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第1章第一节第2课时_反应焓变的计算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选修课件 :第1章第一节第2课时

高中化学选修课件 :第1章第一节第2课时

将煤转化为水煤气是通过化学方法将 煤转化为洁净燃料的方法之一。煤转化为水 高温 煤气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H2O(g) ===== CO +H2。

C(s)、CO(g)和H2(g)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 式分别为: ①C(s)+O2(g)===CO2(g)
ΔH1=-393.5 kJ· -1; mol
②H2(g)+1/2O2(g)===H2O(g)
3 3 + C(s)=== CO2(g) + 2Fe(s) 2 2
-1
ΔH =
234.1 kJ· mol ;C(s)+O2(g)===CO2(g) 3 ΔH=-393.5 kJ· mol ;则 2Fe(s)+ 2
-1
O2(g)===Fe2O3(s)的 ΔH 是(
)
A.-824.4 kJ· -1 B.-627.6 kJ· -1 mol mol
【答案】 B

1
;无水硫酸铜溶于水时:

CuSO4(s)+5H2O(l)―→Cu2 (aq)+SO 2 (aq) 4 ΔH3=-Q1 kJ· -1;因为 ΔH1 mol =ΔH2+ΔH3>0, Q2+(-Q1)>0, Q2>Q1。 故 即
变式训练2 已知:
(2010年蚌埠高二检测)常温下, ΔH1
C.-744.7 kJ· -1 D.-169.4 kJ· -1 mol mol
【解析】
观察热化学方程式 Fe2O3(s) ΔH1 =
3 3 + C(s)=== CO2(g) + 2Fe(s) 2 2
-1 -1
234.1 kJ· mol ①; C(s)+O2(g)===CO2(g) ΔH2=-393.5 kJ· mol ②;依据盖斯定 3 3 律 , ②× - ① 可 得 2Fe(s) + 2 2 3 O2(g)===Fe2O3(s),则 ΔH= ΔH2-ΔH1 2 =-824.35 kJ· -1≈-824.4 kJ· -1。 mol mol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课件:第1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四课件:第1章 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第2课时

状态 ΔH正负号
及单位
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 _____ 原子守恒 ________
归纳总结 1.焓变与物质的能量变化的关系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关系
表示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大于 反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小于 反 应产物具有的总能量 ΔH < 0 应产物具有的总能量 ΔH > 0
方法
图示
实例
H2(g)+Cl2(g)===2HCl(g)
ΔH=-183 kJ·mol-1
C(s)+H2O(g)===CO(g)+H2(g)
(5)意义: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是吸收 ____ 能量的,为吸热 反应;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 小于反应物的焓,说
明反应是 释放 能量的,为 放热 反应。
3.问题思考与讨论 (1)焓变(ΔH)与反应热(Q)有何关系? 答案 对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假定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是热能,则 该反应的反应热就等于反应前后物质的焓变,数学表达式Qp=ΔH(Qp表 示在等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2)焓变(ΔH)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有何关系? 答案 ΔH>0,反应产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反应吸收热量,此反应为吸热 反应。 ΔH<0,反应产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反应释放热量,此反应为放热 反应。
所具有的 能量 不同,其焓也不同,一般用焓的变化来描述化学反应的 反应热 。 _______ 2.反应焓变
(1)定义: 反应产物 的总焓与 反应物 的总焓之差。
(2)表示符号: ΔH 。 mol-1 (或J·mol-1)。 (3)单位: kJ· (4)数学表达式:ΔH= H(反应产物) - H(反应物) 。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1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课件2 (共34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1章第1节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课件2 (共34张PPT)
分析:H2 (g)+1/2O2(g)=H2O(l)
△H(298k) =-285.8kJ/mol 反应放热还是吸热?
1.反应物的总焓高于生成物的总焓 2.生成物比反应物更稳定
△H = H(生成物)- H(反应物)
分析:1.C( S,金刚石) +O2(g)=CO2(g) △H(298k) =-395.41kJ/mol 2.C( S,石墨) +O2(g)=CO2(g) △H(298k) =-393.51kJ/mol
燃烧热
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 呢? 在101 kPa时,1 mol 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 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⑴燃烧热通常可由实验测得。 ⑵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101 kPa所谓完全 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 的稳定物
◇这两个反应都是

(放或吸)热反应
◇从数据分析,石墨和金刚石谁更稳定
Δ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
量能
反应物 放热 量能 生成物 吸热 反应物 反应过程 △H>0
△H<0
生成物 反应过程
放热反应: ΔH<0或 ΔH为“-” 吸热反应: ΔH>0 或ΔH为“+”
当∆H为“-”( ∆H<0)时,为放热反应 当∆H为“+”( ∆H>0)时,为吸热反应
• • • • •
•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要遵循书写化学 方程式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四点: 1.注意ΔH的符号和单位 Δ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若 为放热反应,ΔH为“-”;若为吸热反应,ΔH为“+”,ΔH的 单位一般为kJ/mol。 2.注意反应条件 反应热Δ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 式时应注明Δ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ΔH是在25 ℃、101 325 Pa下 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1节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1节第1课时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与焓变课件
并能基于该认识模型分析陌生的化学电池、
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能利用电化学原理解释金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设计电池或电解池,实
属腐蚀现象,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
现能量转化或物质转化。
5.能举例说明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分析、评价实
能分析能源的利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问题2:请判断一次实验中需要测量几次温度?
提示:三次,分别为澄清石灰水的温度、白醋的温度及两者反应后所能达到
的最高温度。
问题3:该同学测定的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与课本中实验所测的结果是否一样?
为什么?
提示:不一样;因为该同学所测反应热不仅包含中和反应的热量变化,还包含
了醋酸电离(醋酸属于弱酸)的热效应。
水时的反应热为 8.36(T2-T1)
kJ·mol-1。
微点拨:中和热为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液态水时所
释放的热量。
互动探究
某同学学习了量热计的结构之后,在家自制简易量热计并测定中和反应的反
应热。步骤如下:①首先制作外筒,有塑料圆形盒、玻璃圆形盒,他选择塑料
圆形盒;②然后制作内筒,他用一次性纸杯;③他在塑料外筒内填满泡沫塑料
热与反应吸、放热没有关系。如果一个反应需要“持续不断加热”则一般
属于吸热反应,而一个反应“开始需要加热引发”,反应开始后无需“持续
加热”则一般为放热反应。
学习任务2
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与焓变
自主梳理
1.化学反应的内能变化
(1)内能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①内能的概念:内能是 体系 内物质所含各种微观粒子的 能量 总和。
×-
=1.5 mol·L-1,B 错误;该实验提供了温度差,根据 Q=m·c·ΔT 计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鲁科版课件

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第二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鲁科版课件

则: 2H2(g) +O2(g) = 2H2O(l) H(298K)=- 571.6KJ/mol
若:反应你向进行,则焓变的数值改变符号,但绝对值不变.
如:
H2
(g
)
1 2
O2
(g)
H 2O(l )H
(298K
)
285.8KJ
/
mol
则:H2O(l) = H2(g) + 1/2O2 H(298K)=+ 571.6KJ/mol
25 2
O2 (g)
8CO 2
(g)
9H 2 O(g)
△H1
C8H18 (1)
25 2
O2 (g)
8CO 2
(g)
9H 2 O(1)
△H2
△H1 和 △H2 的大小关系为:△H1 > △H2
H
反应过程 注意:放热反应,放热越多,焓变越小,其绝对值越大.
吸热反应,吸热越多,焓变越大,其绝对值越大.
10g H2O 状态不同它所具有的能量不同
【答案】
Q1>Q2
【练习3】
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氢气燃烧生成水 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A. H2O(g)=H2(g)+1/2O2(g);ΔH=+242kJ·mol-1 B. 2H2(g)+O2(g)=2H2O(l);ΔH=-484kJ·mol-1 C. H2(g)+1/2O2(g)=H2O(g);ΔH=+242kJ·mol-1 D. 2H2(g)+O2(g)=2H2O(g);ΔH=+484kJ·mol-1
【练习4】
1、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Q2>Q1 >0的是

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15页ppt)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第一节第三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15页ppt) 高二化学鲁科版(2019)选择性必修1

CO(g)
ΔH1
ΔH2
C(s) ΔH3
CO2(g)
∴ ΔH3 = ΔH1 + ΔH2
∴ ΔH1 = ΔH3 - ΔH2 = - 393.5 kJ·mol-1 - (-283.0 kJ·mol-1)
= - 110.5 kJ·mol-1
2.加和法: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 1、确定待求得化学反应方程式 2、明确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质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
随堂检测5
1.已知1 mol白磷(s)转化成1 mol红磷(s),放出18.39 kJ热量,又知:
4P(白,s)+5O2(g)===2P2O5(s) ΔH1
4P(红,s)+5O2(g)===2P2O5(s) ΔH2
则ΔH1和ΔH2的关系正确的是( C )
A.ΔH1=ΔH2
B.ΔH1>ΔH2
C.ΔH1<ΔH2
2N2H4(g)+ 2NO2(g) 3N2(g)+4H2O(l) ΔH= - 1 135.2 kJ·mol-1
三、焓变的计算方法总结
1、键能:∆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断裂旧键吸收的能量—形成新键释放的能量
定义:对双原子分子,键能为1mol气态分子离解成气态 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对多原子分子,键能为1mol气态分 子完全离解成气态原子所吸收的能量分配给结构式中各 个共价键的能量。
随堂练习3
C
2、活化能:∆H=正反应的活化能—逆反应的活化能 定义:指化学反应中,由反应物分子到达活化分子所需 的最小能量。
如图:∆H=E1—E2
3、能量:∆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的总能量
虚拟路径法
4、盖斯定律:
加和法
随堂练习4
A

鲁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第2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

鲁教版化学反应原理第一节第2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

第2课时 反应焓变的计算[学习目标] 1.掌握、理解盖斯定律。

2.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重点·难点] 盖斯定律的应用及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1)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都是一样的。

即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如下图所示:则ΔH =ΔH 1+ΔH 2=ΔH 3+ΔH 4+ΔH 5。

2.(1)利用已知反应焓变求未知反应焓变。

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应焓变的代数和。

(2)已知:Fe 2O 3(s)+32C(s)===32CO 2(g)+2Fe(s) ΔH =234.14 kJ·mol -1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 -1则2Fe(s)+32O 2(g)===Fe 2O 3(s)的ΔH 是( )A .-824.4 kJ·mol -1B .-627.6 kJ·mol -1C .-744.7 kJ·mol -1D .-169.4 kJ·mol -1 答案 A解析 把题给的两个方程式变换为:2Fe(s)+32CO 2(g)===Fe 2O 3(s)+32C(s)ΔH =-234.14 kJ·mol -132C(s)+32O 2(g)===32CO 2(g) ΔH =-590.25 kJ·mol -1,相加即得结果。

一、盖斯定律1.为什么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化学反应过程无关?答案 由于在指定状态下各种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惟一的,因此无论经过哪些步骤从反应物变成反应产物,它们的差值是不会改变的,即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反应过程无关。

2.对于反应:C(s)+12O 2(g)===CO(g),由于C 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 ,总有部分CO 2生成,所以此反应的ΔH 无法直接测得。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课件: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1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选修化学反应原理(鲁科版)课件: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1.1.1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解析:Ba(OH)2· 8H2O与NH4Cl反应吸收热量,即生成物的总能量 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答案:A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一二三Fra bibliotek迁移训练1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 的关系。 (导学号52160002)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 B.白磷比红磷稳定 C.S(g)+O2(g) SO2(g) ΔH 1 S(s)+O2(g) SO2(g) ΔH 2 则 ΔH1>ΔH2 D.CO(g)+H2O(g) CO2(g)+H2(g) ΔH>0 答案:A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大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是吸收能 量的,为吸热反应; 如果ΔH<0,即反应产物的焓小于反应物的焓,说明反应是释放能 量的,为放热反应。 (4)与键能的关系 ΔH= E(反应物的键能之和)-E(生成物的键能之和) 预习交流 为了减小误差,某同学在实验中两次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第 一次是用50 mL 0.50 mol· L-1的盐酸和50 mL 0.50 mol· L-1氢氧化钠 溶液,第二次是用100 mL 0.50 mol· L-1的盐酸和100 mL 0.50 mol· L-1 的NaOH溶液。你预测该同学两次测得的反应热结果如何? 答案:两倍关系。
问题导学
即时检测



①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变化,但伴有能量变化的物 质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液态水变成冰伴有能量变化,但是 物理变化。 ②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变化,但并不完全是热量 变化,还有光能、电能等的变化,或者是热能、电能或光能等转化 为物质内部的能量(化学能)被“储存”起来的过程。 ③反应条件与该反应的能量变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放热反应 有时也需要加热才能进行,如H2和O2的反应;有些吸热反应不需加 热也能进行,如Ba(OH)2· 8H2O与NH4Cl之间的反应。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1.1(第2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ppt课件

(鲁科版)化学选修四:1.1(第2课时)反应焓变的计算ppt课件

(2)乘以适当的系数,通过加减逐一消去“过渡物质”;
(3)导出目标方程式Δ H 的“运算式”。
例题:C(s)+ 1/2O2(g)====CO(g) Δ H 2=?
因为C燃烧时不可能完全生成CO,总有一部分CO2生成,
因此这个反应的Δ H无法直接测得。我们就可以借助盖斯 定律设计方案计算该反应的Δ H。 已知: (1)C(s)+O2(g)====CO2(g) Δ H1=–393.5 kJ·mol-1 Δ H3=–283.0 kJ·mol-1
目标方程式为: N2H4(l)+NO2(g)====3/2N2(g)+2H2O(l) ΔH = ?
【解析】要消去的物质为O2,将方程式整理为:
①N2H4(l)+O2(g)====N2(g)+2H2O(l) ②2NO2(g)====N2(g)+2O2(g) ΔH2=-622 kJ·mol-1
ΔH1 =-68 kJ·mol-1
(2)乘以适当的系数,通过加减逐一消去“过渡物质”; (3)导出目标方程式Δ H的“运算式”。 2.“三角法”比较反应热的大小 Δ H=Δ H1 +Δ H2
1.已知: ①2C(s)+O2(g)====2CO(g) ②2H2(g)+O2(g)====2H2O(g) Δ H=-221.0 kJ·mol-1, Δ H=-483.6 kJ·mol-1
③C(s)+1/2O2(g)====CO(g) ΔH3= ? C源自(g)C(s)Δ H1
Δ H3 ΔH2 CO2(g)
ΔH3=ΔH1-ΔH2
①C(s)+O2(g)====CO2(g) ②CO(g)+1/2O2(g)==== CO2(g)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ppt课件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ppt课件

解析:选 B。由盖斯定律:①-②×12可得制
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所以 ΔH3=ΔH1-
ΔH2=-110.5 kJ·mol-1+483.6 kJ·mol-1=
2
2
131.3 kJ·mol-1。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题型探究权威预测
反应焓变的计算与盖斯定 律的应用
例1 发射卫星时可用肼(N2H4)为燃料,用 二氧化氮为氧化剂,这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 气和水蒸气。已知: N2(g) + 2O2(g)===2NO2(g) ΔH1 = + 67.7 kJ·mol-1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计算 ΔH=E生成物-E反应物。 3.依据反应物化学键断裂与生成物化学键 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计算 ΔH=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生 成物的化学键形成释放的能量。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4.根据盖斯定律的计算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 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 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 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 反应热是相同的。 应用盖斯定律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CO(g)

1 2
O2(g)===CO2(g)
ΔH2 = - 283
k J/mol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则 C(s)+12O2(g)===CO(g) ΔH=ΔH1-ΔH2=-110.5 kJ·mol-1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反应焓变大小的比较
例2 (2012·郑州一中高二期中考试)已知25 ℃、101 kPa条件下: ①4Al(s)+3O2(g)===2Al2O3(s) ΔH=-2834.9 kJ·mol-1 ②4Al(s)+2O3(g)===2Al2O3(s) ΔH=-3119.1 kJ·mol-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 论是( )

化学:1.1.2《反应焓变的计算》课件(鲁科版选修4)

化学:1.1.2《反应焓变的计算》课件(鲁科版选修4)

【解】Na(g) + ½ Cl2(g) == NaCl(s) Q=17.87 kJ / 1g × 23 g / mol = 411 kJ / mol 答:生成1 mol NaCl时放出热量411 kJ。

应用盖斯定律的计算
【例3】已知下列反应的反应热为 2CO2(g) + 2H2O(l)
△H1= -870.3 kJ/mol
⑵ C(s) + O2 (g) == CO2(g) △H2= -393.5 kJ/mol ⑶ H2(g) + ½ O2(g) == H2O(l) △H3= -285.8 kJ/mol 试计算下述反应的反应热: 2C(s) + 2H2 (g) + O2 (g) == CH3COOH (l)
练习1
已知:N2 (g) + 2O2 (g) = 2NO2 (g)
△H = 68 kJ/mol
N2H4(l) + O2 (g) = N2(g) +2 H2O(l)
△H = - 622kJ/mol
火箭发射时用肼N2H4(l)作燃料,NO2作氧化剂,反应 生成N2和H2O(l),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 + ½ O2(g) = H2O(g)
CO(g) + ½ O2(g) = CO2(g)
△H2=-242.0kJ/mol
△H2=-283.0kJ/mol
⑴写出制取水煤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C (s) + H2O(g) = CO(g) + H2(g) △H=131.5kJ/mol

⑵比较反应热数据可知,1mol H2和1mol 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和比1mol C (s)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多)。 甲同学据此认为“煤炭燃烧时加少量水可 以使煤炭燃烧时放出更多的热量”。 乙同学根据盖斯定律通过计算,认为“将 煤转化为水煤气再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直接 燃烧煤放出的热量一样多”。 你的观点呢? 乙同学是怎样计算的?你能重现乙的计算 过程吗?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第1册课后习题 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第1章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焓变的计算课后篇素养形成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作热化学方程式D.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2(g)+O2(g)2H2O(l)ΔH=-483.6 kJ,A项错误;有的放热反应也需要点燃或加热才能发生,B项错误;ΔH的单位为kJ·mol-1,D项错误。

2.下列关于2C4H10(g)+13O2(g)8CO2(g)+10H2O(l) ΔH=-5 800 kJ·mol-1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反应热ΔH=-5 800 kJ·mol-1,是放热反应B.该反应的ΔH 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C.该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在25 ℃、101 kPa 下,2 mol C 4H 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 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5 800 kJ 热量D.该反应表明2 mol 丁烷燃烧时一定会放出5 800 kJ 的热量,A 、B 项正确;在热化学方程式没有标明温度、压强的情况下,对应的温度、压强为常温、常压,C 项正确;2mol 丁烷在常温常压下完全燃烧生成CO 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才是5800kJ,D 项错误。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 )A.2SO 2+O 22SO 3 ΔH=-196.6 kJ·mol -1 B.H 2(g)+12O 2(g)H 2O(l) ΔH=-285.8 kJ·mol -1 C.2H 2(g)+O 2(g)2H 2O(l) ΔH=-571.6 kJ D.C(s)+O 2(g)CO 2(g) ΔH=+393.5 kJ·mol -1:A没标明物质的聚焦状态 错误4.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 2(g)+3H 2(g)2NH 3(l) ΔH=2(a-b-c) kJ·mol -1 B.N 2(g)+3H 2(g)2NH 3(g) ΔH=2(b -a) kJ·mol -1 C.12N 2(g)+32H 2(g)NH 3(l) ΔH=(b+c -a) kJ·mol -1 D.12N 2(g)+32H 2(g)NH 3(g) ΔH=(a+b) kJ·mol -1解析由图像知12molN 2(g)和32molH 2(g)变为氮原子和氢原子吸收akJ 热量,而1mol 氮原子和3mol 氢原子结合成气态氨放出bkJ 的热量,1mol 气态氨液化为液态氨又放出ckJ 热量,则由N 2(g)和H 2(g)生成液态NH 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 2(g)+3H 2(g)2NH 3(l)ΔH=-2(b+c-a)kJ·mol -1=2(a-b-c)kJ·mol -1或12N 2(g)+32H 2(g)NH 3(l)ΔH=(a -b-c)kJ·mol -1;生成气态氨的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 ΔH=2(a -b)kJ·mol -1或12N 2(g)+32H 2(g)NH 3(g)ΔH=(a -b)kJ·mol -1。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1章第1节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1章第1节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MO(s)+CO2(g)
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ΔH1(MgCO3)>ΔH1(CaCO3)>0
B.ΔH2(MgCO3)=ΔH2(CaCO3)>0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必备知识
一、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的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式子。
2.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物质的变化,还表示了能量的变化。
3.实例:298 K时,1 mol H2(g)和0.5 mol O2(g)反应生成1 mol H2O(l)放热285.8
3.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关于反应的Δ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
(g)+H2(g)
(g) ΔH1
(g)+2H2(g)
(g) ΔH2
(g)+3H2(g)
(g) ΔH3
(g)+H2(g)
(g) ΔH4
A.ΔH1>0,ΔH2>0
B.ΔH3=ΔH1+ΔH2
C.ΔH1>ΔH2,ΔH3>ΔH2
D.ΔH2=ΔH3+ΔH4
ΔH=E1-E2=134 kJ·mol-1-368 kJ·mol-1=-234 kJ·mol-1。
易错警示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不能忽视ΔH的正负。
(2)不能忽视ΔH的数值与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有关,物质化学式前面的
系数发生变化时,ΔH的数值要相应变化。
(3)物质的状态不同,ΔH的数值也不同。
此ΔH3>ΔH2,C项正确。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苯与氢气完全加成的反应热
ΔH3=ΔH4+ΔH2,因此ΔH2=ΔH3-ΔH4,D项错误。

鲁科反应原理第01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课时

鲁科反应原理第01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2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第1节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焓变【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所具有的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用“焓”表示(H),能写出△H的表示式。

知道△H=Q p满足的条件。

知道△H的正负与吸放热的关系。

2.能说出具体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能说出热化学方程式系数,△H单位的意义。

3.能具体说出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的问题,知道热化学方程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差异。

能熟练的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4.知道物质在发生状态变化时的△H。

【课堂学案】二、化学反应的焓变(一)焓与焓变1、焓(H):【注意】①焓是一个物理量;②焓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与密度相似2、焓变(△H):(1)单位:(2)表达式:△H>0 或“+”反应(3)△H△H<0 或“—”反应从能量角度分析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吸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能量。

放热反应:△H<0,即产物的焓(产物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的焓(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当由反应物生成产物时,需能量。

(4)对于等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若只存在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焓变,表示为:(Q p为等压反应热)反应焓变示意图焓(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2、含义:【举例】H 2(g)+12O 2(g)=H 2O(l) △H (298K)= -285.8kJ•mol —1的意义:【交流与讨论】1、 △H 的单位中 mol —1的含义是什么?2、 观察下面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H 2(g)+12O 2(g)=H 2O(g) △H (298K)=—241.8kJ•mol —1② H 2(g)+12O 2(g)=H 2O(l) △H (298K)=—285.8kJ•mol —1③ 2H 2(g)+O 2(g)=2H 2O(l) △H (298K)=—571.6kJ•mol —1 试回答: 为什么① 中的△H 的值要比②中的 △H 值要大?③中的△H 的绝对值为什么是②中的 △H 绝对值的2倍?3、 298K ,101kPa 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N 2(g)+3H 2(g)=2NH 3(g)△H= -92.38kJ/mol 。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1章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2)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精品课件 第1章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反应焓变的计算 (2)

OH-(aq)
ΔH=-57.3 kJ·mol-1
H2O(l)
2HCl ΔH=-a kJ·mol-1
H2SO4(aq)+Ba(OH)2(aq)
BaSO4(s)+2H2O(l) ΔH=-114.6
kJ·mol-1
31 g 白磷比 31 g 红磷能量多 b kJ P4(s)
4P(s) ΔH=-4b kJ·mol-1
提示 反应放出热量,ΔH应为-890 kJ·mol-1。
重难突破•能力素养全提升
探究角度1 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
例1 甲烷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0.25 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
出222.5 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C )
A.2CH4(g)+4O2(g)═2CO2(g)+4H2O(l)
4FeS2(s)+11O2(g)═2Fe2O3(s)+8SO2(g)
ΔH=-3 412 kJ·mol-1
解析 4 mol FeS2(s)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853 kJ×4=3 412 kJ,热化学方程
式为4FeS2(s)+11O2(g)═2Fe2O3(s)+8SO2(g)
ΔH=-3 412 kJ·mol-1。
ΔH=-92.2 kJ·mol-1
(2)1 mol C2H5OH(l)完全燃烧生成CO2(g)和H2O(l),放出1 366.8 kJ热量。
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1 366.8 kJ·mol-1
(3)24 g C(s)与足量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吸收262.6 kJ热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反应焓变的计算
学习目标
1.理解盖斯定律的含义。
2.能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3.通过盖斯定律的应用,体会其在科学研究 中的意义。
课前自主学案
自主学习 一、内容 始态和终态 有 化学反应的焓变只与反应的___________ 关,与反应的途径无关。一个化学反应无论 焓变 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______ 都是一样的。如图所示:
ΔH=Q kJ· mol-1
A.44 C.88
③,则Q为(
)
B.-44 D.-88
解析:选 A。由盖斯定律: ②-① -483.6--571.6 ③= ,Q= = 44 2 2 (kJ· mol 1)。

课堂互动讲练
计算焓变的常用方法
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 其计算方法与根据一般方程式计算相似,可以 把ΔH看成方程式内的一项进行处理,反应的焓 变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1
D.92.3 kJ· mol
-1
解析:选 D。热化学方程式的系统减半 且逆向进行时, ΔH 的绝对值减半,符 1 1 号相反, 所以 HCl(g)=== H2(g)+ Cl2(g) 2 2 184.6 - - 的 ΔH= kJ· mol 1=92.3 kJ· mol 1。 2
3.(原创题)已知2H2(g)+O2(g)===2H2O(l) ΔH =-571.6 kJ· mol-1 ①;2H2(g)+ O2(g)===2H2O(g) ΔH=-483.6 kJ· mol-1 ②; H2O(l)===H2O(g)
ΔH3+ΔH4+ΔH5 1 2或=_______________ ΔH=_________
二、科学意义 对于无法或较难通过实验测得反应焓变的反应, 可应用盖斯定律计算求得。 三、应用
ΔH +ΔH
若一个化学方程式可由几个化学方程式相加减 而得到,则该化学反应的焓变即为这几个化学反 代数和 应焓变的______ 。
问题探究 1.为什么化学反应的焓变与化学反应的过程无 关? 【提示】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 在指定的状态下,各种物质的焓值都是确定且唯 一的,因此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 最初的反应物和最终的产物都是一样的。反应物 和产物的焓的差值都是一样的。
2.在焓变计算中,ΔH中的正、负号如何处理?
2.根据化学键断裂和形成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来 计算
焓变等于破坏旧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形成新化学 键所放出的能量之差。 ΔH=E(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 E(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3.根据物质所具有的能量计算 ΔH=E(反应产物的能量和)-E(反应物的能量和)
4.根据 Q=-C(T2-T1) Q 利用 ΔH 的绝对值与 的绝对值相等进 n 行计算。 5.根据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其计算步骤一般是: (1)确定待求的反应方程式; (2) 找出待求方程式中各物质出现在已 知方程式 的什么位置(反应物还 是产 物) ;
【提示】 ΔH中的正、负号仍然不变,进行计 算时,作为正、负数进行加减,求其代数和。
自主体验 1.已知:H2(g)+ Cl2(g)===2HCl(g)
ΔH=- 1 1 -1 184.6 kJ· mol ,则反应:HCl(g)=== H2(g)+ 2 2 Cl2(g)的 ΔH 为( ) A.184.6 kJ· mol-1 B.-92.3 kJ· mol-1 C.-369.2 kJ· mol
2.在同温同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 式中Q2>Q1(Q1 Q2均大于零)的是( B ) A. H2(g)+Cl2(g)=2HCl(g) △H=-Q1 1/2H2(g)+1/2Cl2(g)=HCl(g) △H=-Q2 B. C(s)+1/2O2(g)=CO (g) △H=-Q1 C(s)+O2(g)=CO2(g) △H=-Q2 C. 2H2(g)+O2(g)=2H2O(l) △H=-Q1 2H2(g)+O2(g)=2H2O(g) △H=-Q2 D. S(g)+O2(g)=SO2 (g) △H=-Q1 S(s)+O2(g)=SO温下,已知: ΔH1 ΔH2
4Al(s)+3O2(g)===2Al2O3(s) 4Fe(s)+3O2(g)===2Fe2O3(s) A.ΔH1>ΔH2 C.ΔH1=ΔH2
下面关于ΔH1、ΔH2的比较正确的是(
B.ΔH1<ΔH2 D.无法计算
)
解析:选B。本题考查ΔH的比较,解此类题目可 依据盖斯定律将方程式相减得ΔH的差值。再根据 所得方程式热效应的特点进行比较。由题干所给 方程式相减可得4Al(s)+2Fe2O3(s)===4Fe(s)+ 2Al2O3(s) ΔH1-ΔH2。所得反应为铝热反应,是 放热反应,故ΔH1-ΔH2<0,则ΔH1<ΔH2。
(3)根据未知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位置 的需要对已知方程式进行处理,或调整化学计量 数,或调整反应方向; (4)叠加并检验上述分析的正确与否。
特别提醒:运用盖斯定律求反应焓变,必要时可 先根据题意虚拟转化过程,然后再根据盖斯定律 列式求解,同时注意正、逆反应的焓变数值相等, 符号相反。
反应热大小的比较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