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人教版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语文仿真模拟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
(9分)
《万古丹山:武夷山》以既专业又富有诗性的语言介绍了武夷山的丹霞地貌和生物多样性:远古时代,“大地在沉降与隆起之间,在水与火的淬炼之中,雕塑着自己新的面容,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宏阔壮观的景象。
而此后,岁月剥蚀造就的丹霞之奇观,只是那场壮阔运动的序幕之后的正常剧目。
”作者以生动的笔触介绍巍然耸立在游人面前的大王峰和玉女峰,这两座武夷山最著名的山峰,从地貌学的角度而言,年龄差竟有240多万年。
“在( ① )的漫长岁月里,大王峰足足等了玉女峰240万年之久,这是怎样的等待呢?”这样的联想,将自然地理读出了趣味、读出了情感。
山川河流的迷人,不仅在于险奇, 甲 。
在作者何向阳看来,真正能代表武夷山水文化底蕴的,非朱子文化莫属。
然而,作品绝不是( ② )地介绍几则关于朱熹的逸闻,它要捕捉的是武夷山水的文化之魂。
作者敏锐追索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句中“泗水”的( ③ ),娓娓讲述中国思想史上心学与理学论辩的“鹅湖之会”、发生在朱熹和理学湖湘学派代表人物张栻之间的“朱张会讲”,细致
钩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与朱熹的关联,以及朱熹晚年创建武夷精舍的缘由……某种意义上,作者沿着宋代以来重要的一条思想线索,进入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场景。
通过对诗性山水的呈现,使作品尤其具有启发性。
所谓诗性山水,不是用诗化语言描述山水那么简单。
事实上,诗性指向生命的非功利、哲思性和超越性的层面。
诗意是对生命自身、对自我与世界相遇的凝思和顿悟。
碎片化的信息时代,资讯看似与我们的生活( ④ ),却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人与自身及世界对话的通道。
无论是向内的证悟,还是向自然的返归,作品洋溢着对生命觉知的兴趣和执着。
由山水而觉悟生命的智慧,这才 乙 。
在旅行成为时尚的今天,真正懂得旅行、懂得山水还需要深入沉潜。
风景不妨“看”,山水却必须“读”。
看可以无所用心, 丙 。
这部作品就是一部推敲山水、叩问智慧、体察自然的人文山水笔记。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海枯石烂 浮光掠影 蛛丝马迹 息息相关 B .沧海桑田 轻描淡写 蛛丝马迹 休戚相关 C .沧海桑田 浮光掠影 来龙去脉 休戚相关 D .海枯石烂 轻描淡写 来龙去脉 息息相关
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某种意义上,作者沿着宋代以来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进入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场景;通过对诗性山水的呈现,使作品尤其具有启发性。
B .某种意义上,作者沿着宋代以来重要的一条思想线索,进入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场景;对诗性山水的呈现,使作品尤其具有启
发性。
C.某种意义上,作者沿着宋代以来一条重要的思想线索,进入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场景;对诗性山水的呈现,使作品尤其具有启发性。
D.某种意义上,作者沿着宋代以重要的来一条思想线索,进入中华文化代代相传的历史场景;通过对诗性山水的呈现,使作品尤其具有启发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甲:乙: 丙: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5—8题。
(8分)
守护荣光
王宏甲
我怎么介绍毕节这条“挂在悬崖绝壁上的公路”呢?
贵州高原之巅有两座山峰:小韭菜坪,海拔2900.6米,是贵州最高峰;大韭菜坪,主峰海拔2777米。
这条“挂壁公路”尽头的石板河村,就在大韭菜坪的山脚下,海拔超过2000米,是个几乎“与世隔绝”的村庄。
那是20世纪的最后一年,①全村416户2080人,42%是苗族人,有386户人还住在茅草房里。
村支书王连科把村民组织起来,历经艰辛凿通了这条出山的路。
“村支书呢?”我问。
“修这条路,积劳成疾,累死了。
”白果街道办主任周遵龙说。
接着我听到了另一个名字:殷开举。
“打开山门,造福子孙!”是退役军人殷开举说的。
拜访挂壁公路,我对这个风俗纯朴、人穷志坚的村民叫悬崖绝壁让路的事迹有了深入的了解。
最难忘的是筑路英雄殷开举之妻——史洪琴那总是带着微笑的沧桑的面容,以及全村人对她的尊敬。
史洪琴的娘家在山外的独山村,虽也是普通的村子,但隔着这道悬崖,和石板河村就是两个世界。
她20岁嫁过来,②“当初嫁到这里,送亲的人都说再不敢来了”。
90年代,村里中青年多外出打工,老年人病重,妇女难产,谁来帮忙抬出去?村支书王连科站出来说:“不能等死,要开一条出山的路!”
那晚的事情史洪琴记忆犹新。
大伙讨论着,她就想,丈夫要回来了。
果然,她的丈夫第一个回来了。
她高兴啊!丈夫在浙江打工,接到村支书的电话就回来了。
这个被悬崖挡在后面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都无电无路无医疗室的村庄,在50年代就有了小学。
殷开举读完小学后去西藏当兵,在部队入党。
丈夫协助村支书一个寨子一个寨子地做动员,史洪琴记得丈夫在马灯卞给村民开会说的话:“大家不要怕,修好了路给下一代人造福。
”
殷开举退伍后去浙江打工,有人说,你这么能干,把老婆带出来,不用回那山沟多好。
他不。
他把挣的钱拿回来要盖村里最好的房子。
他说“要给村里人做榜样”。
“开举在部队锻炼过,把群众组织起来,他发挥了很大作用。
”村主任唐仁文说。
就在1999年11月,公路开工了。
我小心置翼问起开举遇难的事。
村主任说,“每次进场施工,开举都是走在最前面的。
那这是修路的第七天。
大伙几不让更洪琴去看丈夫血肉模糊的遗体,但是没人能拦得住她。
③她哭得几乎没有声音,所有人都被她那山涧细流般的哭泣震撼。
更让大家震撼的是,第二天她出现在工地上——她是来参加修路的。
村支书很惊讶!这不是在村里种地,这是用粗麻绳系着腰从悬崖顶上放下来,悬挂在崖壁上施工……可是她说,她要把丈夫没修完的修完。
她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9岁,一个7岁。
家里还养着猪。
“不行!”村支书和村主任都不同意她来修路。
可是,没人能阻止她。
开这条路,村里是把任务分到户的。
殷开举去世,村里把他家的任务取消了,可是史洪琴不让。
“我还在。
”她反复说的是,“我要完成开举的心愿。
”
看着她沧桑的笑容,我想:也许,接替开举做他没做完的事,是她唯一抵抗痛苦的方式;也许,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爱,在那个人不在时会体现得更加充分。
看着前方悬崖上那条挂壁公路,在村干部的讲述中,我看到了她的征程,每天天蒙蒙亮地就起床,给孩子做好饭,备好猪食,嘱咐哥哥带弟弟去上学、放学回来要喂猪。
做完这些,她带上自己的午饭去工地。
傍晚,她一个人走回家,去时用一个半小时,回来再用一个半小时。
我无法想象那日复一日在晨光暮霭中独行于荒山野岭的一个女子的长征。
“英雄的妻子也是英雄。
”周遵龙主任说。
史洪琴成了村里妇女们的榜样。
在修路中先后有一百多人受伤,男人受伤了女人顶上,没有一家落下自己的修路任务。
从1999年11月到2002年端午节后,历经900多天。
史洪琴修完了殷开举名下的任务,又参加最后路段的集体攻关,直到整个工程完工。
这条出山的公路全长7公里,挂壁路段470米。
这个两千多人的村子,有七百多人参加修路。
④如今全村有小汽车69辆,摩托车56辆,电动车5辆,还有2辆挖掘机。
故事至此该讲完了吧,可是史洪琴对孩子说:“你俩的爸爸决心盖这房,房盖还没打,就走了。
我们再苦也要把房盖好。
”两个儿子完成义务教育后,史洪琴就带他们去浙江打工了。
过了第五个年,她郑重地对两个孩子说:“你们长大了,要记住,你们的爸爸是光荣的。
”她说她要先回去,“把你们爸爸的碑立起来。
你们兄弟继续在外面辛苦挣钱,回来建房”。
临别时她再次对儿子说:“记住爸爸,要有志气。
”
她独自回来了,看到建到一半的房子在深深的荒草里,她坐在房前痛哭了一阵,开始除草。
开春,她把承包的5亩地全种上了,还养了9头猪,最多时养了11头猪。
她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丈夫想建的房建好,给村里人做榜样。
这个夏天,我看着史洪琴沧桑的笑容,不知该如何表达我对这位乡村女子的崇敬。
她让我感到一个村庄也是有史诗的,这条挂壁公路就
是这个村庄的史诗。
她让我看到,她的丈夫是有理想有人生目标的,是为修路而牺牲的,而史洪琴是以妻子的身份,用半生的坚韧和辛劳,守护着丈夫的光荣。
她让我想到,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民族,都需要守护自己先人的光荣。
一个不知爱惜、不知守护、不会捍卫先辈光荣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民族。
这个夏天,我去拜谒了殷开举的墓。
殷开举去世后,史洪琴将镇里给的安葬费留给孩子读书,史洪琴挣钱回来后郑重地给丈夫地立了碑,那天,我看到史洪琴站立在丈夫碑前那沧桑的微笑,⑤我确信我在她的沧桑中看到了光芒。
(有删改)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用“我怎么介绍毕节这条‘挂在悬崖绝壁上的公路’”引出公路的地理位置、修路原因和修路的艰难等内容。
B.文章对石板河村村支书王连科着墨不多,但让我们认识了一位体恤村民疾苦、甘于奉献、有领导力的优秀农村基层干部。
C.文章后半部分叙写建房这一情节主义表达了史洪琴一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外也包含了对殷开举的缅怀之情。
D.史洪琴“沧桑的笑容”既表现了她生活的艰辛,也彰显了她用半生的坚韧和辛劳守护丈夫的荣光的崇高品质。
6.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④列举村中人口及经济等数据,是为了追求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文章更真实。
B.句子②借史洪琴转述送亲人的感受侧面突出山峻路险、进村的艰
难,为后文修路做铺垫。
C.句子③中史洪琴“山涧细流般的哭泣”震撼了村民,“几乎没有声音”显示出人物内心的极度悲伤。
D.句子⑤“光芒”内涵丰富,既有她完成丈夫遗志的坚韧和欣慰,又有她修路造福后人的成就感。
7.为什么说“这条挂壁公路就是这个村庄的史诗”?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8.本文是如何实现新闻性和文学性的统一的?请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9-11 题。
(共8 分)
三道梁
孟阳
地啊,就这么种一年收一年,可日子呢,越过就越难过了……
三道梁的冬天来得更早一些更冷一些,是硬绑绑的冷。
梅子拾出玉成爹和妮子冬里盖的棉被,在院子里晒着,太阳刚刚好,足足的,梅子捡起竹竿打呀打,“啪啪啪啪”,拍呀拍,“噗噗噗噗”是要把太阳味儿装进去,太阳味儿是个什么味儿呢?梅子搂起棉被闻了闻,棉被给太阳晒得暖暖的,柜子里放了一年的潮气已经退了,是烧饭烧糊的一股味儿,是一股焦香味儿,梅子很喜欢闻这个味儿,很多人都喜欢,妮子更喜欢,喜欢把头钻进晒了一天的棉被里。
玉成爹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地往院里走,玉成爹站在院里看,看看玉成再看看玉成,看看梅子再看看梅子,梅子呀梅子,梅子又捡起竹竿又打呀打“啪啪啪啪”,又拍呀拍,“噗噗噗噗”,是想把太阳味儿多装进去一点儿,
梅子呀梅子,你能把一年的太阳味儿都塞进棉被里去么?玉成爹和妮子换下的衣服呢,也都在院子里晾着,都是很旧的衣服了,可梅子还是洗得很干净。
玉成爹说不脏呢才穿了一晌呢,梅子还是要洗,洗了那么多衣服,水已经很凉了,梅子的手都红了。
梅子喂的那几只小母鸡呢,正在院墙上蹲着,眯垂着眼晒着太阳,美美的,好像睡着了,听到梅子过来了又都扑簌簌地往下落,怕是它们也知道了什么,紧忙啄地上的玉米糁子,像是梅子撒的食儿香,抢着吃,像是一顿要吃够一年的,往后就吃不到了。
看着几只小母鸡在它身边啄糁子吃,那只瘦瘦的、养了很多年的老黄狗就吃醋了,“呜呜呜呜、呜呜呜呜”冲着梅子小声儿嚷嚷,害怕梅子忘了它也没吃饭呢。
玉成看见了就对梅子说,又不是不回来了。
玉成嘴上这么说,可他自己呢,挑了一天的水,缸里满了,盆里也溢出来了,玉成还是去挑水,给院里那棵矮矮的梨树浇了几筲水,那棵梨树每年春天都会开许多小花,白白的,碎碎的,结的梨子呢,也是小小的,虽然小呢,可真是甜、脆,吃进嘴里吐不出一点儿渣,香香的,是梨子本来的香味儿,城里已经吃不到这么好吃的梨子了。
玉成给那棵矮矮的梨树浇了很多水,又开始给那两沟白菜浇水,白菜是玉成爹入秋时候种的,这会儿已经长得又大又壮了,玉成爹给每棵白菜都系上了一根红尼龙绳,是为了让叶子抱得紧实一点儿,长得漂亮一点儿,白菜们扎着红腰带,齐刷刷地往上长,叶子呢是绿油油的绿,太阳一照就像是绿玻璃做的。
每年冬天,等下了头场雪,白菜好像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
冬至那天,玉成爹就开始砍白菜,砍了白菜夜里那顿饭当然是吃水饺,梅子调的馅可真是香呀!白菜猪肉的,梅子在两个碗里调馅,一碗肉多一点儿,一碗肉少一点儿。
玉成爹站在院里看,看看梅子再看看梅子,看看玉成再看看玉成,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地回进屋里。
玉成呀玉成,玉成又去挑水了,玉成又挑了一担水,就在那棵梨树下面放着,玉成呀玉成,你能给爹给妮子挑下一年的水么?
玉成和梅子是下半夜起身的,梅子对玉成说身上穿的红袄咋找不见了?玉成在院子里站着,看看这里,再看看那里,看看爹种的那几盆芍药,浇过水了,妮子插了一朵塑料的小花儿在盆里,玉成也给浇了水。
玉成回屋,坐下,点着一根烟,大口地吸,吸了一口又不吸了。
妮子,梅子小声地喊了一声妮子。
妮子蒙在被窝里,这会儿睡着正香。
脱啥地方了?睡前不是还见你穿着?玉成问梅子,玉成又点着一根烟,在手上夹着,又去灶房里转了一圈,又回屋,又坐下,也不知道玉成干啥去了。
梅子揭开瓮上的盖帘,瓮里是梅子摊好的煎饼,厚厚的厚厚的怎么就那么多,梅子刚盖好,又掀开看了一眼,就像是,这一开一盖煎饼就少了似的。
妮子,梅子给妮子裹了裹被角,又叫了一声妮子,梅子想再多喊几声妮子,可梅子怕惊醒了妮子,又怕是一下子都给喊完了,妮子呀妮子,妮子又咋能明白呢?起身,玉成又对梅子说,妮子醒了就走不脱了。
妮子啊,怎么就真醒了呢?
妮子搂着梅子的红袄,不撒手。
咋搂着袄睡了?妮子再睡、再睡,夜还深哩,梅子说。
妮子搂着红袄,不撒手。
娘去挣钱给爷看病哩,梅子又说。
妮子搂着红袄,就是不撒手。
爹去挣钱给娘买羽绒服哩,玉成说。
妮子搂着红袄,还是不撒手。
挣了钱给妮子买学习机哩,玉成爹又说。
袄里有娘的味儿!
妮子搂着红袄,妮子说。
袄没了屋里就没娘的味儿了!
妮子搂着红袄,妮子又说,
日子啊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地过,没了地,日子就更难过了。
风啊,还是从三道梁上吹下来,吹进那片地里,秸秆们又“哗啦哗啦”地响了起来。
看呀看呀!那不是玉成吗?那不是梅子吗,玉成和梅子咋扛着那么多包袱呀?玉成和梅子咋哭了呀?秸秆们“哗啦哗啦”地喊,玉成呀玉成,你要去哪儿呀?玉成呀玉成,你咋哭了呀?“哗啦、哗啦”秸秆们又开始难过起来,“哗啦哗啦”眼泪也掉下来了,好像都哭了,秸秆会哭么?有谁知道呢?那片地会哭么?谁又知道呢?三道梁会哭么?又有谁知道呢?
(有删减)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稼有收成,日子却艰难,小说开头点明两者间矛盾关系,为下文玉成和梅子离开故土去打工埋下伏笔。
B.梅子拿竹竿一遍又一遍地拍打被子,调馅儿包水饺摊了大量煎饼,都反映出她是一个勤劳能干的女性。
C.小说反复用一串的“慢”字描写玉成爹在院子中行走时的状态,
说明老人因生病成为了家庭累赘而自责。
D.玉成夫妇想悄悄离家,妮子却醒了抱着母亲不愿撒手,“红
袄”“娘的味儿”生动形象地写出深情与不舍。
10.玉成和梅子在离家之前的动作和结尾“秸秆”的描写都是人物心理状况的一种映射,这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11.小说中,玉成和梅子的生活忙碌而艰辛,而文本却呈现出一种“诗意的美”,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实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诗文阅读(25分)
(一)古诗文默写。
(5分)
(1)夫子喟然叹曰:“。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2)使天下之人,。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3)则秦之所大欲,,固不在战矣。
(《六国论》)(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登岳阳楼》)
(5)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念奴娇·过洞庭》)(二)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5分)
春日独酌
(唐)李白
东风扇淑①气,水木荣春晖。
白日照绿草,落花散且飞。
孤云还空山,众鸟各已归。
彼物皆有托,吾生独无依②。
对此石上月,长醉歌芳菲。
【注】①淑:美好。
②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翻,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
13.对于李白这首诗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风格。
B.这首诗从格律上看是古体诗。
C.李白这首诗歌的风格是风骨峥嵘。
D.这首诗从内容上看是即景感怀的。
14.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首四句用比兴手法,景情理结合,写对美景的珍惜。
B.“扇”写东风吹拂的态势,“荣”表现万物盎然的生机。
C.“白日”两句用动词,使色彩更鲜明,画面更富有动态。
D.结尾两句点题“独酌”,又呈现了主人公的动作和神态。
15.画线句来源于陶渊明《咏贫士》,请从写法和情感两方面比较它们的异同。
(三)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9分)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
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6.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17.下列句子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因人之力而敝之(敝:损害)C.共其乏困(共:供给)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微:略微)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直接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6分)
战国策书录
(西汉)刘向
①及春秋时,五伯之起,尊事周室。
五伯之后,时君虽无德,人臣辅其君者,若郑之子产、晋之叔向、齐之晏婴,挟君辅政,以并立于中国,犹以义相支持,歌说以相感,聘觐以相交,期会以相一,盟誓以相救。
天子之命,犹有所行;会享之国,犹有所耻。
小国得有所依,百姓得有所息。
故孔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周之流化,岂不大□!
②及春秋之后,众贤辅国者既没,而礼义衰矣。
孔子虽论《诗》《书》,定《礼》《乐》,王道粲然分明,以匹夫无势,化之者七十二人而已。
时君莫尚之,是以王道遂用不兴。
故曰:“非威不立,非势不行。
”仲尼既没之后,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
至秦孝公,捐礼让而贵战争,弃仁义而用诈谲。
夫篡盗之人,列为侯王;诈谲之国,兴立为强。
是以传相向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妇离散,莫保其命,湣然道德绝矣。
晚世益甚,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
③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资,据时而为画。
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国教化,兵革亦救急之势也。
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运亡为存。
亦可喜,皆可观。
④护左都水使者、光禄大夫臣向所校《战国策书录》。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一项是()
A.耳
B.矣
C.耶
D.哉
21.第①②两段从多个方面对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进行了对比,请具体加以分析。