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学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量(辆/h)
Qm
Q=88K-1.6K2
o
0.8Qm
27.5
密度(辆/km)
55
1210第一章绪论
1.交通工程学:是研究道路交通
中人、车、路、环境之间的关系,
探讨道路交通的规律,建立交通
规划、设计、控制和管理的理论
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
律和法规等,使道路交通更加安
全、高效、快捷、舒适的一门技
术科学。
2.交通规划:基于城市规划、土
地使用性质、人口、经济发展等
条件确定交通系统及其设施的
构成;设施的规模和建设计划、
政策等;指导设施的建设,对城
市规划提出反馈,具有宏观的性
质。
3.交通工程学的特点:系统性,
综合性,交叉性或复合性,社会
性,超前性,动态性。
第二章交通特性
4.驾驶员所遇到的外界刺激信
息:早显信息,突显信息,微弱
信息,先兆信息,潜伏信息。
5.道路组成特性——横断面组
成:主要是行车道、路肩、分隔
带、爬坡车道和变速车道、紧急
停车带、错车道、慢车道、人行
道,另外还有边沟、挡墙、盲沟
等附属部分。
7.路网密度的定义:区域的道路
总长比该区域的总面积。
8.城市道路网密度、间距的选取
原则:
①道路网密度、间距与不同等级
道路的功能、要求相匹配;
②道路网密度、间距与城市不同
区域的性质、人口密度、就业密
度相匹配。
9.公路网布局形式:三角形、棋
盘形、并列形、放射形、扇形、
树叉形、条形等。
10.城市道路网布局形式:棋盘
形(方格形)、带形、放射形、放
射环形、混合形等。
11.城市交通网络的基本形式大
致可以分为:方格网式、带状、
放射状、环形放射状和自由式
等。
12.城市的基本布局形态一般分
为:中央组团式、分散组团式、
带状、棋盘式和自由式。
第三章交通调查与分析
13.交通量:特定时刻(高峰、
低峰)、单位时间内通过某地点
或断面的交通实体数(人、车或
物)。
14.设计交通量:第30位年最高
小时交通量(30HV)。
15.行程车速(区间车速):车辆
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与
行程时间的比值;行驶车速:车
辆行驶在道路某一区间的距离
与行驶时间的比值。
注意区别!
16.车头时距:在同向行驶的一
列车队中,两连续车辆的车头到
达道路某断面的时间间隔;车头
空距:在同向行驶的一列车队
中,两连续车辆车头间的距离。
17.交通流三参数基本关系:交
通量Q、行车速度V、车流密度K
Q=VK
图见书上P67。
18.速度与密度的关系:格林希
尔茨模型(速度-密度线形模
型)
当K=0
时,V=Vf,车辆可以自由行驶;
当K=Kj时,V=0,车辆停滞;
流量与密度的关系:
当K由0逐渐增大到Km时,流
量逐渐增大,属于不拥挤区;
当K=Km时,流量为最大;
当K由Km逐渐增大到Kj,流量
逐渐减小,属于拥挤区。
流量与速度的关系:
将上式代入三参数基本关系式:
在拥挤区,随Q增大, V增大;
在不拥挤区,随Q增大, V降低。
19.计算题:设车流速度-密度
关系为V=88-1.6K,如限制车
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
的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
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的密度
K<最佳密度Km)。
解:由题意可知:当K=0时,V
=Vf=88km/h;当V=0时,
K=Kj=55辆/km。
则Vm=44 km/h,
Km =27.5辆/km,Qm=Km Vm=
1210辆/h。
由Q=VK和V=88-1.6K,得Q=
88K-1.6K2,见上图。
当Q= 0.8 Q
m时,由88K-1.6K2= 0.8 Q m得,
)
1(
j
K
K
f
KV
Q-
=
)
1
(
f
V
V
j
K
K-
=
)
(2
f
V
V
j
V
K
Q-
=
K=15.2或39.8,取非拥挤区的K*=15.2(辆/km).在非拥挤区,速度得最低值对应于密度的最高值,因此V*=88-1.6 K*=63.68(km/h)。
20.交通调查的定义:一种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状态发展趋势及有关现象的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其目的是向交通城建、规划、环保以及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门提供改善、优化道路的实际参考资料和数据依据。
21.交通量调查的目的:a在某一地点作用期调查,掌握交通量随时间推移的变化规律,据此可预测交通量的发展趋势;b为道路规划建设及交通管理控制部门提供交通流量流向数据;c通过事前事后调查,评价交通管理措施效果;d在交通研究中通过交通量调查,掌握交通动态;e用于推算道路通行能力,计算事故率,及道路运输成本和收入等。
22.密度调查的必要性:研究交通流理论的重要基础数据,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分析瓶颈交通,高速公路管制。
第四章交通流理论
23.离散型分布:泊松分布和二项分布(记住公式以及适用条件,复制数分布。
24.排队系统的3个组成部分
输入过程:各种类型的“顾客(车
辆或行人)”按怎样的规律到达。
如定长输入,泊松输入;
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
的次序接受服务。
如损失制,等
待制,混合制;
服务方式:指同一时刻多少服务
台可接纳顾客,每一顾客服务了
多少时间。
如定长分布,负指数
分布,爱尔朗分布。
25.排队系统的主要数量指标:
队长和排队长,逗留时间和等待
时间,忙期和闲期。
26.车辆跟驰特性:制约性,传
递性,延迟性。
第五章通行能力分析
28.通行能力:又称为道路容量,
是指在一定的道路、交通和管制
条件下,道路的某一断面在单位
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29.一般来讲:基本通行能力≥
可能通行能力≥设计通行能力
影响通行能力的因素:
道路条件:道路的几何特征;
交通条件:交通特征,包括交通
流中的交通组成、交通量、车道
使用和交通量的方向性分布等;
管制条件:交通控制设施的型式
及特定设计和交通规则,如交通
信号的位置、形式,停车和让路
标志,限制路边停车以及车道使
用管制等;
环境条件:横向干扰程度及交通
秩序;气候、温度、地形、风力、
心理等。
30.服务水平:是指道路使用者
从道路状况、交通与管制条件、
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
务程度或服务质量;
评价指标:快捷性,通畅性,
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
我国公路设计采用的服务水平:
高速公路基本路段、匝道——主
线连接处、交织区均采用二级服
务水平。
但在不得已的情况下,
匝道——主线连接处以及交织
区可降低要求采用三级服务水
平;不控制进入的汽车多车道公
路路段在平原微丘的乡区采用
二级服务水平,在重丘山岭地形
及在近郊采用三级服务水平;不
控制进入的汽车双车道公路路
段采用三级服务水平;混合交通
双车道公路路段采用三级服务
水平。
31.平面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主
要道路上的交通量+次要道路上
的交通量。
第六章交通规划
32.交通规划:确定交通目标与
设计、达到交通目标的策略和行
动的过程;城市交通规划:了解
城市地区内现有的交通形态和
土地的使用情况,研究目前的交
通路线及设施是否合理、是否足
够,应如何加以改进,以配合将
来发展的需要,或引导城市走向
计划的目标。
交通规划的分类:按交通规划研
究的地区范围不同——国家级
的交通运输规划,区域性交通运
类别条件服务水
平
基本通
行能力
在理想的道
路、交通、
管制条件下
不论服
务水平
如何
可能通
行能力
在实际或预
测的道路、
交通、制条
件下
不论服
务水平
如何
设计通
行能力
在预测的道
路、交通、
制条件下
在所选
用的设
计服务
水平下
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按交通规划考虑的时限来分——远期
战略规划:20~50年;中长期规划:5~20年;近期建设规划:3~5年。
33.OD调查基本概念
出行:人车货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
完成一个目的算一次出行。
出行的三个基本属性(两个端点、出行目的、采用一种或几种交通方式)
起点:一次出行的出发点。
讫点:一次出行的目的地。
出行端点:出行的起讫点的总称,每次出行必有且仅有两个端点。
境内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区范围内的出行。
过境出行:起讫点皆在调查区范围外的出行。
区内出行:调查区分成若干小区后,起讫点皆在一个小区内的出行。
区间出行:调查区分成若干小区后,起讫点分别位于不同小区内的出行。
小区形心:代表同一小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的某一集中点,是该小区交通流的中心点,不是该小区几何面积的重心。
期望线:连接各小区形心间的直
线,是交通区之间的最短出行距
离,其宽度表示交通区之间出行
的次数。
OD表:表示起讫点调查或预测成
果的表格。
调查区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
域的一条假想线。
查核线:为了校核OD调查成果
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
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根据需
要可能有多条线),其沿线断面
通过的交通量可作为查核用。
34.交通规划预测的概念:交通
预测的任务是根据对历史的和
现状的社会经济、交通供应及交
通特征资料的分析研究推算规
划年的交通需求。
交通规划预测
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预
测和城市交通需求发展预测。
四阶段预测:把交通需求预测过
程分为四个阶段:交通生成、交
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
配。
35.交通生成的概念:通过对城
市社会经济资料(人口、土地利
用性质等)的分析,预测各交通
区的出行发生量及出行吸引量,
即OD矩阵中的行和列和。
主要
预测方法:①产生率(吸引率)
②回归发生模型。
36.交通分布的相关概念
交通分布:将各交通小区的出行
发生量及出行生成量转换成各
交通区之间的OD分布矩阵。
具
有绝对量和比例之分;
出行分布模型:描述各交通区之
间的交通出行次数与各区自身
的交通发生(吸引)量的相互关
系的数学模型,空间相互作用模
型;
现状分布:为了掌握交通量的基
本分布及出行特征,需对所研究
的区域做必要的分区。
现状分布
即现状OD交通量,用OD分布表
来表现。
未来分布:各交通区未来出行量
的预估,用OD分布表来表现。
37.交通分配方法:分配方法—
—全有全元分配法,容量限制分
配法,多路径概率分配法。
38.城市道路网规划四步骤
①在现状交通网络交通质量评
价的基础上,参考城市总体规划
及分区规划中的路网系统方案,
根据城市形态及发展趋势确定
一个初始的道路网络方案;
②将预测的各方式出行OD量分
配至初始路网方案上,预测每一
交叉口、每一路段的分配交通量
及路段平均车速、交叉口的平均
延误;
③分析、评价每一路段、每一
交叉口的交通负荷、服务水平及
网络总体评价指标;
④根据交通质量评价及网络总
体性能评价结果,调整路网规划
方案,返回步骤②,直到规划方
案可行、合理。
39.城市道路网规划原则:a满足
人流、客货车流的安全畅通,同
时反映出城市风貌、历史和文化
传统,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
它设施提供空间,并满足城市日
照通风与城市救灾避难要求;b
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是道路
网络系统的首要目标,为达到此
目标,规划的道路网络系统必须
“功能分清,系统分明”,为组
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创
造条件,使城市各交通区之间有
“方便、迅速、安全、经济”的
交通联系。
第七章停车设施规划
40.停车相关数据术语:累积停
车数,停车设施容量,停车需求,
停车供应,停车目的,停放时间,
停车密度,停放车指数,停放周
转率,步行距离。
41.影响停停车设施容量的因
素:有效泊位(面积)系数,周转利用系数,政策性系数。
42.停放方式与停发方式:停放方式——平行式停车,垂直式停车,斜式停车;停发方式——a 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b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c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
第八章交通控制与管理43.交通控制与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的交通管理手段,不断地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以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优化道路空间利用、提高网络运输效率、缓解交通紧张局面,从而获得最好的社会经济、交通与环境效益,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出行质量的提高服务。
与建设道路相比,交通管理的投入少、见效快,更具有现实意义。
44.道路交通标志的定义: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对交通进行指示、导向、控制和限定的一种道路交通管
理设施。
45.通道路交通标志的作用:过将标线喷涂或安装在路面或障
碍物上来表达指示、警告、禁令及指路的内容,以引导与管制交通,保障交通安全,改善行车秩序。
46.道路交通标志三要素:颜色,
形状,符号和文字。
47.交通标志的分类:主标志—
—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
志,指路标志,旅游标志,道路
施工安全标志;辅助标志;可变
信息标志。
48.道路交通标志的设原则
a交通标志以确保交通畅通与行
车、行人安全为目的,应结合道
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施及
环境等情况,按交通标志种类不
同要求设置,以便为道路使用者
方便、正确及时地提供信息,通
过标志的引导指示,可顺利、快
捷地达到目的地;
b交通标志的设置,应进行总体
设计,防止出现信息不足或过载
的现象,对于重要的信息应给予
必要的重复;
c交通标志的设置,应充分考虑
道路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征和
行动特性,即在高速或动态条件
下发现、识别、判读及采取行动
所需要的时间和前置距
离;
d交通标志应设在车辆行进的正
前方最易于看见的地方,视具体
情况设于道路右侧、中央分隔带
或行车道上方,对于同一地点需
设两种以上标志时,可以安装在
同一根标志柱上,但最多不超过
四种,并避免出现相互矛盾的内
容。
标志牌在一根柱上应按警
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
先左后右排列;
e解除限速,解除禁止超车的标
志,干路先行停车让路、减速让
行,会车先行,会车让行标志均
应单独设置,路侧标志应尽量减
少对驾驶员的眩光,在装设时尽
可能与道路中线垂直或偏转一
定角度,禁令和指示标志为0~45
度,指路和警告标志为0~10
度。
49.路口标线设置原则
1)要积极开辟远去车道。
可利用
削窄或削去中央分隔带的方法,
或利用缩窄车道宽度和偏移车
道中心线的方法,开辟左转弯附
加车道;
2)路口导向线长度根据路口几
何线形确定其最短长度为30m,
导向车道线应白色单实线,表示
不准车辆变更车道;
3)平交路口驶入段的车道内,应
有导向箭头,标明各车道的行驶
方向。
距路口最近的第一组导向
箭头,设置于导向车道的末尾,
导向箭头重复设置的次数和距
离,应根据平交路口驶入段的具
体情况确定。
50.单向交通管理:指一条道路
上的车辆只能沿某一方向行驶,
通常又称单向行车、单行线、单
向路或单向街道,如组织多条街
道均为单向通行,并能相互衔接
自成体系的,称为单向交通系
统。
51交通信号控制的管理范围:点
控、线控、面控。
52.有效绿灯时间:实际绿灯时
间、黄灯时间中,扣除损失时间
后,实际上等于通车的时间,即
为有效绿灯时间。
53.交通事故
交通事故的定义:参与交通肇事
的当事一方必须是交通工具,并
于另一道路使用者或障碍物之
间所发生的具有损坏后果的交
通事件。
六要素:事故,在路上,在运动
中,发生交通事态,发生事态的
原因或过失,有后果。
交通事故调查的目的和意义、交
通事故的成因(直接、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