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一进荣国府,三次权谋之变,一次比一次精彩,一般人看不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三次权谋之变,变化之诡异,与好人设截然相反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3次权谋之变,每一次都很蹊跷,难以看懂
此文约1500字,阅读约需8分钟
在很多人的眼里,林黛玉是一个知书达理、生活真诚、处事直接的漂亮女孩。
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林黛玉是一个极其精明、精于权变的人,一进荣国府,她的三次权谋之变,不亚于任何一个精明之人。
林黛玉的权谋之变有多精彩?一个好人的权谋之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1.第一次权谋之变:撒谎
林黛玉和贾母见面之的一,闲谈之机,贾母问她是否读过书。
贾母所问其实是问林黛玉是否上学,因为此时林黛玉七八岁,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荣国府里的三位小姐姐——迎春、探春和惜春此时正在上学。
事实上,林黛玉在家书已经跟着贾雨村读书。
后来贾宝玉同她见面之后,问道:“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
但是她在回复贾母时,却含糊地说只读了《四书》。
2.第二次权谋之变——吐茶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的当天晚上,大家吃完饭后,小丫环用小茶盘捧上茶来。
林黛玉接过茶后,本想一饮而尽。
因为在家时林如海教她以惜福养身,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但是进了荣国府后,林黛玉感觉到有许多事情不合家中之式,于是一一改过来,因而接了茶。
早见人又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
盥手毕,又捧上茶来,这方是吃的茶。
这件事情虽小,但是却大有深意。
脂砚斋在此留下2段批注,深刻揭露出林黛玉的权谋之举。
原文如下:
一是总写黛玉以后之事,故只以此一件小事略为一表也。
二是余看至此,故想日前所阅“王敦初尚公主,登厕时不知塞鼻用枣,敦辄取而啖之,早为宫人鄙诮多矣”。
今黛玉若不漱此茶,或饮一口,不为荣婢所诮乎?观此则知黛玉平生之心
思过人。
脂砚斋所评透露,林黛玉如果一饮一口茶会便仆人们讥笑,所以林黛玉吐茶,表明她的心思过人,从正面肯定她的权谋之变。
3.第三次权谋之变——与宝玉同住
林黛玉去拜见贾政的时候,贾政不在家,王夫人代家人叮嘱林黛玉不要碰宝玉。
林黛玉当时答应,言称自己只会跟众姐妹在一起。
事实上并非如此。
林黛玉和贾宝玉第一次见面,细看之下就有了熟悉的感受。
当天晚上,贾母给林黛玉安排住宿的地方时,贾宝玉不同意搬走,只同意从里屋搬到外屋。
同林黛玉一起住进了碧纱橱,没有按照王夫人的提醒去做,也没有践行自己的诺言,而是同宝玉住在一起。
4. 两个视角看林黛玉的三次权谋之变
一是世俗视角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的主旨之一就是要学会生活。
每一个人,本质都是一个朴素的社会人。
生活在人世间,不管有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是不是出身富贵之家,都要适应世俗生活,过好柴米油盐,走好春夏秋冬,尝遍酸甜苦辣……正确的活法就是应时而动,顺势而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随风化雨,权谋之变,会让人生变得通达豁达、有滋有味。
二是文化视角
林黛玉是有文化的人,林家也是诗书传家之人。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看到林黛玉屋里书籍,以为是公子哥的书房。
作为一个书香女孩,林黛玉为何还会有世俗凡人的权变之术呢?
因为她有文化。
文化的最高境界是明理,明理的最终目的是做事,做事的终极目标是生活,生活的全部是愉悦身心。
如何愉悦?就是任何时候与自己和解,与世界和解,这是文化行走江湖的不二法门,正如现代有些学者,做最深的学问,做最普通的人,明白通天晓地的智慧,做着适应人情世故的琐屑小事。
明白了这个逻辑,就能深刻地理解林黛玉给宝玉房里的丫头分钱,给薛宝钗房里的婆子赌资,吞得下妙玉说得俗人之称,咽得下薛宝钗喝剩的半杯茶水……
所以,我们要向林黛玉学习!
注:本文依据《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80回本/《红楼梦》程乙本/《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相关内容整理推测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