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疗效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取112例脑卒中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各56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配合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治疗6月以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FMA 运动积分分别是58.24±21.33、37.42±19.86;ADL评分分别是74.81±6.84、62.72±7.32,两者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1)。
结论: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影响显著,可以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电针;康复训练;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
腦卒中可导致患者语言、肢体等发生障碍,大大减弱患者的机体调节能力、及回归社会能力[1,2]。
中医认为脑卒中主要以内伤积损为主,电针疗法是指在刺入人体穴位的毫针上,用电针机通以微量低频脉冲电流的一种治疗方法。
电针可用来治疗脑卒中,临床上的康复训练也会提高中风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电针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的探讨分析,以期为该病的治疗提供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112例脑卒中患者,男33例,女25例,平均年龄6
2.8岁,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规定的诊断标准,且经过经过临床诊断和CT、MRI检查确诊,分为两组各5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运动功能等,经调查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试验方法治疗组患者采用电针联合配合康复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电针治疗,两组在平均治疗半年以后,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功能评分)、日常活动能力(ADL评分)进行观察统计,对数据进行分析。
可按传统针灸理论,循经选穴,辨证施治;也可用阿是穴作为电刺激点;还可结合神经的分布选取有神经干通过的穴位及肌肉神经运动点。
例如,头面部的听会、翳风(面神经),下关、阳白、四白、侠承浆(三叉神经)。
上肢部的颈夹脊6~7、天鼎(臂丛神经),青灵、小海(尺神经),手五里、曲池(桡神经),曲泽、郄门(正中神经)。
下肢部的环跳、殷门(坐骨神经),委中(胫神经),阳陵泉(腓总神经),冲门(股神经)。
腰骶部的气海俞(腰神经),八﨓(骶神经)。
在选穴时要注意电流回路要求,做到邻近配对取穴。
如胃痛在选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时,亦应取同侧足太阴脾经的公孙穴以配成对。
1.3 疗效观察肢体运动功能的评定则采用FMA运动功能积分法进行评估,日常生活活动量(ADL)评分采用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估,在入选治疗前1天内进行第一次评分,在半年治疗以后进行第二次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资料采用t检验,当P<0.05表示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中医治疗中,电针治疗可以增强大脑皮层运动区的输入信号,对头部穴位刺激可以促使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兴奋[3],增高病灶处脑血流图波幅等功能。
临床上可以通过正规的康复训练,使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调动,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得到增强,有效地预防关节发生僵直、肌肉萎缩,同时联合速了新陈代谢。
两者配合治疗中风会增高治疗效果,使中风患者得到更好的康复,改善了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
通过试验发现,经过半年治疗,和治疗前相比FMA运动积分和ADL评分都要高,说明电针和电针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都有一定的效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运动积分分别是58.24±21.33、37.42±19.86,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的患者的ADL评分分别是74.81±6.84、62.72±7.32,说明电针联合康复训练能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改善运动功能,让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大程度的提高。
综上,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临床效果是显著的,可以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提高其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沙碧源,陈宏,张丽荣. 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36例临床观察[J]. 临床报道.2009,31(3):252-253.
[2] 谢辉,常小荣.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60例临床观察[J]. 中外健康文摘.2009,6(05):8-10.
[3] 姚海青,吕德纯.早期康复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08,3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