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高中化学选修一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探究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K 2SO 4+2MnSO 4+10CO 2↑+8H 2O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A .a<12.7,b>6.7
B .反应速率快慢:v(实验3)>v(实验1)
C .用H 2C 2O 4表示实验1的反应速率:v(H 2C 2O 4)≈6.6×l0-3mol·L -1·min -1
D .理论上为确保实验成功n(H 2C 2O 4)≥5
2
n(KMnO 4) 答案:B 【详解】
A .对比试验1和2,可知其他条件一样,实验2的温度更高,反应速率更快,反应时间更短,所以a<12.7;对比试验3和4,可知其他条件一样,实验3加了催化剂,反应速率更快,反应时间更短,所以b>6.7,A 正确;
B .对比试验3和1,可知其他条件一样,实验1的浓度更大,反应速率更快,所以v(实验3)<v(实验1),B 错误;
C .实验1中()4110.14
KMnO mol L min 1212v .7
--⨯=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
计量数之比可知v(H 2C 2O 4)=2.5()1140.14
KMnO 2.5mol L min 1212.7
v --⨯=
⨯••≈⨯ 6.6×l0-3
mol·L -1·min -1,C 正确;
D .根据反应: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K 2SO 4+2MnSO 4+10CO 2↑+8H 2O 可知,要保证KMnO 4溶液褪色,即KMnO 4要全部好销,则草酸的物质的量应满足:
n(H 2C 2O 4)≥
5
2
n(KMnO 4),D 正确; 答案选B 。

2.在298K 和101KPa 时,2N 2O 5(g)=4NO 2(g)+O 2(g);△H=+56.7kJ/mol ,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A.是熵减反应B.是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C.是吸热反应D.是放热反应
答案:B
【详解】
-<反应才能自发进行, 2N2O5(g)=4NO2(g)+O2(g) Δ0Δ0
H T S
ΔΔ0
>>
、,298K和
H S
101KPa时,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故选B。

3.某小组利用可逆反应,W(s)+I2(g)⇌WI2(g) △H<0,设计如图装置提纯粗钨(杂质熔点高,且不能与碘发生反应)。

粗钨装入石英管一端,抽成真空后引入适量确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不同温度区城,WI2的量保持不变
B.在提纯过程中,I2的量不断减少
C.最终杂质残留在II区,纯钨转移至I区
D.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W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
答案:C
【详解】
A.温度不同反应进行的主要方向不同,因此WI2的量会发生改变,A错误;
B.反应在一密闭系统中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I2的量不可能不断减少,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其质量不再发生变化,B错误;
C.低温使平衡正向移动,高温使平衡逆向移动,因此在提纯过程中是纯钨转移至I区,最终杂质残留在II区,C正确;
D.在提纯过程中,I2使反应正向进行,可将W转化为WI2(g),不利用W的提纯,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
B.反应能否自发与温度有关
C.熵增大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D.具有足够高能量的分子间发生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
答案:B
【详解】
A.∆H-T∆S<0能自发进行,则放热反应不一定都是自发的,A说法错误;
B.根据综合判据,反应能否自发与温度有关,B说法正确;
C.∆H-T∆S<0能自发进行,则熵增大的反应不一定都是自发反应,C说法错误;
D.能引起化学反应的碰撞称为有效碰撞,D说法错误;
答案为B。

5.T1时,10 L的恒容密团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M(g)和N(g),发生反应:
M(g)+N(g)⇌2P(g)+Q(g) △H>0.反应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如表所示:
A.该反应在第8min时,v(正)>v(逆)
B.0-5min内,用M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4 mol/(L·s)
C.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变为T2时,平衡时测得N的浓度为0.08 mol/L,则T1>T2
D.当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M、N的转化率相等
答案:B
【详解】
A.根据表格所给数据,反应在5min时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第8min时也是平衡状态,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A项不符合题意;
B.
(6-4)mol
v(M)==0.04mol/(L s)
10L?5min
,B项符合题意;
C.T1→T2时,N的平衡浓度由1mol
=0.1mol/L
10L
降低到0.08mol/L,说明N消耗的更多,
则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则T2>T1,C项不符合题意;
D.
6-41
α(M)==
63

3-12
α(N)==
33
,两者转化率不相同,D项不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B
6.某温度下,在一个1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2 mol A和1.6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3C(s)+D(g),反应4 min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0.6 mol 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4 min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min-1
B.升高温度可以使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降低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正移,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再次平衡时,B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A
【详解】
A.前4 min内,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6mol
0.15
1L4min
=

mol·L-1·min-1,根据速率比等于系
数比,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L-1·min-1,故A正确;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B错误;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平衡常数不变,故C错误;
D .增加B ,再次平衡时,B 的转化率减小,故D 错误; 选A 。

7.用22H O 和24H SO 的混合溶液可提取废旧印刷电路板中的铜,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222Cu(s)+H O (l)+2H (aq)=Cu (aq)+2H O(l)ΔH
已知:①-122211
H (g)+
O (g)=H O(l)ΔH -286kJ =mol 2
②-222222H O (l)=2H O(l)+O (g)
ΔH -196k =J mol 1
③+2+-1
23Cu(s)+2H (aq)=Cu (aq)+H (g)ΔH +64kJ mol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ΔH=-320kJ mol
B .反应②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C .反应③在溶液中进行,为吸热反应
D .已知222242H O (l)=2H O(g)+O (g)ΔH ,则42ΔH <ΔH 答案:D 【详解】
A .①+1/2②+③得+2+
222Cu(s)+H O (l)+2H (aq)=Cu (aq)+2H O(l)
=-320kJ/mol H ,A
项不符合题意;
B .反应②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ΔS<0,ΔH<0,所以Δ-T Δ<0H S ,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B 项不符合题意;
C .反应③中的氢离子和铜离子均为aq 状态,在溶液中进行,Δ=+64kJ/mol>0H 为吸热反应,C 项不符合题意;
D .气态水的能量高于液态水的能量,42Δ>ΔH H ,D 项符合题意; 故正确选项为D 。

8.硫酸生产中炉气转化反应为:2SO 2(g)+O 2(g)⇌2SO 3(g),研究发现,SO 3的体积分数(SO 3%)随温度(T)的变化如曲线I 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 .反应达到B 点时,2υ正(O 2)=υ逆(SO 3)
C .曲线I 上A 、C 两点反应速率的关系是:υA >υC
D .已知V 2O 5的催化效果比Fe 2O 3好,若I 表示用Fe 2O 3催化剂,则II 是V 2O 5作催化剂 答案:B
【详解】
由图可知T 0前未达到平衡,T 0处于平衡状态,T 0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A .T 0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 错误;
B .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达到B 点时,达到平衡状态,所以2υ正(O 2)=υ逆(SO 3),故B 正确;
C .C 点的温度高于A 点,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所以υA <υC ,故C 错误;
D .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平衡不移动,用Fe 2O 3作催化剂和用V 2O 5作催化剂,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的含量相同,故D 错误; 故答案为:B 。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份等物质的量的物质的熵一定相等
B .有能量的变化就一定伴随有物质的变化
C .常温下熵增的反应都能自发进行,熵减的反应需加热才能自发进行
D .常温下,反应()()()32CaCO s =CaO s +CO g 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0H ∆ 答案:D 【详解】
A .熵是衡量物质混乱程度的物理量,同一物质的熵:气体>液态>固体,所以两份等物质的量的物质的熵不一定相等,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故A 错误;
B .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即不一定有物质的变化,如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故B 错误;
C .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H-T △S <0:焓减、熵增的反应常温下都能自发进行,焓增、熵增的反应在高温下才能自发进行,焓减、熵减的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焓增、熵减的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也不能自发进行,故C 错误;
D .反应CaCO 3(s )═CaO (s )+CO 2(g )是熵增的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即常温下其△H-T △S >0,所以该反应的△H >0,故D 正确; 故选:D 。

10.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L1.0 mo1·
L -1的NaAlO 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 B .235 g 核素23592U 发生裂变反应:23592U +10n 裂变
−−−−−→
90
38
Sr +13654
Xe +101
0n ,净产生的中子(1
0n )数为10N A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 A 答案:C 【详解】
A .在溶液中不仅溶质中含有O 原子,溶剂H 2O 中也含有大量O 原子,因此不能计算溶液中含有的O 原子数目,A 错误;
B .235 g 核素23592U 的物质的量是1 mol ,根据核反应可知:1 mol 235
92U 发生反应会消耗1
mol 中子,反应后产生10 mol 中子,因此净产生的中子(1
0n )数为9N A ,B 错误; C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 2O 2+2H 2O=4NaOH+O 2↑,在该反应中每有2 mol Na 2O 2反应,产生1 mol O 2,转移2 mol 电子,则生成0.1 mol 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 ,C 正确;
D .密闭容器中2 mol NO 与1 mol O 2充分反应,会产生2 mol NO 2,NO 2中有一部分发生反应产生N 2O 4,该反应是可逆反应,故最终容器内气体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 ,则气体产物的分子数小于2N A ,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

1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X 并发生反应:2X(g)
Y(g),温度T 1、T 2下X 的物质的
量浓度c(X)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进行到M 点放出的热量大于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
B .T 2下,在0~t 1时间内,v(Y)=1
a-b
t mol/(L·min) C .M 点的正反应速率v 正大于N 点的逆反应速率v 逆 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 ,平衡后X 的百分含量增大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T 1先达到平衡,则T 1>T 2,且图中温度高对应平衡时c(X)大,则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X)越小,正向进行的程度越大;平衡后再加X ,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A .W 点比M 点平衡时c(X)小,则进行到W 点放出的热量多,故A 错误;
B .由图可知,T 2下,在0~t 1时间内,v(X)=1c a b t t ∆-=∆ mol/(L•min ),则v(Y)=12 v(X)= 1
2a b
t - mol/(L•min),故B 错误;
C .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是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大于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温度:T 1>T 2,则M 点的v 正大于N 点的v 逆,故C 正
确;
D .M 点时再加入一定量X ,体积不变,压强增大,则2X(g)⇌Y(g)正向移动,平衡后X 的百分含量减小,故D 错误。

答案选C 。

12.向体积均为2 L 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SiHCl 3,维持容器的温度分别为T 1℃和T 2℃不变,发生反应:2SiHCl 3(g)⇌SiH 2Cl 2(g)+SiCl 4(g) ∆H 1=a kJ∙mol -1。

反应过程中SiHCl 3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T 1<T 2
B .T 1℃时,0~100min 反应的平均速率v(SiHCl 3)=0.001mol/(L∙min)
C .T 2℃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 =1/64
D .T 2℃时,某时刻SiHCl 3、SiH 2Cl 2、SiCl 4各0.1mol ,此时v 正>v 逆 答案:C 【详解】
A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会增大,达到平衡的时间会缩短,图中可看出T 1>T 2,A 说法错误;
B .T 1℃时,0~100min SiHCl 3的转化率为10%,反应的平均速率v(SiHCl 3)=0.0005mol·(L·min)-1,B 说法错误;
C .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T 2℃时达到平衡SiHCl 3的转化率为20%,则:
()()()32240.50.10.050.050.4
0.05
0.02SiHCl g SiH Cl g +SiCl g 5
初反平
则平衡常数K =
2
0.050.050.4⨯=1
64
,C 说法正确; D .T 2℃时,某时刻SiHCl 3、SiH 2Cl 2、SiCl 4各0.1mol ,Q c =2
0.050.05
0.05
⨯=1>K ,反应逆向移动,v 逆>v 正,D 说法错误; 答案为C 。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定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量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 .增大压强,肯定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 .升高温度,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反应,v 正、v 逆均增大
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C
【详解】
A.一定条件下,增大固体反应物的量不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A说法错误;
B.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不变,B说法错误;C.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无关,C说法正确;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D 说法错误;
答案为C。

14.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或装置实验现象结论
A 将1mL 2mol/L的KI溶液与10mL
1mol/L 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
滴加KSCN溶液
溶液颜色变红
KI与FeCl3的反应具有
可逆性
B 热水中烧瓶内颜
色变深,冰水中
烧瓶内颜色变浅
说明2NO2
(g)N2O4(g)是吸热反

C将铁片投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D 向FeCl3溶液中滴入几滴30%的
H2O2溶液
有气体产生,试
管温度上升
Fe3+能催化H2O2分解,
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
A.将1mL 2mol/L的KI溶液与10mL 1mol/L FeCl3溶液混合充分反应时,FeCl3过量,反应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颜色一定会变红,不能说明KI与FeCl3的反应具有可逆性,应使KI过量,充分反应后再滴加KSCN溶液检验是否含有Fe3+,若溶液变红,说明Fe3+未完全反应,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故A错误;
B.热水中烧瓶内颜色变深,冰水中烧瓶内颜色变浅,说明降低温度时,反应
2NO2(g)⇌N2O4(g)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错误;
C.常温下,铁片遇浓硫酸发生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故C错
误;
D .向FeCl 3溶液中滴入几滴30%的H 2O 2溶液,有气体产生,说明Fe 3+能催化H 2O 2分解,试管温度上升,说明该分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D 正确; 答案选D 。

15.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 .B 的消耗速率与C 的生成速率相等 B .A 、B 、C 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C .A 、B 、C 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D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 ,同时生成3n
mol B 答案:B 【详解】
A .由于C 和
B 的化学计量数不相等,二者速率相等,说明同一物种的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A 与题意不符;
B .各组分的浓度不变,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状态,B 符合题意;
C .各组分的分子数之比为1:3:2,无法判断各组分浓度是否不变,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C 与题意不符;
D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 ,同时生成3n molB ,表示的都是逆反应速率,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是否相等,D 与题意不符; 答案为B 。

二、填空题
16.在5 L 的密闭容器内充入10 mol A 气体和5 mol B 气体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2s 后达到平衡,此时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 的浓度为0.6 mol/L 。

则: (1)用A 的浓度变化表示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 (2)达到平衡后A 的转化率为_______; (3)平衡混合物中B 的浓度为_______; (4)平衡混合物中C 气体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

答案:()0.3mol /L s ⋅ 30% 0.7mol /L 22.2% 【详解】
(1)由反应2A(g) + B(g)
2C(g)可知,物质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2s 后A 物
质的变化量为:()Δc A =0.6mol /L ,则()()0.6mol /L
v A ==0.3mol /L s 2s
⋅,故答案
为:()0.3mol /L s ⋅;
(2)由(1)可得()Δc A =0.6mol /L ,()10mol
c A =
=5L
2mol /L ,则A 的转化率为:()()
A 0.6/L
100%100%30%c A 2/L
c mol mol ∆⨯=
⨯=,故答案为:30%;
(3)反应前()5mol
c B =
=5L
mol /L ,由物质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Δc B =0.3mol /L ,平衡后合物中B 的浓度为
()()c B Δc B =1mol/L-0.3mol /L=0.7mol /L -,故答案为:0.7mol /L ;
(4)平衡混合物中C 的浓度为0.6 mol/L ,由物质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
()Δc B =0.3mol /L ,()Δc A =0.6mol /L ,平衡后合物中B 和A 的浓度分别为()()c B Δc B =1mol/L-0.3mol /L=0.7mol /L -,
()()10mol
c A Δc A =
-0.6mol /L=1.4mol /L 5L
-,则平衡混合物中C 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c C 0.6mol/L
100%=
100%=22.2%c A +c B +c C 1.4mol/L+0.7mol/L+0.6mol/L
⨯⨯,故答案
为:22.2%。

17.一定温度下,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 2气体,发生反应Fe(s)+CO 2(g)
FeO(s)+CO(g) ΔH >0,CO 2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1)①若铁粉足量,CO 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 -1,则平衡时CO 2的浓度为___________mol·
L -1。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常数增大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 .升高温度 B .增大压强
C .再充入一定量的CO 2
D .再加入一定量铁粉 (2)对于可逆反应Fe(s)+CO 2(g)FeO(s)+CO(g),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如图2。

①从图中看到,反应在t 2时达平衡,在t 1时改变了某种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

A .升温 B .增大CO 2浓度 C .使用催化剂
②如果在t 3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部分CO ,t 4~t 5时间段反应处于新平衡状态,请在图上画
出t3~t5的v(逆)变化曲线___________。

答案:67(或2
3
)A AC
【详解】
(1)①对于反应Fe(s)+CO2(g)FeO(s)+CO(g) ΔH>0,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相等,加压时平衡不发生移动,所以若铁粉足量,CO2的起始浓度为2.0mol·L-1,其平衡转化率与
CO2的起始浓度为1.5mol·L-1时相同,则平衡时CO2的浓度为2.0mol·L-1×0.5
1.5
=0.67(或2
3
)mol·L-1。

②A.因为ΔH>0,所以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B.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C.再充入一定量的CO2,虽然平衡正向移动,但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平衡常数不变;D.再加入一定量铁粉,对反应不产生影响,平衡常数不变;
综合以上分析,只有A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为:0.67(或2
3
);A;
(2)①A.升温的瞬间,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正向移动,逆反应速率继续增大,A 符合题意;
B.增大CO2浓度的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催化剂,逆反应速率突然增大,但由于t1时反应未达平衡,所以反应继续正向进行,逆反应速率继续增大,直至t2时达到平衡,C符合题意;
综合以上分析,AC符合题意,故选AC。

②如果在t3时从混合物中分离出部分CO,在分离出部分CO的瞬间,逆反应速率减小,然后随平衡的正向移动,逆反应速率不断增大,最后达平衡状态时,逆反应速率不变,从而
得出t3~t5的v(逆)变化曲线为。

答案为:AC;。

18.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合成氨工业在国民生产中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关于合成氨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若在一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的2N 和0.6mol 的2H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23N g 3H g 2NH g + ΔH<0,若在5分钟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
3NH 的物质的量为0.2mol 。

则前5分钟的平均反应速率()2v N =______。

平衡时2H 的
转化率为_____%。

(2)下列能判定(1)中合成氨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 A .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B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D . ()()22V N :V H =1:3
E.单位时间内每断裂3mol H H -,同时形成6mol N H - (3)平衡后,若提高2H 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

A . 加了催化剂 B . 增大容器体积 C . 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 . 加入一定量2N
(4)若在0.5L 的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氮气和氢气进行如下反应:
()()()223N g 3H g 2NH g + ΔH<0,其化学平衡常数K 与温度T 的关系如表所示:
①试比较1K 、2K 的大小,1K ___________2K (填“<”“>”或“=”); ②400C ︒时,反应()
()()3222NH g N g 3H g +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当测得
3NH 、2N 和2H 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 、2mol 和1mol 时,则该反应的
()2v N 正_______()2v N 逆 (填“<”“>”或“=”)。

答案:110.01mol L min --⋅⋅A 、C C 、D > 2 > 【详解】
(1)达到平衡时测得3NH 的物质的量为0.2mol ,根据化学方程式,则过程中消耗了N 2的物质的量为0.1mol ,H 2消耗了0.3mol ,()2v N =
0.1/2L
5min
mol =110.01mol L min --⋅⋅,氢气
的转化率
0.3mol
0.6mol
⨯100%=50%;
(2)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据此分析:
A .合成氨反应是反应后物质的量减少的反应。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容器内物质的量不再减少,反应达到了最大限度,即达到平衡状态,故A 正确;
B .反应环境是恒容密封的体系,因此反应的始终密度都不会改变,无论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B 错误;
C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由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两个因素决定的,反应过程中,总质量是不会变的,但总物质的量是会变的,当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即平均分子相对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所以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时,就是总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即达到了平衡状态,故C 正确;
D .从合成氨开始反应,到平衡时,()()22v N :v H =1:3是不会变的,无法证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 错误;
E.单位时间内每断裂3mol H H -,同时形成6mol N H -,即反应了3molH 2,生成了2molNH 3,根据化学计量数比,可知从反应开始到平衡,都是这样反应的,故无法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E 错误; 本题答案AC ;
(3)平衡后,若提高2H 的转化率,就是打破平衡,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A .加了催化剂,只是同时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故A 错误;
B .增大容器体积,容器内压强减小,体系向增大压强方向移动,即平衡逆向移动,会降低2H 的转化率,故B 错误;
C .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即向正方向移动,能提高2H 的转化率,故C 正确;
D .加入一定量2N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能提高2H 的转化率,故D 正确; 本题答案CD ;
(4)①合成氨反应是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方向移动,生成物浓度变小,反应物浓度变大,即温度高的平衡常数小,故K 1>K 2; ②400C ︒时,反应()
()()3222NH g N g 3H g +的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
()()()223N g 3H g 2NH g + 化学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所以K =
1
0.5
=2;容器的体积为
0.5L ,3NH 、2N 和2H 的浓度分别为6mol/L 、4 mol/L 、2 mol/L ,即浓度商Q c =
4836⨯=8
9
<K =2,说明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即()2v N 正>()2v N 逆。

19.一定温度时,向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 使反应达到平衡:A(g)B(g)+2C(g)
△H >0
(1)如果再充入等量A ,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平衡移动方向为___(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A 的转化率将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如果再充入等量A ,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平衡移动方向为___(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A 的转化率将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如果再充入等量A ,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同时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则平衡移动方向为___(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A 的转化率将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上述三种假设中,第___(填“一”“二”或“三”)种情况下A 的转化率最大。

答案:正反应方向 降低 正反应方向 不变 正反应方向 降低 二 【详解】
(1)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再充入等量A ,反应物A 的浓度增大,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移动的趋势是微弱的,平衡移动消耗的A 的物质的量远小于加入的A 的物质的量,所以A 的转化率将减小;
(2)如果再充入等量A ,在保持压强不变的情况下,容器的容积是原来的2倍,A 的浓度不变,B 、C 浓度降低,化学平衡移动正向移动;由于单位体积内加入A 的物质的量与原来相同,则A 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3)如果再充入等量A ,在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同时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量交换,由于反应物A 的浓度增大,则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温度逐渐降低,导致平衡正向进行程度减小,则达到平衡时A 转化的程度比原来小,故A 的转化率将降低;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只有第二种情况下A 的转化率与原平衡相同,而第一、三种情况下的转化率均比原来小,故第二种情况下A 的转化率最大。

20.一定温度下,向一容积为5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SO 2和0.2 mol O 2,发生反应:2SO 2(g)+O 2(g)⇌2SO 3(g) ΔH =-196 kJ·mol -1。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变为起始时的
7
1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________(填序号)。

a.SO 2、O 2、SO 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 b.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SO 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e.SO 2的生成速率和SO 3的生成速率相等 (2)①SO 2的转化率为______;
②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平衡常数K 的表达式______;
(3)如图表示平衡时SO 2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和温度变化的曲线,则:
①温度关系:T 1________T 2(填“>”“<”或“=”,下同); ②平衡常数关系:K A ________K B
答案:bde 90% K=232
22c (SO )
c (SO )c(O )
> K A =K B 【详解】
(1)a. SO 2、O 2、SO 3三者的浓度之比为2:1:2的状态也可能不符合Q c =K 的结论,也可能符合,这不是平衡的标志,故a 错误;
b. 反应是一个前后气体系数变化的反应,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证明达到了平衡,故b 正确;
c.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保持不变,所以密度不变不一定平衡,故c 错误;
d. SO 3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即浓度不再变化是平衡的特征,故d 正确;
e. SO 2的生成速率和SO 3的生成速率相等,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了平衡,故E 正确。

故答案为:bde ;
(2)设SO 2的变化浓度是x ,则
()()()2232SO g +O g 2SO g 0.4
0.2
0x
0.5x x
0.4-x 0.2-0.5x x
初始物质的量变化物质的量
平衡物质的量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内压强变为起始时的
7
10倍,则4-x+0.2-0.5x+x 0.
0.2+0.4
=0.7,解得x=0.36mol ,①所以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0.36mol 0.4mol
×100%=90%,故答案为:90%;
②反应2SO2(g)+O2(g)⇌2SO3(g)的平衡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K=
2
3
2
22
c(SO)
c(SO)c(O)
,故答案
为:
2
3
2
22
c(SO)
c(SO)c(O)

(3)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增大,根据图象可知,压强相同时,T1温度下SO2的体积分数较大,则温度关系为:T1>T2;故答案为:>;
②化学平衡常数和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不变,A、B的温度相同,则K A=K B;故答案为:=。

21.(1)试运用盖斯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H2O(g)===H2O(l)ΔH1= -Q1kJ·mol-1
C2H5OH(g)===C2H5OH(l)ΔH2= -Q2kJ·mol-1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 -Q3kJ·mol-1
若使23 g液态无水酒精完全燃烧,并恢复到室温,则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kJ。

(2)碳(s)在氧气供应不充分时,生成CO的同时还生成部分CO2,因此无法通过实验直接测得反
应C(s)+1
2
O2(g)=CO(g)的ΔH。

但可设计实验,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出该反应的ΔH,计算时需
要测得的实验数据有__________。

计算丙烷的燃烧热有两种途径:
途径Ⅰ:C3H8(g)+5O2(g)===3CO2(g)+4H2O(l) ΔH=-a kJ·mol-1。

途径Ⅱ:C3H8(g)===C3H6(g)+H2(g) ΔH=+b kJ·mol-1;
2C3H6(g)+9O2(g)===6CO2(g)+6H2O(l) ΔH=-c kJ·mol-1;
2H2(g)+O2(g)===2H2O(l) ΔH=-d kJ·mol-1(a、b、c、d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3)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Ⅰ放出的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途径Ⅱ放出的热量。

(4)由于C3H8(g)=C3H6(g)+H2(g)的反应中,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那么在化学反应时,反应物就需要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才能转化为生成物,该反应熵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5)b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____________。

答案:5(Q3-Q2+3Q1)C(s)和CO(g)的燃烧热等于小于吸收增大2b=c+d-2a
【详解】
(1)设已知三个方程式分别为a、b、c,则据盖斯定律,c-b+3a得
C2H5OH(l)+3O2(g)2CO2(g)+3H2O(l),反应热ΔH=-Q3-(-Q2)+3(-Q1)= -(Q3-Q2+3Q1)kJ·mol-1,所以23 g(即0.5 mol)液态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H2O时放出热量为:0.5(Q3-
Q2+3Q1)kJ;
(2)C(s)+O 2(g)CO 2(g) ΔH 1 CO(g)+
1
2
O 2(g)CO 2(g) ΔH 2
两式相减得C(s)+
1
2
O 2(g)CO(g) ΔH =ΔH 1-ΔH 2,故所需数据为C(s)和CO(g)的燃烧热;
(3)等量的丙烷燃烧,生成物均是CO 2(g)、H 2O(l),由盖斯定律知途径Ⅱ经过三步反应放出的热量与途径Ⅰ放出的热量相等;
(4)ΔH >0,所以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时,反应物需要吸收能量转化为生成物,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熵增大; (5)由盖斯定律推知:-a=b+(
2c -)+( 2
d
-),即2b=c+d-2a 。

22.工业上可用H 2和CO 2制备甲醇,其反应方程式为CO 2(g)+3H 2(g)CH 3OH(g)+
H 2O(g),某温度下,将1 mol CO 2和3 mol H 2充入体积不变的2 L 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
应,测得不同时刻反应前后的压强关系如下表: 时间/h
1 2 3 4 5 6 P P 前后
0.90
0.85
0.83
0.81
0.80
0.80
(1)用H 2表示前2 h 的平均反应速率v(H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温度下,CO 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

(3)在温度为T,压强为P 的条件下,将CO 2和H 2按物质的量之比1∶3 通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CO 2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反应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K p =________(用含P 的表达式表示,其中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CO 2经催化加氢可合成低碳烯烃:2CO 2(g)+6H 2(g)C 2H 4(g)+4H 2O(g) ΔH 。

在0.1
MPa 时,按n(CO 2)∶n(H 2)=1∶3投料,如图所示为不同温度(T)下,平衡时四种气态物质
的物质的量(n)关系。

①该反应的ΔH ________0(填“>”或“<”)。

②曲线c 表示的物质为________。

③为提高H 2的平衡转化率,除改变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答出一条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