为冲击状态,利用电锤的持续冲击力,可克服植筋胶的阻力,快速无回弹地将钢筋送至孔底.大量或大直径植筋推荐采用此方式.]6.5.锚固胶填充量应保证插入钢筋后周边有少许胶料溢出.
6.6。
所用主要器具:手套、细钢筋、托胶板、手锤.
7.固化、保护
7。
1。
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日平均气温25℃以上12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日平均气温25℃以下24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
7。
2。
LYJGN®植筋胶在常温、低温下均可良好固化,若固化温度25℃左右,2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若固化温度5℃左右,4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且锚固力随时间延长继续增长。
-————-———-———-—--————-—————————-——
我公司作为德国伍尔特集团建筑产品深圳总代理,现有原装进口化学螺栓销售,规格包括M8,M10,M12,M14,M16,M20,M24,M30。
同时还有原装植筋胶销售,主要有345ml和380ml两种.
另外,我公司还销售上海生产的化学螺栓、植筋胶及经济型结构胶.
现真诚寻求合作,如果你有求购化学螺栓或植筋胶的信息,欢迎与我联系.我们一定给你丰厚合理的回报!
联系电话:137******** 陈先生
0755-******** 胡小姐———————-——-————————-——--——————————8.检验
植筋后3∽4天可随机抽检,检验可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作拉拔试验.一般加载至钢材的设计力值,检测结果直观、可靠.
9.注意事项
9。
1.锚固构造措施尚宜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有
关规定。
9。
2。
孔内尘屑是否清净、钢筋、螺栓是否除锈、胶配比是否准确、是否搅拌均匀、孔内胶是否密实决定了锚固效果的好坏。
9.3.结构胶添加了纳米防沉材料,但每次使用前检查包装桶内胶有无沉淀是良好的习惯,若有沉淀,用细棍重新搅拌均匀即可。
9.4。
冬季气温低时,A组分偶有结晶变稠现象,只需对A胶水浴加热至50℃左右,待结晶消除搅匀即可,对胶性能无影响.
9。
5。
推荐的搅拌时间应予以保证,冬季施工并应再延长3分钟左右.A、B胶配胶工具不得混用。
9.6.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0℃,可采用碘钨灯、电炉或水浴等增温方式对胶使用前预热至30∽50℃左右使用,应注意不得让水混入桶内。
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5℃,建议对锚固部位也加温0℃以上,并维持24小时以上。
9。
7.结构胶完全固化后为无毒级材料,但未固化前个别组分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胶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员应注意适当的劳动保护,如配备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体直接接触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9.8。
周围环境温度越高,每次配胶量越大,可操作时间越短。
预估适用期内的每次配胶量,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9.9.结构胶宜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保质期8个月。
9.10结构胶的性能在不断改进中,使用说明也可能随之变更,请以随货配备的为准.
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的投诉、纠纷、以及索赔要求等。
上海市
建设和管理委员会针对这一问题,在去年年底印发了《控制住宅工程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的技术导则》的文件。
该导则抓住了主要矛盾,从设计、材料、施工三大方面提出改进和防治措施,现结合我公司十多年来大量施工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以及裂缝的防治处理,重点介绍以施工为主、兼顾设计和材料原因分析楼面裂缝的综合性防治及具体措施。
一、设计中的重点加强部位
从住宅工程现浇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周阳角处(含平面形状突变的凹口房屋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未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都普遍存在。
其原因主要是砼的收缩特性和温差双重作用所引起的,并且愈靠近屋面处的楼层裂缝往往愈大。
从设计角度看,现行设计规范侧重于按强度考虑,未充分按温差和混凝土收缩特性等多种因素作综合考虑,配筋量因而达不到要求。
而房屋的四周阳角由于受到纵、横二个方向剪力墙或刚度相对较大的楼面梁约束,限制了楼面板砼的自由变形,因此在温差和砼收缩变化时,板面在配筋薄弱处(即在分离式配筋的负弯矩筋和放射筋的未端结束处)首先开裂,产生45度左右的斜角裂缝。
虽然楼地面斜角裂缝对结构安全使用没有影响,但在有水源等特殊情况下会发生渗漏缺陷,容易引起住户投诉,是裂缝防治的重点。
根据上面的原因分析,我公司在近几年的图纸会审中,十分注意建议业主和设计单位对四周的阳角处楼面板配筋进行加强,负筋不采用分离式切断,改为沿房间(每个阳角仅限一个房间)全长配置,并且适当加密加粗(即按照技术导则一的第6条中的前半条文采用).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凡采纳或按上述设计的房屋,基本上不再发生45度斜角
裂缝,已能较满意地解决好楼板裂缝中数量最多的主要矛盾,效果显著。
对于外墙转角处的放射形钢筋,我公司根据实践检验,认为作用较小。
其原因是放射形钢筋的长度一般不大(约1.2米左右),当阳角处的房间在不按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而仍按分离式设置构造负弯矩短筋时,45度的斜向裂缝仍然会向内转移到放射筋的未端或外侧,而当采用了双层双向钢筋加密加强后,纵、横二个方向的钢筋网的合力已能很好地抵抗和防止45度斜角裂缝的发生和转移,并且放射形钢筋往往只有上部一层,在绑扎时常搁置在纵横板面钢筋的上方,导致钢筋交叉重叠,将板面的负弯矩钢筋下压,减少了板面负弯矩钢筋的有效高度,同时浇筑时钢筋弯头(即拐脚)容易翘起造成平仓困难,所以建议重点加强加密双层双向钢筋即可。
二、商品砼的性能改善
目前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导致各商品砼厂商以采用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处掺剂,以及细度模数低、含泥量较高的中细砂作为降低价格和成本的主要竞争手段。
因此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尽快健全和统一对商品砼厂商的行业管理,并根据成本投入比例,相应和合理地提高商品砼的市场价格(特别是用于地下室和住宅楼面工程的砼),促使商品砼厂商转变观念,控制好原材料质量,选用高效优质砼外掺剂,改善和减小混凝土的收缩值,建立好控制体系(即按技术导则中第二条执行),是一项改善商品砼质量和性能的根本性工作。
另一方面承包商在订购商品砼时,应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和性质提出对砼品质的明确要求,不能片面压价和追求低价格、低成本而忽视了砼的品质,导致砼性能下降和收缩裂缝增多。
同时现场应逐车严格控制好商品砼的坍落度检查,以保证
砼熟料的半成品质量。
三、施工中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
楼面裂缝的发生除以阳角45度斜角裂缝为主外,其他还有较常见的两类:一类是预理线管及线管集散处,另一类为施工中周转材料临时较集中和较频繁的吊装卸料堆放区域.现从施工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并分类采取以下几项主要技术措施。
(一)重点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措施。
钢筋在楼面砼板中的抗拉受力,起着抵坑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砼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
在实际施工中,楼面下层的钢筋网在受到砼垫块及模板的依托下保护层比较容易正确控制。
但当垫块间距放大到1.5米时,钢筋网的合理保护层厚度就无法保障,所以纵横向的垫块间距限制在1米左右。
与此相反,楼面上层钢筋网的有效保护,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较难问题。
其原因为:板的上层钢筋一般较细较软,受到人员踩踏后就立即弯曲、变形、下坠;钢筋离楼层模板的高度较大,无法受到模板的依托保护;各工种交叉作业,造成施工人员众多、行走十分频繁,无处落脚后难免被大量踩踏;上层钢筋网的钢筋小撑马设置间距过大,甚至不设(仅依靠楼面梁上部钢筋搁置和分离式配筋的拐脚支撑)。
在上述四个原因中,前二条是客观存在,不可能也难于提出措施加以改进(否则楼面负筋用钢量将大大增加,造成浪费)。
但后二个原因却在施工中必须大大加以改进,对于最后一个原因,根据大量的施工实践,建议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包括分离式配置的负弯矩短筋)必须设置钢筋小撑马,其纵横向间距不应大于700毫米(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2只),特别是对于Φ8一类细小钢筋,小撑马的间
距应控制在600毫米以内(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才能取得较良好的效果.对于第3条原因,可采取下列综合措施加以解决:
A、尽可能合理和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予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面完成,做到不留或少留尾巴,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
B、在楼梯、通道等频繁和必须的通行处应搭设(或铺设)临时的简易通道,以供必要的施工人员通行。
C、加强教育和管理,使全体操作人员充分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必须行走时,应自觉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不得随意踩踏中间架空部位钢筋。
D、安排足够数量的钢筋工(一般应不少于3—4人或以上)在砼浇筑前及浇筑中及时进行整修,特别是支座端部受力最大处以及楼面裂缝最容易发生处(四周阳角处、预埋线管处以及大跨度房间处)应重点整修.
E、砼工在浇筑时对裂缝的易发生部位和负弯矩筋受力最大区域,应铺设临时性活动挑板,扩大接触面,分散应力,尽力避免上层钢筋受到重新踩踏变形。
(二)预埋线管处的裂缝防治
预埋线管,特别是多根线管的集散处是截面砼受到较多削弱,从而引起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裂缝发生的薄弱部位。
当预理线管的直径较小,并且房屋的开间宽度也较小,同时线管的敷设走向又不重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方向时,一般不会发生楼面裂缝.反之,当预埋线管的直径较大,开间宽度也较大,并且线管的敷设走向又重合于(即垂直于)砼的收缩和受拉力向时,就很容易发生楼面裂缝。
因此对于较粗的管线或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应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要求增设垂直于线管的短钢筋网加强。
根据我公司的经验,建议增设的抗裂短钢筋采用Φ6
-Φ8,间距≤150,两端的锚固长度应不小于300毫米.
线管在敷设时应尽量避免立体交叉穿越,交叉布线处可按技术导则三的第4条采用线盒,同时在多根线管的集散处宜采用放射形分布,尽量避免紧密平行排列,以确保线管底部的砼灌筑顺利和振捣密实。
并且当线管数量众多,使集散口的砼截面大量削弱时,宜按予留孔洞构造要求在四周增设上下各2Φ12的井字形抗裂构造钢筋.
(三)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治
目前在主体结构的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质量与工期之间的较大矛盾.一般主体结构的楼层施工速度平均为5—7天左右一层,最快时甚至不足5天一层.因此当楼层砼浇筑完毕后不足24小时的养护时间,就忙着进行钢筋绑扎、材料吊运等施工活动,这就给大开间部位的房间雪上加霜.除了大开间的砼总收缩值较小开间要大的不利因素外,更容易在强度不足的情况下受材料吊卸冲击振动荷载的作用而引起不规则的受力裂缝。
并且这些裂缝一旦形成,就难于闭合,形成永久性裂缝,这种情况在高层住宅主体快速施工时较常见。
对这类裂缝的综合防治措施如下:
A、主体结构的施工速度不能强求过快,楼层砼浇筑完后的必要养护(一般不宜≤24小时)必须获得保证。
主体结构阶段的楼层施工速度宜控制在6-7天一层为宜,以确保楼面砼获得最起码的养护时间。
B、科学安排楼层施工作业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24小时以前,可限于做测量、定位、弹线等准备工作,最多只允许暗柱钢筋焊接工作,不允许吊卸大宗标材料,避免冲击振动。
24小时以后,可先分批安排吊运少量小批量的暗柱和剪力墙钢筋进行绑扎活动,做到轻卸、轻放,以控制和减小冲击振动力.第3天方
可开始吊卸钢管等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
C、在模板安装时,吊运(或传递)上来的材料应做到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D、对计划中的临时大开间面积材料吊卸堆放区域部位(一般约40平方米左右)的模板支撑架在搭设前,就预先考虑采用加密立杆(立杆的纵、横向间距均不宜大于800毫米)和搁栅增加模板支撑架刚度的加强措施,以增强刚度,减少变形来加强该区域的抗冲击振动荷载,并应在该区域的新筑砼表面上铺设旧木模加以保护和扩散应力,进一步防止裂缝的发生。
(四)加强对楼面砼的养护
砼的保湿养护对其强度增长和各类性能的提高十分重要,特别是早期的妥善养护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砼初期伸缩裂缝发生。
但实际施工中,由于抢赶工期和浇水将影响弹线及施工人员作业,因此楼面砼往往缺乏较充分和较足够的浇水养护延续时间。
为此,施工中必须坚持覆盖麻袋或草包进行一周左右的妥善保湿养护,并建议采用喷HL等品种和养护液进行养护,达到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并可避免或减少对施工的影响。
四、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可能有少量的楼面裂缝发生.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行装修。
根据我公司的经验,住宅楼地面上部的粉刷找平层较厚,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钢板网或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并且上部常被木地板等装饰层所遮盖,问题相对较小。
但板底则粉刷层较薄,并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并引起投诉,所以板底更应妥善处理。
板底袭缝宜委
托专业加固单位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注: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建议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
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400毫米为宜,既能起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大梁裂缝的原因分析及加固处理
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某工程大梁的裂缝原因,并介绍了加固处理及施工方法.
关键词:大梁裂缝
原因分析QR型建筑工程结构胶加固处理河南省新乡市某技工学校综合办公楼为六层砖混结构,其中教室开间为9.9m×6.5m,大梁跨度为6.5m,梁高为600mm,大梁均采用C25现场搅拌混凝土浇筑。
工程于1997年投入使用,四年后,其中四层A-B②、③、⑤、⑥轴,C—D②、③、⑤、⑥轴,五层A—B ⒁、⒂轴大梁梁底及梁侧出现不规则纵向裂缝和斜向裂缝,对工程安全构成严重隐患。
经新乡市建筑质量监督站、新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勘察,提出加固方案,由我公司进行加固施工。
现将对其加固情况做以介绍。
1。
现场情况调查
1。
1十架大梁梁底纵向最大裂缝宽达0。
8mm,缝深达30-50mm,将裂缝凿开,发现梁底钢筋有锈蚀现象,且局部锈蚀严重.
1。
2大梁两端斜向最大裂缝达0。
5mm,缝深达20—40mm,将裂缝凿开,发现箍筋亦有绣蚀现象。
1。
3据核查,该主体工程结构混凝土浇筑时,恰逢冬季,气温较低,现场搅拌混凝土拌有含氯离子的防冻剂,有关混凝土的各项技术资料齐全。
经质检部门对这十架大梁进行回弹,大梁混凝土标号符合设计要求。
1.4裂缝的十架大梁之中,尤以四层A—B②、③、⑤、⑥轴四架大梁裂缝严重,经现场勘察,其五层为阶梯型教室,动、静荷载较大。
2。
裂缝原因分析
根据现场掌握的情况分析大梁裂缝的主要原因如下:
1从裂缝程度上看,裂缝深度接近保护层厚度,且处于主筋部位,虽然混凝土强度报告、回弹检测值均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但由于钢筋锈蚀物的膨胀,致使混凝土开裂,是引起大梁裂缝的主要原因。
因该工程施工时恰逢冬季,混凝土中掺有含氯离子的防冻剂,超标的氯离子导致了钢筋钝化膜破坏并锈蚀膨胀,从而引起大梁裂缝。
2。
2从大梁斜向裂缝性质分析,在钢筋锈蚀的情况下,大梁承载力相应降低,尤其是A-B②、③、⑤、⑥轴大梁上方为阶梯型教室,其动、静荷载较大,引起大梁扭曲,即大梁抗扭拒能力不足,也是导致斜向裂缝的主要原因。
从现场情况观察,如果不及时采取处理措施,裂缝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大、加深。
从而危及整栋楼房的安全。
针对以上原因,决定对大梁采取加固措施。
3。
加固方案由于这十架大梁的钢筋,尤其是主筋锈蚀严重,原结构梁已不能承受设计荷载,需要对这些大梁进行加固处理,以提高其承载力。
设计由新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按照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执行,经设计计算,采用JGN结构胶粘钢加固技术,对大梁进行加固。
加固施工图如下:图1 大梁加固示意图图2 A—A 4.加固处理4。
1混凝土梁表面处理首先将大梁表面粉刷层铲除掉,使其露出混凝土裸面,然后用砂轮机将大梁打磨找平,尤其是对混凝土梁出现的凸凹部位,将凸起部位打磨平整,其次,对由于钢筋锈蚀造成的混凝土裂缝酥松部位进行剔凿,然后,用环氧砂浆或高强度水泥砂浆抹平,待干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进行粘钢之前,混凝土梁要用丙酮清洗干净,且要保持平整、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